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随云仙人
了尘措手不及,剧本不对啊!顿时摸了摸鼻子,好不尴尬。
小丫头不按常理出牌,了尘第一次吓哭了小孩子,第一次nǎi爸光环失去了效果。小丫头根本不卖了尘的账,哭的厉害,也哭得心酸。
只有了尘知道小丫头为什么哭!所以才好不尴尬里狼狈而逃,很不负责地留下小太子在那里想尽办法安慰自己的“小妹妹”。
离开前厅之后,来到院子里,发现老管家竟然也在,看见了尘出来马上迎了过来,面带几sè地道:“老爷,有几个衙门的差役上门了,说我们家拐带人口,要请老爷您明日去衙门过堂呢!”
也就是衙差们一看了尘他们就不是普通人家,所以才这般客气吧!这个世界能住得起这般宅院的那个会是普通的人家,有钱就有权,有权了一定能有权,虽然商人不是官,却也不是小小衙差们惹得起的。【愛↑去△小↓說△網w qu 】你换普通人家试试?
只是了尘没想到那个老鸨子还真的告到衙门里面去了,估计这几个衙差也就是试探而已。摸一摸了尘府上的底细,看看后台够不够硬,是出一口恶气还是忍下这口恶气,就看了尘的反应了。
所以说嘛!能在风月场上混出头的,有几个是没脑子的?
只是了尘却没心情和一个老鸨子玩这种你猜我猜的游戏,皱着眉头对老管家道:“管家,你还是把那几个衙差先打发回去,本老爷自会给他们老爷一个交代”。
老管家点了点头离开了。几个衙差是小事,还不至于让老管家高看一眼。特权到处都有,几个衙差也不会这么没眼sè的。
果然,老管家不过一会儿就转回来回禀了:“老爷,几个衙差已经打发回去了,小的给他们每人打发了是十两银子。只是他们说,可能这事情有点麻烦,所以还要大老爷早点解决的好”
了尘点了点头道:“知道了”。
了尘想了想,随即从身上摸出来一张帖子道:“老管家,麻烦你将这帖子亲自送到镇守太监府,跟他说,以后救灾施粥,官府少拖拖拉拉,别以为别人猜不到,这是给那些想发财的人留时间。从明天起,官府马上开始救灾,严禁秦楼妓馆再在灾民里买卖人口,太缺德了”。
了尘说话的时候颜sè俱厉,把老管家下了一大跳,接了了尘的帖子面sè有点古怪加为难,却到底没说出口,毕竟自家老爷什么来历,老管家也是两眼一抹黑。只是常年的管家生涯,让他哪怕有再多的疑问,也会去不择不扣地区执行。
了尘看着老管家离去的背影,知道老管家心事。却没有多做解释。
南京镇守太监在南京城里可是声威赫赫的存在,几乎就是南京的土霸王,了尘的语气和说话的内容让老管家有点荒唐的感觉了。
但有些事情,可以猜,但千万还是不要说出来得好。
了尘还想和小太子安安静静在南京呆上些时日,也的确需要有个人出面解决麻烦。小太子还太小了,要看一看官场的黑暗面,也实在早了点。
天快黑的时候,老管家才一脸古怪地回来了,还带来了一大堆的礼物,并恭恭敬敬地交上了一张回帖道:“镇守太监杜公公说,想找个时候前来拜访,想问下老爷您什么时候有空。”
了尘点了点头道:“知道了,你回复说,让他不用担心,好好给办差就行了,不用到这里来了,省的惹来麻烦”
南京的镇守太监跑一个商人家里来拜访,以后了尘他们还有安宁日子过才有鬼了呢?
官场就是一个上级压下级,以大欺小的存在。第二天早上,一队官兵气势汹汹地查封了如意楼,并且南京的常平仓破天荒地提前开启,开始在城外大规模赈济灾民。
更奇怪的是,衙门竟然不合常理地发令禁止青楼楚馆趁着灾荒买卖人口。
官府难得地有良心地干了一会正事,却惹得茶楼酒馆里议论纷纷。特别是封了如意楼之后,一些所谓的风流才子大有抱打不平之意。
了尘喜欢带着小太子每天里到处东游西逛,让小太子到处走走看看。逛得累了,就找家茶楼坐坐,听听市井百姓的议论。
今天,了尘却是特意带着小太子往南京国子监所在的那条街逛去了。
因为这里是读书人扎堆的地方。
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回还多了一个小尾巴。能出去玩,讲义气的小太子当然要把自己的“小妹妹“带上。
了尘一行三人后面还跟了两个家丁,直接来到了国子监附近的茶楼。
儒门子弟好清谈,很有一点指点江山的味道,抨击时政,不留情面,恨不得自己马上就成为首辅,到时候一定天下大治。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哪儿来的优越感,看这个不对,看那个不爽。
“哎!你说今个衙门里发什么疯,竟然把如意楼给封了。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朝廷向来不干涉民间事物,这次却是又不知道如意楼的妈妈桑那张破嘴惹到谁呢啊!”一个摇着扇子头戴方巾的家伙跟几个同伴果然聊起了时新的话题。只是语出粗俗,也不知道是怎么混到方巾戴的。(方巾只有读书人能带)
“还有什么,不就是我们杜公公自己去不了青楼,看着眼酸呗”一个嘴巴比较毒的家伙没好气地讥讽道。不过这位倒是消息灵通,竟然这么快就知道谁下的命令了。
这官场还真是没秘密了啊!
“听说,衙门还下令不许在灾年买卖人口,只是想着主意的,一拍脑袋,却又不知道要害死多少灾民啊!简直胡来”另一个家伙话风一转,转向了南京新出的政令上来了。
“是啊,是啊,这灾荒之年,买卖奴婢本就是活人的善心之举,朝廷不闻百姓之苦,轻徭薄赋,赈济灾民,反而出台如此政令,岂不闻子贡赎人乎?真是乱弹琴!”
“如是哉,如是矣!灾荒之年,贫者得其受命之食,富者得其便,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奈何朝廷昏暗,君bào臣昏,jiān佞当道,宦官与武夫横行,国将不国矣!
“自古以来,当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朝廷优待士人,使之教化乡野,美风俗,安黎民。当今却为一己之私,与民争利,当朝首辅不过劝谏一二,竟然落得如此下场,满朝文武,十去其三,当真无德矣!比之桀纣如何?”
了尘他们喝着上好的龙井,听着隔壁几个士子的胡说八道,原本没什么。谁知道一群人越说越离谱,越说胆子越大到没边,到最后竟然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就在了尘皱起了眉头的时候,旁边桌子上终于还是有清醒一点的人,赶忙捂住了那个大嘴巴的家伙。
要知道祸从口出,被番子们听到了,少不得一桌子好友都要受连累啊!
小太子朱载墲年纪小归小,却也知道这些人在骂自己父皇呢!一张小脸气的通红,几次忍不住想冲出去,好歹却记得了尘叮嘱的话,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听得附近的议论,很是刺耳,坐在那里很茶杯较劲,差点忍不住泼道附近那几个家伙身上。
小太子被了尘压着不能说话,了尘却可以。听着旁边的几个家伙终于安静了下来,突然呵呵一笑道:“利令智昏,也配言国之大事。真正枉读圣贤书啊!”
了尘他们不出声,自然没什么人注意他们。可了尘这一句话分明就是冲着旁边的的几个读书人去的。这还不是清水滴到油锅里——立马炸开了花了。
“尔是何人,如何偷听我等之言,岂非无礼乎!“刚刚那个平息了同伴惊天之言的家伙,倒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伸出手来,压了压,将几个原本已经起身准备理论的家伙压了回去,自己却转过身来质问起了尘来了。
“茶肆之内,无遮无挡,话出你口,音入我耳,避之尤为不及。安言偷听?”了尘端起茶来,不紧不慢地说道。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大明仙人 第四十一章 善心善行无善果,人傻钱多吊了尘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jīng彩小說閱讀。
应天巡抚衙门里高朋满座,却满是铜臭之气。被下帖子请来的无一不是大富之家。
盐商,布商,米商,大地主以及刚刚兴起不久的钱商。无一不是腰缠十万贯的主的。官府召集这么多人来,为了什么,大家自然心知肚明。往常无事,官府都要打点无数,如今有了这么好的借口,当官的自然要吃个饱了。
所以就在各位大老板相互打招呼之余,也一个个面作苦sè,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有钱。若不是知道瞒不过,还要一点点脸面的话,恨不得穿身打补丁的衣服来才好。
往常应天府衙门里组织大家捐需的时候,大多数都会在南京城内最好的酒楼摆几桌,如今城外灾民成堆,官府自然也要节省一点。
但菜还是那些菜,酒还是那些酒,厨子也是南京城内最好的大酒楼“太白楼”里请来的,绝对不会怠慢各位东主。到时候看在这一桌子山珍海味的份上,被请到巡抚衙门的各位也不好意思出的太少了,是不是?
了尘很是低tiáo带着朱载墲坐在了酒桌之上,很是让人瞩目!
这可是场“杀猪宴“,可不是平常人情往来赴酒席,竟然还有带着自己家孩子来的。再有就是了尘太年轻,也太面生,南京城里的各位大老板大部分都没见过他,所以才会这么被人怪异地瞩目。
中国的官场世世相因,代代相承。和前世了尘知道的开会场面的没什么两样。先是巡抚大人发表了讲话,一通子曰诗云歌颂了半天朝廷的伟大,正德皇帝的朱厚照的圣明,回顾了这几年应天的国泰民安,文教兴盛,然后还顺便表扬了在座各位富商大贾平日里修桥铺路,赈济灾民的仁善之举。
好事说完,巡抚大人立马又接着话风一转,感叹起了一下朝廷的财政困难,大声批判了一下南京常平仓的那一群硕鼠们,言道官法如天,王法如炉,有敢于不发之人,必将被绳之以法。说道这里,巡抚大人还顿了顿,很是仔细地瞄了一眼在座的各位富商士绅们。【愛↑去△小↓說△網w qu 】
其中的深意,不无威胁。只是君子绝交不出恶言,何况只是募捐而已,其中的意思大家明白就行了。
若是明初的时候,或许巡抚大人这一通表示还有些用,只是现在已经到了明中了,没有后台的商人早就被吃的骨头都不剩了,能做到今日身家的有几个不是有着庞大的关系网络。怎么可能还会畏惧于官府的威胁?
但面子还要要给的,官场有官场的规矩,商场有商场的规矩,不会为人处世,处处圆滑如何敢打开门做生意?
巡抚大人见各位来客反应平平,依旧面不改sè地侃侃而谈,很是感叹了一下官府的不易,灾民的艰难,最后希望大家和衷共济,一体同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南京城百姓的表率,报答朝廷,回馈社会云云。。。。
巡抚大人一通话讲完,除了多了子曰诗云之外,简直就是一张套的中国式会议式模板,而且经久传承,可以在延续五百年没问题。
巡抚大人讲完,下面如雷的掌声响起,然后才是大家吃吃喝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个绿袍的小官走了起来,身后跟着两个书吏。
募捐开始了!
“城西张老爷三百两!”
“隆盛布庄王老板二百两!“
“富贵酒行李东家二百两!”
。。。
绿袍小官带着书史依次走过,每捐一个,后面便有一个书吏扯着嗓子大喊一声。
只是在座的各位都是老江湖,岂会因为在官府里顾忌面子,而让自己银子破费呢?
巡抚大人脸上有点不好看,尴尬地干笑了两声,然后把目光开始倪寻了起合适地人选来了。
不过显然巡抚大人过虑了,这场里还有了一个了尘在呢!岂能让巡抚大人下不来台?
绿袍小官终于走到了了尘这一桌,了尘随手拿出了一叠银票放进了绿袍官员的盘子里,虽然看不楚有多少,但这位绿袍小官立马就脸sè都变了。【愛↑去△小↓說△網w qu 】
“城北廖老爷捐银五万两整”书吏点清了银票的数目之后,拖长这颤音喊了出来。
一时间满堂惊动,所有人都如炸开了锅似得议论纷纷了起来。
巡抚大人却立刻开怀大笑了起来,竟然立即站起了身来,向着了尘走来很是亲切地道:“廖老板出手不凡,仁心为善,善之善者也,本官记住你了。为了表扬阁下的仁善之举,本官倒是要送件礼物给你!”
巡抚大人说完,招了招之后,几个吏员抬着一块牌匾走了过来。上面写着“仁善之家”四个大字,竟然还是巡抚大人手书,不能不说,巡抚大人准备充分,可能一早就准备好了的吧!
巡抚大人礼贤下仕,很是破例地跟着了尘喝了三杯酒,狠狠地抬举了了尘一番之后,才转身走了回去。
只是待着了尘重新坐定之后,却发现所有人看他的目光都明显不对了。
有看傻子的,有看仇人,有看可怜虫的,有看败家子的,各种各种的目光,就是没有一个佩服的!
因为了尘的举动,让很多人下不来台了。作为出头的橼子,了尘理所当然地被大家各种视为异类。
了尘笑了笑了,混在在意,只是自顾自地小心给朱载墲夹菜,心里却猜想着自己这五万两银子能买多少粮食,又能有几分用在灾民头上。
有了了尘当冤大头,无论是后面还是前面的大富翁们不得不临时加码,十几桌酒席,加起来快近百人,捐出来的银子才刚刚十万两出头。
不过南京城外的灾民怎么只不过十万出头,有了这十万两银子,怎么也能买上十万石粮食,也就是二千多万斤粮食。现在哪怕南京的粮价飞涨,也不过一两多一点一石,如果乘着湖广粮熟去大批量采购,还能买到更多。
巡抚衙门的慈善宴会曲终人散,巡抚大人终于满意地讲众人送走了。了尘也带着朱载墲坐上马车,回转家门了。
“师公,你为什么捐那么多钱,我听见别人都在小声的议论,师公你是个傻子呢!”朱载墲小声地问道。
“我是为了你家的江山好,你竟然还这么说!”了尘笑了笑,轻轻拍了拍朱载墲的小脑袋道。
反正了尘的钱都不是自己,花别人钱何必心疼?
“小家伙,你说那些灾民可不可怜?”了尘问道。
“可怜!”朱载墲肯定地点了点头回答道。
“可怜是可怜,可若是换一个说法,那些灾民也会很可怕的!现在就看你家师公的银子,官府准备怎么花了啊!”了尘叹了口气道。
就在了尘和朱载墲马车还没到底家门的时候,巡抚衙门里的巡抚大人就已经将募捐得来的银子,装了两万两到了自己的口袋。然后才将八万多两银子归入了番库。
这银子是巡抚大人应得的部分,也是官场上心照不宣地潜规则。巡抚大人一分没多拿,一分也没少拿!
回到家里,老管家已经在门口等待多时了。官场上的事情,往往比流言传得更快。了尘大手笔捐了五万两银子的事情,老管家也已经早就知道了。
作为已经见过一个败家子(前主人)的老管家,对了尘的行为很是不以为然。不是老管家不同情外面的灾民,只是有些事情不是好心就能办到的。
比如给官府捐款!
“老爷,你不该捐那么多的,财不露白,不然会很容易招来麻烦,而且官府的规矩,老爷的银子能有一成用在灾民身上就不错了”老管家找了个没人的时候,有点苦口婆心地劝谏了尘道。
了尘知道老管家在担心什么,无非就是各方秋风,把自己当猪宰的那一套,了尘很无所谓地摆了摆手道:“无妨,本老爷自有主意”
老管家摇头叹息而去,了尘却转回了房间,打坐tiáo息,等待着看一看明天官府的表现。
第二天了尘就出名了,大大的出名。甚至就连乞丐都知道,以后讨饭要到了尘的府门前去讨了!
或许是因为天真,或许是人傻钱多,或许是因为真的是一个好人。所以当官府把那块“仁善之家“的牌匾送到了了尘府上的时候,老管家脸sè都变了。
“官府没安好心啊!”老管家当着了尘的面感叹道。
人老成jīng,是非经过的老管家怎么会不知道这块“牌匾“不是什么人都能接的啊!
好在老管家知道自己主人是认识南京镇守太监的,不然就不会是一句感叹了。
老管家已经换了一个主人了,可不想在换了!
老管家对价值五万两的牌匾长吁短叹地忧心,朱载墲和小丫头却很是高兴。
至少五万两总算买了一个东西回来了不是,有个善名总比没有好吧?自己家捐了这么多钱,总算有了一点回报不是?
是不是有比没有好,几天内就见到分晓了!
当老管家拿着一大堆衙门的请帖到来的时候,朱载墲还以为是什么好事,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大家的承认,没见到各级官府都下来的请帖,请了尘赴宴吗?
“少爷,这些宴会可都是要老爷捐钱的啊!老爷是做蜀锦生意的,在这南京城里,哪一个衙门都不好得罪啊!,这下可真的有麻烦了啊!事情才刚刚开头啊!”老管家急坏了,与谷物类地给朱载墲解释道。
朱载墲瞬间被老管家的解释吓到了。赶紧去找书房师公。
“正常的社会,善心善行只会被人褒奖,被人夸赞,可一旦善心善行被人当做傻子,当做软弱可欺的时候,小家伙,你知道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吗?”书房里,了尘笑着问朱载墲道。(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大明仙人 第四十二章 人心败坏从官起,大灾之后有大疫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jīng彩小說閱讀。
“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衰败首先从道德的败坏开始。当善心不被褒奖,反而被利用的时候,会让人人都只能顾忌自己,于是损人利己大行其道,冷漠自私横行无忌。小家伙你能想象到了那个时候,大明的江山会变成什么样子吗?”了尘语重心长地问道。
“啊!”朱载墲长大了嘴巴,很是无法想象那个社会会有多“美”!
小家伙扑闪着的大眼睛,红红的脸蛋,长大了嘴巴,真正地萌萌小正太一枚,了尘好笑地把朱载墲抱起,放在了自己的膝盖上教导道:“儒家提倡美风俗,宣教化也不算错。但具体的事情,不在于别人怎么说,而在于如何去做。你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听人家怎么说,而是看人家怎么做,懂吗?”
“恩!我懂!”朱载墲点了点小脑袋,一副虚心受教地小大人样子,可把了尘给逗笑了。
“那你知道这几天送到家里来的请帖,意味着什么吗?”了尘问道。
“知道,那些请帖都是看着我家好骗,都是来骗钱的”朱载墲清脆地回答道。
“对!因为你家师公不忍灾民受苦,发了善心,所以才给官府捐了一大笔银子。不是因为你家师公傻,而是在做善事。但这种善良却换来人家都以为师公人傻钱多好欺负。你说要换了别人,还敢不敢捐钱给官府赈济灾民?”了尘问道。
“肯定不敢再捐了啊!”朱载墲答道。
“所以那天你也看到了,那么多有钱人,为什么一个个都不肯做善事啊!因为做善事,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招来灾祸啊!”了尘感叹道。
“他们一边说美风俗,宣教化。却把你家师公当猪一样宰,师公就是有再多的钱也顶住不啊!你家师公到是不怕,可如果换了普通人家后果堪忧啊?”了尘问道。
“会家破人亡!”朱载墲飞快地回答玩之后,偏着小脑袋又想了想,然后又改口问道:“不想捐了,不是可以不捐吗?”
“呵呵!事情没那么简单的。若是你一开始就没捐那么多,大家都不会有意见,但你前面捐了那么多,后面却不捐了,捐了巡抚衙门的,没捐其他衙门的,比如按察使司,比如布政使,比如知府,知县什么的,你说他们会不会以为你看不起他们,会不会有意见?若是官员对你有意见了,你会怎么样?”了尘笑问道。
朱载墲低下了小脑袋,很沮丧地答道:“会被记恨,会被找麻烦的!”
了尘呵呵一笑,小家伙果然聪明。
就在了尘和大明皇太子朱载墲说话的时候,书房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是小丫头来了!
小丫头进府这么多天,总算不怎么怕了尘了,却对朱载墲相当依赖。了尘问了好几次小丫头的名字,却每一次问,小丫头都是嚎啕大哭。了尘对此深感无奈。
后来还是朱载墲悄悄地告诉了尘,小丫头很小就死了爹娘,跟着爷nǎi长大,后来爷nǎi也一样先后故去,所以从头到尾都没有人给她取过名字。人家见到她都只是叫他“丧门星,野丫头”。唯一的亲人就是一个堂伯,也就是那天打算把小丫头卖掉的中年人。这么多年来,小丫头都靠着吃百家饭活下来,所以小丫头才会一问就哭。
“老管家爷爷说老爷在给大哥哥讲故事,还不准我来打扰,我是偷偷跑来的!”小丫头跑得一脸cháo红,脑袋上还沾了一些雨水,却依旧只要看见朱载墲便会眼睛一亮,向着了尘打了个招呼之后,便跑到了朱载墲的身边乖乖坐下。
了尘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小丫头或许真的是太缺乏安全感了,只要一醒来见不到朱载墲,就会害怕,就会到处寻找。找不到便会心神不安地嚎啕大哭。
或许这本就是一种心里上的创伤,而朱载墲却能给她一种安全感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