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赵铭走进来,径直在中堂坐下,然后微笑道:“诸位乡亲不用多礼!都坐下吧!”

    为首那人却行礼道:“侯爷军务繁忙,我们还来打扰,实在是很抱歉!”

    赵铭摆了摆手,看着老头是为首之人,“无妨,老先生怎么称呼,来见本帅有何指教”

    老者见赵铭和气,胆子大了些,拱手道:“老朽孙季廉,这次与大家前来,是想问问侯爷,是准备长期坚守淮安吗”

    赵铭直言道:“大军立刻就走,不会于淮安久留!”

    堂上众人一阵骚动,不过明军走了也好,他们又可以过安静日子,只是这话不能说给赵铭听,孙季廉试探道:“侯爷走了,我等该怎么办”

    赵铭站起身来,拍着胸脯道:“诸位老乡不用担心,本帅岂会丢下你们,自是带你们一起走!”

    这话一出,乡绅和商贾都慌了,他们在淮安都有产业,谁也不愿意走,孙季廉也不想走,他们剃过头后,气节什么的,便已经丢掉了。

    道德底线一旦突破,便很难再提上来,气节和廉耻丢掉后,人多便会越来越不要脸。

    孙季廉忙陪笑道:“侯爷不弃百姓,真是令老朽感动,只是行军作战,携民而走,终究不便,老朽等人实不忍,侯爷当阳之败。”

     




第225章抓狂的满达海
    淮安城的物资,以及运河上的漕船被明军席卷一空,城内外的百姓,也都携家带口搭船而走。

    船只装不下的,便徒步前往海州。

    百姓一般不愿离乡背井,可是一有赵铭逼迫,二来担心清军杀回来屠杀,偌大一个淮安,几乎十室九空。

    赵铭留下李化仲等人,在两淮继续抗清大业,大肆封官许爵,他代表朝廷开空头支票,于两淮安插钉子,时常骚扰清军,使得两淮不得安宁,破坏满清稳定后方的战略。

    明军席卷淮江两岸,缴获大批物资和船只,船队扩张到一千二百余艘,人员增加数万,浩浩荡荡顺流撤出淮江。

    缴获的漕船,大多是内河船只,无法离开海岸航行,赵铭遂即命徐孚远,率领一部分漕船,沿着海岸航行,将裹挟之人运往崇明,剩下船只一部分将物资运往开山岛,一部分则沿着海岸北上,进抵海州。

    海州也就是连云港地区,赵铭等人一路航行只海州时,郁洲山岛上已经聚集了二十余万人。

    郁洲山岛古称郁洲,此时泥沙还未大量堆积,郁洲山尚未与大陆相连,是一个相当大的岛屿。

    众人会师海州,都是信心倍增,找到了自身优势所在。

    深入陆地,东海明军打不过清军,可是沿海机动袭扰,清军却也拿东海明军没有办法。

    一时间,众人都颇为兴奋,聚在一起侃侃而谈。

    这时在临时节堂内,众人脸上都是兴奋之色,赵铭端坐中堂,颇为自得道:“清军布防江浙,本帅就打两淮,布防两淮,本帅就打山东,布防山东咱们就直驱河北,等清军回防京师,本帅便又打江浙!看多尔衮能奈我何!”

    王朝先等将附和道:“大帅说得对,海防万里,清狗想防住我们,根本不可能!”

    两淮刚秋收,郁洲山岛上,粮食堆积如山,大家都尝到了甜头。

    而于此对立的则是,两淮糜烂,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

    赵铭见众人高兴,心中其实也有些隐忧,袭扰虽能够牵制清军,但却无法在大陆立足,并且也会坏了自己的名声。

    郑成功盘踞夏门,却没能收复沿海,在陆地上建立一块稳固的据点,一是站不住脚跟,打不赢清军,二是,郑成功为了养兵,获得粮食,对占据之地,收取重税,使得原本支持他的福建百姓,逐渐力不从心,慢慢改变了态度。

    这点赵铭是需要警惕的,而他采取的办法,便是得罪一批,拉拢一批。

    两淮相当对山东而言,比较富裕,是清廷的粮、盐产地,赵铭必须进行破坏,并且不会有所顾忌,而山东之地相当贫瘠,清军收不上钱粮,当地百姓又憎恨满清,赵铭搜刮起来吃力不讨好,便没必要得罪山东百姓。

    在山东,赵铭便不准备采取两淮的策略,而是准备打破城池,便登高而呼,提供钱粮军械,资助山东反清势力。

    这时节堂内,众人都颇为兴奋,一将却匆匆进来,禀报道:“大帅,满达海以渡淮江,正向海州而来,徐州和归德清军,也已经转头东进,距离海州只剩五十里。”

    话音未落,又一名斥候进入大厅,疾步抢进来,单膝跪地道:“报!启禀大帅,山东兖州、沂州等处清军南下,直扑海州而来。”

    赵铭与众将闻语,却十分淡定,大军驻扎于郁洲山岛上,清军就是来百万,众人也不心慌。

    这时,夏完淳作揖道:“大帅,看来我们调动清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赵铭微微颔首:“小隐,你是朝廷监军,就由你前往漕州,联络榆园军。”

    &n



第226章席卷山东
    赵铭在满达海将要感到海州时,便率领船队北上,拿下了忻州府临海的日照县。

    明军开仓放粮,远近响应,啸聚数万百姓。

    赵铭并未在日照停留,船队沿着山东沿海,一路向北航行。

    此战,赵铭方向明确,就是一路北上,最后杀至天津卫外海。

    赵铭身穿铠甲,披着大红斗篷,挺立在船头,任由冰冷的海风吹拂着衣袍,船上众多士卒见了,都是感叹,大帅真是威武。

    赵铭却一个哆嗦,打了个喷嚏,“妈拉个巴子,真冷!”

    眼下已经是十月下旬,天气日渐转冷,船队可能需要在山东过冬了。

    “前方何处”赵铭大声问道。

    郭忠拿出海图,看了看,抬头道:“大帅,快到登州了!”

    登州原来是明朝支援辽东的重要据点,大批物资钱粮兵马,都从登州上船运往关外。

    崇祯后期开始,明军在关外的城池逐渐全部丧失,登州失去原有作用,等清军入关后,登州城更没用了,整个城池逐渐荒废。

    明军船队一北上,沿途分兵袭击日照、胶南、胶县、乳山、文登、福山等地,登州守将早已得到消息,守军已经严阵以待。

    海面上,明军战船一字排开,炮手门将火炮推出炮窗,向登州城砸去,大批明军乘船冲入港湾,登上码头,在火炮的掩护下,向登州城发起了气势如虹的进攻。

    济南府早已风声鹤唳,山东巡抚方大猷惶惶不安,他手头只有一个抚标,防守济南尚且不够,根本没有实力来抵御赵铭进犯。

    巡抚衙门内,大冷天,方大猷脑门冒汗,手抖着奋笔疾书,“海寇来势汹汹,破日照、胶南,如今又陷登州,兵锋将近济南。山东之民人心未附,西有榆园贼、东有高苑寇,今又有海寇来袭,群贼并起,局势堪忧。山东乃粮运之道,兼临近河北,若齐鲁变色,如利剑穿胸。奴才麾下只有抚标三千人,另加柯永盛一营兵,无力驱除海寇,肯请摄政王速发真满洲数万,星夜南驰。”

    写完揍报,方大猷松了口气,他叫来属下,急声吩咐道:“快,将此奏疏,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

    十月下旬,河北大地下了一场大雪,千里一片白雪皑皑。

    在银装素裹的旷野上,几名骑兵急速奔驰,前方出现一座雄伟壮阔的城池。

    骑兵奔驰到城门处,呈上通关文碟,守军士卒立时将拒马搬开,骑兵呼啸进入北京城。

    战马在街道上奔驰,惊得百姓纷纷闪避,众人议论纷纷,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上次这么急,还是满洲一个贝勒,被明军斩杀,这次难道又是谁死呢

    骑兵一路奔驰到兵部衙门,匆匆翻身下马,抢上台阶,急声大喊,“紧急军情,要立刻禀报摄政王。”

    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此时正在王府公房内,大发雷霆。

    赵铭师入淮江,攻下淮安,将原本将要运往北京的漕粮,全部劫走,使得北京城粮价飞涨,令八旗和民间都怨声载道,令多尔衮十分恼怒。

    北京城作为明朝首都时,粮食的供给就是靠着南方运来的米粮,清军占据北京后,几十万八旗眷属聚集城中,又不事生产,粮食同样要靠南方补给。

    现在漕米被赵铭劫去,北京城粮价翻了一倍,过年都难,朝野上下都十分不满。

    “洪承畴这个狗奴才,誓言旦旦的向本王保证,会镇守好江浙,本王想问他,两淮不是他的防区吗”多尔衮大发雷霆,已经想将洪承畴拿下,另换



第227章训斥满达海
    进入十一月,天气日渐寒冷,明军止步于山东境内,并未继续北上。手机端

    赵铭率军抵达山东沿海后,发现满清在山东的兵力十分单薄,并不是说没有驻军,而是驻军多是一些战力堪忧的绿营兵,对付普通盗匪还行,遇见正规明军,打一会儿打不过,往往就主动逃跑了。

    再者,清军当年数次劫掠山东,多尔衮攻入山东后,于济南一次屠杀十八万人,又掳走三四十万山东百姓为奴,牲畜十于万头。

    后来阿巴泰入侵山东,在山东牧马半年,四处劫掠,犯下滔天罪行,临走同样掳走三四十万人,牲畜无数。

    这些原因,使得满清在山东的统治,十分不稳固,也不得人心。

    早前弘光朝时,山东百姓听说李自成被清军击败,清军入关,便立时拥立济王抗清,收复大半个山东,请弘光朝廷派兵接收,弘光朝廷却因为推行借虏平寇之策,害怕满清误会,没有派一兵一卒北上,将山东拱手让给了满清。

    此后,顺将赵应元于青州反清,发动青州之变,拥立明朝宗室衡藩抗清,山东各地纷纷响应,同样因为没有明军的支援,而被清军扑灭。

    现在山东大大小小的义军,已经被清军扑灭大半,可是山东百姓与清军有仇,清军主力一走,便又冒出一批义军。

    其中以曹州榆园军,济南、青州交界地带的高苑军,声势最大。

    榆园军活动与山东西部,在运河之西,有原明朝东平伯刘泽清的暗中支持,其侄儿刘之榦,部将李化鲸、郑隆芳、姚文昌等人,都秘密加入了榆园军,成了义军的主要头目。

    在赵铭让夏完淳前往曹州后,刘之榦,李化鲸化名起义,率领两万余人,连续攻克曹州、定陶、城武、东明等地,山东钜野和同曹州接境的直隶大名府、河南归德府都有百姓响应,声势颇大。

    高苑军则是剃发令后,山东中部兴起的一支义军,其首领谢迁,攻城拔寨,被满清称为山东第一巨寇。

    赵铭派遣王家勤,联络谢迁后,立时也得到了谢迁的响应。

    除了这两股声势浩大的义军外,还有数十支几百到千余人不等的义军,也纷纷响应明军。

    这让原本准备,一路直接杀到天津卫的赵铭,决定在山东大干一场。

    山东一省,东部地区,伸入大海,登莱两府三面环海,地形狭窄,且境内多山,利于防守,也利于战船机动,不利于清军骑兵穿插,是可以用武之地。

    十月底,赵铭陷登州,破莱州,十一月初,与高苑军会师青州城下,又攻破青州城,山东东部尽数反正,满清只余济南、武定、沂州、兖州等地尚在手中,局势彻底糜烂。

    青州城外,明军开仓放粮,山东各路义军、山寨盗匪、绿林好汉们齐聚青州,声势浩大。

    站在青州城头,抬眼望去,四面八方都是人,服装各异,武器五花八门,青州、登莱的义军、乡绅护院、土匪、杂牌武装,全部出动了,浩浩荡荡足有几万人。

    于此同时,从北京南下的两万清军,在护军统领觉罗巴哈纳,贝子岳乐的率领下,赶至济南城,同巡抚方大猷会师。

    另一路清军,则在满达海的带领下,追至日照,刚刚收复县城。

    满达海得到赵铭入淮江的消息后,匆忙带领三万人马北上增援,然后又从淮安追至海州,从海州追入山东。

    因为出发匆忙,大军没携带多少粮食,两淮又遭受明军破坏,所以满达海追海州后,就没了粮食,军队只能止步海州,直到后续军粮送到,他才杀入山东,追到日照县。

    &n



第228章谁急打谁
    清军果然沉不住气,在冬季发起了进攻。≦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

    ≧

    赵铭沉声问道:“清军怎么来的”

    斥候回禀道:“两万精锐出济南,向沿着官道向东进军,直扑益都。另一路是一直尾随我们的满达海,也有两万余众,自日照县北上进入莱州。”

    山东是粮运之道,又在河北与江南之间,地理位置重要,向北可威胁北京,使得满清必须在河北留有兵力,向南可威胁江南,使得江浙清军面临山东与浙江明军的夹击,向西可攻入河南,而一旦河南被搅乱,满清的统治就等于被拦腰斩断。

    听说两路清兵杀来,赵铭吸了一口凉气,不过并不慌张,而是很稳的笑道:“看来满达海和多尔衮急了。两支人马刚入山东,就迫不及待的要来攻击本帅。”

    进入山东的明军,只有一万三千余人,其中还有四千多人是水军,上岸的人马只有九千多人,而两路清军,是明军的四倍,不过山东半岛三面临海,明军打不赢可以随时入海,所以并不慌张。

    王朝先道:“大帅,清军兵分两路,一路直扑益都,一路插向莱州,这是想将我们歼灭在青州境内啊!”

    赵铭点了点头,忽然挥手道:“拿地图过来!”

    幕府参谋立刻,拿出一份地图展开,烤火的众将都围了过来。

    这时赵铭盯着地图看了半响,手指在上面笔画一阵,忽然击掌笑道:“两路清军分兵而来,咱们挡一路,放一路,将其引入腹地,打个伏击,如何”

    众人闻语,眼中精光一闪,王朝先抱拳道:“还请大帅示下,咱们怎么个打法”

    军事上连续的胜利,让东海明军对于清军,并无恐惧之心,众人听清军要来,第一个反应不是来了多少人,而是该怎么打。

    赵铭沉吟一阵,冷笑道:“自然是谁最急打谁!”

    王朝先、阮美、李忠明等将当即笑道:“那必是满达海无疑了!”

    赵铭嘿嘿一笑,“对,就打这个死催的鞑子!”

    满达海从扬州追到淮安,又一路追到山东,看着明军将两淮、山东搅乱,心里肯定最急。
1...6061626364...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