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赵铭的船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终于回到了舟山。
此时,赵铭看着辽阔的大海,以及身后庞大的舰队,心中颇为感慨。
原本在去岁八月,隆武朝廷就将灭亡,不过因为赵铭的努力斗争,牵制了南下的清军,隆武朝廷挺过了隆武二年。
现入今已经入夏,天气炎热,不适合清军作战,而且清军被赵铭调动牵制大半年,连续奔走,军队人困马乏,需要避暑休整,所以天下间的战事,逐渐停歇下来。
此时,清军在关外人马增加至两万人,代善令清军在金州、海州、盖州等地屯田,与旅顺明军对持。
多铎退回关内后,清军连续奔波疲乏,并未立刻南下征战,而是留在北京避暑。
山东义军主动放弃许多城池,或入蒙阴山区,或者退入登莱,以及沿海诸多岛屿,清军暂时并未围剿。
此时赵铭和满清连续斗了大半年,赵铭已经有些疲惫,清军被搅乱了两淮和山东,还被赵铭在辽东安插了一枚钉子,便是更加疲于应对。
现在清军需要时间休整,积蓄力量,恢复秩序之后,再来进行围剿,而赵铭也需要休整一段时间,重新分析局势,并清点家底和缴获。
六月八日,金塘岛,烈港。
一艘艘的战船鱼贯进入海港,士卒降下船帆,放下船锚,将绳索丢上码头,上面的士卒,立时接住绳索,将绳索套在码头上的石桩上。
这时船上放下船梯,甲板上的水手,还有明军将士们,顿时就是一声欢呼。
在码头上,陈名遇还有岛上的眷属们,早已站着等候多时,众人看见士卒走下船,见到自己的亲人,连忙高兴挥手,呼喊着士卒的名字,而还没看见自家儿子、丈夫的眷属们,则踮起脚尖,脸上逐渐漏出了惶恐之色。
这时赵铭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下船来,陈明遇等人立刻迎接上来,“恭迎大帅凯旋归来。”
赵铭摆了摆手,“陈先生,岛上这段时间如何”
离开金塘岛大半年的时间,赵铭对于岛上情况,还有浙江都指挥使司的运转状况,都比较关心。
“大帅放心,岛上没有什么要紧的大事发生,不过岸上却发生了不少事情。”陈明遇沉声道。
赵铭微微皱眉,“走,先回官厅。”
当下一行人,离开码头,来到金塘堡内。
赵铭不顾风尘仆仆,只是卸下盔甲,换上一身常服,便来到官厅端坐。
这时留守众人,以及回来的众多文武,都已经齐聚官厅,向赵铭见礼后,于两侧坐好。
赵铭目光扫视官厅,忽然发现胡为宗尽然也在岛上,心中不禁一阵疑惑,“咦,胡兄弟怎么上岛呢”
胡为宗起身抱拳,叹息一声,“回禀侯爷,说来话长!”
赵铭见他的神情,心头微微一沉,先让他坐下,然后看向陈明遇道:“先生方才说有几间事情,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事情”
陈名遇道:“大帅第一件事情,是件好事。三月间,朝廷派来钦差传旨,要加封大帅为右军大都督,使者坐船北上,不知大帅遇见没有”
“右军大都督”赵铭疑惑的问了一句,幕府参军屠献辰立时上前一阵耳语。
赵铭遂即明白,明朝立国之初,设立五军都督府,且权力极大,各都督管理各卫所的训练与生产,还能参与明朝军事的决策,兵部无权过问五军都督府的各种事宜。
不过明初之后,武军都督府的权力,就逐渐被削弱,原来还有统兵、练兵之权,等土木堡之变后,大批勋贵将领死的死,俘虏的被俘虏,五军都督府无法承担保卫京师抵御外敌的责任,权力便被兵部拿去,再等到卫所糜烂,五军都督府便只剩虚名了。
五军都督府只剩虚名,是因为属于五军都督管理的卫所兵,彻底糜烂,不堪一用,再加上明朝原来的勋贵将领,在土木堡之变后死伤殆尽,明朝后期的将领,主要都是募军将领,并非五军都督府体系之内,所以五军都督已经名存实
第244章粮食缺口
吴易字日生,号朔清,吴江人,崇祯十六年的进士。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崇祯十六年,是崇祯朝生死之年,这一年后,马上就是甲申国变。
崇祯十六年杨廷鉴榜,录取二百零五人,而这些进士们面临着崇祯朝覆灭,顺军占据北京,清军入关时,也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状元杨廷鉴选择了隐居,明亡后终身未入满清朝廷,陈名夏、宋之绳、刘肇国投靠了清廷,为满清效命,而吴易、张家玉、李长祥,则选择起兵反清,并都为了抗击清军而死。
赵铭回到舟山后不久,崇明传来消息,吴易在南京被范文程所杀,临刑前吴易遥拜孝陵,被满清凌迟处死,一同被杀的,还有三十多名士绅和天地会骨干。
赵铭听到消息,大为伤感,在军中设灵堂祭拜,下令全军缟素三日。
赵铭北上牵制了一部分清军,使得清军无力在正面战场,对明朝发起猛攻,但是清军围剿地方义军还是绰绰有余。
在满清决定清剿各地义军后,除了太湖吴易军被镇压,湖广郧阳王光泰兄弟三人,为响应堵胤锡反攻岳州,而发起的反清起义,也被满清镇压,王光泰领残兵逃入夔东地区。
另外,陕西汉中贺珍、孙守法等人,领导反清义军,也被清军击败,孙守法被清军伏杀,平定关中、汉中,贺珍率领残兵,也进入了夔东地区。
若按着历史发展,之后还有几支顺系人马,在抗清斗争失败后,转进至夔东,形成大大小小十多股义军,便是后来著名的夔东十三家。
时间进入隆武三年七月,满清控制区域,除了山东、辽东、江浙沿海,有赵铭支持的义军活动外,其控制区域内,单打独斗,缺少官军支持的义军,不是被剿灭,就是钻山沟,暂时蛰伏起来。
虽说现在满清东部沿海不安宁,但是随着禁海之策推行,加上满清经济并不依靠海洋,也不鼓励商业,江南手工业作坊迅速破产,商品经济被破坏,江南、河南等地棉田、桑田大半转为粮食种植,满清境内粮食逐渐充足,实力必然稳步提升。
在禁海之策推行后,沿海地区出现了百里无人区,使得赵铭对满清的袭扰变得困难,也无法干扰满清控制的广大内陆地区。
如果满清控制的地区,逐渐安定,那么以满清控制的辽阔疆域,其人力和物力,都将逐步提升,对明朝形成碾压的趋势。
这让赵铭心中有些焦急,认清了明清间的巨大差距,收起了对满清的轻视之心。
七月中旬,消失了多日的陈子龙等人,转转来到了舟山,赵铭又得到不少人才,同时他们也带来两个消息。
一是,何腾蛟收复了岳州,二是隆武帝终于离开了福京,到了赣州之东的福建汀州府,只等湖广迎驾军一到,便准备强行离开福建前往赣南。
这两个消息,令赵铭感到有些意外,此时抗清局势尚可,隆武皇帝对郑芝龙而言,可以说依旧奇货可居,赵铭觉得自己若是郑芝龙,绝对不会放隆武皇帝离开福京。
现在隆武皇帝离开福京,若今后隆武中兴,郑芝龙岂会有好日子。
赵铭有些不理解郑芝龙的思维,不过郑芝龙的思维本来就奇怪,海上王不做,非去投靠满清的主,不理解他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
相比于隆武离开福京,移驾汀州,更让赵铭惊讶的是,何腾蛟居然光复了岳州。
毕竟历史上隆武是离开过福京,前往过汀州的,而历史上何腾蛟却几乎没有如此雄起的时刻。
难道是何腾蛟知耻后勇,终于明白一次,趁着东海明军牵制多铎的机会,雄起一次,打下了岳州
&
第245章拓殖者张益达
三国时期,东吴船队到达台湾后,中原王朝确立了对台湾名义上的统治,不过几千年来,台湾岛却一直处于未开发的状态。手机端 //
直到明朝时期,汉人大规模上岛,才逐渐开发了台岛,使得台湾南部慢慢结束了蛮荒时代。
台湾北部,西班牙人在1626年便于鸡笼地区建造了圣萨尔瓦多城,不过西班牙只是建立一个与中国贸易的据点,并且他们的殖民以掠夺为主,目的并不是开发台湾,所以台湾北部依旧是危险的蛮荒之地。
这时,在淡水河流域,两边长满茂密的热带树林,一队十余人的汉子,背着大包小包,逆着溪流向前跋涉,进入山林深处。
为首一名黑脸壮汉,走得浑身是汗,蹲在溪水边,洗了把脸,扭头对身后众人道:“都歇一歇,再走半个时辰就到了!”
黑脸汉子不是别人,正是原来天目山寨主,现在台北卫数百个屯寨屯长之一张益达。
张益达和他山寨的一众人,来到台湾岛上后,发现岛上并不太平,不过同时也充满了机遇。
对于汉人而言,每到一地,只要土地适合生存,汉人便很容易扎根,并且过得比本地土人要好很多。
张益达去岁秋来到台北,分了一大片土地,不过那些土地,全都是长满树木和野草的原始丛林,他领着属下,烧荒整地,搭建屯堡,累了个半死,中间还有不少兄弟死去,连他自己也生了病。
张益达本来以为自己会病死在台湾,为自己没能干出一番大事,就这么窝囊的死去而感到悲愤,军师老季与土人交易时,却给他弄来了一种白色晶体,神奇的治好了他的病。
身体好了之后,张益达十分好奇,那些白色晶体是什么东西,于是便研究询问起来,最后得知这些晶体叫樟脑,乃是从台湾岛上一种樟脑树上提炼,不仅能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还能杀虫止痒,驱虫除湿。
这个发现,让张益达灵光一闪,发现了一个商机,台岛上有几十万汉人,受尽岛上湿气和蚊虫的折磨,每天都有病死,如果他能得到樟脑,拿樟脑去各屯庄换取粮食和物资,岂不比种地强得多。
张益达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早年就因为受不了地里刨食,辛辛苦苦一年,还吃不饱的苦日子,而做过行脚商人,后来地方上混乱,货物被抢,商人不好做,他才落草成了强盗。
虽说卫所给了张益达他们分配了大片土地,但是张益达发现樟脑的商机后,便毅然决定,由老季带着一部分人屯田,而他则去找那些原始部落换取樟脑。
从正月起,张益达就带人穿行于茫茫丛林之间,寻找原始部落交易,不过起初他的交易并不成功,甚至还差点丢了性命。
这一是因为土人不认银子,他没有什么东西来进行交换,二是台岛土人大多是渔猎民族,十分彪悍,很喜欢砍人头。
一次张益达深入一个部落的猎场,遭受了土人部落的埋伏,幸亏张益达勇力过人,土人偷袭不成,为首一人反而被张益达生擒。
张益达放了那土人,那土人见张益达其实也没恶意,于是与张益达做了朋友,张益达的生意才真正开张。
那土人乃是泰雅人一个分支部落首领的儿子,张益达得了他的关照,附近十多个土人寨子,都可以平安通行,生意也终于有了起色。
张益达走遍几个部落,用布匹、鞋子、盐巴来进行交换,不仅垄断了淡水上游几个泰雅人部落的樟脑,还购买了大批毛皮,然后转卖给台北卫各个屯堡的汉人,换取粮食物资,还给供销社提供货源,赚
第246章台北冲突(为了掌门)
土人部落的条件十分简陋,即便是部落族长居住之地,也是一个窝棚。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张益达一行人,用土人需要衣服、盐巴、陶罐等物,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换走了部落土民提炼的樟脑。
樟脑土人们自己也要用,以前只是提炼一点自己用,现在多炼一些,能换取昂贵的布匹和陶器,让土人都十分感激。
部落首领为了感谢一行人给他们带来急需的生活用品,还教他们搭土灶,建造木房子,制造桌椅板凳还有木床,夜晚杀了头台湾鬣羚,点燃篝火,载歌载舞的庆祝交易,欢迎张益达一行。
张益达黝黑的脸上透出红晕之色,借着酒劲,眼睛在部落少女身上乱瞟。
原本张益达对被踢出战兵,耿耿于怀,此时却已经彻底放下,觉得在这台湾也十分不错。
他想着自己亲手建起的屯子一天天壮大,跟着他的兄弟也都能吃饱,一穷二白的建立起一座村寨,心中多少有些成就感。
这时部落内众人都是满面笑容,吃着鬣羚肉,少女们跳着舞蹈,不时给张益达敬酒,双方虽语言不通,但还是能够感受到热情。
部落里穷,少女们听说了外面汉人屯寨的生活,都有些想跟着张益达他们去汉人的寨子生活。
这时,欢庆正热烈之时,忽然却有部落的土民一声惊呼,手指着东面山头,只见那里火光冲天。
张益达等人看去,心头顿时一凛,那里是泰雅人的一个部落,有六七十口人,给张益达卖过樟脑。
看那山头火光闪现,隐约间还能听见火枪声想,张益达等人惊道:“是西夷!”
樟脑是个好东西,能够去湿驱虫,登陆台岛的汉人需要,广东福建、云贵、南洋都需要此物,西夷在海上漂泊,在全世界殖民了许多湿热地区,同样对樟脑有需求。
台湾自古就盛产樟脑,历史上台湾一个地区的年产量就占了世界的七八成,而且樟脑色泽好质量硬,包含巨大的利益,殖民者自然也垂涎欲滴。
历史上,英国在台湾走私樟脑,每年可以获得银币十五万,而英国人对此依然不满足,他们为霸占和垄断台湾樟脑,还与满清打了一场被称为第“三次鸦片战争”的“樟脑丸战争”。
在张益达收樟脑时,西班牙人其实也发现了樟脑,并开始收购樟脑丸,然后运往南洋高价销售。
此时西班牙已经不是海上最强的国家,但是它的实力依旧强大,殖民地遍布全球。
西班牙人在美洲,挖掘大批白银,大部分运往中国,准备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
满清禁海后,西班牙人不远万里运来白银,却无法购买到中国的货物,便让西班牙人急了。
银子必须有购买力,才能算是钱,买不到东西,西班牙人在美洲,岂不白干了。
这时,西班牙人发现了台湾岛上的樟脑,便开始关注此物,进行收购,不过银子对台湾以物易物的原始部落却未必有用,双方间无法达成交易,西班牙人便直接动武,抢劫土人部落,收缴樟脑,并俘获土人为奴隶,给他们加固堡垒,开垦土地,充作农奴。
金塘岛一战后,台湾乃至整个南洋的荷兰人实力开始衰弱,而郑芝龙被内陆明清之争牵制了精力,南洋上西班牙人便隐约间变得强大起来,开始扩张着他们的实力,占领殖民地。
这时土民们看见远处部落似乎被烧毁,顿时人心惶惶,匆匆结束了庆贺,开始对部落周
第247章歼灭西班牙小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