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所以,大家听到嬴政这货居然冒出这么危险的一个念头来,还不给吓得大吃一惊,连呼不可。

    可是,嬴政这货似乎并没有此担心,不以为然的反问道:“少昊回归大秦,此不仅是我大秦的千秋伟业之大事,更是我华夏民族的千年大事,朕自当亲自前往,率秦军接管。”

    很显然,对于在乎功绩,一心想与三皇五帝比肩的嬴政来说,此次前渡海接管少昊一事,令这厮非常的着迷。

    因为这确实是一件意义无比重大,必会永载史册的千伙伟事。少昊回归,代表大秦帝国前无史例的强大,与及华夏民族的兴盛,开创历史的先河。总之,这笔功绩绝非是三皇五帝可比的。

    这是一次彰显他嬴政无可比拟前所未有功绩的时候,也是满足他膨胀的自尊心的一次大好机会,嬴政自然不愿意放弃。

    听到嬴政对于虚荣如此着迷,满朝文武都急坏了,纷纷再次谏道:“陛下,不可啊!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请陛下三思!”

    李斯单独道:“陛下若前往少昊,大秦如何办?江山社稷如何办?”

    蒙恬也附和道:“还请陛下以大秦的江山社稷为重,臣愿替大秦卫戍少昊!”

    嬴政摆摆手,压根就不愿听众人的劝言,道:“朕已意决,尔等不须再劝。蒙恬,届时你就随朕一同前往吧!”

    “这……”蒙恬一时哑口,不知该如何劝谏了。

    这时,众人纷纷望向李阳,在大家看来,皇帝最是听李阳的意见了,所以此时也只有李阳能劝住皇帝。

    其实,李阳也是很无语。

    你堂堂一国之君,这个时代又没飞机,你他娘的跑到美洲去干个**啊,这不是纯粹想置大秦于一个不稳定的局面吗?

    如今,新政刚刚推行,如果大秦变得不稳定,那新政就前功尽弃,甚至直接失败都有可能。要知道,此前之所以可以强势推行新政以及土改,可以说全靠皇帝在背后强权支持,否则根本不可能实施下去。

    如今,虽说冯去疾倒台了,但是老氏族们还在,或者说大秦的朝堂就是老氏族和士族们的,只不过因为冯去疾的倒台,使得他们暂时不得不选择支持新政。

    如果嬴政离开了秦国,那些老氏族们,以及士族们,还会继续支持新政吗?

    说实话,李阳可没有一点信心。

    所以,李阳见嬴政如此执意,也是心忧无比,赶紧劝道:“陛下,臣认为由蒙将军前往少昊,最为适合。陛下绝不可离开大秦,否则恐生内忧。”

    李阳这话可是说的很直白了,意思就是你要是离开了,大秦就可能内乱,后果有多严重,显然不言而喻了。

    哪知,嬴政却不高兴了,道:“镇国君怎么也变得和他们一样,喜欢危言耸听了?朕虽离开一段时间,又不是一去不返,大秦岂会出乱。难不成,朕走了,尔等便不按部就班打理朝政了?”

    “臣等不敢!”众人连忙摇头。

    “如此便好!”嬴政满意的笑了笑。

    “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新政推行还须陛下做主。”李阳急道。

    “不须再劝了!”

    嬴政摆摆手,示意李阳不要再劝下去了,一脸决意的道:“朕已决定,朝廷之政务,全部交由国政院主持,各地奏书,也全部呈送国政院,同时封蒙毅、冯劫为国务大臣,入国政院。”

    蒙毅、冯劫一听这话,心中一喜,二人赶紧出列道:“臣,领诏!”

    这时,嬴政又道:“着,镇国君李阳监国,国政院若有不决之事,镇国君李阳可代朕决议!同时,凡有乱我大秦江山社稷者,坏我大秦新政者,不论皇室宗亲,不论王公大臣,镇国君可执穆公镇秦剑,替朕裁决!”

    一听这话,满殿哗然!

    国政院主持全国政务,这原本并没有什么不妥,毕竟这半年来也一直是国政院在统辖各部机关。而且,国政院也并不全是李阳一个人说了算。虽然冯去疾不在了,但是却增加了两位国务大臣:蒙毅、冯劫。

    但是,问题是李阳监国。

    国政院不决之事,镇国君可代皇帝决议,朝中有乱社稷者、朝政者,镇国君可以执穆公镇秦剑代皇帝裁决……这不就是说,朝中诸事,李阳可以一个人说了算,谁不服,谁要反抗,他还可以执穆公镇秦剑一剑把你给砍了。

    换句话说,嬴政走后,李阳就是大秦的“皇帝”了。

    这一下,可真的让很多人都感到惊愕和意外。

    皇帝怎么可以把朝政以及生杀之权,全部交给李阳啊?这岂不是等于把整个大秦都交到了李阳的手上了么?

    就算扶苏不服,他都可以杀掉。

    特别是老氏族们,更是一脸的震惊。

    要知道,当初大家当初可是反对过李阳的新政土改,如今虽说表面上支持他的新政了,但是皇帝走后,李阳大权在握,鬼知道他会不会利用监国之权,铲除异己呀?

    万一,到时侯他跟自己这些老氏族来个大清算,岂不玩完了?

    说实话,很多人心里已经感到恐慌了。

    当然,李阳也很诧异,自己监国,那大秦就真的要生乱了。

    要知道,权力太大,就必被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去而后快。原本因为推行新政,就与老氏族种下了深仇,皇帝坐镇,倒还太平,皇帝一走,那还不把自己给杀了啊?

    李阳可不会蠢到认为,靠着一把穆公镇秦剑,就真的可以震慑住满朝的文武大臣和老氏族们了!

    想到这里,李阳赶紧道:“陛下,臣建议由长公子监国,臣辅之。”

    老氏族们一听,对视一眼,然后通通出列,齐道:“臣等附议!”

    李斯和蒙恬等人,也纷纷出列:“臣等附议!”

    显然,不管是谁,都统一的认为由扶苏监国,是最为合适的。

    嬴政听到这话,不由点了点头,心里倒也很是开心,因为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说明李阳在权力面前是清醒的,这更让他放心将国事交给李阳。

    当下,嬴政颔首道:“既然镇国君推辞,那便依了尔等,着长公子扶苏监国,李阳辅政。”

    “喏!”

    众臣领命。

    安排好了诸事,嬴政手一挥:“少昊安危之急,朕决定,两日之后,率军接收少昊!”

    众臣齐呼: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

    ps:最近卡文了,一遍遍删改,无法更新出自己满意的章节来。就是好似毫突然间找不到感觉了,生硬到一句话,一件事都难以写得满意,所以造成了断更,十分抱歉。




第二百七十七章 落水狗?
    当日,散朝后,嬴政单独把李阳和长公子扶苏召至章台宫。

    毕竟过两天就要渡海前往少昊了,一时少说也得一年半载不得归,所以临行前肯定得要好好交代一下。

    章台宫里,李阳和扶苏二人脸上的表情可谓是大有不同。

    李阳一脸担忧、郁闷,而扶苏却满面春风、心情愉悦,甚是兴奋。

    这也不怪扶苏会激动、兴奋,嬴政离开了,由他监国,可不就等于未来的这一两年时间里,他就是大秦帝国的“执掌人”么?

    而且,监国,同时也更加的证明了他作为大秦帝国储君的地位。

    更加重要的是,未来监国的这一两年时间里,大秦的各种政事的决定权,通通都可由自己来做主,如此一来自己不仅可以尽情的施展心中的抱负,同时还能证明自己的能力。

    这……或许就是权力的魅力!

    权力,可以让人兴奋。

    权力,可以让人为所欲为。

    这是一种畅快感,没有约束的兴奋感,代表着只要自己想做的事,便都可以去实现。

    特别是对于一个长期以来被自己的父皇打压,各种主见、理念、思想都无法得到父皇认同的长公子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他感到高兴的事了。

    扶苏都已经在心里开始幻想着,自己好好利用这一两年的时间,把大秦变强大,变兴盛,待父皇回国之日,看到一个全新的大秦帝国时,届时父皇肯定是会又惊又喜,对自己刮目相看。

    总之,今天这件事已经让他难掩兴奋之情,嬴政此时还未离秦,他便有一种磨拳擦掌,想大干一番伟业的冲动了。

    扶苏的兴奋之色,自然是尽入嬴政的眼中,看到自己的儿子喜不自禁的样子,嬴政是真的有几分不放心了,急于表现自己,各种折腾,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可是往往结果都不会太好的。

    想到这里,嬴政当下便瞪了一眼扶苏,道:“治国,当稳,切不可轻浮,你这般兴奋做甚?”

    扶苏被嬴政一声喝问,不由立即收起自己的喜意,战战兢兢了起来。

    嬴政看到他这副样子,不由叹了口气,道:“你可给朕记住了,朕虽让你监国,可并不是凡事都能由着你胡来,国中诸事,皆由国政院几位国务大臣们商议决定,你可不要擅自独断专行。”

    “父皇放心,儿臣绝不敢儿戏国家大事。”扶苏赶紧回道。

    “无为而治,好过有为乱治。朕离开后,若国政院无法取舍之事,你便听太傅的,太傅认为该如何办,便如何办。”嬴政道。

    扶苏再次应道:“儿臣谨记。”

    虽然扶苏连声应是,但是嬴政似乎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又道:“你虽名为监国,但治国之道,还须多向太傅学习。故而,朝中诸事,你最好还是多听,多看,多学,少插手,切不可否决太傅的决定。”

    一听这话,扶苏心里有点不高兴了,这不等于自己成了一个摆设了吗?

    心里不痛快,但是又不敢直接表露出来,于是道:“其实父皇可以直接让太傅监国,儿臣跟太傅学习治国之法不是更好吗?”

    李阳在一旁听到这话,赶紧道:“公子此言差矣,我岂能监国,我辅佐公子便是了。”

    嬴政道:“太傅监国,朝中老氏族们多有抵触,且不一定会依从太傅之令。故而,唯有你监国,方可统一人心。届时如若有人要否定太傅的新政,你可知道该如何做?”

    扶苏赶紧道:“儿臣自当替太傅撑腰,不容任何人坏我大秦的新政大计!”

    这句话总算是让嬴政感到满意了,不由点点头,道:“这便是让你监国的用意!”

    扶苏点点头:“儿臣明白了,朝中诸事,国政院和太傅自会处理,儿臣要做的便是全力、坚定不移的支持新政便是了。”

    “你能明白这个道理,朕也算放心了。”嬴政满意的点点头。

    不过,想到扶苏性格嬴弱,又有些担心他镇不住那些老氏族,不由又提醒了一句:“治国,讲不得仁慈,你可懂?”

    扶苏一怔,知道父皇是在说自己性格儒弱,于是点点头:“儿臣记住了。”

    嬴政见他明白了,于是便挥挥手,示意其可以去了。

    扶苏走后,嬴政转而对李阳道:“李阳,朝中诸事便全靠你了。切记,不可让扶苏胡来。”

    李阳点点头:“陛下放心,臣会尽力辅佐长公子的。”

    嬴政微微颔首,由李阳辅佐扶苏监国,他还是很放心的。

    一来,李阳原本就是扶苏的太傅,老师说的话,学生自然得听,何况扶苏原本就崇拜李阳,自是会听从李阳的意见。

    二来,正好可以趁此机会让扶苏得到历练,让他慢慢懂得如何治国。

    待到自己一年两载回秦之时,或许扶苏也可以堪当大任,正式立为储君了。

    想到这里,嬴政反倒觉得自己前往少昊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朕这一去,至少两年三载不得归,你放手推行新政,待朕回来时,可等着看你的新政成果!”嬴政笑了笑。

    李阳一脸肯定的道:“两三年之后,大秦必定会有翻天覆地之变化。”

    “好!朕就喜欢你这句话,哈哈!”嬴政大喜。

    接下来,二人又聊了聊将来的打算。

    如今,少昊并入大秦,大秦就拥有了海外之域。所以,接下来大力打造海船战舰,成立海军,就变得尤为重要。

    因为只有拥有足够的海上力量,才能保证海外的少昊不被外族欺凌。

    同时,更重要的是,发展海船,也是大秦与少昊两地物资、商贸往来必不可少的前提。

    届时,大秦的商品、物资可以利用海船大量运往少昊,而美洲那边的资源物产也可大量的运往大秦,这可是对大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然,除了要打造海船战舰,发展海军和海上商贸之外,李阳还决定要发明飞艇,打造空军。

    如今已经发明出了火药,接下来要发明出炸弹一点也不难。

    如果利用大量的飞艇,从空中向敌方投下炸弹,这绝对非常有利于战斗的。

    这个时代的战争,都是步兵和骑兵,一但炸弹从天上投落到敌军军阵当中,敌军必将阵脚大乱,地面骑兵趁机掩杀,可谓是无往不利。

    所以,飞艇和空军,将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人畅谈了一下午,对大秦的未来都是充满了期待……

    …………

    傍晚,前吏部尚书白正的府邸。

    好几位老氏族都纷纷聚到了白府,此时的白正虽然被罢免了官职,但是身为大秦第一大老氏族,白氏的族长,他在大秦的老氏族们面前,还是非常有地位的。

    “什么?陛下要去少昊!”

    听到几位老氏族告知的今日朝中之事,白正直接吃了一惊。

    几位老氏族连连点头:“是啊,陛下让扶苏监国,李阳辅政,而且陛下还给了李阳生杀之权。”
1...155156157158159...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