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穿越成女神农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木春
秦妙看着唐渊,见他难得从家人惨死的悲痛中走出来,心里替他高兴,忍不住打趣他:“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什么水墨,人家比你大,你应该叫‘水墨姐姐’。”
唐渊说:“妙妙你都说了,咱们的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我觉得年龄的差别也没甚重要,真的人人平等的话,直呼姓名又有何不可?”
“你这是胡搅蛮缠!”秦妙指责。
第382章 银子没赚够
唐渊微微一笑:“是啊,我可不就是在胡搅蛮缠嘛,因为人和人之间是永远都不可能平等的。”
“你……”秦妙被他堵住了话,有心反驳,却又感觉他说的有道理。古往今来,不管是旧社会还是新中国,人人平等,从来都只是一句空话。说的是人人平等,可谁会天真的以为人和人真的平等呢?
秦妙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这些天肯定是被失恋给降低了智商,好端端的和水墨扯这个话题干嘛。可是她又觉得自己和水墨聊这个的时候是真的想拿水墨当朋友的。
哎……生活怎么就无聊成这样?若是唐弈在身边,自己至于拉着个丫鬟聊这些无聊的大道理吗?
唐渊让水墨一旁歇着去,然后他走到秦妙的身边,开口说:“不用拍自己的脑袋,女子不用太聪明,只需要嫁一个聪明的男人就好。”
秦妙抬头看他:“你管的可真多。”
唐渊继续道:“





穿越成女神农 第 326 章
照妙妙你的姿容秉性,一定能嫁个聪明男人。”
秦妙被他说得心里很是异样,故意拿了年龄压他:“别没大没小,你该叫我妙妙姐。”
“我和你是平等的,还是叫名字比较顺口。”唐渊口气温和,态度却很坚定。
秦妙回应说:“你不是说人和人之间不平等吗?所以你还是得叫我妙妙姐。”
唐渊狡黠的笑:“我可不是你的丫鬟也不是你家佣人,怎么就不平等了。”
是不是八股文写的好的人都非常擅长辩论?秦妙没工夫和他打嘴皮子官司,摆了摆手,站起身来:“我回屋去了。”
恰好这个时候冯三娘叫了唐渊去前面铺子里帮着给顾客送货,于是唐渊去了铺子,秦妙回了房间,院子里面重新恢复了安静。
说实话,秦妙并不喜欢和唐渊聊天,因为总是会不经意的从他身上看到唐弈的影子,这对她略略平和了一些的心境是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平日里若非有要紧的事,不然她都不会主动和唐渊说话。
盛夏六月的时光,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转移,仍旧在淡淡的往前流淌。
秦妙在布庄后院里住了七八日之后,翠翠终于忙里偷了半天的空闲来找秦妙叙旧了。
翠翠今年也十八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当个女子就是烦,凭什么男的三十四岁成亲都可以,女子到了十八不成亲就要被人戳脊梁骨?”
秦妙tiáo侃她:“那还不简单,赶紧找个郎君成亲了就是。”
翠翠连连摆手:“不成不成,我银子还没赚够呢!”
秦妙不解:“元sè布庄每年给你的分红银子不算少了,你和你爹两个哪里需要那样多的花销?”
翠翠闻言,凑近秦妙坐了下来:“这个你就不知道了吧,虽然我和我爹早就不缺银子了,可是赚银子对我来说,就好像做点心对何花那样,都是一门手艺。若是不让我赚银子,那我就惨了。所以我是不会成亲的。”
好吧,翠翠的这个论tiáo虽然勉qiáng说得通,可在这个时空的女子价值观看来,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姑且不论她将赚银子当成了一门手艺,现在秦妙不解的问:“赚银子和成亲有什么关系?成亲以后照样可以赚银子啊?”她前世几乎所有的女人都是一边工作挣钱一边养家的好吧。
听了秦妙的话后换成翠翠不解了:“天底下哪个男人会允许自己家婆娘在外面抛头露面?但凡有点家底的人家,都不会让女眷出后宅。”
“可是以前在村里,村妇们就能出门随便串门。”秦妙辩解。
翠翠摇头:“不一样的,村妇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还在乎什么规矩,可是即便是村妇,也不能在别人家男人在家的时候串门,得避嫌!”
“那你就不能找个允许你出门赚银子的郎君?”秦妙问。
翠翠拍了拍秦妙肩膀:“成啊,你帮姐姐找找看。”
秦妙将自己认识的所有适龄男子都考虑了一遍,感觉都有点悬,还别说,这个时空能允许自己家婆娘出门随便走动的男人还真不好找。
“好了,别为了那些不相干的事情费脑子了。反正我也不打算成亲,我都想好了,真的被bī急了我就女扮男装,不要这女儿身总可以吧。”翠翠很是爽利大气的书。
秦妙恍然大悟,将翠翠打量了好几遍,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翠翠对赚银子的热衷程度这么高了。归根到底,可能还是因为她爹曾被很多人嘲笑是老绝户,一辈子只得了一个女儿没有儿子给续香火。
所以在翠翠的心灵深处多少是有些痛恨自己是个女儿身的,可是出娘胎的时候女儿身已经成了定局不能改变,那边只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证明自己虽然是女孩儿,却也不比男人差。女子怎么了?女子照样能干大事,挣大钱。
刚开始是好qiáng不服输,渐渐的银子赚多了,成就感积累的多了,心里便恋上了这种成就感,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莫说是好qiáng的翠翠了,就是寻常人挣了几笔银子之后也想要再多挣几笔,天底下谁会嫌银子扎手啊。
既然翠翠想要做古代版的女qiáng人,秦妙也不好阻拦,正好她手里正缺人手呢。
于是和翠翠商量说:“翠翠姐,我和你商量件事。”
“说吧,和我不用客气。”翠翠一改刚刚玩笑时的态度,换上了一副认真的表情。
如此秦妙便直说了:“翠翠姐,你这几年守着织布坊,对于元sè布是最了解的。要不你再多接一样活儿,将店面掌柜的活儿也接了?”
翠翠皱眉:“布店掌柜不是三大娘嘛?可是三大娘出了什么事?”
秦妙摇头:“这倒不是,只是我看着三大娘年纪渐老了,而且冯秋几年秋天怕是要去中州上州学,三大娘少不得要跟着他一起去中州,我打算给三大娘一笔养老银子,让她安度晚年。”
翠翠听罢回答说:“让我兼顾布店掌柜,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三大娘未必就肯领了养老银子安心养老。她呀,和我一样,赚银子正赚得上瘾,每个月不存银子进钱庄心里就不自在,让她领了养老银子之后闲在家里,我看难。”
其实不仅翠翠和冯三娘,正常人都会觉得赚银子是件很爽的事情,有银子流进自己口袋肯定感觉好极了。
秦妙听了翠翠的话后,心里琢磨着,就算冯三娘想要继续干活,可是她也不会丢下冯秋不管。辛辛苦苦赚了银子,到头来还不是要花在冯秋这个儿子身上?
想了一想之后,对翠翠说:“布店掌柜这个差事还是由你来做,三大娘每年多少分红,就给你的分红增加多少。我琢磨着三大娘肯定要跟着冯秋去中州的,不若我在中州再开一家铺子,到时候那家铺子仍旧交给三大娘料理。”
翠翠听了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好,生意嘛,就是要越做路子越宽。这样三大娘去了中州后心里就踏实了,她可是个生意jīng呢,别看人老了,脑子却是灵光的很,有她在甭管你开什么铺子都能赚。”
秦妙笑着点头:“可不是,老天待我不薄呢。翠翠你也不差 ,有你和三大娘帮衬着我,我就快成了天底下最闲的东家了。”
翠翠笑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天底下最闲的东家有几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天底下的神医就你一个。我爹那样难治的病你都给治好了,你还帮我赚了那么多银子,是我三生有幸才能遇上你才对。”
两人正相互表真情呢,冯三娘chā嘴说:“两个丫头片子快别矫情了,今儿个难得天气好,我去酒楼订了一桌,咱们早早的关了铺子去吃一顿吧。”
盛夏时节的好天气,并不是有太阳的天气,而是没有太阳的yīn凉天。
秦妙揭冯三娘的短:“什么天气好,还不是因为今儿冯秋休了学,不用再去朱老先生家念书,只等着中秋前后去中州的




穿越成女神农 第 327 章
州学报到就好。你这是为了你儿子,可不是为了我们。”
冯三娘作势要拧秦妙的嘴:“你这丫头,越大越没规矩,当初秋儿还没休学的时候我又没有说过请大家伙儿去酒楼吃饭?”
翠翠拦了冯三娘:“三大娘快别挤兑她了,她刚刚还说要在中州给你开间铺子呢,就怕你去了中州日子无聊。”
冯三娘哪里是真要拧秦妙的嘴,不过是玩笑罢了。这会儿笑了起来:“真要是那样就太好了,我还没服老呢,你们这些丫头片子谁都不许嫌我老。”
翠翠立刻tiáo侃:“是啊,三大娘是要活三百岁的,现在正年轻呢。”
冯三娘哭笑不得:“活三百岁的那是妖jīng。”
秦妙,翠翠,冯三娘三人在后院说笑。冯秋和唐渊在后院扩建出来的小书房里收拾着入秋时需要带去中州州学的书籍。一时间岁月静好,欢乐且充满希望。
那天大家伙儿去酒楼吃喝了一顿,各个带着微醺的酒意回来之后,又过了二十来日,一年里最热的时间终于过去。都没怎么察觉,就到了七月中。
七月来了,八月自然就不远了。
冯三娘和冯秋,以及唐渊,秦妙开始着手准备收拾带去中州的行李了。
冯三娘,冯秋和唐渊此番去中州是要长住,秦妙却只是路过中州。她或许会在中州短暂的停留几日,之后便要一路北上回去齐州。
第383章 去中州
今年春天离开的齐州,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年光yīn,秦妙的心里有些想家了。
尽管她刻意得让自己的生活回归正常,可是心里深处,某个角落,仍旧会时不时的蹦出来一个人来,将平静的心搅得纠结不堪。那个人正是自山洞里走开之后便一直没有消息的唐弈。
八月初,炎热的天气渐远,一早一晚的很是凉爽了。
冯三娘特地雇了一辆稍大的马车,马车载着冯三娘母子,以及秦妙和唐渊,当然还有那又是箱子又是包袱的行李一路由唐县往中州赶去。
水墨没有跟着秦妙,因为翠翠说水墨是个特别勤劳细心的,一些事情交给水墨做要比交给别人做放心多了。秦妙想着翠翠今后要兼顾织布坊和布庄两个地方的事情,肯定忙的很,便将水墨留给了翠翠,尽管水墨委婉的说了想跟着小姐服侍。
这个秋天,不仅冯氏母子,唐渊,秦妙要去中州,秦少贤也要去中州,他去考乡试。可是他不喜欢拥挤和热闹,自己一个人带着一箱子书,骑着匹马,独自上路去了中州。
中秋节到来之前,秦妙一行人终于到了中州城。
先找到了州学,为了方便冯秋上学下学,冯三娘和秦妙两个准备在州学附近买房子落脚。
要买房子,少不得要去找中人。初来乍到,没有熟识的亲戚朋友打探房源,要买房子最好还是去中人那里询问一二。
冯秋和唐渊两个去州学里报到了,秦妙便陪着冯三娘沿路寻找房屋中人的住处。
州学是最近几年新建的,连带着州学附近也新建了不少的房屋,所以州学附近的一些街道也跟着沾了光,被一些个有钱的富户出银子修整了一番,石砖是新铺的,走在上面看着两旁崭新的房舍和铺面心里很是舒坦。
就是这条新铺的街道旁,有些一家茶楼,茶楼的老板很会做生意,特地起了个名字叫“状元茶楼”,还贴出告示,说是找高人来看过风水,经常来这家茶楼里喝茶吟诗定能高中,即便不中状元也能考得一个好名次。
秦妙路过这座茶楼的时候,看完了那张告示之后又特地抬头看了眼那道招牌,心里暗道,若是和几杯茶就能高中,天底下哪里还有那么多的老童生?
秦妙看过了招牌之后便走开了,她还要和冯三娘一起去中人那里买宅子呢。
可这座状元茶楼里面,二楼的一方靠窗的茶桌旁,一个梳着妇人头的年轻女子却是被秦妙的身影吸引住了目光。起初她只是不经意的往窗外看了一眼,就是那一眼让她惊讶不已,忍不住往靠近窗子,仔细打量着楼下的那道丽影,可是不等看清楚那道身影,身影的主人便走开了。
她忙将头从窗子里探了出去,奈何那道身影越走越远,最后再也看不清楚。
“婉儿,可是见着了什么人?”茶桌另一面坐着的斯文书生询问那梳着妇人头的年轻女子。
女子从窗口回到茶桌边的座位上坐好,对那斯文书生微微一笑:“没什么,不过是见着了一位面熟的人。”
这被斯文书生唤作婉儿的女子,正是朱老先生的孙女儿,朱婉。如今的朱婉十六岁,今春刚出嫁,眼下正与她相公出于新婚燕尔,此番两人特地趁着夏去秋来的好时节离开京城四处游玩。
说到朱婉的这位相公,也算是京中众多才俊中的一位。姓苏名尚,二十出头便已经是吏部的郎中,同时还是定国公家的三公子。朱婉的爹一介酸儒,如今的官位仍旧是礼部郎中,等到今秋殿试一过,大批的进士入朝为官之后,这位朱郎中升迁的可能将会更加渺茫。
礼部郎中和礼部郎中,虽然同一品级,且官名只有一字之差,可是手里面的实权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再加上人苏尚还是定国公家的公子,朱婉嫁给苏尚怎么看都是大大的高攀了。
这门亲事可是朱婉的娘亲吴氏自进京之后筹谋了许久才促成的。要知道人家苏尚年轻有为又是国公家的公子,日后的前程那叫不可限量,而朱婉呢,老爹是个酸腐的老书生,爷爷倒是个大儒,可是爷爷年纪大了,万一哪天闭了眼,老朱家在京城就什么都不是了。
可就是这般的好亲事,朱婉还不大乐意。
这会儿朱婉一面陪着苏尚喝茶,一面想着刚刚无意中见着的秦妙,心里一阵疑惑,那是秦妙吗?长得也太像了。可是传言中秦妙不是已经死了吗?当年就是因为秦妙死了,四皇子,哦不,应该叫四王爷,才按照贤贵妃的安排和兵部侍郎左大人的嫡女左灵成亲。
左灵就算是嫁给了四王爷,也只是个侧妃,这几年来,四王府的正妃之位一直空着。朱婉知道四王爷这是仍念着秦妙,看看他府上宠妾的长相就知道了,和秦妙的眉眼是真的像呢!
想起来四王爷,朱婉的心里一阵惋惜,想当初她是将四王爷箫洌当做最佳夫婿人选来争取的。
四王爷多好啊,人长的俊不说还文武双全,文能辩得翰林院的一群文士们哑口无言,武能上战场当主帅,前不久京郊大营的将士们和倭寇打完仗回朝,便是四王爷带着那身穿盔甲的将士们接受圣上的犒赏。
那天四王爷多威风啊,原本就长得挺拔伟岸俊逸潇洒,那天铠甲一穿战马一骑,打马自宫门外而过,端的英姿勃发,气宇非凡,啧啧,可真的是迷死人了。
相比之下




穿越成女神农 第 328 章
尚要差得多,身份上不及四王爷就算了,一介文弱书生哪里有人四王爷一身英气满满的男人味?苏尚不是国公府长子,袭不到定国公的爵位,虽然做了吏部郎中算得上是年轻有为,可是等今秋殿试之后一大批进士入了朝,人才济济之下哪里有他升迁的空间?
有的事情,不去想就还好,仔细一想,心里就很不是个滋味。凭什么秦妙她就能夺得四王爷的钟情,而她朱婉嫁了个吏部郎中就是大大的高攀?
朱婉越想就越是不郁,她很早前就把秦妙当成是宿敌,当初听闻秦妙的死讯时还幸灾乐祸了好一阵,此番在中州城里见着了酷似秦妙的少女,心里便吞了苍蝇似得,膈应难受得不行。
刚刚只是匆匆之中看了一眼,朱婉现在还不确定那少女是否就是秦妙。可不管她是与不是,朱婉都不打算让她好过!
朱婉也不知道自己怎的就这样痛恨秦妙,大约前世就和她有世仇,所以这辈子就格外的见不得她好过,早在三年前,朱婉刚认识秦妙的时候就已经将她当成了宿敌。
苏尚见自家娘子心情突然就不怎么好了,以为她这几天游玩的地方太多累了,便结算了茶钱准备送她回客栈。
这次苏尚来中州城,除了带新婚娘子游玩散心,还有个目的便是来中州的州学里面找昔日的友人。阔别数年的友人,如今进了州学做先生。他计划着送朱婉回了客栈之后就去州学里约友人吃酒,顺便打探一下这州学里有着那些拔尖的少年英才,也好为日后吏部的官员选拔做个考据。
如此看来,苏尚其人算是个正直敬业的公侯子弟。圣上慧眼识才,任用他为吏部郎中也是有一定的考量的。
说起大熙朝目前的官员,一半是当年跟着圣上一起定江山的功臣,还有一半则是公侯世家子弟里面选拔出来的才俊,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前朝的名士或者名士后代,比方说朱婉的老爹,他便是打着朱老先生的旗号才在朝中谋到的官职。
来自勋贵之家的官员,第一代尚可,第二代大部分就不成了,这也是圣上为何要重开恩科的原因。只有面对全天下广纳贤才,才能保证朝中官员的质量一代更比一代好。
苏尚作为吏部的官员,对于州学中的学子感情有点复杂,有心从里面结交贤才,又担心州学中出了大才的人挤掉自己的仕途。
总之,虽然今秋秋闱的开始,京城,朝廷,乃至整个大熙朝都在屏息关注着。京城中的官员勋贵门如此关注今秋的秋闱乃是想要掌握朝局的变动,而天下百姓们对今秋秋闱的关注更多的则是感兴趣那些鲤鱼跃龙门,一朝皇榜高中改写整个人生的传奇故事。
却说秦妙和冯三娘两个在中人这里挑拣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一个还算满意的宅院。中州城的房子本就比唐县的贵,再加上又是在州学附近,地段好啊,所以付出去一张大几千两的银票才只买了个规模中等的宅子。
银票是秦妙出的,冯三娘这些年拿着布庄的抽成和分红,虽然积攒了不少银子,可是也架不住这样几千两几千两的花。所以秦妙执意不让他出钱,自己掏银票买了这座宅子。
宅子距离州学不远不近,九成新,宅子里面亭台水榭布置得宜,宅子外面安静和睦,据中人说这座宅子的左邻右舍都是闪爵小说网特地买了方便儿孙们进州学念书的,因此不会出现市井中jī毛蒜皮的矛盾,可以舒心的住着。
第384章 秋闱
除去这座宅子,秦妙又在州学附近选了个铺面,铺面要比宅子贵,花了近万两银子采买了个规模中等的铺面。
不过这近万两银子秦妙花的不心疼,因为只要铺子开起来,买铺子的本钱很快就能赚回来。为啥,因为她打算那这间铺面开玉器铺子,出售的玉器全都是她空间净化库里净化多日的那一大堆的玉器,随便一件拿出少少说也得千两银子,几件玉器一出手,买铺子的本钱不就回来了么?
况且这些玉器当初得来的时候一个铜板都没花,等到玉器铺子一开张就等于是只进不出,只管坐着数银票就好。
中州州学里面都是些什么人,读书人啊!读书人最是喜欢附庸风雅,天底下的雅物有很多,玉器当仁不让排在前面,那些读书人或许会视金银如粪土,可是对于玉器是断不会排斥的,因为君子如玉啊,玉多高洁!
铺子买了下来,又托人找了工匠来装潢一番。
不过玉器铺子的装潢和开张,全都被秦妙推迟到了秋后。眼前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伺候大哥考乡试啊!
考举人的乡试不像之前考秀才的州试院试春天考,乡试的开考时间在中秋前后,因而又叫做秋闱。眼前中秋节已经快到了,三年一度的乡试可不就要开考了么。大哥一路从唐县赶来中州,也不知道有没有好的住宿地方,住宿的地方不好,就会影响休息影响心情,心情不好如何能考得好名次?
于是秦妙将宅子和铺子买下来之后就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大哥备考的事情上。
首先让灵鼠去打探一下大哥来到中州城之后何处落脚。当初来中州,大哥并未和自己与冯三娘通行,这个时空没有电话,所以只能让灵鼠去打探大哥在中州的落脚处。待灵鼠问清楚了大哥的落脚处后,秦妙便装作偶然路过那里,不经意的碰见自家大哥,然后请他住到她新买的宅院中来。
唐渊和冯秋,今年春天才考的秀才,得了秀才功名后方有资格进州学念书,为三年后考举人和考进士做准备,因此他们还有三年的时间可以登。秦少贤却是已经等了三年,今年正好是他下场的时间。
人之一生并没有许多的三年可以等,大哥几年已经二十出头,若是在考场上出了什么岔子,再等三年,那时候就真的要成为老男人了,到时候爹娘岂不是要愁死?老大的婚事拖得太久,老二的婚事也不好说啊。
因此秦妙这几天很是关心自家大哥。给他做了不少的补汤来喝,还派了灵鼠将大哥书房附近的鸟雀全都赶走,省得影响了大哥念书和睡觉。
就这样,从中州回去齐州的计划被秦妙安排在了大哥乡试放榜之后。她得等大哥考完了乡试,然后看到了乡试放榜的名次,这样才好回家给爹娘一个交代。如此,等到秦妙回到齐州,怎么也得是秋末了。
初春离家,秋末回家,一年的光yīn便是这样悄无声息的流逝。
秦少贤进了乡试考场整整三日,出来考场的时候正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
秦妙在宅子里苦等三天,今天终于将大哥给等了回来。原本她是要去乡试的考场外头等大哥的,可是冯三娘怕她淋了秋雨生了病,这秋天里面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真要得了风han可不容易好,于是拘了她在宅子里面等,说是大爷都二十出头的
1...101102103104105...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