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盛世田园:农女很逍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小酥饼
说到红包,李瑶的眼睛都冒光了,嗯…她承认她是小财迷。
李杏没忍住,不小心笑出了声。
李瑶看向自己娘亲,撒娇道:“娘,你看大姐还笑话我,你说你给不给?”
现在她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角sè,撒撒娇什么的一点压力都没有。
她很感激这一次的奇遇,因为重活一世,刚好填补了她上辈子缺失的亲情。
“必须给!还得给个大的!”文氏笑眯了眼睛。
在母亲眼里,自己的孩子哪能差了?
李瑶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尾巴都快翘上天了,李杏也不恼,她是长姐,从小就照顾弟妹,心xiōng最宽广。
不一会儿,小七就把小兔子都弄过来了。
小兔子已经满月,小小的模样已经长开,毛干净顺溜,正是好玩的时候。
李瑶也忍不住眼馋,抓来一只小兔子逗弄。
小七很自觉,玩了一会儿就又练字去了。
唉,还要多写一页,想想就忍不住伤心,他家三姐就是一个大大的bào君!
而李瑶则默默想着,她承诺给小七一个养兔场,现在是时候开始准备了。
其实她也没要四郎和小七一定要考上什么劳什子功名,读书最重要的目的是修身养性。
以后能考上,背后的财富是锦上添花,是他们不同流合wū的底气,考不上那就是他们以后生活的倚仗。
总之,他们只要尽力,无愧于自己就好。
她唯一的要求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李瑶一直相信,要做好事要先做好人。
第137章 不指望他们
太阳西斜,李瑶感觉到些凉意,但李守旺还是不见人影,她便将书放下:“都别干活儿了,咱们做饭去。”
文氏立即明白过来,让村民帮忙,总得管顿饭酬谢下。
她可不敢指望老宅那边。
估计张氏都不会让那些人进院子,要不然李英子离家出走的事情肯定瞒不过老爷子。
“瞧我这脑子,家里的粮食不多了,现在去买也来不及了怎么办?”
文氏着急地说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下完了。
嗯…这事儿李瑶也没考虑到。
之前只打算回来住三四天,家里生活必需品都有,所以这次回来他们只带了些rou回来。
做人难免有疏忽嘛,既然有疏忽了,那就想办法解决呗。
“娘,你先想想要买多少米面,我去拿钱袋,一会儿去别人家买去。”
现在不是农忙时节,而且李守旺在村里的人缘挺好,再加上不少人家都削签子卖给李家,李守旺找上三四十个人不成问题。
文氏的预算是每人两个馒头,稀饭管饱,再加咸菜炒rou和白菜粉条两个菜。
这样分量足够,面子上也看得过去。
一大锅粥想煮得稠一点要两斤米,那么多人吃三大锅稀饭肯定没问题。
而一斤面大概可以做八个大个头的馒头,怎么也得做百





盛世田园:农女很逍遥 第 65 章
来个。
这样划拉下文氏心里就有数了。
等李瑶拿了银钱,他们立即就去别人家买粮食了。
镇上白米三文一斤,白面五文,李瑶按着市面价格买,有粮食的人家肯定愿意卖。
刚走了五户人家,文氏要的东西就买全了。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和面,这是个力气活儿,文氏母女三人lún番上阵。
还好罗大爷知道他们家做馒头,特意过来帮忙。
有罗大爷加入,她们三个顿时轻松了许多,没多久就把面和好了。
面差不多一个时辰能发好,蒸馒头还要小半个时辰,也就是说等馒头蒸好李守旺他们也该回来了。
为了让面快速发好,文氏还将缸搬到了灶膛那边。
一会儿她会烧水,灶膛这里的温度就高点,温度越高,发酵的速度就越快。
在等发面的时候,李杏李瑶也没歇着,连小七都跟在后面帮忙,他们将菜都洗好切好,还借了罗大爷家的灶煮上了两锅稀饭。
面发酵到原来体积的两三倍就行了,文氏和罗大爷把面重新揉了下。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面团里的空气放出来。
这次揉完了,就可以把面团切成差不多大小的剂子,再揉成半球形就可以摆在蒸笼了。
十五斤面全都做了,一共做了四笼馒头还差几个,一笼三十六个,和文氏想的差不多。
开始蒸馒头李瑶让文氏和李杏都歇着,她负责烧火。
烧火时,李瑶突然注意到烧火用的工具,在这里的俗称叫“火车”,作用是把柴火往里推。
她发现火车前端已经烧得通红,但尾部用手拿的地方却一点都不烫。
这不就和烧烤差不多吗?
反正都是要和火长时间接触的。
第138章 有rou吃!
现在烧烤用的竹签都是一次性的,不仅花销大,还很浪费竹子。
不管什么时候保护环境总没错,要不然地球早晚会像上辈子一样千疮百孔。
其实李瑶之前也就想过用铁签子,但因为担心会烫到人,这个想法就搁浅了。
但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只要铁签子稍微长一点不就行了吗?
李瑶很兴奋,以后除了要烤很久的和带走的都换上铁签,这样竹签的用量就大大减少了!
蒸完馒头天已经黑了下来,而罗大爷已经去村口等着了。
总不能让人家忙活了老半天,到老宅的时候还被怼在门外吧。
文氏时不时就到门口张望,但始终不见人影。
又等了约莫半个时辰,外面总算有了动静,是李守旺带着一大票子人往这边来了。
“快进来歇着。”文氏把人招呼进了院子。
饶是些五大三粗的汉子,找了这么久都也撑不住了,一个一个pì股挨到凳子就起不来了。
此时,文氏很庆幸李瑶让借了桌椅,要不然这些人只能坐地上了。
如果是偶尔帮忙,一般人家都只放一张或两张桌子,帮忙的人lún流在桌子边吃,根本不会像他们这样摆四张桌子,每张桌子还配好了凳子。
文氏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李瑶想得比她周到多了。
也难怪他们两口子和其他孩子都由着瑶丫头指挥呢,果然是有原因的。
“大家等一会儿,今天有白馒头和rou,还有稀饭,你们都别急着喝水,别一会儿吃不下去。”
文氏赶紧给大家伙儿打气,说完她就赶紧钻进了厨房。
剩下两个菜很简单,用不了多久就能上桌了。
之前rou已经炒熟,再把咸菜倒进去翻炒会儿就行,大白菜炖在锅里,把粉条放进去烧开就行了。
很快每个桌子上的菜就配齐了,两盆菜,一大盆馒头,还有一大盆稀饭。
累得喊娘的汉子们总算有了点安慰。
今天的累总算没白受,有白馒头已经够意思了,居然还有rou呢!
而且仔细一数,还一个人两片rou呢!
汉子们以风卷残云的速度填饱了肚子,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他们大都是有家室的人,基本上只就着白菜粉条和咸菜喝粥,馒头和rou他们要带回去给老婆和娃儿吃呢。
果然乡村里还是淳朴的人多,像李英子和李守业那种只顾自己的人是少数,李瑶总算有了些安慰。
吃过晚饭,帮忙的人就各自散了。
就冲着这顿晚饭,他们都表示明天再帮忙找。
李守旺想了想还是决定不休息,喊上李守才两人又找人去了。
得趁着李英子还没走远把人追回来,要不然等她走远了,就更找不到人了。
直到天快亮,李守旺才丧气地回来。
熬了一夜他jīng神不太好,文氏想责备,不过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李英子再不是东西,她都是李守旺的亲妹,李守旺要是不着急才奇怪了。
她只默默给李守旺打了水洗了手脚,就催他睡觉去了。
第139章 病重
李守旺才睡下没多久,李守业又来喊人了。
他说老李头儿突然发高烧,孙郎中的情况很凶险。
文氏无奈,只能把李守旺喊起来,生老病死是人生大事,她不敢耽误。
一听老李头儿的消息,李守旺立即爬起来,等他穿好衣服,文氏和孩子都准备好了。
李守旺不禁想起不知所踪的李英子,眼睛不由有些泛酸。
不对,他的孩子都懂事,李英子根本没办法跟他们比。
到了老宅,李守旺先问了老李头儿的情况。
孙郎中无奈地说道:“从昨晚就发烧的,怎么都退不下来,喂药也喂不进去,唉,再不退烧就危险了。”
“还有办法吗?”李守旺不甘心地问道。
昨天不是还醒了吗?不是还喝药了吗?不是还说话了吗?
怎么可能突然就不行了呢?
孙郎中摇摇头,他要是有办法早就试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另请高明。
“是不是能退烧就好了?”李瑶听到了话里的关键。
如果只是单纯降温,物理降温的效果肯定最好。
但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物理降温,有的时候用了只会加速病人的死亡。
孙郎中点点头:“退了烧人就清醒了,只要能把药喝进去就会没事。”
得到孙郎中肯定的回答以后,李瑶就让李守旺回去拿酒。
她说的是之前腌rou用的青梅酒,酒jīng浓度差了点,但总归是酒。
李守旺的动作很快,没多久就把酒拿来。
李瑶跟李守旺说了用法以后,就带着房里的女眷出去。
等着了,房间里只留下张氏、李守旺兄弟几个和孙郎中。
物理降温很简单,就是用酒擦身,酒jīng挥发能迅速带走体表的温度,再搭配冷毛巾敷额头,体温很快就能降下去。
这算是死马当成活马医




盛世田园:农女很逍遥 第 66 章
,因为李瑶对医理不太了解。
一众女眷在堂屋焦急地等着,连一向喜欢说话的秦氏也很安静。
过了好一会儿,张氏拿着一张药单出来,扫视了一眼,眼睛最后落在赵氏身上。
“快去抓药,要是回来晚了,仔细我扒了你的皮!”
张氏没好气地指挥赵氏干活儿去了,把药单给赵氏以后她又回了房间。
不过看她脸sè,老李头儿应该好了点。
秦氏顺嘴说了一句:“大嫂提前把福享了,现在要还债了,没准都活不了多久了。”
“二嫂,你可别胡说。”
文氏好心地提醒,家里有病人,最忌讳的就是不吉利的话。
秦氏压低了声音说道:“没胡说,你们不住家里不知道,昨天娘说了,英子一天不回来,大嫂就要推一天磨,你看大嫂那细皮嫩rou的能撑多久?”
李瑶撇撇嘴:“哪用天天推磨,才几个人能吃得完吗?”
“吃不完拿镇上换钱呗,反正娘就卯着劲儿折腾大房呢,昨天把大哥和维清的书都收走了,还让大哥今年别考试了。”
秦氏那张碎嘴越说越来劲儿,一股脑儿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了。
李瑶深吸一口气,这张氏的心可不是一般的硬。
第140章 病因
赵氏回来时衣服皱皱巴巴,衣服上还沾着泥巴,头发也散乱着。
此时的她只剩狼狈,哪里还有秀才娘子的风范?
她是小脚女人,走路不稳,一着急赶路就摔了跟头。
赵氏把药放在桌上,客气地说道:“两位弟妹,你们帮我熬下药,我去换身衣裳。”
从前她对两个妯娌说话都用吩咐的语气,从来没这么低三下四过。
突然这么来一下,文氏都觉得别扭。
“贱骨头,怎么懒不死你!赶紧去煎药!”
张氏站在门口双手叉腰,中气十足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还把自己当个东西呢?还想指挥别人干活儿?是谁给她的权利?
乍一听到张氏说话,赵氏的身体不由颤抖了下,然后就低着头赶紧去了厨房。
她心里恨得要死,不过她必须忍耐。
现在老宅都以为李守业是个废物,那些银子更是打水漂了,因为那县令以前劣迹斑斑,都不知道骗了多少人。
只有她和李守业自己知道,这次县令不敢忽悠他们,因为他们手里有县令的把柄。
她现在忍一时,以后的半辈子就舒坦了,她就能撇开这一大家子了。
她可不想都做了官夫人还被张氏那蠢货给压着。
哼,是他们不仁在先,就别怪她无义!
秦氏乐呵呵地说道:“活该,就该把她抓去浸猪笼!”
“还笑别人,看你像头猪一样,吃了就睡睡了就吃,就不知道去找点活儿干?”
张氏又白了一眼秦氏,她这会儿看谁都不爽,秦氏那不长眼的刚好凑过来,她能不骂吗?
大儿媳不是个好东西,二媳妇儿也没差多少。
秦氏翻翻白眼,等张氏进了房间,她才弱弱地顶了一句:“老不死的,男人要死了,女儿不见了,还有心思骂人,早晚遭报应!”
自从回来,张氏就没给她好脸sè过,要不是没银子了,她愿意立马滚蛋。
秦氏絮絮叨叨地骂着,她也不在乎根本没人搭理她。
小半个时辰后赵氏就将汤药送了过来。
文氏弱弱地说道:“希望你爷喝了药能好起来,他这辈子净cào心了。”
“前年又算命先生还说咱爹是有福的命呢,你就别担心了!”
秦氏毫不在意地说道,哪能那么容易死了?
文氏蹙起了眉头,这话怎么就听着那么别扭呢?
突然,房间里传来碗掉落的声音,文氏心里一紧,立即往房间走去。
难道是老李头儿不好了?
李瑶和李杏也紧跟着文氏过去。
“你个烂了心肝的死婆娘,你成心想弄死你爹是不是?你咋不去死?我老李家倒了八辈子霉才让你这个玩意儿进了门!”
张氏指着赵氏的鼻子骂着,骂得唾沫横飞却还是不解恨。
她干脆脱了鞋子往赵氏身上抽,那一下一下都使出了全力,在旁边看的人都觉得疼。
蒋氏赶紧求情:“nǎi,你别打了,要是娘犯错了,您好好说,娘肯定会改的。”
“你闭嘴!跟你没关系!”
多管闲事的蒋氏让张氏更不爽,说话的时候手上的力道还加重了些。
第141章 绝不踏进老宅
蒋氏往后退了退,不敢再帮她娘说一句话。
看张氏那眼神好像要连她一起打了一样。
赵氏闪躲着,但一直养尊处优的她根本不是张氏的对手,一直被张氏压着打。
生生地挨了好几下以后,赵氏瞅准机会推了张氏一把,然后慌忙跑了出去,再不跑她就被打死了!
张氏爬起来,拍拍衣服上的土,继续骂骂咧咧。
可以预见赵氏以后的日子会很凄惨,没准真像秦氏说的那样丢了命。
刚刚张氏打人的狠劲儿他们都看在眼里呢。
“这是怎么了?”文氏压低了声音问道。
张氏骂人是家常便饭,却不轻易打人。
李守旺的脸sè不太好,几乎是咬牙说道:“二嫂把药煎糊了,还好孙叔发现了,而且昨晚就是喝了被煎糊的药,爹的病才严重了。”
孙叔说道他爹本来体内就虚火旺盛,一碗糊了的药喝下去虚火更旺,不发烧就怪了。
这一发烧整个人都没意识了,连水都咽不下去,人肯定早晚被烧死。
要不是这样他肯定去劝架了,但现在他只觉得自己娘打得好。
文氏叹息一声:“那里还有一包药,我去重新煎。”
李守旺感激地看了一眼自家媳妇儿,但碍于很多人在场,他没好意思说话。
嗯…都老夫老妻了,他不说出来文氏也懂。
等药煎好张氏亲自给老李头儿喂药,没多久,一整碗药就都见了底。
再摸老李头儿的额头,也没那么烫了。
孙郎中再把了脉,摸到脉象后,他总算松了一口气。
“瑶丫头冰雪聪明,这次是她救了老哥,你们可得好好谢谢她。”孙郎中笑着看向李瑶,要不是她,老李头儿的烧肯定还没退呢。
张氏瞥了一眼李瑶,没好气地说道:“哼,跟她有什么关系?那是我家老头子命大!”
此话一出,屋子里的气氛凝固了。
这真的是一个祖母对孙女说的话啊?
“娘,你怎么说话呢?”李守旺不满地说道。
张氏没好脸地说道:“难不成还要你教我怎么说话?一个丫头被惯得上天了,还在这里瞎嘚瑟!”
李瑶只撇撇嘴,张氏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呗,因为不在乎所以不在意。
在她看来张




盛世田园:农女很逍遥 第 67 章
氏就是花样作死,以后自然有报应。
但李守旺不一样,他总抱着一丝幻想,现在幻想彻底破灭。
“你还不服气?瞧你现在这样,还有个男人的样子啊?”
张氏继续讽刺李守旺,说出的话字字诛心。
李守旺黑着脸说道:“娘,我昨晚一夜没睡,秀儿和孩子也忙到很晚,我和他们先回去休息了。”
说完,他就带着妻儿走了。
出了老宅的大门,文氏还觉得肺要气炸了。
“李守旺,我告诉你以后我们娘几个绝不踏进老宅半步!”文氏坚决地说道。
老宅做的一件件一桩桩事,她这辈子都无法原谅!
李守旺闷闷地应下,他也没脸让他们来,因为他自己都不想来。
以后老宅的人…都好自为之吧,反正他不管了。
第142章 被耍了
李瑶一点没觉得委屈,所以她还有心思想别的事情,她总觉得张氏很怪异,昨天李英子不见了的时候她急红了眼,但今天却没有半点异常。
他们在堂屋等着的是时候,张氏出来了两次,压根没问李英子。
李瑶突然问道:“爹,今天nǎi问你找到小姑了吗?”
李守旺摇摇头:“没有,可能是你nǎi太担心你爷给忘记了。”
这个解释李瑶不接受,因为根本不可能。
张氏一共生了五个孩子,其中最重视李英子,生怕照顾不周让她受委屈。
就连海诚上门收银子,她都坚决不让动李英子的嫁妆,从这就可见一斑了。
李瑶缓缓说道:“在nǎi心里就没有比李英子重要的人,要是能忘记小姑就有鬼了。”
“也是。”
李瑶一提,李守旺也觉得奇怪。
只是李守旺这辈子都是老实人,里面的道道弯弯他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
李杏的心思细腻,跟着外公学着管账了以后她更机警了,她小声问道:“是不是咱nǎi已经已经找到小姑了?”
“反正她肯定知道李英子现在很安全,要不然她能哭死。”李瑶缓缓说道。
所以李守旺找了一天一夜全是白搭。
还拉着无辜的村民浪费时间。
没准此时李英子就躲在某个角落里偷偷乐呵呢。
李守旺黑着脸说道:“我去和牛子他们都说一声,让他们别找了。”
昨晚他还和他们约定今天继续找人呢,现在去找个锤子啊?
弄了这么一出李守旺对老宅更不齿了,不过也好,他可以回家里睡一觉了,一天一夜都没得歇,他都快累瘫了。
吃了午饭,李瑶也准备补个觉,但没想到家里来了以为不速之客。
她就是海夫人。
之前海诚说让夫人亲自登门道歉,她以为只是说说,没想到居然真的来了,还带着礼物来了。
很震惊,但来者是客,文氏只能带着俩女儿陪客。
大户人家都有男女大防的说法,所以文氏把小七都给轰走了。
文氏有些不安地擦擦手:“夫人,您请坐,我去给你倒茶。”
“李夫人,您不用客气,我来是有件事和你商量,你坐着陪我说会儿话就行了。”
海夫人微笑着说道,端的是大家闺秀的姿态。
但余光看到李瑶那活泼灵动的模样,她心里还忍不住泛酸。
这样一个妙人儿进了海府,以后海诚还记得她是谁吗?
文氏有些局促地坐下了,一时间不知道说啥了。
第一次和贵妇人接触,文氏手都不知道往里放,因为对比太鲜明。
海夫人看了看李瑶和李杏,那意思是这俩小姑娘不适合在这里。
文氏赶紧解释道:“海夫人有话尽管说,这俩姑娘懂事。”
文氏都这么说了,海夫人也不矫情,她只以为是庄户人家没那么多规矩。
而事实却是文氏见李瑶哀求的眼神心软了,她还是个没主意的,怕自己应付不来,所以就留下了她们姐俩。
这俩丫头心思通透,她就差远了。
1...202122232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