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而父亲王贲也是因为害怕父子同朝掌兵,所以一年前也选择了隐退。

    也就是因为父亲王贲的隐退,他王离才能让皇帝委以长城大营主帅之大任。

    而如今,看到父亲王贲在信中言明的这三条利害,王离顿时就明白了事情的严重必,于是心中的不满瞬间消去,对李阳不敢再有半点的轻怠之意了。

    …………

    半个时辰后,李阳行至长城大营外一里处,遇到了在此恭迎的长城大营众将领。

    “末将王离,率长城大营诸将,特此恭迎院长!”

    王离见到李阳来至近前,立即出列,行礼。

    其身后的诸将,也纷纷行礼道:“我等恭迎院长!”

    李阳有些意外,赶紧下马,回礼道:“王将军,诸位将军,辛苦了!”

    王离和众将军,齐声道:“院长此行奔波,才是辛苦。”

    客气一番之后,王离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十分恭敬的道:“院长,请!”




第二百一十七章 心服口服
    不久,长城大营,幕府议事厅。

    众将分列左右,韩信、李由、章邯因为官职原本就很高,特别是韩信和李由,一个是上将军,一个是护军都尉,所以三人都列于靠前的位置。

    李由拿出一道诏书,走至议事厅案台前,展开诏书,念道:“皇帝诏书!”

    众将纷纷出列,恭听。

    李由道:“命,李阳为征北主帅,统领长城三十万边军,全权主持征北大局!”

    话落,王离立刻将一块拖盘,恭敬的送到了李阳的案台前。

    只见,拖盘里放着的是一尊青铜打造的伏虎形状的令牌。

    李阳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

    李阳接过拖盘,王离则退至下方,然后带领众将,纷纷行礼,齐道:“参见主帅!”

    王离等人,改称李阳为李帅,而非院长,即是承认李阳是统率全军的最高将帅。

    李阳笑道:“不必多礼,此次征战匈奴,还须诸位群策群力,一起为大秦建不世之功!”

    众将回道:“我等必听令调遣,效犬马之劳!”

    诏书刚宣完,大家就算不服,倒也不敢违抗诏命。

    “好!今日得诸位此言,此次北征统一匈奴,本帅更是信心百倍了!”李阳大笑一声。

    “果然是统一匈奴!”

    王离等人,一听此话,顿时双眼一亮。

    其实,他们这些天也有猜测,此次北征,是以什么为目的。

    如果说,是为了北方防御,那么有点说不过去,毕竟自蒙恬征战匈奴之后,数年匈奴都不敢南下游牧了。

    所以,此次兴师动众征战匈奴,很大可能就是为了统一匈奴。

    而如今看来,果然不出所料了。

    王离赶紧问道:“敢问主帅,打算明年几月开始用兵?”

    李阳回道:“即刻!”

    “啊?现在!”

    一听这话,王离等众将都傻了。

    现在可是临近冬天了,再往北去,便已是大雪纷飞,如何能战?

    王离等人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长城大营的副将,苏角诧异地问道:“此时乃近初冬,主帅打算此时北上用兵?”

    “正是!”

    李阳点点头。

    苏角有些无语了,要不是怕李阳下不来台,他真的很想问一句,你懂不懂打仗?

    当下,他便轻笑一声,道:“冬季阴山以北,天寒地冻,不利于行军打仗啊,而且我军的军需粮草,也未到位,此时如何能够出征北上?”

    众将纷纷点头,同样表示质疑。

    一些人心里甚至开始在想,这个家伙,终归是一个文官,这不,连打仗的基本常识都不懂。什么出征的条件都还尚不具备,跑过来就喊着即刻出征,这不是一个逗逼吗?

    对于大家的质疑,李阳也没有半分不悦,笑道:“此次征战,不为杀敌,只为扫荡略夺匈奴畜产,以战养战,故而不需后方粮草供应。”

    “什么?不为杀敌,只为略夺畜产!”

    这一下,众人再次傻眼。

    王离也有些看不懂李阳的招式了,好奇的问道:“主帅,如此战略,有何目的?”

    李阳伸出一根手指,道:“目的就是一个,本帅欲在年内,统一匈奴!”

    “什么!”

    王离差点一个踉跄,没一头栽到地上去。

    其他诸将,也是直接惊得下巴都快要脱掉了。

    年内,统一匈奴?

    这个李阳,恐怕真是一个逗逼吧!

    要不然,怎么会说出这样丧心病狂的胡话来呢?

    要知道,今年的年内,只剩下一个冬季了,要想在一个冬季的时间里,统一匈奴,这他娘的可能吗?

    一时之间,大家面面相觑,完全是惊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们虽然一直卫戍边关,但是对于李阳的传闻,大家还是早有听闻的。

    据说,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爱吹牛装逼,而如今看来,传言果然诚不欺人啊。

    这个李阳,还真特么就是一个装逼货色。

    年内,统一匈奴?

    这大话说的,也不怕闪了他自己的舌头!

    莫说他一个不懂带兵打仗的文官,就是能征善战的蒙恬,要想统一匈奴,少说也得五年时间吧?

    而王离,原本接到父亲王贲的信件后,很想对李阳做出一副极为敬重的样子,但是听到此话,他还是忍不住在心里鄙视了李阳一把。

    这牛皮吹的,也是没谁可比了。

    最起码,他王离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敢这么吹牛逼的人。

    “怎么,诸位将军觉得本帅是在说笑吗?”李阳见到众人的表情,不由问道。

    众将笑了笑,心想,你如果不是在开玩笑,那就真的是一个天大的玩笑了。

    “咳!”

    王离咳了一声,尴尬的笑了笑,然后道:“主帅,你真的认为,一个冬季可以统一匈奴?”

    李阳点点头,道:“这正是本帅要冬季用兵,扫荡草原,略夺畜产的原故。”

    “哦,还望主帅指教!”王离一副洗耳恭听的道。

    而其他将领,也是好奇的看向李阳,很想听听他到底凭什么敢这么吹牛逼的。

    李阳也知道,如果不把计划讲出来,肯定无法取信于这些人的,于是便道:“冬季来临,草原覆雪,匈奴唯有靠畜产过冬。对否?”

    王离点点头。

    李阳又道:“匈奴皆骑兵,可驱,不可灭,是否?”

    王离又点点头,同时心里也更加疑惑。

    心想,你既然都知道这些,怎么还敢说一个冬季的时间,就要灭了匈奴呢?

    这时,李阳道:“匈奴可驱,不可灭,是说匈奴皆骑兵,灵活机动,他们见有可战之机,便战,见不可战时,便逃,所以很难逼其决战,本帅说的对否?”

    王离再次点点头。

    李阳笑了笑,道:“既然如此,所以要想统一匈奴,绝非短期可以做到,对否?”

    王离有些看不懂李阳到底想表达什么了。

    不过,李阳说的却是没错。

    匈奴机动灵活,打不赢就跑,你就算把他们追到极北之地,待你走后,他们便又会回来,所以要想统一匈奴,几乎很难做到。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蒙恬才会只将匈奴驱赶至阴山以北后,便停止了对匈奴的征战,就是因为要想统一匈奴,绝非像百越那般,可以一城一寨的攻打。

    此时,大家都听得一头雾水,你李阳说了大半天,表达的意思不就是匈奴难以征战吗,怎么刚才却说要在这个冬天统一匈奴呢?

    这时,李阳扫视了一眼众人,然后道:“匈奴之长处,我们已然知晓,那么我们,为何不攻其短处?”

    “短处?”众人一愣。

    王离道:“敢问主帅,匈奴的短处是什么?”

    李阳回道:“游离机动,就是他们的致命短处!”

    王离:“…………”

    众将:“…………”

    大家都一脸看傻逼的样子,看着眼前这个夸夸其谈的装逼货。

    游离机动,这明明是匈奴的长处好不好?

    说实话,王离都有些不想再接李阳的话茬了。

    不过,为了给李阳面子,他还是最后问了一句:“主帅,游离机动,为何会是他们的短处?”

    李阳道:“游离机动,来去自如,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城池,没有可以抵御敌军的城墙。如此一来,冬季来临,没有御敌的城池,便是他们的致命短处。”

    “哦?”

    这一下,王离微微皱起了眉头,因为他发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这时,李阳接着道:“没有城池保护,加上他们以游牧为生,不事耕种,所以皆靠畜产过冬,而这些畜产,皆在没有城池保护的草原旷野之中。诸位不妨试想一下,我军在冬季,大举扫荡草原,略尽畜产,匈奴岂能不陷于绝境乎?”

    听到这里,王离都愣住了,因为他已经隐隐预感到此策的妙处了。

    不仅是王离,其他将领,在此时也纷纷皱起了眉头。

    “我军略夺畜产,他决战乎?不决战,畜产尽失,决战乎,我军有备而来,他们必亡。如此一来,他就算游离机动,又奈我何?”

    李阳讲到这里,一笑。

    众人全都傻了。

    因为李阳说的实在是太对了,简直有一种让人拨云见日,茅塞顿开的感觉。

    是的,以往征战匈奴,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他们打不过就逃,所以才造成一种“匈奴可驱,不可灭”的定论。

    而如今,改为略夺畜产,那就是逼他们决战了。

    也就是说,只要盯住了他们的畜产,他们就没办法逃了。

    要逃,他们就没办法过冬。

    想到这里,王离忍不住大赞一声:“妙啊!此计甚妙!”

    李阳笑了笑,道:“我军大举扫荡草原畜产,与其被杀,我想他们必会舍去畜产,而逃命。故而,当我军扫荡略尽他们的畜产之后,最终陷于绝境的匈奴唯有两个选择,其一,与我军最终决战;其二,不战而归降于我大秦。而这一切的胜负,一个冬季便可见得!”

    这一刻,大家都惊呆了。

    他们对付匈奴十数年,就没有想到过还可以这样来对付匈奴人。

    这条计策,简直就是把匈奴的命脉,捏的死死的啊!

    想到这里,大家无不诧异地看向李阳。

    这时,他们终于发现,刚才是自己小看了李阳,这个人,简直就是一个天才啊!

    顿时,大家纷纷行了一礼,齐道:“主帅妙计,我等心服口服!”



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阳的传闻
    大家是真的佩服李阳的聪明才智,一条简简单单的计策,匈奴的长处就变得荡然无存了。

    原本行动自如的游牧民族,是战是逃,主动权全在他们自己的手中,可是在李阳的这条妙计之下,转瞬之间,他们就彻底的变成了被动。

    在战场上,主动与被动的转换,这对常年与匈奴交战的这些长城大营将领来说,可是意义十分的重大。

    要知道,以往与匈奴的交战,交战的主动权,皆在匈奴的手里。

    我方长途奔袭草原,寻找匈奴主力,本来就十分的不易。

    可是,就算如此,每每寻觅到了他们的主力,但是能否与他们的主力决战,主动权也不在我方的手里。因为,他们没有城池,不像当初的六国征战那样,你不战,我方便会主动攻城。而在草原上,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只要是战机于匈奴他们不利,他们的主力便会在这广阔的草原上逃窜,而我方只能驱赶。

    反之,如果匈奴主力愿意决战,那么战场的形势必是于匈奴有利。

    总之,我方与匈奴长年的征战当中,我方永远都是被动的。

    这直接导致了两个无奈的结果,一是只可驱,不可灭。二是,无法像征战六国与征战百越那样,可以靠通过占领土地,而统一他们。

    毕竟,就算你把他们暂时赶出了草原,但是大秦却没有那么多的军队,去镇守这无力的草原,所以草原依旧还是会变成他们的驰骋的天地。

    而如今,李阳的计策,就恰恰的改变了这一无奈的局面。

    完全是反其道而行。

1...121122123124125...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