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李阳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就是告诉对方,此次大秦北征,三十万大军,匈奴要灭,而你东胡归顺则好,不归顺投诚,那就一块灭了。

    很显然,这话起了作用。

    大当户微微一怔,这时方才明白,原来大秦铁骑会到东胡,并非偶然,而是冲着北方这块草原来的,不仅是匈奴,还有东胡。

    想到这里,大当户苦笑了一下,于是道:“东胡王庭已破,如若东胡百姓能得大秦庇护,与大秦百姓一视同仁,我等愿意投诚归顺。”

    这时,其身后的一万余残军,没有人有反对的意见。

    很显然,大家都清楚的知道,东胡亡了,而在小王子身上更是看不到对未来的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归顺大秦,且结果听上去并不太坏。

    李阳大喜,笑道:“好!我代表大秦接受东胡的投诚归顺,从此以后,东胡百姓,即大秦百姓,东胡疆域,即大秦之土,东胡与中原,即为一家!”




第二百二十八章 我太苦了
    李阳真的太高兴了。

    谁会想到,此次北征,匈奴会给自己准备这么多惊喜呀?

    冒顿带着匈奴的大军全跑来打东胡,这不仅使得匈奴本土空虚,让秦军有机可乘,扫荡整个匈奴草原的畜产,不用担心有任何抵抗力量。而且,还能让自己上演了一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轻松摘取匈奴大军的战争果实,不费力气统一东胡,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更重要的是,匈奴与东胡之战,虽说是突袭,但是却也使匈奴死伤近半。最后更是被秦军大败,七万大军,逃窜而去的残军两万不足。

    所以,匈奴经此一战,已然是元气大伤了。就算冒顿回去,重整大军,那也不可能短期组织出一支数万的军队了。

    加上王离他们趁此机会,如果扫荡匈奴的畜产行动成功了的话,那匈奴便真正的不足为惧了。

    一个没有强大军队,又没有畜产过冬的匈奴,对于统领长城大营三十万大军的李阳来说,已经可以轻松解决了。

    想到这里,李阳心情大悦,接着拉着大当户和小王子,了解起东胡的现状。

    原来,东胡的贵族构成,其实很简单,就是百多个部族的族长,因为东胡就是由上百个小部族而构成的一个政体。

    也就是说,只要掌控住这百余个部族,就等于掌控了东胡。

    而眼前的大当户,则就是东胡势力比较强大的部族族长。

    除了他,东胡较大的部族,就是小王子的王族,还有大都尉、及左右都尉的部族,都是东胡较为强大的部族。

    只不过,王族守护王庭,已经元气大伤。而左都尉执掌东胡左庭,也已经战死,目前几个最大的部族首领,眼下就属大当户和右都尉二人。

    有了这一了解,李阳当下就把那位右都尉叫了过来,然后道:“本院决定,将东胡分设两郡,置若干县,大当户和右都尉,为两郡之郡守,如何?”

    “谢院长厚恩!”

    大当户和右都尉一听,顿时感激涕零,赶紧谢恩。

    对于投降之人,却还能得到如此重用,这可是二人有些没想到的。

    当然,李阳之所以将东胡分成两郡,且任命二人为郡守,这也是有原因的。

    一来,李阳要重整东胡,能让这两个在东胡最有势力的部族首领帮忙,肯定事半功倍。二来,这两个最有势力的部族首领,都是郡守,各自地位平等,谁也不会听令于谁,如此东胡就不会再有东胡王。

    加上两郡下面,设若干县,县令由秦人来担任,截断这两个郡守统领东胡人的权力通道。另外,再将东胡上百个部族通通拆散,再分化成无数个小族落,组建乡、亭。将来按乡、亭划分草场,取代以往的按部族划分草场,加上每个乡亭互不干拢,如此一来,整个东胡就不再有部族,只有乡、亭。

    毕竟,以往之所以会形成部族,是因为部族越强大,草场就越大,所以为了土地资源,他们必须形成强大的部族,听令于部族首领的号令。

    而一但按乡、亭划分草场,部族的存在就没意义了。

    何况,东胡这么大,置设的乡亭,何止上千个?

    由当初百余部族,分化成了数千近万个乡、亭,谁他妈还能有这个本事,能再次号令聚成部族?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而且,这些乡、亭,是由秦人担任的县令来管辖。可以说,利用郡县制,东胡因各大部族构成的不稳定因素,便彻底的分化、解决了。

    得到了高官恩赏的大当户和右都尉,心里也明白,李阳给予郡守之位,自己肯定要出力的,所以二人立即表忠心道:“院长但有吩咐,我等必将尽力遵从。”

    “好!”李阳大笑一声,十分满意,道:“本院将立即让朝廷派人前来,实施郡县制,届时就得靠二位出力配合了。”

    “喏!”二人立即领命。

    …………

    与此同时,韩信则一路追击,直接将冒顿追出了东胡,这才停了下来。

    用李阳的话来说,就是这次不能让冒顿从东胡带走任何战利品,要让他们兵败、血亏。

    其实,逃窜回匈奴领地的冒顿,此时哪里是血亏呀,分明是气到吐血。

    看着自己带出去的七万大军,如今能回来的只剩下不足两万人,冒顿就有一种像是在做梦的感觉,一点也不真实。

    是的,哪怕到了此时,冒顿都还不愿接受这样一个惨败的事实。

    此次攻打东胡,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大胜的牌面。

    因为东胡的几次三番欺凌,匈奴全军上下,憋足了怒意,可以说军心战意十足。加上此次进攻东胡,又属突袭,可以杀东胡一个措手不及,战术上也全是赢的牌面。

    而实际上,攻打东胡的这场战事,也确实是如同他心里预想的一样,匈奴大军的突袭,势如破竹,灭左庭,破王庭,败右庭,东胡王亦死于乱军之中。可以说,这场战事,东胡完全被自己给灭了。

    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自己落了一个惨败的结局。

    怎么会这样?

    怎么老天要跟本单于开这样的玩笑?

    冒顿想到那支突然不知道从哪里杀出来的秦军,就有一种想死的感觉。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秦军怎么会出现在东胡的右庭。

    这完全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且,秦军还出现的那么巧,偏偏是在自己打败了东胡,准备收降东胡残部的时候,它就突然出现了……

    如果是打不过东胡,所以兵败,那也就算了。

    可是,想到明明已经打败了东胡,可是结果却是替秦军做了嫁衣,自己反倒落了一个惨败而归的下场,冒顿实在是接受不了。

    那可是匈奴七万大军,用死伤近半的代价,才打下来的果实啊。

    结果……就这么被秦军给截胡了?

    想到这里,冒顿那是一阵胸闷,两眼发眼,险些一头从马背上栽下去。

    是的,那是一种伤心到心脏绞痛,恨到捶胸顿足,又愤怒到想要抓狂,却又无可奈何的憋屈感。

    他吃了一个亏,一个天大的亏。

    这个大亏,不仅输掉了到手的东胡,更是输掉了匈奴的未来。

    七万大军啊,如今回来的只剩下不到两万人了,折损五万,匈奴元气大伤矣!

    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原本想借助这次出征东胡,达到稳固单于之位的目的。而这次惨败而归,显然是更加的令匈奴各部失望。

    说实话,此时的冒顿,对于今后是否还能控制住匈奴各部,都有些担忧了。

    毕竟,在出征之前,有三个大臣曾说过,如果匈奴出征东胡,就会给大秦可乘之机。而自己没有听,不仅没有听,还杀了这三个大臣,最后的结果竟真的给秦军做了嫁衣……

    想到这一切,冒顿心塞无比。

    心里……实在是太苦了!

    缓缓将头仰天,看着这个作弄自己的老天,冒顿双眼合上,两行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第二百二十九章 章邯的妙计
    可怜的冒顿,因为此次惨败,他已是感到悲不自胜,黯然神伤,似有摧心剖肝之痛,生不如死。如果,此时的他,要是知道自己的大本营,正在遭受着灭顶之灾,不知道会不会直接一口老血喷出来。

    在阴山以北,头曼城。

    因为冒顿集结所有匈奴大军,出征东胡,所以匈奴王庭所在的政治权力中心--头曼城,此时守备兵力只有两千余人。

    此时的章邯,率着两万铁骑,早已冲进了头曼城,将冒顿的王庭扫荡一空。

    畜产总计,马匹一万余,牛羊七万头,还有各种肉干无数,及一些武器。

    总之,凡是能让匈奴过冬的物资,尽皆扫荡之。

    因为头曼城是冒顿的王庭所在,是匈奴的政治中心,所以物资实在是非常的富足。

    而章邯只有两万骑兵,这不计其数的畜产物质怎么运回去呢?

    章邯灵机一动,直接把头曼城的两万匈奴百姓也给掳掠了。干脆让这两万匈奴百姓,帮忙运送畜产物资。

    在章邯看来,院长说过,这次北征不是为了剿灭匈奴,而是为了统一匈奴。也就是说,此次此征,要对付的不是这些匈奴百姓,而是匈奴的政权。

    而眼下,头曼城的畜产物资已扫荡一空,这城中的两万匈奴百姓显然会被饿死。

    所以,章邯觉得,倒不如现在就先把匈奴的百姓给掳掠到河套,待打败冒顿后,再让这些匈奴百姓迁回到这片草原上。一来,这些匈奴百姓可以帮忙运送畜产物资回河套,二来,匈奴百姓被掳掠一空,冒顿的大军就失去了再生力量,百姓都没有了,你光有军队有个屁用。

    想到这里,章邯感觉自己简直是太聪明了。于是,他便来了一个三光政策。

    畜产抢光,百姓掳光,王庭烧光,一座头曼城,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座冒着熊熊大火的空城。

    看到自己的战果,章邯很是满意,立即分出五千骑兵,负责驱赶着这两万匈奴百姓将畜产物资运送回河套去。而自己则带着一万五千人,继续扫荡匈奴草原。

    为了能让自己的妙计,达到更大的战功,他还派人将自己的这条妙计,告诉王离,让他也这么做。

    …………

    果然,此时在匈奴草原上扫荡了无数畜产的王离,也在为如何将这大批的战利品运送回大秦感到为难。

    自从日前,接到李阳的命令后。

    他便兵分两路,由副将苏角,率五万大军,赶紧东胡,支援李阳。而他自己则率十五万大军,乘匈奴大军出征在外之机,大举扫荡匈奴草原。

    只不过,畜产实在是太多了,十五万大军才扫荡完匈奴四分之一的草原,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因为这些畜产,需要兵力负责运送回大秦去,如此扫荡一批畜产,就分兵运送,很快十五万大军,能够用来扫荡草原的兵力,就显得太少了。

    就在王离看到兵力只剩下一半时,他有些担忧了。

    按这种情况,想赶在匈奴大军回来前,扫荡完整个匈奴草原,显然不太可能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位章邯的传令兵跑了过来,将掳掠匈奴百姓,帮忙运送畜产的主意带了过来。

    听到这个主意,王离顿时拍手叫好。

    接着,他也开始掳掠匈奴百姓,让各个匈奴部族的百姓自己运送各自部族的畜产,效果立竿见影,秦军只需派少量的士兵押送,就可以保证畜产安全的运到秦境。

    而且,到了后来,王离根本就不派大军去扫荡畜产了,而是直接扫荡匈奴部落,一个一个部落的去掳掠。

    明确的告诉他们,要将他们迁入河套,这个冬天他们要自行解决温保,所以部落里如果有畜产,最好自己带上,免得迁到了河套,无粮过冬。

    这招的效果,那可是缸缸的。

    这些一个个的匈奴部落,听说秦军要将他们迁到河套去安家,那还不得赶紧把能带走的都带走,难不成还跑过去挨饿啊?

    于是乎,这些被掳掠的部落,主动去将畜产集中,肉干装车,然后在秦军的押送下,纷纷朝着河套方向赶去……

    一时之间,整个匈奴草原上,到处都是迁移行进的队伍,少的几百人,多的几千过万人,这些迁移的队伍赶着无数马匹、牛羊,车上装满肉干行李,浩浩荡荡的,场面好个壮观!

    据后来统计,这次扫荡行动,秦军共计掳掠匈奴百姓六十万人,马四十万匹,牛羊近百万头。

    要知道,当时的匈奴总人口,也才大约七十余万人,也就是说,秦军将匈奴的百姓几乎掳掠一空。

    可以说,秦军的扫荡计划,获得了一个空前的大胜!

    …………

    话说,冒顿惨败而归,朝头曼城方向归去。

    因为此战毫无所获,一路逃窜,全军上下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为了能尽快获得食物,一路上他派人四处寻找畜产。

    可是,一路归来,途经之地,若大的草原上竟是连一只牛羊都没有见到,当然,人影更是绝迹。

    这一现象,让他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出征时,空旷的草原上,遍地牛羊,游牧的百姓处处可见。

    可是,如今怎么连个鬼影也没有了?

    冒顿有些奇怪,问身边的人,身边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虽然不解,但是大家心里都感觉这事,透着几分古怪。

    又赶了几里,这时,前方终于出现了一处部落聚居地,遍地的帐篷。

    冒顿大喜,立即带着两万骑兵,跑了过去。

    结果到了这处部落一看,所有人都傻了眼。
1...128129130131132...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