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喏!”一名将领忙行一礼,转身出帐。

    朱以海遂即将目光投向王之仁,王之仁脸瞬间肃然,“如此,臣可保证江防半月不失,半月之内,请越国公,务必歼灭李率泰,回师巩固江防。”

     




第八十八章迎头痛击
    九月二十日,方国安率领八千精兵,一路急行,来到洞溪。

    方国安作为鲁王麾下大将军,对于浙东地形了然于心,特别是鲁监国以绍兴为临时行在,他对绍兴府周边,每条河流小溪,树木山林,都铭记在脑海之。

    八千浙兵一路急行,赶至洞溪后,方国安迅速侦查地形,八千人马分为左右两军,多备弓箭、鸟铳,在道路两旁的丘林设伏,准备迎头痛击李率泰之军。

    与此同时,鲁王率领后军三万余人,将在战役开始后不久,加入战场,以四万大军,对阵一万清军。

    若是不出意外,只要伏击得手,浙兵还是有很大的胜算。

    二十日清晨,八千浙兵布置妥当,不过却未见敌军踪迹。

    午时,道路依旧一片寂静,没有任何异常。

    这让方部将领不禁开始有些担心,难道清军没有走洞悉,或者已经提前过去

    一时间,将士们都显得十分的焦虑,方国安对此,却很有信心。

    作为统兵大将,作战首先要知道地理,而以路程来看,富阳到绍兴的距离,是萧山到绍兴的两倍,从富阳到绍兴又多是山地丘陵,清军必定还未过去。

    果然,午时刚过,便有斥候回禀,发现了清军的踪迹。

    方国安当即命斥候继续探查,令大军迅速隐蔽,等待敌军到来。

    ……

    绍兴府乃古越地,南有会稽山,处于浙北平原、浙西山地丘陵和浙东山地丘陵交界地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而下,除了北部平原地形单调之外,其它方向都是丘陵山丘起伏,地势复杂。

    九月下旬,浙东天气转凉,阳光照在身,不似六七月间那么酷热,反而让人觉得十分温和,有种躺在地,晒晒太阳的冲动,实在不适合打仗。

    这时,一支兵马从西迤逦而来,队伍在丘陵间蜿蜿蜒蜒,前后绵延数里之长。

    算时间,李率泰的兵马,本来早该到绍兴,不过吃了不熟悉地形的亏,所以走的较缓慢。

    在丘陵地带行军,地形复杂,清军拔山涉水,一路十分疲乏。

    这时清军士卒大多低着头,用兵器杵着地面而行,骑在马背的骑兵,不时警惕的打量着四周情况。

    “李都统,前面是洞溪,出了这一带,是平原,骑兵可以直驱至山阴、会稽城下。”一名绿营将领突然指着前方说道。

    李率泰是汉军正蓝旗梅勒章京,也称为副都统,李率泰出生于辽东铁岭,初名李延龄,十二岁时,便奉侍努尔哈赤,被赐率泰之名。

    在投降满清的汉奸,李率泰可以说是最早的,不过排名早,并不是因为他,而是他的父亲李永芳是明朝第一个投降满清的边将。

    因为资历老,所以李率泰很受满族统治者的器重,十六岁娶了努尔哈赤的孙女为妻,可以说已经脱汉入满,是满州人的自己人。

    李率泰听了旁边浙江巡抚张秉贞的话,眼露出喜色,“传令前军,加速前行,大军在山阴过夜!”

    张秉贞微笑道:“浙兵俱在杭城,都统兵临山阴、会稽,如神兵天降,不战可下二城!”

    张秉贞原来是明臣,清军南下杭州时,他与叛贼陈洪范一起,劝说潞王降清,潞王听从了他们两人的建议,将浙江拱手相送,结果潞王被他坑惨,押入北京后不久,与安宗、荆、衡等王一起被清军凌迟,而张秉贞却青云直,刚刚被任命为满清的浙江巡抚。

    这次李率泰出征,需要向导,他便自告奋勇,领着五千抚标,跟随出征。

    两人正说着话,一阵蹄声轰鸣,却是正蓝旗骑兵离了大队,向前侦察。

    李率泰穿插进入明军控制的区域后,与多铎断了联系,并不知道浙兵已经提前撤回南岸



第八十九章困敌金牛岭
    洞溪附近的战场,杀声振天,铳炮声不绝于耳。手机端

    李率泰大声急呼,聚拢着清兵,八旗兵在最初的慌乱后,逐渐镇定下来,鸟铳手借着树木掩护,开始开枪还击,弓箭手蹲在地,向两侧抛射箭矢,步军拿着盾牌,格挡山头的箭矢和鸟铳。

    方国安见此,立时拔出刀来,怒吼一声,“不胜即死,给本帅杀!”

    藏在两侧的明军士卒,顿时一声怒吼,举起战刀,拿起长矛,跃下山丘,向清军发起了冲锋。

    首先遭殃的是张秉贞的五千抚标,他们遭受伏击后,混乱异常,明军士卒气势如虹的冲下来。

    这些绿营兵无力结阵阻挡,与明军士卒,兵对兵,将对将的厮杀,不断被气势如虹的明军砍翻。

    与绿营兵的混乱不同,四千多八旗兵的素质明显高了一大截,当明军士卒冲下来时,八旗兵的鸟铳手单膝跪地,首先开火,“砰砰砰”的枪声,将在最前的明军打得仰面而倒。

    紧接着,弓手将弓拉开,斜指着天空,也不瞄准是一箭,然后是标枪、短斧投掷。

    明军士卒不断倒地,气势顿时一泄,等撞入刀牌手和长枪兵时,已经没了冲下来时的气势。

    面对明军的冲击,八旗兵显现了他们的强悍之处,李率泰令刀牌手在外连成一线,长枪兵据策应,形成左右两条水泄不通的防线,守卫道路两侧,弓箭和火铳在两条防线间,全靠远程火力,射杀从两侧冲下来的明军将士。

    方国安部在浙兵,算是精锐,可是放在天下,只能算是三流了。

    此时伏兵的数目,与清军兵力相当,随着最初的慌乱过后,清军逐渐稳住了阵脚。

    方士衍见明军冲不乱八旗兵,心头大急,亲自挥刀阵,反被八旗一箭射眼睛,顿时血流满面。

    “少将军!”亲兵见此大骇,急忙驾起方士衍后退。

    周围明军士卒见此,有人便跟着一起往后退。

    方士衍大怒,奋力推开亲兵,一手握住箭杆,怒吼着拔出,将箭矢掷于地,“今日有死无生!敢退过此箭者,本将亲斩之!”

    “杀啊!”众多亲兵见此,双眸赤红的反身杀向清兵,明军士卒拼死冲击着八旗兵的阵线。

    方国安站在山头大旗下,脸露出焦急之色,道路被困住的八旗兵,李率泰同样十分焦急。

    据清军的情报,绍兴府不可能有这么多明军,而且这些明军显然不是新募之兵,而是明军的精锐。

    看旗号,伏击他的人是明将方国安,这说明他的行动和意图,已经被明军得知,明军或许已经从杭州撤退,那么必定还有明军会赶来此地。

    明军战了先机,继续缠斗没有意义,必须火速向多铎的主力靠拢,占据富春江南岸一处,引大军过河,才有彻底击败明军的机会。

    李率泰脸路狰狞,怒吼道:“摆牙喇随我冲!”

    三百余名真满州马甲,面目狰狞的催动战马,向堵在后方的明军士卒发起了冲击,骑兵奔驰射来箭矢,投出标枪、短斧,砸在明军的盾牌,标枪射穿盾牌,将明军尸体钉在地。

    身披重甲,马匹也披着甲胄的重骑兵,压低槊头,对准了明军士卒,眼看着要撞去。

    在此时,远处传来呜呜的号声,李率泰抬起头来向北张望,明军的援兵来了。

    他不禁变了脸色,远处的山丘,入目俱是一片密密麻麻的人影,成千万的明军士卒,高举兵器扑天盖地的杀来。

    本以稳住阵线的清军,顿时又陷入慌乱之。

    李率泰脸肌肉抽搐,知道跑不掉了,他左右环顾,目光锁定了道路边的一个山头,忽然战刀一指,“往左冲,杀山头据守!”

    语毕,李率泰挥刀向左突去,八旗兵紧随其后,纷纷向左侧突击,左侧明军错手不及,被清军突开一到缺口,不过八旗兵向左突击,等于放弃了右侧防守,明军右侧士卒趁势掩杀,斩杀落后的清军。

    道路清军的抵抗彻底崩溃,而明军自然不会放过他们,赶来的援军,顾不得喘口气,便投入到追杀。

    ……

    天色渐黑,战场激烈的搏杀,暂时告一段落。

    山丘和道路,打着火炬的明军,清理着战场,拾取兵器,搬走尸体,牵走无主的战马。



第九十章富阳阻击
    钱塘江北岸,清军大营蔓延,坟包般的军营沿河布置,入目望去难以计数,密密麻麻的士卒,穿行于营,忙碌的准备器械。

    在军营间一座大帐里,八旗和绿营兵高级将领齐聚,正商议着军情。

    这时两名绿营将领跪在大帐央,磕头请罪,“豫王爷,奴才二人,引三千兵马强渡,遇王之仁兵船,木筏被其战船撞翻,渡河因此失败。”

    多铎令大军搜集船只,赶制木筏,然后强渡钱塘江,可是江北的船只几乎都被明军收走,清军只用木筏渡河,而木筏运送能力有限,一旦遇见明军兵船,很容易被撞翻。

    多铎微微皱眉,“伪鲁王已经得知了李率泰,包抄绍兴之事。现今,蛮子仍然坚守江防,必定派遣了兵马去应付李率泰。因此本王必须尽快渡江,与李率泰夹击蛮子。你二人损兵折将,丧我军威,该当何罪”

    梁化凤、高进库两将,忙磕头求饶,“豫王爷饶命,奴才知罪,请王爷再给奴才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这时张存仁开口,“王爷,那王之仁原是定海总兵,掌握浙江水师一部。钱塘江宽阔,不下于长江,正是其用武之地,两位将军只准备一些木筏,便强渡钱塘江,确实难以成功!”

    多铎闻声,神情缓和一些,挥了挥手,示意两人起身,“今日本王暂且放过你二人!”

    “奴才,谢王爷开恩!”两将忙慌张行礼。

    多铎沉默一阵,问道:“李率泰孤军深入,要是没有本王配合,处境必然危险,张总督以为本王该如何渡过钱塘江!”

    张存仁道:“如今,只有两策。一是调来战船,继续赶制木筏,等准备妥当再发起强渡。浙兵能战者,不到三万众,只要王爷准备充分,要渡江不难!”

    说着张存仁顿了顿,“只是此策需要调船,需要十余日时间准备。另一策便是骑兵绕道游富春江,从富阳渡江,迂回包抄钱塘南岸!”

    多铎负手在大帐走了几步,站在地图前,注视片刻,微微颔首,“杭州至富阳,骑兵一日可达,可选第二策!”

    正说话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渐行渐近,紧接着,帐帘被一人挑起,一人抢了进来,惹得帐内诸人纷纷扭头看去,只见一名汉军正蓝旗士卒,刚进来扑通一下倒在地。

    多铎等人一惊,靠近帐帘的一名清将忙前扶住那八旗兵,惊呼道:“怎么回事”

    八旗兵身后插着几根箭矢,身还有火枪造成的创伤,乌黑凝固的鲜血,使得衣甲变了颜色,他手指西方,脸色惨白,气喘如牛道:“富~富阳~被蛮子夺回去了~”

    多铎疾步走过来,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梅勒额真打下富阳后,率主力渡过富春江,留奴才们守着富阳两岸渡口,不想额真走后,一直近万人的蛮子兵马,忽然从北面杀至,奴才等一千弟兄,分守两岸,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丢了富阳~”

    张存仁开口道:“王爷,应该是逃走的西路蛮子张名振,还有叛将吴兆胜!”

    多铎一听,明白过来,明军这是在封堵缺口,同时斩断李率泰与清军主力的联系。

    多铎猜测的没错,明军确实是想借助江防,挡住他的主力,吃掉孤军深入的李率泰。

    想明白后,这位战功赫赫的满洲亲王,脸不禁露出了冷笑,切齿道:“蛮子猖狂,居然不将本王放在眼里,以为一些残兵败将,能挡住本王过江长江天堑,本王过的,何况一个小小钱塘江。”

    说罢,多铎猛然一挥手,喝令道:“张存仁,你负责调集船只,赶制木筏,于此牵制王之仁,并寻机渡江。八旗勇士,随本王立刻杀奔富阳!”

    一声令下,帐的清军将领们,一声啸叫,纷纷都抱拳领命。

    南蛮子还反了天不成,看见大清兵不望风而逃,还想一口吃掉近万清军,简直不知死活。

    营地内,真满州和蒙古骑兵,首先完成集结,然后直接打马出营,万骑席卷大地,滚滚向西杀去。

    精锐的汉军旗,则带着火器,押着辎重紧随于后,杀奔富阳。

    ……

    富阳城,义军士卒忙碌的准备滚木礌石,搬运箭矢,准备着防守。

    城门楼,马士英手扶墙垛,遥望金陵方向,人又苍老了许多。

    他原本以为这次能收复杭城,进而进取金



第九十一章歼灭李率泰
    金牛岭,八旗兵异常的顽强,方国安以火箭覆盖,火炮轰击,清军被烧死近半人,依然没有投降。手机端

    李率泰领着清兵,砍伐树木,挖掘壕沟,在山顶铸起一圈的土墙,以鸟铳、弓箭射杀压制冲击山坡的明军,数次击退明军的攻击。

    山坡,四处冒着黑烟,那是树木燃烧后留下的灰烬。

    金牛岭四周,因为被火烧了一次,反而使得山顶的清军视野开阔,不利于明军仰攻。

    明军从山脚向攀爬,遭受石块、鸟铳、弓箭的攻击,而山顶那么大的地方,明军兵力施展不开,只能一次一次攻击,被击退后又重新攀爬,损失极大。

    这时,受挫的明军士卒,丢下几百具尸体,从山漫野退下。

    大将方国安恼怒的一拳在砸树杆,他昨日曾向鲁王保证,一日之内歼灭清军残兵,却不想从黎明打到黄昏,还没啃下山头。

    山头外围,四处都是被烧焦的尸体,散发着阵阵焦臭味,令人作呕,可被困的八旗士卒,却无人在意这一切。

    三千多八旗兵,被烧死一大半,在防守又死了一小半。

    此时还剩下不到一千八旗兵,他们趁着攻击的间隙,有的加固土墙,有的脱掉死去同袍的盔甲,披在自己身,还有人则走在尸堆间,翻着尸体,取下水壶,仰头倒了倒,却是空的。

    满脸硝烟,衣甲破损的李率泰,则坐在山顶高处一块大石头,一手杵着战刀,双眸有些失神。
1...2223242526...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