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中军大帐内,中间是一个沙盘,朱以海与赵铭等人围着沙盘。

    “现今局势,进不能进,退又不能退,为之奈何”朱以海重重出了一口气。

    赵铭也沉着脸道:“清军占据福京,多铎十余万大军,陈兵福州一线,我等五万众,上前难以击败清兵,是谓之不能进。若是我等撤退,清军在福建站稳脚跟,浙江将处于清军三面围困之中,必然无法坚守浙西、浙南,且若我军一退,多铎十余万大军,就能抽出手来,是先乘势追击后退的我军,乘势杀入浙南,剿灭我们这支抗清劲旅,还是出兵去取兵力空虚的两粤,亦或是去包抄赣南,都由清军选择。这谓之不能退!”

    眼下明军因为郑芝龙投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若是不能破局,恐怕会向历史上一样,出现大崩溃,直到孙可望、李定国加入阵营,才勉强稳住战局。

    众人看着沙盘,都是愁眉苦脸,吴兆胜道:“多铎十余万大军,集结于福州,我等既然不能胜,就该做好后撤,应对清军的三面围剿的准备。现在大军屯于此地,并非长久之计,我建议撤回温州。”

    这样僵持着,确实不是办法,等多铎将福建降军整合,那浙军的处境,只会越来越危险。

    夏完淳听了吴兆胜的话,出列作揖道:“吴督镇之言,卑职不敢苟同。眼下局势,退一步万劫不复,进一步才有一线生机。”

    吴兆胜面露不快,“夏监军想如何进军,靠五万浙军,能击败十三万清军吗”

    夏完淳正要说话,丁维岳挑帐进来,走到赵铭耳边一阵低语,赵铭神情立时一变。

    众人见此心头一凛,朱以海沉声道:“博安,莫不是清军杀来呢”

    赵铭摇了摇头,抱拳禀报道:“殿下,是何文成回来了!”

    在浙军入闽之前,朱以海为了与隆武联系,派出何文成先入福建。

    自此之后,众人便没了何文成的消息,也不知道隆武皇帝的情况,有没有逃至赣州,转进湖广。

    赵铭等人屯军宁德,不肯撤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还不知道隆武的消息。

    如果隆武等人到了赣州,移驾湖广,整合西南抗清武装,或许明军还有机会稳住阵脚。

    “长庚回来呢”朱以海有些惊喜,忙道:“快让他进来。”

    不多时,丁维岳带进来一人,身穿长衫,头戴斗笠,风尘仆仆的进帐。

    那人摘下斗笠,头顶包裹着头巾,脸上满是风霜,见了朱以海等人行礼道:“殿下,博安兄,张督镇,吴督镇。”

    朱以海和赵铭看他的模样,便知道他一路穿过清军占据区域,来到宁德颇为不易。

    “爱卿一路辛苦了!”朱以海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息一声。

    朱以海的关怀,让何文成心头一酸,为了赶来宁德,他不仅脱下道服换了长衫,连头发都剃了。

    “殿下,陛下被困瑞金,情况危急,请殿下救援啊!”何文成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急声说道。

    帐中众人心头一凛,都沉默起来,他们心中原本还




第280章突袭安平
    福州,多铎收拢了近七万降军,兵力大增,不过兵力增加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个烦恼。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这些郑军,以前都是郑芝龙发放粮饷,现在他把郑芝龙送走,夺了郑芝龙的兵权,同时也就继承了数万降军的日常消耗。

    满清如今占据区域广大,多几万兵的给养,完全不成问题。

    可是,清军要将钱粮运入福建,却并不容易。

    海上运输不可能,也无法走浙江沿海运输,便只能翻越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山脉。

    本来翻越山脉,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运输起来多有不变,而这时,仙霞关方向又被驻守浙西的李成栋袭扰,清军的粮食便根本运不进来。

    这让多铎虽然多了几万兵,却无法动弹,只能暂时屯驻于福州。

    为了解决这个现状,多铎记起一个多月前,被他斩杀的伪唐户部尚书李长倩,侍郎郑为虹之言。

    当时他令两人筹备钱粮,两人一粒米都未准备,只是道:“可问郑芝龙。”

    这虽是两人气愤之语,憎恨郑芝龙投清,但是两人说的也是实情。

    伪唐朝廷不过郑家所立的傀儡,自是要什么没什么,福建财富确实都在郑芝龙之手。

    多铎在节堂内来回疾走几步,忽然停下步子,冷声下令,“来人,传韩代来见!”

    福建安平城,郑芝龙走后,郑鸿逵、郑联、郑彩等人出海,安平城由郑芝龙之子郑渡继续留守安平城。

    福建郑军降的降,走的走,安平城内郑军只有三千余人,守卫着家眷还有郑家的财宝。

    此时,郑家众人已经知道,郑芝龙北上,不过却也并不知具体情况,不敢轻举妄动,对满清重用郑家,封郑芝龙为王,还抱有幻想,以为郑芝龙北上真是面见大清皇帝,去接受封赏。

    郑鸿逵、郑联、郑彩等人虽然出海盘踞于金夏两岛,拒不剃发,但是却也不敢惹事,等待郑芝龙返回后,再做打算。

    大年三十,安平城内张灯结彩,庆贺新年,不过气氛与往年相比,确实差了一些。

    郑家人走的走,散的散,加之郑芝龙不在,没有了主心骨,众人心中难免不安,只是稍微庆祝,并没有大办。

    这时城中灯火通明,城池上只有少量士卒巡视,郑渡体恤家丁,给值哨的士卒也送来酒食,众人围在一起吃喝。

    在城池外几里处,一队人马缓慢靠近,为首之人正是固山韩代,他骑马拔缰,缓慢而行,眼睛望着远处亮着灯火的安平城,露出了贪婪的目光。

    近两年,正面战场陷入拉锯战后,清军没有再占据明朝任何一座大城,自然也没有像入关之初,有那么多抢劫的机会。

    此时按着满清纪年,是清顺治五年,马上就要进入顺治六年。

    满清入关数年时间后,吸收中原制度,基本完成了制度的转换和建设,转型为一个集权大帝国。

    以前满清的财政,主要靠劫掠,入关之后,控制广大区域,原来的财政制度,便不适用了,满清开始对八旗的收入,实行正规化。

    现在旗兵的收入,不再是靠抢劫,而是靠旗田收入,以及满清朝廷发给的俸禄。

    这使得八旗兵,有了一笔固定可观的收入,子孙不愁,但这对于许多习惯抢劫,花钱大手大脚的旗兵而言,是远远不够用的,所以他们迫切需要,再进行一次抢劫,来获得一大笔钱财,满足他们的穷奢极欲。

    福建,是进入相持期后,清军夺取的一个大省,清军占据如此广阔的区域,可斩获却很有限。

    多铎要收拢人心,并没有大肆抢夺普通民众,而这些普通民众,其实也没有什么钱财可抢。

    福建之地,郑芝龙最为富有,福建的财富郑家独占七分,士绅地主占两分,百姓只占一分。

    从招降郑芝龙开始,满清就没想过要留下郑芝龙,自然是要灭郑氏一家,得福



第281章选择战场
    1649年,隆武五年,正月初五。手机端 //m.vodtw.la

    宁德县通往府州的官道上,四万余浙江士卒,沿着道路快速行军。

    明军主力走在官道上,两侧道路田埂上,也是行军的步军,各队人马蜿蜒曲折,如同一条条大蟒向前游动。

    在大军中间,一面金边王旗大纛下,朱以海身穿绯色龙袍,头戴翼善冠,骑马慢行。

    赵铭身穿银亮铠甲,披着大红披风,手提狼牙棒,骑着杂毛马跟随在侧,身后百余战将随行,军威十分壮盛。

    众人骑在马上,看向前方,远处明军骑兵斥候四出,为大军探路,近处无数步军,并没有走直线,而是弯曲着行军,入目都是攒动的头盔,密密麻麻的披甲执兵的士卒。

    直线行军,在遭受袭击时,容易被分割包围,浙江行军时,通常走“s”形进军。

    这种行军的阵型的好处是,可以首尾兼顾,防止被敌人拦腰斩断,还能在遇见袭击时,各部迅速首尾相连结成战正,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最多的兵力,还能防止逃兵和士卒掉队。

    后世太平军,还有解放军,行军时都曾采用这种队形。

    明军各部,蜿蜒前进,队伍绵延数里,场面极为壮观。

    这时在大纛旗下,赵铭昂然骑在杂毛马上,正为朱以海介绍前面地形。

    当初赵铭在福京杀了郑芝豹,孤身逃亡,双脚走完了自福京出闽地前往浙江的道路,所以对福建地形还算熟悉。

    “殿下,前方就是连江县!咱们的战场就选择于此!”赵铭提起狼牙棒,指着前方说道。

    朱以海问道:“为何选择此地野战,博安你有多大把握!”

    “殿下看了便知!”赵铭微笑道:“臣至少有六成把握!”

    说着赵铭看见前方一片丘陵,于是道:“殿下请随我来!”

    赵铭说完,便一拔马缰,脱离了行军队伍,加快速度,超过前方的步军,奔驰向远处山丘。

    福建多山缺少耕地,许多丘林地带也被开发,开垦了许多梯田,山丘并不高,不过赵铭一行人,顺着小路,奔驰了好一阵,才爬上山丘顶部。

    这时赵铭等人勒马驻立,朱以海俯视下方,似乎明白了赵铭的意图。

    赵铭勒住杂毛马,他们所在的山丘之前,是一个数里长的斜坡,斜坡被开垦成一层层的梯田,而在斜坡之下,便是连江的江滩,连江水像是一条带子,蜿蜒曲折的在梯田下方流淌。

    赵铭指着因为下雨,而积水的梯田,对朱以海等人道:“殿下,我等陈兵于梯田之上,清军渡过连江,聚集于江滩之上,然后发起仰攻,清军骑兵难以发挥出战力,下马步战,也会被梯田限制。他们若沿着田埂上冲,道路蜿蜒,若下田冲锋,又会陷入泥泞。这时我军以火器射之,以火炮轰之,必能抵挡住清军进攻!”

    赵铭选择连江作为与清军野战之地,主要就是看中了连江附近的地形,说不定能帮助明军打一个三河大捷。

    朱以海注视脚下层层的梯田,不禁颔首:“博安选择此处,或许比城池更加适合决战!”

    赵铭遂即继续说道:“只要我们在连江挡住多铎的正面攻击,清军久攻不下,大军疲乏之时,在派遣生力之军,自海上包抄清军后路,断敌粮道,必定能大败清军!”

    朱以海和明军诸将,听了赵铭的话,原本没啥信心的他们,都提起了精神。

    “殿下!都督!烽火!”山丘上,丁维岳忽然指着连江对岸,大声吼道。

    赵铭等人忙抬头看去,果见连江西岸,有浓烟窜起,烟柱升腾上天,一道道的往福州方向传递。

    这肯定是对岸清军,发现了明军后,烽火向多铎示警。

    “传令大军止步,立刻布防!”赵铭神色一凛,当即喝令。

    号角声响起,道路上行军的明军士卒,就像是受到了鞭策,纷纷提起速度,按着各自职守,抢占连水西岸的山丘,然后迅速构筑工事,准备迎接清军的攻击。

    &n



第282章连江会战
    多铎征战天下多年,所向披靡,能与他匹敌的对手,不是被大清兵击败,或死或降,就是被明朝人自己弄死。 //

    如今放眼世间,多铎豹窥天下,几无敌手,然而赵铭的出现,却令多铎敢到愤怒和羞耻。

    去岁多铎被赵铭遛了一圈,一根毛都没有捞到,让多铎深感耻辱,始终放不下这个心结,欲杀赵铭而后快。

    多铎听说赵铭自宁德西进,不禁大怒,本王没去找赵杂毛,这个赵杂毛居然还敢主动送上门来,真是目中无人。

    这次他不好好在大海里当泥鳅,非要上岸送死,简直死催的,多铎当即决定发兵,击溃赵杂毛,顺势收取浙江。

    福建以降,大清再灭浙江明军,伪明小朝廷,一下失去闽浙两省,以及眼下最能战的浙兵,天下大势必归大清,一统之业,将指日可待。

    在多铎占据福州之初,就觉得宁德的浙军很碍眼,牵制了他的兵力,使得他无法包抄赣南,突入广东,只是苦于清军粮草不足,所以没有发起远征。

    现在清军突袭安平城,缴获了郑家的钱粮,多铎兵马众多,钱粮冲足,他立刻下令,大军开拔,击溃赵杂毛。

    多铎留下韩代,率领一万清军精锐,两万降军留守福州,自己亲率五万清军精锐,五万降军,战船四百余艘,共计十万大军,扑向连江。

    清军稍作准备,大军便浩浩荡荡向东北挺进。

    正月初七,十万清军前锋抵达连江南岸,连江说是江,事实只是一条小河,无法与宽阔的闽江相比,大船始不进来,只有小船穿梭,有些水浅之地,甚至能涉水而渡。

    连江北岸,明军主阵山丘上,赵铭等人立于大纛旗下,用千里镜观看赶至对岸的清军。

    赵铭用千里镜,看向南方,只见南方的旷野上,出现无数行军的各色线条。

    穿着土黄色衣甲的郑军,还有各色盔甲的八旗,头戴红顶斗笠的绿营,沿着官道和田埂行军,十余万人马完全散开在大地上,一眼望不见尾,场面令人震撼。

    明军众人俯瞰,连江上清军前锋搭起十余座浮桥,以满足清军快速过江。

    赵铭拿起千里镜,从清军最前方看去,当先的是马蹄哒哒的骑兵,奔驰于官道上,而后是行走与道路和小道上的清军步军,中间还夹杂着佛郎机炮车、辎重车、盾车等车辆。

    一队队清军,纵横交错的行军,各队沿着道路行走,路宽则合,路窄则分,数线并行,宛如无数条游动的水蛇。

    赵铭看见清军浩大的声势,脑海中浮现一个画面,那是大决战中,黄维兵团进军的一个长镜头,就如眼前情景一般。

    山丘上明军众将,看着眼前场景,不禁都皱起眉头,敌军兵力之众,器械精良,令明军众将都严肃起来。

    “都督,敌军半渡,可否击之”阮美看着大股清军渡过连江,不禁建议道。

    赵铭摇了摇头,指着脚下梯田道:“如此地形,清军冲上来不易,我们冲下去同样不易。你还没冲到江滩,清军早以结阵以待了。”

    赵铭遂即扫视众人,沉声下令,“传令各营,听从中军号令,不得擅自出战,小心应付!”
1...7576777879...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