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之庶色可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安闲
场上众人都是点了点头,杨氏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
冯革峥又点了点头,脸上有着几分凝重与不自然,顿了许久,他才叹了口气,缓缓开口道:“这里都是冯家的人,没有外人。有些话我该直说了。”
大家见冯革峥严肃,都有些心头惴惴,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坏事,冯芷兰的心也沉了沉,想必这对冯家是十分重要的事。
“大家想必知道如今朝上,太子与东海王一直斗得厉害,为了带领咱们冯家跻身一流,我已经与东海王结成欢好。如今我能坐下这个位子,能坐稳这个位子,与东海王的扶持脱不开关系,以后咱们全家上下,都要为东海王效忠!”
冯革峥这话说完,竟已是大汗淋漓,眸中混杂着复杂的情绪,渴望,野心,后怕,等等等等。
场上众人听完这话,都面面相觑,交头接耳,眸中闪动着兴奋与恐惧。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咱们都上了这条贼船下不来了?!”杨氏虽然不懂时事政治,但听了这话,立马明白过来。
“别胡说八道,什么贼船?东海王选贤举能,聪慧过人,自然是天命所归,若不是他的赏识,我如今恐怕连小小的幢将都保不住?不进就是退,咱们没有选择的!”
冯革峥被杨氏的话一激,心里其实也慌乱了起来,但又勉qiáng按住,站起与其相辩。
“怎么没有选择?大不了咱们还是过去一样。如今咱们府上也有钱了,实在不行,咱们一并搬回老家,都是现成的田地,也够咱们吃住了,冒这个险做什么?”杨氏不甘示弱,继续嚷道。
冯革峥面红过耳,用手戳着杨氏道:“妇人之见,妇人之见!如今哪里有安生日子,不是进就是死,你懂不懂,咱们出身底层,能遇到这等时机,是千年难遇,能否光耀门楣,就此一着!别说了,这贼船也好,青云大道也罢,已经上了,咱们都下不来了!”
冯革峥说完,脸朝向一边,便气鼓鼓地坐下了。
杨氏眼眶红了红,恨恨地道:“你这这是要把我们全家人害死!太子都立了,你跟着什么劳什子的东海王!”
冯芷萱听了这话,赶紧扯住杨氏道:“娘,这话可不敢乱说,毕竟隔墙有耳,万一被谁听了去,说出去可是杀头的大罪!”
杨氏这才住了嘴,也恨恨地坐下了。
场上一时静默无言,冯芷兰见大家神sè忧惶,冯革峥与杨氏都忿忿相背,看冯苏和冯颁倒是一脸淡然,明白他们作为府上颇为冯革峥看重的少爷,自然早就知道此事了。
“二哥,这次怎么回来了这些时候?手头不忙





重生之庶色可餐 第 81 章
?”冯芷兰问道,一下子打破了面前僵局,希望能让气氛缓和一二。
冯颁愣了愣,笑了笑道:“不瞒六妹,二哥手头的生意也遇到了些坎子,这次回来,便是想与爹爹和大哥商量商量,如今事已说定了,二哥即日便要启程了。”
冯颁说完,收敛了笑意,脸上带着严肃。
冯芷萱听完,遗憾地叹了一声道:“二哥,你又要走了?”
冯颁点了点头。
这一番打岔,冯革峥和杨氏这才软化了下来,冯革峥顿了顿,终于道:“凰奴,今日好不容易大家都在,你便将你的情况说一说吧,也让某些人明白咱们家如今正处在什么位置!”
杨氏明白最后一句话是针对她的,听完便哼了哼不说话。
冯颁无奈地扯了扯嘴角,点了点头道:“这些年我在江左之地小心筹谋,深耕细作,终于将布匹生意越做越好。”
冯颁说完,面上带着满足,众人也是微微点头,自然是对他十分佩服的。
谁知冯颁又面上一暗,接着道:“这么些时候,我终于能在江南的布匹商中跻身二流之中,想要再往上窜一窜,可就难了!”
冯芷萱赶紧开口问道:“二哥,这是为何?是因为二哥没有大靠山吗!”
冯芷萱话毕,冯颁竟点了点头,本以为是童言无忌,没想到却是一语中的,大家都轻轻地叹息,杨氏也微微心疼自责。
“哎,前些时候,咱们商号的上下所有人,都为了一次竞标拼尽全力,本来算是虽败犹荣,谁知却被打听出结果早已是注定,对手商号因为背靠大山,而夺得头筹!”冯颁慷慨激昂,似乎十分愤恨,随后又叹气连连,显得十分遗憾。
场上众人赶紧安慰冯颁,冯颁一一谢过。却暗暗下了决心,都说官商不分家,既然人家倚靠了太子,做得一流布商。如今东海王也想要在此处分一杯羹,对方既抛来了示好,又因着冯革峥这层关系,他可要好好把握了!
冯颁一番描述,场上气氛终于缓和了起来,杨氏与冯革峥也不再争锋相对。杨氏也明白,这种事情她没什么决定权,是不是贼船,大家也都已经上了。
冯颁为了安慰杨氏,也软化下来,对其点点头。杨氏明白他的意思,胖脸上浮现一丝忧伤。顿了顿道:“这事大家知道了就罢了,别四处浑说。”
大家都点点头,杨氏便接着道:“这两年朝廷算是安宁,决定即日北伐,老爷过不了多久,就得跟随大军一道走了。”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窦氏母子,冯芷萱等都不安了起来,窦氏杨氏竟都红了眼圈,卫氏转头看了一眼冯芷兰,眸中也有忧虑之sè。
冯芷兰明白,卫氏是有多么“自私”,她在乎的,只有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但仔细想来,谁不是呢,大家都怕冯革峥出了什么意外,毕竟刀剑无眼,沙场残酷,既是对他的关心,也是对自己的关心。
第九十一章北伐
冯革峥点了点头,觉得自己也有几分不安与恐惧,不知是被场上众人的情绪感染,还是在京都安逸了这几年,竟对上战场之事有了十足的怯意。
“大家不用太过担心,这一仗若胜,军功加身,咱们冯家更是前途不可限!我离开时,大家千万不要出门惹事,宅子里也安宁些。夫人,赵氏你好好照顾着。阿拙,我离开之后,府上你就是当之无愧的当家人,里里外外都看好了!”
这时没人忤逆顶嘴,大家都前前后后地应了。冯革峥又多吩咐了几句,便将大家都散了。
待到众人散去后,冯革峥叫住冯颁,刚才冯颁那一番话,他自然明明白白,虽然早就清楚,但冯革峥还是问了一句:“你说对手背后的靠山,当真是太子?”
冯颁点了点头,道:“新起的商号的掌柜的亲自来与我说,他们是东海王的人,也想chā手这门生意,可惜对手过于qiáng劲,他们又经营不久,若我愿意效命于东海王,会愿意全力扶持于我的生意。”
“他们为什么要和你说这些?”冯革峥感到奇怪,遂问道,看着冯颁的眼神,他突然明白了过来,又问道:“是因为我?”
冯颁又苦笑着点了点头。
“凰奴,你既然已知道,我早已站到东海王一边,那你今后作何打算,是要屈居二流,还是?”冯革峥看向冯颁,双眼一眨不眨。
而冯颁却脸憋得通红,随后重重点了点头,道:“当时父亲告诉儿子此事,儿子是何等的心惊。但又想到这事竟是这般巧合,说不定也是上天安排的缘分,既然如此,与其这般原路兜转,倒不如就放手一搏罢了!”
冯革峥十分满意,笑着点了点头,他知道,冯颁浑身上下都流淌着商人的血液,在家中,他是孝顺的儿子,慈爱的兄长,但是在商场上,他便是杀伐决断的将军!
如此,连冯颁也与冯革峥一般,站到了东海王一边,成了东海王阵营中的其中一员。冯府已经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彻底站了队了。
冯颁既下定了决心,便一刻也停留不得,竟连给冯革峥送行的日子都不等了,便又离开了冯府,投入到了他的战场上。
又过了十来天,冯革峥整顿一新,威风凛凛,跟随禁军一支,起征开拔。临走时,全家人都出门来送,大大小小,免不了泪洒当场。
冯革峥看着冯苏身边跟着的两个小孩,与刚来时相比,男孩儿得体了许多,女孩儿也规矩了不少,十分欣慰,笑着点了点头。
“阿拙啊,我出去这些时候,你尽管威严着些,府里上上下下都看好了。”冯革峥对冯苏叮嘱道。
冯苏点点头,道:“爹,您就放心吧。”
自从上次冯苏召集众人,拿出一堆证据,执意赶走赵氏后,冯革峥再不敢小觑了冯苏。所以倒也放心,顿了顿,看了看杨氏,又走近了些,对冯苏小声道:
“这事便随你们去做,这次赵氏的父亲也在,若寻到机会,我会和他说,你们尽可放心。不过,你要看住你娘,保证她将孩子生下来。”
“爹您尽管放心,儿子会看好的。”冯苏郑重其事道。
“冯阿季,我出去后,你将府上下人都老老实实看住了,有哪个不老实的,一律从严处置,不必顾着任何人的脸面。外边若是有贵人冲撞了,不管是谁,咱们定然都要让着些。”冯革峥又扯着冯阿季叮嘱。
冯阿季也是点点头,向其保证,随后又嘱咐了几句,让老爷小心之类。
冯革峥瞧着确是不舍的,又让冯芷萱好好照顾自己,让冯多读些书,让冯苏照顾好身子,让杨氏平和着些,不要苛待府上人,一番吩咐完毕,最后才看向了卫氏母女。
冯革峥点了点头,似乎想说什么,终于只是道:“你们母女也保重。”
卫氏秀眉微蹙,将言又止,终归




重生之庶色可餐 第 82 章
还是没能开口。
冯芷兰看着卫氏的模样,明白她始终只是忧虑着自己的女儿,冯革峥上了战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得来,她如今已是十五了,若也跟冯芷荟似的,被耽搁上几年可怎么办,卫氏如何不急不慌?
冯芷兰倒是想在府上再留几年,被冯苏那一说,如今杨氏也不再与他们娘俩过不去,日子过得也算可以。最重要的是,她既怕未来,又舍不得卫氏。
再有多少担心,冯革峥终归是走了。
冯芷兰仍是呆在府里,卫氏母女都是满心惆怅,却听外间喊声震天,在房中都能听见。
青文进来,兴奋地对冯芷兰道:“卫夫人,小姐。外面可热闹了,陛下jīngjīng神神地站在城楼上送行!这是青文第一次目睹天家圣颜!外面都站满了人,大家都说要屠尽北方蛮子,收复故土呢!”
青文看俩人都兴趣缺缺,便放低了声音接着道:“奴婢身上都挤痛了,才看到老爷,坐着个高头大马,多jīng神呢!”
卫氏母女这才笑了笑,微微点了点头,青文见得了回应,更是叽喳了起来:“陛下身边跟着个男子,说是什么东海王的,那般模样,青文从未见过。跟他一比,咱们府上那些小厮都跟烂瓦片差不了多少,而他就是珠玉了!”
冯芷兰这才有了些兴趣,东海王?这不就是他们冯家如今所支持的对象吗?哎,算了,那和她有什么关系呢。
她看着青文仍是叽叽喳喳地花痴唠叨,却不得不感慨,外间风云变幻,似乎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她无法参与。
……
四月八日乃佛诞日,大辉无论上下,皆有崇佛者,全国寺院大大小小,当真是不计其数。建邺前不久刚刚建成了一座新的佛寺,更是塑了金身大佛。
冯府上杨氏颇为信佛,又逢着冯革峥出外,国家深陷征战,乱世之中,信仰之存在就尤为重要。
如今时候尚早,冯芷兰母女与往常一般,仍去杨氏处与主母请安,此时窦氏冯,冯芷萱都在此处。
只听杨氏道:“今日是佛祖诞辰,大家说说话也就散了吧,我与玉娘要去给新塑佛身上柱香,祈愿老爷征战顺利,大获全胜,平安归来。”
第九十二章求佛
卫氏本来只信儒学,可如今正是忧虑女儿婚姻大事,也算是病急乱投医,一时也顾不得自身信仰问题,转念一想,万一有用呢。
她顾不得杨氏不悦,怯怯地道:“主母,这般好日子,可否让妾与石娘一并跟着去?人多力量大,咱们人多些,心诚些,不定佛祖就多怜悯些。”
冯芷兰有些诧异,但随即明白了卫氏心意,心中感动。且也躁动不安了起来,自从重生至此,她还从未出过冯府,若是能出门,看看外间光景,真是做梦也梦不到的!
做梦的内容,必得是见过的东西不是?她都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样子,怎么梦到?瞬间觉得她真是太可怜了!
杨氏沉吟了片刻,将卫氏的话咀嚼了一番,觉得十分有道理,而且这般日子,她还是与人为善才好。
她又转头看了看冯芷兰,想到孙天师说的话,便想着万一这妮子将来贵不可言了,现如今得罪了也不好,不如卖个人情,让她们母女高兴高兴,遂点了点头。
卫氏母女对视一眼,都是喜出外望。
谁知道窦氏见了这场面,看见卫氏母女都获准前往,自然也是心里痒痒的,趁着主母今日心宽,赶紧也求着一并前去。
杨氏无奈,哼了两声,也点了点头。
一行人又是一番打扮收拾,装上大包小包,下人们准备了两辆车马。杨氏母女,卫氏母女,窦氏母子都一并出得门来。
冯芷兰出来后,便觉清新之气扑面而来,空气中更混杂着淡淡花香,忍不住大吸了一口,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在后宅中憋屈了这么久,第一次出门,自然是兴奋难以自持,与此处清新之气相比,宅子里简直是处处恶臭了。
冯芷萱冷哼了一声,抱着手看着这个乡巴佬。
此时正是春雨,如牛毛般的细丝在空中飘飘洒洒,路边干干净净,几点春花粉白,几株杨柳青绿,柳絮与繁花相伴,纠缠糅杂在春雨之中。
“刚才还好好的,这竟下起来了!若不是你们里嗦,哪有这桩子事!”杨氏看着眼前小雨,烦躁道。
“那,那主母,咱们还去吗?”窦氏试探着问道。
“去!怎么不去?这样的好时候怎么能错过,不过两三点小雨,当是佛祖在考验咱们的诚心呢!更何况这般气候,去的人自然少些。”
杨氏扬声说着,冯芷兰悬着的心终于是落下了,大家大包小包的送上了马车,便扬尘而去。两辆车,杨氏母女与冯坐在前一辆,卫氏母女与窦氏坐在后一辆。
上了车后,冯芷兰时不时好奇地掀开车帘子,看着街上人来人往,树木花草,当真是兴奋不能自持。
“石娘,窦夫人还在呢,你瞧瞧你,多让人笑话,快坐老实了!”卫氏看了看窦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窦氏心中也是有几分兴奋,亲切地道:“不妨事,不妨事。自来了京都,石娘怕是还没出过门呢,咱们农家女子,哪里见过这些高门大街的,要说瞧着就是气派。”
卫氏笑着与窦氏说话,随后又叹了声气,道:“姐姐当真好福气,如今五姑nǎinǎi嫁了高门,又能当家掌事,阿瞧着也那般福气,过不了许久,也得有夫人了吧。”
“哪里的话,阿呆呆笨笨的,最不得他爹喜欢,若是能有大少爷一丝聪慧也就罢了。”窦氏说到此处也是唉声叹气,但面上也不算难看,想必也未对冯觊觎太大期待。
卫氏想到冯芷荟,便小声扯着窦氏道:“姐姐,芷荟可许久没回门了,可是有动静了?你有听说?”
“没呢,没听说,芷荟可苦着呢,几次回来,都说她那婆母刁钻不好相与。”窦氏唉声叹气,也扯着卫氏近了些,小声道:
“本来以为那家太夫人年岁这么大了,咱们芷荟也熬不了几天了,谁知道身子倒是硬朗着呢,谁知道咱们芷荟还要被她规制多久?”
冯芷兰无语,难道小声点她能听不见吗?不过她还是装作听不见一般,兴奋地看着街上风景。
已走了约半个时辰了,两辆马车离开了人来人往的街头闹市,到了丛林掩映的山间之地,马车瞬间上下颠簸了起来,坐得十分不舒服。
冯芷兰听着卫氏与窦氏你一眼我一语地诉说儿女之事,窦氏又夸了几句冯芷兰容sè娇艳,比嫡出小姐还要好看之类,卫氏又唉声叹气地说着cào心女儿婚事之类。虽然俩人诸多抱怨,但听得出来两位冯府侍妾对于这次出门也是十分兴奋的。
外面的人竟多了起来,之前还是三三两两,如今看着却是男男女女,三




重生之庶色可餐 第 83 章
一团,五个一聚的,也有手中携香者,想必都是去同泰寺的。
外间还是小雨淅沥,伴着空中飘来的山间草气花香,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怡人。本以为天气不佳,来的人会少些,没成想人却越来越多了起来,想必是快到地方了。
又走了会子,便听前面赶车的小厮转头道:“各位夫人小姐,地方到了,只是这人也忒多了些,恐怕要请夫人小姐下车了。”
窦氏卫氏本来说得高兴,听见这话才愣了愣,也掀开帘子朝外瞧去,顿时呆立当场,这人也太多了些,可以说是接踵擦肩,你推我挤的,一直望着外面的冯芷兰,这时也已经吓呆了。
仨人听到声音从车外传来,赶紧由着下人搀扶,下了车来。只见杨氏与冯芷萱已在外等着了,杨氏不满地瞥了几人一眼,道:“还要着谁来请呢,竟赖着不下来了?”
窦氏与卫氏赶忙恭敬道歉,一行人不知该怎么办,只得向前走去。本来还想着闺秀小姐夫人的那套东西,竟没成想眼前乌央乌央地着实吓人,谁都顾不得这许多,只得一并挤着向前而去。
眼前是一个空空的场子,正中盖着硕大的一个东西,想必就是刚塑的金身大佛,杨氏迫不及待,赶紧使出吃nǎi的力气,顾不得体面,拉着冯芷萱朝里奋力挤去。
第九十三章拜佛
这倒让冯芷兰乐得轻松,有杨氏在前开路,她正好贴在后面一并朝里去,挤到了快中央位置,只见上方的大台上,出来个光头僧人,气势威严,正开口说些什么。
刚才还如鼎沸般的人声,顿时静了下来,那僧人扯着嗓子喊道:“承蒙当今天子敕令,修建此同泰寺,今日乃释迦牟尼佛诞之日,能见各位信徒到此共庆,本寺不胜荣幸。”
随后那人便令身边一些小和尚一并揭下了金身佛像上盖的东西,几十个人拉拉扯扯了许久,终于让大家见了他的庐山真面目。场下传出阵阵惊呼之声,突然像cháo水一般,众人一波一波地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地絮絮叨叨。
冯芷兰看着这大佛,便忍不住赞叹,瞧着约有几层楼高。宝相庄严,遍塑金身,就任凭牛毛细雨洗刷全身,反而更显灿烂光辉,惹人敬畏。
看着周围人都跪拜祈祷,口诵佛号,她虽没有此等信仰,但也免不了被周遭情绪所染,跪下有样学样。
她是个俗人,祈祷不了什么众生脱离苦海,只求冯革峥平安归来,她能衣食无忧,之后也能快快乐乐过完一辈子。
突然,有几个穿着铠甲官服的人到了那僧人面前,说了些什么,随后又出来了一大队身穿官服的官兵,呼和着将靠近大佛的人向后驱赶。
前面推后面,冯芷兰也只得朝后涌去,心中暗骂,这些官兵,当真粗鲁。
突然,前方传来一声娇呼,冯芷兰寻声看去,看到冯芷萱容sè痛苦,低下头去,杨氏赶紧扶着安慰,估计是人多推搡,哪里受了伤了。
过了一阵,官兵终于清场完毕,前面空出了一大块地方,那方丈等了等,从旁呼和着走来一队人,当头一长身玉立的青年男子,身边绕着官兵宫女,仪仗和各类彩旗。
“这尊大佛,是皇家出资所建,陛下日理万机,又忧心前方战事,难以起身亲来拜佛。东海王孝心至盛,特代表皇家而来,为新塑佛祖上第一柱香!”那僧人又扯着嗓子喊道。
冯芷兰这才知道,原来这就是风bào中心,大名鼎鼎的东海王啊,她们冯家就是上了他的贼船?
她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见其面白如玉,容颜秀美,偏还有一股威严贵气。此时穿着一身黑sè锦袍,上绣各样图案,戴着个十分高大的头冠,表情严肃,拿下一炷升起袅袅青烟的细长线香,便chā在了一只青铜香鼎之中。
场上众人自然又齐齐跪下,一时静默无声,所有人都屏气凝神,认真祈祷。
随后那东海王并未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僧人又开始叽里呱啦地讲话,无非是弘扬佛法,佛祖诞辰,又说了一堆什么前方战事正紧,让大家一起为前方将士祈祷之类。
随后一排穿着朱sè官服,戴貂蝉冠的官员鱼贯而入,又分别上香祈祷,又是各种人叽里呱啦地讲着话。
冯芷兰顿时有些眩晕,这算是明白了,重大事件,肯定是要有一堆领导讲话的,而且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她胡思乱想着,也不知道冯芷萱什么情况。
嗦了好一阵,那些“领导”们才终于是走了,不知前面说了些什么,人们顿时排起了一道长龙,依次给前方大佛上香。
“石娘,还呆着做什么?快来,与娘站在一处!”卫氏过来扯着冯芷兰往队伍里站。
于是,杨氏母女,窦氏母子与卫氏母女都站在了一处,冯芷萱哼哼着道:“娘,脚疼,我能不能不等了?”
“不行,那怎么行,我的玉娘啊,再等等,人多心才诚呢,快了快了,等咱们一并上了香,再找地方休息。”杨氏平日最是溺爱冯芷萱,这次倒也不松口了。
好在那时杨氏带着大家挤得近了些,冯芷兰朝后看了看,顿时吓了一跳,后面还不知多少人,排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正百无聊赖,便听着周围人闲话聊天,冯芷兰身后一个年轻妇人伴着一个清秀少女,正小声说着,那少女道:“大姐这次来,可是为了求得男胎?女孩子有了,就差男孩儿了!”
1...2425262728...1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