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额真,水喝完了!”一名吊着胳膊的八旗牛录走了过来,干裂着嘴唇道。

    李率泰脸色阴沉,他将刀拔出来,在胳膊擦了擦,冷声道:“杭州到此地,最多三天时间。现在我们已经坚守了一日,只需再坚守几日,豫王爷必提大兵来援。”

    说着,他抬起头,看着牛录,“告诉大清的勇士们,我们还没有输,让大家都忍耐忍耐,转机在眼前!”

    李率泰看了看山脚下,围困他的人马足有三四万,这说明,浙军主力都来围攻他了。

    如果他坚守金牛岭,吸引住浙兵主力攻击,未必不能与多铎来个心开花,一举扭转战局。

    李率泰相信,以多铎的兵力,要渡江为他解围,不是什么难事,他只需要坚守下去,必有转机。

    李率泰冷哼一声,“自太祖起兵,八旗勇士除了在关外几座坚城下损失过千人外,还没有被明军一次歼灭四千余众,再加五千绿营兵的例子。当初明朝十余万精兵,也不能给八旗重创,何况浙东这群乌合之众。”

    虽然只剩下一千人,可李率泰依然,保持着自信。

    此时,多铎确实已经发兵,并且到了富阳城下,而且一来是一万八旗精锐。

    以往一万八旗兵,十余万明军也不敢接战,而这次多铎对手并非明朝的精兵,而是江南的乌合之众,拿下来自然不在话下。

    何况他带来的兵力不只一万,后面还有两万汉军旗,没有跟来。

    以三万精锐八旗兵,扫荡浙东乌合之众,可以说是杀鸡用牛刀了。

    这时多铎驻立于大纛旗下,用千里镜观察富阳,见城有支兵马守卫,然后又将千里镜的镜头转向富春江南岸,同样有兵马布防,不禁皱起眉头。

    直接渡江,一无器械,二来会遭受南岸明军阻击,三来富阳城内的明军,必然会进行干扰。

    多铎稍微沉思片刻,便放下千里镜,大声喝令道:“图赖,本王给你一个时辰,拿下富阳城!”

    “喳!”一员满洲大将立时抱拳,然后拔马前去调兵,准备攻城。

    金牛岭,四万大军居然拿一千多据守山顶的八旗兵没有办法,让赵铭十分吃惊。

    次日清晨,方国安再次组织人马进攻,又被八旗兵赶下山头。

    赵铭跟随在鲁王身边,注视着明军撤退,微微皱起眉头,他不得不承认,八旗兵除了士卒战力和装备远远超过了浙兵外,这些八旗兵肉搏时的悍不畏死,还有搏杀技艺,也不是浙兵能。

    战场,两三名浙兵,也打不赢一名八旗,而山头地方狭窄,浙兵人数优势不能发挥,便逐渐打成了添油战。

    看见这一幕,赵铭怒了,狗日的李率泰,还以为自己是山崎大队啊!

    这时退下来的浙兵,稍作休整,便再次准备猛攻。

    赵铭伤还没好,可见浙兵这样打,显然不行,他必须出把力气了。

    “殿下,大将军,等一等!”赵铭忽然出声




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荐轩辕
    八旗残兵控制山头,人员密集,对于李率泰和八旗兵而言,只有打退明军一说,没有后退的选项,他们无路可退,等于背水而战。手机端

    明军实力本不八旗,加八旗兵都拼了命,所以明军想要攻山头,实在不容易。

    赵铭想到的办法是投手雷,山顶清军那么密集,随便丢个去,都得炸死一片人,丢个几百枚,得将这群牲口都送天。

    可是明军眼下并没有手雷着个装备,且一时间也造不出来,赵铭便又想到了炸药包。

    这东西制作起来不复杂,关键可以地取材,赵铭让方国安给他准备原料,便亲手进行制作。

    赵铭的方法很简单,是拿明军的战袄,包裹火药、棉花、铁钉、碎石头,然后用绳子将袄子裹紧,最后弄根引线,大功告成。

    明军对于火药的运用已经有些了解,方国安看了赵铭的动作,心里大概知道赵铭要做什么,于是连忙让士卒帮忙,扎了几十个炸包。

    本来炸药包有了,还缺一个发射用的铁捅,可是这个东西,一时间也找不到,赵铭便只能自告奋勇,仗着自己过人的臂力,来人力投掷。

    剧烈的爆炸,犹如旱雷一般,在天空炸开,山头方瞬间掀起一阵逛风。

    山顶,数百名八旗兵挤在狭小的区域内,八旗兵直感一股震天动地的力量袭来,几乎在同一瞬间,他们的身体便如树叶般飘飞,然后重重砸在地,身体不住抽搐,口呕血而亡。

    李率泰的额头,被爆射的石子砸伤,在他的周围,八旗兵倒了一地,全都在哀嚎呻吟,有的甚至被振得七窍流血,几乎没有一个能站得起来。

    一时间,山顶的八旗兵惊呆了,山下的鲁王和方国安也震惊了。

    起初他们对赵铭造的这个东西,还是心存疑虑,可当炸包在山顶爆炸时,看见被气浪抛飞的八旗兵身影,朱以海等人顿时被惊呆了。

    “赵将军,给!”给赵铭背炸包的士卒,呆了一会儿,连忙将炸包递给赵铭。

    赵铭站起身来,便又是一个炸包投过去,这次落地后过了几吸时间,才猛然爆炸。

    这时赵铭动作不停,将一个个炸包投向山头。

    朱以海、方国安等人,只见山头暴起一团团的白光,传来阵阵巨响,山头的八旗兵,不断被炸得飞起,四肢都被撕烂。

    一时间,明军将士们都震撼了,一张张脸庞,憋得涨红。

    遍布山坡的明军士卒全都鸦雀无声,他们被赵将军震惊了,这是啥这分明是天的神雷啊!赵将军会打雷啊!

    猫着腰跟在赵铭身后的方士衍,激动得顿时一声怒吼,“弟兄们,杀啊!”

    山坡,被爆炸震惊的明军士卒,忽然反应过来,此时不冲,更待何时

    “杀建奴啊!”数千明军士卒,一跃而起,抄起兵起,便开始向山顶冲锋。

    明军将士气势如虹,山顶的八旗兵全乱了,只有零星的箭矢射下来。

    空气弥漫着一股硝烟的气息,山顶一片狼藉,李率泰站起身来,茫然的向四周望去,遍地都是残肢断腿,还有八旗兵的尸体。

    他自己一支胳膊也被炸掉,但却并不自知,他看见冲入烟雾的明军,半响才回过神来,忽然一声怒吼,“快,还击!将蛮子赶下去!”

    “杀建奴啊!”这时无数明军士卒,呼号着冲硝烟弥漫的山顶。

    在炸药包的轰击下,八旗兵个人的勇力不值一提,山顶还剩下不少八旗兵,可他们都被炸懵,明军冲来,才如梦方醒。

    清军士卒慌忙挥刀迎战,气势却早已枯竭,而明军士卒却士气如虹,战力暴涨。

    一时间,心神大乱的八旗兵,被明军士卒踹倒,跃起一刀插入胸膛,或者长矛突刺,插入腹部,到推着后退,然后被一脚踢倒。

    明军士卒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砍杀着八旗兵,数百八旗兵慢慢的只剩下十余人。

    明军将士用长矛和战刀指着间的八旗兵,密密麻麻的明军士卒占据山头,将清兵围得水泄不通。

    眼睛还裹着纱布的方士衍,挥刀怒指,大喝道:“狗贼,还不束手擒!”

    李率泰脸色惨白,单手握刀,不停挥动,背靠背与剩下的八旗兵站在一起,并没有投降的意思



第九十三章回援江防
    甲申年,北都覆灭,南京初立之时,大明朝皇帝之位,其实还算个香馍馍,诸多宗藩都想做皇帝。

    可等到南京覆灭,杭州失陷,大明皇帝之位,其实已经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位置,便没多少宗藩争了。

    许多宗藩,潞王、周王、衡王都主动投降了清廷,而鲁王朱以海是在逃跑的途,被浙东士绅逮住,硬拉监国的宝座。

    一旦在这个位置,需要背负巨大的责任,不仅是关系到浙东官绅,十余万浙兵的政治前途,而且背负着巨大的耻辱,以及天下人,恢复大明的期望。

    这些责任和期许,一度压得朱以海喘不过气来,而满清的强大,特别是之前复杭失败,让他看不见一点希望。

    在今日,他挥下的军队,却用最直接的方式,歼灭四千余不可一视的八旗兵,让他看见了一线希望,他心情感,唯有热泪才能表达。

    这时方国安等人过来,众多浙兵将领,终于啃下李率泰着块硬骨头,兴奋过后,竟相顾无言。

    朱以海忙收住情绪,大喜的迎来,紧紧拉着方国安的手,“大将军,此战居功至伟啊!”

    众人环视战场,听着士卒们的欢呼,不禁嗟叹。

    金牛岭一战,打得痛快,使得南都倾覆后,众人憋的一口气,终于吐了出来。

    朱以海看了看,忽然大声道:“赵博安呢这一战有他的功劳,孤王要封赏他!”

    要是没有赵铭手投炸药包,金牛岭不会这么快拿下。

    朱以海只觉得自己捡了个大宝贝,不仅勇力过人,还善于动脑子,且颇为忠义,可做他的韩岳。

    这时赵铭远远走来,挥了挥手,前行礼,“殿下,这个不忙,当务之急,是立刻回师,巩固江防!”

    李率泰部一万人虽被全歼,但是鲁监国政权,面对清军的劣势局面,却没有转变。

    多铎大军随时都可能渡江,而浙兵歼灭四千八旗,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要是多铎军突破江防,那没得打了。

    因此,现在还不是欢庆的时候!

    朱以海闻言,点了点头,他恢复清醒,“张名振传来的消息刚到不久,言多铎军猛攻马士英坚守之富阳,并准备渡江。孤王确实应该抓紧回防!”

    赵铭听了这话,心头一惊,马士英怎么守富阳去呢

    说着,朱以海看向方国安,沉声道:“大将军,留一部打扫战场,主力迅速集结,增援富阳。”

    “臣收拾收拾,便兵发富阳!”方国安重重点头。

    赵铭对朱以海道:“殿下,士卒打扫战场时,请割清军首级,沿江筑京观,提振大军士气。”

    复杭失败后,浙兵损失数万,大军士气低迷,正好用歼灭李率泰部之事,来稳定军心。

    朱以海沉默片刻,重重点头道:“好!传孤军令,收八旗首级,筑京观!”

    赵铭又抱拳道:“殿下,我想与大将军同行!”

    朱以海对此没有异议,“博安智勇双全,当为大将军之助力!”

    当下,方国安草草收拾,便领着一万余人,不顾疲惫,向富春江进发。

    富春江。

    多铎前锋先至后,张名振、吴兆胜率领八千人马,于南岸布防,马士英率两千余人,坚守江北小县城。

    时间并不充足,马士英虽命属下抓紧加强城防,但防御器械准备其实并不充分。

    好在,多铎轻骑突进,也没带什么攻城器械。

    当日,清军抵达城下后,精锐骑兵,先是奔至城下耀武扬威,以箭射城一番后,才纵马归阵。

    不久,稍作准备的清军,便在正黄旗固山图赖的指挥下开始攻击县城。

    马士英为了坚定守军信心,持兵器,站在城楼前,与士卒一起守城。

    县城外三面平地,一面背江,马士英在东西北三门各放五百士卒守卫,士卒画垛而守,再留五百人机动增援。

    清兵起初并未将守军方在眼里,图赖令五百真满州,以木板,大桌,牛皮蔽体而进,但被守军以滚石、雷木砸下,以火绳枪



第九十四章富阳城陷
    李率泰被困金牛岭,让一项淡定的多铎不淡定了。

    其实李率泰死不死,到也没什么,多铎连满洲皇帝福临,还有豪格、济尔哈朗、代善这些满洲亲王都看不起,岂会在乎爱新觉罗家的一条狗。

    他不能接受的是,四千多八旗兵,特别是其还有三百真满洲,被蛮子围歼。

    这将给他带来污点,同时会助长蛮子的气焰。

    满人统治天下,以小临大,以少制多,靠的不是恩德,而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恐惧,让汉人觉得没有战胜满人的希望,从而放弃抵抗,乖乖做大清国的顺民。

    多铎深知他们大清国,采用的是高压恐怖的统治政策。

    因此,满人竭力营造,八旗满万不可敌的神话,让汉人认为八旗不可战胜。

    现在要是让明军一下干没四千八旗,不仅大清国脸无光,也不好像摄政王解释,而且会让汉人意识到,八旗也不是不能击败。

    这样一来,那可麻烦了。

    真满洲总共那么点人,算加蒙汉八旗,也才十多万人,一旦天下汉人觉醒反抗,大清国只能滚回关外了。

    因此,多铎绝不能看见,明军歼灭李率泰部。

    清晨,清军后军赶到,清军兵力达到三万,多铎再次准备攻城,而这一次,多铎不完虚的,动起了真格,一次投入六千清军,攻击县城,要让守军感受到他的雷霆怒火。

    大纛旗下,多铎亲自督战,声言,攻城不利,主将皆斩。

    众多将领见此,一片肃然,不敢不催兵死战,图赖亲率五百正黄旗甲兵,他们内穿锦衣,棉甲,外罩一层重甲,手持刀盾,腰间系双斧,准备登城做战。

    旷野,清军在城池三面列阵,乌压压一片,城池,明军将士手握兵器鸦雀无声。

    今日马士英穿了他的绯色官袍,腰间系着玉带,头戴着乌沙帽,脚踩着皂靴,穿着一丝不苟。

    昨日守军虽然击退了清军的进攻,但守军伤亡却也不小,战死了三百余人,受伤四百余人,损失近三成。

    这两千人是马士英的家丁,从他做凤阳总督时,跟随了他,也算是见识了明末的动荡,经历了风雨,可与八旗兵相,还是存在巨大的差距。

    “阁部,清军要总攻了!”一名将领疾步前禀报,脸露出惶恐焦急之色。

    城外赶至的清军,已达三万之众,而且都是精锐,仅凭一千多守军,显然已经无法坚守下去了。
1...2324252627...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