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殿下!金声桓之军,士气低迷,已然不堪一击!”部将阎可义抱拳道:“殿下吩咐怎么打便是,末将等人定夺下赣州。”
李成栋脸上露出微笑:“这赣州城,还算比较坚固。当年金声桓于此地,与万元吉拉锯数年,想必金声桓对于赣州城防,十分了解,甚至比万元吉还要透彻。如今他虽大败,但是尔等也莫要轻视!”
阎可义道:“殿下,今时不同往日,彼时攻城,云梯壕桥蜂拥而上,拿命去填,而今重炮轰击,特别是臼炮轰城,在开花弹之下,再坚固的城池,都能给他打下来,何况一群残兵败将所守之城。”
这次江北军,能够势如破竹,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赵铭送给他们的臼炮和开花弹,正是因为有此利器,才能连下坚城,令隆武朝的军队士气崩溃。
不过一路打过来,李成栋手上的开花弹,也用得差不多了。
李成栋道:“好!既然阎总兵有此信心,那就由你部率先攻城!”
赣州,数万溃兵挤在城内,缺衣少食,士气低迷。
这时,金声桓站在城头,目光扫视着城外江北军营垒,眼神中都是恨意。
在他身后,诸多将领,也都是没精打采,对于守住赣州不抱什么希望。
“殿下,如果叛军用臼炮轰城,赣州恐怕很难坚守啊!”王得仁脸色阴沉道:“殿下,必须求援啊!”
金声桓一脸懊恼,一拳砸在城头,恼火道:“可是湖广那边也是自顾不暇啊!”
“殿下为何不向延平王求援?他手上可有大兵二十万!”王得仁道。
金声桓没有说话,目光深邃地注视着城外,他和郑成功都是隆武朝的臣子,可是江西是他的地盘,郑军要是进入江西,必然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不过,金声桓早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他沉默半响,招手道:“派遣信使,立刻入闽求援。”
……
福建汀州府,出闽入赣的官道上,郑成功身穿金漆山纹铠,披着红色战袍,头顶凤翅盔上一支红羽足有两尺长,随风震动,威风凛凛。
在他身后,甘辉、马信、陈辉、陈泽等数十元战将,俱是披挂整齐,挺刀绰矛,簇拥着他而行。
郑成功接到隆武册封诏书后,立时调集十万大军,起兵勤王。
这一是报效隆武,二是乘机扩张郑家的势力,准备拿下江西。
此时,十万郑军,沿着官道挺进,一面一面军旗立在阵中,长枪如林,杀气腾腾。
这时,郑成功正打马慢行,前方一队骑兵,却逆着队伍奔至身前,翻身下马,“启禀大帅,赣州榆林王有急信送到!”
郑成功闻语,勒停战马,拔动缰绳,将马匹扯到路边,问道:“信使何在!”
一名信使被带上来,向郑成功行一礼,“拜见延平王殿下!”
“榆林王处情况如何?”郑成功关切地问道。
“回禀延平王,叛军兵临城下,准备攻城,形势危急,恳请殿下救援赣州!”
说完,信使将一封信呈给了郑成功,郑成功看完了金声桓的求救信,立时挥手喝令,“传令全军,加速进军!”
第730章群雄逐鹿
1656年,注定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份。
北方,满清分裂,阿济格和福临打得不可开交。
南方,朱以海起兵夺位,占据南京,改号建武,朱聿键逃往武昌,继续号令地方,与朱以海对抗。
朱姓内部斗争,二龙并立,使得中央政府的权威进一步削弱,各地豪强野心勃发,势力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扩张。
如今天下大乱,人心思治,各路有志于统一天下,平定乱世的英杰,纷纷登场。
杭州,王宫内。
议政殿内,汉国文武齐聚。
在赵铭直接表示,不接受翼王和越王的封号,欲封秦王后,朱以海为稳住赵铭,避免两线作战,同时也为从赵铭手中,获得器械,立时便派遣使者,封赵铭为汉王。
赵铭为了让朱以海安心,于杭州接受汉王封号,吴越国遂即又变成了汉国,议政府赶制军旗、官服、礼器,又是一阵忙活。
在接受汉王封号后,赵铭明面上站队建武朝,同江北军站在一起,可是却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参与建武朝和隆武朝的战争,继续闷声发大财。
不过,赵铭虽然没有参战,但是却始终关注着,天下大势的发展。
这时,议政殿内,选挂着一副巨大的天下地图。
赵铭身穿龙袍,头戴翼善冠,两手扶着腰间玉带,面对着地图,背对着大臣,沉声说道:“如今天下,几乎无处不战,无时不战,混乱不堪,有志之士,无不思平定乱世,一统天下。孤有此志,然天下豪杰众多,有此志者,不在少数。孤今日招诸位议事,就是想让先生们分析分析,各路英杰,谁是孤的大敌!”
殿内,陈子龙、陈明遇、钱谦益、顾炎武、严起恒、张家玉、黄宗羲等人,议论一阵。
钱谦益出班道:“殿下,天下广大,势力众多,不如从北至南,一一排除。”
赵铭转过身来,颔首道:“可行!那便先分析北方!”
参军张家玉跟随赵铭于北方做战,对北方情况了解,且他现在主要的职责,也是关注北方各方势力。
“殿下!满清分裂后,如今北方势力,主要是福临、阿济格、蒙古诸部、吴三桂、姜襄等汉人军阀,这几大势力!”张家玉出班道。
南方明朝内讧,造成朝廷权威衰减,北方满清,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满清政府的衰落,造成内部势力兴起。
赵铭颔首道:“这几大势力中,谁可能成为,孤的竞争对手!”
张家玉道:“殿下,如今北方局势,复杂程度,不亚于大明。年初,殿下洗劫河北,令阿济格钱粮物资损失惨重后,阿济格无力继续发动战事,一时间无法进攻山西,便给了福临稳住阵脚的机会。”
张家玉顿了顿,继续道:“据军情司细作传来的消息,在殿下撤军后,福临欲趁机收回河北,欲调集山西、豫西、关中、汉中的清军发起反攻,但蒙古人,大同姜襄、陕北王永强,都不怎么听命,就连吴三桂也以要平定巴蜀为由,拒绝出兵。由此可见,福临已经很难控制麾下军阀。况且,福临勉强组织四万大军,发起反攻,结果在保定又被阿济格击败。以臣观之,福临以无实力,平定天下,迟早为人所灭!”
由于,满清的接连失败,加上内部分裂,造成满人权威不在,满清内部汉族军阀势力迅速抬头,甚至相互攻伐,兼并地盘,扩张势力。
孙可望更是趁机劝说吴三桂,满清大乱,我辈豪杰,岂可甘做牛马,不如取而代之。
赵铭点头道:“军情司有情报说,福临反攻失败后,欲西迁至关中,改西安为西京,暂避阿济格兵锋。福临小儿,现今内部混乱,军阀割据,连阿济格都难荡平,将为鱼肉矣!”
张家玉道:“再说阿济格,他虽手握三十万雄兵,与福临的战争中,也是连战连胜,可是其军事上虽犀利,但内政却一团糟,只能武力压服内部,最多不过公孙瓒而已!”
赵铭微笑道:“卿家之意,福临和阿济格都不是孤需注意的!北方没有孤真正的对手?”
张家玉道:“回禀殿下,福临和阿济格的势力,都在衰落,不过北方还是有势力需要殿下注意!”
赵铭闻语,不禁道:“卿家试言之!”
张家玉指着地图道:“北方蒙古诸部,臣对他们不太了解,如今他们摆脱满清控制,或许会兴起一个强大的草原政权。历代以来,中原威胁,大多来源于此,殿下不能不防!”
赵铭沉思着颔首,张家玉受到鼓舞,继续说道:“此外,满清境内的汉人军阀,殿下也需要关注。例如大同姜襄、陕北王永强,他们的势力都在扩张。虽说,这些人必定不如殿下,但或许会成为,殿下统一大业上的障碍。另外,吴三桂此人,殿下也需警惕,孙可望如今再其麾下,若其占据巴蜀,未必没有并吞天下之志!”
钱谦益道:“乱世之中,变数极多。初时强大者,未必能一统天下,初时弱小者,未必不能立一番大业。秦末,陈涉吴广先倡大义,义军中项羽最强,而得天下者乃刘邦。西汉王莽篡汉,群雄并起,刘玄、公孙述先称皇帝,然平定霍乱者乃光武也。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豪杰并起,然天下却归司马氏。再说本朝之初,陈友谅势大,张士诚富足,可天下却唯太祖所得。因此,张参军之言有理,殿下当提起警惕,小心应对,提防这些后冒起的势力。”
钱谦益侃侃而谈,列举诸多例子,令赵铭和殿上大臣,都收起了骄傲自满,轻视敌人的心思。
赵铭颔首,沉声道:“南方呢?”
兵曹判书陈子龙遂即出班奏道:“殿下,南方诸多势力,以是否有平定天下之志,来判断的话。唐鲁两藩、福建郑成功,江西金声桓,甚至连何腾蛟都有此志!”
自秦一统之后,汉人的政权,无论大小,都或多或少,会有一统天下的志向。
这是数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基因,刻到骨子里的东西。
赵铭闻语皱起眉头,陈子龙忙接着道:“殿下,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君子之志。明主平天下,豪杰志士辅佐明主平天下。臣以为,大明内部各方势力,都有平天下的志向,不过,有的势力,有志向,也有能力,有的只有志向,却没有能力。”
赵铭沉思道:“爱卿继续说!”
陈子龙遂即道:“殿下,臣以为我汉家人,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不可胜算,从不缺心怀大志之人,缺的是有能力的明主。现今,无论唐藩和鲁藩,都有平天下之志,但是以臣看来,两藩都难以平定天下。不过若有豪杰辅佐,就不一样了。臣以为,福建郑成功,湖广堵胤锡,还有近期于四川力挽狂澜的李定国,都可能成为殿下的威胁!”
第731章移民南洋
赵铭陷入沉思,张家玉、陈子龙之言,确实令他提前警惕,收起了骄傲自满之心,以及那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遥想当年,霸王占据巨鹿破章邯,力压群雄,虎视天下,最终却败于刘邦之手。
袁氏坐拥冀、青、幽、并,四州之地,四世三公,实力冠绝诸侯,最后却为曹操所败。
更始政权据宛城,入洛阳,定关中,有安定天下之势,然却为刘秀所替。
陈友谅雄兵百万,鄱阳湖一战,霸图戛然而止,为明太祖所灭。
现在赵铭的汉国,实力强大,不过一个不留神,还是有可能被人取代。
强并非定势,会时刻变化,而这也是历史有意思的地方。
若是强者横强,便不会有王朝更替,盛极而衰,而正是有诸多以弱胜强,诸多偶然,才会令后人嗟叹。
因此在争霸的路上,马虎不得,必须时刻打起精神。
以轻视的心态,走在这条路上,最后多半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赵铭听刚才众人分析,不禁微闭双眸,脑海中立时金戈铁马,浮现一副天下战图。
张家玉担心的不错,北方蒙古,一个强大的政权,确实正在兴起。
如今满清势微,漠西准格尔部,是否会借机,统一蒙古诸部?
一名身穿蒙古服饰,骑着蒙古马,身后无数蒙古骑兵,自西滚滚而来,犹如铁木真大军在临的画面,在赵铭脑海浮现。
吴三桂、姜襄这些军阀,也需要小心,随着满清衰弱,他们是否会,摆脱满清自立,若是他们控制北方,极有可能形成新的威胁。
在帝国西南,巴蜀大地,一声炮响,高台上一金甲大汉,振臂而呼,高台下一望无际的悍卒,举刀齐呼的场景,占据赵铭脑海。
陈子龙之言,也很有道理,赵铭此前觉得,自己已经算计好,能够摆平朱以海和朱聿键,但是郑成功、李定国这些人,加入纷争后,是否会影响战局。
这两人若是要辅佐朱聿键,或者另立一位皇帝,施展他们平定天下的野望,必然成为赵铭的敌手。
几乎同时,郑成功、李定国领着千军万马,呼啸着向赵铭冲来的情景,也浮现在脑海。
天下旗盘,江山战图,豪杰并且,并逐中原。
赵铭睁开双眼,目光炯炯,沉声道:“自今日起,军情司除了要关注,福临、阿济格、唐鲁两藩的动向,还需重点坚视蒙古、吴三桂、郑成功、李定国,随时向孤禀报!”
赵铭想了一遍,将可能对他构成威胁的势力,都提了出来。
胡为宗立时抱拳,“臣领命!”
当下,赵铭又与众人一一探讨,分析了众多势力,对汉国的威胁。
商谈一阵后,赵铭遂即问道:“孤听说,近期大批难民,进入我汉国国境,议政府可准备足够物资赈济!”
陈明遇出班道:“回禀殿下,难民主要有两批,一是年初时,殿下纵横河北,夺取通州后,搬空了通州粮仓,造成北京和河北缺粮,大量百姓逃亡。不过因为山海关封闭,难民多向西逃入山西,只有少部分逃到沿海,被船队接到辽宁!”
赵铭闻语,不禁觉得可惜,沉声道:“辽宁地广人稀,开发需要百万人口。传旨给辽宁三司,让他们多派船只,前往河北沿岸接送难民,必要时,可让水师配合,在河北沿岸登陆,占据港口,方便难民投靠!”
陈明遇行礼作揖,“臣明白,稍后就传令过去。”
赵铭颔首,“先生接着说!”
陈明遇道:“另一批难民,则是自江西,逃入浙西。如今唐鲁两藩之军,在江西大战,对地方破坏严重,加上搜刮厉害,许多百姓携家带口,迁来浙江。因为陆路可通,汇集于衢州难民,已有三十多万!”
赵铭心头不禁一惊,他去河北转一圈,忙活了三四个月,只带回十八万人口。
而今,什么都还没做,就有三十多万人,自江西跑来,真是令他感到惊讶,“尽有如此之多?”
陈明遇道:“殿下,据细作禀报,从江西前往浙江的道路上,还有难民陆续赶来,怕后面还有几十万。”
赵铭不禁诧异,金声桓和李成栋做了什么,居然让这么多百姓逃离,不过转念一想,金声桓和李成栋曾经的行为,便也就知道,百姓逃离,也是情理之中。
这两人本质都是军阀,为了自己能够生存,或者能够壮大势力,并不在乎百姓生死。
两人暂时都没有自立争霸的心思,所以不会收买人心,也不会在意明影响,只关心能否完成各自主公的交待。
赵铭遂即严肃起来,沉声吩咐道:“百姓信任孤王,前来投靠,户曹要多备钱粮,尽快疏散安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