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现在隆武皇帝与储君朱以海的矛盾,已经公开化,南朝那边,代表皇帝的军队,与支持储君的军队,即将开战,便一切都如洪承畴预料的一般。

    这使得满清高层意识到,大清国的机会再次来临,徐州前线的英亲王阿济格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满清朝廷内部,皇帝福临也想要干一番大事,来证明自己,决定把握这次机会。

    现在满清朝廷,武有阿济格、济尔哈朗、满达海、岳乐、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鳌拜,何洛会,文有冯铨、范文程、陈名夏、孟乔芳可谓是人才济济。

    不过,这其中能打仗,能够治理一方的人不少,但是却缺少一个能够考虑全局的战略人才。

    为了,把握这次机会,布木布泰见小皇帝福临,执意要准备南征,便向福临推荐了在死牢内关押了三年多的洪承畴。

    福临对于洪承畴,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不觉得这个人有什么厉害的。

    据他所知,这个洪承畴与南明数次交手,都是惨败告终,不仅消耗大量银钱,还损失大清十多万精兵,并且丢了盛京城,致使太祖、太宗的陵寝,被赵杂毛捣毁。

    在福临看来,满清在湖广和江南失利,与洪承畴组建水师,训练新军花费大量银钱,掏空满清国库,使得前线清军没有足够的补给,还有军需物资,才会导致前线失败。

    而洪承畴花费巨资,组建的水师和新军,都被赵杂毛给歼灭。

    这个洪承畴,几乎就是个庸碌无为的奴才,早开推到菜市口给剐了,但是太后布木布泰对于洪承畴却很推崇,执意要让福临启用洪承畴。

    现在小皇帝福临,名义上亲政,但实际上却是布木布泰垂帘听政,顺治不得不接受布木布泰的建议,下旨复起洪承畴,不过却没恢复他大学士的位置,而是降级给了个兵部侍郎。

    十一月初,就在赵铭率领大军抵达镇江之时,洪承畴出现在徐州城外。

    清军在徐州附近结成连营,一望无际的旌旗飘扬,遮天蔽日,人声马嘶不绝于耳。

    刚从大牢之中放出来的洪承畴,在吕宫的陪同下,进入徐州清军大营。

    看见清军如此之大的阵仗,不少清军士卒,都拿着燧发火枪,洪承畴不禁有些心惊。

    吕宫道:“洪大人,当初北洋水师和两蓝旗的新军,虽被赵杂毛歼灭,但是在北京、天津的铸炮局,却保存下来。虽说后来,朝廷没有再组建新军,但是各旗与赵杂毛交手后,也知道新式火器的厉害,所以铸炮局得以保存下来,一直再继续铸造军械。”

    洪承畴微微颔首,沉声道:“三年多时间,以铸炮局的产量,应该无法装备如此多的军队!本官粗略看了看,至少有五六万人,装备了新式军械!”

    吕宫笑道:“这是因为江北一战,英亲王几乎全歼赵杂毛的主力,东海镇数万人马的装备,还有军需,大半被英亲王缴获。”

    洪承畴不禁感慨,“原来如此!”

    这时,一名身穿白甲的清将疾驰过来,在洪承畴等人面前勒住战马,大声道:“来人可是钦差?”

    吕宫忙道:“不错,这位就是洪大人!”

    白甲清将翻身下马,恭敬行礼,“王爷在大营等候,请洪大人随我来。”

    ~~~~~

    镇江城外,吴越军的大营内。

    赵铭与李成栋、张名振等人进入大帐,赵铭之前就是国公,现在被朝廷封为吴越王,级别又提高了一大截。

    虽说赵铭现在干的是反朝廷的勾当,但是赵铭却以朝廷封的吴越王自居。

    众人入帐,赵铭理所当然的坐在中堂,直接以盟主身份自居。

    这时,赵铭沉声道:“眼下局势,不用孤王多说,诸位了然于胸。”

    李成栋坐下后,听赵铭称孤道寡,撇了赵铭一眼,不过并没有说什么,张名振也接受赵铭这个盟主。

    谁让,如今朱以海被控制,而他们两人又不是朝廷对手,所以必须倚仗赵铭。

    李成栋一时间,还接受不了赵铭在他面前称孤道寡,张名振见赵铭称孤,皱了下眉头,便问道:“敢问殿下准备如何应对?”

    自谋划回师,夺取杭州开始,赵铭对于如今局势,便已经有了腹稿。

    赵铭端坐帅位,双手放在扶手上,肃声说道:“皇帝是天下共主,这已经得到了天下士绅百姓和将士的认可,然何腾蛟之辈弄权,陷害忠良,世人视其为秦桧之流,我等起兵,直接反皇帝,必为天下唾弃,难有胜算,唯有以除奸贼之名,陈兵耀武,兵逼朝廷,方能成就大事。”

    张名振见赵铭称孤,接受隆武朝的封号,便知道赵铭不打算反皇帝。

    李成栋闻语,却道:“现在朝廷的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还要认朱聿键为皇帝,我看不如直接打进南京,拉朱聿键下马,拥立储君登基,大家从龙有功,都能封王封公。”

    赵铭却道:“北方满清虎视眈眈,就等咱们内乱。直接反皇帝的旗号,咱们与朝廷之间,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打出清君侧,除奸贼的旗号,提出要求,万一清军南下,咱们和朝廷还有得谈。况且,现在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咱们兵发南京,战事不顺,咱们各谋生路,战事僵持,咱们可以和朝廷谈判,战事若是顺利,真打进了南京,再行废立之事,也不迟嘛!”

    赵铭自决定起兵之日,就对这次内斗的三种结果,都做了设想。

    要是战败,那他就远走海外,要是僵持不下,便做出一定让步,以期与隆武朝廷达成和解,要是战争顺利,那就废掉朱聿键,扶立朱以海,乘机掌握政权。

    李成栋沉思,张名振却抱拳行礼,“下官赞成,就依殿下之意!”

    赵铭看向李成栋,李成栋只能起身抱拳,“某也赞成!”




第638章兵贵神速
    “好!”赵铭见两人没有意见,遂即站起身来,吩咐道:“将沙盘抬进来!”

    帐中参军,立时让士卒,在大帐中间布置沙盘。

    这时,赵铭继续说道:“孤想了两条,第一,让朝廷释放储君,第二,罢免何腾蛟等奸贼,启用主战派。两位还有什么好补充的?”

    朱聿键是皇帝,这是天下的共识,浙系认朱以海为隆武朝储君,也就是认可了朱聿键皇帝的身份,所以即便是浙系控制的江浙地区,士绅百姓和军队,也认可朱聿键是皇帝。

    要直接反对皇帝,对士绅百姓甚至军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赵铭只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便是告知天下,赵某人反的不是隆武朝廷,是奸臣何腾蛟。

    为此,便需要提出一些诉求,表示只要朝廷答应放了朱以海,并罢免何腾蛟,那赵铭便会收手。

    张名振想了想,摇了摇头,表示没什么可以补充的。

    李成栋道:“若是释放殿下,殿下不能再呆在南京,另外,正式设立藩镇,防区之内,我们要赋税自取,官员自己任命。”

    反正谈判就是漫天要价,赵铭颔首道:“这几条可以加上。”

    这时,顾炎武道:“殿下,沙盘准备好了。”

    赵铭遂即走过来,“诸位都来看看!”

    当下,李成栋、张名振等人都围了过来,便见沙盘将江南局势,基本都呈现出来。

    这时,顾炎武道:“殿下,两位大帅,现在朝廷在江南,有三十万大军,而我们能够动用的人马,则只有十六万。在兵力上,我们处于劣势,不过器械要比朝廷精良,大军战力也强于禁军。”

    李成栋道:“这是自然,咱们同鞑子干了多少年,他们不过捡便宜,要不是咱们浙军死拼,朝廷早完蛋了。”

    李成栋对于隆武朝廷,始终有些看不起,而且十分不满。

    顾炎武继续说道:“朝廷这三十万大军,其中在江北有兵十五万,由前军都督金声桓、左军都督李过率领,主要驻扎于仪真、**、旧江口一带,与李都督和张督镇十万大军对持。另外十五万,则驻扎于江南,其中五万由刘承胤率领,驻守于镇江,阻拦我们西进,另外十万则驻守南京!”

    在赵铭回师之前,隆武朝几乎是大势已定,除去这三十万大军之外,还有浙江方国安近十万人马,在算是淮江一线的驻军,加起来至少五十余万,而李成栋和张名振需在淮安驻军,防备清军南下,能动用的就十万人,大军集结于扬州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朱以海坐困孝陵,根本不敢向南京进军。

    现在赵铭出来,夺回了浙江的控制权,不过浙军兵力,依旧不及隆武朝廷掌握的大军。

    虽说李成栋瞧不起朝廷的军队,可是面对明面上的数量差距,还是让他沉下脸来。

    现在,他和张名振在扬州,被金声桓和李过看得死死的,难有作为,而据他得知的消息,朝廷似乎还在继续向江南增兵,于是问道:“据我所知,朝廷有像孙可望借兵之意,另外福建郑成功,也有可能出兵北上,不知道殿下准备怎么应对?”

    赵铭的内线,也向他提供了情报,隆武朝廷得知他夺取杭州,控制浙江后,确实传令郑成功自福建北上浙江,又令礼部侍郎刘湘客,前往成都搬兵。

    孙可望是否会趟这趟浑水,赵铭不知道,不过郑成功多半会听从朱聿键之令,出兵浙江。

    虽说赵铭与郑成功私交甚厚,但是相比于私交,郑成功更加忠于朱聿键这个皇帝。

    东海镇在海上扩张,一定程度上,是夺取了郑家原有的利益。现在郑成功是郑氏家主,其南洋公司与华兴公司也存在巨大的竞争,双方之间矛盾重重,郑氏家族肯定支持隆武朝,剿灭赵铭,从而恢复郑家在海上的势力。

    有这两点,赵铭估计郑成功,急有可能听从皇帝的命令,攻击浙江。

    这样一来,赵铭便多面受敌。

    不过,赵铭敢于起兵,自然早就预料到这点,同时心中也有自己的倚仗。

    赵铭淡定笑道:“这些消息,孤早已知悉。因此才急于召集两位前来商议大事!”

    张名振抱拳问道:“殿下需要我们做什么,我等定当从命!”

    “好!”赵铭遂即自信道:“既然朝廷的援军,可能赶来支援,咱们就必须兵贵神速!”

    李成栋道:“怎么兵贵神速?”

    兵力上的差距摆在那里,浙军连靠近南京都不容易,李成栋想了想,不知道赵铭准备怎么兵贵神速。

    赵铭胸有成竹道:“两位督镇,只需要主动出击,牵制住金声桓、李过,不上江北兵马回师,孤王自踏破镇江,逼近南京。”

    李成栋承认,赵铭能打,可是这话也太大了点。

    江南有十五万官军,还有方国安等人的溃军,而你赵博安不过六万人,其中四万还是浙江刚投过来的墙头草,怎么兵贵神速?怎么攻下有重兵防守的镇江和南京?

    “殿下,炸城之策,早就用过,朝廷肯定有所防备的!”李成栋不禁沉着脸道。

    赵铭微微一笑,他曾经与李成栋一起,用地道炸城的方法,攻破过南京外郭城,李成栋怕是以为,他又要用地道炸城。

    赵铭大笑道:“李督镇多虑了,现在孤王有更好的方法!”

    开花弹和臼炮,在南洋大显神威,连防御力惊人的棱堡都能攻下,赵铭有足够信心,夺下镇江城。

    这一是因为,赵铭有臼炮和开花弹,二是因为,据赵铭所知,镇江城中的守将刘承胤不过一草包,靠着与何腾蛟的姻亲关系上位,败之不难。

    说起来,赵铭号赵铁棒,这个刘承胤也有个号,号为刘铁棍。

    不过铁棍却不能和铁棒相提并论,刘承胤此人,酗酒无赖,性格刚愎自用,比之赵铭却差了太远,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李成栋听闻赵铭之言,不禁微微一愣,遂即心存疑惑,莫非赵铭又有了什么新手段。

    李成栋与赵铭也算是老相识,对于赵铭比较了解,知道赵铭手段颇多,心中不禁好奇。

    赵铭既然这么说,李成栋对此也不再怀疑,反而心痒难耐,“不知道,是何手段,殿下可否告知?”

    赵铭闻语却摇头不语,只是道:“等拿下镇江,诸位自知!”

    他这么说,李成栋更是好奇。

    次日,张名振渡江返回扬州,准备指挥扬州浙军,对金声桓和李过发起进攻,而李成栋得知赵铭即将攻打镇江,只派部将返回扬州,自己却非赖在赵铭军中不走,要看赵铭如何破城。

    东海镇水师强大,江面已经被东海镇的战船控制,李成栋随时能够过江,江北的消息也能送来,赵铭便没有硬赶李成栋。



第639章浙军凶猛
    隆武十年,十一月初九。

    浙军的将士,饱食一顿后,出了大营,在镇江城外列阵。

    赵铭领着一众将领出营,登上筑造的望楼,窥视镇江城防。

    李成栋跟随在赵铭身后,站在望楼远眺,不禁嗟叹,镇江城经历过清军和明军近十年的经营,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看着城头上,日月明旗招展,密密麻麻的人影遍布城头,还有黑洞洞的火炮,瞄准城下,李成栋不禁看了一眼,赵铭威武的背影,皱起眉头,心道,“这样的雄城,我老李自问就算数十万雄兵,也难以轻易攻克。今天赵博安要是能一鼓而下,俺就真服你!”

    镇江城内,尽是密密麻麻的人影,可在赵铭看来,不过是些插标卖首的土鸡瓦狗罢了。

    “殿下,弟兄们已经准备妥当了!”唐通上前抱拳,跃跃欲试。

    赵铭没有多余的话,“唐通,孤让郭忠率领舰队,从江上炮击镇江城,牵制守军。孤给你一天时间,你给孤王拿下镇江,打出我浙军的威风出来,让南京那群人瞧瞧!”

    “得令!”唐通振奋行礼。

    这时镇江城头上,刘承胤等人看见城下的浙军,摆出阵势准备攻城,不禁气得发笑,“这赵铁棒可真是狂的没边了!”

    一个赵铁棒,一个刘铁棍,同为棍棒,名号上差不多,不过赵铭的行为实在猖狂,太不把刘某人放在眼里了。

    按道理来讲,攻打镇江这样的要塞,没有比守军多出数倍兵力,根本不用开始。

    如今城中有五万守军,城外浙军满打满算,不到六万人,人数上根本不占什么优势,可赵铭却敢硬攻镇江城,你说他狂不狂。

    不只是刘承胤气得发笑,身边的众多禁军将领,也是骂道:“太小瞧人了!”

    刘承胤咬牙切齿道:“哼,赵铁棒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可还不是被人打得差点全军覆没。今日这厮,敢来本督面前抖威风,老子刘铁棍,也叫他知道老子的厉害!”
1...202203204205206...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