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遵命!”身后众多将士,齐齐躬身抱拳。

    这时清军前锋与中军都渡过连水,多铎大纛旗出现在连水北岸。

    他骑马驻立大纛旗下,只能抬头仰望远处梯田和丘陵,仿佛仰人鼻息,让他心里一阵不快。

    这时多铎抽出千里镜,观察着远处明军,只见各个丘陵和梯田的顶端,都插上了明军旗帜,看见明军利用梯田之间的高低落差,布置一道




第283章击退郑军
    多铎看出明军的防守可能不太好攻打,不过他还是决定发起攻击。 //

    横竖死的都是郑家的军队,对于满清而言,并没有什么损失,反而有利于福建的稳定,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满清不可能给郑芝龙三省之王,加上清军偷袭安平城,福建的郑氏降军,很快就逐渐反应过来。

    满清在用人上,先满蒙,次汉旗,再次辽东汉人和北方投清的汉人,然后是江南、湖广投清之人,福建的郑军只能算最次,根本不可能获得重用。

    金声桓作为左镇悍将,凭借一己之力,几乎打下江西全省,依然受到满清内部先投之人的歧视,何况这些郑军。

    多铎可以确定,随着时间推移,郑军意识到自身的处境后,必然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

    郑军阵内,施福和施琅等人,正在商讨战术,他们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看见明军的防御,便是一阵牙疼,同样明白明军的意图。

    这种情况下进攻,实在讨不到好,不过多铎下令,他们明知道不好攻打,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发起攻击。

    郑家富裕,郑军装备比一般明军要精良许多,倒也不怕浙兵。

    施福与施琅商议后,决定让装备了藤牌和圆盾的刀盾兵放在最前头,希望能够借助盾牌的防御,挡住明军的火枪和弓箭,为后面的郑军贴身肉搏创造条件。

    清军兵力优势明显,只要陷入近身搏杀,明军必然会被击败。

    这时,随着多铎一声令下,军中急催的号角响起,手持硬弓的清军督战队,已经开始催促郑军进攻。

    施福看了一眼,忙拔出战刀,对身后士卒喝令道:“弟兄们,浙军手里火器犀利,千万留意。等会儿冲锋后,大家尽量跑快些,能少吃一铳是一铳,奔跑之际切记注意脚下,不能陷在淤泥中,成为活靶子。等与浙军接战,都给我拿出气势来,不能让浙军和清军把我们闽军小瞧了。”

    施琅也拔出刀来,大声吼道:“都别给我丢脸,明白了吗”

    数千郑军阵线纷纷纷齐呼,“将军放心,定叫浙军好看!”

    施福施琅遂即同时挥刀怒吼,“给我冲!”

    号角大作,一片齐刷刷的动作,郑军士卒纷纷提起盾牌,齐齐迈动步伐,向山丘挺进。

    这时受到地形的影响,郑家步军无法结成严密的阵型向着山丘推进,只能以小队为单位,结成十余人的小阵,散开了向上攀爬。

    半腰的明军阵地上,明军士卒躲在矮墙后,手握紧了火枪,速射的铜炮,也准备就绪。

    明军大纛旗下,赵铭俯瞰梯田上,向上冲锋的清军密密麻麻,场面颇为壮观。

    “传令下去,敌军进入射程,火炮先射,然后火枪、弓箭射击,最后杀手队标枪投出,发起反冲锋,一举击溃来敌!”赵铭冷声下令。

    郑军从江滩出发,很快来到山脚下梯田上,士卒提着盾牌,掩护着火枪手和弓箭手,沿着田埂向上进军。

    忽然,半腰明军阵地,传来一阵闷响“嘭嘭嘭”,腾起一团硝烟,炮弹从橘红的炮焰中射出,飞速砸向郑军。

    后方阵观战的多铎,看见明军阵线上,炮焰闪烁,硝烟升腾,呼啸而出的炮弹,砸在郑军周围,在梯田内溅起一道道的泥柱,不禁微微皱起眉头。

    “此炮能射两里,却又不是红衣大炮,赵杂毛又弄出了一种新式火炮。”多铎皱起眉头,不过郑军阵型分散,明军火炮轰鸣,只是溅起泥土,杀伤力并不大。

    这时郑军士卒,冒着炮击,继续向前挺进,前面的人影,终于进入了火枪的射程之内。

    “砰砰砰”一片火枪声响起,明军阵线上腾起弥漫阵线的硝烟,冲在前面的清军,顿时就连连栽倒。

    一名郑军士卒胸口中弹,惨叫一声,直接扑死在关满水的梯田之中。

    在明军的火枪射



第284章乱敌军心
    数千郑军降卒,终究还是在多铎面前现眼了。 //

    八旗兵见郑军士卒,还未接近防线,就被明军击退,发出不屑的冷哼声。

    绿营兵见了,脸上也都是嘲笑之色。

    郑军士卒初降,军心本就不安,没有什么意志可言。

    虽说不少将领想着,降都降了,便好好表现,在新雇主处露个脸,以便好好发展,但是士卒却士气不高,被明军士卒直接冲垮。

    自从郑芝龙走后,郑军士卒的待遇可以说是直线下降。

    原本郑军士卒的吃食,虽说比不上八旗,但绝对超过绝大多数绿营,饷银也超过绿营,而现在多铎不可能继续给他们保持待遇,这样其它绿营,自然会有意见,而满清肯定负担不起。

    在历史上,郑芝龙降清后,奉郑芝龙之命降清的有武毅伯施福、澄济伯郑芝豹和部下总兵十员,兵将十一万三千名。

    除此之外,满清还利用郑芝龙的招牌,招降了广东白沙、甲子等沿海地带,而且原属郑芝龙部下的总兵施郎、梁立、黄廷、成升、洪习山还由武毅伯施福带领着,跟随佟养甲、李成栋进军广东,并积极参与了扑灭顺德县起义和镇压东莞、增城的张家玉抗清义师。

    郑军随李成栋出征,出力颇多,甚至一直打到梧州,在李成栋指挥下一直攻入广西东部,对南明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不过由于满清内部,根据投清的时间先后,早已形成一条鄙夷链条,郑军被其它清军歧视,立功后不仅得不到奖赏,反而被满期伺机剪灭和解散,令黄廷、洪习山等将,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忍气吞声,大有怀才不遇、有功不赏之感,最后才脱离清军,投靠郑成功。

    此时,多铎对于郑军的态度,除了水军之外,对于步军,其实就是想伺机吞并、剪灭和解散。

    层层叠叠的梯田上,郑军士卒漫野而退,不少陷入泥泞的郑军士卒,没来得及逃走,被明军士卒追上包围,六千余郑军损失两千人,不到四千人,逃了回来。

    施福、施琅等人,脸上都是一阵懊恼,感到在多铎面前丢了脸。

    本来郑军投降后,就不被其它清军看得起,今天又现了大脸,两人败退回来,心中都有些惶恐,来到多铎面前,跪地磕头,“王爷,敌军防守严密,奴才等人未能攻上去,还请王爷责罚!”

    多铎看着两人一眼,并未露出怒色,只是平淡道,“只是试探攻击,这次就算了!”

    施福和施琅等人,闻语松了口气,忙行礼,“奴才谢过王爷不杀之恩,来日定然全力以赴,击溃敌军!”

    多铎一拔马缰,“回营,尔等想一想刚才为何没有攻上去,本王稍后要听尔等之言!”

    不到一个时辰,摆开阵势的清军,便又撤回营盘,结束了今日的进攻。

    梯田上,明军士卒并没冲下来,只是将郑军击溃,赶下梯田,便停止追击。

    这时清军溃退后,田埂和水田里,四处都散落着兵器和旗帜,一队队浑身泥泞的郑军俘虏,被明军士卒押回矮墙后看管起来。

    郑军士卒下田冲锋,明军士卒冲出后,郑军士卒在没到小腿肚子的稀泥中,跑不快,被沿着田埂猛中的明军分割包围,俘虏足有千余众。

    这时大纛旗下,朱以海、赵铭等人注视着明军士卒清理战场,脸上都露出兴奋之色,连之前没什么信心的吴兆胜,也都颇为激动。

    朱以海注视战场,点头称赞,“博安选的地方,果然不错!”

    一旁吴兆胜也惊讶道:“郑军士卒多是福建人本地人,善于山林、丘陵作战,他们居然都没冲上来与我们短兵相接,那鞑子还有何惧,我们全力防守,未必不能挡住多铎!”

    在众人称赞赵铭之时,阮美按刀扶盔的疾步走来,抱拳行礼道:“殿下,将士们俘虏郑军千人,怎么处理这群软骨头!”

    朱以海微微皱眉,然后看向赵铭道:“博安以为该如何”

    赵铭微微笑道:“一千余人留着对我们来说无用,反而需要分去兵力看守。臣以为,不如让他们饱食一顿,然后放他们回去!”

    &nbs



第285章联络郑鸿逵
    郑芝龙降清后,大部分郑军士卒,还没想清楚怎么回事,就盲从剃发。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郑军将领们降清后,换了个东主,还有些想法,想要好好表现,获得清廷的认可,从而建立一番功业,普通士卒就是换个主顾发饷而已,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多铎心里虽然蔑视郑军,但是为了稳住和控制郑军,对于郑军将领还算优待,时常给予钱财奖赏。

    对于普通郑军士卒而言,换了个东家之后,却很快发现,不仅待遇没有之前好,还充满了危险,被当做炮灰使唤,心里早就存在怨言。

    虽说新投的郑军将领们竭力指挥,但是郑军士卒士气低迷,多铎连续敦促郑军攻击几日,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几日明军依旧将俘获的郑军将士送回,不少被俘虏几回的郑军士卒,来到明军营地,更是熟得更自己家里一样,该吃的吃,该喝的喝,领走还带走点吃食,与明军士卒抱拳而别。

    多铎起初并不关心郑军士卒,被放回的士卒,直接回来郑军的营寨,并未引起多铎注意。

    直到,郑军战斗力越来越差,每一次攻击都是一次丢人现眼,多铎才了解到原因。

    为了避免五万郑军,全数糜烂,多铎急忙下令,声称明军放回的俘虏中存在奸细,将放回来的士卒隔离,以免影响其他郑军。

    这些被放回的俘虏,若是杀了,必然激起郑军士卒的不满,明军都没杀他们,将他们放回,而清军却将他们斩杀,那郑军士卒恐怕会临阵倒戈。

    这些人不能杀,可留着也是个祸害,不仅不能为多铎出力,反而分去不少兵力看守。

    这时清军攻击不顺,郑军军心又有所动摇,不过多铎依旧信心满满。

    因为决定战局胜利的关键战场,其实并非连江,多铎能击败连江明军主力,对清军而言,自然是好事,可以提前剿灭浙军,获得战争的胜利,但是如果多铎无法迅速击败连江明军,也不要紧,等何洛会、巩阿岱攻下瑞金,灭了隆武小朝廷,然后西进与勒克德浑会师赣州,拿下赣南,鼎定大局后,浙江明军迟早玩完,灭亡便只是迟早的事情。

    而且,多铎突袭安平城,将郑芝龙的钱粮和财宝席卷一空,他现在手中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他耗得起。

    因此,虽说现在战事,并没有多铎离开福州时想象的那么顺利,清军并没有摧枯拉朽一般,击败赵铭,但是多铎也不用心急,满清已经占据优势,战局拖下去,对明军更加不利。

    1649年,隆武五年,正月十二日,金门岛。

    清军突袭安平城,对郑家亮出了獠牙之后,郑家十余年的积累,被清军所夺,家眷被杀被掳走,发往北京囚禁者,亦不在少数。

    这让郑鸿逵等人终于彻底清醒,知道郑芝龙被满清欺骗,郑家被满清给耍了。

    其实,仔细一想,郑家众人也该明白,满清靠着抢劫起家,而福建郑家富可敌国,满清怎么会不垂涎欲滴。

    在强盗面前,自己有实力才能守护自己的财富,自己放弃抵抗,将强盗迎进家来,幻想强盗不起歹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清军突袭郑家老巢安平城后,盘踞金夏两岛的郑军,失去了给养,郑鸿逵等人也顾不上郑芝龙被送往北京当人质,便对漳泉沿海发起了袭击,抢了一批粮食过节。

    这日,金门岛码头,一艘船只驶入海港,停泊在码头边上,夏完淳从船上走了下来。

    这时他刚上岸,一阵蹄声传来,只见定远伯郑联,引着数十骑飞奔过来,于码头前勒住战马,翻身而下,马鞭朝下拱手道:“夏监军,有失远迎了!”

    夏完淳拱手还礼,“将军不必多礼,还请带



第286章闽江口大海战上
    多铎实力强大,正鴻逵并不看好浙军,觉得以郑军现在的状态,冒然参战,或许并不能取胜,所以想要为郑家留点家底。手机端 //m.vodtw.la

    郑联和郑彩支持出兵,让郑家内部的意见不统一,郑鴻逵神情冷峻,目光如炬,思索一阵之后,才沉声表态道:“夏监军,这件事情,本侯需要找众将商议!”

    夏完淳闻语,知道郑家人要统一内部意见,明白正鴻逵的意思,于是先行礼告退。

    等夏完淳出帐后,郑鴻逵沉着脸问郑彩、郑联两人,“如今军中情况,你们不是不知,那多铎兵强马壮,就是我们郑家为一体时,也斗不过多铎,何况如今四分五裂,只有三万无家可归的残军!”

    郑彩道:“叔叔,夏监军说的有些道理,如今存亡之秋,若是不出力,浙江若败,我们不能久持,难以独立支撑。浙军若胜,必然会记恨我们,我们同样难以生存!”

    郑联道:“鲁王现为太子,今后的大明皇帝,我们此时投靠,必能获得太子好感,而且咱们乘船而去,胜则上岸收复福州,败则入海,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郑鴻逵沉默一阵,郑森被围,隆武皇帝陷入险境,他并非不想救,其实很想起兵勤王,只是他心里明白,隆武和鲁王朱以海,眼下虽然因为抗清走到一起,但今后并非不可能没有矛盾。

    如今是皇长子还小,要是大一点,难免不会生出事端。

    郑鸿逵并不想与朱以海走得太近,不过郑联和郑彩说的有理,现在是存亡之秋,不帮助浙系,他便救不出郑森和隆武皇帝。

    郑鸿逵沉吟片刻,呼出一口浊气,“既然你们两个人都赞成,那就一战吧!”

    夏完淳得知郑鸿逵同意出兵,当即派人去通知朱以海和赵铭,而他则留在金夏,负责联络沟通事宜。

    既然决定出兵,郑鸿逵遂即召集众将商议,并派出人手,分赴福建各州县,联络郑家的旧部,准备配和他们的行动。

    朱以海和赵铭在福建威望不够,只有郑家人才能号召福建,这也是赵铭要联合金夏的一个原因。

    在派遣细作深入内地之时,郑鸿逵、郑联、郑彩和夏完淳等人则紧急磋商出兵问题。

    最后,郑鸿逵决定留下一万人守金夏,率领两万人马参战,而夏完淳提出的第一个作战目标,便是归降清军的郑军水军。
1...7677787980...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