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冷香忆
这些天眼瞅着金价一天比一天攀升,卖房的人恨不得立刻把房子脱手换成金子,而买房的人却是很少,哪怕有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压低房价。
张猴子非常想促成这批大买卖,但是该说的话仍要说,“价钱可以谈,可以降低。”
福伯不以为然的道:“我们两府想着年前把事情都办了。”
张猴子没见到这么心急的买主。
“按照燕城中人的规矩,超过一千两银子的宅子,中人费一律二十两。”福伯眯眼笑问道:“我们两府一次性在你手上买下十套,你给个话,要多少中人费?”
张猴子的心扑通狂跳,到底是狮子大开口,还是本本分分,在这一瞬间,理智终究占了上峰,燕城的中人可不止他一人,知道这些宅子信息的不止他一人,若是要的中人费高了,李家、江府可以甩下他找别人。
“四十两银子。我没出什么力气,就是带着去看了看房。够了。”话毕,他的眼睛渐渐清亮起来。
两府就都按一套的中人费算,便是四十两银子。
这么容易干的活,这么容易赚的银子,不能贪婪多要。堂
堂正正的做人,中人得讲道义得对起自己的良心。
“少点。”福伯至此,对张猴子有点欣赏,不是谁都能抵抗的了对于金钱的欲望,若是按一套房二十两银子的中人费算,十套那是二百两,微笑道:“我们两府合起来给你五十两。”
五十两银子只是二百两银子的四分之一,然而却让张猴子感激的热泪盈眶。
如今的银子太难赚,何况是非常萧条的中人这个营生。
他感激道:“多谢两府的贵人赏小的银子,赏小的全家一口饭吃。”
“你跟卖主说好,不要泄露买房的是我们两府。”
当日,福伯、伍余年与张猴子去联系买主办理过户。这么多的房子,不可能半天时间就能办理完过户手续。
李家的马车在官道上徐徐慢跑。
伍余年不在,赶车的是李山。赵氏、李如意坐在马车里说话。
一下子买了燕城的六套宅子,还都是两、三进的院子,独门独院,非常的敞亮,让赵氏这个新出炉的大房主恍然如梦,无论说什么,脸的一直挂着灿烂的笑容,这是发自内心的笑。
“江哥哥倒是精明,听到我买房,立即让福伯带着银票跟着我一起买。”
“闺女,你怎么一下子买六套?”
“哥哥弟弟正好每人一套。”
“你自己呢,怎么不买?”
“买啊。”李如意低声道:“昨天看过的十七套房,今日上午派人去查的底细,我们两家买的这十套没有问题,余下的七套有问题。”
买房子这么大的事,一套就是两千两银票,不能只听张猴子介绍的信息,还得让人去查底细。
横死过人出了事、房子产权不清晰的一律不要。
赵氏夸赞道:“原来你已经让青云暗中查过这些房子。你可真是想的周全。”
“花了那么多的银子,若买到不好的房子,那会郁闷很久。”
“那是。房子是头等大事。”赵氏又问道:“青云为何买这么多房子,是用来囤积等到价高时出售吗?”
“不是。我们两家买房都不是为了倒卖房子。”李如意轻声道:“我听福伯说,南方那边非常乱,许多权贵人家开始逃离。江哥哥的母族秦族的人要过来避战乱。他打算与秦太妃一起安置他们。”
以前江青云从未跟李家人提起母族秦族的任何事。若非秦族的族人即将到燕城避难,他也不会告诉李如意。
赵氏好奇的问道:“青云的母族秦族在南方什么地方?”心道:秦族的嫡女嫁给北方的老燕王、蜀地的江族嫡子,这样的大家族肯定是有权有势。
李如意轻声道:“秦族就在国都远郊。秦族是清贵之家,家族多出史官,记载历史,已经历经三朝。”
赵氏道:“原来是一个出史官的家族,那可不得了,族里人才济济,刚正清廉。”
“不错。”李如意低声道:“名声好听,就是无权无势。”
当年秦太妃嫁给老燕王,被老燕王的侧妃、妾室欺负的如履薄冰,隐忍多年。
江族只剩下江青云一人,皇帝派出的护龙卫一路追杀。
无权无势的秦族都管不了帮不了。
现在,战火将要蔓延至国都,秦族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需逃到北方来寻求秦太妃的庇护。
“唉,哪能样样都好。”赵氏用极低的声音反问道:“有权有势的家族能历经三个朝代吗?”
“这倒是。”李如意想了想,又道:“娘,秦族历史悠久,只是族里的当史官的人基本没有善终。秦族长辈有一位被先帝砍了双手,一位被当今陛下剜掉一只眼睛,还有一位被皇亲国戚的打断一条腿。”
赵氏吓了一跳,惊诧问道:“啊,他们怎么会有如此遭遇?”
“手下的笔记载真正的历史,得罪了上位者。”李如意想起前世的司马迁在当史官之前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被皇帝处以宫刑。
哪怕时空不同,皇帝却是一个德性,而正直敢于直言的官员下场都不好。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第573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家药女:富贵临门最新章节!
过了几日,李家、江家又合起来从张猴子的手里买了八套宅子。
前后合起来便是十八套宅子。
两家的大手笔令张猴子瞠目结舌,他甚至劝过两家别把积蓄都用在买房上面,特别是眼前这样的局势,别的富贵人家都把房子卖掉换成黄金,这两家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燕城可不止张猴子一个中人,当众人得知张猴子不到十天卖了十八套宅子,均是难以置信,都说张猴子走了天大的狗屎运,竟是做成这么多笔买卖。
有人向张猴子打听都是买主是谁,还有人嘲笑买主脑子进水了,竟然在房子下跌的时候买房。
张猴子一律不做答复,也不怕得罪同行。
他做了这么大笔买卖,赚了中人费高达一百两,怕同行嫉妒,加上买卖很差,便躲在家里跟家人打牌,也不出去。
这一日午后,他媳妇提醒过几天岳父过寿,让他去买些好酒当贺礼。
他揣了一些银子出了门,街坊邻居有在家门口晒太阳的,看到纷纷跟他打招呼,有个胖胖的老婆子是看着他长大的,高声道:“张猴子,街门门前贴了燕王府的告示,你识的字多,能不能去瞧瞧回来给大家说说。”
“出啥告示了?”
站在家门口树下看孙子的一个黑脸老头用苍老的声音道:“就是隐商交税的告示。”
“哦,那不是好几天前的事吗?”
另一个街坊从大门里面冒出脑袋,催促道:“不是同一个告示。这个告示是昨天黄昏贴出来,还没贴够一天。你快去瞧瞧。”
“好咧。”张猴子扭头看了一眼街道,寻思两边的人家没有一个隐商,为何如此关心隐商交税的事告示?
他家住的街坊距离燕城衙门有些远,来回得有六、七里路,不过,他是干中人这个行当的,天天跑跑颠颠,就不怕走路。
燕城衙门大门旁边的专门用来告示的墙壁下面,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街道两旁停满了马车,简直是人满为患。
张猴子好不容易挤了进去,见告示上面写了许多家族、还有银两数目,一时有些糊涂,这是这么意思?
旁边有个像是读书人的少年大声念道:“燕城邓家,家主邓兴,交税189两银子……长平县李家,家主李山,交税800两银子……”
闻言,张猴子一下子激动起来,朝少年叫道:“小后生,你说的长平县李家在榜上的哪里,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
不怪张猴子粗心找不到李家的名字,而是告示整整贴了二十几页,每页两尺高一尺宽,红纸黑字,密密麻麻写着家族、人名、交税的银两。
一页纸就能写三十几排,三十几个人的名字,二十几页近千个家族、人名。
“什么长平县李家,我不知道,你慢慢找,别打扰我念。”少年读书人摸摸脑袋,狐疑道:“咦,我刚才念到哪一行去了?”
张猴子有些郁闷的往里又挤了挤,终于挤到最前面,然后一页一页从头到尾的看,终于在第五页第十行,看到了长平县李家,忍不住自豪的自语道:“长平县李家交了800两商税,竟是交了这般多,李大人真是极好的!”
“可不是吗,一个县城的隐商都交了800两银子的商税,比燕城的大家族隐商交的都多。”
“长平李家是干什么,怎么一下子交出800两银子?”
“你竟然还不知道长平李家,那你吃没吃过风鸡、香肠、松花皮蛋、豆腐、混糖月饼……瞧你家境好像不富裕,刚才我说的吃食若没吃过,冰糖葫芦总吃过吧,瞧,街道对面的角落就有人卖冰糖葫芦。我告诉你,这些吃食都出自长平李家。”
“听说长平李家家主李山是燕王亲封的军官,还是燕军的军官。”
“原来长平李家是官员隐商。”
“我听说长平李家以前穷的很,这两年才发达起来!”
“长平李家不过刚富裕两年竟然交了800两银子,这个家主李山无视金钱,可真是令人敬佩!”
“燕城的李、赵、洪、张家,那可是百年的大家族,每个家族在郊外都有作坊,张家还有牧场卖马、羊、驴子,四家合起来才交了一千两银子的商税。我都替他们觉得臊得慌!”
“你说的李、赵、洪、张家还算好的,好歹每家交了一百两以上的银子,燕城的姜家,那么有钱,听说姨娘使的马桶都是银子制的,不也才交了60两银子的商税吗?”
“呸,这些大家族平时一顿酒宴就花掉几十两甚至几百两银子,去青楼捧红姑娘给赏银票眼睛都不眨一下,到了交商税就他娘的扣门的要死,才交这么几个破钱!”
众人站在告示下,议论纷纷,言语无不夸奖李家无不贬低嘲讽燕城大家族。
长平李家出尽风头。
张猴子刚才只顾着看长平李家,现在从头到尾细瞧,越看心里越不屑,暗自冷笑。
他干中人这么多年,跟许多人打过交道,包括告示上面的燕城各大家族的人。
他曾经帮燕城的李、张、洪、姜家买卖过房子,通过家族的人跟别人的谈话,知道一些事情。
比如,燕城李家在南郊有一个绣坊,每个月光是利润就高达三、四百两银子,这还不算流水。绣坊已开了二十几年。
再比如,燕城张家有个木器作坊,专门做红木家具,利润比李家的绣坊还高。木器作坊比张猴子的年龄还大。
被众人讥讽的燕城姜家,开了六个作坊,每个作坊都赚钱,姜家家主自己与夫人用的是黄金的马桶,给几个姨娘用的都是银马桶。
60两银子还不够打制姨娘的银马桶。
人群里有个青年惊呼道:“你们快来看,长平县礼村一个村,交了60两银子的商税,礼村的村民交的商税跟燕城姜家一样多!”
“长平县礼村,里正王海,全村四十二户交税60两银子。”
“我的天,一个小小的村子竟然交了这么多的商税!”
“哈哈,我知道礼村,长平县李家就是出自礼村,那个礼村的人都做小买卖,原来是游商,从今年冬天起不做游商,开始在家里当隐商卖起豆腐。”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第574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家药女:富贵临门最新章节!
“原来是卖豆腐那个礼村。我家前天还吃了礼村豆腐。味道真是好吃!”
“不得了,一个小村子竟然交了这么多的商税。”
“还是村民实在,多少商税就交多少,不向燕城的大家族,明明赚了无数银子,愣是不肯实实在在的交商税。”
“就冲礼村交这么多的商税,以后我要多买多吃礼村豆腐!”
众人高声谈论,长平县礼村频频响起,跟着长平李家一起出风头。
张猴子转身离开,兴冲冲去买了十斤豆腐,快走到家门口的街道,才想起出门是买酒,又去买酒。
街坊见张猴子左手拎着一篮子豆腐,右手抱着一坛酒,纷纷围上来问告示的内容。
张猴子说完告示之后,感慨道:“礼村的村民只是卖了一个冬天的豆腐就交了60两商税,我寻思豆腐一斤才六个铜钱,村民能挣多少钱,唉,这群村民就是太实在。我就买十斤礼村豆腐支持村民。”
“是。燕城姜家拉屎拉尿都用的金银马桶,交商税只交60两银子,实是太说不过去。”
“那些大家族平时满嘴仁义,我看他们都在放狗屁,都不是好东西!”
“我正愁晚上吃啥,看到你买豆腐,又听你说礼村村民这么实在,我家晚上就吃豆腐,我这就去买!”
“大冬天天冷,豆腐能放许多日。我就是不想出门,要不你替我带两斤豆腐?我给你钱。”
街坊把燕城的家族骂了一通,有两人跟张猴子一样去买豆腐用实际行动支持礼村的村民。
张猴子跟两人催促道:“我刚才去买豆腐,只剩下十几斤,你们想买豆腐,赶紧去。”
燕城。姜家,富丽堂皇的正厅。
穿着锦衣的老管家正在苦口婆心的劝姜家家主,“老爷,以我们府的富贵,只交60两银子未免太少,您怎么就听不见小的忠告?”
姜家家主是个体型瘦精容貌英俊的青年男子,不耐烦的道:“我尊你一声赵伯,是看在你跟着我爹多年又跟着我几年的份上,你要知道,我是主子,你是奴仆,我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唉,这件事是小的逾越了。”老管家见再劝下去,估计家主会发怒,只能摇摇头退下。
老管家心事重重的站在走廊,望着院子里假山发呆。
那座假山是从江南运过来的,高达五丈,站在假山最高处,能看到全府的景象,假山上的亭楼都是用银子制的,光是运费就花了几十两银子。
一个年青男子急促的声音在老管家耳边响起,“赵伯,你们家主可在?”
老管家扭头一看,来者是燕城李家少家主,也是此人一个劲对姜家家主说不要多交商税,让燕王周冰着急去,导致姜家家主只交了60两银子。
这个李家少家主说一套做一套,当时说好每家只交60两银子,结果李家交了250两银子,是姜家的四倍之多。
“你找我们家主何事?”
“唉,别提了。你也不是外人,告诉你无妨。”李家少家主的年龄与姜家家主相仿,容貌更加英俊,只是此刻满脸悔意,眼睛里的恨意一闪而过,愤然道:“我今日去看了告示,完了,我们这些大家族都被燕王狠狠算计,面子丢尽,名声没了!”
“此话怎讲?”
“燕王府的幕僚交了800两银子,燕军的军官哪怕是最低的七品,都交了几十两银子,长平县的李家,李山交了800两银子,还有礼村的村民交了60两银子……”
“什么?”老管家愕然,当时他建议家主至少交600两的银子,哪怕这般也比不上燕王府的幕僚及长平县李家,而最终家主只让交了60两银子,只跟礼村的村民一样多。
一个村的村民竟然跟家里金银堆成山的姜家交出的商税一样多!
那些村民都是泥腿子,穷得连学堂都上不了,连肉都吃不起,哪怕是当了隐商,也不会赚多少银子。
连村民都交了这些银子,姜家这么一个大家族,族里还有几人在朝廷当文官的官员,竟然只交了这些银子……
可怕的是告示已经贴出去,全城百姓乃至北方的百姓都会知道。
完了,姜家底子面子全部丢尽,百年的名声也要完了。
若是能让时间倒流,哪怕被家主赶出府,也要让家主多交银子。
他辜负了老家主临终前的重托,没有好好扶持家主。
他急火攻心,感觉眼前一黑,昏厥过去。
“赵伯……来人,赵伯晕了!”李家少家主大声叫喊,在来之前,李家的家主也被此事气晕了,不过那是家主,不是管家,李家的管家可没赵伯这样尽职尽责。
这一天燕城大家族,凡是商税银子交少的,家主不是气晕倒就是气得要吐血。
几十里外的礼村。王海家。
一天之中最忙碌的做豆腐卖豆腐结束之后,十几个脸上疲惫不堪却带着浓浓笑意的村民来到王海家的门口,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听王志高说着看告示的经过。
“燕城姜族上下几百口人几十家才交了60两银子,我们礼村跟他们交得一样多。
我们礼村出名了,好名声,大大的好名声,十人就有五人说我们礼村人好,纯善,老实,厚道,仁义,好词太多,我都记不全。
好多人说要买我们礼村的豆腐,支持我们做豆腐买卖。燕城衙门不远处的豆腐,早就被人抢光了,那些想买的人买不到。
我都不敢跟人说我就是礼村的,我要是说了,肯定会被很多人包围起来问话,这个时辰绝对回不了村。”
王志高激动万分,那劲头足的不知道以为他看的是他中了科考的官榜。
王海没在门口,而是在大厅里跟几个族里的老人说话。
“海侄子,你说的对,你做的对,你带着全村人交商税交的好。当初,叔不该拦着你。”
“我们几个老东西一条腿踩到棺材,却贪财的很,把银子看得比老命还重要,对于交商税一百个不情愿,还是你站的高看的远,听说李家交了800两银子,就让我们每家至少交1两银子。”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第575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家药女:富贵临门最新章节!
“是。我们这些人加上外姓人家合起来交了44.6两银子,你一家交了15.4两银子,凑了整整60两银子。你家出的银子最多,一家顶我们十家。”
“当年就是你坚持要收留灾民,结果灾民当中的李家发达了,一直记着我们家族我们村,有好事都想着我们,带着我们一起发财过好日子。现在又是你坚持要我们交商税,为我们村得来好名声。你是好的,老头子死后去见老族长,一定说你的好话。”
王海大黑脸挂满笑容,道:“别,三叔,你身子骨硬朗的很,能活一百岁。”
几个老头又是好一通夸,“要没有你,我们村不可能出这么点钱就能出了好名声!”
王海倒是谦虚的很,笑道:“我没读过书,识的几个字也是志高教的,我没什么高见,就是知道跟聪明人学,李家怎么做,我跟着做就行。”
前些日子,李健安、王燕夫妻回来带话,燕王府出了告示,隐商要交商税,已问过江青云,礼村的人每家交几百个铜钱意思一下就行。
王海经常在外面干活,非常清楚商税,大周国的商税二十五比一,要是按照商税交税,礼村这个冬天卖豆腐,每家每户至少交十两银子。
他特意问了李健安夫妻李家交多少商税,得知数目,特意去趟李家,直接去问李如意,礼村的人家只交几百个铜钱是不是太少?
李如意就问他想不想出名,想不想要好名声,他当然想,只要是人,就都想要有好名声,李如意便建议礼村合起来至少交五十两银子以上,这样就上告示交税榜的把握大些。
他一听还能上榜,激动不已,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回村先召集族人,受到许多人的反对,特别是族里的几个老人,特别心疼银子,好不容易说服,再去外姓人家,一家接一家的说服,这般总共才收了44.6两银子。
为了能够上榜,他怕50两银子不够,于是自家出了15.4两银子,凑了60两银子,然后交给长平县衙门。
他清楚的记得,长平县衙门的师爷在收下银子之后,让他稍等片刻,然后由郝县令接见了他,表彰了他几句。
他只当是郝县令走形势,没有多想。
哪知,昨日燕城衙门的告示贴出来了,今日一早,长平县衙门派了一个衙役来报喜,说是礼村出了大大的好名声,给长平县增光,郝县令已被燕王召去在堂会当众表彰,特意让他在家里等候佳音。
他大喜之中赶紧派王志高进燕城去看告示。
就这般王志高看完告示回来,把当时的情景说给他,然后又说给族里的几位老人及族人、村民听。
“燕城官府来人了,让全村人去村头听令!大家快去村头!”王夏至激动的吼叫声在村路上响起,惊起枯树枝上的几只麻雀。
五岁的小柿子穿着厚厚的蓝布棉袄棉裤,小熊一样,跟在他爹王夏至的屁股后面,拼命的奔跑,边跑边用稚嫩的小嗓子叫道:“快去村头,快去啊,别慢了啊!”
王海等人赶紧从家里出来。
王海朝站在门口的王夏至问道:“什么事?”
“好事。大好事。”王夏至比划匾的大小,激动的道:“官府的人拿着匾,给我们村送匾来了。”
“走。我们都去接匾去!”王海高吼一声,率众人大步流星的往前走。
丰氏心急,敞着大门、卧房的门,也不防王春分一家人了,就一瘸一拐的由王志高扶着朝村头奔去。
几户外姓人家,哪怕是住的村尾的章家也以风般的速度冲到了村头。
前来送匾的最高官员是燕城长史,陪同的官员有燕城衙门的两位官员,长平县郝县令算是品级最低的官员,站在最旁边,不过,他的老脸乐开花,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收了房美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