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们的世界大战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在一阵抽出刺刀的声音过后,日军防线上剩余的士兵都在自己的枪口上chā上了长长的刺刀,刀刃在阳光下明晃晃的煞是吓人,对面的大明帝国士兵也在这个时候前进到了一个非常接近的距离上。
“天皇陛下……万岁!”日军军官疯狂的挥舞着自己的指挥刀,叫喊着口号拉开了这条战壕争夺战的序幕,明军士兵端着同样明晃晃的刺刀跳进了战壕,冰冷沉重的坦克卷动着履带带着泥土越过战壕,向着更远的地方前进,坦克的后面,更多的明军居高临下,开始对战壕里的日军展开攻击。
“杀!”战壕里如同树林一样密集的刺刀,伴随着日军疯狂的叫喊,迎向了蜂拥而至的敌人。第一个跳入战壕的明军士兵被四面八方刺过来的刀刃穿了个通透,吐着鲜血惨叫着倒在战壕里。
“轰!”不知道什么时候滚进战壕内的手榴弹爆炸起来,到处横飞的弹片将周围的日军全部打成了筛子。这些刚刚还用刺刀挑翻了大明帝国士兵的日军,此时此刻同样惨叫着用手捂着流血不止的伤口,在战壕里挣扎着倒下。
更多的明军跳入战壕,他们将手里的武器对准了还在挣扎的日军,然后大声叫喊着将同样锋利同样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的刺刀,chā入这些日军士兵的xiōng膛。
“去死吧!”好不容易冲进了战壕,一直被日军屠杀压制的明军士兵们发泄着压抑在心中许久的怒气,他们用脚踢翻挂在自己刺刀上的日军尸体,冲向远处还在顽抗的日军士兵。
越来越多的明军跳入战壕,莫东山同样跟在坦克的后面站在了日军战壕边沿,他端着冲锋枪对着里面正仰面看着他的日军士兵扣下了扳机,然后就看见子弹打在这些日军的xiōng膛上,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血红花朵。
那些日军士兵仿佛触电一样颤抖着身体,被子弹打入皮肉扩散的力量拉扯的东倒西歪,然后这些日军横七竖八的倒在战壕里,一名士兵已经拉开了保险栓的手榴弹失去了握持力的束缚,翻滚到了战壕的角落里。
莫东山看到了那枚手榴弹,所以他没有跳入战壕,而是蹲在了战壕边,等待着里面那颗手榴弹爆炸的声响。一名日军士兵在战壕侧面看到了莫东山,端起步枪瞄准了这个冲锋枪手。
他刚刚要扣动扳机的时候,不远处角落里的那枚手榴弹终于爆炸开来,腾起的烟雾还有扩散的冲击波把他推得东倒西歪,子弹也不知道打到了哪里去了。可怜的他看着莫东山跳入战壕瞄准了自己,而他自己却只能徒劳的拉动枪栓准备下一次射击。
“突突!突突!”莫东山对着这名日军的方向打出了一排子弹,将这名运气不佳的日军还有他身后的几名日军一起干掉。
“轰!”远处不知道是有大明帝国的士兵踩到了日军埋设的地雷,还是又有人投掷了手榴弹,爆炸声再一次传来,夹杂着请求饶命的叫喊声,还有回应各种喊声的密密麻麻的枪声。
一名拎着威远2型机枪的明军机枪射手跳入了战壕,看了一眼靠在战壕坑壁上给自己冲锋枪重新装填弹匣的莫东山,然后选了一个不错的位置,将自己的机枪架设在了那里,他的身后,拎着弹药箱的副射手将弹链夹在机枪上,同时也一样好奇的打量着莫东山:“嘿!你不是我们连的!”
“对!我是第2机械化步兵师的。”莫东山点了点头,他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排还剩下多少人,也不知道自己的营还剩下多少能打仗的士兵,当然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个师,究竟受到了多大的损失。
事实上拥有3万名士兵的第2步兵军,现在已经阵亡了差不多2500名士兵——这种损失已经足以让这个军失去战斗能力了,莫东山现在还不知道这些,他只是发现自己身边有太多太多熟悉的面孔消失了,甚至在这一次冲锋之后,他连自己所在的步兵连的连部,都找不到了。
“报告!”杨子桢的前线指挥部内,参谋长刘志坚走了进来,他立正敬礼,然后一脸兴奋的汇报了前线刚刚传来的消息:“步兵已经攻占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正在向第二道防线发起猛攻。空军部队已经出动,皇帝陛下万岁!胜利终将属于大明帝国!”
“喊口号谁都可以,我要的是在今天入夜之前,将大明帝国的王旗chā在敌人主阵地的制高点上!”杨子桢现在的心情可一点儿都没有放松下来,他的部队依旧处在危险之中,日军依旧还牢牢的把控着自己的主阵地,空军方面送来的侦查报告也不容他乐观。
日军士兵正在抢修铁路还有公路,二线的日军小股部队已经越过了被轰炸的区域,正在试图增援他们前线苦战的部队。现在双方都在争分夺秒,日军部署在山区的炮兵阵地让杨子桢如鲠在喉,实在是有些郁闷至极。
不过现在终于算是有了一个好消息,至少他的部队已经在阵地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只要这种攻击持续下去,那么他就可以在入夜之前,攻破日军的防御阵地,让更多的部队进入到鸭绿江对岸的朝鲜半岛境内,将日军反击的打算扼杀干净。
“让第2装甲军的2号坦克加入战斗!必须不计任何损失,达到我军的预先计划!”杨子桢将目光投向了江对岸的敌军阵地方向,终于下定决心,掀开了自己最后的底牌——他手里最jīng锐的装甲部队,终于被他推上了前线。(未完待续。)





我们的世界大战 296遮天蔽日
2号坦克在大明帝国一共部署了2700辆,这个数字不包括采用2号坦克底盘衍生的各种其他装甲车辆。2700辆是带有独立炮塔,并且安装了50毫米口径速射炮,装备了更新式的电台的装甲师主力坦克。
大明帝国的装甲部队,从1号坦克到2号坦克,之间形成的跨越相当巨大,双方在吨位上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2号坦克体重超过17吨,对比1号坦克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为了容纳下第5名装填手,2号坦克的炮塔比1号改进型坦克的炮塔还要大一些,装弹数量也因为采用了更大口径的火炮,减少了许多。2号坦克备弹只有90发,而且因为没有弹匣结构,射速减慢了不少。
优势是2号坦克多了一名装填手,专门为炮长装填弹药,将50毫米口径的火炮维持在了“速射炮”这个级别上。同样因为车长从装填等繁杂的工作中彻底解脱了出来,2号坦克在战场上的协tiáo指挥性能更好,车长也能更专心的指挥自己的坦克进行战斗。
坦率的讲,2号坦克使用的底盘相当的成功,它在赋予了2号坦克不错的机动能力之外,还提供了一个比1号坦克略远的行程。当然它太过优秀了,以至于用来改造其他武器装备的时候,显得游刃有余。
首先就是广受士兵好评的1号突击炮,在2号坦克底盘上得到了延续。新的突击炮采用了更长身管的75毫米口径火炮,具备了独立反坦克能力,支援炮兵作战的时候射程更远,威力也更大。
同时这种延续了无炮塔设计的外形低矮的2号突击炮,在正面装甲厚度上也达到了惊人的70毫米厚度——它除了火力缺乏灵活性之外,在其他性能上似乎都要比2号坦克更具威胁。有些装甲部队甚至在私下里抱怨,说与其换装新的2号坦克,不如给他们换装2号突击炮更好。
当然,在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先进武器的同时,大明帝国的机械化炮兵也拿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新式装备:150毫米口径自行榴弹炮。因为2号坦克底盘比1号坦克承重能力更qiáng,所以原本的100毫米口径榴弹炮,在2号榴弹炮上被更qiáng大的150毫米口径榴弹炮替代了。
更让人满意的是,因为可以承载更大的后坐力,2号榴弹炮上的150毫米口经榴弹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自行榴弹炮车体内装载的弹药也更多,独立作战能力也更qiáng。如果说1号榴弹炮让大明帝国的炮兵见到了自己的未来的话,那么2号榴弹炮就是让大明帝国的炮兵彻底走向未来的武器装备了。
因为2号坦克的底盘实在是太好用了,所以大明帝国生产出了远远多于2号坦克的2号坦克底盘。此时此刻大明帝国的陆军装备了至少4860辆2号坦克底盘,也就是说,差不多装备了和2号坦克数量相等的2号坦克底盘变形车。
这么说可能有些绕嘴,简单点形容就是,2号坦克大明帝国装备了2700辆,2号突击炮、2号架桥坦克、2号榴弹炮等武器装备,大明帝国差不多装备了2100辆那么多。更可怕的是,更多的坦克正在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装备到大明帝国的各支军队之中。
随着杨子桢的命令,一直等待着的大明帝国主力装甲部队终于发动了自己的引擎,他们冲出了自己的掩体,越上了用来遮挡视线的河堤,开出了隐蔽的树林等地方,将自己高大威猛的身躯显露在硝烟和阳光之中。
“检查无线电!测试通话质量!保持前进速度!按照预先的安排上浮桥!”靠在敞开的炮塔舱门上,明军装甲部队的指挥官按着自己的喉部通话器,大声的提醒自己的手下们。这些坦克可是大明帝国最jīng锐最先进的陆战武器,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坦克了。
第一辆2号坦克卷动着自己的履带,轻而易举的冲上了浮桥上的斜坡。毫不理会远处落在对岸阵地上的日军炮火,一马当先冲向了鸭绿江的对岸。毕竟装备着新式的装备,在出现真正的战损之前,这些骄傲的装甲兵们对自己武器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第二辆坦克跟在第一辆坦克的后面,也冲上了浮桥,巨大的重量让浮桥上的浮箱上刻画的刻度线沉入了江面,两侧的工兵指挥官皱着眉头看着第三辆坦克开上了斜坡,然后让身边的士兵举起了手中的红旗。
“见鬼!三辆坦克就超过警戒线了?1号坦克差不多能上5辆!”靠在自己的坦克敞开的舱盖上,这名装甲营的营长有些郁闷的抱怨道,他知道自己的坦克重量不轻,可这却是他第一次真正在浮桥上渡河,训练的时候用的都是画在地面上的白线。
浮桥上的坦克小心翼翼的约束着自己前进的速度,因为浮桥在水流之中多少还有写晃动,所以这三辆坦克开的小心翼翼。幸亏大明帝国不止这样一座浮桥,而是同时搭建了两座,所以现在有6辆坦克在同时渡河,速度应该说已经不算慢了。
“好了!下一辆坦克可以上去了!”毕竟这条浮桥差不多有900米那么长,看到前面三辆坦克如今已经渡过了鸭绿江的江心,工兵指挥官看了一眼浮桥的状态,开口对岸上的装甲部队喊道。
“好的!没问题!”那边装甲部队里回应了一句之后,第四辆和第五辆坦克开上了浮桥,整个桥体再一次下沉了一截,看上去又到了危险的警戒线。工兵再一次举起了手中的红旗,让浮桥尽可能的保持着相对良好安全的工作状态。这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的专业,这些士兵用最快的速度搭建成了这座浮桥,比起以往的渡河速度快了至少三成。
就在明军装甲部队主力开始渡过鸭绿江的同时,大明帝国的轰炸机部队再一次倾巢而出。他们奉命要再一次摧毁日军抢修出来的交通线,并且将集结在路上的日军全部压制摧毁。
为了执行这样的一个任务,大明帝国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这一次倾巢而出,220架飞机挂载着炸弹,在60架破空2型战斗机的掩护下,在天空之中完成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庞大的航空编队。
这一次不太一样的是,除了220架负责定点清除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之外,大明帝国还出动了新式的双引擎中型轰炸机。这种轰炸机是由安运2型运输机改进来的,采用了更修长一些的机身,专门设计了弹舱结构,能够容纳更多的炸弹,对目标进行水平轰炸。
双发的轰炸机被命名为巨灵神1型,它因为搭载了两台大马力发动机,所以可以轻松携带12枚标准的300公斤炸弹,一次起飞就把3吨多的炸药丢到600公里之外的地方。如果追求航程的话,它可削减载弹量,搭载更多的燃油飞得更远。
70架这样的巨灵神1型轰炸机,伴随着220架倾巢而出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还有60架性能卓越的破空2型战斗机,能够一口气出动如此庞大机群作战,得益于大明帝国完善庞大的地面协tiáo指挥部,以及机载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可靠表现。
鸭绿江河面上,坦克部队正在冒着敌人偶尔落下的炮弹渡河,一辆接着一辆坦克间隔数十米开上浮桥,已经到达对岸的坦克正在转向,接受对岸友军的引导,向着最需要他们的方向开去。
这个时候如同一群黄蜂一样嗡嗡作响的声音,吸引了战场上明军将士的注意力,当天空略微不自然的略微变暗之后,所有人都仰起自己的头来,眯着眼睛看向了头顶天空。然后这些所有抬起头的明军士兵们,就看到了令他们终身难忘的画面。
一架挨着一架的明军飞机,在高高的天空中编队飞行,4架飞机组成一个整齐的斜线,然后无数个斜线拼接成了一个庞大的平面,用一个词汇来形容就是“遮天蔽日”!这些飞机都向着一个方向飞行,发动机的声响即便隔着几千米的距离依旧能够在战场上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我的天……这些空军的家伙们,不知不觉竟然有了这么多家底……”在炮塔上探出身子的装甲营营长仰望着天空,看着一架接着一架的雷公1型轰炸机呼啸着从他的头顶上飞过,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叹。
“我真怀疑,他们飞过去之后,还能给我们剩下多少残羹冷炙,等我们去捡?”靠在另一个舱口上的炮长眯着眼睛,迎着因为硝烟遮挡,并不太过刺眼的阳光看着那些有些像十字架形状的飞机,跟着感叹道。
“走吧!我们去日本人那看看,不就知道了吗?”营长按着车内通话的按钮,开口命令道:“发动坦克,上桥!晚了可能我们连日本人的尸体都看不到了!”(未完待续。)




我们的世界大战 297给我顶住
日本人同样被眼前的景象给吓住了,他们哪里见过这种规模的空军?当年的空军虽然也能够一口气出动上百架飞机掠过敌人的头顶,可是那些飞机又如何与现在的这些全金属的大杀器相提并论?
在两年前,那个时候的空军比起现在来,少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叫做“统治力”。是的,统治力,那种从云端俯视地面上一切生灵的高高在上的感觉,那是一种真正的雄鹰掠过它的领地的感觉。
人类渴望飞上天空,渴望享受鸟儿一样自由的飞翔,可是当人们真正置身于白云之上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忽略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同样是飞,麻雀又怎么能够和苍鹰同日而语呢?
所以在见识过了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带着呼啸声从云端翻滚而下,将沉重的炸弹砸在自己头顶上的情景之后,日本士兵们都对那种俯冲的时候会发出气流被撕裂的尖叫声的大明帝国飞机心怀恐惧。
恐惧在某些时候就只是恐惧,比如说人们会害怕一只老虎,那是一种发自本能的对qiáng大和危险的惧怕。可是如果一个人看到数百只猛虎从自己的身边经过的时候,那他的恐惧就被升华了,变成了一种叫做“绝望”的东西。
“我的天啊!这哪里是人可以抵挡的力量。”小泽一裕在几分钟前还在幻想着自己能够抵挡住明军部队的进攻,可是当他被参谋拉着走出了掩体,看到了头顶上那密密麻麻飞过阵地上空的明军飞机的时候,他这样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此时此刻,和他一样发出这样叹息的日军士兵,完全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因为有大量的飞机从头顶上经过,日军残存的炮兵甚至不敢开火,sāo扰明军渡河部队的炮击无奈的停歇了下来。
日本国内工业能力根本无法和大明帝国抗衡,即便是全民上下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在实际产能上依旧落后太多。所以日本军工一直只能瘸腿发展,这就是小国面对大国的时候必须要承认的无奈。
正因为这样,所以日本军工生产只能将生产力集中在某些重要的环节上,形成对大明帝国的伪压制。比如说一直以来日军就用qiáng化海军来抹平与大明帝国之间的力量差距,当辽东之战结束之后,军备竞赛蔓延到陆地上,日军就只好转而发展qiáng化更便宜的空军。
空军钢铁等原材料用的少,对新兴的科学技术依赖较多,符合日军投入少见效快的基本要求,所以神龙1型战斗机就成了日军压上重宝的秘密武器。也正是因为日军资源匮乏,所以只能将赌注压在神龙1型战斗机上,所以日本才能挪出更多的钢材,制造装备更多的91式反坦克炮。
虽然神龙1型战斗机在空战中表现不佳,可是91式反坦克炮却真的给大明帝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得到了日军前线官兵的一致认可。日军的鸭绿江防线到现在还没有在大明帝国的装甲部队碾压下崩溃,可以说91式反坦克炮功不可没。
事情有一利就有一弊,因为日军集中资源生产了神龙战斗机还有91式反坦克炮,所以这两样武器才能在数量上勉qiáng与大明帝国一战,也正是因为资源都向这些武器倾斜,所以这些武器当中有一样出了问题,就会爆发出致命的弱点。
比如现在,神龙1型战斗机在和大明帝国的破空2型战斗机的空战中,并没有体现出质量优势,又无法比拼数量,所以日军在战斗开始后一天之内就丢失了自己的制空权。也正是因为制空权的丢失,才让日本人突然发现,自己似乎缺少一种合格的对空武器来限制大明帝国的空军。
50毫米口径的91式步兵反坦克炮因为追求弹丸的高初速,使用的就是高射炮的设计,同样采用的也是高射炮炮管的制造工艺——工业体系相对qiáng大的锡兰开的是新的生产线,可怜的穷国日本就只能占用自己的高射炮生产线。
于是在过去一年中,世界空军大发展的一年中,日本高射炮部队几乎没有增添什么像样的新装备,根本无法适应与新的大明帝国空军作战。这也是为什么,当大明帝国的飞机轰炸日军部队的时候,日军地面防空火力装聋作哑的最直接原因。
比起大明帝国的高射炮部队来,日军同行们现在的装备只能用寒酸两个字来形容:明军此时装备有20毫米和30毫米口径的速射防空炮,50毫米和75毫米口径的中型防空炮,固定重点区域附近还部署了100毫米口径的重型防空炮。
在大明帝国的京师郊外,财大气粗的大明帝国还为拱卫京畿部署了全世界绝无仅有的150毫米口径防空炮,而且一布置就是110门。这些超级防空武器装在京师郊外的钢筋混凝土隐蔽防御工事内,绝大部分甚至可以缩入地下工事里待机。
而现如今的日本部队,却还是只装备有少量的75毫米口径防空炮,数量最多的20毫米口径速射炮,还都是早些年生产的75式……按照日本那与众不同的纪年法来推算,这些75式20毫米口径高射炮生产定型的年代是1815年,距今已经17年了。
不得不提的是,这些可怜的日本高射炮部队面对明军第一次轰炸的时候倒是非常英勇,他们对着天空猛烈的开火,却发现自己很快就被明军的俯冲轰炸机干掉了。5个小时内,日军就损失了差不多100门各种型号的高射炮,剩下的也都完全不敢开火还击了。
“下令部队坚守阵地!不得后撤一步!”小泽一裕看到那些飞机越飞越远,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下达了继续坚守防御阵地的命令,然后就一言不发的钻回到了自己的指挥掩体内。这个时候大明帝国的炮兵又一次咆哮起来,数十发炮弹再一次光顾了日军阵地,在上面留下了一片腾起的黑烟。
“上刺刀!准备战斗!”越来越多的日军阵地上,这样的喊声开始响起,毕竟明军的进攻在坦克的掩护下越来越猛烈,随着突进的距离,越来越多的日军防线成了直面明军的前线战区。
如果不是日军做土木工事实在有一些本领,可能日军现在丢失的阵地会更多,输的也会更加彻底。因为在主阵地上日军挖设了很多地道,士兵可以沿着地道支援很多防线支点,所以明军的炮火并没有阻碍日军主力的tiáo动。
虽然日军鸭绿江防线的表面阵地现在已经一片狼藉了,可日军还是凭借坚固的环形防御支点上,那些坚固的混凝土防线,顽qiáng的拖延着大明帝国军队扩大自己滩头阵地的脚步。他们每一条战壕每一条战壕的与大明帝国反复争夺,让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让明军士兵诧异的是,这些日军和辽东叛军的武器装备虽然差别不大,可是战斗力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同样使用栓式步枪,同样以步兵炮兵为主,可辽河防线明军一日而下,鸭绿江防线却僵持到了下午,依旧没有分出胜负。
日军部分jīng锐老兵训练非常刻苦,射击准确而且沉着,而且这些士兵宁愿战死也不投降,给明军士兵制造了无数的麻烦。与辽东叛军不同,日军战术上也很灵活,反冲击还有固守现有防御阵地都表现不错,明军的伤亡直线上升就是最好的佐证。
不过战斗打到了现在这个时间,日军士兵也有些坚持不住了。虽然他们给明军制造了无数的麻烦,可毕竟这只是麻烦而已——明军源源不断的投入新的作战部队,日军第17师团终于还是顶不住压力,开始露出了崩盘的颓势来。
虽然日军17师团拥有兵力2万2千多人,算的上是日军主力师团之一,可是经过了整整一天的苦战,兵力损失已经超过3000人,这对于一支得不到有效补充的作战部队来说,已经是建制崩坏的局面了。
反观大明帝国投入战斗的第2步兵军,此时此刻的攻守任务,已经大部分转交给了第12步兵军,损失虽然巨大,可已经大部分脱离了一线作战区域,能够很好的得到休整补充。
1...5758596061...1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