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所以,快速审结判刑,是最好的选择。
一来,给了李阳交代,人都判斩立决,你总不可能说我没卖力吧
二来,又不会与公孙家族为敌,因为抓公孙容的人,是李阳,不是他蒙毅。
更重要的是,蒙毅知道,判公孙容斩立决,其实也合乎公孙景的意思。
因为如果公孙容不杀,万一李阳回过头来要重审,岂不要扯出大麻烦来了
当然,这也是公孙景不出面求情的原因所在。
所以,公孙容必须死。
他死了,就你好,我好,大家好
于是乎,可怜的公孙容,直接成了公孙家族的一个弃子,当天判刑,次日便拉出去一刀斩去了头颅。
此案一结,蒙毅便将此案,传送各行省、郡县,通报全国
公孙容一案,一经通报,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各地方,上至行省官员,下至郡县衙门,得知李阳南巡视察,而且还微服私访,无不吓得小心翼翼了起来,生怕哪里做得不好,被李阳抓个现行,也被当成典型对待。
一时之间,整个大秦,不管是一省巡抚,还是郡守县令,无不变得廉政爱民,正直无私。
只见,那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官员之身影,他们以身作责,关心农事,提袖挥汗,举国官员的吏治,简直达到了有史以来的巅峰
第二百九十七章 山东海船制造局
李阳离开河南行省后,十日后便进入了山东行省。
公孙容一案,确实让大家都感到了害怕,生怕李阳在自己的治内微服私坊,所以山东巡抚就更聪明了,他派人在官道守着,见到羽林队伍进入山东行省,立即回报。
所以,当李阳进入山东行省时,山东的巡抚便早早的于官道恭迎。
山东巡抚,名叫任布,其父亲便是百越岭南军区的主将任嚣。
在巡抚衙门,李阳听取了山东巡抚任布关于治内农耕、新农作物培育基地方面的工作报告,对于山东的工作还是给与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
李阳在山东并没有过多停留,离开巡抚衙门后,便直奔琅琊郡。因为他们要在山东琅琊郡换乘海船,沿海岸,一路南下
之所以选择在琅琊郡乘船,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那里也有一个大秦的造船厂,李阳要过去视察造船工作。
巡抚任布早就提前派人前往琅琊郡安排好了欢迎工作,所以当李阳一到琅琊时,琅琊郡守早就在造船厂恭迎大驾了。
琅琊郡,即今临沂市。
琅琊郡,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东南部、黄海西岸,在后世那也是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点、东陇海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和鲁南临港产业带,是著名的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是全国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具有滨水特色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
也正是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此时的琅琊郡已经是大秦有名的出海口岸了。
一到琅琊郡,李阳便感受到了这里的繁荣。
大秦南边的货物,几乎都经由海路,从这里登陆,然后再运往咸阳。而关中地区的货物,则由此地出海,走海路运送至南方诸行省。
所以,这里的大街上行人比其它诸郡都多了一倍有余。
特别是在海岸边,无数工人在搬运着货物。
放眼往前方望去,浩瀚的海面上,船只穿行如梭,淡淡腥味的海风迎面吹来
这是大海的味道
李阳自穿越到秦朝后,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大海,心中多少有些兴奋。
特别是,想到各种海鲜,更是有点迫不及待想尝尝这里的新鲜美食了。
不过,此时的他,身为国政院院长,倒是不能太过随心所欲了。
所以,在巡抚任布的陪同下,一路朝大秦船厂赶去。
“院长,到了,那便是我山东的造船厂”任布指着前方的一处制造局说道。
李阳抬头一看,果然,前方有一座好大的造船厂。
造船厂前有一座大门,上面有一块门匾,上书“大秦山东海船制造局”九个大字。
琅琊郡守,带着海船制船局的官员,于船厂外恭候迎接。
一见李阳到了,众人一齐躬身齐呼“参见国政院院长镇国君参见何尚书”
有李阳在,何章自然不会出声,只是跟在李阳的身后。
“诸位不必多礼。”
李阳笑着伸手虚空端了端。
而与此同时,街道上的行人,不由全都停下了步伐,因为他们从琅琊郡守等人的话中得知,原来那位队伍前头的年轻人,居然就是轻徭役,废连坐,均分田,行新政的国政院院长,镇国君李阳。
于是乎,街上的行人,亦纷纷朝着李阳的方向躬身一礼,齐呼“镇国君万年”
数百人行人,齐声行礼,声音传得极远。
更多的百姓听到这话,不由纷纷朝这边跑来,然后也躬身行礼。
“镇国君万年”
看着无数百姓,向自己躬身见礼,没有对郡守等人回礼的李阳,却是急忙行揖礼,对着四方百姓回礼,笑问道“诸位乡亲,安好啊”
百姓没有想到镇国君如此的平易近人,还如此关怀大家,不由心中更是感动,连忙回道“我等一切安好,谢镇国君关怀”
离李阳最近的一位老哥道“自从行新政以来,我等百姓的日子是一日比一日好,这一切都多亏了镇国君啊。”
众人连连点头“是啊,镇国君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李阳笑道“诸位过赞了。始皇帝立志变法,打造一个盛世强国。所以,新政还将继续推行,大秦也将越来越强大,你们的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好,未来可期啊”
百姓听到这话,眼神当中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炽热,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大秦万年,皇帝万年,镇国君万年”
顿时,百姓纷纷齐呼
“大秦万年,皇帝万年,镇国君万年”
“大秦万年,皇帝万年,镇国君万年”
当天,南巡视察队伍中的大秦公报记者,发表了一篇标题为立志强国秦始皇,一心为民镇国君的文章。
这篇文章,将李阳视察琅琊郡的情景,加以文学润色,写出了李阳爱民如子,平易近人,深受百姓爱戴的情景,亦写出了百姓热爱大秦,在始皇帝的带领下,对大秦在不久的将来,打造成一个盛世强国,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这篇报道,从大秦公报琅琊分部,直接传送全国各行省、郡县分部,统一刊发。
与百姓问侯过后,李阳这才与琅琊郡守一同进入海船制造局。
郡守指着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介绍道“院长,此人是海船制造局都造丞。”
秦时,各郡下面都有分管各司局的属官,比如都水丞,掌水利;掌冶金、制造农器及制造的都造丞。
都造丞立即躬身行礼“下官海船制造局都造丞公输册,参见国政院院长镇国君”
“公输册”
李阳听到此人的姓名,不由一愣。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公输姓氏,可是大名鼎鼎的机关术世家,公输家族始创之人鲁班公输班,就是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
就是后世木工师傅们还在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那也都是鲁班发明的。战国时期打造有攻城用的各类兵器,更是数不胜数,什么钩强、云梯等等,可以说,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也正是因为这位工匠祖师鲁班公输班,所以公输家族成为了机关术世家,以精通机关术扬名天下。
只不过,在历史书上,自秦国统一后,公输家族便退出了历史舞台,史书上几乎没有了记录。
没想到,今日自己竟在这里遇见了一位姓公输的人。
“以机关、匠造扬名天下的公输家”李阳惊疑了一声,当下便诧异的打量起了眼前这位名叫公输册的人。
公输册恭恭敬敬的回道“下官家族确实精通此道。”
李阳一听,大喜,这说明眼前这位公输册,确实就是那个出能工巧匠,以机关术著称的公输世家的人。
这时,一旁的郡守道“院长,公输册是公输家族的现任掌门人,其才,当可称得现如今天下第一能工巧匠。”
一听这话,李阳更是大喜过望,这可是真正的人才啊
第二百九十八章 提意见
在这琅琊郡的造船厂里,居然能遇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机关匠造闻名的公输家族的人,而且还是公输家现任的掌门人,李阳那是又惊又喜。
关于公输家,后世有人认为,公输家只出鲁班一人,其后便是默默无闻。
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鲁班的家族原本就是工匠世家,而且他的祖辈父辈非常擅长的就是木匠活,做出来的东西都是奇巧无比的。
鲁班从小耳濡目染关于建筑和木匠方面的知识,加上其个人的天赋,所以才造就了他在匠造方面的成就。
既然鲁班本身就是木匠世家,所以在他之后,公输家自然是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事业。
所以,公输家,自鲁班之后,其实一直精于机关、匠造之能。只不过,鲁班的名头太大,其后人难有超越、盖过鲁班之名头罢了。
李阳很好奇,公输家族,乃是机关匠造世家,天下闻名,将作府怎么就没有把他请过去呢毕竟,将作府里可是天下匠师云集,几乎厉害的能工巧匠,都被征召过去了。
想到这里,李阳便转头对何章问道“何章,眼前这位公输册,你亦是今日方知吧”
没想到的是,何章却笑道“院长不知,我与公输册,多年前便已相识。”
“哦”这一下,李阳感到有些意外了。
这时,公输册主动解释道“回镇国君,下官多年前亦在将作少府任职,只不过陛下欲要打造海船,出海寻找仙药,故而下官请缨回乡,负责造船之事。”
“原来如此”
一听这话,李阳恍然大悟。
公输家,确实是鲁国世家,也就是山东人。
只不过,让李阳没有想到的是,原来大秦的海船制造业,居然是因秦始皇这货想要出海寻找仙药才大兴起来的。
当然,李阳此时也大致的明白,为什么大秦的海船能够如此的发达,其原因或许就跟这位主导海船制造的公输册,有脱不了的直接关系。
李阳对公输册,敬重有加,这倒让公输册心里有点发虚了。
这倒不是因为李阳的官位有多大,而是李阳在发明创造上的成就,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而自己这点机关匠造之术,跟人家李阳一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想想那造纸术、印刷术、马鞍、马镫、火药,哪一件不是震惊世人,无人可比
所以,在李阳的面前,公输册那是一点逼都不敢装。
接下来,李阳就在公输册的带领下,进入了造船厂内部进行参观。
造船厂占地极大,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室内为构件加工,室外则是整船组装。
大秦的制造业就是这么的发达,连造船都是流水线作业,分为不同的车间,简直牛逼的不行。
此时的海船,自然是纯木质船。
加上公输家,又是木匠世家,或许这也是秦始皇安排公输册担任海船制造局都造丞一职的原因吧。
只见,船厂内,数百名木工,认真的在忙着船体的各种木质构件。
公输册头头是道的在一旁讲解,对于木工,以及造船之事,他还是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而走出木工匠坊,前方就是码头,码头边上无数匠人,正在将制好的船体构件,进行组装成船。
一艘三十米长的巨大海船,已经快要组装完成,此时正停靠在码头岸边。
这条船,大概已经接近百吨了。
只不过,经过详细的了解,李阳发现,此时的海船,还是平底硬帆船。
平底硬帆船,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平底在波浪大的地方,重心不稳;而硬帆,在浪高风大的地方更不行。所以,平底硬帆船,更适合江河,而不太适合海洋。
李阳一见到这种平底硬帆船,当下就把它的缺点指了出来,这可让大家都极为的惊讶。
特别是公输册,诧异的不行,问道“院长怎么对这种海船如此了解”
李阳笑道“这皆是徐福告知我的。”
众人恍然大悟。
没办法,总不可能说,老子是穿越的吧
公输册道“院长有所不知,海上风浪极大,非江河之风浪可比,故而海上航行,风高浪急,重心会有不稳。”
李阳道“那你可曾想过,可以将平底改为尖底”
“将船底改为尖底”公输册一愣,眉头皱了起来。
李阳道“没错,如果将船底打造成尖底,那么水下部分更多,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吃水线下的船体,将重心下移至吃水线下,重心越下船只自然就越稳,抗风浪的能力越强,极为适宜海洋航行。”
听到这话,公输册双眼一亮,顿时惊道“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可以加重水下的重心呢。”
说到这里,公输册惊讶的看向李阳,他现在是真的见识到了李阳的能力了,顿时一脸佩服的道“院长果真是有通天之智,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居然随随便便就能将海船大步改进,着实令人惊叹不已,下官着实叹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