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不良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庚新
显庆元年,李义府兼任太子右庶子,进爵广平县侯。
当时,洛州女子淳于氏因罪被关入大理寺监狱。
李义府听闻淳于氏貌美,便暗中指使大理丞毕正义将她释放,然后纳为妾室。
大理寺卿段宝玄据实上奏,唐高宗便命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审理。
李义府担心事情败露,竟逼令毕正义在狱中自缢,以断绝实证。
李治虽知实情,但事后并没有追究李义府的罪责。
此事之后,李义府处心积虑要除掉刘仁轨。
之前苏定方征百济时,刘仁轨奉命督海运,输运粮草。
李义府在明知时机不当的情况下,强行催促他出海。
结果,船队在途中遇风沉没,死伤严重。
朝廷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审讯。
结案后,李义府对李治说:“不斩刘仁轨,无法向百姓谢罪。”
舍人源直心则替刘仁轨辩白:“海风暴起,这不是凭借人力所能预料的。”
李治于是只将刘仁轨免职,以白衣身份随军。
到百济后,李义府又秘令刘仁愿寻机将刘仁轨除掉。
但是刘仁愿没听李义府的。
这之后,李义府将刘仁愿也恨上了。
苏大为想起这一切,心中警惕之心大起。
李义府这人,睚眦必报。
须得小心提防。
介绍了殿内几位重臣,李治却并没有提起李思文。
也不知是知道李思文和苏大为认识,还是李思文的官职不如那几位。
李思文目前已经升为兵部侍郎,也属于重臣。
但和殿上这四位一比,那就差得远了。
苏大为也是暗自称奇,李治让自己过来,但却召了几位宰相一起议事,自己这身份,在这几人面前,似乎也不太好开口,只有旁听的份。
正想着,座上的李治向他看过来:“苏大为,你且在一旁旁听,如果有需要,朕在找你问话。”
“是。”
苏大为应了一声,心里暗想,李治让自己过来旁听,是何目地。
他的眼角余光扫了一眼李思文。
四十余岁的短髯官吏,站在紫宸殿上,看着大唐皇帝与几位宰相议事,眼观鼻,鼻观心,显得非常沉得住气。
苏大为只扫了一下,便收回目光,学着李思文的样子站在一旁。
耳朵却是支愣起来,听着李治与许敬宗他们都谈些什么。
听了半天,大致是说何人可以任用,何人需要罢免。
另外又谈到何处需要赈灾,何处发生了疫病,需要朝廷调拨医生及草药。
隐隐又听到了关于养马之事。
苏大为记得尉迟宝琳曾说过,太宗朝时,鼓励民间养马。
若遇战时需要,朝廷可以向民间购买,或征调。
但是现在听到几位宰相与李治的商议,好像是取消民间养马之策,今后要限制养马。
苏大为的嘴角抽了抽,心里有些想法,却又不好在这种场合插话。
他倒是想忍住,却不料那边李义府忽然开口:“陛下,我看苏都督似乎有话想说,他久在军中,或许对养马之事,有独到见解。”
被李义府一提,所有人的目光,突然集中到苏大为的身上。
这些目光里,有惊奇,有疑惑,有不屑,也有审视。
李治轻用手里的玉如意,轻敲了一下扶手,沉吟道:“苏大为,你对这养马之策,有何看法?”
苏大为这时终于反应过来。
李义府真是老阴逼!
自己与他之前根本没交集,最多是跟刘仁愿和刘仁轨关系还不错。
这货居然在这里给自己挖坑。
先把眼前的坑跳过去,回头再想着怎么报复这老阴逼一下。
苏大为眉头微微一皱,大脑飞速思考着。
这事,他真的不清楚来龙去脉,但此时李治已开口了,不能不说。
“陛下,关于战马之事,臣了解的不是很清楚,不过此次征百济,相比当年征西突厥时,臣感觉战马少了许多。
征西突厥时,一人可配三马,甚至有时能配四马。
但在百济,好些时候连两马都配不齐。
臣听说太宗时朝廷设有马场,规模颇大。
而且鼓励百姓养马,朝廷若是有需要时,可再从民间购马。
方才听陛下和几位大臣说要禁民间养马,臣不知缘由,但觉得马多一些是好事。”
说到这里,他便不再说下去。
他虽然在军中履历丰富,但对战马蓄养之事,先前还真没了解过。
说多错多。
还是先看看风向再说。
李治听完,先是微微点头,接着又摇摇头。
手里的玉如意,轻轻抬起,遥指了一下李思文:“李侍郎,你来说罢。”
李思文于是正了正衣冠,迈步出来,先向李治行礼,再向几位宰相见礼,然后才扬声道:“战马虽好,但此物不比牛羊能反刍,需要不断进食草料,否则就会赢瘦。
上好的战马,饲养难度更大。
民间养的马,很难达到上好战马标准。
此外,马的粪便性酸,边吃边拉,对草场伤害颇大。
常常一片草地被马吃过后,遗下马粪,除了草,就再也长不出庄稼。
在草原上,那些胡人养马,也是把好的草场留给牛羊,把次一等的草地留给马。
如今我大唐人口近一千七百余万,还不算各家的奴隶。
人口多了,需要粮食也多了。
放任百姓养马,会毁坏田地,影响耕作,弊大于利。”
听李思文这么一说,苏大为额头微微渗汗,忙向李治抱拳道:“臣不知光是养马,其中有这么多门道,一时失言,徒惹人笑了。”
“不知者不罪。”
李治摆摆手,接着道:“不过你也是知兵的人,对于这军用之物,大到战马,小到铠甲箭矢,都应该有相当的了解,否则何以为将。”
“是,陛下教训的事,回去我一定好好补课,多了解这些。”
苏大为忙应声道。
他把自己的姿态放得低,李治倒也不会因此而责怪。
在场的数位大臣,上官仪和郝处俊看了一眼苏大为,目光又回到李治身上。
目不斜视。
许敬宗始终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
而李义府,则是低头扶须,眸中光芒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给苏大为的感觉,这家伙像是一条危险的毒蛇。
而现在,他正在亮出毒牙,向自己发出挑衅。
苏大为也早非过去那般冲动,胸中自有城府。
他站在李思文下手,面色如常,似乎根本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但中心却飞快的思索起来。
光是养马一事,自己便给李治留下不知“军中备细”的印象。
短时间内,最好不要提府兵待遇的问题。
否则搞不好会被奸人利用。
多看,少说,才是王道。
至少也要把李义府给整下去再说。
苏大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也是做过一地都督,率军十万,夷平倭国的将星。
如果被李义府暗中使绊子,还能当没事一样,那就不是他的性子。
但是要报复,也要讲时机策略。
要么不做,要做一次就把毒蛇打死。
免遭反噬。
而以李义府睚眦必报的性格,既然已经向自己出手,后续想必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阴谋陷害。
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心中思索着,终于听到李治与几位大臣议事完毕。
话题再一次落到苏大为的身上。
“之前苏大为回长安遇刺的事,现在查得如何了?”
李治用玉如意重重敲击了几下,脸色也变得阴沉下来:“我大唐熊津都督,为国事征战沙场,浴血数年回来,便遇到这种事。
这让天下百姓如何看?
让各国使节如何看?
让满朝臣工如何看?
如果不抓住凶手,审之以法,如何肃我纲纪?”
李治略带威严的目光,扫过四位宰相,声音越发冰冷:“如今这案子到哪一部了,何部在查,何人主持?”
这一问,许敬宗和上官仪等人,似乎愣了一下。
众人对视一眼,谁都没开口说话。
最后还是许敬宗轻声咳嗽了一下:“陛下,此事是昨天发生的,然后到昨夜臣才听说此事,听说当时苏都督也去过长安、万年两县,令县君协助破案。
而且苏都督还去了大理寺……这个案子,目下是大理寺在管。
至于案情进行到哪一步,臣还没见到大理寺卿递上来的折子,是以不敢妄言。”
这番话,已经把事情大概说清楚了。
一是时间紧。
昨天发生的事,昨夜许敬宗才知道。
二是过了一夜,大理寺那边还没传新消息来,多半还没什么进展。
李治头微微一动,目光在几位大臣身上扫了一下,又落到苏大为身上。
刚要开口,忽见李义府起身抱拳道:“陛下,此案臣倒是有一个想法。”





大唐不良人 第一百二十四章 封赏
李治目光落到李义府身上,玉如意虚抬,示意他说下去。
李义府微微一笑,向苏大为的方向抚须道:“我听说苏都督在从军前,为长安县不良帅,破大案无数,在京城和大理寺都颇有名望。
既然如此,何不让苏都督自己来查这件案子。
以苏都督的手段,必能查出真凶。”
这番话说得,许敬宗眼睛一眯。
而上官仪则是直接出言反对道:“此案他既是当事者,循例应该回避。”
“非也,所谓外举不避亲,内举不避仇,苏都督本身就是神探,破此等案子,岂不易如反掌?难道西台侍郎你怀疑苏都督会徇私舞弊不成?”
李义府阴阴一笑,将上官仪的话给堵上。
郝处俊此时开口道:“令事主自行审案,我大唐从未有此例。”
“既然苏都督本身便断案如神,此事交由他来处理,又有何不可?”
叮~
一声清越的玉如意敲击声,打断了几人的争论。
李义府等人一齐向李治欠身,表示听从李治的安排。
李治的目光从李义府、上官仪和郝处俊等人的脸上幽幽的扫过,最后落到许敬宗的身上。
“右仆射不知如何看?”
许敬宗颤巍巍的站起身,向李治拱手道:“回陛下,令案中人来审自己的案子,此例确实未有过。”
这话一说,上官仪两眼微微一张,里面透出一抹精芒。
郝处俊则是眉头一皱,心知许敬宗绝不会这般好说话。
果然,下一刻,许敬宗话锋一转道:“中书令说的,亦有道理……然若苏都督确有破案之能力,令他来审理,也无不可。”
这话说了好像两不相帮,两边和稀泥。
上官仪的眼睛微眯,与郝处俊暗中交换一个眼神。
两人同时在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
李义府则是在一旁双手合于腹前,面带若有若无的微笑,大有宠辱不惊之态。
许敬宗与他合作了这么久,看似两不相帮,实则是精妙无比的配合。
眼神扫处,只见头发雪白的许敬宗,颤巍巍的抖了抖大袖,双手合扣在一起,向李治拱手道:“老臣认为,中书令和西台侍郎都有道理,用或不用,皆凭圣裁。”
皮球又踢回到李治的身上。
李治为这事,也是颇为头痛。
大唐朝政千头万绪,不知多少要操心的事。
他也没那么精力一一去圣裁,只能抓大放小。
而苏大为的身份特殊,他被刺在大唐朝堂来说,只是一件小事。
但对李治的威信,还有军功贵族们来说,却是一件大事。
交给大理寺审理,也确实不放心。
心念转了几转,李治终于点头道:“此案特殊,朕意已决,就交由苏大为亲自去抓,可命大理寺和长安、万年两县全力配合,有不从者,可报与朕知。”
得了,自己的案子自己审吧。
苏大为颇为无奈的走出来,向李治抱拳道:“臣领命。”
“对了,限期破案。”
李治不放心又加了一句:“你需要多久时间?”
苏大为闻言,有些愕然的抬头看向李治。
皇帝陛下,还能不能更无耻了。
我自己破自己被刺案,还得来个限期破案。
限期破案的意思是,如果超期没侦破,那是要受罚的。
还能不能讲理了。
苏大为一脸懵逼。
就见李义府抱拳道:“臣听说苏都督在任不良帅时,曾破过安定思公主的案子,并且数个时辰便破案,当真是断案如神,今次的案子,想必苏都督也不在话下。”
阴险!
简直阴险到极点。
你特么个老阴人!
苏大为一个激灵反应过来,忙抱拳道:“陛下,臣久在百济,数年未回长安,如今查案,只觉得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入手,恳请陛下让中书令与臣配合,提供一切便利。
如有中书令相助,臣愿三日破案。”
这话说出来,李义府的微笑瞬时一僵。
而上官仪和郝处俊则是看向苏大为,眼睛一亮。
这位苏都督,是个妙人啊。
李义府目光看向许敬宗,再投向李治,忙抱拳道:“陛下,微臣……”
“朕准了!”
李治玉如意一抬,痛快答应。
做为一代雄主,他最喜欢的,便是看着下面的臣子相互挑刺。
看热闹不嫌事大。
维持斗而不破的平衡局面,皇帝君中平衡,方为上策。
若下面的官吏一团和气,李治便要开始犯嘀咕了。
李义府和苏大为都与武媚娘过从甚密。
他两人有点摩擦内斗,是李治所愿意看到的。
不等李义府开口,苏大为郑重抱拳:“臣领旨。”
把这事给锤实了。
李义府,你特么不是想阴老子吗?
很好,现在大家栓一根绳子上,限期破案,那就限期破案。
反正若案子没破,你特么也跑不了。
最多大家一起药丸。
苏大为笑吟吟的看向李义府。
却见这位中书令大人,脸色一黑。
再也笑不出来了。
苏大为的眼角余光看到李思文在一旁,居然罕见的嘴角挑了挑,像是忍住了笑。
“对了,关于苏大为在百济所立战功,封赏之事……”
李治玉如意在桌案上轻轻敲了敲:“现在也一并定下来吧。”
这话说出来,许敬宗、李义府和上官仪、郝处俊谁也没有先开口。
都是官场老狐狸,这事还没摸准李治的意思,自然无人先出头。
就算李义府方才话里有给苏大为挖坑的意思,那也是摸准了李治的脾气,知道李治希望看到这些。
但是涉及军功封赏,那便有些敏感了。
究竟李治是想提拔苏大为,还是压一压?
苏大为算是武媚娘的人。
陛下一直对武皇后身边的人,可是看得很紧啊。
都是人精,不用说话,光是凭眼神和气息,都能猜到彼此心里想些什么。
殿内一时安静。
李治左右看了看,用玉如意轻轻敲击着案几:“怎么,对苏大为的军功和封赏,几位卿家没有章程吗?”
依旧是一片沉默。
李治的脸上露出不悦之色,玉如意抬起,在四位臣子头上一一划过,最后落到许敬宗身上:“右仆射,你说说吧。”
居然第一个就把城府最深的许敬宗给挑了出来。
这个人选也很有意思,如果挑李义府,那就明显是支持打压苏大为。
若是选上官仪或郝处俊发问,这两人都是直臣,至少不会抹了苏大为的功劳。
但是许敬宗……
看似许敬宗比较中立,但他其实也和武皇后走得比较近。
按理说他应该是希望苏大为升迁的。
但关键是,他与李义府,又同属一党。
原本是简单的问题,到这里,似乎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上官仪和郝处俊看向许敬宗时,眼里闪过一抹嘲讽。
明显这两人与许敬宗、李义府是敌对之势。
眼下看到这个难题被抛给了许敬宗,心里多少有些幸灾乐祸。
“右仆射,如何,有章程了吗?”
李治似乎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开口问。
许敬宗颤巍巍的,双手抖了抖衣袖,遥向李治行礼道:“回陛下,恩出于上,这是天子的恩德,臣不敢言。”
老狐狸!
在场所有人,同时在心里骂了一声。
李治拂然不悦道:“右仆射,朕现在只是想听听你的意见,并非是决断。”
许敬宗微眯的双眼撩开一线,里面精芒一闪,旋即又小心的收起,向李治越发恭敬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既然陛下问起,以老臣所见……”
他的视线忽然投到站立在一旁的李思文身上。
“苏都督既然是因军功封赏,何不问一下李侍郎,毕竟罚过赏功,皆为兵部之责。”
好嘛,这皮球,还是被他踢出去了。
就算是李治,一时也拿许敬宗没办法。
这个年逾七旬的老臣,早就把为官之道,锤炼得炉火纯青。
李治的目光落在李思文身上:“李侍郎,你有何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现在落在李思文的身上。
刚才还像是吃瓜群众一样看戏的李思文,不得不站出来,向李治拱手道:“回陛下,兵部记录,苏大为在百济提供情报,此为一功。
代都督镇住熊津都督府,此为一功。
此后偷袭买召忽城,为我军抢到粮草,此为一功。
击败扶余丰的叛军,并擒获扶余丰等叛军首领,此为一功。
白江口与刘仁轨等大破倭军,此为一功。
在高句丽战场上,以水淹之计歼灭八万高句丽军,此为一功。”
听着苏大为这些功勋,李治微微点头。
就连上官仪和郝处俊、李义府、许敬宗等四臣,看苏大为的眼神里,也露出一丝敬意。
此时大唐立国四十余年。
仍然是以开拓,以军功至上。
苏大为所立军功,明明白白。
哪怕是对他有所嫉恨的人,也挑不出一丝错处。
凭借这些功牢,就算是连升数级,也是理所应当。
殿角的香炉香气袅袅。
李治的眼神有些深远。
令下面的臣子,无法捉摸这位天可汗心里在想些什么。
“那么李思文,你觉得,以苏大为这些功劳,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封赏?”
“回陛下,按律,可擢升为忠武将军,赐爵,开国伯。”
此话出来,整个紫宸殿,忽然安静。
苏大为在去百济之前,最高的品级为为都察寺卿,乃是从四品下。
二为中府折冲府都尉,也是从四品下。
之后虽在百济任过熊津都督,正三品。
但那是战时紧急任命。
就如大总管一职一样,战毕即收回。
所以苏大为现在的官职,是从四品下,以此为。
忠武将军,是武将散官,品秩为正四品下。
封爵开国伯,也是正四品下。
若再加勋,正四品下的勋为上轻车都尉。
这也意味着,苏大为以从四品下,跨过从四品下,从四品上,一直来到正四品下。
连升三级。




大唐不良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太子
就算苏大为战功赫赫,但打得毕竟都是辅助之战,而不是统领全局的大总管。
所以一次跳三级,已经是极为罕见了。
李义府眉头微微一皱,正想要开口说话,只见李思文继续道:“回陛下,苏大为有功,但也有过。
不经陛下之命,擅自征倭,妄动刀兵,其罪一。
暗中鼓动金仁泰与金法敏争夺新罗王之位,没有提前告知陛下,其罪二。
擅自扣下百济叛军中的道琛和鬼室福信,没有送俘回朝,其罪三。
在倭国新征服之地,推行田制、税制、兵制,一切都是先斩后奏,事前没有对朝廷报备,其罪四。
臣以为,有此四罪,苏大为非但不能受赏,反而应该重罚。
愿陛下详察。”
李思文当真是铁面无私。
这些话说完,苏大为一个激灵,背后冷汗都下来了。
他之前做了那么多事,交了那么漂亮的战绩,就是为了淡化自己征倭和扣下道琛、鬼室福信。
结果这一刻,全被李思文不留情面的扒出来。
这个结果,显然也出乎上官仪和郝处俊、许敬宗、李义府等四人的预料。
李义府脸上闪过愕然之色,随即嘴角挂起若有若无的笑意。
苏大为此时哪敢分辩,忙向李治单膝跪下,抱拳道:“臣行事多有鲁莽,愿受陛下处罚,下面将士皆是听我命令行事,所有的罪都由我一人承担,请陛下不要责罚他们。”
1...423424425426427...6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