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豪格被围武昌
这个消息使得大殿内一片哗然,洪承畴听了也是震惊不已,各人都是面面相觑,露出极度震惊的神情。
去岁大清朝廷攻湖南,接过丢了杭州,难道这次大清朝廷攻苏松,又要丢武昌。
冯铨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可听到这个消息,依然感到震惊。
武昌战略位置,比杭州还要重要,若是明军得了武昌,上游为明军占据,那么江宁便不可守,明朝便有可能翻盘了。
这让冯铨不禁打了个哆嗦,不过遂即,他知道多尔衮肯定会询问对策,立时便思索起来。
大殿上众人听后,心中都慌乱起来,多尔衮见此心中更加烦闷。
这时多尔衮不禁挥手喝止道:“安静!”
殿上立时禁声,多尔衮遂即沉声道:“满达海上奏,言攻下常州,击
第422章济尔哈朗
军情紧急,冯铨不敢怠慢,与多尔滚商议之后,便立时带着礼部右侍郎吕宫,满人巩阿岱,火速南下前往武昌,与隆武朝廷议和。
为了使得隆武朝廷动心,多尔衮允许冯铨提出,划长江而治的条件。
这次议和,多尔滚的意图只是拖延,不过对于满清内部主和派的大臣而言,却也是一次对隆武朝廷的试探。
多尔衮在政治上的对手济尔哈朗,也赞成此事,一是豪格被围,令他心急,二是想通过此次议和,来试探隆武朝廷的态度。
在济尔哈朗看来,多尔滚虽还在坚持灭明之策,但是大清国想要灭掉伪明,已经不太容易。
近些年来,满洲消耗巨大,要是战争在持续几年,满人恐怕会减少一半,届时绝难以维持关内的统治,不如见好就收,暂时承认伪明朝廷,迫其称臣纳贡,仿宋金之例,暂时共存。
而一旦与隆武朝廷达成协议,只要隆武朝廷称臣纳贡,同意划江而治,便等于承认了大清国对长江之北的占领,北方之民,就成了隆武朝廷的弃民。
这必然极大伤害和重创北方汉人,使他们憎恨隆武朝野,大大增强北方汉人对大清国的认同。
届时大清国在关内的统治,便会固若金汤,休整十年后,再次灭明,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这次南北议和,无论是主战的多尔衮,还是主和的济尔哈朗都赞同。
次日清晨,满清朝廷内部再次召开一次小范围的会议,来人都是可靠之人,不会泄露消息,而经过简短的讨论后,冯铨便带着使命,准备出发。
这时冯铨走出议政殿,却发现身穿黑色团龙袍,头顶碗帽的济尔哈朗,站在台阶上看着自己。
冯铨为人八面玲珑,忙拱手上前,“王爷!”
济尔哈朗看了他一眼,随口道:“冯学士此去议和,本王有一事交代!”
冯铨忙行礼道:“奴才洗耳恭听!”
济尔哈朗微微颔首,“摄政王意在拖延,本王对此并无异议,但是你切莫将此路堵死,明白吗”
济尔哈朗说完,不待冯铨有所反应,便径直离开,留下冯铨站在原地。
这时冯铨的学生,也是此次出使的副使吕宫,看着济尔哈朗的背影,上前疑惑道:“老师,郑亲王何意”
吕宫是满清入关后,开科取士的第一位状元,冯铨则是那年的主考官。
冯铨捋了捋鄂下胡须,思虑片刻,便小声道:“摄政王是假意和谈,郑亲王是真想谈,只是如今大清朝廷乃是摄政王掌控,还不到真谈的时候,郑亲王担心你我为了拖延,做得太过,想让我们谈的时候留条路,以便今后重启和谈!”
吕宫皱起眉头,“郑亲王怎如此丧气”
冯铨却摆了摆手,“战阵之事,世事难料。若是这次拖延成功,江南战事取得进展,巽亲王之兵能够及时回援武昌,大清尚有望一统天下。若是不然,郑亲王的顾虑,便并非没有道理,届时大清朝局为谁所掌,怕也不好说了!”
冯铨沉声说了一句,便迈步往外走,吕宫皱眉思索片刻,疾步追上,急问道:“老师,摄政王让我等拖延,伪明朝廷若是发现自己被戏耍,最后必定恼羞成怒,不再相信我朝,以后肯定绝了谈判的心思,我们又如何顾及郑亲王的交代。”
多尔衮根本没有打算同意和谈,所以这次谈判,从一开始就是欺骗隆武朝廷,来拖延时间。
大清朝廷的信誉度本就不高,难以令人相信,隆武皇帝也不是傻子,若是发现被戏耍,以后肯定不会
第423章常州告急
城墙上,写着斗大“明”字的旗帜,在城头飘扬。手机端
“嗖嗖嗖”的箭矢,从天空落下,箭头钉在城上,箭杆剧烈的晃动,发出嗡嗡嗡的声响。
“放!”王德顺大声怒吼。
城墙上,明军佛郎机炮手,抬起炮架,将火炮屁股抬起,炮口下压,对准城下,“轰”的一声响,硝烟弥漫,城下泥土和碎石飞溅,一群清军被直接干翻。
墙垛射孔内,明军火枪手,不时向下放箭,投掷手雷,长枪手挺矛将顺着登城梯爬上城头的清军戳下城头,而中箭的士卒,则立时被医兵拖走。
城内,一队队的明军士卒,还有民壮,脚步蹭蹭的赶向城头,紧张之气,弥漫全城。
城下攻城的清军如同蚂蚁一般遍布,清军扛着登城梯,举着大盾和木板,冲锋至城下,呼号震天的蚁附攻城。
“杀啊!”王德顺挥刀砍死一名爬上城的清军,青筋直跳的怒吼。
这时一队明军士卒,将几枚手雷绑在一起,投下城墙,轰隆的巨响声中,搭在城墙上的攻城塔,轰然垮塌。
一阵鸣金声响起,攻城的清军如潮而退。
“清军退了,清军退了!”打着明旗的士卒,举着旗帜,大声呼喊,从城头跑过。
城头弥漫的硝烟中,明军将士手持兵器,站再墙垛边上,看着城下清军士卒漫野而退。
王德顺站在一处墙垛被大炮削掉的城墙处,目视城下,旁边亲卫忽然抬手指向远处,“指挥使你看!”
王德顺忙抽出千里镜,对准远处观看,便见清军从城下撤退的同时,远处铺天盖地的清军,正往城下而来。
千里镜圆形的视界,从左至又的横移,一名名打着旌旗的清军,占据了视界,旌旗之后,则是镜头都装不下的清军。
王德顺镜头移动,最后定格在一面大纛旗上,手不禁僵硬了一下。
半响王德顺,放下千里镜,沉声道:“放鸽信,再派人从运河潜出,向大帅请援。”
城中,一名满脸硝烟的百户官,走进一座士卒守卫的院子,提笔写下武进告急的字样,将纸条卷起,放入小竹筒内,然后从已经空了的鸽笼中,抓出最后一只信鸽,把竹筒绑在鸽子腿上,双手捧着鸽子奋力一抛,信鸽蒲扇着翅膀,展翅飞翔,带走守军最后的希望。
城外,清军大营内,满达海身穿红色铠甲,按着战刀,进入大帐,孔有德等人鱼贯进入帐内。
这时满达海坐在帅位,众多清军将领分立两侧,他阴鸷的目光扫视众人一眼,然后沉声怒骂道:“一个小小的武进城攻了数月,还未攻下来,那要灭赵杂毛,平定天下,将待何时”
帐中众将,纷纷垂手低头,孔有德只能出列道:“王爷,连日攻城,城内火器已然消耗了七七八八,王爷在宽限些时日,必定破城。”
清军进攻武进,有两大障碍,一是铳城难攻,二是明军火器犀利。
现在铳城已经多处垮塌,明军的火器也已经快消耗完,两大障碍,都将解决了。
耿仲明也道:“对对对,王爷再宽限些日子,我等一定杀入武进。”
满达海沉着脸,“武昌被围之事,你等也听说了。现在摄政王传来指令,让本王速败赵杂毛,你们却连个武进城都未打下来,何谈败赵杂毛。”
围城近三个月,依然没有破城,孔有德等人确实脸上无光。
满达海板着脸,不容置疑道:“从明日起,本王亲自督战,有不尽全力,临阵退缩者,无论位居何职,皆立斩不赦!”
武昌被围,多尔衮下了死命,满达海也急眼了。
孔有德等人不敢怠慢,纷纷提起精神,行礼应命,“喳!奴才等人遵命!”
&
第424章车营
无锡城外,明军营地外,一队队的民夫,扛着木材,赶着牛车,推着独轮车来到明军营地内。手机端>
在营地里,数千工匠,正忙碌的改装着车辆。
匠人们将一根根圆木加工成三存厚的木板,并在木板上钉上一层牛皮,用来防御弓箭和弹丸。
从苏松各地,征调来的车辆,有的被改造,装上木板,有的则被拆掉,将轮子卸下来,装在工匠制造的战车上。
这时赵铭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行走于繁忙的工匠之间,不时停下脚步,打量和查看工匠们赶制的战车。
一旁陪同的陈于阶道:“大帅,这些战车,都是按着车营的标准来打造,车上可放一门小炮,木盾可以抵挡箭矢和弹丸,架上长枪,还能抵抗马军的冲击!”
清军十余万精锐,集结于常州,东海镇野战肯定是打不过清军,可是武进又必须救援,为此赵铭便决定打造车营,配合水师,沿着运河增援武进。
东海镇不需要击败清军,只需要不被清军消灭,继续同清军耗下去,最后肯定是清军耗不起。
因为武昌被围,清军必须救援,而这边武进又攻不下,最后清军必然撤兵,选择去救援武昌。
赵铭走到一辆战车旁,转了一圈,车有两轮,车上可以站十三名士卒,车一侧有木板做成的盾墙,盾墙上有圆孔,可以进行射击。
“大帅,这是右厢车,顾名思义,只有右侧有木盾,用来防御敌人攻击,车辆左侧则没有木盾,方便士卒上下。另外车头和车尾,各有一块可以折叠的木板,行军时可以折叠起来,拦住车身首位,形成三面封闭的车斗,在车斗内放置拒马桩、鹿角、铁蒺藜等物。遇敌时,将这些东西从车上搬下来,布置在车墙之外,各辆右厢车将前后折叠的木板掰开,就可以使得各车前后相连,形成一道木墙,防御敌军进攻,而追击时,将折叠木板像门一样打开,就能形成一个出入通道,用于追杀敌军。”陈于阶解释道。
赵铭微微颔首,“有右厢车,就有左厢车吧”
陈于阶指着远处另一两厢车,“大帅那就是左厢车,与右厢车基本一样,只是木墙装在另一侧。左右厢车是最大的车,车上可以站一个旗队的士卒来御敌。而除了,左右厢车之外,工匠们还打造了刀车、冲车、火箭车、炮车、偏厢车,每辆车都各有特点。”
赵铭点了点头,“车辆不要弄得太复杂,本帅没有那么多时间进行训练。”
陈于阶忙道:“大帅放心,这些车辆的主要作用,就是在遇见敌军骑兵时,能够迅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座营寨,操纵起来十分简单。”
赵铭闻语道:“现在造出多少没有”
一旁王朝先抱拳道,“回禀大帅,神策中军甲子营,接手了三百五十辆各种战车,并且已经开始训练了。”
赵铭问道:“士卒们操作时如何”
王朝先道:“就是将车辆连接在一起,围城一座木城,将士们上手很快,练一天就足矣。不过,要想迅速组成木城,行军时必须事先就保持好阵形,遇敌后直接展开车辆相连,若是事先阵形散乱,那木城一时间便难以列成。”
这点赵铭能够理解,也不是问题,行军时步阵散乱,遇见敌军列阵也难,何况还需要推个车子,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过这个问题也好解决,东海镇历来进军时,都是事先便保持着阵形,所以这个并不是问题。
赵铭点了点头,遂即挥手道:“去看一看甲子营操练。”
当下一行人,便离开营地,来到校场。
&nbs
第425章缓兵之计
湖广明军击败豪格,收复岳州,兵临武昌,震动楚赣。手机端
这让赵铭始终存在一丝幻想,便是清军在湖广面临的巨大压力,会使得满达海被迫抽调兵力,去增援武昌,为豪格解围。
即便是得到满达海出现在武进城外时,赵铭心中或多或少的依然会有这么个想法。
此时,胡为宗带来消息,说满清派遣使者南下,欲与明朝议和,便让赵铭知道不能再等湖广方面,将希望寄托于外,必须要靠自己了。
无锡城,右都督行辕。
节堂内,赵铭身穿蟒袍,头戴乌沙,腰缠玉带,颇为威严的端坐主位,两侧坐着一众幕僚们。
赵铭沉声说道:“朝廷那边传来消息,满清派出使者南下,准备与朝廷议和,其细作已经在长沙活动,频繁拜会何腾蛟、庞天寿等人。如今满清尚占有天下七分,任然占据优势,多尔衮派人议和,是真是假”
突然收到这么个消息,让赵铭一时间也说不准。
节堂内众多幕僚听到这个消息,也都是有些吃惊,没想到满清会突然议和,不禁一阵窃窃私语。
帅府幕僚们商议一阵,王家勤不确定的猜疑道:“大帅,这是满清的拖延之计吧!”说完,他又摇了摇头,继续道:“不过也有可能为真。如今满清已经无法攻灭我朝,其退而求其次,谋取南北分治,也似乎合乎情理。”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如果满清知道见好就收,趁着清军还占据优势时,达成一个有利于满清的议和条约,实现对北方的合法占领,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现在满清既然无法灭明,那么承认南明朝廷,迫使南明称臣,放弃对北方领土的宣称,建立一个北方王朝,享受入关的成果,可以说是一个明智之举。
夏完淳却站出来,向众人拱手道:“我以为此必是缓兵之计。建奴贪婪,多尔衮狡诈,犹如饿狼,不将他们彻底打怕,建奴求和的可能性不大。况且,建奴派出使者南下议和,可是满达海又猛攻武进,这不是缓兵之计,又是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