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从三月间到十月,半年多的时间,东海镇在江东只募了六千多人,而现在不到半月,就募集了将近三万人,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

    由于,东海镇制定了南进战略,赵铭准备对荷兰和西班牙下手,抢夺两夷在南洋的殖民地,而清军正攻击辽东和朝鲜,又牵制住了,赵铭为数不多的兵力,赵铭便急需要新幕之军,尽快形成战力。

    因此赵铭当即下令,王朝先、王翊两人,主持新军训练,唐通、李本深、虞胤、韩昭宣等将也要参与,令诸将三月之内,训练出一支勉强能够打仗的军队。

    苏州城南,太湖边上,东海镇在此设立了一座占地千余亩的新军大营。

    这时,大营内遍布白色的军帐,足有一千多帐,驻扎着一万新军。而从苏州招募的五千,以工坊雇工为主的新军,已经率先进驻营地。

    东海镇新军训练的模式是,抽调精锐老卒,担任小旗、总旗官,来训练新卒。

    时间为三个月,各小旗官,需要训练属下十一名士卒,还需培养出一名副小旗官,训练结束后,新军打散编入各营,而小旗官则训练另一支新军,再练三个月。

    这时,刘迁、扬振威等人,领了棉甲、兵器、被子和水壶等军用物资,并分配了军帐。

    东海镇一帐就是十二人,正好是一队兵居住,刘迁和杨振威是甲册,所以直接被任命为副小旗,协助小旗官来训练新军,而训练结束,若是他们合格,两人便晋升为小旗官。

    这时,刘迁领完军资,来到帐篷内,营中十名新卒,将东西随意放着,兴奋的聊天,对于成为东海镇的一员,显得特别激动和兴奋。

    “小旗等会就要来,大家赶紧收拾一下!”刘迁见此,忙吩咐一句。

    士卒们闻语,忙禁声收拾。

    这时帐帘忽然掀开,一股寒风扑面而来,走进几名身穿盔甲的军官,却是赵铭前来视察,吓得新卒们一个个赶紧站直了身子,不敢说话。

    赵铭掀开士卒床铺,看了看被子,厚度还可以,里面都是棉花,应该还算暖和,遂即又查看了一下士卒所领的盔甲、军械,不禁微微颔首:“陈先生,后勤做的不错。”

    陈明遇微笑道:“这些早就预备好了。”

    这时赵铭从几名新卒脸上扫过,众人都低着头,只有刘迁目不斜视,不禁微笑着对王朝先道:“你这批新卒之中,到是有不少人才。甲部乙司有个副小旗扬振威,好像还不错,丙司这个刘迁,也是个人才,你要好好培养。三月之后,新军各部大比武,我看你胜算比王翊要高啊!”

    王朝先看了刘迁一眼,对赵铭笑道:“总理放心,卑职一定不负期望,为总理培养出一批人才出来。”

    赵铭微笑颔首,这时帐帘却忽然再次被挑起,冷风吹得众人脖子一缩,纷纷侧目而视,便见军情司佥事高欢,疾步走道赵铭身边,急声说道:“总理,上海传来消息,程璧程先生率领三艘海船,抵达台湾了。”




第584章宣传造势
    一六五三年,十二月初,上海。

    三艘海船,在冷冽的寒风之中,开进黄浦港。

    在码头边上,赵铭穿着常服,身上披着披风,领着一大群,穿着官服披着貂皮斗篷的官员、士绅和商贾,站在码头边上。

    东海镇从海上贸易中,或得了许多物资和财富,赵铭对手下官员从不吝啬。

    这些貂皮大衣,所用的貂皮,都是从辽东朝鲜运送过来,经过生产后发到官员手中。

    相比于明朝官员,领着微薄的俸禄,瞅着皇帝就来气,东海镇的官员,待遇比军队还要优厚得多,看见赵铭自然都是拥戴。

    这时,军中乐曲队,在一旁吹奏着欢快的乐曲,绅士百姓挥舞着小旗,欢迎从海外归来的船队。

    赵铭从军情司,得到了远洋船队回到台湾的消息,并从程璧的书信之中,得知了远洋贸易并不顺利,船队损失极大。

    不过赵铭为了鼓励,下南洋拓殖的热情,却不提损失,反而令宣传司将此次远洋贸易,形容成为获得空前成功的壮举。

    宣传司,完全不提,船队被荷兰人逼得走投无路,抛弃船上物资,将两年贸易所赚取的银钱和货物,全都丢入大海,迷失航线,漂泊到新明洲,险些回不来等事情,而是强调船队,发现一块新大陆,为东海镇扩张版图近万里,并将新明洲形容成为土地肥沃、遍地黄金之地。

    在船队从台湾起航,返回江东之时,江东之地便开始造势,引起了民间极大的兴趣,并将远航船队,视为开疆扩土,为江东带来巨大利益的英雄。

    这时,在军乐声中,船只靠上码头,程璧等人走下船,看见码头上迎接的人群,听见欢呼声,一个个内心都异常的激动。

    赵铭大笑的走上前来,握住程璧的手,使劲摇晃几下,“程先生,一路辛苦了!”

    “大帅~”程璧不禁有些哽咽。

    赵铭手拍了拍他的手背,微笑道:“回来就好!”

    “总理,已经被好了马车!”侍卫上前行礼道。

    赵铭遂即拉着程璧,“走,回城再谈,本帅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宴席,为你们接风洗尘。”

    当下,赵铭与程璧等人,登上马车,在挥舞彩旗,欢呼的人群之中,进入上海县城。

    近一年来,东海镇未参与天下纷争,还有南明朝廷内部的事宜,行事十分低调,不过赵铭和东海镇,却是各方都不能忽视的存在。

    无论是将赵铭视为劲敌、猛虎的满清朝廷,还是南明内部的势力,甚至荷兰人、西班牙人,都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来刺探东海镇的军情,监视赵铭的动作。

    人群中,南明朝廷的锦衣卫千户余太初,目视着赵铭的马车走远,与身边之人,低声交谈,“陛下太过谨慎,某看赵国公的心思并没有在储位之争上。”

    一旁一名文士,冷声说道:“浙系势力强大,朝廷要削藩,加强中央集权,不能轻举妄动,必须各个击破。东海镇虽遭重创,但控制海上贸易,财力雄厚,势力恢复迅速,必须要严加监视。”

    另一边,几名汉子,见赵铭的马车走远,便立时消失在人群之中。

    上海县,总督行辕内。

    赵铭在行辕内,摆下十多桌宴席,为航海归来的勇士,接风洗尘。

    普通的水手和官兵,被安置在外堂,而赵铭则与程璧、季梦辰等人在内堂坐了一桌。

    “总理!”程璧有些不太习惯赵铭这个新称号,“卑职航行至马六甲,遭受了红毛夷的阻截,商队难以与红毛夷的炮舰相抗,所以只能决定绕过马六甲,却不想航行到了,总理所说的新明洲。”

    隆武朝廷削藩意图明显,作为藩镇,要对抗隆武朝廷,进行武装割据,就必须要降低朝廷的影响。

    从江北之败,返回江东后,赵铭便着手以国社党,来取代原有的明朝行政机构,以社党政治来治理和统治江东。

    为此,他的称呼,也从东海镇赵大帅,变成了赵总理。

    程璧先叙述了,两年多来,在海外航行贸易的见闻和进展,然后说起了返航途中,遭遇荷兰人阻截之事。

    赵铭并不意外,沉声对陈明遇等人道:“远洋贸易利益巨大,红毛夷会进行阻拦,在我的预料之中。”

    “总理!红毛夷阻拦我们的商船,攻击我们的船队,等于是破坏了此前的协定,形同不宣而战。”陈明遇阴沉着脸道。

    赵铭没有接他的话,而是颇有兴趣的问道:“程先生,你们在新明洲的情况如何?”

    程璧道:“回禀总理,新明洲地域广阔,上面没有国家,也没有势力强大的部落,我们还在柳宿附近发现了金矿,简直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土地。”

    陈明遇等人闻语一阵议论,有些惊讶道:“居然发现了金矿?”

    程璧道:“千真万确,留在柳宿的张益达,已经组织生番俘虏,进行开采。只不过,红毛夷也知道金矿所在,并且爪哇距离新明洲不远,而我们距离新明洲中间还隔着西班牙人控制的吕宋,红毛夷控制的爪哇,恐怕难以和红毛夷竞争。我离开新明洲已经有数月时间,爪哇的红毛夷,可能已经登陆新明洲,与我们争夺金矿和殖民地了。”

    赵铭闻语皱起眉头,照着程璧之言,东海镇在新明洲的据点,此时或许正面临危机,只是他虽已经决定与荷兰人开战,现在准备却还未完成,不能贸然出手。

    赵铭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事情没有?”

    一旁坐着的季梦辰犹豫一阵,忽然开口说道:“总理,卑职在航行过程之中,发现一个现象。船队在往南航行过程之中,大概过了爪哇一线,北辰星会消失,而向北航行,北辰星又会重新出现。此种现象,以前闻所谓,天圆地方之说,根本解释不通,只能用西夷地圆之说,才能解释此种天像。不过,若地为一个圆球,人如何能立于球上,而不下坠,卑职实在不解。”

    赵铭闻语脸上露出微笑,并没有去解释,而是笑道:“据说西夷在一百余年前,就完成了环球航行之壮举。会明,你心中有疑惑,是否也来一次环球航行之旅,自己印证心中疑惑。”



第585章突袭彰化
    自从郑芝龙降清后,东亚地区海上霸主郑家的势力分崩离析,海上权威削弱,郑家残存势力士气低落,龟缩于漳泉,使得其他海上势力,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势力扩张。

    而在扩张之中,各方势力瓜分郑家在海上的利益,冲突便不可避免。

    如今海上格局,东海镇控制前往朝鲜、日本等地海上商路,葡萄牙和郑成功控制漳泉和广东沿海,前往安南、吕宋等地的商路,而荷兰人则控制南洋,还有通过马六甲,进入印度洋的商路。

    朝鲜和日本国内都相对贫瘠,市场有限,东海镇在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有限,难以发展起来,而随着东海镇海上势力壮大,自然想要谋求更大的利益,与其他势力,争夺海上利益便不可避免。

    郑成功与东海镇同属大明,郑军又属于帝党,而朝廷正找借口削藩,赵铭不可能与郑成功开战,况且如今郑家贸易规模太小,东海镇也看不上那点利益。

    葡萄牙人如今是南明的盟友,而且在西班牙和荷兰的挤压下,也没有多少份额,所以也不是东海镇的目标。

    因此,要获取巨大的海上利益,东海镇只能将矛头,对准荷兰。

    为此才有了招商船运公司,组成远洋船队,进行远洋贸易,抢夺荷兰人海上运输中转贸易份额之事。

    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而言,是绝对不可能允许东海镇,涉足远洋贸易,抢夺他们的生意。

    如今,一个要走出去,一个妄图封锁,所以战争便难以避免,而既然不能避免,荷兰东印度公司,便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在巴达维亚总督着手肃清爪哇岛上的中国人,避免他们与东海镇里应外合之际,位于大员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开始了动作。

    大员距离江东近,荷兰派遣了不少间谍,对东海镇的举动,还算清楚。

    赵铭大举招募新军之事,很显然无法瞒过各方势力,荷兰人也得知了这方面的消息。

    这时,在大员热遮兰堡内,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评议会的高层齐聚在一起,神情凝重的开会,讨论怎么应对东海镇的步步紧逼。

    “诸位,赵正招募军队,种种迹象表明,东海镇终于要对公司下手了。”台湾总督费尔斯,环视众人,沉声说道。

    从东海镇登陆台湾,在台北建立拓殖点,并逐步向南推进,大员的荷兰人,就知道迟早会与东海镇一战。

    这时荷兰军官罗斯坎尔,站起来说道:“热遮兰堡和赤坎堡是坚固的要塞,我们有信心抵挡住赵的进攻。”

    费尔斯却质疑道:“中国人占据了台湾中北部,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源,并且赵的舰队,并不弱于公司,可以封锁大员湾,到时候我们能守多久。”

    “难到要放弃大员!”议员们哗然。

    费尔斯道:“当然不能放弃大员。我得到消息,程的船队,已经突破公司的阻拦,回到台湾,现在已经前往上海。他肯定会将公司阻拦他们归航的事情,告知给赵,赵便有了借口攻击公司。不过,根据间谍传来的情报,赵的新军还在训练,所以他短时间内,不会攻击公司,而这正是公司率先出手的最后时机。”

    “总督阁下的意思是,公司率先发动攻击,袭击岛上的中国人!”罗斯坎尔惊道。

    费尔斯道:“不错,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彰化位于台湾中部,是中国人在台中最大的据点,屯集了大量准备用来进攻公司的兵器和粮食。公司抢先出手,攻下彰化,夺取赵的军资,便能迫使赵暂时停止攻击公司的计划。”

    ........

    彰化,位于台湾中部,大肚溪南岸。

    这里原本属于大肚王国,东海镇向南扩张的过程之中,消灭了这个台湾本地部落,建立的联盟王国,占据了此地,便在此设立了一个卫所,与荷兰人对持。

    彰化卫城,周长只有五里,说是城,其实就是一座大点的堡垒,是在原来大肚王都城的基础上建造。

    因为南面就是荷兰人的势力范围,加上面临大肚王国残余部落的袭击和骚扰,所以城池虽小,却被修得很高,足有三丈,城墙用了琉球运来的白灰,也十分坚固,能够承受一定的炮击。

    随着火器的发展,还有大炮的应用,原来的老城墙,已经难以适应时代,东海镇筑城,能否承受炮击,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指标。

    若是城池,一轰就塌,那就没有筑造城池的必要。

    彰化卫城,采用了棱堡的一些特点,城墙高三丈,不过有一丈五尺,都藏在地下,墙体就是护城壕的一面,墙面倾斜。

    这样的布置,使得大部分的墙体,无法被大炮击中,而就算被击中,斜面墙体,也容易形成跳弹。

    彰化卫城,地处对持前线,受到荷兰人和土著的窥视,东海镇在此驻扎了一千屯军,并且由有与土著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彰化卫指挥张孙寺江主持防守。

    如今东海镇与荷兰人关系很僵,荷兰人对于彰化虎视眈眈,孙寺江几次上书,要求东海镇发援兵过来,江东方面,都因为辽东战事紧张,新军战力未成,而没有发兵。

    这让孙寺江十分失望,只得尽量多地准备滚木礌石,安排弓箭,积极备战,严阵以待。

    这天晚上,乌云密布,星月遮蔽,黑漆漆的夜色笼罩着大地,十步外便看不见城外的情形。

    城头上有百余名巡哨士兵在来回巡逻,警惕地注视着城下的动静,一更时分,城池外的旷野上,忽然出现了黑压压的身影,他们搬运着一袋袋的泥土扔进护城壕,动静很大,尽管夜色掩护了他们的身影,但他们发出的声音立刻被守城士卒发现。

    “什么人?”城上士卒大声怒吼。

    孙寺江正好在城头巡哨,他也发现护城壕对面有动静,却看不清,他立刻探身出城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1...178179180181182...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