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赵铭初到福京,根本不晓得郑森住哪里,也不知道皇宫和衙门怎么走,不过不知道他能问,于是一路打听,几经周折,终于来到平国公府邸。

    国南方地区,山河地理复杂,不似北方平原,一马平川,复杂的地形,加几次人口南迁,造成了南方各地,方言众多。

    赵铭之所以几斤周折,才找到郑家府邸,便是因为语言不通,根本不晓得福建人说的啥,对方也听不懂他的话。

    郑芝龙府邸,警卫森严,气派的铜锭大门前,甲士林立,赵铭整理了一下自己有些寒碜的衣服,正要前,忽然身后出现一群人,向他扑来。

    赵铭没想到在福京城内,还能遇见这事儿,他一下闪开,正待反击,却见几把手弩对准了他。

    一群穿着百姓服装的汉子,围住了赵铭,为首一人恶狠狠道:“建奴细作,早盯你了,打听平国公府邸想干什么“

    赵铭眉头一挑,居然遇便衣了,“我像是建奴细作吗你们是什么人,莫非是锦衣卫”

    “知道是锦衣卫,你还不老实,给某带走!”首领冷声说道。

    锦衣卫们不由分说,将赵铭绑了,直接带走。

    不远处,张穆吓了一跳,赶紧回去,告诉阎应元。

    “什么,博安被抓呢”众人一阵惊慌。

    阎应元微微皱眉,心里不禁想着,莫非是因为他是鲁王的人,于是沉着脸道:“得想法将博安救出来!”

    阎应元遂即与几人,前往福京知府衙门……

    赵铭被押到锦衣卫一间审讯室内,房间幽暗,点着一盏灯,照着赵铭,黑暗一个阴森森的声音问道:“锦衣卫的名声,俺不说你也知道。现在俺问你几个问题,你可以不交代,但俺有的是办法让你开口,明白吗”

    对方是河南口音,赵铭能够听懂,于是眯着眼点点头。

    隆武皇帝是南阳人,这个锦衣卫头目也是河南口音,看来皇帝确实是个有手段的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

    “龟孙还算识相!”黑暗,那声音笑了笑




第一零九章朱聿键的困境
    一六四五年十月底,隆武朝廷立于福京,已有数月有余。≦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

    ≧

    虽说隆武帝锐意进取,想要有一番作为,但掌握实权的郑芝龙却无意相助。

    隆武皇帝原是疏藩,其封地在河南南阳,崇祯年间被李自成占据,唐藩早已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而隆武帝本人,因为曾经起兵勤王,犯了崇祯的忌讳,一直被关押于凤阳,直到弘光登基,才恢复爵位,放出凤阳监狱。

    隆武皇帝虽然复爵,但没有封地,还需逃命,做皇帝之前,身边可以说没有一点儿实力,连心腹亲信都没有几个。

    这种情况下,他被郑芝龙拥立,朝大权自然被郑芝龙掌握。

    若郑芝龙是个忠臣,倒也没什么,偏偏他是个海盗商人,拥立隆武皇帝不过货可居,并没有光复社稷的心思,反而琢磨着怎么卖了隆武皇帝,便使得隆武如覆薄冰。

    自登基后,隆武朝廷困顿于闽地,未能进取,错失了江南义师蜂起,趁机收复失地的绝佳时机。

    隆武皇帝一心收复失地,郑芝龙却拥兵自重,挟持朝廷,无意进取,便使得隆武朝内部矛盾日渐激化。

    入闽后,隆武朝廷一事无成,与之对立的鲁王,反而发起了一次复杭战役。

    虽说战役失败,但随即又传出,鲁王杀满清正蓝旗梅勒额真李率泰,剿灭万余清兵的消息。

    在听说鲁王起兵复杭时,隆武皇帝想方设法,让郑芝龙出兵,可郑芝龙是一兵不发,大学士黄道周于是自告奋勇,自筹钱粮,自行幕兵北伐。

    近日传来消息,黄道周部在徽州被击败,令皇帝感到一阵挫败。

    如今,大明内部,有鲁王与隆武争位,郑芝龙不遵皇命,外部满清大军继续步步紧逼,江南义军遭受重创,金声被杀,江西叛将金声桓又破吉安,威胁赣州,隆武朝廷可谓内外交困。

    福京城,皇帝行宫,大明宗祠内,太祖、成祖等历代先皇灵位陈列于前,朱聿键身着粗布龙袍,头戴翼善冠,行大礼拜于祖宗灵位之前。

    宗祠内,空无一人,只有朱聿键磕头行礼,低声陈情,“太祖、成祖、列宗在,托天眷顾,太祖威德,子孙临危应命,即皇帝之位。自登基以来,子孙不敢望宗庙社稷,欲图振兴大明江山,立意北伐,但事与愿违,至今一事无成,只能困顿闽地,实愧对祖先。”

    “今先祖基业破碎,宗庙为被胡虏欺凌,子民泪尽胡尘,子孙每思之,无不痛心疾首。然朝,奸臣当道,那郑芝龙兵强马壮,富可敌国,却心怀二心,按兵不动,不与北虏争雄,反而处处掣肘于朕。如今,子孙已然将成傀儡。”

    朱聿键神情悲切,伏地大拜,痛声祈祷道:“子孙登基数月,至今一事无成,愧对列祖列宗之灵。若列祖列宗,听得子孙陈情,保佑子孙,除此奸贼,兴大明!”

    在郑芝龙拥立朱聿键的最初阶段过后,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

    自从立朝以来,郑芝龙未发一兵一卒出闽地与清军作战,朱聿键只能眼看着徽州与江西的版图,一点点的落入清廷之手。

    这让他心悲愤之余,也意识到,郑芝龙无意助他复兴,若继续下去,大明江山必定土崩瓦解,他必须脱离郑氏的掌控,才能有所作为。

    朱聿键伏于灵位前,久久不起,这时一名宦官,却忽然走进宗祠,伏地拜道:“内臣搅扰陛下祭祖,还请陛下恕罪。”

    朱聿键闻声,慢慢站起身来,等转过来时,脸已经不见方才的悲切,而是沉声道:“你有何事禀报”

    宦官忙行礼道:“回禀陛下,国姓爷领着一名叫赵铭的将军,求见陛下!”

    “赵铭,赵博安”朱聿键闻声脸一喜,想起了南京城外那个身影,不过遂即他脸却又沉了下来,据他得到的消息,这个赵博安已经投效了鲁王,为何又跑来福建,莫不是来劝说郑家父子支持鲁王

    唐鲁两个政权争立,互相挖墙角这种事情,并没少做,朱聿键心里有疑虑,不过还是挥手道:“带他们去御书房见朕!”

    赵铭换了一身衣服,便跟着郑森一路来到行宫。

    在等待宦官通传之时,



第一一零章请封储君
    朱聿键在御案后坐下,让人给赵铭和郑森搬来座椅,然后目光看了赵铭一眼,幽怨道:“朕听说博安已经投效鲁王呢”

    朱聿键很欣赏赵铭,曾经一度想将赵铭收入麾下,因此他从郑森口得知赵铭在舟山后,便立刻派人去旨舟山,让黄斌卿将江阴众人请来福建,准备重用。

    自从隆武立朝后,各地忠明士子,纷纷前来投效,使得隆武身边逐渐聚集了一些班底,而有了这些人后,朱聿键便想做一些事情,想要夺回朝廷的权利。

    这便让扶持朱聿键位的郑芝龙不满,他拥立朱聿键,只是货可居,想找个傀儡来号令诸侯,事济则取而代之,事不济,则以此为筹码,与清廷谈判,换取更大的利益。

    郑芝龙和他的集团,并不想看见朱聿键势力逐渐做大,所以去信给了黄斌卿,黄斌卿便没有执行隆武的旨意,而是告知隆武,赵铭等人已经投靠鲁王。

    当朱聿键听说赵铭成了鲁王部将,心里其实相当恼火,甚至想除掉赵铭,只是他只是个傀儡皇帝,所以对此也毫无办法。

    赵铭忙行礼道:“陛下,臣接受鲁王任命,也是情非得已,臣心想的其实还是为陛下效力。”

    朱聿键眉头舒展,“既然如此,那博安留在朕身边,为朕做事,如何”

    赵铭却摇了摇头,“陛下身边有大木足以,臣在外,对陛下更有益处!”

    朱聿键心沉了下来,十分不快,以为赵铭不过敷衍他,不过脸却惋惜道:“卿家还是不愿为朕效力啊!”

    朱聿键虽是皇帝,却没什么权利,如同傀儡,而鲁王只是监国,却掌管浙东,小朝廷没有郑芝龙这样的权臣。

    作为臣子,到底是跟随隆武有前途,还是跟随鲁王有前途,还真不好说。

    朱聿键心,不禁有些气馁。

    “臣知陛下雄才大略,意图恢复,然如今国朝内外交困,陛下却难展抱负!臣在朝,不过一侍卫,臣在外,当为陛下练出一支劲旅,陛下有大事,只需诏书一封,臣定起大兵奔至,听从陛下调遣,为陛下外援!”赵铭诚恳道。

    朱聿键听了,心不禁一动,没想到赵铭会说出这样的话,很显然,赵铭了解他此时的处境。

    确实,在朝郑芝龙跋扈,作为皇帝都难有作为,赵铭跟在他身边,最多护卫他的安全,干不成什么事情。

    赵铭能想这么多,显然是仔细分析过他现在的处境。

    现在郑森在场,朱聿键和赵铭都不好深谈隆武朝廷内部之事,朱聿键沉默片刻,问道:“博安有此心,朕心甚慰。博安这次来福京,可是有什么事情”

    赵铭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道:“陛下以为如今局势如何”

    朱聿键作为皇帝,江山社稷,黎民百姓都是他的,他的命运与大明江山共存亡。

    大臣们可以投清,可以选择隐居,有路可以选择,但作为皇帝,他没有选择,也没有退路,命运已经与大明的命运绑在一起。

    因此,朱聿键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天下的局势。

    这时,朱聿键忽然站起身来,走到那副令他失神的地图前,背对着两人,沉声道:“两位卿家过来看!”

    赵铭、郑森起身站在朱聿键身后,目光注视着地图,才发现面标注的信息十分之全。

    朱聿键面对地图,神情沉重道:“博安问朕天下局势,朕只能说危如累卵!”

    说着,他指着一处,正是徽州方向,“十月间,博洛破徽州,金声被擒,押往南京被杀。博洛之军,已从徽州南下,进入浙西,攻下衢州府,兵锋直逼仙霞关威胁福建。”

    朱聿键又指向另一处,“江西,叛将金声桓,占据南昌后,先破抚州,杀永宁王朱慈炎,后又破吉安、占广昌、袁州,杀朕巡抚邝昭。江西一省,只剩



第111章联顺抗清
    封鲁王为储君,这是浙东臣服于他的条件,朱聿键听了赵铭的话,一下沉默了。

    太子一般都是皇帝之子,只有皇帝没有儿子的时候,才会挑选血缘较近的宗室来做太子。

    皇帝自然是想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不到万不得已,岂会将皇位传给他人。

    再者作为皇帝,即便有皇子,皇帝一般也不会过早的立太子,因为储君一立,大臣难免会去巴结储君,从而分掉皇帝的权利,而这是多数皇帝不能容忍的。

    朱聿键并没有皇子,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有,让他立鲁王为储君,他一时间有些无法接受。

    赵铭说完,见朱聿键皱起眉头,于是对旁边的郑森使了个眼色,郑森忙前一步,行礼道:“陛下,恕臣斗胆,臣以为现今大敌当前,不宜同姓相争,这是陛下一统大明,成为天下共主的绝佳机会。”

    朱聿键注视郑森,心头有些失望,“爱卿也赞成此议!”

    郑森点了点头,“臣以为博安此议,有利于抗清!”

    赵铭再次行礼,略带深意的看着隆武皇帝,“陛下,臣此议,能解陛下眼下困局!”

    朱聿键眯眼看着赵铭,意识到了什么,能解眼下困局,让他动了心,他忽然转过身去,背对着两人,然后挥手道:“两位卿家先退下,此事体大,容朕考虑!”

    赵铭与郑森见此对视一眼,随即躬身行礼,退出了御书房。

    两人走在行宫,赵铭想起阎应元等人,于是对郑森道:“大木,阎公与我一同到了福京,随行的还有不少士人,我们盘缠用完,还请你接济接济。”

    郑森脸露出喜色,“哦,阎公也到了!这件事博安放心,抱在我的身!”

    赵铭又道:“我现在毕竟是鲁王的人,向陛下举荐阎公,只会影响阎公的前程,我希望由你出面,来举荐阎公,以免阎公打鲁王的标记,不受陛下信任。”

    郑森皱眉道:“我到福京后,向陛下举荐过博安、还有阎公、陈公,陛下也发了旨意去舟山,可是舟山黄总兵,说你们已经投靠了鲁王,陛下为此事还恼怒了一阵,难道阎公没有接受鲁王册封”

    赵铭闻语,立时明白,黄斌卿不知道出于什么缘由,并不想赵铭等人被隆武皇帝重用,所以欺瞒了皇帝。

    “接受册封的只有我,阎公一直在金塘岛,等待朝廷的任命诏书!”赵铭沉身说道。

    郑森沉默了,黄斌卿与郑芝龙交厚,这事或许又与他那个父亲有关系,他沉默一阵,“我会向陛下解释,推荐阎公入朝为官。”

    两人正说着话,眼看要出行宫,忽然方才那名太监,追了来,从后唤道:“赵将军等一等!”

    赵铭与郑森站住,转过身来,那太监疾步走过来,行礼道:“赵将军陛下还有事要询问你!”

    郑森道:“陛下叫我了没有”

    太监行礼道:“陛下只叫了赵将军,未提国姓。”

    郑森见此遂即对赵铭道:“那我先走了!”

    当下郑森离开了皇宫,而赵铭则跟着太监,又回到了御书房,朱聿键依然站在地图前失神。

    虽是皇帝,有心光复基业,但却被困于福京城,隆武将自己收复河山的愿望,倾注在地图。

    “陛下!”赵铭见此,心里有些同情眼前之人。

    朱聿键转过身来,看着赵铭,却目光锐利,“卿家说能解眼下困局,是何意”

    赵铭明白朱聿键懂了他话里的意思,见书房内左右无人,于是说道:“陛下之困局,在于外有建奴虎视眈眈,内有同姓相争,权臣掣肘,可谓内外交困。”

    朱聿键没有否认,赵铭的话语,而是沉声道:“如何解开此局”

    赵铭答道:“建奴之威胁,陛下眼下无法改变,破局关键,只能是先解内忧,也只有解内忧,才能抗击外患。”

    郑森不在,赵铭没什么顾忌,说话便大胆起来,躬身行礼,“陛下内忧,一是鲁王,一是郑芝龙。现今陛下于福京,朝政为郑芝龙把持,陛下难有作为。此种情况之下,继续与鲁王相争,既不能压服鲁王,也不能解决郑芝龙,反而会让建奴渔利。如今鲁王愿意臣服,陛下只需一储君之位,便可安浙东十万将士之心。陛下若得鲁王支持,郑芝龙便有了制衡,陛下便能借助鲁



1...2829303132...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