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冷香忆
小厮进来禀报道:“燕王府的幕僚曲先生、董先生已到。”
江青云望向中年寡妇,故意不紧不慢的道:“看来王府已知你要从作坊购买货物转手卖给番邦小商贩。”
中年寡妇显然没料到要跟番邦小商贩做买卖的事竟被燕王府知晓。
她一个寡妇能做大买卖,自是有后台,但后台的权势哪能跟燕王府相比,语气有些慌乱的问道:“莫非燕王府不同意?”
江青云见威慑的目的达到,微笑道:“燕王府若是不同意,就直接下令禁止,怎会派幕僚过来。”起身道:“我去见他们,你随意。”
中年寡妇连忙起身相送,然后坐下深思考虑。
很快,另一间会客厅,曲先生、董先生跟江青云说明来意。
“隐!商!”江青云用了重音说出这两个字,然后用探究的目光盯着两人,道:“我知道你们二人的家眷都有开小作坊,并且买卖做的不错。你们两家都是隐商。”
“是。”
“不错。”
一个中年人,一个老头,都是人生经历丰富,也是阅人无数,竟然在这一刻感觉到被一个少年的目光看透。
心里禁不住道:为何会如此?
江青云望向曲先生,“你家里有个漆器作坊,制出的漆器,卖的价格可不低。”而后又望向董先生,“燕城南城门外三里的瓷器作坊就是你家开的,里面有三十几个签了卖身契的工匠、小工,想必每个月卖出的瓷器不少。”
曲先生老脸一红,早就听说江青云言辞犀利,今日算是领教了,道:“江公子认为吾等为了私利就阻止收隐商的商税?”
董先生却道:“正是因为连我与曲先生这样没有官职的人,家里都开有作坊,那么有官职,且身距高位的官员,开的作坊更大更多,若是向隐商收商税,这些官员都在其中,江公子经常出入督查司,应该知道他们是谁,共有多少人,那么王爷要动他们的利益,他们会心甘情愿的交商税吗?”
曲先生心道:高明。连忙激动的附和道:“对。老朽也是这么想的。”
江青云不动声色的道:“是吗?”
曲先生抢着道:“唉,若是寻常时候,王爷要收商税那就收,只是如今国内打着内战,局势非常不稳定,南方已经混乱不堪,我们北方可不能乱了。”
江青云问道:“先不要说别人,也不要说局势,就说你们自己,身为隐商可否心甘情愿的交商税?”
董先生大义凛然的道:“王爷要收隐商的商税,我会令家眷立刻按商税条款上缴应邀的银子。”
“我家肯定会交商税。”曲先生话毕,又道:“只是按照眼下的局势,怎么能够推出新政?”
“表哥在我面前数次提起二位。”江青云一改刚才的犀利,亲自给两人端上茶水,微笑道:“二位为辅佐表哥呕心沥血,表哥心里明了。”
两位幕僚面带喜色。
江青云和颜悦色的道:“你们的观点是,对隐商可收商税,只是等内乱之后局势稳定再收,不知我理解的对否?”
“对。”
“吾等就是这么想的。”
“我跟两位的观点有不同,也有不同。我赞同对隐商收商税,但是不赞同等内乱结束局势稳定后再收。
我认为,燕王府目前需要解决银子问题,最快最便捷得到银子的方法应该只有对隐商收商税。
现在局势是不稳,但是燕王府最需要稳定的是军心、民心,而不是官员的心。
只要燕王府拥有军心,民心,区区几十个官员闹事算什么,大周国最不缺的就是官员,各地等待任职的举人、秀才多的是。
你们觉得呢?”
两位幕僚灌了一肚子茶水离开燕城作坊,坐上马车返回燕城。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明明我们是来说服江公子,却反倒被他说服。”
“偏偏我们还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曲先生压低声音,“对了。董老弟,你说,江公子是不是没算过燕城作坊要交多少商税?”
“不是。”董先生又道:“县公爷曾透露燕城作坊的利润八成归他,若是交商税,也是县公爷损失的多,江公子损失的极少。”
江青云与吉城的中年寡妇签完契约之后,骑马去了燕王府。
他的身体已经恢复到能够在寒风凛冽的天气、路况不好的官道骑马。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第566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家药女:富贵临门最新章节!
书房,周冰放下手中信函,抬头道:“青云,你来的正好,我正要找你。”
“我是为收隐商的商税而来。你麾下的两位幕僚曲先生、董先生亲口跟我说,若是收隐商的商税,他们肯定交税。”
周冰纳闷,问道:“董先生在议事厅时口口声声反对向隐商收商税,曲先生不曾表态,怎么他们在你面前都同意交税?”
“他们家里都有作坊,算是隐商,不过在收税一事上倒无私心,愿意自家作坊交税。”
“原来如此。甚好。”周冰露出微笑,“你的看法?”
“几十年前,蜀王在世时,曾在蜀地向隐商征收商税。”
蜀王是大周朝第一批被封亲王有封地的皇室中人。
此人励精图治,一心想要治理好蜀地,可惜身体患病,不到二十五岁就病逝,膝下没有儿子,他的女儿不能继承封地,朝廷就把封地收回,从此再回蜀王。
在蜀王治理蜀地的那几年,实施了十几项新政,哪怕他与幕僚想尽办法,考虑了方方面面,最终大多数的新政没有实施成功。
蜀地对隐商征收商税就是其中之一,最终失败。
江族作为蜀地的大家族,是排名前十的大隐商。当年族里为了上缴商税的事,商议了许多回。
那时,江青云还未出生,他是后来听长辈谈起蜀王那些失败的新政时,记住对隐商征收商税一事。
周冰双目精亮,惊诧道:“原来蜀王做过此事。”
“不错,他做过,结局失败。”江青云见周冰目光又黯淡下去,道:“蜀王的情况跟你不同。蜀王在蜀地没有根基,也没有军队,他拿什么震慑各大家族文武官员?燕王府在北方屹立几十年,背后有几十万燕军,就连朝廷都得礼让几分。”
“你的意思是?”
“此事可行,不过不能太急迫,更不能过于强势。”江青云低声道:“朝廷为了拉拢士族、官员,律法免了这些人的农税、商税,而你却要对这些人收商税,等于违背朝廷的律法,因此不能大张旗鼓的正面收,只能试探性的婉转的收。”
周冰道:“就你点子多,收个税的事,你说怎么试探,怎么婉转?”
“立即出告示号召隐商主动交税,同时让支持你的隐商带动交税,然后坐等结果。”
“如此简单?”
“我的表哥,现在可是内战时期,不能出新政制造矛盾,又不能不向隐商收税不要银子,那么只能用此方法,柔和的向隐商收税。”
周冰想了想,除去这个办法外,好像没有办法在短时期内弄到巨银还不会制造王府与士族的矛盾,道:“那我就听你的提议一试。”
“我去起草向隐商收商税的告示,写好交给你与你的人商议,若是可行,这两日就张贴出去。”
“你匆匆回来,可曾用饭?不如你我先去我娘那里用晚饭?”
“也好,我是饿了。那就吃饱了再干活。”
“你我这就去。”周冰从江青云身上看到了蓬勃的朝气,从今年正月起他就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这才是少年应有的。
“我今日来找你,还有一事相告,吉城来了一些番邦的小商贩,我怕他们以买货为幌子,探听军情。”
“晓得。你是怕我把注意力都放在内战,忽略了北方的边防吧。”
“略有此意。”
“内战是分散了我的许多注意力,不过,还没到让我焦头烂额无暇干别的事的程度。”
表兄弟一路行来,王府的人遇到后无不恭敬行礼。
那个曾经被秦太妃守护的病弱少年,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成为令周冰心生敬佩非常信任的人。
当晚,江青云便以燕王府的名义拟好告示,然后没有直接交给周冰,而是请来董先生、曲先生,让他们过目提建议。
“公子乃大才!”
“在下曾看过公子的文章,文采超凡,心生敬佩,这次公子写的告示,将如此非常复杂的大事说的这般简单明了,便是老百姓都能看的懂,在下内心折服。”
“两位先生不要笑话我班门弄斧就好。”
三人熬到半夜,终于修改完毕,一大早便给周冰呈上。
周冰看过之后,非常赞同,心中大喜,急召心腹及众位高官就此事商议。
两日后的燕城衙门门前墙壁张贴了燕王府发的告示。
内容是内战时期,战火连绵,朝廷断了给北方的一切物资。
今年北方商税锐减,燕王府为了支付军队、民生等各项费用,所有主子名下的作坊、商铺等按照普通商人的商税交纳,总共交税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两,并公布了明细。现号召北方的隐商主动交税,燕王府收到的商税将全部用来支付军队、民生等。上下齐心,共度内战时期的难关。
“数日前,民间就人说北方要对所有的隐商收商税,胆敢不缴税者重重惩罚。今日,燕王府的告示说的明明白白,只是号召隐商主动交税,并没有强制,也没有提偷税有何惩罚?”
“之前,我在茶馆听人说,燕王从今冬起向所有的隐商收商税,以后月月都要收,茶馆的甚至有人危言耸听的说燕王终于要对付北方所有的大家族,要掠夺北方所有大家族的财富。
看吧,今日燕王府的告示上面说的很清楚,只在内战的时候,号召隐商主动交税。”
“原来燕王府的主子名下有这么多的作坊、商铺,真是开了眼。”
“燕王没有下令强收隐商的商税,不知道会有多少隐商主动交商税?”
“朝廷竟是断了给北方的一切物资。这个狗皇帝不但派刺客刺杀燕王的儿子,还不给燕军粮草装备军饷,真是可恨之极。难怪楚王要反了狗皇帝!”
“据我所知,燕城的官员十个没有九个,也有七、八个,家里有作坊、商铺。平时,他们不交商税也就罢了,内战打起来,他们再不交商税,燕军都没军饷粮草了,谁来保护他们!”
哪怕告示以很温和的方式对隐商收商税,也在燕城上下引起了很大的动静。
长平县,李家。李家人正在为交不交商税,交多少商税伤脑筋。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第567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家药女:富贵临门最新章节!
李如意跟家人道:“两年前,我们家刚开始做小买卖,那时是游商,不是隐商,没有衙役向我们收商税。
然后,我们家有了豆腐房,不出去卖豆腐,把豆腐卖给礼村的人。那时,仍是没有衙役向我们收商税。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家从有了豆腐房起就是隐商。”
赵氏心里纳闷,问道:“可是那个时候,你爹还不是官员,我们家只能算富农,不算隐商吧?”
吕婷道:“算。娘,你听妹妹的,妹妹说的对。”
赵氏问道:“我们家若是从那时就算是隐商,那么现在礼村家家户户都在家里磨豆腐卖给商贩,他们也算隐商?”
闻言,王燕抬头望向李如意。
“算。”李如意将几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人人脸上都没了往日的笑容,受到燕王府庇护的李家都如此,别的隐商态度可想而知。
商税若是强收,那会让燕王府站在所有隐商的对立面,双方会有激烈的冲突矛盾。
吕婷缓缓道:“隐商有大有小。礼村人在家里卖豆腐,算是小的隐商。我们家的豆腐房做的买卖大,在长平县一带就算大的隐商。我娘家,我娘的名下在燕城郊外有一个卖脂粉的铺子,这些年来没有交过税,也算是隐商,小的隐商。”
现在吕族是落败了,铺子卖的卖,作坊关闭的关闭,不然也算大的隐商。
王燕失声问道:“以后我们家、你娘家、礼村各家各户都要交商税?”
吕婷道:“这个,我觉得燕王府告示的意思,因为眼下情况特殊,需要隐商主动交商税,并没有说交多少,也没说交多久。”
李家四少年一直沉默。
他们不挣银子只往外花银子,在交多少商税上面没有发言权。不过,心里明白,李如意与吕婷说的对。
只要花银子,李山的心里就难受,这次就更别提了,不过难受归难受,仍是怏怏不乐的问道:“燕王府交了一万几千两的商税,我们家交多少,是按我的官职,还是按豆腐房的收益交?”
赵氏琢磨着按官职交税李家就合适,若按照收益交税,李家就不合适,便道:“燕王府的贵人多,王爷、世子、县公爷、太妃、王妃、侧妃等等,他们合在一起交一万几千两,你只是六品官员,我觉得交一、二百两银子?”
王燕小声嘀咕道:“做豆腐卖给商贩,每天半夜就起来,一直干到大中午,冬天冷死了,赚得可都辛苦的血汗钱。唉,还要交商税?”
她说的是礼村的人。
“多少人抢着做豆腐。”李健安有些不乐意了,道:“做豆腐再辛苦也能赚到钱,比南方打仗连生命都保障不了强的多。”
“我没有说做豆腐不好。我说的是要交商税的事。”王燕红着脸道:“这两个月,我娘家人起早贪黑辛苦做豆腐赚了几百两银子,要是交商税,就得少几十两银子,那都够买好多亩良田。”
李健安道:“除去几十两银子交商税,那还有几百两银子,不也比以前的日子强许多倍。”
李如意怕大哥大嫂吵起来,道:“这次燕王府带头交商税,别的隐商交不交商税,我们家不管,我们家只管自己家,商税肯定要交,至于交多少,爹与哥哥带着银票去找江哥哥,江哥哥说交多少,一个铜钱不少的直接交给他,让他交给燕王府。”
“我听妹妹的。”李福康仍是第一个支持李如意。
“银票从我这里出。”赵氏咬了咬牙,问道:“三百两总够了吧?”
李如意不动声色的道:“您把银票给爹就是。”
李英华直接用实际行动表示支持,“我去换身衣服,这就跟爹去找江哥哥。”
吕婷走上前跟不知想什么发呆的小丈夫道:“敏寒,你见到江公子,帮着问问我娘家的脂粉铺子交多少商税?”
李敏寒朝新婚妻子微微点头,起身走至赵氏面前,道:“娘,家里要交商税开销大,下个月不用给我们夫妻月银。”
他、吕婷、吕婷奴婢的月银,加起来比李家兄弟都多。他一直都不好意思。
李健安正在生王燕的气,听到李敏寒的话,心道:这应该是我这个当大哥说的话才对。我们夫妻拿了家里一年多的月银。
赵氏有些欣慰,柔声道:“家里有银子。不过,你要想为家里分担也行。”
李健安道:“娘,从下个月至内战结束之前,不用给我们夫妻月银。”
李福康跟着道:“我也不要月银。我没有开销,不需要花银子。”
“月银的事回头再说。你们都随我来。”李如意把李山父子请到书房,关上门取出一个信封,低声道:“里面是三千两银票,全部交给江哥哥。”
李山吓了一跳,“这么多?”
三千两银票,是赵氏给的三百两银票整整十倍,这都够买一千多亩良田了。哪怕在燕城也够买几套宅子。
李如意轻声道:“我们大周的商税二十五取一。货物卖出二十五两银子,收一两银子的商税。这是包括成本在内的销售额,不是纯利润。我们家当隐商两年多销售额几万两银子,若要交商税,三千两银子足矣。”
“妹妹,我们家交这么多的商税,落到有心人眼里,怕是会引来灾祸。”
“我们家光是商税就交这么多银子,外面的人还以为我们家是大财主,肯定会蜂拥而至借钱、打秋风。”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爹的官职只是六品,我们家一下子交了如此高的商税,如此高调会引来小人群起而攻之。”
“妹妹,今年我们家交三千两银子的商税,若明年燕王府还让交商税,我们家交多少银子?”
李家四少年纷纷进言。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李如意用极低的声音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交多少商税合适,那就让江哥哥替我们家拿主意,他肯定能把握好分寸。我们家给他三千两银票,到时他决定我们家商税出多少,多退少补,我信得过他。”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第568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家药女:富贵临门最新章节!
李健安道:“原来你打的是这样的主意。我赞成由江哥哥为我们家交多少钱商税的事做主。”
余下三个少年都表示赞同。李山见儿子们都同意,只有唉声叹气的收起银票,快要走出书房,还是忍不住道:“这都够我花几辈子了。”
“爹,你要记住一句话,能花才能挣。”李如意又道:“我们家靠着燕王府发家,您又是燕军的军官,我们家于情于理都应该响应燕王府的号召主动交税。”
李山父子走后,赵氏心情有些烦闷,王燕坐立不安,婆媳二人干脆去了礼村串亲戚。
这个时候,礼村人卖豆腐最是忙碌。哪怕内战打起来百日了,前来礼村买豆腐的商贩仍是络绎不绝。
豆腐在冬天是家家户户喜爱的美食,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南方打起内战了,北方的人们心里恐慌,可以不下酒楼、不买首饰新衣,但是几个铜钱的豆腐还是要吃的,若是不吃,这个冬天都觉得没意思。
“你们村的豆腐卖到什么时候?”
“全村的豆腐只卖到腊月二十八,过期不候。”
“有钱赚也不卖豆腐了?”
“不卖不卖,我们还要好好休息过节呢!”
“正月什么时候卖豆腐?”
“还不知道,等全村人商议之后再定。”
“正月早点卖豆腐。我那铺子要是进不着你们村的豆腐,我的那些老主顾都不来铺子买东西。我就指着豆腐拉老主顾呢。”
“我倒是想正月早点卖豆腐,可这不是我能说得算的事。”
商贩跟卖豆腐的礼村人有说有笑,非常熟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朋好友呢。
赵氏、王燕对这样的场面并不陌生,曾经李家就是这样,现在轮到礼村了。
不过,开春豆腐的方子就要面对所有人公开,那时,礼村还有这么多商贩吗?
赵氏去了许家,跟马氏道:“燕王府在燕城衙门贴了告示,号召隐商交商税。我们家就是隐商,这次得交很多的商税。”
马氏问道:“那得交多少银子?”
“至少一百两银子。”赵氏还抱着侥幸心理,三百两银票应该能剩些回来吧。
“这么多的税。真是够多的。”马氏不认为自家做这点豆腐买卖就能算得上是隐商,压根没往自家想。
许家的院子人来人往,几个游商、小商贩与许正、四狗子算账的声音很大,热闹的很。
赵氏坐在大厅里听到后,压低声音问道:“你们家这个冬天卖出多少豆腐,算上成本总共多少银子?”
“我的脑子笨得很,管不了账,家里的账本是六狗子管。”马氏笑呵呵道:“我就记得昨天六狗子念叨了一句,说腊月这才二十几天,豆腐就比上个月多卖了两倍多。腊月豆腐真好卖。”
赵氏一听,腊月只是多卖了两倍多,比起李家以前卖豆腐可差着呢,看来,内战还是影响了豆腐买卖。
一会儿,四狗子特意进来喝水,向赵氏打听李英华的近况。
赵氏回答之后问道:“你家冬天卖了多少豆腐,算上成本总共多少银子?”
每天,四狗子哪怕再累都会跟六狗子把家里的账算一遍,当然记得,立即答道:“十月卖了一万八千斤豆腐,十一月一万九千多斤,这个月已卖了四万多斤。十月的批发价一斤四个铜钱,十一月、这个月涨了一个铜钱。三个月卖的豆腐钱加起来,近四百两银子。这还不算九月卖的。”
他说的就是流水,不是利润,要是抛去成本,三个月的纯利润二百多两银子。
这放在以前简直做梦都不敢想。
马氏乐得嘴都合不拢,一个劲的跟赵氏感激道:“这是托你们家的福!”
许正百忙之中还拿出七十个铜钱派七岁的七狗子去镇里买鱼买肉款待赵氏。
七狗子把钱放进三狗子给他做的荷包里,荷包都满了,出门之前还热情似火的跟赵氏央求道:“姨,你别走,我很快就回来,你一定要在我家吃饭。”
赵氏见许家人这般高兴,就没说许家是隐商也得交商税的事。
王燕没有跟赵氏到许家,而是一直呆在自己娘家。
王海夫妻忙得不亦乐乎。书院放假了,王志高也在豆腐房帮忙。
隔壁的王春分带着四个儿子全部上阵做豆腐卖。
王春分生怕曲花偷学做豆腐的手艺传给曲族,跟防贼一样防着曲花,压根不让曲花进豆腐房。
曲花见王燕来了,拿了半簸箕炒花生,还拿了一碗麦芽糖过来给她吃。
1...168169170171172...2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