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赵铭道:“还是要麻烦姨父,找下郑森!”
杨骢皱眉道:“锡儿你杀了郑芝豹,国姓会帮你”
赵铭沉声道:“没奈何,除了他,没有人能带我出去!郑芝龙迟早会搜到姨父这里!”
杨骢点了点头,“那好!”
……
郑芝龙的亲兄弟,本来剩下郑鴻逵、郑芝豹两人,郑芝豹的地位,在郑家相当于三当家,地位尊贵。
现在郑芝豹居然被人杀了,郑氏家族自然群情激奋,发誓要给五爷报仇,福建各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也都来吊丧,表示哀痛的同时,也声言一定帮郑家揪出凶手。
郑芝豹的灵堂内,郑氏族人哭成一片,郑芝龙并未露面,而是在书房内。
书房外,穿着盔甲,手持火枪的黑藩兵,戒备森严的护卫着,书房内郑芝龙则正召集郑彩、郑联等郑家后辈议事。
郑芝龙阴沉着脸,“还没抓到凶手吗”
郑彩抱拳行礼,“太师,城已经快搜遍,还是没有发现赵贼的踪迹。”
郑芝龙闻语大怒,“他还能飞了不成,给我仔细搜,特别是那些亲近隆武的大臣府邸,一个也不要漏掉。他肯定还藏在城里!”
“是!我们挖地三尺,也要将他揪出来,千刀万剐,祭奠五叔!”郑彩咬牙切齿。
郑芝龙恼怒道:“鲁王的使者杀死了你们叔叔,皇帝却不为咱们郑家做主,他不做主,那我们郑家自己动手。郑彩你一定要抓住赵铭,郑联你率兵出分水关,给鲁王一个教训!”
……
郑森并没参与议事,他与郑鴻逵一起接待吊丧之人。
这时郑森披着孝衣,神情忧郁的走出灵堂,他不相信赵铭会突然进行刺杀,但是他五叔郑芝豹确实被杀死了。
这让郑森内心一阵纠结,很想弄清楚到底怎么一回事。
那天郑森与赵铭分开后,营地便有人来禀报,说营有事,郑森便返回了大营。
他派出人员去接阎应元等人,去接赵铭,可都没接到人,不想昨夜刚天黑,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郑森直接问郑芝龙,却被喝斥了一顿,但郑森知道,这其定有阴谋,否则赵铭为何会出现在国公府邸
郑森心神不宁的站在门外,迎接着前来吊丧的宾客,忽然一人从他身前经过,趁着周围无人,轻声说道:“国姓,博安有事求你。”
郑森看清来人是右佥都御史杨骢,眼睛瞪圆,警惕的看了一眼四周,“他在哪儿”
“在我府邸!”杨骢道:“博安希望国姓能助他出城。”
郑森看了看灵堂内的郑家人,并没有注意这边,点了点头,“今晚三更,我在后门接他。”
杨骢微微颔首,遂即走进灵堂,给郑芝豹香行礼。
……
是夜杨骢府邸,赵铭与杨骢坐在厅堂内等候,眼看着快到三更天,还不见皇帝圣旨出宫,心头不禁有些焦急。
赵铭道:“夷父,你通知锦衣卫没有”
杨骢来回踱步,“怎么没通知,高
第116章边境冲突
赵铭离开了福京,便一路向东北方向而去。
福建是郑芝龙的地盘,郑家势力遍布,甚至深入乡野,他不敢走大路,郑森给的钱也不敢花,只能走小路,踏漫漫回浙之路。
福京到浙东,足有千里之遥,加又是山路,躲躲藏藏,随便绕一绕,怕是一个月也出不了福建。
这让赵铭十分焦急,正好这时他在路遇见了一个昆戏班子,他一打听,得知戏班子要返回浙江,立刻便厚着脸皮,要求加入。
昆戏班子的班主叫寇白门,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身段颀长,穿着短打练功服,眉宇间有一股侠气,“我看你有把力气,带着你,不过到了我的班子,不管你以前是做什么的,都要本分点,多干活,我这里不养闲人。”
赵铭连忙保证,“班主放心,我勤快的很。”
寇白门没有表情的点了点头,“那好,你先把这些东西,搬到车去!”
说完寇白门便转身离去,赵铭看着她的背影,心叹息道,“是个美人,是太冷了。”
昆戏起源于江南地区,戏班子因为战乱,便想到福建讨生活。
她们本以为能够在福建讨口饭吃,可是不想江浙与福建之间,语言相差太大,闽地百姓听不懂江浙的吴语,戏班子也听不懂闽南话,于是只能又返回浙江。
赵铭跟着戏班子,跋山涉水,一路帮助推车,做饭,又干回了火头军的勾当。
戏班子有二十多号人,赵铭不会唱戏,不过他力气大,干活勤快,平时抬个道具,帮众人做饭,一个人干几个的活,很快与众人熟络起来。
戏班子里不养闲人,班子里的人,除了唱戏,洗衣做饭也得轮流做。
赵铭在张名振军,做过火头军,没想到劈柴做饭的功夫,又派用场,让他做小炒不行,但大锅饭还是可以,戏班子里的人轮流做的要好吃一些,很快成了专职厨子。
戏班子一路唱一路走,赵铭逐渐与众人熟悉起来,没事的时候看她们唱戏,都是《杜丹亭》《紫钗记》一类情情爱爱,软绵绵的东西,赵铭并不喜欢听。
如今战乱,国家危亡之际,这种戏是亡国之音,要唱唱些战场厮杀,保家卫国的戏曲。
不过赵铭也不会编戏,且他不想招摇,每日依旧赶路干活,然后与人聊天,知道了不少戏班子里的事情。
戏班子里有几个大姐,总是喜欢说些,谁和谁怎样,谁以前做什么的事情。
赵铭听了一些,才知道班主寇白门,原来还是青楼名妓。
赵铭身材高大,人也长得很俊,大姐们总会跑来和他聊天。
这日赵铭一边洗菜,一边正听着大姐们,说着班子里谁谁喜欢班主的事情,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干咳,大姐赶紧闭嘴。
寇白门站在身后,看了赵铭一眼,“大个子,你过来!”
赵铭忙洗了洗手,跟着寇白门,进到小树林旁,有些激动道:“班主找我做什么”
寇白门注视着赵铭道:“马出关了,我知道你不是普通人,希望我没有救错人,这点盘缠你收好,出了福建你走吧!”
赵铭接过钱袋,里面都是些铜钱,心有些感动,“班主放心,你绝对没有错人,班主助我出关,还送盘缠,这份情我定当报答。”
寇白门道:“你不必客气,不过话说回来,你不是北边的细作吧”
赵铭挺起健硕的胸肌,笑道:“班主觉得我堂堂汉家儿,像是建奴细作么”
寇白门似乎松了口气,“不像,若是的话,你该走仙霞关,我看你像是浙东的人。”
……
很快,班子出了分水关,进入浙江地界,
第117章浙东危机
十二月初,江南天气湿冷,令人难以忍受,不过对于满洲统治者而言,相于酷暑的六七月,他们还是更习惯寒冷冬季一些。≦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
≧
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城,原来是江浙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如今被清军占据,城市萧条破败了不少。
不过,随着洪承畴主政江南,清廷控制下的江南地区,崩溃的经济,逐渐出现了一丝好转。
清军南下,以及剃发令的摧残后,江浙地方破败,人口凋敝,大量百姓逃亡,长此下去,满清必然无法从江南获得钱粮补给,财政便不足以维持八旗,还有几十万绿营兵作战,清廷将无法维系关内的统治。
这时以洪承畴为首的一大批汉奸官绅出现,开始为满清收拾残局,便为满清解决了地方无人治理的尴尬局面。
时间到一六四五年底,经过大半年的残酷杀戮后,清廷治下区域内,剃发易服令,已经得到彻底的推行。
不愿剃发的人,要么被杀,要么向南逃亡,留下的大都剃发,而剃发便表示,已经屈服于满清的淫威,而这种人基本不会再反抗满清的统治。
这样一来,经过清洗后留下的百姓,大多都是满清的顺民,便降低了清廷的统治成本,也给了洪承畴施展的机会。
洪承畴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给顺民分配土地,同时静止清兵肆意杀害,剃发的顺民,逐渐恢复了江南地区的社会秩序。
一时间,百姓返回家乡,收拾荒地,商人也开始重新,生产和倒卖货物,江浙之地,逐渐成为清廷的粮食赋税重地。
在洪承畴的政策影响下,不少逃离的百姓又回到了城,凋敝的杭州城,也慢慢恢复了一些生气。
杭州城内,多铎抢占了一座富人的宅子,作为自己的府邸。
大堂内,四处都点着火盆,将房间烘得十分温暖,多铎光着头皮,在两名女子的伺候下,正品尝美酒,看着歌舞。
这时闽浙总督张存仁,忽然走进大堂,看见这一幕,不禁微微皱起眉头,他行礼道:“豫王爷,奴才有事禀报!”
多铎看见张存仁,遂即坐正身子,挥了挥手,大堂内的众多女子,便纷纷退了出去。
“什么事情”多铎放下酒杯问道。
张存仁道,“奴才得到一个好消息,伪鲁王与伪唐王,似乎闹翻了。”
多铎精神一振,很感兴趣的问道,“哦,怎么一回事,快给本王说一说!”
张存仁笑道:“细作回报,郑芝龙派出一支兵马偷袭了温州,伪鲁王正调兵南下,双方可能要发生冲突。”
说着,张存仁拱手建言道:“王爷,若是他们自相残杀,我们的机会来了。”
多铎脸忍不住露出微笑,“蛮子还真是喜欢窝里斗,他们忘了伪福王是怎么被灭的吗他们这真是找死!”
多铎站起身来,在大堂内来回走了几步,忽然一挥手,“这次确实是个机会,传令各部做好准备,一旦浙东和福建开战,立刻渡江攻击,先横扫浙东,再灭福建!”
“喳!”张存仁行礼应命,脸兴奋。
多铎也没心思喝酒了,当即穿盔甲,拿了粘帽,披大氅,便骑马前往军营。
……
从阮进口,赵铭很快了解现在的情形,鲁王以为隆武朝廷杀了赵铭,不同意封鲁王为为储君的条件,让浙东下都十分愤慨。
毕竟隆武帝在血统,并不占据优势,朱聿键能做皇帝,鲁王也能做皇帝。
现在鲁王不争了,隆武朝廷却连个储君都不愿意给,便是隆武朝廷想独占好处,那浙东君臣只有拼了。
这时郑联又出兵分水关,袭击了温州府,便将浙东众人彻底激怒。
此前浙兵虽然复杭失败,但是却于金牛岭全歼了李率泰一万清军,其还包括四千多八旗兵,重新振奋了浙兵的士气。
浙东众将,特别是国舅张国维等人,本对放弃争位感到不满,见隆武朝廷不仅杀了使者,还派兵偷袭温州,立刻便抓住机会,劝说鲁王一不做
第118章大举进攻
富春江北岸,一队清军骑兵奔驰到一座山头,为首白甲将,猛然勒住马缰,驻马山头,目光扫视对岸。≦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
≧
十二月旬,天气寒冷,战马打着响鼻,喷出白气,多铎伸手要来千里镜,仔细观察着北岸,镜头落在几个被白雪覆盖的小山丘,不禁咬牙切齿起来。
那并不是小山丘,而清军人头筑起的京观,是多铎的耻辱,也是大清国的耻辱。
“王爷,这次一定能打过江去,一雪前耻!”博洛看着对岸的京观,攥紧了马缰绳。
杭州之役,整体而言,是多铎赢了,不过清军没能顺势过江,扫灭浙东,反而折了李率泰,特别是明军将清军首级,筑成京观,却让多铎耿耿于怀。
多铎领兵以来,没被人这么挑衅过,自从次渡江受阻后,他一直再为下次渡江做准备。
现在准备差不多,南面的明军又内讧,简直是扫灭浙东的天赐良机。
富春江北岸,清军精锐秘密集结,前面的绿营兵,却在岸边挖壕沟筑土墙,摆出防御的架势。
这自然是多铎的主意,兵不厌诈,为了让浙东和福建放心内讧,狡猾的多铎在北岸摆出了防守的姿态,实际,他在暗收集船只,扎起木筏,准备排成浮桥,渡江南下。
这时多铎用千里镜,扫视南岸,明军士卒少了不少,于是收了千里镜,拔马奔下山坡。
北岸清军连营数十里,八旗兵、绿营兵,密密麻麻,出没于军帐之间,足有十万之数。
清军大营,多铎军帐,多铎站在大帐央,博洛和一帮清军将领雄赳赳的站在一旁。
多铎目光扫视众人,指着沙盘道:“伪明之兵,沿着浙东、赣南、湖南,一字横陈,如常山之蛇。浙东乃头,赣南、福建为蛇腹,打蛇当击七寸,今福建与浙东不和,头不能使身,身不驱头,自废武功,此乃天赐良机。”
帐清将神情严肃,博洛开口说道:“王爷,伪明能与我大清一战者,只有浙东、福建之众。这次两者相争,我大清趁机一举,歼灭二者,则湖南、两广一支偏师可定!届时天下俱为我大清所有!”
现在明朝的军队,主要是两支,一是鲁王手的浙兵,一是郑芝龙的郑家军,其它地方基本没有什么军队,清军只要解决了浙东和郑家,明朝的军队基本完了。
多铎沉声道:“大军准备如何呢”
“回禀王爷,将士们准备数月时间,早已准备绪!”博洛信心满满的回道。
多铎微微颔首,遂即问道:“派去招降郑芝龙的人,有消息传回来没”
博洛道:“黄澍已经传回消息,郑芝龙还很犹豫,想要待价而沽。”
多铎眯着道:“只要他愿意谈,那是件好事!你传令给黄澍,告诉他,郑芝龙提什么要求,都可以先答应下来,把他稳住,等本王扫灭了浙东,再来对付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