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这一下,这位亭长也惊讶了。

    他一脸诧异的看着李阳,然后问道“你所言是真”

    李阳道“当然是真的,官差已经进亭里了,等下你便可向官差去证实。”

    亭长回头看了一眼已经进村的差吏,沉吟了片刻,道“拿朝廷政令造谣,可是重罪,你所言万一有错,你可曾想过后果”

    很显然,亭长是在提醒李阳,此事事关重大。

    李阳笑道“我所言皆是实情,有何好怕。”

    “在下张良,如若小兄弟所言是真的,张某定代表桃源全亭百姓,感谢小兄仗意相告。”亭长见李阳没有一线畏惧,不由也对他也多了一分敬意。

    “张良”

    听到这位亭长自报姓名,李阳却是一怔,眼珠子都惊的差点掉出来了。

    张良,那可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的牛逼人物啊。

    李阳满脸震惊,心想不会这么巧吧,在这小小的村子里,居然遇到了一个牛人

    “小兄弟认识我”张良见李阳那惊讶的表情,不由疑道。

    李阳赶紧道“你是桃源亭的人”

    张良摇了摇头“张某是颍川城父人,年初方才到此地。”

    颍川城父人,这就更加没错了

    一听这话,李阳又赶紧追问“你父亲可是韩国臣相张平”

    “没错”张良再次点点头,脸上露出几分忧愁。

    可是,见到张良点头承认,李阳却心中大喜。因为眼前这个人,就是历史上的那位牛逼人物张良没错了。

    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村民们刚才会说他们的亭长是出身贵族了,因为张良的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其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历史上的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只不过,这家伙怎么会在这桃源亭,当了一个小小的亭长

    “张大哥乃颍川人,总会在此当亭长”李阳十分了奇。

    张良叹了口气,道“我虽颍川人氏,然韩国灭亡后,我便迁移宛县了。”

    一旁的村民道“去年,张哥带领宛县百姓响应新政土改,抗权贵,均分田,立下大功。原本被行省衙门提拨为宛县县令,可惜年后吏部却将张哥贬至我们亭,任亭长,唉”

    一听这话,李阳和何章都是一愣。

    响应新政土改,带领百姓抗权贵、均分田,这个李阳知道,就是百姓土改督办队。当时土改成功后,有大批督办队小队长得到了提拔,因为这些人皆是有领导力,且支持新政的人。

    所以,听闻张良领导百姓均分田,李阳一点也不惊讶,毕竟这家伙在历史上就是“闹革命”的人。可是,让李阳诧异的是,被行省衙门提拔为了县令,怎么年后就被吏部贬为了一个小小的亭长

    李阳和何章相视一眼,都觉得此事有异,于是李阳立即道“张大哥,因何事被贬”

    张良苦笑道“也许是因家庭背景的原因吧,毕竟我张家两代,都是韩国的丞相。”

    “就因为这个”李阳眉头都皱了起来。

    张良道“也有人跟我说,是吏部尚书欲安排自己的人,故而将我排挤了出来,而目的则是为了宛县的这片辣椒基地。”

    李阳似乎有些明白原由了。

    宛县划成了辣椒培育基地,而辣椒在咸阳炒得比黄金还贵,将辣椒回收,县衙只需留辣椒籽做种,辣椒皮晒成干,这辣椒干则是一大笔财富,这可是一大笔利益啊,自然被人惦记上了。

    想到这里,李阳笑了,这真是不察不知道,一察吓一跳。身在朝堂之上,李阳还真没有想过新农作物的种植,居然到了下边,居然会变成这样。

    不仅官吏不遵朝廷政令进行新农作物的回收,而且还为此,能把一位行省衙门提拔的县令,直接贬为了亭长,这简直就是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了

    一旁的何章也无比的愤怒,大骂一声草他大爷的,然后道“如今的县令,是吏部尚书的人”

    张良点了点头“据闻,现今宛县县令公孙容,是公孙景尚书的族弟。”

    何章轻哼一声“呵,公孙景真是好大的胆子。”

    张良怪异的看了一眼何章,显然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人居然敢这般数落朝堂上的吏部尚书。当即道“这位兄弟慎心啊,万一被有心人听去了,可就惹火烧身了。”

    何章冷笑一声“惹火烧身呵,我还真想有人来找找我的麻烦。”

    这时,李阳道“张大哥,你被贬一事,行省巡抚和郡守知晓吗”

    张良道“巡抚我不清楚,郡守大人确是知晓,因为吏部的公文就是郡守交给我的,也是郡守告诉我,其中之内情。可是,郡守虽亦替我不平,但却不敢为我得罪吏部。”

    李阳点点头,然后转头看了一眼正朝田地这边赶来的官差,于是对张良道“张大哥放心,你的事朝廷定有一日会还你公道,等下你尽管向官吏争取正当的辣椒回收权益。记住,你们可自留一成,其余九成,按田亩谷物之三倍补偿。”

    “万一他们不答应呢”张良显然没有丝毫的把握。

    李阳轻笑一声“你不提,那就只能任官吏宰割了。”

    村民们纷纷点头“对,小兄弟说的没错,如果朝廷真的有这种法令,我们怎能由着那公孙县令欺负。”

    “我等下试试吧”张良点点头。




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大的官威
    公孙县令今日很高兴,当可用心旷神怡,神采飞扬来形容。

    县里的辣椒基地获得了大丰收,百亩辣椒基地,产量喜人,这简直没有比这更值得开心的事情了。

    要知道,咱们这位公孙县令,原本是在三川郡的治所首府雒阳县任县令的,为什么要从一个郡的首府跑到宛县来任县令

    还不就是奔着宛县的辣椒基地吗

    谁的辖区内有辣椒基地,谁就有权支配那批基地的辣椒。

    因为辣椒实在是太值钱了,在咸阳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此物了,因为就算你有钱,你也不一定能买到它。

    它已经是属于有价无市的稀缺物资了,咸阳城无数达官贵人都在抢。

    做为秦国的大牌老世族,公孙家族自然也有自己的产业,其中就包括酒楼。

    春时,朝廷的上百石辣椒干拍卖,众人皆嫌其刺辣,弃之不要,后来这批辣椒干被天下居给买去了,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批辣椒竟给天下居带来了一笔惊人的财富。

    可以说,无数人都为此后悔不迭,同时又眼红嫉妒。

    辣椒为天下居创造了惊人的财富,公孙家族自然也是看在眼里。

    为了能垄断今年的新鲜辣椒,公孙家族早早的就做了准备。对于公孙家族来说,要想垄断辣椒资源其实并不难,因为族长公孙景,可是吏部尚书。

    今年的新鲜辣椒,全部得出自辣椒培育基地,所以只要牢牢的掌控辣椒基地的治理权,这辣椒自然就是公孙家族的了。

    届时,这定可以给公孙家族带来巨大的财富收益。

    公孙家族乃是大世族,族中子孙众多,并非是人人都能得到族长赏识、重用的,毕竟朝廷不是公孙家的朝廷,族长虽贵为吏部尚书,执掌朝廷官吏任用之事,但是却也不可能将众多族中子弟委以官职。所以,都是有能力的族中子弟,才能得到族长公孙景的赏识与任用。

    而自己这次能为族中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自然是能得族兄公孙景的赏识提拨,接下来提拨为郡守是一定的,说不定甚至直接调回京畿任职都有可能。

    想到这里,公孙容更是喜上眉梢,春风得意。

    大好的前程,即将就要了娃哈哈

    公孙容忍不住的傻乐了起来,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展望。

    当然,这逼不知道,世上有一个定律,那就是凡事一但想得太美好了,那结果却往往会事以愿违。不管你信不信,世事就是这么的奇妙。

    “等下都给我张大点眼睛,一个辣椒都不能让那些刁民给顺走喽”

    公孙容想着心中的美事,见前方就是辣椒基地了,不由回头对身后的差吏们叮嘱道。

    一众差吏自是立即点头“大人放心,属下们定会死死的盯住,决不会少去一枚辣椒”

    “好,等这事漂亮的办完了,回去尔等尽皆有赏”公孙容笑道。

    众差吏大喜“谢大人”

    很快,公孙容就带着人来到了辣椒地,他手一挥,一众差吏立即分散开来,将这片基地看守了起来。

    此时,从辣椒地的东边,有几个官差带着一群村民朝这边走来,李阳这才发现,原来这片辣椒地,一直都有差吏看守的,只是在刚才那值守的差吏在基地的东边而已。

    从基地东边回来的村民,竹篓中都装满了刚采摘的辣椒,集中在一起,少说也有近千斤。

    其实,对于后世的辣椒产量来说,这些产量并不多,因为后世普通能做到亩产三千斤辣椒。而眼下,东边有近五十亩地,一共才采摘到千斤,还不足后世一亩地的产量。

    不过,这对于眼前的秦朝来说,东边五十亩地能采摘千斤,已然是喜获丰收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采摘完这批,后面还会有下一批。

    看着这么多辣椒,公孙容眼睛都亮了,笑道“东边都采摘完了”

    从东边回来的官差道“回大人,东边五十亩地,共三万株,所有红辣椒已全部采摘完毕。”

    公孙容很满意的点点头,然后道“这边五十亩地的辣椒也赶紧采完,然后称重,送回县衙”

    “喏”

    官差领命,然后立即转头对村民们喝斥道“尔等没听见县令大人的话吗,还愣着做甚,赶紧采摘”

    众人听到官差的喝斥,都不敢轻怠,于是赶紧采摘了起来。

    而李阳、何章,以及那名一身常服的羽林校尉,自然也被官差当成了此地的村民,见三人站在原地没有干活,不由斥道“你们三个,耳朵聋了吗”

    校尉大怒,刚欲出言斥骂,不过却被李阳伸手制止住了,然后转头对张良示意其向县令质问征收之事。

    张良沉吟了一下,最后还是走了出来,对县令道“百亩辣椒,即将全部采摘,只是这县衙对辣椒是如何一个征收之法啊”

    公孙容自然识得张良这位亭长,因为自己的这个宛县县令的位子,就是从此人身上抢来的,于是笑了笑,露出一脸不解的表情,道“张亭长,你怎的如今还会问此等问题,难道我县早前出示关于新农作物的征收公告,你不记得了吗”

    张良道“下属自是记得,县衙的公告里有文,新农作物按重量,以三倍谷物征收。”

    公孙容道“对,你所言不错。既然你记得,怎还明知故问。”

    张良道“县衙公告,下属自是记得,只是我听闻朝廷对新农作物的征收,亦有分别。土豆、玉米、红薯据说才是按重量,以三倍谷物征收,而辣椒这种新农作物,则是按田亩数之三倍谷物征收,不知是否为真”

    此话一出,公孙容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然后脸色一冷,一脸不悦的道“张亭长,你这话是从何处听来的怎敢如此乱言”

    张良道“属下是听人说起的,据说朝廷有政令,新农作物,百姓可自留一成,此事为真否”

    “放屁”

    公孙容大骂一声,脸色刹时变得阴晴不定,指着张良斥道“张亭长,你可知晓造谣朝廷政令,是何罪责乎本县令念在你之前亦是宛县县令的份上,此次对你这派胡言编排,可以不予追究,但如若你再乱言,可莫怪本县无情了”

    “这”

    张良被县令一顿喝斥,不由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但是,最后,他还是问了一句“这般说来,县令的意思是,属下听闻到的皆是假的”

    公孙容恼道“难不成本县颁布的公告,反而会是假的”

    张良一时不敢再有质疑,转而看了一眼一旁的李阳,显然是单凭李阳的说辞,他不敢跟县令硬扛下去。

    因为此事确实后果十分严重,不管是不是真的,县令一但要治自己一个造谣政令之罪,那也是自己承受不起的。

    而且,他也不能把李阳给架出来对质,这样无异于会把这位小兄弟给害死。

    所以,想到如此,张良只得作罢,准备退下。

    “哈哈,好大的一个官威”

    然而,就在这时,李阳却轻笑了一声走了出来。

    抬头看了一眼县令,他将双手潇洒的背在身后,质问道“敢问这位县令,你是打定了主意,欲要按重量之三倍征收这批辣椒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镇国君
    李阳的话音一落,顿时所有人都目光都望向了他。

    “哪里来的刁民,竟敢如此跟本县说话”公孙容眼睛一眯,见说话之人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不由怒斥一声。

    一旁的张良,则是吓了一跳,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小兄弟,居然敢如此质问县令,心中大惊,赶紧劝道“小兄弟,此事就此打住,切莫再要多言了。”

    “张大哥不必紧张,辣椒征收之事,朝廷早有明文政令,岂容得地方官员欺上瞒下,胡作非为。今日,我倒是想问一问这位县令大人,他是不是真的要违抗朝廷政令”李阳轻笑了一声,然后转头看向公孙容,脸上让人看不出一丝惧意,道“实不相瞒,朝廷征收辣椒的政令,正是本人告知张亭长的。朝廷有令,辣椒按田亩之三倍谷物征收,百姓可自留一成,此为朝廷政令,岂容你私自更改”

    张良冷汗都流出来了,他现在有点后悔听这位小兄弟的话了,因为这个小兄弟纯粹就是一个喜欢搞事情的人

    之前在学堂里,不仅直呼镇国君名讳,而且还质疑对镇国君的赞誉过于夸张,现在,更是当面质询县令,这说好听点是为人过正义、固执了,对权势毫不畏惧;说难听点则是真有点虎,有点蠢。

1...164165166167168...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