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这场战役,是赵铭求胜心切,急于去断阿济格退路,怕晚一步,清军就跑了,所以才冒险急进。
“此次战败,不怪你们,是本帅指挥失误。”赵铭站起身来,环视周围将领,痛声道:“本帅起兵抗清以来,与清军大小数十战,清军最能打的多铎、洪承畴都被本帅击败,十年之间,本帅罕见败北,心生骄纵,以为打便天下无敌,加之误以为朝廷和太子也如本帅这般迫切的想要歼灭清军,才有今日之败。这是本帅的责任,与你等无关。王德顺,你给我起来,是本帅愧对东海镇阵亡的英灵,还有战死的老兄弟们!”
赵铭将王德顺扶起,王德顺却不认为是赵铭的责任,他情绪激动,眼睛泛红,悲愤吼道,“大帅,我们的计划没有问题。是太子那边提前动手,打乱了我们的节奏,还有朝廷的兵马应该自西牵制阿济格,可阿济格却调集了十多万人围攻我们。我们是被自己人给出卖了。”
三路明军夹击阿济格,阿济格逃跑还来不及,可是他却调集十多万人,打了东海镇一个伏击。
这让赵铭和幸存的将领们,都意识到,三路夹击清军主力的计划,可能出了问题。
赵铭闻语脸色阴沉,他在中伏的时候,见漫山遍野的清军冲杀而出,就意识到,不仅是朱以海提前起兵,恐怕隆武朝挺那边也出了纰漏。
现在他还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西路明军是没来,还是慢了,或者被阻击了。
赵铭挥手道:“好了,你等不要胡言,本帅相信太子殿下和堵胤锡堵阁部,咱们还需要他们救援。”
正说着话,时堡镇的堡墙上,强忍着疲惫,进行布防的士卒,却一阵骚动。
这时,李本深急急忙忙的跑过来,对赵铭道:“大帅,您上堡看一看!”
赵铭闻语微微皱眉,问道:“什么情况?”
李本深却低着头,没有回答,赵铭见此将头盔丢给属下,阴沉着脸,“随本帅上堡!”
当下一行人,来到堡墙上,堡墙外,一面大纛旗下,身穿白甲的阿济格在近千骑兵的簇拥下,得意的望着时堡镇。
在阿济格等人之前,一员穿着东海镇指挥使盔甲的将领,身形狼狈的走到堡垒之前,在堡门数十步外停下了脚步。
“是黄廷!”王德顺惊呼道。
黄廷并不是东海镇的老弟兄,他原本是福建郑军的一员,在郑芝龙降清后,投降了满清。
赵铭进攻福建,大败多铎于连江,黄廷被赵铭俘虏后,加入东海镇,在东海镇的几次扩军之中,逐渐做到了一营指挥。
昨夜的战斗之中,他与王德顺、高元照三营兵,先通过了清军伏击区域,见赵铭被围后,跟随王德顺一起往回冲击,救援赵铭,可在赵铭突围后,被清军追杀的过程中,他的一营兵跑错了方向,被清军包围于一座山丘。
天亮后,黄廷见以无突围可能,加上赵铭向北逃离,更加深入清军控制区域,他估计赵铭也南逃败亡的命运,遂即杀了不愿意投降的指挥佥事和一个千户,投降了阿济格。
赵铭看见黄廷,阴沉着脸责问道:“华明,你投清呢?”
黄廷看见城上的赵铭,还有诸多同袍,面带羞愧之色,但遂即却扬起头来,悲愤道:“大帅,您也投降吧!英亲王说,只要您肯投降,大清立刻给大帅封王!”
赵铭一巴掌拍在墙垛上,满脸愤怒,“黄廷,本帅念在往日情分上,不射杀你,你立刻给本帅滚回去,告诉阿济格,本帅就守着这座堡垒,他有命就来夺取。”
黄廷却站着不动,忽然满腔悲愤的怒吼道:“大帅,诸位兄弟,你们醒一醒吧!我真是替咱们东海镇不值得啊!大帅没人想着消灭清军,就咱们东海镇,不怕牺牲的南征北战,想要收复失地,我替大帅不值,替死去的弟兄们不值得啊!湖广的军队,浙江的军队,都去争南京了,没有人会来救援弟兄们。大帅,为兄弟们想一想啊!”
赵铭听了黄廷的话,身子微微颤抖,内心极为愤怒,“贼子,敢乱我军心,乱枪射之!”
第547章必杀赵杂毛
在黄廷劝降之时,阿济格身穿精良的白色甲胄,头顶避雷针老长,腰间挎着战刀,马鞍上吊着弓箭,正在观察着远处的时堡镇。
逃入时堡镇的明军,疲惫不堪,追击而来的清军,同样也累的不轻。
为了伏击赵铭,阿济格几天几夜没怎么合眼,清军士卒苦等明军几天,又经过昨夜的大战,并追杀数十里,城内的明军入城后就躺在街道上,城外的清军也大多累趴下,只有少数人马还保持着一定精神。
阿济格赤红的双眼,表面他已经十分疲惫,不过围住赵铭的喜悦,让他整个人无比亢奋,仿佛打了鸡血一般。
这时阿济格用千里镜观察着时堡镇,堡垒长不过五六里,高不到三丈,有护堡的壕沟,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
早年,清军入关之前,关内流寇纵横,张献忠曾经攻下凤阳,杀入两淮,使得两淮的地主豪绅,纷纷献资筑堡自保,后来崇祯朝灭亡,弘光朝建立,在江北设四镇兵,而四镇军纪奇差,使得江北各地再次兴起一次筑堡筑城的**。
时堡镇,就是在那段时期,重新修筑和加固的堡墙。
不过这样的堡垒,只能防御小股流寇,还有小股劫掠的军队,想要挡住几十万大军,显然是痴心妄想。
阿济格看了看眼前的堡垒,收取了千里镜,脸上露出凶狠之色,“赵杂毛,你自己跑到这死地之中,可就怨不得本王了。”
一旁的范文程,对于昨晚的战斗,还是心有余悸,东海镇顽强的战力,还有那些绑着手雷,冲入清军阵中的明军身影,令范文程胆颤心惊。
“王爷,这城池虽小,可是有赵杂毛防守,便不能大意啊!”范文程泼了一盆凉水。
阿济格皱起眉头道:“哼,范总督,你不必长赵杂毛的志气。本王这次驱使十三万众,这破城就是铜墙铁壁,本王也要踩进去,灭了赵杂毛。”
范文程道:“王爷,赵杂毛毕竟是伪明大将,现在他被咱们困住,伪明那边朱聿键和朱以海,肯定都会反映过来。届时,他们多半会派军救援,王爷还是不要大意!”
阿济格看了范文程一眼,估计他是被赵杂毛吓着了,冷笑道:“范总督你不用担心,江南大营十万大军,已经撤到北岸,接替了本王在扬州周围的防务,防备江南的明军。另外,本王已经令承泽郡王硕塞,率领五万人去夺回泰州,防止赵杂马的人马前来救援。现在赵杂毛被困孤城,要么城破被杀,要么主动投降,他已经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了。”
范文程见阿济格自信满满,只能不再多言,而是话锋一转,问道:“王爷告诉黄廷,赵杂毛要是投降,大清就封他为王,可是真的。”
满清朝廷之中,满蒙两族的王爷一大堆,但是汉人封王的却是凤毛麟角,至今只有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四人。
前不久,孔有德战败自·焚,全家被杀,只剩下唯一的女儿,据说也沦为了伪明军中的营妓,现在满清的汉人王爷,便只剩下三人。
满清治下数千万汉人,就这么三个汉人王爷,足见在满清的汉人要获得这个王爷的身份十分不易。
阿济格却哈哈大笑道:“赵杂毛与大清作对近十年,杀害无数八旗勇士,他怎么可能投降,而就算他真的投降了,八旗将士也容不下他,朝廷也不敢留他。所以,赵杂毛若是投降,本王必定让其死于非命!”
范文程也是这个意思,赵杂毛名声太大,一呼百应,又特别能大,万一像那张献忠一样,降了又叛,可不要了大清的老命。
范文程忙笑道:“王爷英明,赵杂毛这样的人,绝对不能留下,必须立刻杀之。”说完,范文程看向阿济格道:“那王爷让黄廷招降赵杂毛是何意?”
阿济格一脸严肃道:“不过是借他之口,动摇赵杂毛和城中守军的意志罢了!”
昨夜的战斗,令范文程感到恐惧,让阿济格也是心头震惊,清军斩杀明军两万余人,自己损失居然高达三万,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现在时堡镇内,还有近万明军,阿济格希望能够借助黄廷之口,动摇守军的意志,从而减少清军攻城的伤亡。
毕竟野外遭受袭击,并且清军远远多于明军的情况下,赵杂毛的人依然打出了一比一的战损,现在一万东海镇残兵,据城而守,清军想要拿下,恐怕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范文程闻语,立时明白,赞道:“王爷英明!”
就在这时,堡垒上响起几声枪响,黄廷仓皇而逃,不多时来到阿济格的大纛前。
“王爷,赵铭不愿意归降大清,决心负隅顽抗!”黄廷跪地禀报。
阿济格与范文程对视一眼,其实不用黄廷禀报,城头的枪声已经回应了阿济格。
阿济格对于赵铭不降早有心理准备,他看了黄廷一眼,很客气道:“黄将军辛苦了,且下去休息吧。”
东海镇的实力,震慑了阿济格和清军诸将,阿济格并未小看被围投降的黄廷。
黄廷作为东海镇一营指挥,已经是中层将领,知晓许多东海镇的机密,还有东海镇战力强大的秘密,阿济格准备要好好利用此人,所以对他很客气。
黄廷忙行了一礼,便被清军带了下去,而等他一走,阿济格神情立时严肃起来,对身边诸多将领说道:“赵杂毛决议顽抗,本王多等一刻钟,堡垒内赵杂毛的防御就强一分。传令大军,抓紧时间休息,然后准备攻城,本王要迅速拿下时堡镇,活捉赵杂毛!”
“喳!”清军众将,兴奋的行礼。
城头上,赵铭看见黄廷跑远,双手撑在墙垛上,低着头,赤红着双眼。
黄廷的话语,让赵铭心中极为愤慨,他一心歼灭清军主力,朱以海和朱聿键却去争夺南京,使得他独自面对几十万清军,害得数万弟兄惨死,令他气愤不已。
第548章张煌言谏言
南京城,隆武朝廷的速度,终究还是慢了一步,让朱以海的浙军,先一步进入了南京城。
浙江临近南京,早前浙江前线兵力,就已经接近南京之南秣陵关一带,而隆武朝廷主力驻扎于武昌,忙于消化武昌之战的成果,反应便不及浙军。
不过,就在朱以海满心欢喜之时,金声桓收到了隆武皇帝之命,立刻改变进军放心,自安庆而下,仅仅一日,便乘船奔至了南京之西的大胜关。
次日,金声桓大军,就进抵了南京西郊,不过却被浙军挡在了南京外外郭城之外。
金声桓见此,只能驻扎于城外,同时快马向隆武皇帝禀报。
隆武朝廷与清廷秘密议和十分顺利,就当何腾蛟签下合约,告知隆武皇帝,清军将要撤走,让朝廷准备接手清军让出来的南京和淮南之地时,隆武却得到了朱以海扑向南京的消息。
这令隆武极为愤怒,当金声桓传来消息,声称南京清军撤退,浙军兵不刃血的拿下南京之时,隆武和何腾蛟都认为,朱以海抢了他们谈判得来的果实。
朱聿键冒着风险,令何腾蛟与满清谈判,说服了满清从南京和淮南撤军,收服南京的功绩,本该属下朱聿键和隆武朝廷,可是朱以海却趁着满清撤走,夺取了南京。
这令隆武皇帝异常气愤,不顾堵胤锡等人的阻拦和劝说,率领近二十万明军,自武昌东下,向着南京进发。
至此,洪承畴给布木布泰献的策略,基本已经成功,清廷通过与隆武朝廷议和,却将南京让给了朱以海,成功挑拨了明朝内部,本就貌合神离的唐鲁两派,并使得两派兵马,都集中向了南京。
1653年正二十五日,就在赵铭遭受伏击之时,原本应该插向泗州,包抄扬州的楚赣明军,却即将出现在了南京仪凤门外。
南京皇宫内,朱以海坐在皇帝宝座上,神情兴奋,他自杭州起兵,十万浙军直扑南京,原来以为会有一场恶战,却不想南京清军居然不战而逃,十万浙军兵不刃血,就拿下了南京城,光复了明朝的南都。
浙军进入南京城,朱以海和浙系大将们都是兴奋异常,大军拥入城中,朱以海直奔皇宫,李成栋、方国安、吴兆胜等人,则分别占据总督衙门,还有南京城中,各座豪门府邸,瓜分着战利品。
清军撤得匆忙,许多物资和钱财都没来得及转移,使得浙系明军缴获极为丰厚。
一时间,浙军上下,都沉迷在了收复南京的喜悦之中,状态与刘邦初进咸阳差不多。
这时,朱以海身穿龙袍,头戴翼善冠,手扶着腰间的玉带,坐在龙椅之上,恍惚之间,他似乎看见了百官,向着他跪拜。
朱以海本来是一普通藩王,此前从未想过有一天,他能坐在皇位之上,距离帝位如此之近。
当初,弘光帝被俘虏,潞王监国投降,在江南的一大批藩王,见大势已去,跑的跑,降的降,使得浙江境内的抗清势力,一时间居然找不到一人拥戴。
大明朝的帝位,从福潞之争时的香馍馍,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成了天下间最危险的高危职业,浙江没有藩王愿意接受大明皇帝这个位子。
江浙心怀大明的大臣,遍寻江浙,发现浙江只有朱以海这个鲁王,没有降清,并且还未跑出浙江,于是赶忙在台州,将朱以海截住,拥入绍兴,立为监国。
起初,朱以海对于是不是监国,做不做皇帝,并不在意,还是个藩王心态。
当他经历了残酷的抗清斗争,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加上逐渐掌握权力,尝到了权利的滋味后,他的想法开始改变。
朱以海开始想要做皇帝,因为只有成为皇帝,才能为大明江山做更多事情,而且他自认为,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当大明的皇帝。
只是这时,朱聿键已经在福建登基,并取得了绝大多数督抚的承认,使得朱以海错失了帝位。
本来朱以海并不热衷于皇位,但是当皇位被隆武做了以后,朱以海心里便难免有些不服气。
长期以来,抗清中心都位于江浙地区,他在前面顶着,拼死拼活,凭什么让躲在后面的隆武当皇帝,他无论是血统,还是威望和战绩,都比不上自己。
朱以海心里不服气,可是隆武已经做了皇帝,并且逐渐坐稳了大明天子的位置,使得他只能区局于朱聿键只下,心里便不平衡起来。
现在朱以海收复了南京,赚取了极高的政治声望,便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当皇帝。
这时,一旁的张煌言,看出了朱以海对皇宫和皇位的迷恋,似乎准备占据皇宫,便不走了。
“殿下!”张煌言走到朱以海面前,作揖行礼。
朱以海坐在皇位上,从百官跪拜的幻觉之中,清醒过来。
“哦,卿家有什么事情?”朱以海心情颇好的问道。
张煌言却沉着脸,将不满和失望挂在脸上,沉声说道:“殿下,臣有一事想要请教殿下!”
朱以海看见张煌言的神情,不禁有些不安,不好意思的抬手道:“卿家大可直言。”
张煌言沉着脸,再次行礼道,“殿下,臣想问殿下,当年汉之高祖,先入关中,灭亡秦朝,夺取咸阳。若是汉高祖,得意的以关中王自居,留恋咸阳城中,秦朝富丽堂皇的宫殿,准备就此住下,享受享受,不打算离开,没有听从张良劝说,楚汉之争的结果会是怎样?会不会没有鸿门宴,汉高直接被项羽击溃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