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朱聿键愠声道:“赵铭攻击杭州,公然挑衅朝廷的威严,朕岂能忍气吞声。朕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是想要询问,一旦开战,朝廷有没有能力平定叛乱!”
这个问题,大殿内却没人敢回答,说了是要负责的。
若是说不能,违背了皇帝的意志,而就算皇帝选择听从建议,觉得不能平叛,与浙军和解,万一和解之后,浙军再次叛乱,那便是说话之人的死期。
若是说能,真打起来,前线战事不顺,那死得更快。
众人心中都有顾虑,何腾蛟却坚定道:“陛下,朝廷现在于江南,集结了重兵三十余万,若再调西川兵,以及福建之兵,臣以为定能平定叛乱!”
丁魁楚见老何发话,便也道:“陛下,如今朱以海已经被擒下,马上就要接受三司审理。朝廷岂能因为赵铭占据浙江,就放弃对谋反之人的审理和处罚。”
何腾蛟见同党支持,立时继续道:“陛下,丁阁老之言在理。臣以为,现在当务之急,是立刻三司会审,定了朱以海谋逆之罪,使得朝廷占据道义,再看东海镇的反应如何。赵铭要是敢攻击朝廷,便是反叛,必为人唾弃。朝廷只要调集,西川兵,福建兵,加上朝廷禁军,定能解决叛军!”
情况紧急,何腾蛟也不要什么大明律令,什么司法公正,直接指定,就是要定朱以海的罪。
朱聿键闻语,颔首点头,“暂且便按着何阁老之意,三法司尽快审理朱以海谋反一案!”
~~~~~~
南京城中,在距离皇城不远处,一间屋宅内。
这时,一名汉子走到院门出,左右张望一眼,见街道上无人,便迅速闪身进入院内。
在院子里,坐着几个穿着布衣裹着头巾的健硕汉子,各人身上,都散发一丝与江南汉人,完全不同的野蛮气息。
“侯公子回来了!”为首一名清瘦文士,看见有人进来立时道。
侯方域点了点头,“陈大人,已经打听清楚,赵铭起兵夺了杭州,南朝这边何腾蛟等人准备调兵平叛,内讧一触即发!”
姓陈的文士,当即拍手赞道:“好啊!等了几个月,我大清的机会,终于又来了!”
侯方域笑道:“大人,当务之急,是立刻告知英亲王,好叫大军桌好准备。一旦南朝内讧,他们鹬蚌相争,我们大清便可渔翁得利!”
“哈哈……不错,本官立刻就派人传信。”
第631章黄雀在后
徐州,清军大营内。
自从丢失江南后,清军北撤至淮江一线,徐州逐渐成为清军最为重要的军事据点。
此时,在徐州附近聚集了二十万清军,由英亲王阿济格坐镇统领,大学士范文程辅之。
阿济格在江北击败赵铭后,成为了满清唯一重创过赵铭的将领,使得他在清中的威望直线上升。
多尔滚一系,现在还能在满清朝廷内苟延残喘,占据一席之地,便多亏了阿济格这个多尔衮的大哥。
这时,在营地校场上,近万身穿白甲,手持火枪的清军,正在进行操练。
之前,洪承畴的主持下,满清进行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军事西化运动,但是被赵铭的北征打断。
满清与荷兰人、西班牙人合作的成果,西化运动的标杆工程,满清水师在海战之中,被东海镇水师几乎全歼,万余手持新式火枪的汉旗新军,也在东北被赵铭歼灭。
这直接导致洪承畴被革职查办,满清军事西化也戛然而止。
毕竟花了那么多钱,还不是赵铭的对手,便让本就对满清朝廷将资源倾斜到汉旗的满洲贵族不满,攻击步军和水师的西化策略,最终使得洪承畴的西化战略破产。
可是在西化战略失败后,满清遭受了更为惨重的失败,丢失了江南等地,被迫与明朝议和。
在议和后,近些年来,满清内部的有识之士,便再次提出了军事改革的建议。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不是学什么荷兰和西班牙人,而是学习东海镇。
虽说阿济格在江北歼灭近三万东海镇精兵,但在江北之战中,阿济格也见识了东海镇的实力,再加上如今清军在辽东与东海镇进行局部拉锯,前线清军将领,深感东海镇实力强大,所以在清军之中,便出现军事改革的声音。
阿济格对于清军的改革,要早于其他诸部清军。
这是因为江北一战,阿济格缴获了足以装备数万大军的东海镇的辎重和装备,以及俘虏了数千东海镇的败军。
现在,阿济格拿着缴获的装备,已经装备了三万清军,并且让从东海镇叛投到清军中的叛将黄廷,以东海镇的操典来训练清军,如今已经有一年有余。
这时,校场上,硝烟弥漫,清军火枪兵排成线列,扣动扳机,近千杆火枪齐射。
看着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有木屑飞溅的靶子,身穿白色盔甲的阿济格微微颔首,“黄廷,你训练的不错!”
“谢主子夸奖!”黄廷忙打千儿行礼。
阿济格问道:“大军训练一年,你以为他们能否面对东海镇?”
黄廷道:“不敢欺瞒主子,奴才虽是练了一年,但与东海镇的精兵相比,奴才们还是欠点火候,不过与其他南朝军队相比,奴才们到是不惧!”
阿济格注视着大军,微微颔首,“本王也觉得欠了点火候!”遂即又问道:“可有办法拉近与东海镇的距离?”
黄廷沉吟片刻后道:“回禀王爷,办法不是没有,就是多练,只是朝廷供给奴才们的火药实在有限。”
火药需要用到火硝和硫磺等原料,但是满清境内,这些原料十分稀少,只能土法制造,无法满足大量火器的运用。
阿济格闻语皱起眉头,而正在这时,范文程忽然来到校场,“王爷,南面有军情传来?”
阿济格眼睛一眯,“打起来呢?”
明清议和后,南北表面和平,可是阿济格其实一直没有放弃南下的决心,派遣大量斥候,进行刺探,等待着时机。
前不久,南朝传来消息,说朱以海被困,李成栋和张名振起兵,纠集十万众聚集于扬州,南朝内战一触即发。
这让阿济格十分兴奋,意识到他等待多时的机会,终于来临,于是下令淮江以北的清军,整军备战,准备坐收渔利。
阿济格准备好后,李成栋和张名振却止步于扬州,让阿济格苦等数月,也没见南朝开战。
现在听说南朝有消息传来,阿济格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机会来了。
范文程微笑道:“回禀王爷,差不多,赵铁棒突然回师,夺了浙江,南朝那边何腾蛟正调集军队,准备剿灭赵铁棒。南朝的内讧,距离已经不远了。”
“赵铁棒依旧犀利啊!”阿济格听说赵铭一出手,就从南明朝廷手中夺回了浙江,不禁感叹一声,遂即却严肃道:“范总督,你来得正好,赶紧上书朝廷,拨给本王一批火药,本王要进行备战!”
~~~~~~
杭州城被东海镇,以及倒戈的军队控制后,赵铭令刘四,率领执法队,在城中巡视,专门抓捕趁乱抢劫,杀人放火之辈。
不过,城中各路人马,都是浙军,乡里乡亲的不好下手,所以除了少数地痞无赖趁机作乱之外,无论是东海镇、倒戈的城中驻军,还是溃败的方国安部,都没祸乱城中百姓。
在方国安自西门突围后,城中的方部官兵无心抵抗,多半直接投降。
这一战,东海镇以极小的代价,就拿下了杭州城。
方国安投靠朝廷后,所作所为,并不得民心,锦衣卫抓捕大量浙人,更是造成了民间与朝廷的对立。
赵铭收取杭州,进入城池时,杭州的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直入云霄。
锦衣卫的恐怖统治,压榨和迫害了不少官绅,士绅商贾们,端着酒碗,献上猪羊,热情的迎接东海镇的士卒,并向赵铭陈述了方国安和锦衣卫的暴行,要求严惩方国安等人。
赵铭遂即下令安抚百姓,传檄浙省,抓捕方国安同党,并召集浙江各地军阀,前来杭州议事。
方国安在城破之后,便率领残兵,向西逃窜,不过东海镇在城中,还是抓到了不少人。
方国安的越国公府邸,修得富丽堂皇,现在却成了赵铭的行辕。
这时,赵铭端坐在大堂上,两侧站着手按战刀的威武甲士,堂前则被押着一名披头散发的汉子,正是锦衣卫北镇抚使高欢。
赵铭微笑道:“高欢,你可识得本帅?”
高欢抬起头来,却冷笑不语。
赵铭微微皱起眉头,没想到这厮被俘,还这么嚣张,“你笑什么?”
高欢冷笑道:“我笑你这叛贼,虽夺了杭州,却不知道自己将大祸临头,你主子朱以海,已经为朝廷所擒矣!”
赵铭闻语心头一惊,脸立时垮了下来,阴沉无比。
第632章大将军
高欢的话,让赵铭内心一震。
朱以海是赵铭依靠的一面大旗,在赵铭势力成长到一程度之前,有朱以海在,赵铭就有机会可以发展,现在朱以海被朝廷控制,这对赵铭和浙系来说,都将十分被动。
若是朱以海这个棋子不在了,赵铭就得自己站出来,直接面对朝廷的各种打压和纠缠,精力将被牵制在内耗之中,无法专心发展和扩张。
再者,没有朱以海,光靠赵铭的名声,也不足以号召浙系,对抗隆武朝廷。
虽然赵铭的威望很高,但是还无法与朱聿键相比,毕竟一为君,一为臣,臣做得再好,功劳都会算在君身上。
这就像是刘秀和更始政权一样,刘秀、刘縯两兄弟,拿下宛城,昆阳大捷,可以说更始政权就是他们两兄弟联手建立,可是刘縯被更始帝所杀后,刚取得昆阳大捷没有多久的刘秀,选择的不是起兵与更始政权对抗,而是放弃兵权,孤身前往宛城认罪,便是因为刘秀兄弟虽立下大功,但是却在更始朝廷的名义下进行,更始帝才是天下的共主,刘秀知道自己还不是更始政权的对手。
高欢看见赵铭神情,不禁笑道:“怎么,国公怕呢?”
“笑话!”赵铭冷笑一声,“尔以为说一句,就能吓住本藩吗?”
赵铭确实很震惊,不过却也没到怕的地步。
以如今东海镇的实力,即便事不成,远走南洋,建立一国,做个开国之君,并不是问题,所以赵铭根本不需要惧怕。
“消息昨晚刚到,用不了多久,就会传来杭州,国公不信,大可派人前去探查。”高欢注视赵铭道:“国公,识时务者为俊杰,国公现在束手就擒,还可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若是不然,落个反贼名声不说,最后兵败生死,也让人惋惜!”
现在局面,赵铭若是接受削藩,乖乖交出兵权,或许能混个爵位,过上混吃等死的生活,可是这并不是赵铭的理想。
赵铭微笑道:“高欢你落在本藩手里,返到来劝说本藩,算是条汉子!不过本藩的志向,又岂只是荣华富贵?你太小看本藩了。本藩现在给你一个机会,投效本藩,你可愿意?”
高欢听了赵铭之言,脸却狰狞起来,志向不只是荣华富贵,那就是图谋天下了。
高欢忽然破口大骂,“果然,反国之贼,人人得而诛之,要我背叛陛下,休要妄想!”
赵铭也怒了起来,高欢不过一个锦衣卫鹰犬,先是讽刺他是朱以海的奴才,现在又一口一个叛贼、反贼的叫,菩萨也有火气了。
“愚昧,尔分得清国与君吗?本藩自起兵以来,数救国于危难,岂是小辈能辱!”赵铭拍案而起。
高欢毫不畏惧,“反贼就是反贼,休要争辩。在我心里,国就是君,君就是国,你曾经确实有功于国,然今日背叛陛下,就是反国之贼,人人得而诛之。”
遇见这种宁玩不宁的人,赵铭不禁大怒,不过随即却又皱起眉头。
这个高欢看来并不能被说服,而他堂堂一藩之主,与朱聿键对弈之人,没必要与其手下一个鹰犬来争论。
赵铭挣赢了,好处有限,并不光彩,挣不赢,自己难受不说,还有损名声,沦为笑话,况且就刚才的谈话来说,这个高欢油盐不进,显然是个愚忠之人,已经没得救了。
赵铭沉着脸,手提按着战刀,刀柄往下一压,冷声道,“带下去!”
早就对高欢不爽的侍卫,立时上前,打黑拳踢黑脚的将高欢架起,而高欢落入赵铭手后,便没想过活下来,对赵铭大骂不止,面对着赵铭,被拖出大堂。
高欢是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掌握大量锦衣卫的机密,还有暗柱,价值巨大。
现今,既然已经是敌人,赵铭自然也没有客气,令军情司严刑拷问,不过审里一日一夜,高欢只是破口大骂,不曾泄露一点锦衣卫的秘密。
这时,从狱中被捞出来的钱肃乐等人,来到赵铭的行辕外,陈述方国安和锦衣卫的在杭州的罪行,要求严惩残杀浙系的奸贼。
赵铭见此,下令将高欢,还有数名在杭州城内参与捕杀浙系的官员和将领,推至城外斩首。
一般人被斩首后,城中百姓多会帮助收敛尸首,就当是做了善事,可是高欢等人将浙江士绅得罪太狠,居然无人收尸。
最后,还是赵铭看不过去,才令人找了几服棺材,将高欢等人收捡,埋在城外乱葬岗。
赵铭从高欢口中得到朱以海,被朝廷控制的消息后,相当震惊,一面令人封锁边界,断绝与南京的往来,控制消息传播,派人证明消息的真实性,一面急召浙江军阀商议大事,稳定人心,控制局面。
若是高欢之言为假,那自然好说,要是高欢之言为真,那情况就复杂了。
届时,浙系军阀,肯定会再次动摇,赵铭必须先控制浙江,而后与李成栋、张名振会面,商议下一步的对策。
这时,在杭州城中,赵铭行辕内,距离杭州较近的浙江大小军阀,齐聚一堂,气氛热烈。
“大帅,从今以后,我们就跟着您干了!”
“对,赵大帅领头,我们打进南京,拥护殿下登基,做靖难功臣!”
“南京真不是东西,忘记咱们浙系的汗马功劳,有功不赏不说,还暗算殿下,真是岂有此理!”
众人七嘴八舌,各个义愤填膺,不是拥护赵铭,就是生讨隆武朝廷。
赵铭见此颇为欣慰,控制这些兵马,就基本控制浙江,东海镇的实力,必然大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