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这时,方才去越国公府邸,求援的锦衣卫小校,纵马狂奔而来,急声道:“镇抚使,东城和水门已经失守,城中还有叛军为内应,杭州完了!”

    高欢却不死心,“方国安呢?”

    “镇抚使,方国安从西城溜了。让镇抚使也赶快撤离!”小校急声道:“城中官兵已经溃败,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高欢一回头,前面阻击的官军,被东海镇用手雷击溃,正四处逃散,他身边只有百余名锦衣卫还在拼死作战。

    “我怎么对得起陛下!”高欢悲从心来,眼中含泪,痛苦道:“你们先走,我来断后!”

    小校闻语大急,四面街道杀声震天,多股叛军已经向三司衙门杀来。

    此时,杭州城内已经是一片大乱,方部官兵无心恋战,要么匆匆突围,要么跪地投降,更有甚者直接脱了盔甲,躲回家中去了,方国安部全面溃败。

    此时西门还在官军手中,方国安带着数千兵马集结于西城,不过他却没有勇气发起反击。

    方国安已经知道,偷袭杭州的是东海镇,这令他胆颤心惊,全无战意,只等高欢等人撤过来,便立刻突围。

    虽说赵铭在江北载了跟头,但是曾经与赵铭并肩作战的方国安,心里却很清楚赵铭的实力。

    当初富春江边,赵铭在数万清军阵中冲杀的身影,还历历在目,金华之战,两入长江,数次北征的辉煌,也是令方国安即畏惧又嫉妒。

    “国公,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旁边心腹将领急声道。

    方国安怒目而是,吓得将领不敢出声,而这时一名骑兵狂奔而至,急声大喊:“国公,三司衙门被叛军围住,三司长官和高镇抚,都被叛军包围了!”

    方国安不禁叹息一声,调转马头,失落下令,“随我撤退!”

    数千士卒,立时跟随方国安蜂拥出城,方国安纵马过了吊桥,拉住战马,再次回头看了眼杭州城,不禁又是一声叹息。




第629章惊闻噩耗
    南京城,锦衣卫诏狱内。

    朱以海被困几个月后,在粮食断绝,外援不至的情况下,为了数千忠心于自己的浙军士卒,最终还是走出了孝陵,向朱聿键屈服。

    在朱以海被带走,关押进入宗人府后,大批浙军将校,也被锦衣卫带走,关进了诏狱。

    这时,在地狱般的锦衣卫诏狱内,身穿飞鱼服,腰挂绣春刀的锦衣卫虎视眈眈,火盆中各种刑具,烧得通红,火苗发出哔哔剥剥的声响。

    幽暗潮湿的牢房之中,不时传来惨叫,浙系五大金刚之一的吴兆胜,锁骨被铁钩贯穿,挂在木架上,鲜血染红了白色的囚衣,令人触目惊心。

    一盆凉水,泼在吴兆胜的身上,吴兆胜睁开被血和凉水糊住的眼睛,看见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祥,站在他的面前,嘴角挂着笑容。

    “侯爷,你敢跟随鲁王造反,不怕朝廷诛你九族么?”马吉祥慢悠悠的道。

    吴兆胜内心愤慨,想自己追随朱以海,抗清十载,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不想今日居然落到这般下场。

    若是,他真与朱以海策划造反,武力夺取,兵败被擒,吴兆胜没有话说,可是,收复南京后,朱以海并未想过武力夺权,而他也并没有参与什么造反,是朝廷忽然要痛下杀手,还要污蔑他造反。

    进了诏狱,顺着马吉祥的意思,陷害朱以海要造反,作为同谋,吴兆胜难逃一死。

    隆武皇帝和锦衣卫要将朱以海谋反,办成铁案,必然不会留下任何破绽,所以有知情人,都得死,吴兆胜肯定活不了,甚至马吉祥估计也不会有好下场。

    若是不承认,结果照样是不能活着走出诏狱。

    情知必死无疑,吴兆胜也没什么好顾及的,呸的一声,将一口带着血沫的浓痰,糊在了马吉祥的脸上。

    马吉祥大怒,朱以海现在还是储君,要三司会审,锦衣卫不可能对他用型,所以突破便在吴兆胜等人的身上。

    “莫须有,要杀就杀,本帅纵横疆场,落在尔等鼠辈之手,真是苍天已死!”吴兆胜满腔悲愤。

    在刑房后方的黑暗处,朱聿键的身子,藏在黑暗之中,听闻吴兆胜之言,脸上肌肉不禁扯动。

    马吉祥伸手抹掉脸上唾沫,身边锦衣卫立刻来给他擦拭,却被他推开,然后愤怒的拿起烧红的烙铁,直接按在吴兆胜的胸口。

    一时间,一阵滋滋的声音响起,马吉祥满脸狰狞,吴兆胜身体颤抖,却怒目圆瞪,咬牙切齿,“奸贼,本帅若是不死,定然将尔碎尸万段。”

    黑暗中,朱聿键的脸色更加难看,一旁的何腾蛟,脸也沉下来。

    何腾蛟本想安排一出,浙系诸将指正朱以海谋反的戏目,好叫朱聿键高兴,谁知吴兆胜死硬,居然不予配合,把戏给演砸了。

    看见眼前的一幕,朱聿键已经没有兴趣看下去,他恼怒的看了何腾蛟一眼,站起身来,便准备拂袖离开。

    这时,一人却慌慌张张的跑进来,乃是司礼监大太监庞天寿,他对着朱聿键一阵耳语。

    朱聿键闻语神情一变,皱起眉头起身,疾步往外走,何腾蛟一行人立刻跟上。

    正卖力行刑的马吉祥,察觉到身后的动静,也连忙将烙铁往火盆中一丢,吩咐道:“你们继续!打到他招供为止!”

    说完,马吉祥便也匆匆出了诏狱。

    这时,在锦衣卫指挥使衙门大堂内,朱聿键端坐,然后问道:“什么紧急情报,说吧!”

    庞天寿忙从袖口中取出一份奏疏,有些惶恐的急声道:“陛下,浙江来的急报,刚从内阁送到司礼监!”

    “浙江急报?”朱聿键皱起眉头,沉声道:“呈上来。”

    庞天寿连忙起身,走到朱聿键面前,再次跪地,将军报高举过头顶。

    朱聿键站起身来,拿起军报,展开观看,只匆匆看了几眼,便神情大变,军报从手中脱落,腿一软,身体向后摇摇欲坠。

    庞天寿见此,连忙起身,不过还是慢了一步,被眼疾手快的何腾蛟抢先,一把将朱聿键扶住。

    何腾蛟年纪一大把,又身为首辅,却还有这样的反应速度和眼力劲,得宠不是没有原因的。

    “陛下稳住啊!陛下!”何腾蛟惊呼一声,将朱聿键扶着坐回座椅上。

    朱聿键却有些失神,呆滞坐着,何腾蛟不禁急着低声问道:“陛下,浙江发生了什么事情,陛下这是?”

    朱聿键呆了半响,忽然愤怒的一拳捶在扶手上,大叫一声,“方国安这个废物,竟让反贼夺了杭州,浙省一日变色。”

    朱聿键苦等一年多,才等来这个废掉朱以海,解除浙系藩镇对朝廷威胁的机会。

    如今,刚将朱以海下狱,就等三法司会审,便能名正言顺的废掉朱以海,对浙系军阀进行清理。

    朱聿键眼看计划就要成功,可这个时候,赵铭却忽然杀回来,还夺了杭州,使得浙系一下士气大振。

    此前,朱以海已经被朝廷控制,浙江也落在了朝廷手中,浙系军阀只剩下江北几个府,李成栋、张名振根本不敢与朝廷对抗,废掉朱以海后,李成栋和张名振便只能乖乖接受朝廷削藩。

    可是现在,赵铭忽然回师,夺取了杭州,投靠朝廷的浙江军阀纷纷又倒戈投靠的赵铭。

    之前,李成栋、张名振的实力不足与朝廷抗衡,现在有了赵铭,又夺回了浙江,浙系军阀便有了与朝廷对抗的资本,甚至发动反叛,攻下南京也并非不可能。

    这样一来,原本大局已定的局面,便忽然发生转变,对朱聿键而言,搞不好,要经历一场安史之乱。

    何腾蛟听了朱聿键的话,也是神情大变,走上前,将掉在地上的军报捡起来,迅速看了一遍,惊呼道:“赵博安回来了!”

    大堂内,众多隆武心腹,闻语纷纷咋呼起来,都对赵铭感到一丝恐惧。

    这时,朱聿键神情有些痛苦,挥手让众人安静,然后对庞天寿道:“摆驾回宫!再速传内阁和六部三品以上官员,入宫商议!”



第630章一触即发
    朱聿键匆匆返回皇宫,内官则连夜前往各位重臣的府邸,召集内阁和六部主要官员入宫觐见。

    这时,杨文聪、张同敞等内阁学士,还有十多名大臣,匆匆赶到皇宫之内。

    此时,距离上朝的时间还早,大臣们都在猜测发生了什么大事,在偏殿里窃窃私语。

    “莫不是商讨废立储君之事!”张同敞不禁问道。

    杨文聪摇了摇头,心中对如今局势,十分担忧,非常的悲观。

    朱以海被打入大牢,吴兆胜等人被投入诏狱,不用多想,便可以知道,在三司会审之前,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祥这个奸党,定然会炮制出,一份指正朱以海谋反的罪证。

    届时,三司会审,有朱以海写给方国安的亲笔信,还有锦衣卫提供的罪证,朝政又是何腾蛟一党说的算,朱以海被定为谋反大罪,已经成为定局。

    皇家历来没有亲情可言,为皇位和权力,皇帝狠起来连自己儿子都杀之事,已有诸多先例。

    朱聿键对于侄子朱以海,可以说是没有一丁点感情,一旦被定为谋逆,废除储君之位,可以说是铁板钉钉,甚至连性命都难以保全。

    而一旦朱以海被定为谋反,浙系诸镇,便只有两个结局,一是与朱以海割席,向朝廷服软,接受朝廷削藩的政策,从此浙系烟消云散,二是,被迫起兵,发动叛乱,但以浙军如今的实力,必然被朝廷击败,同样将土崩瓦解。

    浙系一旦崩溃,朝廷实力大增,必然会对东海镇下手,届时以东海一镇,恐怕难以抗衡朝廷。

    想到此处,杨文聪内心不禁有些焦急,没有理会张同敞,而是问何腾蛟道:“何阁部,三司还未会审,难道今夜就要决定废立储君吗?”

    张同敞也道:“三司会审后,再行废立之事也不迟。若是今夜就定,恐难以服众,吃相太过难看~”

    能够被朱聿键选入内阁,张同敞的政治主张,其实也是支持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之前,他反对朝廷动手,是因为他担心会引发内战,且朝廷没有必胜的把握。

    现在,局势发生变化,朱以海被朝廷控制后,朝廷已经掌握主动权,所以他并不反对废除朱以海,进行削藩。

    他与何腾蛟的区别在于,削藩可以,但是不能引发内讧,让外敌渔利,算是内阁中的稳健派。

    何腾蛟今日与朱聿键在一起,如果发生什么事情,他肯定知道,大殿上的众多大臣,都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的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作为中央政府的高官,政治立场,大部分都是支持削藩,加强中央集权,不过三司还没会审,就直接废了朱以海,吃相确实难看,可以说连脸都不要了。

    中央政府,还是需要要点脸的,各人你一句,他一语,说道何腾蛟不胜其烦。

    “你等以为本阁会蠢到这样的地步吗?”何腾蛟本就一肚子火,发泄道这些人身上,“三司会审,也就是几日之间的事情,朱以海是否谋反,由会审结果来决定,本阁岂会藐视大明律令。”

    张同敞闻语松了口气,“如此就好,现在根本不须要急于一时。”说完又问道:“何阁部,那到底是何事?”

    何腾蛟被他们烦得要死,一旁当值的大学士丁魁楚道:“是方国送来的一份紧急军报,本阁直接发到司礼监,转呈陛下了。”

    何腾蛟道:“东海镇赵铭反叛,夺取了杭州,浙省尽数归了赵铭!”

    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杨文聪眼睛瞪大,不禁激动问道:“此事当真!”

    何腾蛟皱起眉头,“扬阁部你这是什么表情,怎么如此激动?”

    杨文聪忙沉着脸,正色道:“何阁老,我只是震惊罢了!”说着沉痛道:“这样一来,局势便恶化了!”

    何腾蛟将信将疑之际,一名侍卫高声唱道:“陛下驾到!”

    一众大臣闻语,立时禁声,分立两侧按着官阶站立躬身,“恭迎陛下!”

    身穿常服,戴着翼善冠的朱聿键,在身穿锁子甲的侍卫簇拥下,走进大殿,坐在皇位上,神情有些阴沉的摆了摆手,“诸位免礼吧!”

    众人见皇帝面色沉重,都不敢先发言。

    朱聿键叹了口气,缓缓道:“朕将诸位爱卿招来,乃是发生一件大事。就在刚才,朕收到一份揍报,东海镇的赵铭,袭取了杭州,方国安仓惶逃宁国,浙江已经落入叛军之手!”

    大殿上的众人,已经知道,但还是各个震惊。

    浙江靠近南京,整个浙省被叛军控制,将对朝廷构成极大的威胁。

    东海镇突然加入叛乱,让每个人心中都慌乱起来,叛军现在将江北、江东、浙江连成一片,拥兵二三十万,他们会不会,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大举进攻朝廷,杀到南京来?

    朱聿键看着议论纷纷的大臣,沉声问道:“诸位爱卿,以为眼下该怎么办?”

    杨文聪内心一阵纠结,这个时候,他很想站出来,劝说皇帝与浙系谈判,避免一场内战,但是他心里清楚,朱聿键废掉朱以海的意志十分坚决,未必听得进他的劝说,还会令朱聿键和何腾蛟,怀疑他的立场。

    就在杨文聪纠结时,张同敞却站了出来,急声行礼道:“陛下,此事万不能冲动,当从长计议。赵博安乃当世名将,在江浙有很高的威望,世人视之为国朝韩岳,他现在站出来支持浙军,朝廷当谨慎行事,一旦爆发大战,后果不堪设想。”

    杨文聪不禁看了张同敞一眼,心中不禁赞叹,张阁部真是一位猛人,是个直臣。

    朱聿键却没这么觉得,心中不禁后悔,怎么点了这么个愣头青做了大学士,他闻语,脸立时沉了下来。

    何腾蛟顿时大怒,“张阁部是什么意思,难道让朝廷放了反贼朱以海,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如此朝廷威压何在?”

    张同敞支持削藩,不过削藩可以,不能削出大乱,毕竟眼下南北并立,大明内讧,别到时候同姓之争,结果未分,又让清军坐收渔利,再次打进来。

    若是如此,从皇帝到大臣,便都是天下的罪人。

    张同敞作为张居正的后人,除了忠君之外,还有一颗为天下考虑的赤子之心。

    他听说赵铭支持浙军,并且一出手就拿下浙江省,认为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朝廷已经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所以立场再次动摇。

    他这种行为,虽出于公心,但是在朱聿键和何腾蛟看来,这厮就是个两面派,不只一副面孔。
1...198199200201202...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