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如果说,之前对李阳说要在年前统一匈奴,还存在质疑的话,那么到了此时,可以说是上至王离,下至校尉士兵,那是再也没有人会怀疑了。
匈奴的百姓和畜产几乎这一次扫荡)一空,他冒顿的政权还能不亡?
匈奴的百姓几乎全都掳掠到河来了,冒顿就没有了兵源。
匈奴的畜产,几乎也扫荡)一空了,他冒顿就没办法过冬。
留给冒顿的,简直就是一条绝路了。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话,冒顿政权,随手就可以轻松让其灭亡。
想到自己这次立下此等大功,王离等诸将,各个兴奋无比。
…………
就在王离和章邯这边为扫荡)行动而欢庆的时候,苏角也带着五万大军赶到了东胡。
有了这五万大军,李阳可是大松了口气。
因为此时的东胡,虽说投诚归顺了大秦,但是东胡有百余部族,近百万百姓,要想真的统治东胡,没有一定数量的秦军,可是不行的。
所以李阳将苏角和韩信直接留在了东胡,如此一来,秦军总数上就有近七万人。
七万大军,足以震慑东胡。
要知道,正常时期,东胡的常备军队,也不过才十万人。何况,因为匈奴突袭,东胡的常备大军已经损失的只剩下一万余人,所以有七万秦军镇守东胡,已然无忧。
没有了顾虑,李阳就开始着手对东胡进行郡县划分。
先是将东胡一分为二,划分为两个郡。
因为东胡的疆域包括后世的河北承德地区,内蒙古赤峰,及辽宁地区,所以东胡的这两个郡,李阳干脆命名为辽东郡和辽西郡。
辽东郡守由大当户执掌,辽西郡守由大都尉执掌,同时交给这二人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配合韩信和苏角征兵。
是的,征兵。
东胡所有年满十八岁,至三十五岁的青壮,通通征兵入伍,成为秦军。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为了降低东胡的不稳定因素。
只要将青壮征尽一空,然后将这批东胡军队,调离东胡,东胡才不会有造反的力量。
而县、乡、亭的置设,以及草场的分配,则不能交给大当户和右都尉来实施,毕竟他们有着自己的部族,鬼知道他们会不会将草场多分给自己的部族啊?何况,李阳还想将他们的部族,乃至东胡的所有部族,通通分化,将以前的部落为单位,分化成以亭为单位,如此一亭就是百余户人,十亭为一乡,十乡为一县,如此一来,方能永久的安定东胡。
所以,关于县乡亭的设置,以及草场的分配工作,必须得从咸阳调人过来主导运行。
把眼下能安排的事,都一一安排妥当后,李阳便留下韩信和苏角,然后带着李由赶回了长城大营。
因为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统一匈奴。
…………
与此同时,咸阳。
自从李阳北征,离开朝堂之后,秦国朝野上下,似乎变得异常的风平浪静。
甚至可以说,不管是朝堂上,还是各郡县,都是按部就班,顺利的进行着新政的推行与实施。
国政院,每天都能接到各郡县,呈送上来的新政推行成果。
按各地呈送上来的文书来看,各地的新政似乎进行的异常的顺利。
不仅各地都在陆续开展土改新政,而且几乎没有抵触况。
总之,土改新政,似乎顺利的有点令人不敢相信。
不过,这种表面上的平静和顺利,李斯等人也是一早就预料到的。
因为在李阳离开前,就曾猜到过会是这样的况。
各郡县,表面上推行新政,实则是拖延时间,待到冬季结束,开将临,便会纷纷奏报新政无法推行。如此一来,新政便无法在开前彻底完成了。
不过,因为李阳曾叮嘱过,让李斯睁着一只,闭一只眼,就当什么也不知道。所以,李斯这些天可以说是过得比较轻松的。
只是,李斯不急,但是有人着急啊。
比如,在章台宫,此时就有人对此事感到了担忧。
“父皇,各郡县欺瞒国政院,上报的文书上说在推行土改新政,实则各地皆毫无动作。而李相竟毫不知,如此下去,恐怕新政将会以失败告终耳。”
阳滋想到黑冰台传送过来的报,不由颇感心忧。
“好个大胆的冯去疾,他们还真敢这般做!”
嬴政十分气恼,同时也很不解,新政进展的如此顺利,超乎想像,李斯怎么就一点也看不出异常来吗?
这时,阳滋又道:“李阳出征前,我曾提醒过他,可是……他似乎并不在意。”
“哦?”
嬴政眉头微微一皱,有些不解了,因为按道理来说,冯去疾要乱新政,这么严重的事,他不可能不会在意呀?
这一下,嬴政有些看不太懂了,于是问道:“你提醒过李阳时,他如何说?”
阳滋道:“他说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嬴政听到这话,沉吟了一下,道:“这么说来,难道李斯毫无反应,是李阳故意让他装傻的?”
“各地欺骗国政院,为的便是拖延时间,一但年前土改未能完成,这新政就废了,李阳为何要眼睁睁的看着新政失败?”阳滋不解道。
嬴政也不解,但他还是对李阳有着信心的,于是道:“既然他知道此事,那便一定有他自己的安排,静观其变吧!”
阳滋还是非常的担心新政,不过父皇既然这么说,她也只好作罢。
其实,阳滋不知道的是,嬴政心里是非常担忧新政的。
只是,一想到李阳说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他就担心自己插手,反而会影响到李阳的计划。所以,只得选择静观其变为上。
而且,眼下除了朝中的新政堪忧。北征匈奴,更是艰难。
要想在年前,仅靠一个冬季的时间,统一匈奴,谈何容易啊?
反正嬴政自认为自己没有那个能力,所以对李阳的北征之事,也是颇为牵挂。
更重要的是,一但北征失利,加上李阳上北地,无法兼顾朝中之事,而导致新政失败,那李阳就真的要一败涂地了。
到时,氏族和新贵群起而攻,自己想保李阳,都难。
想到这里,嬴政就满脸的忧愁,他甚至都有点后悔让李阳此时去出征匈奴了。
毕竟,要想短时间内统一匈奴,这希望实在是太过渺茫了,而当前的新政,其实才是不容失败的事。
而现在倒好,新政推行关头,主导新政的人却远在疆外,怎么想都觉得这步棋走错了。
只不过,这步棋已经走了,就无法反悔。
所以嬴政除了担忧,也只能横下心来相信李阳了。
“李阳,你可不能让朕失望啊!”
第二百三十三章 这不可能
“捷报,陛下,捷报!”
一个宫人欣喜若狂的冲入麒麟殿,手中举着一份捷报,对嬴政激动地喊道。
殿中的众人唰的一下,全都望向了那个传报的宫人。
没办法,这捷报实在是来的有点莫名其妙,让人不得不感到惊疑。
嬴政的瞳孔也收缩了一下,仿佛连他这个皇帝都闹不明白,此时的大秦,怎么会有捷报。
眼下大秦虽说正在北征,但是按照计划,也得先出使了匈奴之后才会用兵,此时怎么会传来捷报啊?
难道北方这么快就打了胜仗?
可是……这不可能呀!
众人皆是一头雾水。
要知道,战报和捷报,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捷报,指的是大胜利。
可是,李阳这才出征半月,咸阳至长城大营都要花去五日,也就是说,李阳才用十日时间,就取得了大胜利?
这开什么玩笑!
十日时间,就大败匈奴,取得了大胜利。照这么说,再给十日,岂不就统一匈奴了?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不管你是按一开始的计划,掠夺草原的畜产,还是秦军主力与匈奴决战,都不可能会这么快就取得大胜利。
要知道,当初蒙恬为北征匈奴准备了数年,征战两年,大大小小战役几十次,可都没有敢发捷报。因为匈奴灵活机动,见势不妙,便会逃窜,他们的主力根本很难歼灭。
无法打掉敌军主力,便不能称为大捷。
所以,直到后来夺回了河套,蒙恬才发捷报,说尽收河南地。
特别是掠夺畜产,除非李阳掠夺的畜产,足可以令匈奴陷于绝境,否则所谓的“大捷”也无从说起。
总之,匈奴的草原那么大,畜产遍布整个草原,加上匈奴可随时集结起十五万大军抵抗,要想十天时间掠尽草原畜产,或者打败匈奴主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突然传来一道捷报,就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嬴政惊疑的问道:“是北方传来的捷报?”
“回陛下,是北方的捷报!”
传报的宫人回答一声,然后立即上前几步,将捷报送到了中车令刘喜的手里。
“啊?真是北方的捷报!”
一听这话,众人瞠目结舌,全都带着浓浓的质疑。
心想,这个李阳,是在搞什么鬼?
嬴政也是皱起了眉头,接着咳了一下,对刘喜道:“念来听听!”
在嬴政看来,李阳凡事都不按套路出牌,从不会循规倒矩,鬼知道他是不是取得了一点点小小的胜利,就当捷报往上报喜来了。
所以,他对这份所谓的捷报,倒是不太放在心上。
这时,刘喜赶紧打开奏章,瞟了一眼,然后道:“陛下,这……不是院长传送的捷报,而是长城大营王离将军送来的。”
“哦?”
这一下,大家都是一愣,颇感意外。
因为如果真的取得了大胜,这捷报应该是由李阳传送才是,毕竟他才是北征的主帅。而如今,这份所谓的捷报,怎么竟会是王离送来的?
说实话,大家都有些看不懂了。
“王离说了些什么?”嬴政赶紧问道。
刘喜继续看了一眼,然后整个人都愣住了,随后猛然抬头,激动的双手颤抖,道:“陛下,大喜,大喜啊!”
“大喜?难道……真是捷报?”
嬴政一怔,立即正色了起来。
“是啊,北方大捷啊,陛下!”刘喜激动的点点头,赶紧道:“捷报上说,日前,院长下令,王离将军与章邯将军,分兵两路,扫荡匈奴草原,大获全胜。冒顿王庭扫荡一空,头曼城焚之一尽,此次扫荡共计掳掠匈奴百姓六十余万人,马四十余万匹,牛羊百万头!”
说到这里,刘喜热泪盈眶的道:“陛下,这简直就是一个惊天的奇迹啊!我大秦与匈奴征战多年,如此战果,从未有之!”
一下子,满殿哗然了起来。
所有人都惊得下巴都掉到了地上!
冒顿王庭扫荡一空,头曼城焚之一尽,掳掠百姓六十余万人,马四十余万匹,牛羊百万头?
这……这怎么可能!
一时之间,殿中众人惊骇一片,大家都惊得是目瞪口呆,完全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嬴政也倒吸了一口凉气,生怕是自己听错了,激动地问道:“这……这可是真的?”
刘喜猛地点头:“这捷报上确实如此说的。”
“这……”
嬴政惊呆了,呼的一声就站了起来,因为太过激动,脸色涨红,身体都有些颤抖了:“如此……如此说来,我大秦此次扫荡草原,岂不是将匈奴的百姓和畜产洗掠一空了?”
寂静!
没有人说话,因为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给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李信和蒙恬相视一眼,都开始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李阳出征,一共才去了十五日。
从咸阳到长城大营,路途需五日,而这份捷报从上郡加急传至咸阳,也需两日,也就是说……李阳只用了八天时间,不仅把冒顿的王庭给打下来了,而且还顺带着把匈奴的大部分百姓及畜产全给掳掠一空……
八天,八天啊!
八天时间,就几乎让匈奴亡国……这开的是什么玩笑啊?
这……这未免也太荒谬了吧?
反正李信和蒙恬是不敢相信的。
如果真的可以八天时间让匈奴接近亡国,当时也不可能征战两年,只夺回河套,更不可能逼得大秦举全国之力来修筑长城,以御匈奴。
蒙恬咽了一口口水,然后道:“陛下,这……这会不会是搞错了?匈奴可随时集结十五万大军,王离他们怎么可能几日时间,便将匈奴草原扫荡一空,而且还将冒顿的王庭都给焚之一尽了,这……这绝不可能做得到啊。”
李信也道:“是啊,匈奴草原何其之辽阔,南起阴山,北抵翰海,匈奴百姓乃游牧民族,极其分散,而王离要想掳掠百姓六十余万人,马四十余万匹,牛羊百万头,几日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得到。除非……除非匈奴的大军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扫荡草原,而不加以阻止,否则光是冒顿的王庭,几日时间都恐怕打不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