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大战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事实:大明帝国原本就略占优势的火炮部队现如今如虎添翼,而日本陆军的火炮数量比起之前来还略微有一点点萎缩——如果算上已经覆灭的辽东金国叛军的火炮,这萎缩程度就不能用“一点点”这个词来形容了。
对比东南半岛上双方的火炮数量,就能够轻易的看清楚双方在朝鲜半岛上的火力差距究竟有多么巨大。大明帝国和锡兰之间的大口径火炮数量对比是7000比6000,而朝鲜半岛上大明帝国与日本之间的重炮数量对比是2700门比904门。
如此悬殊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钢材在过去的一年里原材料严重不足,因为在大明帝国的威胁还有影响下,全世界都在扩军备战,哪还有多余的钢铁支援日本?所以日本捉襟见肘的投入了海军和航空兵之后,陆军得到的加qiáng和补充非常稀少。
另一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日本部队小口径火炮的数量相对较多。日本陆军装备的75毫米口径火炮还有50毫米口径火炮奇多,主要目的就是用来弥补重型火炮产能不足的。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自己给自己玩了个数字猫腻,如果生产几门重炮,显然是不够支撑扩军备战的。所以日本在扩充了20个师团应对大明帝国可能的进攻的同时,生产了包括100毫米口径迫击炮还有75毫米口径轻型野战炮在内的一大堆轻型装备。
这样一来,在扩建了20个师团的基础上,日本陆军依旧给扩充的部队配备上了火炮——虽然这些火炮大多数都是小口径的,可有总是要比没有好上一些。这些武器主要是为二线师团壮胆,还有在大炮不足的情况下凑数用的。
还有一个不算重要的原因,造成了日本火炮口径相对偏小:除了在朝鲜境内建设的几个兵工厂之外,日本军火生产出来想要运抵前线,是需要海运参与的。运输小体积的轻型火炮,显然要比拆卸分解运输一门重炮来的更加容易不是么?
这个时候大明帝国的两千多门重炮正在疯狂的向日军阵地倾泻弹药,毕竟大明帝国在辽东缴获了数以百万计的炮弹,这些炮弹和同时被缴获的大炮对于大明帝国来说都是一次性消耗品,在战争中使用损耗,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从这一天的早晨开始,天空上的较量还没有分出胜负的时候,大明帝国的炮兵就给日本鸭绿江防线上的守军上了一课,这一课的内容是:明军是如何用火炮压制摧毁敌军防线的。
为了利用上所有的火炮,第2集团军的新任司令官杨子桢将军竟然抽tiáo了两个步兵师,分散开来为炮兵兄弟部队当搬运工……而原本搬炮弹的装填手们,现在都去cào控缴获的金国大炮去了。
很多火炮阵地因为没有前线校正观察哨,甚至只能和隔壁炮兵阵地共用一个观察哨,弹药修正也几乎是闭着眼睛进行的。虽然这样做的命中jīng度低得吓人,可因为缴获弹药不用浪费,所以根本没有人心疼惋惜。
当然,明军这边是挥霍无度,对岸的日本守军就遭了秧。他们的炮兵在十几分钟之前就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现在隆隆的炮声几乎全部都是自己阵地上爆炸的炮弹掀起的响动。一个接着一个的黑sè烟柱在战壕附近腾空而起,日军能做的也就只剩下蜷缩身体,躲避在战壕里祈祷了。
让他们绝望的是,这种祈祷要进行好久好久,听那震耳欲聋的炮声密密麻麻,明军的炮击根本就没有个尽头。这一lún落下的炮弹还没有停歇,下一lún落下的弹雨就又澎湃起来。
“妈妈!我想回家!”双手抱着自己的钢盔,一名年轻的日本士兵在战壕里哭喊着。他的声音还没有传出多远,就被爆炸的炮弹掀起的气浪吹散。被掀起的泥土拍打在他头顶的钢盔上,很快落下的尘土就把他的双腿掩埋住了一半。
这名日本士兵的身边,是同样躲避在战壕里的一个日本老兵,他这个时候也抱着自己的钢盔,痛苦的忍受着爆炸形成的让人烦乱的噪音。听到了自己身边新兵的哭喊,他只是将自己的眉头皱的更深,大声的呵斥道:“闭嘴!”
他的呵斥显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这边他的声音还没有被淹没在隆隆的炮声里,那边就有一名士兵更加歇斯底里的咆哮起来:“我不想呆在这里!我不想呆在这里!啊!啊!”
对于没有经历过战场洗礼的新兵来说,密集而且毫无尽头的炮击,是足以让他们崩溃的可怕场景。他们根本无法判断自己的部队究竟损失了多少,死了多少人,因为他们只能躲避起来,等待炮击消散过去。
可是他们会想象,他们会从不间断的爆炸声中,联想到尸山血海。这种心理暗示会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这种压力扩大到自身无法控制的程度,他们就会把自己吓疯掉。
这就是现代战争机器对“人”这个个体的冲击,对心理上的严重破坏。经历过这种摧残和洗礼之后,再面对鲜血还有无穷的杀戮,最终蜕变成一名真正的老兵的时候——还能期待这样的人有多么正常么?
也不知道是多远的地方,有一枚炮弹终于落在了战壕里,巨大的气浪沿着战壕吹过来,掀起了一片灰尘。所有的士兵都不得不眯起自己的眼睛,用来适应这突如其来的短暂的yīn霾。
他们还没有看见自己的敌人,对面的大明帝国的士兵还没有开始进攻,可是这地狱一般的状况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段足够让人崩溃的漫长时间!
“有人中弹啦!”“我的妈呀!他死了!他死了!有人死了!”“我x!胳膊!啊!带血的胳膊!”远处的战壕里,传来了让人更加心惊胆颤的喊叫声,军官们随即呵斥起来,不过这些声音很快就被新一lún落下的炮弹爆炸的声响覆盖,再也听不清楚了。
“敌人进攻啦!准备战斗!”不知道究竟过去了多长时间,或者说这些已经微微习惯了地狱生活的日本士兵们刚刚开始适应炮弹爆炸的巨响,一声歇斯底里的告警就打断了他们继续躲避在战壕里的想法。
在钢筋混凝土防御工事的里面,负责警戒的机枪射手们拉动的自己机枪的枪栓,然后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宽阔的鸭绿江江水。在江水之中,一艘接着一艘的小艇,载满了大明帝国的士兵,正在用最快的速度靠近着日军驻守的江水这边!(未完待续。)
我们的世界大战 289有战争就会有牺牲
虽然在遥远的南方12月的天气依旧温暖如春,可是在辽东地区的12月,早就已经是寒冷的冬季了。在几天之前甚至这里下了一场小雪,温度已经低到了一个足以让人用寒冷这个词来形容的地步。
可以说现在的鸭绿江,江面上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封冻变成一片白茫茫的冰场。也可以说,大明帝国的士兵在最不适合渡河的时间里,发起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渡河战役。辽东的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超过40万部队对日军发起了一场在冰天雪地之中的猛烈攻势。
站在河边的前线指挥所内,杨子桢面带微笑的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把自己的目光从江中心的位置上移开。他转身来到了自己的作战地图前面,听着自己的参谋长介绍部队渡河之后的展开计划。
曾几何时他也是做这份工作的,汇报的对象是年轻到不像话的王珏。虽然王珏平时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可是当涉及到战争的时候,他就会立刻变身,成为一名严厉并且周详的作战指挥专家。
在自己的内心中,杨子桢是希望自己可以做到王珏那种程度的,所以他也在平时有意无意的学习王珏的思考模式,尽量做到万无一失和有备无患。他接掌第2集团军的时候还有不少老将瞧不上他,可是一年之后他已经能够让这个新的集团军如臂指使了。
“第2步兵军还有第12步兵军两支部队会在正面占领日军沿岸防线,舟桥部队会立刻搭建浮桥,保证我军主力装甲部队的推进。”他的作战参谋用一根教鞭在他面前的地图上画着圈圈,认真的介绍着各支部队的任务分配。
“第2装甲军的两个装甲师会在楚山到满浦之间渡过鸭绿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20个小时之后我们就可以把指挥部前移到三巨里一代。”参谋指着地图上的几个重要的位置,让杨子桢最终把目光压在了三巨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上。
“进度太慢,我们作为迂回包抄的部队,不能只以渡河作为战役目的!江界还有熙川都应该在我们的攻击范围之内!我们的推进速度不应该限定,应该参照敌人的撤退速度来拟定!”杨子桢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然后就闭上嘴继续端详着那张地图,他在思考的问题是:如果王珏现在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来。
第2集团军的攻击方向,是在整个鸭绿江靠北的位置上,杨子桢的作战任务是按照预先的作战计划,推进到熙川然后向德川甚至是顺川推进,合围日军主力在平原地带,争取全部歼灭之。这个作战计划几乎避开了朝鲜的丘陵山地地区,将决战的主战场圈定在了更容易让坦克发挥作用的狭长的朝鲜平原地区。
……
“说对了!我就是在故布疑阵!谁说大明帝国有我王珏的方向才是主攻方向的?我要向全世界证明一件事情!没有我王珏,我大明帝国还有千千万万骄兵悍将,为我大明帝国开疆拓土!”遥远的东南地区,王珏一脸轻松的对司马明威笑着说道:“既然东南半岛上没有什么破绽,那我们就先打日本帝国!日本和锡兰本就是盟友,削弱他们之中任何一方的实力,都是在为大明帝国虚弱敌人的力量。”
他掀开了这些天一直盖在最上面的那张被他看腻了的东南半岛地图,露出了下面的那张朝鲜半岛地图来:“嘿嘿!张建军和杨子桢,加上数千辆坦克和突击炮!我倒要看看,日本有没有能力接下我这一招!”
“你想的办法确实不错,在北方投入最新式的空军主力也确实是神来之笔,可是毕竟现在的天气对我们很不利,也不知道张建军还有杨子桢,能不能抢在最寒冷的天气到来之前,将战场向南推进到合适的位置上。”比起王珏的乐观来,司马明威作为老将,想的问题就全面了一些,他担忧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担心朝鲜半岛上不利于明军展开的狭长地形。
“如果空军表现的足够好,我想现在鸭绿江河畔的胜负,已经分晓了!”王珏收起了笑容,一脸郑重的对司马明威说道:“你没有看见过新式空军,所以不了解它……我还是觉得空军,可能会是战争的未来。”
司马明威显然没有王珏那么笃定,他摇了摇头说道:“我见识过东北的冬天,即便是空军将日军的沿河防线削弱了三分之二,这种天气下渡河也会遭受可怕的损失。相信我,这绝对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战争,当然会有牺牲……也许是我,也许是你,我们总会死在战场上。”王珏坚定的开口对司马明威说道:“如果有选择,我也不想在这种时候送他们去死……可是,我没有选择。”
……
曳光弹在空气中留下了一条修长而且耀眼的痕迹,它指明了子弹与目标之间的偏离角度,也顺便帮敌人找出了隐藏的机枪碉堡的所在位置。
一排一排的子弹打在河水里,溅起了笔直或者弯曲的成片的水柱。渡河的舟船最前方,大明帝国的士兵也在疯狂的扣动扳机,用机枪形成的弹幕来掩护自己身后的友军士兵。河水中已经飘满了士兵的尸体,尸体周围的水面上还泛着淡淡的红光。
“突突!突突!”有一排子弹打在了水面上,在经过的尸体上留下了好几个窟窿。两侧的大明帝国舟船依旧在不断的向前冲着,将一批又一批士兵送到鸭绿江的对岸去。送他们占领对面的阵地,送他们到更远的地方去死。
12月的河水冰冷刺骨,大明帝国的士兵们如果掉入河水之中,就差不多直接宣告死亡了。这些士兵穿着加了棉的军服,浸透了河水之后和盔甲一样沉重,不少士兵因为还背着武器甚至是之类的工兵器材,所以落水之后直接就淹死冻死在河水中。
更加让人绝望的是,为了追求效率和尽量不搁浅在河畔上,大明帝国的舟船会提前卸载士兵,士兵们只能淌着超过膝盖的河水,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敌人的碉堡还有铁丝网。
“我x!”跳进水里的莫东山感觉到自己的脚在冰冷的河水里瞬间就麻木起来。那一瞬间他甚至怀疑自己的鞋子里塞满了碎玻璃,仅仅只走出一步就疼痛到要骂娘。有那么一刻他甚至都不顾打在身边水面上的子弹了,只想快点前进到岸上去,好看看自己的脚是不是还连在自己的腿上。
他一只手压着xiōng前挎着的新式的32式冲锋枪,一脚深一脚浅的在河水里跋涉着,身边跌倒的友军,被他一伸手拉起来,绕过了一具尸体,他终于发现自己的小腿露出了水面。他前面有一个已经积满了河水的弹坑,里面密密麻麻的爬着至少20名吓得魂不附体的大明帝国士兵。
“起来!起来!前进!你们蜷缩在这里只有等死!跟着我前进才能够活下来!快!”他站在弹坑的边缘,任由子弹从他的身边飞过,任由子弹在他的脚边溅起沙砾碎石。莫东山对着弹坑里面的人喊着,鼓励他们继续前进夺下日军的阵地。
一名士兵站起身来,抱着自己的31式步枪和莫东山一起向前进攻,他的身后第二名士兵也站起身来,这些人越过已经铺满尸体的河畔,卧倒在了一片铁丝网的前方。他们的身边是早先进攻到这里的几十名大明帝国士兵,依靠尸体和一些沟壑与对面的日军展开了猛烈的对射。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尸山血海,虽然日军防线已经被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还有各种口径的大炮摧残过,可是依旧还是让大明帝国的士兵在第一时间内就付出了损失数百人的代价。
“呜!”就在双方隔着铁丝网还有一些沙袋互相射击僵持不下的时候,天空中传来了凌厉的气流割裂的声音。一架重新挂载了炸弹,回到了战场上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正用可怕的角度从天空中垂直冲下,瞄准了正在屠杀大明帝国士兵的日军碉堡。
“咔嚓!”随着轻微的一声响动,一枚30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脱离了飞机的挂架,按着自己惯性的轨迹,径直撞向了那个喷射着火舌的钢筋混凝土机枪掩体。这个时候那架投弹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已经拉起机头扬长而去,身后的地面上,距离碉堡只有一米多远的位置上,那枚炸弹撞击到了地面,猛烈的爆炸起来。
巨大的爆炸掀起的黑烟一下子吞没了那座刚才还嚣张无限的日军碉堡,密集的枪声也随之停顿了下来,莫东山一只手压着头顶的钢盔,借着这股黑烟,从地上踉跄着爬起来,越过了已经倒下的铁丝网木桩,跳进了日军的战壕里。(未完待续。)
我们的世界大战 291他们可不想等太久
1号坦克的改进型在大明帝国的装甲部队序列里,已经算是需要淘汰的旧式装备了。大明帝国大约装备了1100多辆这种过时的坦克,大部分都配发给了机械化步兵师,作为掩护步兵的装备使用。
这辆渡河的1号改进型坦克属于第2集团军第2步兵军的机械化步兵师,这个师装备了大约40辆坦克,是其装甲团中的一个坦克营。该团的另一个营装备的是40辆新式的装甲车,敞开式的结构让这种装甲车可以搭载8名士兵。
类似这样的装甲团,在大明帝国机械化师的基本要求里,都必须至少存在一个。不过因为装备的关系,有些装甲团装备的是1号改进型坦克,有些装备的是更先进的1号突击炮,而有一些部队装备的是更老旧的1号普通型坦克。
因为大明帝国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扩军速度太快,或者说主要是装备更新的太快,所以部队存在着好几代产品同时服役的状况,毕竟有很多装备虽然有了更新的装备替换,可是还有很多部队连旧款的装备都没有,直接淘汰未免太过浪费了。
于是,就出现了多种武器混杂的非常不利于后勤补给的局面出现——大明帝国的后勤部队也发现了这种问题,所以在接下来的军队改建中,要求一线作战部队尽可能在军一级的部队编制上,实现装备的尽可能统一。
就在河畔上还到处横飞着曳光弹的时候,这辆1号改进型坦克很快就用自己的履带卷着淤泥开到了需要它的位置上,日军士兵用轻武器猛烈的攻击这辆明军的坦克,却只能在它的身上留下一片浅浅的弹坑。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大明帝国的第二辆和第三辆坦克相继渡过了鸭绿江,很快这些坦克就已经从容的建立了稳固的桥头堡。日军不是没有试图反击大明帝国的部队,可是在损失了数百名士兵之后,他们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尝试。
20毫米口径的机炮配合上明军的轻重机枪,形成了密不透风的火力网,让日军的任何尝试都只能铩羽而归。明军不慌不忙的扩大着自己的滩头阵地,掩护身后的工兵搭建更多的浮桥,以便让己方的主力部队尽快渡河。
要知道第2集团军还有两个装甲师在鸭绿江的另一边等待着参战呢,如果这些配备了2号坦克的jīng锐部队渡过了鸭绿江,前线的明军指挥官们就可以对这场渡河之战说一句稳cào胜券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明军的轰炸机空袭了我军阵地?他们正在渡河?在177号阵地?”宫本有仁端着电话,听到了前线指挥官的汇报。也幸亏日军因为通信系统集成不太好,很多电话线都是直通前线的,虽然一部分电话线被明军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给摧毁,可是还有一部分仍然可以通话。
宫本有仁在第一时间内就得到了明军渡河的消息,他也下达了反击的作战命令。可惜的是一线日军部署的兵力虽然不少,可是jīng锐并不多,在明军的反复突击下,现在只能被动抵抗,早已没有了反扑夺回阵地的心思。
而另一方面,日军的91式战车部队还有更多的jīng锐步兵现在都还在二线公路上,根本无法立刻赶往爆发战斗的区域,给予友军部队更多的支持。
“看来不能完全按照计划展开预先的反击了,让二线炮兵部队执行‘碎玉计划’吧!”宫本有仁眼看着自己的防御计划因为明军的优势空军搅局陷入了被动,只能先拿出一部分反击力量,分批次投入战场。
他必须要尽快的安慰一线防御阵地上的日军部队,如果再让明军这样肆无忌惮的嚣张下去,估计要不了多久,日军整条防线就会出现动摇。真的到了那个地步,那宫本有仁苦心经营的鸭绿江防线,还没发挥出应有的威力的三分之一,就宣告崩溃了。
这显然不是宫本有仁愿意看到的局面,所以即便现在投入炮兵无法取得预期的最大战果,可他也不得不先给明军来一次他jīng心准备的炮火盛宴了。
接到了炮击命令的日军部队,开始显露出狰狞的獠牙来,距离前线大约十公里的地方,装备了大量150毫米口径榴弹炮的日军重炮部队开始行动起来,无数日军炮手们掀开了伪装网和山洞洞口的遮盖物,然后喊着口号将自己的大炮推出了隐蔽用的山洞。
日军虽然没有能够将朝鲜北部的山区完全变成掩体,可是也最大化的利用了起来,无数单体山洞,就成了工程量不大却效果明显的伪装隐藏工事。明军根本不可能用炮火轰击这些山区,就射击jīng度来看,这完全就是在浪费弹药。
可是日军却不然,他们经过了良好的测绘,拥有完整的一线防御阵地布防图,可以轻松的预先设置轰击坐标,几乎不用怎么瞄准就可以把炮弹倾泻到被明军占领的阵地上。
很快,日军部署在二线的更多的火炮就开始轰击起原本日军自己的防御阵地来。宫本有仁并非是浪得虚名的日本防御大师,他并没有将火炮堆放在1线和优势的大明帝国炮兵拼消耗,而是在更远的地方预留了炮兵,瞄准自己的阵地。
“轰!”日军的10门针对177号防御阵地的150毫米口径榴弹炮开始了攻击,日军士兵热火朝天的将一枚一枚炮弹运送到大炮的旁边,然后装填手将这些炮弹塞进大炮的炮膛,另外有人推进发射装药。
随着命令,这些训练有素的jīng锐炮兵,用自己能够发挥出来的最快速度,将一枚接着一枚的炮弹发射向鸭绿江河畔,他们的位置相对安全,弹药也因为提前分配储备,相当的充足。
“呜……轰!”明军正在抓紧时间渡河,莫东山好不容易在一条战壕里休息了几分钟,他找到了自己的手下们,他的部队也从三个人恢复到了十多个人的水平上。大家因为lún替正在抽烟,一起吞云吐雾庆幸自己在残酷的战场上活了下来。
还没等他们抽掉手指头缝隙里夹着的香烟,一枚炮弹就突兀的落在了他们不远处。巨大的爆炸掀起了一片黑sè的泥土,让躲避在战壕里的所有人都顷刻间灰头土脸。
“呸!呸!隐蔽!”莫东山吐掉了嘴里涌进去的尘土,大声的提醒着自己的手下赶紧躲藏好自己的身体,还没来得及将手头的香烟掐灭,第二枚炮弹就在远处落了下来。阵地上原本就聚集了不少大明帝国的士兵,一枚炮弹落在人群之中,一瞬间就带走了数十人的生命。
“炮击!妈的!刚才没把日本人的大炮都打掉?怎么回事?”莫东山靠在战壕边上,听着炮弹落在阵地上爆炸的声音,破口大骂道。他亲眼看见远处刚刚渡河整队的一个步兵连,被一枚炮弹炸倒了差不多十几个士兵。
具体死了多少个他也不知道,因为一枚炮弹落下之后,那里就没有站着的人了——毕竟被人炮击了还不卧倒的勇士不多,至少那个步兵连里是没有这样不要命的蠢货的。
不过莫东山还是听到了喊医护兵的声音,还有被弹片击伤的士兵发出的惨叫声。日军炮击的密度并不如明军那么可怕,毕竟针对这附近阵地的日军炮兵并不多,只有十几门的规模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