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那你打算如何土改?”嬴政疑惑道。
“就八个字,收归国有,土地承包!”李阳铿锵有力的说道。
“收归国有,土地承包?”嬴政眉头一皱。
李阳点点头:“没错,臣所说的这条土改政策,意思就是把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再按每户的人口平均分配,实行土地承包。陛下,土地性质属于国家的,百姓从国家手里承包土地用于耕种,他们就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就不能私下进行买卖了,如此方能彻底杜绝土地兼并,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嬴政一听,双眼一亮,喜道:“还是你聪明,此土改政策,确实可以一劳永逸,做到永久的保证人人皆有自耕地,甚至只要国家一直延续此土地政策,一千年都不会有任何的土地兼并问题出现。不错,非常不错!”
李阳笑了笑:“其实,这也不是臣想出来的,而是后世的新中国,实行的就是这种土地承包制,直接就解决了数千年来土地兼并的问题。”
嬴政一听,恍然道:“噢,既然此土改政策在后世已经得到了验证,那更是在好不过了,朕的大秦就用这种土地制度实行土改!”
土改政策能得到嬴政的认可,李阳心里虽然十分高兴,但是却有不少担忧。
因为要实行土改政策,这就等于是直接拿大秦的士族和新贵们开刀,完全损害到了他们的利益,这一点可是非常致命的。
历史上的商鞅,之所以落了一个不好的下场,其实就是因为他得罪了士族权贵,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于是当秦孝公死后,商鞅便迎来了灭顶之灾。
所以,对于李阳来说,这次的土地改革就是如同商鞅变法一样,是一项直接损害利益集团的改革,这项改革必将会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上。
以往的立新法,轻徭役,之所以没有一个人反对,是因为这些改革不仅不会影响士族们的利益,反而对他们有利无害。
比如轻徭役,以前百姓徭役过重,劳动力紧缺,那些士族新贵们的土地都找不到佃农来耕作。而士族新贵们的土地虽然没有耕种,但却依旧每年要上交田税,所以徭役过重,直接损害了士族新贵们这些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李阳的轻徭役政策,以其说是让百姓休养生息,倒不如说是替士族新贵们谋福,他们个个都双手赞成。
而如今的土改政策,则完全相反,士族新贵们不仅要将兼并的土地收归国有,就连他们通过立功获得的土地,也要收归国有,再重新分配,改为承包制。这种严重损害他们利益的变革,他们要是不反抗,李阳打死都不相信。
嬴政似乎看出了李阳的担忧,道:“你是担心有人抵抗土地改革?”
李阳点点头:“是啊,土地改革,直接损害了士族新贵等地主阶级的利益,势必会引起他们的抵触啊!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此得罪他们,臣怕……”
嬴政冷哼一声,道:“有朕给你撑腰,你怕什么,难不成谁敢违抗朕的法令不成!”
李阳翻了个白眼:“臣怕的倒并不是土改新政无法施行。”
嬴政懵了,诧异道:“那你在怕什么?”
李阳摊了摊手,一脸无耻的样子:“万一臣变成第二个商鞅了,那臣多亏啊!”
嬴政一脸黑线……
还以为能说出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话来的人,是多么的大公无畏,是一个有着多么高尚品格的真君子。
然而,如今看来……
是朕想多了!
这家伙,哪里是什么君子呀,分明就是一个真小人。
嬴政也时醉了,冷哼一声:“朕就没见过你这么胆小怕事的人,土地改革必须实行,这事你不做也得做,你不帮朕去得罪人,难道让朕亲自去得罪人吗。”
李阳直接晕倒,你他妈比我还小人!
这时,嬴政沉吟了一下,道:“对了,土地改革,你可有想好具体方案?”
李阳点点头,回道:“臣觉得土改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是全国土地国有化,对士族新贵们按照他们的爵位,给以相应的俸禄,以此形式来收回当初封赏给他们的土地,这样可减轻他们的抵触心理。第二步,便是按户分配土地,实行土地承包制。”
嬴政点点头:“朕觉得你这方案已然十分可行了,就这么做吧!你放心,有朕给你撑腰,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皇室宗亲,谁若是胆敢因此事报复于你,亦或坏我大秦土改大计,你尽可以先斩后奏,就算是这天塌下来了,也有朕替你顶着!”
“喏!”李阳立刻领命。
其实,对于李阳来说,得罪士族新贵们,虽然是一个值得担忧的问题。但,那也只是值得担忧,李阳并不认为自己真的会成为第二个商鞅。
因为今时不同往日,一是,今日的秦,不再是百年前的秦,今日的太子扶苏,也不是秦孝公时期的太子。
商鞅之所以会死,更多的原因是他变的是法律,因为执行律法,他杀了很多士族。更重要的是,太子犯法,他为了执行律法的公平,使得太子被流放,监督太子的赢虔被处于劓刑,教育太子的公孙贾被处于黥刑。
赢虔是秦国皇室成员,公孙贾是旧贵族成员,太子是未来的君王,而商鞅把他们三个人得罪透了。加上商鞅是孤臣。孤臣就是指不勾结朋党,在朝廷中没有根基,只忠于君王的臣子。商鞅无疑就是这样的人,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托付给了嬴渠梁。
所以,君主一死,太子登基后,商鞅的死就成为必然的了。
而这次的土地改革则不同,皇帝统一六国的时候,因为担心土地不够分封,早就实行了年俸的奖励办法,就和后世退休工资一样,虽然你退役了,但却根据你立功相应的爵位,每年可以领到对应的俸禄,以此保障生活。所以,这次土地改革可以直接全面实行这种年俸取代土地军工田的办法。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土地征收+补偿安置。
如此一来,新贵们在广义上来讲,其实并没有吃大亏。加上有秦始皇这位开国皇帝在,更是无人胆敢违令抵抗。
这样一来,没有人敢拼命作对,就不用大开杀戒,李阳也就不会与那些士族新贵有深仇。
另外,土改,不会得罪到扶苏,扶苏是李阳自己的学生,这一层关系足够牢靠,也与商鞅不同。
更重要的是,商鞅推行律法,是个孤臣,而自己则是全面实行改革,增置各种部门,可以说新政实施下去,朝政很多权力机构都是自己的人。
加上以后实行科举制度,更是会把士族新贵们的地位挤压下去,介时那些旧士族又能夸自己如何?
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些区别,所以李阳才敢实行土地改革,因为他相信,变法改革的功臣,其归宿不一定就会是商鞅、王莽,也有可能会是后世的邓公。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阳看来,现在的大秦其实和新中国极其相似。
新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实行了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名曰,翻身做主人,让穷苦百姓佣有自己的土地。
而后,新中国成立后次年,便又将分配属于农民私人的土地收归成了国有,改为集体制,这个时期等于大家都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了,可是土地国有化却成功了。
直到八十年代,方才再次土改,土地分配到户,改为承包制。
而眼下的秦国,也相差不多,十年前秦国一样为了统一大计,喊着杀敌立功分田地,现在统一了,要将分出去的土地重新收归国有,也一样有可行性,毕竟秦国的开国皇帝秦始皇也在位呀,在他在,没有办不成的事,何况与新中国不同的是,咱们此时还能用俸禄补偿安置你们这些当初打仗立功的人嘛,让你一直可以领薪水,这个待遇可直逼21世纪的土地征收的政策了,非常的人性化、公平化。
而且,土地收归国有后,并不是让你们这些新贵从此没有土地了,而是依旧会分配土地给你的,只是没有以前多了,但是你有俸禄补贴呀。
另外,秦国还有一点比新中国当初土地国有化,更占优势的地方,那就是秦国与战国时期的其他国家不同,在秦国,平民是没有私有土地的。
没错,在秦国统一之前,土地不允许买卖和世袭。
秦国既按官爵等级分配田宅,而农民则予授田,是采取国家分配制度。
平民在成年的时候,官府会分配一定的田地,打仗时,都是军人,举国皆兵,不打仗时,就种田。
立功越多,分配的田越多,但这些田却是国有的,在这人死了以后,朝廷还要将田收回的。
将军王翦在乘征战前夕向秦王请求赐予土地,并希望秦王赐给他世袭土地的特权,却被秦王婉言拒绝了。所以,在统一前,秦国的土地,本来就是国有化,非私人性质。
如今,只不过是重新分配一次罢了,难度其实并不是太大。
所以,在李阳看来,大秦要想进行土改,此时秦始皇还在位,是正当时候。而一但继续拖延下去,土地私有化的属性一但根深地固了,特别是拖到秦二世了,再想土改,可能就真的不太现实了,严重一点可能会动摇社稷统治。
…………
ps:为了让土改政策看上去可以实行,这章逻辑举证方面占了大半,大家多担待。下一章,估计是凌晨两三点。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早朝
章台宫。
李阳虽然没有继续讲历史了,但是关于如何让大秦变得兴盛强大的话题,却是再次让二人谈了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李阳从后世两千多年历史中总结出来的诸多治国经验,让嬴政有一种拨云见日,醍醐灌顶,大开眼界之感。
二人这一聊,就又是一整天,直到天黑,方才让李阳回了府。
也就是这三天三夜的畅谈,不仅让嬴政知道了李阳的穿越者身份,而且也知道了后世的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程。
可以说,这三天三夜的畅谈,嬴政与李阳君臣二人,已经达成了统一认知,统一理想,更是确定了大秦未来的发展方向。
用李阳的话来说,就是对大秦进行全面改革开放,打造一个兴盛强大的大秦帝国!
当然,说是全面进行改革开放,其实也是逐步去进行。
先是土改,解决温饱,而后才是经济商业方面的开放改革。
虽然是逐步去进行改革,但是这个改革的基调是不会变的,是雷打不动的。
为此,嬴政和李阳定下了三个“不动摇”。
一是,秦国紧持进行全面改革,决心不会动摇。
二是,秦国坚持打造一个兴盛强大的国家,理念不会动摇。
三是,秦国坚持落实改革,政策不会动摇。
嬴政还强调,只要李阳不负秦国,秦国便永不负李阳。这也等于是在告诉李阳,你尽管大胆的改革,大胆的变法,只要是一心为了大秦之社稷,秦国就绝不会让你成为第二个商鞅。
其实,李阳对这句话倒不怀疑,因为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登基称始皇帝的时候就曾说过一句话,他说“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颜立于天下!”,由此可见,嬴政确实是一个不会对功臣下手的人。
当天晚上,畅谈了三天三夜的李阳,这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府中。
实在是太累太困了,谁会想到自己在将作少府搞印刷术,被嬴政这逼叫过去,竟然一去就是三天三夜呀?
不过好在,这三天三夜大有收获。
之前还担心自己的理想很难得到嬴政的支持,而如今嬴政知道了未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华夏民族受到的那些苦难和欺凌,反倒使嬴政和自己达成了统一的意识。
现在,可不仅仅是自己想要改革,想要强大华夏民族了,而是嬴政也迫不急待的想要实现这一理想。
这可是比什么都来的更重要!
李阳现在甚至都有一种错觉了,就感觉嬴政这逼已经不能算是古代人了,而应当算是随着自己讲述的那两千多年后世历史,带着嬴政这货在未来的两千年历史轮回中穿梭了一回。所以,此时的嬴政,倒更像是一个和自己一样身份的人,那就是穿越者!
两个穿越者在秦国,能干出什么事来?
熟知未来两千多年历史进程,熟知华夏民族苦难与欺凌,一个是秦始皇身份,一个是中丞相身分,君臣联手,那是大有可为啊!
所以,李阳还是很激动的。
不过,虽然内心期待满满,但是李阳却无心去畅想未来了,实要是太困了,一回到府便倒头就睡了个昏天暗地。
………………
在李阳昏睡的时候,朝野上下,却是猜疑纷纷。
左丞相府。
李斯接到了宫里送来的传召,明日大朝会,要李斯不得缺勤。
何谓大朝会?
就是所有在京官员,原则上是都要参与的早朝。而平时则是三公九卿,及各部主事官员参与,人数较少,所以也称之为小朝会。
没有大事,一般是不会大朝会的。
秦国……真的要有大动作了么?
李斯愣住了。
这时,李由也大感好奇,问道:“父亲,难道是中丞相要实行什么新政?”
李斯摇了摇头,自己平时虽然与李阳走的近,但却从未听李阳说过要推行什么新政。
心中不得而解,于是只好道:“明天就知道了,不管什么事,当臣子的只管照做便是了。”
李由点点头。
而关于明日大早朝的消息,同样由宫人,向其他公卿大臣们送去……
一时之间,所有接到大早朝消息的官员,无不惊疑。
皇帝连续两天没有早朝了,与李阳闭门于章台宫畅谈,至于他们在谈论何事,没有人知道。
而如今他们谈完了,接着皇帝就要召开大早朝,这种情形,就算是傻子都知道,明日的大早朝,一定跟这三天皇帝和李阳畅谈的事情有关。
难道……真像李斯白天在麒麟殿上所说的那样,今日李阳和皇帝畅谈,与百年前秦孝公和商鞅畅谈,是如出一辙,秦国即将要发生大事了?
对于这一点,无人知晓,只是大家心里都在寻思着此事。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