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世界势力
    在公元前,放眼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就是我们的大秦帝国和罗马帝国,如果两强相撞,一定是火星撞地球,能打个地覆天翻。

    可是,最强盛的罗马时代,此时还并没有来临,现在的罗马还是古罗马,秦始皇和凯撒大帝是碰不上面的,凯撒是公元前102年出生的,而他出生的时候,秦始皇已经驾崩108年了。

    退一万步说,把罗马帝国成立时间从公元前27年再往前倒二百年,那横扫欧洲的罗马军团也会被秦军秒杀团灭,且不说兵力对比是秦军五个打罗马一个,就是罗马军团最引以为傲的锁子甲(铁圈连缀),也会在秦军万弩齐发之下变成真正的筛子。

    罗马军团的远程攻击兵种也就是掷矛兵和弓箭兵(掷矛兵的有效射程是50米,弓箭手的有效射程是不到100米),秦军的三石弩射程200米,四石弩射程250米,十石弩射程600米,也就是说,罗马军团连远程兵都没有出手的机会,更不用说近身肉搏了。

    何况,秦军根本就不会跟你摆开阵势对决,而是各种兵法,跟刻板地排开阵势才肯开战的罗马军团打架,那简直就是强盗闯进了已经熄灯的女子学校。

    虽然秦始皇时代,全球能跟大秦帝国相抗衡的,难以找出一个,但是既然秦始皇问起这事来了,李阳是凭后世记忆,找出了几个有能力让大秦正视的帝国势力。

    当下,李阳便指着印度道:“陛下,臣听说这里有一个帝国,名曰孔雀王朝。据说孔雀王朝最强大的时候,有3万骑兵、60万步兵、9000头战象。步兵中又分剑手、弓箭手、矛手,实力虽说不如我大秦,却也不容小觑。”

    虽然现在的印度不咋样,但是不得不承认,古印度的孔雀王朝还是很牛叉的。

    果然,嬴政听完之后,不由眉头一挑,惊讶道:“原来这天下还有如此强大的帝国,且就在我大秦旁边。”

    众人也都非常意外,因为在他们以往的认知里,大秦就是至强至高的存在,而大秦的四方皆为四夷,即不开化的少数民族。

    谁会想到,就在大秦的西面,会有着一个几十万大军的强大帝国啊?

    说实话,在秦始皇时代,古印度的孔雀王朝,是这个时代最拿得出手来的唯一一个能让大秦正眼相看的势力。

    李阳接着又将目光移向了阿拉伯地区,双眼微微放光,这里可是后世的石油储备最多的地区啊,要是能成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对于后世的中国来说,没有比拥有这个地区更富有的东西了。

    想到这里,李阳指着亚洲西部伊朗地区道:“在这里,也有一个帝国,名叫安息帝国,总人口大约七八百万,所以兵力并不会太多,能有十万就不错了。”

    嬴政点点头,显然这个安息帝国,他并没有放在眼里。

    李阳继续指着希腊地区,道:“这里有一个马其顿王国,亦是实力并不多,顶多四五万人,不足道哉。”

    李阳记得,历史上的马其顿国王叫腓力五世一辈子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跟罗马人打了一场库诺斯克法莱战役,他的全部兵力是四万一,罗马人是四万人加二十头大象。

    结果腓力五世输了,马其顿王国也完了。

    所以,马其顿国的兵力可见也就是四五万数了,这对大秦动辄几十万大军来说,这点兵力,大秦一轮万弩齐发之下,估计就搞定了。说不定来个我军零伤亡,都极有可能。

    “还有吗?”嬴政显然对这些小势力不感兴趣。

    李阳点点头,又指着意大利地区道:“还有此处,有一古罗马帝国,他比马其顿王国强一些,据说此时应当正与马其顿王国陷于常年的征战。”

    前215年—前168年,古罗马发动了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所以,古罗马,在欧州还算是一个最强大的势力。

    最后,李阳指着古罗马(意大利)对面的突尼斯道:“此处,还有一个王国,叫迦太基帝国,约摸十万兵力。”

    其实,迦太基帝国的领导人汉尼拔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而这个汉尼拔正是跟秦始皇同一时代的人,这个人和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并称欧洲四大军事统帅,但是他一直在跟罗马人死磕,看看他们打架的阵仗,就知道他跟秦始皇不是一个档次的。最鼎盛时期,汉尼拔带着九万步兵、一万两千骑兵和几十头战象去打罗马,等走到了战场,就只剩下只剩下两万步兵,六千多没有马的骑兵和一头战象了(估计马和大象都吃了)。

    在扎马战役中,罗马人用一千五的损失干掉了迦太基三万六千人,从此迦太基一蹶不振。所以,就算称之为欧洲四大军事统帅,在李阳看来,也不过是一轮万弩齐发的事情。

    嬴政点点头,继续问:“还有呢?”

    李阳摊了摊手:“没有了,这五个已经是臣听到的,这世上最强大的帝国了。”

    嬴政一愣:“就这些?”

    李阳点点头,他还真的只记得这几个势力比较大,而另外的像塞琉西帝国、托勒密王朝,那就不值一提了,在大秦眼里完全就是渣渣的存在。

    嬴政顿时大笑:“朕还以为这天下有多大,不过数十万敌军而已,若非他们与大秦相隔大海,朕必是在十年前一统六国之时,便将此等国家一同横扫了。”

    嬴政这话倒真没有吹牛,想想当年白起光是杀的赵军就40万人,这样来看的话,就是当今天下几个国家的全部兵力。

    连六国都能横扫的秦军,嬴政又岂会没信心横扫这些“蛮夷之族”?

    不过,现实也确实如此,欧洲那边的国家,每场“决定命运的决战”,双方出动的人马,加起来也就几万人,顶天了也就十几万人,这样的小场面,还真不够资格能让秦始皇正视。

    蒙恬也是双眼放光,因为此时他也看到了横扫天下的希望,想到不久的将来,自己率领秦军真的能将黑旗插遍整个天下,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

    当下便兴奋不已,道:“陛下,听中丞相所述,当今天下,唯孔雀王朝最强,只要我大秦灭了此国,放眼整个世界,我秦军便再无敌手了。”

    嬴政点点头:“蒙将军所言极是,只不过这天下被大海或高山相隔离,要想眼下横扫各国,也非易事。”

    众人纷纷点头。

    这时,李阳道:“陛下有统一天下之志,天下一统只是早晚的事情,如今眼下,只需好好布局,等将来时机到来,秦军便能横扫天下。”

    “李阳,你看该如何布局?”嬴政笑道。

    李阳沉吟了一下,道:“天下被大海分为七大洲,我大秦若想一统天下,为今之计,必须着手打造战舰,以待将来满载秦军,渡洋远征之需。其次,便是着手准备,北上灭匈奴、东胡,控制草原,训牧军马,以待远征陆路之需。另外……”

    “陛下请看!”

    李阳在地球仪上,指出了后世汉朝的丝绸之路,道:“我大秦还需西击恙、月氏等夷族,如此秦军便能陆地西出,远征安息帝国,直达古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如此,海陆两路远征,必能快速统一天下。”

    嬴政听后,极为赞同的点点头,发现李阳指出来的陆路远征路线,是相当不错的进攻安息帝国,乃至直接挺进欧州。

    一旁的蒙恬出言道:“中丞相所指的西出远征之路线,确实可行,不过如今北方的河套皆入我秦境,再往北乃苦寒之地,有必要急着去打匈奴吗?”

    李阳不以为然道:“太尉,本相些前日便说过,匈奴乃大患,必除之,方可保证北方草原之太平,要不然北方藏有隐患,介时我大秦也无法全力西出远征。所以,匈奴必须灭之!”

    嬴政沉吟了一下,转头问刘喜:“近日边疆那边,王离可有消息送来?”

    其实,嬴政对已经被赶到极寒之地的匈奴,也是不再视之为敌患了,只不过前有李阳说的预感,今天又听到李阳再次提议灭匈奴,于是很想看看镇守边疆的王离,近日有什么消息传来。

    这时,刘喜赶紧道:“今早王离将军有一份奏章刚至,陛下现在要看?”

    皇帝点点头:“取来。”

    “喏!”刘喜赶紧转身,跑回了后殿,不久,便取来了一份奏章。

    嬴政接过奏章,拆封一看,眼着表情就变得怪异了起来……




第一百五十三章 嘴巴开过光
    ???

    看到嬴政瞬间变得异样的表情,众人皆是一脸问号。

    难道……边疆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陛下,边疆……没事吧?”

    作为刚从边疆回来不久的蒙恬,见到皇帝看到王离的奏章,就变了表情,心里有些没底了,忍不住出声问道。

    其实按理说,如果边疆若有军情,王离第一时间是会将军情送至军政寺的。而王离呈送的是奏章,这就说明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让蒙恬心里发怵的是,如果不是边疆发生了什么大事,皇帝怎么会脸色大变呢?

    众人也都十分好奇,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嬴政似乎看完了奏章,然而却什么话也没说,而是将奏章递给了一旁的刘喜,道:“念给大家听。”

    刘喜接过章奏,然后念道:“臣王离,谢陛下恩宠,升掌镇守边关之职,无法回咸阳当面谢恩,唯有递书一份……”

    大家听得出来,这是一份谢恩的折子。

    很显然,是因为王离升任上将军,接替蒙恬掌执边军重权,所以上书谢恩表忠心。

    不过,大家心里明白,皇帝脸色大变的肯定不是王离的谢恩一事,肯定是别的事情。于是耐心的听了下去……

    “如今之北方边疆,在蒙恬将军的赫赫功绩之下,匈奴已是退出河套千以里,边疆匈奴之患已退,加上有臣重兵镇守,无人敢犯我边关。另外,匈奴冒顿夺位自立以来,其人胆小如鼠,不足为惧。据草原探子回报,东胡王听说冒顿杀父自立,决计先礼后兵,月前谴使至匈奴部落,索要千里马。冒顿的群臣皆言,千里马是匈奴的宝马,不要给。然冒顿却说,对邻国怎能吝惜一匹马呢?于是就把千里马献给了东胡王。”

    “就在日前,东胡觉得冒顿怕他,又派使者向冒顿索要他的单于阏氏。冒顿的群臣皆怒,然冒顿亦说对领国怎能吝惜一个女人呢?于是就又把自己喜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由此可见,如今之匈奴,以是今非昔比,其单于冒顿更是胆小如斯,其人连东胡之威都不敢敌,怎敢犯我大秦之威乎?所以,请陛下不必忧心边疆之事……”

    “…………”

    寂静!

    听刘喜念完王离奏中的折子,所有人都惊傻了!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在这一刻,满朝文武都是面面相嘘,一脸的震惊。

    是的,这些事情,竟然和日前李阳所说的预感居然是一模一样!

    这一下,大家真是见了鬼似的,唰地一下纷纷看向了李阳。

    大家还记得十分清楚,李阳日前就说过,也许东胡王会觉得匈奴好欺,不足为惧,说不定会向匈奴索取财物,索取千里马,甚至索取冒顿的王后。

    当时,大家还觉得李阳说的太过荒唐,东胡王就是再嚣张,也不可能敢向匈奴索取阏氏。

    然而,如今这一切居然真的发生了……

    而且,那匈奴单于冒顿,居然真的如李阳当日所说的那样,乖乖的把自己的女人献给了东胡王……

    嘶……

    想到这里,众人着实狠狠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李阳,他难道是会神机妙算吗?

    还是……

    他的嘴巴开过光啊?

    当然,对此最为感到吃惊的当属蒙恬了。

    此时的他,已是完全被惊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瞪着一双眼睛,张大着嘴巴,简直开始怀疑人生!

    如此奇葩的事情,居然成真了?

    而且还跟李阳说的不差分毫……

    这一刻,蒙恬望向李阳的眼神已满是惊骇!

    这个人,为什么会这么恐怖?竟是连这种事情都能猜中?这还是人吗?

    经过短暂的吃惊之后,接着便是一片哗然……

    …………

    说实话,李阳也是没有想到,历史上的事情,真的再次如常发生了。看来,自己的到来,只影响了跟自己相关的人和事,而自己没有插手的人和事,自己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原本的历史走向。

    同时,这也更让李阳心里担忧,因为这也就代表,如果不及早收拾匈奴的话,在冒顿的领导下,匈奴必将成长为雄踞北方的庞然大物。

    想到这里,李阳赶紧道:“陛下,王离将军所说之事,正如臣日前所猜测的一般无二,这也更加的应证了臣的预感。臣敢肯定,冒顿并非是怕东胡王,而是其人有雄心大志,能忍一时之辱,故意假装胆小惧怕东胡,以此蒙蔽东胡对他的戒心。若给他生息之时日,匈奴必成北方之大患。”

    这一次,则是再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来质疑他了。

    笑话,人家连东胡王会向冒顿单于索取女人,这种听上去极度荒唐奇葩的事情都能猜中,谁他妈还敢质疑他呀?

    万一,最后匈奴真的成了北方的大患,到时这个罪责,你去担吗?

    所以,此时所有人都不敢作声了,就连之前一直视匈奴不足为惧的蒙恬,都不敢再有半句反驳了。

    嬴政也是很吃惊,这一切,居然真的被李阳给说中了,这对于原本就迷信的他来说,这就代表李阳之前的预感,也将会成真。

    所以,当下便道:“李阳,如今看来,你所言有理啊。匈奴单于冒顿,连王后都能拱手献出,显然其人若不是忍辱偷心之辈,便是忍辱负重之雄主。为防养成大患,看来是该趁其势弱,一举将匈奴灭之。”

    “陛下英明!”李阳赶紧赞道。

    “蒙恬,灭匈奴你最是善长,可有出兵计策?”

    嬴政心中做了决定,接着便立即转头问向蒙恬。

    对于攻打匈奴,蒙恬可是立下过赫赫大功的,之前可是把匈奴打得落慌而逃,直接被匈奴逼出了河西走廊地区,一路赶到了最北边的苦寒之地去了。所以,论起匈奴之战,还真就得靠蒙恬不可了。

    蒙恬想了想,道:“回禀陛下,要打匈奴,于我大秦来说并非难事,只需给臣数万铁骑,臣便能将匈奴彻底赶出草原。可是,歼杀匈奴主力容易,难得是无法彻底灭掉匈奴,我军奔袭上千里,匈奴一但大势以去,便会逃跑。我军一退,他们便又会回到草原,根本无法彻底将其灭之。”
1...8485868788...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