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马光辉鄙夷的看了李本深一眼,有些不快道:“你我将兵一万,中堂大人大军就在身后,而赵杂毛不过六千人,有什么可惧的?李军门如此畏手畏脚,何时才能洗刷着戴罪之身呢?”

    李本深闻语,脸色沉了下来,半响颔首道:“既然马军门坚持,那就继续前进,不过我得派人通知中堂大人!”

    马光辉当即颔首,微笑道:“这是自然,请中堂大人务必跟上我们!”

    清军在平壤短暂停歇,大队清军便马不停蹄的出了平壤,向黄海道急行军。

    朝鲜都元帅林庆之,一万五千人马,被马光辉打得大败亏输,只率领数十骑,奔到开城。

    明军营盘内,狼狈不堪的林庆之,被带进明军大帐,朝鲜北部重镇平壤快速失陷,让赵铭与众将一阵无语,同时也感到十分震惊。

    “领议政,卑职无能,一万多兵马,被清军击败,没能拖延住清军,请领议政治罪!”林庆之进帐后直接噗通一声跪地,连连磕头请罪。

    他是真感到羞愧,一万五千多清军,坚守城池尽然不到半月,就被清军杀得崩溃。

    赵铭看着林庆之,心头一阵无疑,他原本想要靠着林庆之,拖住清军月余时间,没想到林庆之这么快就输了。

    “本帅真是涨见识了!”一向好脾气的赵铭,这时也忍不住怒骂一声,朝鲜人真是坑爹。

    一旁幕僚顾炎武急道:“大帅,江东援兵还未到,倭国雇佣的士卒,才千余人,可是清军已经杀入黄海道,这可怎么办?”

    清军来的太快,赵铭还没有做好,吃下三万清军的准备,等的援兵还没有完全赶来。

    赵铭沉着脸,疾步走到沙盘边,注视着沙盘,良久后,忽然道:“咱们这点人,肯定吃不下三万清军,只能改变计划!”

    顾炎武等人忙问道:“哦?请大帅示下?”

    赵铭严肃的扫视众人一眼,拿手往沙盘上一指,“现在只能吃掉清军的前锋!”

    顾炎武在沙盘上看了半晌,却质疑道:“大帅,敌军前锋就有一万,兵力与我们相当,而其主力就在身后,距离他们不远。一旦我们伏击清军前锋,其主力必然会迅速向前,而已清军的马军优势,要不了几个时辰就能赶到!届时恐怕伏击不成,反而大败!”

    赵铭沉默片刻,手指沙盘,沉声道:“大军继续向汉城方向撤退,引诱敌军前锋继续向前!”赵铭手指笔画着,“然后让水军出动,前往平安道、黄海道沿岸,登岸袭扰,让洪老贼的主力,顾忌后方威胁,拖延他的进军速度,使得洪老贼与马光辉之间,拉开距离。”

    赵铭将手指定在一处,“最后,原来负责段敌后路的俞国望部,改为穿插至清军前锋与主力之间,阻击清军主力来援!”

    明军原来的计划是等江东援军和招募的倭国雇佣军赶来,吃掉三万清军,可是朝鲜军的战力太过感人,一如既往地的垃圾,没有起到阻拦清军,为援军争取时间的作用,导致了赵铭兵力不足,就需要仓促应战。

    赵铭只能改变计划,将伏击三万清军,改成伏击清军前锋,击败马光辉和李本深这两个手下败将。

    顾炎武等人商量一阵,抱拳道:“大帅,若是如此,那俞指挥就必须要坚持到大军击败清军前锋才行!”

    八月十日,汉城之北三十余里,一片葱茏的小山丘,乃是汉城北面的门户,有这一个快要被人们忘记的名字——碧蹄馆。

    当年丰臣秀吉,兵不刃血的拿下汉城后,日本的战国英豪们翻越这片起伏的山丘,砍瓜切菜般的席卷朝鲜北方,谁知平壤一声炮响,撞上了大明天军,立时被打得仓惶而逃。

    战国英豪们撒开丫子狂奔,李如松的辽东铁骑在后猛追,眼看着跑下去要被逼跳海,裸泳回日本,被逼急了的战国豪杰们终于决心拼死一战。

    日军拿出压箱底的本钱,立花宗茂、小早川景隆、小早川秀包、吉川广家等一串在日本家喻户晓的战国英杰纷纷出场,纠集了四万日军,就在这碧蹄馆,与李如松四千人马打了一场天昏地暗的大战。

    此时,在赵铭制定新的方略后,赵铭亲自率领明军在碧蹄馆设伏,务必歼灭前突的清军。

    这时,已经是正午,明军一切布置妥当,但未见敌军踪迹,这让诸多将士不禁有些怀疑,是不是清军发现了他们的企图。

    就在这时,一队哨骑冲上山坡,来到赵铭身前,翻身下马,大声禀报道:“启禀大帅,清军前锋据此十五里!”

    众多明将听后,顿时精神一振,赵铭则站起身来,严肃挥手,“各部隐蔽!”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471章利在速决
    马光辉与李本深率领一万清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杀得朝鲜军队尸横遍野。

    清军此次出征,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马光辉的心情,那就是——爽。

    朝鲜军队触之即溃,漫山遍野而逃,清军士卒杀得爽,朝鲜人脚底抹油,撒丫子逃得仓皇,被清军砍瓜切菜般的收割生命。

    一时间,在明军手中连续吃瘪的马光辉,在朝鲜战场上重振了雄风。

    战场上出现早前清军入关时的一幕,清军打到哪里,朝鲜人就立刻撒丫子狂奔,甚至清军还没杀到,驻守城池的朝鲜军队,就以经没影了。

    在从平壤通往汉城的路上,一个清军把总带着百余名清军,就能追着数千朝鲜人狂奔,而清军也觉得十分的合理。

    马光辉与李本深出了平壤南下,通向汉城的道路,可以说异常顺利。

    清军前锋只有一万人,逃命的朝鲜人却有十余万人,新募集的朝鲜仆从军,比之前林庆之败得更快更加彻底,十余万人在开城,被马光辉轻松击败。

    一万破十万,满野都是仓皇的而逃的溃兵,还有清军勇武追击的身影。

    如此场景,足以让任何一将,生出一丝骄狂,高估自己的实力。

    这时,连比较谨慎的李本深,也放弃了警惕,只顾催促大军向前。

    清军数天之内,就杀穿黄海道,进抵汉城附近。

    马光辉大军抵达汉城之北六十里时,从朝鲜人口中得到一条消息,“海寇已退,汉城已空。”

    马光辉听说赵铭撤走,当即急催大军前进,去证实消息的准确性。

    汉城之北,碧蹄馆附近的山丘地带之中,一万清军急速向前挺进,士卒头顶斗笠起伏,脚步震动山林。

    在一处丘陵上,几名明军斥候,在树林里注视着浩浩荡荡,士气高昂的清军队伍,见其打着“马”字旗和“李”字旗,便知道是清军的前锋人马。

    这一万清军向汉城急进,清军士卒刀矛锋利,盾牌坚固,铳杆林立,还有火炮随行,便知道是一支精锐之军。

    斥候观察了片刻,立刻调转马头向山丘下奔去,抄另一条近路向碧蹄馆奔去。

    这时早已得到消息的赵铭,以令明军将士,在丘陵内隐蔽。

    这次,明军六千陆师,因为要阻击洪承畴,增援救援前锋,所以俞国望率领一个营三千多精锐步军,去阻拦洪承畴,赵铭手上便只有一个骑兵营,大概三千马军,另外在加上从水师抽调的两千火枪手,两千进战杀手队,以及一千倭兵,共计八千人设伏。

    这时,斥候奔回树林中,来到一块大石头前,翻身下马,急声禀报:“启禀大帅,卑职等人已经探查清楚,马光辉、李本深皆至,一万清军半个时候后,便会经过此地。”

    马光辉和李本深乃是赵铭的老对手,赵铭知道这两个人,并非饭桶,还是有点本事,加之清军兵力比明军伏击的人马还多,而且明军之中,还有四千不善于陆战的水师官兵,所以赵铭还是比较谨慎。

    赵铭坐在大石头上,问报信的斥候道:“可知洪承畴到了何处?”

    斥候当即抱拳回道:“启禀大帅,洪贼应该已经到了开城。”

    开城距离汉城不到百里,距离碧蹄馆不到八十里,洪承畴率领的骑兵半日之内就能冲到碧蹄馆附近。

    赵铭不禁皱起眉头,沉吟片刻后问道,“清军装备如何?”

    斥候忙回道:“启禀大帅,敌军骑兵不多,以步军为主,不过清军步军虽说是绿营,装备却十分精锐。他们与我们相比,除了缺少衣甲之外,火枪和野战铜炮都有,行军队伍浩浩荡荡,杀气腾腾,绝不是乌合之众。”

    赵铭微微皱起眉头,绿营兵居然都装备了火枪和随军的野战铜炮,便说明满清确实从西夷手中获得了大量火器,居然都能给绿营装备了。

    很显然,清军前锋的战力并不差,而洪承畴又距离很近,给了明军的伏击,提升了难度。

    这时,顾炎武缓缓道:“大帅,大军已经设好埋伏,就只能一战。绿营兵虽然装备不少器械,但是料想并不如我军熟练。”

    丁维岳大声道:“咱们东海镇七八千将士,能够打垮近万八旗,还灭不了一万清军么?”

    赵铭缓缓颔首,既然决定一战,就要拿出勇气来,而赵铭岂会忌惮两个手下败将。

    赵铭扫视众人,沉声道,“清军前锋与主力拉开距离,如今孤军深入,正是本帅将其歼灭的大好时机。此战获胜之关键,在于两点,其一,截断清军前锋与清军主力间的联系,其二,在清军主力突破阻拦之前,全歼清军前锋。”

    “听令!”赵铭忽然大喝一声,诸多将领立时站直身子,挺起胸膛,一脸的肃然。

    赵铭遂即挥拳道:“此战利在速决。清军前锋一至,火炮轰击,马军直接冲出,冲垮清军队列,防止清军结阵,步军、倭兵遂即三面围攻,一鼓作气,击破清军。”

    “喏!”众将顿时大声应命。

    半个时辰后,山丘下方,打着旌旗,扛着兵器的清军士卒,浩浩荡荡的从道路上经过。

    这时,赵铭站在山丘顶部,从树枝的间隙中,注视着山丘下密密麻麻行军的清军,举起了左手。

    在他身后的密林中,无数明军士卒目光注视着赵铭的背影,纷纷握紧了兵器和火炬。

    很快,一万清军便进入了明军伏击的区域,赵铭忽然一挥手,大声喝令,“给我杀!”

    山丘上,影藏在树林里的炮手,立时点燃了火炮,“轰轰轰”的炮声接连响起,山丘的密林中,腾起一团团的白烟,炮弹呼啸着落入清军队列中,惨叫冲天而起。

    大旗之下,马光辉瞬间就明白了发生了什么,顿时疾呼一声,“不好,有埋伏。”

    这令清军士卒胆颤心惊,而就在这时,山坡上传来滚滚闷雷声响,李本深抬头一看,只见无数骑兵,从山丘上冲下来,直扑清军而来。

    一瞬间,李本深大惊失色,挥舞着战刀发声狂吼,“快,结阵布防!”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书单推广)



第472章急往驰援
    山丘中,明军影藏的火炮,炮身猛的后退,在山林间腾起一团烟尘。

    炮弹砸在清军行军队列中,顿时溅起一道泥柱,清军被碎石击中,倒地翻滚,哀嚎四起。

    李本深大声怒吼,“火枪射击,长矛手列阵,快快快!”

    道路上的清军士卒,一阵惊恐和慌乱,不过毕竟一路来,打出了士气,且是绿营中的精锐,倒不至于一遇伏击,立时就四散溃败。

    在炮弹溅起的泥柱中,一部分清军在将领的怒吼声中,开始急忙迎战。

    清军炮手连忙架设火炮,火枪手匆匆前出,站在道路外围,单膝跪地抬起了火枪。

    这时,战马疾驰,从高处冲下来的骑兵,已经杀到了跟前。

    骑兵从高处冲下,马匹和骑士的重量得到重力的加持,冲击起来地动山摇,仿佛泥石流一般,声势恐怖惊人,令清军士卒脸色惨白,双腿颤栗。

    “放!”李本深急声怒吼。

    清军士卒恐惧中,将脑袋扭向一边,扣动扳机,“砰砰砰”的铳声,断断续续的响起,清军铜炮猛的一退,“轰”的一声巨响,炮弹砸向了冲来的明军骑兵。

    在火枪和火炮的轰击下,冲在前面的明军骑兵,连连坠马,但是自高处冲下的骑兵,具有巨大的惯性,速度飞快无比,根本刹不住车,也不会刹车,而是以恐怖的冲击力,直接撞向了清军。

    刚放完一轮火枪的清军,还没来的急后退装填,明军骑兵已经杀到眼前。

    清军火枪手顿时一阵惊呼,纷纷持枪后退,躲避骑兵的冲击,临时组成的火枪阵线,在骑兵铺天盖的的威势面前,瞬间彻底崩溃。

    李本深站在火枪阵线之后,看见明军骑兵策马疾驰,马上骑士身体侧倾,马槊挺起,冲击起来地动山摇,万蹄践踏大地的声响,就跟地震了一样,急忙竭嘶底里的怒吼,“举枪,举枪!”

    清军长矛手,都被眼前的可怕场景吓住,在军官的大声呼喊下,才猛然惊醒。

    清军长矛手立刻迎着骑兵向前,疾步走到战线的最外围,然后慌忙将枪尾杵在地上,枪头斜刺向前。

    一时间,火枪手后退,长矛手向前,可更多的清军,却像无主的苍蝇一样乱窜。

    这时,清军士卒刚组成一道单薄的防线,迎面骑兵中便腾起一团硝烟,三眼火铳喷射出橘红的铳焰和飞速射出的弹丸。

    衣甲单薄的绿营兵,身体顿时被弹丸撕开,血雾蓬蓬,惨叫着倒飞,本就单薄的防线,立时就空了一半。

    “轰”的一声巨响,手持马槊,挥舞着三眼火铳的明军骑兵,冲出硝烟,撞入清阵。

    当先骑士,胸前是反射着银光的整块白色板甲,头顶戴着铁盔,锁子甲护住颈部,脸上带着铁兽面,只露出一双眼睛,马匹身上也披着铠甲,骑兵手持一丈八尺的马槊,锋利的槊头闪烁着寒光,直接撞入清军阵线。

    马槊瞬间捅入前排清军矛手的胸膛,推着他的尸体,向后撞击,有的马槊连穿数人,直接将清军阵线撞穿。

    一瞬间,明骑兵冲入清军之中,将清阵杀穿,冲上了对面的山丘。

    马光辉见此脸色惨白,李本深顿时疾呼道:“快恢复阵形,派人突围请援。”

    这时,杀穿清军阵线的明军骑兵,冲上对面山丘后,逐渐降低速度,骑兵勒马停下,然后扯动缰绳,调转马头,稍作整队,谢迁便高举马槊,大声啸叫:“弟兄们,给我冲!杀穿清狗!”

    说完,他一拔马缰绳,便再次冲下山丘,三千骑兵,立时呼啸着又向清军杀去。

    开城之南,一万五千多清军步骑,正沿着道路,向着汉城方向进军。

    赵铭派遣水师,袭扰平安道和黄海道沿线,使得清军后方遭受威胁,洪承畴打仗历来很稳,他担心被明军切断后路,所以不得不降低行军速度,确保肃清占领之地的明军和朝鲜军,并排出五千多人马,分别驻守义州、平壤、开城等地,以确保大军后路。
1...129130131132133...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