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五十年代小日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拾玖景观
把婶子吵吵得头疼,做饭也累得直不起腰来。
爹却欢喜得合不拢嘴。
徐甜甜一听,也放了心。
有这么多娃娃在,章家爹也顾不上冬娃了吧?
过了正月十五。
徐永泰趁着拉货,把翠翠娘送了回来。
春娃见了姥姥,就上去抱住了小腿。
现在,他也会认人了。
不见了姥姥,虽然没嗷嗷,可再见了就知道亲。
翠翠娘抱着春娃,也不肯撒手。
这可是她带大的娃啊,几天不见还真是想得慌。
*
到了三月,运动开始了。
在“大鸣大放”之后,知识分子阶层也分出了派别。
那些不爱国的,歪曲社会主义的,诋毁政府的,自然没啥好果子吃。那些爱发
牢sāo的,喜欢说个怪话的,也被人记了下来。
还有一些喜欢提意见的,言辞偏激的,看问题片面的,也成了出头鸟。当然,
那些真正热爱祖国的,为工业发展和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的,自然相安无事。
抒文说,“部队上还好,没受啥波及。像报社里,个个都是党员,思想觉悟更
是非同一般,也没那么多歪思缪想……”
徐甜甜听了,稍稍松了口气。
这一次的重灾区,是文化界和教育界。
解放初期,思cháo泛滥的源头也在于此。
对这批知识分子,她存在着两种观感。
后世解密之后,那些为了国家的石油化工、地质勘探、国防军工事业、桥梁建
筑、水利水电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着实令人钦佩。
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也是受到国家重要保护的人才。
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他们的待遇都超出常人。
即便是最艰苦的岁月,他们依然享受着配给制,基本上衣食无忧。从而把全部
jīng力,都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去。
可对那些耍笔杆子或耍嘴皮子的,却不好评说。
有一部分是被错划了的,受了不少冤屈。
后来也被纠正过来,摘了帽子,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工作,还补发了工资。
可有一部分,思想上本来就有问题。
因为世界观不同,对新政权也抱着某种看法。瞧瞧后世的网络上,那些所谓的
“公知”,就明白是咋回事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而建国初期,在各项规章制度刚刚建立的情况下,这些人跳得有多高?
就可想而知了。
第87章
一九五七年, 从春天到秋天。
这场“反右”运动持续了近半年。
从最初的不点名批评,到对极右势力的点名批判。从最初对划分人数的限制,
到后来人员数量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最后的结果已偏离了最初的设想, 也出现了一
些问题。
由于对“老右”判定标准不同, 冤假错案也层出不穷。
等上面发现这个问题时, 要求地方上立即进行甄别, 防止多划, 防止扩大化。
可下面却未贯彻执行。
因为很多地方, 该划的已经划过了, 想再纠正过来怕是很难。
况且,到了区县一级,个别心术不正的人员, 出于打击报复的心理, 把那些提
过反对意见的同志,也不分青红皂白地划成了“老右”, 进行批判。
这也是“反右”扩大化的原因之一。
徐甜甜所在的食品厂还好, 都是工人阶级, 也没啥“老右”可划。
可像报馆、大学等文化单位就不同了。
这边知识分子多, 小资产阶级意识严重,思想也较为复杂。
尤其是报馆, 一下子就划出了七八个。
还有大学里, 个别教授也戴上了“老右”的帽子。
像那个林教授,一向滑头, 也善于见风使舵。
可涉及到自身利益时,也会跳出来吵吵。
去年,他对学校重新划定的薪水表示不满,也公开发表过一些不当言论,说新
社会不尊师重教,是一大退步等等。
不想,这些话都被人记了下来。
等到运动一起,就有人把他给检举了。
接着,又挖出了他当年的那段黑历史。说他解放初期,带着家人准备跑到海外
去投敌,因为边境上的闸口关了,才没跑成。
组织上一听,这还了得?
这样的人,就是右翼势力的代表。
划“老右”,学校是背了指标的。像林教授这样的如果不是“老右”,那谁还是
“老右”?
这帽子可是妥妥的。
组织上一找他谈话,他就觉得不对。
赶紧让美华去找老陈说情,说无论如何得帮他一把。林美华也不愿看到父亲顶
上“老右”的帽子,于是跟老陈说明了情况。
陈远锋作为市委领导干部,自然晓得其中的厉害。
为了自身前途考虑,他也不希望岳父大人戴上“老右”的帽子。
于是,私下里找到了学校党委。
林教授这才幸免于难。
而他的指标,就挪到了其他人的头上。
活该人家倒霉了。
叶抒文听说后,惊出了一身冷汗。
当初,如果他留在报馆里,怕也有危险。
还有爹,去年下半年大多称病躲在家里,即便去局里开会也很少发言,这才未
留下话柄。否则,有人瞧着他不顺眼或心生嫉妒,暗里整材料也说不准。
商业局可是复杂得很。
“改制”之后,协会里云集了一批党外人士。
一到开会,就七嘴八舌的,说啥的都有。向局里提意见,更是家常便饭。有时
候,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拍桌子摔板凳的都有。
大家觉得这是为了商业发展,都是出于好意。
可好意被人误解,也是难免的。
“祸从口出,人言可畏。”
徐甜甜明白,这个时代最大的危险莫过于此,唯有明哲保身方为良策。相比起
来,部队上自成体系,就像一个避风港。
她劝抒文在那边安心呆着,不要担心家里。
说有爹娘帮衬着,啥事都没有。
“抒文,咱这一辈子也不图别的,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好……”
叶抒文记着甜甜的这句话。
在写报道时,也走起了中庸之道。对自己拿不准的,也不敢轻易动笔。对领导
授意的,也在心里先打一遍草稿。
他想,只要自己好好的,就是对甜甜最大的支持。
而徐甜甜也不敢大意,在厂里也谨慎起来。
反正,领导安排她干啥就干啥,从不打憋。
在未来的日子里,对于普通人来说,随大流是最好的生存之道。那些冒尖的,






五十年代小日子 第 138 章
似荣耀无比,可一旦站错了队,跌下来时只怕是头破血流。
她不想升官,也不想发财。
只想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生儿育女,和抒文一起安安生生的过日子。
徐永泰来省城进货时,也跟闺女提到了县里的变化。
说是县中学也划了几个“老右”,现在已离开了教学第一线,做些勤杂工作。
搞不好,还会被下放到乡里去。
这时候,他算是明白当初闺女为啥要劝他离开学校了?
那里都是知识分子,旧思想旧观念的确存在,与新时代也有些脱离。平日里聚
在一起发个牢sāo,说个怪话是难免的。
他又是个爱热闹的,高兴起来嘴不把门。
万一不小心说错了话,被人给检举了,那还了得?
所以,早早离开那个是非之地,方能保住平安。
像志和所在的石化公司,就很平和。
因为是省里的重点企业,把生产放在了首位,受到的波及面较小。
再说,志和性子像他,一向开朗。
这一阵子正忙着谈对象,也没那么多jīng力去关注这些。
而志君正赶上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工业部直属的秘密单位。
具体干啥,家人不能问。
反正国家包吃包住,万事不用cào心。
闺女说,这是被国家养起来了。
有国家养着,他当然放心。
听志君讲,隔壁那所大学就有几名学生被划了“老右”,还影响到了毕业分配。
可见这乱说话,有多危险?
志勇那边还好。
因为粮院是一所新院校,没有旧时代的种种沉淀,受外界思cháo的影响较小。再
说,他所学的专业性较qiáng,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那个jīng力去琢磨那些,也相对
平静一些。
见家人安然度过了这一关,徐甜甜总算松了口气。
还有,章家那边只有启康这一个知识分子。
他是个学生,才刚升到大二,整天被课业压着,也没那个闲工夫。再说,启康
是个爱静的,一向不喜欢出风头,也不爱说话。
有她提点着,也不容易走弯路。
爹说了,启康就交给她了,让她好好给看着。
她也点了头。
心说,换做旁人也就罢了,可启康是她的亲弟弟,感情深着呢。
这场运动之后,知识分子大多夹起了尾巴。
其他人也谨慎起来。
机关单位里,一些居心不良的小人,为了往上爬,特别热衷于整别人的材料。
平日里,主动去找领导谈思想做汇报,把自己伪装成了积极分子,也成了安chā
在群众中的“耳目”,搞得单位里人人自危,不敢乱说乱动,生怕被人给检举了。
而这些人才是最可恶的。
整人,也是从这帮人开始的。
当第一批领导干部,在随后的“纠风”运动中靠边站之后,这批人就“窃取”了基
层领导权,开始欺上瞒下、耀武扬威,为后续的乱象埋下了种种隐患。
当然,这都是后话。
*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十月初,徐甜甜也从春城高等专科学校毕业了。
她拿到了中文专业文凭,虽然是个大专,可也了不得。
为了学习,她可是付出了不少努力。
想着春娃出生那年,大冬天的,她挺着个肚子去参加考试,把监考老师都给吓
坏了。平时里,把春娃搂在怀里看书,也着实辛苦。
现在,能堂堂正正领到毕业证,心里满是骄傲。
也许,这文凭暂时还用不着。
可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用到了。
有了这个傍身,她和抒文之间的差距也拉近了不少。
抒文回来后,也向她表示祝贺。
晚上还揽着她,乐呵呵地说,下个月要送她一件礼物。
问他啥礼物?
他却绷着不说。
对此,她十分好奇。
也隐隐带着一种期待。
这一夜,俩人躺在床上说了好久。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一转眼,冬娃都上小学五年级了。
春娃也两岁半了。
平时日,这个小娃娃tiáo皮得不得了,就喜欢在院里扒拉土。那衣服一天一换都
挡不住脏,气得她也不给他换了。
这娃模样长得像冬娃,好看得很,也挺瓷实。
可就是闲不住。
成天这抓抓,那挠挠,脸上就像个小花猫。
她问抒文,你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
抒文听了直咧嘴,说自己小时候可不爱活动了,安静得就像个大姑娘,哪像这
小子这么tiáo皮?
她心里想着,自个儿也不爱活动。
春娃这样,还真是基因突变了?
*
进入十一月之后,天渐渐凉了。
这天中午,徐甜甜下班回来。
一进门,见娘收了满满一筐子小白菜。
一问,说是春娃干的。
原来,他趁姥姥在厨房里做饭,就自己溜进了菜圃。一会儿功夫,就把刚冒头
的小白菜,一棵一棵地拔了下来,说是帮哥哥干活。
结果,踩了两脚泥巴不说,还跌了个pì股墩。
弄得浑身上下全是泥土。
她一听,顿时哭笑不得。
这娃娃咋那么好动?
在她肚子里时,就是如此。
她三步两步冲进东间,见春娃刚换了身干净衣裳,正在大床上扑腾着。
她想抓住他,揍他两下。
可春娃一见娘回来了,就高高地举起小手,让娘抱抱。
嘴里还嗷嗷叫着:“娘”
那声音响亮的,隔着半里路都听得见。
她一见,顿时消了气。
把春娃抱起来,向上举了举。
心里想着:“春娃,娘都给你记着呢!等以后一起算总账。”
到了星期六,抒文回来了。
他搭着后勤处的大卡车,还带来了一份特殊礼物一台带水箱的翻砂炉子。
说以后洗衣服洗澡都方便。
原来,节能炉试验成功了。
军区后勤处还把这炉子推广开来,给家属区的每位干部家庭都配备了一台。还
说要给基层单位也配上几台,好让炊事班的同志们提高做饭效率。
徐甜甜看到这炉子,是又惊又喜。
目前,钢铁可是稀缺物资,不像后世那么常见。到了明年,“大炼钢铁”就是这
么引发出来的。
也亏得在部队上,才有条件搞出这种铁炉子。
天越来越冷了。
以后,给春娃洗衣服时兑点热水,就不那么冻手了。
因为这个,她可没少发愁呢。
叶抒文见甜甜笑得十分开心。
也跟着高兴起来。
对这个家,他做得太少。
如果没有甜甜,上哪儿能过这么舒心的日子?
第88章
*
叶抒文和甜甜商量了一下。
打算把这台翻砂炉子搁在堂屋一角, 再接上几节铁皮烟筒把烟排出去。这样冬
天里,屋里能暖和一些,冬娃写作




五十年代小日子 第 139 章
业时也不冻手了。
平日里,一家人还能围着炉子烤烤火, 吃吃东西。
甜甜说, 可以烤红薯吃。
那烤好的红薯, 捏着稀溜溜的, 闻着香喷喷的, 吃着甜丝丝的, 光想一想就直
流口水。
后勤处的同志听了, 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两位战士把炉子搬进堂屋里,三下两下就装好了。又跟叶同志和徐同志说了几
条注意事项,特别qiángtiáo了要注意通风换气, 这才告辞离开。
娘瞅着那热水炉子, 也欢喜起来
可又有些担心。
“翠翠,这烧俩炉子是不是太费煤火了?”
“娘, 咱不怕, 厂里给发了烤火费呢, 再说也烧不了多少煤……瞧那煤棚子里,
还堆着一堆,足够这一个冬天使的……”
徐甜甜拍了拍炉子, 方方正正的, 能盛不少水呢。
心想着,如果通上管子, 再接上两块暖气片,不就有了土暖气?
可惜,现在还没那个条件。
第二天上午,叶抒文就把节能炉给生着了。
屋子里顿时暖和起来。
现在才十一月中旬,还不算太冷。
可生了火炉子,就感觉特别舒适。
冬娃穿着一件蓝sè圆领毛衣,搬了一只小板凳围着炉子,翻着书本。
春娃也有样学样,也搬着自己的小板凳围了过来。
他也穿着蓝sè圆领毛衣,脖子上围着一条白sè的小围嘴。他用一只小手揪着哥
哥的毛衣边,一边瞅着哥哥,一边嘿嘿地笑着,还露出了一排小ru牙。
冬娃一见,就放下了书本。
他看着春娃,用手指了指炉子,煞有介事地说道:“春娃,你听好咯,这炉子
生了火,可烫了,你不能靠炉子太近,也不能玩火,更不能拧水龙头……不然的话,
哥哥就要打你的小pì股!”
“……”春娃睁大了眼睛,瞅了瞅哥哥,却没有吱声。
“春娃,你听到了没有?”冬娃瞪大了眼睛问道。“哥哥,我听到了……”春娃咧着
嘴,大声说道。
“那你跟着说一遍……”
“哥哥说了,春娃不能玩火……”
春娃可着嗓门重复了一遍,冬娃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叶抒文在厨房里也听见了。
他放下手中的饺子皮,冲着甜甜呲牙一笑。
随后,便进了堂屋。
他弯下腰来,故意板着脸,冲着春娃说道:“春娃,你在家里要听你娘的话,
也要听你哥的,还有你姥姥的……”
“爹,我晓得了,我最听哥哥的话了……”春娃咧着小嘴,又瞅了瞅哥哥。
“……唔……”叶抒文点了点头,心里忍不住发笑。
甜甜说,春娃只要见了哥哥,就是一副小跟pì虫的模样。
今儿一看,果然如此。
这娃皮是皮了点,可只要是哥哥说的,都听得真真的,比谁说得都管用。
这小娃娃,还真是奇怪啊。
厨房里,徐甜甜一边擀着饺子皮,一边笑着。
春娃是个憨胆大,谁都不怕,可就是听他哥哥的。
无论干啥,都喜欢粘着哥哥。
她想,这感情的培养,是从娘胎里开始的么?
那时候,冬娃最喜欢趴在她肚子上,跟小家伙说话。叽叽咕咕的,不知在哼哼
些啥?
可小家伙似乎听懂了。
只要冬娃一哼哼,他就安静下来。
出生之后,也是这样。
有时候正嚎着呢,只要冬娃过来逗逗他,就破涕为笑。
比啥都灵验。
“翠翠,冬娃和弟弟的感情好着呢!”
“嗯,这俩孩子还真是有缘……”
“翠翠,你婆婆那边咋样了?”
“唔……还是老样子……”
翠翠娘听了,沉默了一会儿。
也不再提这个话茬了。
对这事,徐甜甜早就看开了。
婆婆不想见她,她还不想见她呢。
原想着,有了春娃会好一些。
可春娃都快三岁了,也未见到明显好转。冬娃去了那边,也是淡淡的。倒是公
爹,对冬娃不错,干啥都想着他。
因为这个,抒文总觉得过意不去。
可她呢,倒没啥。
反正,她也有娘。
只要娘疼她,就足够了。
*
这天傍晚,徐甜甜烧了一大锅热水。
外加水箱里的热水,足够一家人洗澡用的。抒文把长长的大澡盆子搬进了堂屋
里,把棉门帘子也挂上了。
炉火旺旺的,屋子里暖暖的。
可她还是怕冻着了,就把浴罩也挂在了澡盆上方。
这浴罩,是她自己做的。
她把两块浴帘拼在一起,把两边缝好了,上头再套上了一圈铁丝,就成了一个
浴罩。天冷了,罩上浴罩洗澡,既暖和又方便。
她不爱去公共浴池,嫌那边空气不好,一进去就头晕。
能在家里洗,就尽量不出去。
“娘,您先洗吧?”
“翠翠,娘今儿不洗了,先给俩娃娃洗洗吧?”
“好咧,娘,那您先歇着吧……”
抒文把热水倒进了澡盆里。
腾腾的水汽升了上来,浴罩里立刻变得雾蒙蒙的。
徐甜甜把一只小板凳放了进去,冲着西间喊道:“冬娃,准备好了没有?”
“娘,我准备好了,您快去东间……我自己洗……”冬娃探出脑袋,糯糯道。
她一见冬娃这副表情,就咯咯笑着,说道:“冬娃,快点!先进去了再脱衣
裳,省得冻着了……”
说着,就闪身进了东间。
冬娃长大了,说要自己洗澡。
每次还用手捂着,死活不让她看。
她也意识到了,冬娃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粘着她,要亲亲抱抱举高高的小娃娃
了。他长大了,已有了性别意识。
她隔着门,咯咯笑着:“冬娃,让你爹帮你……”
叶抒文也挽起袖子,进了浴罩,准备帮冬娃洗澡。
就在这时,她听到大床里传来了一阵嗷嗷。
1...4748495051...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