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小日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拾玖景观
保留着这个东西?
怕是一直怀有“二心”吧?
爹干了一辈子了,可不能因为这几间房子,给他脸上抹了黑。
于是,就把东西收了起来。
章存林那边也是如此。
镇子上的酒坊早就扩建了,公社里给批了一块地,无论是厂区还是厂房都面貌
一新。可临街的两个门市部和宅基地都是他家的,也想趁着政策明确下来。@无限
目前,可以租赁的形式“借”给厂里使用,还可以收一点租金。
翠翠跟他说,“爹,从今往后发家致富是大势所趋,也没啥可担心的……您和婶
子给启建攒点钱吧,以后用钱的地方可多着呢!”
他笑着答应了。
钱,谁不喜欢呢?
既然能光明正大的挣钱了,那就多挣一点吧?
说到挣钱,徐甜甜自己也想好了。
虽说现在是吃穿不愁,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也随之改变了。
除了思想道德准则,金钱也成了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她得帮孩子们打好
物质基础,省得在社会狂cháo的席卷之下措手不及。
那时,靠工资过活,连台彩电都买不起。
生活水准受到影响不说,自信心也倍受打击。
她想,不如下海经商吧?
可像她这样的,又能做些啥呢?
她盘算了一下,启宽大哥那边退休后,可以自己酿酒开酒厂。
她呢,可以做服装生意。
等公爹把铺面拿回来了,可以在土产门市部旁边辟出一间屋子,开个时装店。
这是八、九十年最赚钱的行业,房子又是自家的,能省了不少成本。
这几年,她在家里轧衣服,对这个熟悉得很。
当然,现在不能这么干了,得去南方进货才能卖出个好价钱。她觉得除了进货
之外,还可以仿制最流行的样式。
可要想批量生产,就得开个制衣作坊。
场地可以设在大宅里,那边的地方可不小。
趁着星期天,徐甜甜列好了发财计划。
打算等明年退休后,就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到了晚上,她把这个给抒文说了
说,听得抒文直咧嘴。
原来,甜甜还是个财迷啊?
他拍了拍床板,压低了嗓门说道:“甜甜,这里面不是还藏着几块银元吗?”
可甜甜睁大了眼睛,笑道:“抒文,那点钱哪够使啊?”
想着抒文在部队上呆得久了,对钱的概念也淡化了。
就附在他耳边,低声说道:“抒文,下海经商是时代cháo流,更是一个契机。一
旦错过了,可是后悔莫及哦……”
她笑嘻嘻的,语气却十分坚决。
第114章
*
听到甜甜的描述, 叶抒文一阵激动。
这是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
他想,自己也得帮上一把。
于是,攥着甜甜的手,笑着说道:“甜甜, 要不我也申请转业吧?”
“嗯, 如果有合适的接收单位, 可以考虑一下……”徐甜甜笑着点了点头。
她也想和抒文天天在一起。
可她若想经商的话, 就不可能搬到部队去住了。
如果是这样, 抒文转业了也好。
她知道抒文对部队的感情。
从二十一岁参军入伍开始, 在部队上呆了快三十年了。他的一举一动及思维方
式, 早就和军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要想割断这份感情,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
还有,军队上所采取的制度化管理十分严谨, 而地方上相对复杂一些。真转业
了, 得好一阵适应。到时候,对抒文的心绪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她不想看到他左右为难。
她希望他能一直保持着那种奋发向上的jīng神风貌。
可接下来, 新一lún裁军又要开始了。
军区辖下的机关单位和直属机构, 怕是首当其冲。
到时候, 战友们扎堆转业, 地方上接收起来怕是更加困难。
瞧瞧商业局,有十多位副书记和副局长, 大多无所事事。而在省直机关和市直
单位里, 这种情况更是常见。
与其是这样,不如赶在这波裁军之前转业好了。
再说, 公爹和婆婆年纪也大了,得有人在跟前照顾。虽然,二老很注意锻炼身
体,可毕竟年岁不饶人啊。
俩人商量了一下。
抒文希望转业后,还能从事与文化教育相关的行业。
甜甜说,要不就去省新闻出版局吧?
那边看着像是个清水衙门,也没那么多事。
可实际上,这个机构的权力可不小。尤其是接下来的日子,文化市场大繁荣,
那些书刊书号、广播影视都属于他们管辖的范畴,也不会闲着没事干的。
叶抒文点了点头。
打算年底之前,就向组织上打申请报告。
今年,他已经五十岁了。
作为一名正师级干部,能在部队上干到光荣退休是心之向往的。可惜,种种因
素决定了他不可能一直呆在部队上。
况且,这些年来,家里全靠甜甜撑着,有多不容易啊?
现在危险期早已经过去了,他得好好补偿一下。
想到这里,不由得握住了甜甜的手。
他笑嘻嘻地说道:“甜甜,到时候,我去帮着看店……就像当年,咱俩在镇子上
那样……”
“行啊……要不,我再给你开份工资?”徐甜甜也咯咯笑道。
俩人说说笑笑,把事情给定了下来。
*
第二天,徐甜甜去局里上班时,侧面打听了一下退休流程。
可看到去年六月新颁布的退休条例时,不禁瞪大了眼睛。
现在,她算是事业编制?
也就是说,得等到五十五岁才能退休?那样,发财计划岂不是要往后推延?
她想,不能再往后推了,得抢在第一波。
实在不行就雇人吧?
到时候,可以请爹出山,帮着管管。
反正爹也闲不住,给他找点事情做
五十年代小日子 第 180 章
做,他才高兴呢。
徐甜甜提起笔来,把计划修改了一下。
到了星期天,冬娃和程彦带着俩孩子回来了。
就跟他们兴高采烈地讲了讲。
“娘,您这是要经商啊?”冬娃吃了一惊。
“是啊,等到挣了钱,娘先给你们买台彩电,让慧慧和海海在自个儿家里就能
看电视了……”徐甜甜拍着xiōng脯,打着保票。
这时候,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活力迸发。
“娘,您可别累着了……”程彦也笑着说道。
对这个婆婆,她总有一种同龄人的感觉。
跟她说话,觉得特别轻松。婆婆待她也很亲切,从不拿架子。对她和俊琰也从
不干涉,所以处得特别好。
婚后,她和俊琰过得很幸福。
第二年春天,就生下了女儿叶宇慧,小名叫慧慧。
部队上的福利特别好,托儿所里多大的孩子都收。慧慧还不到一岁就上托儿所
了,之前是她娘帮着带着。
对此,婆婆感到十分愧疚。
她跟婆婆说,慧慧姥姥那边人多,帮着看孩子一点也不累。
可婆婆还是想表示一下。
给慧慧做了好几身新衣服。
他们一回来,就给做一桌子好吃的。
见两边的大人都喜欢孩子,她和俊琰打算再要一个。
可站里很忙,一时有点顾不过来。
婆婆见了,悄悄跟他们说,上面一直在提倡计划生育,过几年怕是要收紧了。
如果想生,就抓紧吧?晚了,怕是没这个机会了。
俊琰听了,咧了咧嘴。
晚上悄悄跟她说,“彦彦,我娘说话可准了……”
她有些半信半疑,可还是准备再生一个。
慧慧满四岁时,她又要了一个。
老二是去年秋天生的,叫叶宇海,小名叫海海。婆婆见了,说和俊琰小时候特
别像,也格外疼他。
还夸她有福气。
说有儿有女就是好啊。
现在,婆婆又打算经商了?
还真是跟着形势走啊。
*
一转眼,到了十二月。
叶抒文的转业报告批了下来。
按照惯例,军区里热热闹闹地举办了一场欢送会。
这批退役干部,一共有一百多人。在会上,战友们聚在一起抱头痛哭,马上就
要离开部队了,就像儿子离开了亲娘,怎么也舍不得。
可组织上的安排,就是命令。
作为一名军人无条件地服从命令,自始至终都没改变过。
会后,张副司令员特地把他喊了过去。
俩人坐在一起,喝了几杯酒,说了好久好久。
光荣退役,每一位军人都会有这么一天。
张副司令员叹了口气说,他也快退居二线了,年岁不饶人啊!
“元旦”前夕,叶抒文离开了部队。
后勤部特地派了一辆吉普车把他送到了家门口。
吉普车在街口缓缓地停了下来。
他从车里下来,戴着军帽,穿着一身草绿sè的军大衣,拎着一只军用旅行包。
一名年轻的警卫员提着两只皮箱,另外两名警卫员从车后面搬下来两只纸箱
子,里面装着满满的书刊,随着他进了院子。
在部队上干了三十年,回家时只有两只皮箱。
可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可他颇感自豪。
在部队上生活的这些年,是他一生最大的收获之一。
转业后,组织上安排他去省新闻出版局,任副局长兼党组副书记。“元旦”过
后,就要去新单位报到了。
在别人看来,这可不是啥热门单位。
可他和甜甜却是心满意足。
两地分居了那么久,终于能天天在一起了。
这天中午,徐甜甜下班后。
刚一进门,就听到厨房里有动静。
开始,她还以为是秋娃回来了?
可随后一想,又不大对。早晨出门时,秋娃跟她说中午在学校里吃,不回来了。
她三步并做两步,拉开了房门。
只见抒文穿着一身便装,扎着一条花围裙正在做饭。锅里的水“咕嘟咕嘟”翻着
花儿,冒着腾腾的热气。
“抒文……”
“甜甜,你回来了?咱们中午吃jī蛋面……你先等着,马上就好了……”叶抒文转过
脸来,笑着说道。
“……好,我就等着吃现成的……”徐甜甜毫不客气。
抒文回来了,未提前告诉她。
这是想给她一个惊喜呢?
中午,俩人坐在厨房里,捧着大碗,美美地吃了一顿。
抒文说,以后她就不用做饭了。
他想天天做给她吃。
*
儿子转业了。
叶茂才和陈黛娴也是格外欢喜。
当年,为了这个家,抒文毅然决然地参军入伍。
现在终于回来了。
而局里,关于那几间铺面也明确了下来。
说是叶家的房产,可以收回。考虑到门市部的正常经营,自明年开始可以采取
租赁方式,向叶家支付一笔房屋补贴。
叶茂才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下来。
房子能拿回来,已很不错了。
现在就让门市部腾房子怕是不妥,这事只能一步一步地来。
抒文和甜甜见门店要回来了。
就跟爹和娘把开店的想法说了说。
叶家本就是开商行起家的,对这里面的门道自然清楚。叶茂才听翠翠说,打算
经营时装,也表示赞同。
这衣食住行,样样不可或缺。
瞧瞧现在,街面上的变化可真不小。尤其是年轻人,一个二个都开始追赶时髦
了,在穿着打扮上可讲究了。
陈黛娴也笑着说道:“这下可好,给娘也找了点事做……”
徐甜甜听了,抿着嘴直笑。
心说,这店里卖的可是时装,娘都这把年纪了,去干个销售怕是不合格吧?
不过,这话她可不敢说出口。
*
转眼进入了一九八零年。
“元旦”过后,叶抒文去单位里报了到。
徐永泰乐呵呵的,说出版局可是书店的顶头上司啊!
以后,叶副局长就是他们的大领导了。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七月,秋娃参加了高考。
对于两年制高中而言,课业压力是很重的,而这届考生也尤其多。好在秋娃学
习努力,倒是考得不错。
预估分数时,他觉得能上春城大学。
于是,第一志愿就报考了春城大学外语专业。
娘说,以后这个可是用得着。
到了八月份,录取通知书下来了。
秋娃被外语专业录取了。
这一下,家里的四个孩子都是大学生。
说不骄傲,那是假的。
第115章
*
暑假里, 春娃和妞妞也回来了。
他俩只呆了一个星期就返校了。
可即便如此,家里也是从未有过的热闹。
自打他们记事起,父亲就在部队上忙着工作。
五十年代小日子 第 181 章
节假日或星期天赶回来,也是匆匆忙忙的, 就跟打仗似的。像现在这样, 一头
扎进厨房里忙着炒菜做饭, 还真是稀罕。
可爹说了, 以后咱家的饭他全包了, 你们几个很快就习惯了。
这番话, 听得娘咧着嘴直笑。
可惜, 爹做饭的手艺却不咋地。
尤其是跟娘一比,更是寡淡得很。
可爹依然是兴致勃勃地,亲自动手。还拍着娘的马pì, 说:“甜甜, 你是厨房
顾问,动动嘴就成了……”
这种欢快的气氛, 令人留恋不已。
春娃还好, 虽然大大咧咧的, 可对个人问题却早有打算。
而妞妞就像一张白纸, 对她的影响就更大一些。
她想好了,以后谈对象也要找个像爹这样的。
瞧瞧娘, 开心了半辈子了, 对爹的热情却丝毫不减。而爹呢,更是把娘当成了
小姑娘, 一味地宠着爱着。
这人心情好,jīng神就好。
jīng神一好,就显得年轻。爹和娘走出去,一个是身姿矫健,一个是亭亭玉立,
怎么看都不像个五十岁的人。
这次回来,她换上便装,和娘走在一起。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姐妹俩呢?
她对着镜子,瞅了半天。
觉得娘年轻时,比她还要好看呢。
当然,她也不错。
这高鼻梁大眼睛的,一看就是叶家的孩子。
对她的个人问题,爹和娘都很“关心”。
爹跟她说,“妞妞,这事不用着急,等毕业了再找也不迟……”
娘呢,考虑得更周到一些。
她一再叮嘱他们说:“春娃,妞妞,你们以后谈对象,对方品行好是第一位
的,可对脾气也很重要……这过日子不同于别的,再优秀的人,如果说不到一块去,
也是白搭……”
娘还把她叫进屋里,关起门来说道了一番。
“妞妞,你也别嫌娘思想落后,那找对象,除了人好、对脾气之外,对方家里
也很重要……这婚姻不同于别的,不单单是和一个人成亲过日子,而且还得和他们一
家子打交道。如果处得好,那是皆大欢喜。如果处得不好,那是麻烦事一箩筐……”
“……可要想处得好,不单单是一方努力了就成,还得靠双方相互迁就、忍让……
娘可不想让你活得憋屈。所以,这对方家里,从他父母到兄弟姐妹,无论是品行还
是性情都得了解一下,尤其是对方的娘,如果不咋的,就得慎重考虑一下,咱可不
能找这样的……”
“还有,个人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也很重要,这个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一
个人是个啥习惯?和打小的生活环境有关的。一旦长成了,怕是一辈子都难改变……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门第观念”。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的家庭出生和教养,这本来
是个中性词,不好也不坏。可惜,却被宣传工具给利用了……”
“……前几年,报纸上一再鼓励年轻人在婚姻大事上要勇于打破“门第观念”,不
论城乡差别,不论条件好坏,只要思想觉悟高就成。对“知青”嫁给农民一事,更是
大肆宣传报道。可是“门第观念“能打破不假,可个人生活习惯呢?一旦带到婚姻家
庭中去,那就是悲剧。而这种悲剧往往以女方的隐忍为代价,一旦忍不下去了,大
都以离婚为结局……”
“可离婚,对双方的伤害都很大。尤其是对女方来说,在社会声誉和再婚地位
上是极不公平的。能行一点,谁也不想走到这一步吧?所以,唯有在婚前擦亮眼
睛,慎之又慎才行……”
对娘的这套理论,她是又惊又叹。
她知道,娘这是为了她好,生怕她在感情上迈错了一步。
还跟她提到了“三不谈”原则。一不跟公子哥谈对象,二不跟家庭负担重的谈对
象,三不跟年纪大的或有过不良婚史的谈对象。
娘说,这些人无论表面上有多优秀、思想有多成熟,骨子里的东西却是无法改
变的。尤其是那些自己出息了或者考上大学了,就一脚蹬了农村媳妇,想找城里姑
娘的,没有一个好东西。
女人和男人不同。
母性使然,绝大多数女人天生是爱家的,护家的。
被bī到离婚那一步,往往是被动的或是忍无可忍的。而男人就不同了,事业
心、虚荣心、喜新厌旧等各种因素都会诱发出劣根性来。
改革开放了,不同于以往了。
外界的诱惑也多了起来。
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婚姻家庭中的各种问题也出现了。
所以,更得睁大了眼睛。
妞妞受了一场婚恋方面的教育。
这是从课堂上听不到的,也是从社会上体会不到的。
人生有多复杂?
就有多简单。
她希望自己的生活能简简单单的,能沿着一条直线走下去。
一路上阳光灿烂,少走弯路。
*
秋季开学后,秋娃也背着行李去了学校。
家里一下子空了。
徐甜甜在几间屋子里来回转悠着,莫名惆怅起来。
抒文见了,拉着她的手说:“甜甜,孩子们都大了,咱们也得有自己的生活
啊?要不,等到星期天咱俩也出去逛逛?”
“那大宅那边咋办?”
“……不去了,咱们星期六提前过去瞧瞧,剩下的时间都是咱俩的……”
“嗯……”
星期天,抒文带着甜甜进了电影院。
先看了一场电影,接着又去饭店里吃了两屉小笼包子。随后,又在公园里逛了逛。
这种感觉,就像回到了从前。
那时,他们就是这样逛街吃饭的。
可随后,这种生活节奏就被打破了。这些年来,他俩忙着生儿育女,走过困难
时期,忙着避开危险,保一家人平安。
现在,终于能重温那段浪漫时光了。
可她呢,马上就满五十周岁了。
而抒文,也已经五十一了。
她注意到,街面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返城的知青们,三五成群地在路上闲逛着。街口摆摊设点的也出现了,有卖服
装鞋帽的,也有卖水果的,还有卖日用百货的。
而报纸上,也频繁地提到了“个体户”这个新名词。
商品经济活跃起来了。
市里还专门划了几个农贸批发市场,为“个体户”提供摊位。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着。
她想,她的时装店也得抓紧了。
这天回到家里,徐甜甜拿着那份“挣钱计划”,又细细考虑了一番。
第二天,她先跟爹商量了一下。
徐永泰说,先以他的名义去办个工商营业执照,让他也过一把“个体户”的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