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纵横诸天的武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叫排云掌

    薛姨妈这时笑着说道:“他终于能够毕业了,我的心也能彻底放下了!”

    这话,却是引来一片哄笑,宴席的气氛顿时恢复了之前的活跃。

    薛蟠就是个奇葩,在场哪个不知哪个不晓,一听这家伙终于毕业了,忍不住一阵可乐。

    如此,贾淙悄然回南参加科举的事情算是揭过。

    有薛蟠这样的陪衬,说什么贾淙年纪小不好早早参加科举,怕是老太太和王夫人都说不出口。

    贾淙的表现可比薛蟠强多了,连薛蟠都毕业参加实习活动了,让贾淙这么个寻常表现不错的小子,提前感受科举的残酷没毛病。

    只是回到了荣庆堂后,老太太的心情不是很好,连贾淙和林端这两个刚刚十岁出头的小子都回南参加科举了,宝玉还窝在后院没个前程,怎么想心里都痛快不了。

    宝玉是该上进了!

    就算她对宝玉的未来再看好,可眼下贾淙一个庶子的表现,都比宝玉强得多,老太太也不好继续把持宝玉,让他继续在荣庆堂厮混。

    这边王夫人也起了心思,正如大老爷猜的那样,初闻贾淙也回南参加科举时,她的心情相当糟糕,甚至想要派人半路截杀。

    不过可惜,她手下最得力的外管事周瑞不知所踪,她就算有想法也找不到得力的人去执行。

    回过头来,和老太太一样想起了宝玉的教养之事,受了刺激的王夫人决定不管老太太如何反对,这次一定要送宝玉去族学学习。

    这次只是贾淙这小崽子悄然南下考举,要是再过两年怕是贾兰也要开始考举了,到时候宝玉还是一事无成,面子上实在不好看。

    王夫人的心再狠,也不可能对自己的嫡孙下手,就为了保住嫡次子的颜面。

    幸好贾环那小崽子是在百工学堂上学,基本上失去了考举的可能,不然要是这个小崽子出了头,王夫人觉得自己肯定得疯。

    “老爷,宝玉必须进学了!”

    晚上等政二老爷下衙回府,王夫人趁机说道:“大房的淙哥儿都回南考秀才去了,兰哥儿过两年估计也会回南考举,宝玉再拖延下去可不成!”

    “老太太什么想法”

    政二老爷没有急着表态,他对宝玉算是失望了,尤其中间还隔着一个老太太,他不想因为宝玉的事跟老太太起了冲突。

    “今日大嫂提起淙哥儿回南考举时,老太太的脸色很不好,显然也是大有触动,我明天就去问问!”

    王夫人小心道:“要是老太太放行,老爷就把宝玉安排到族学吧!”

    “只要他愿意,什么时候都能去族学上学!”

    政二老爷脸上可没什么喜色,淡然道;“就怕宝玉自己无心学习啊!”

    心中却是连道可惜,三子贾环倒是肯用功努力,只是为了避免王夫人的打压,只能在百工学堂学手艺和武艺,却是无法以科举正途入仕。

    不然以那小子在百工学堂的学习劲头,指不定现在就有实力跟着那帮学子一同回南,参加科举尝试着考一考童生和秀才了。

    贾环此时在百工学堂已经超过四年,几乎跟薛大傻子是同一年入学的。

    与薛大傻子不同,贾环上学很有目的性,主修武艺辅修百工技艺,而且无论天赋还是勤奋都甩了薛大傻子十几条街。

    贾环练武一年便初入门径,之后三年深造已经颇有火候,只是限于年岁尚幼还未露出锋芒。

    同时他辅修的百工技艺已经足有三门,这厮在木工和打铁两门手艺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另一门经商之上所花费的精力更大,比起半吊子的薛大傻子可要强得太多。

    这些,贾环没有暴露在府里任何人眼前,他也知晓王夫人满满的恶意,同时还明白自身的身份地位,一旦有盖过宝玉的迹象,将迎来难以想象的严厉打压和限制。

    政二老爷和贾珠要不是一直默默关注,也不会知晓贾环已经学有所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杂学之才。

    父子俩也是感觉相当可惜,以贾环如此刻苦的求学态度,要是专攻四书五经这样的科举正途,指不定三十之前能得中进士,到时挑起二房门楣不在话下。

    只是他们也知晓,这是不可能




第三百二十六章 利益之争(求订阅)
    林端和贾淙这两个刚刚十岁出头的小少年,这就成了秀才相公了!

    消息传回荣府,所有人又惊又喜,当然王夫人除外,她是嫉恨不已,这下宝玉算是被彻底压制下去了。

    另外,族学此次还有学生考中秀才,考上童生的更多,显示了贾氏族学越发强悍的教学能力,叫族人满意的同时再一次让亲戚和外人惊讶。

    等到林端和贾淙,与一干同窗从南方回来的时候,已经快到了中秋时节。

    应林如海和贾敏夫妇的邀请,大老爷一家子去林府好好庆祝一番,回到荣国府这边也摆了一回酒宴,叫府中上下都跟着乐呵一回。

    尽管察觉到了王夫人眼中的嫉恨,大老爷却是没有在意,在京城哪还有她动手的余地

    热闹了几天,贾淙和林端齐齐去了国子监进修,这事叫琏二很有些酸溜溜的,表示他都没去过国子监,之前的机会被强行让给了贾珠,眼下看到贾淙一个庶弟都有机会进入国子监学习结交人脉,心中很有些嫉妒啊。

    “你小子犯什么浑呢,好好努力等茁儿考上秀才,老子一样送他去国子监深造,别跟老子摆受了委屈的嘴脸!”

    大老爷一点都没客气,笑骂着喷了琏二一脸口水。

    家事相当顺遂,只是国事就有些艰难了。

    消停了多年的北疆,在今年秋季又重燃战火,边关数封急报的到来,让整个京城的中秋气氛都不怎么样。

    大齐还没到文恬武嬉的地步,可多年的和平时光,已经消磨了太多人的血性,对于战争更是没有深刻了解。

    特别是开国以及后一代经历过战火的将领几乎全部死光,大齐王朝官军的整体战斗力,随着时间流逝下滑得厉害。

    这次的边关战士就是最好例证,北疆边关没有多少防备,竟被塞外胡人一口气冲破多重关隘,差点酿成门户大开的惨剧。

    当今闻讯气得差点吐血,一连撤消了北疆好几位守卫大将的官职,同时被下狱准备砍脑袋的北疆将校也不在少数。

    一边命令北疆边军做出紧急防御,一边赶紧抽调京营兵马前往北疆支援。

    可是放眼一望,朝中几乎没有可以顶事的大将。

    勋贵家族在朝堂的实力确实不小,可这么多年的和平日子过下来,祖宗传下的战场本事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能够挤身朝堂的武将,自身的本事一般般,主要还是身后的势力强大,本人又十分擅长官场钻营,这样的武将放到眼下军情紧急的边关重地,不是去帮忙抵御外敌,而是给外敌送战功人头去的。

    至于文臣更不用指望了,大齐的文臣可不是汉唐时期的牛比存在,已经彻底抛弃了上马能治军下马能理民的模式,而是专心玩文人的那套把戏,已经彻底失去了统兵的能力。

    真要选了文臣上战场,怕是结局会相当不妙,还不如让勋贵出身的武将出马,起码他们还能按照祖先留下的统兵笔记照本宣科,不说能做得如何吧起码不会把边军给玩残。

    好在九省都统制王子腾正好还在边关巡视,当今谈下眼有好的大将人选,只能先让王子腾顶上,不求他能有古之名将风采,但求王子腾能够将边关危急的局势稳定下来。

    事态紧急,京营出兵十分迅速,得益于这几年工部的疯狂基建,京营出动三万步骑先锋军,无论是行军速度还是后勤物资押运速度,都比以往要快了不止一倍。

    如此快速的行军,也把当今和朝堂众臣给惊到了,回神过后便是一连串的夸赞,对工部和大老爷的各种赞美。

    之前还只觉得工部大搞基建,虽说提升了车辆行进速度,可花费的银钱也是不菲,要不是大老爷搞出了个交通钱庄,以吸纳百姓手中闲钱的手段筹集基建资金,怕是工部就算有心也是无力付诸行动啊。

    可是现在看来,大老爷当初的坚持是正确的,要不是他一力坚持甚至挨了不知多少弹劾,这才把京畿一带的基建水平提升上去,同时提升了京畿地区的交通运转流速,京营的行军速度绝对快不起来。

    在这等要命关头,快一点慢一点都是涉及国运的大事。

    要是京营支援的人马去的晚了,整个北地糜乱,想要收拾需要花费的精力和代价,就不是简单的银钱可以衡量的了。

    京营出动,大老爷和工部僚属跟着忙碌起来,当今和朝廷看到了基建的好处,自然想要一鼓作气将官路直接整修到边关一带,为以后的出兵支援提供良好的交通状况。

    大老爷坐镇工部老神在在,有条不紊将偌大的工程分成一个个小任务,然后在短短三天时间召集京城有实力的工匠队伍分包出去,工部只需派出足够的官吏监督即可。

    以这些民间工匠队伍的积极性,相信用不着多久,就能将京城到边关的主要官道全部修缮一通,达到朝廷想要的提升行军速度的目的。

    只是,当今虽然发了话要大搞基建,可户部划拨工程银子时,却是相当不痛快,让大老爷很是不爽。

    一连催促多次,户部一个劲哭穷,只是划拨的三层左右的工程银子,至于剩下的什么时候能够到位,户部那边说得好听很快很快,但这个‘很快’到底是多长时间却是不肯打包票。

    &



第三百二十七章 争取(求订阅)
    ?

    也就是户部衙门的官吏,还没看出交通钱庄的厉害,不然只怕两个部门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

    交通钱庄的存在,其实已经部分侵占的户部的职权,只是户部官吏还是按照老眼光看待钱庄事务,不然眼下可不仅仅只是不划拨银子这么简单了。

    果然,户部尚书跟当今哭了会穷后,等当今有些不耐烦问有什么办法解决时,这厮提出了由交通钱庄先期垫付,等各地税银到了后再补上。

    这主意不错!

    起码当今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开口跟大老爷说的。

    “这事不成问题,不过得先让户部把之前欠下的工程银子付清!”

    大老爷一口答应下来,不过转眼就提出了条件:“这都好几个月过去了,钱庄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户部一直拖着不给是什么意思”

    “有这事”

    当今脸色一沉,没好气道:“具体什么情况”

    没理会户部尚书尴尬的神色,大老爷笑着解释道:“工部的一些中小工程开工,因为不想在朝会上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商讨,确定了计划上报了内阁批准后,便先从交通钱庄拿银子开工,户部之后再将银子慢慢补上!”

    当今点头,是有这么个事,内阁也向他汇报了,当时他还表扬了工部的做法,主动出击很有进取精神。

    “可惜啊,工部这边十分积极的忙活开了,户部那边的工程银子却是拖拉得厉害,催急了给上一点,再催一次又给一点,到现在连去年的工程银子都没彻底结清,眼下又要从交通钱庄调拨大波银子做工程启动资金!”

    说到这儿,他回头冲当今郑重道:“陛下,这样的情况十分危险,万一把钱存入交通钱庄的百姓觉得不保险,突然起了挤兑风潮,钱庄顷刻间就有倒闭的风险,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贾大人太小心了吧,能有什么风险”

    户部尚书却是不以为然,冷笑道:“以贾大人的名声,难道那些存钱的百姓,还会起了妖蛾子不成”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大老爷毫不客气反刺道:“要不,请陛下明发旨意户部再发公文,用户部的银子给交通钱庄担保如何”

    “胡闹!”

    户部尚书脸色一变,怒道:“户部银子乃是国库用度,又岂能替民间钱庄做担保之事”

    “既然你不乐意,怎么还有脸一再要求交通钱庄垫付资金”

    大老爷冷笑,不屑道:“不要跟我说户部真没银子,户部上下什么龌龊心思谁不清楚,要不咱们现在就说道说道,当陛下作个评判如何”

    “你!”

    户部尚书心头一惊,怒视大老爷冷哼道:“不知所谓,户部能有什么龌龊,贾大人胡言乱语可是要负责任的!”

    嘿嘿……

    大老爷连连冷笑也不说破,回头冲着满脸玩味神色的当今道:“陛下,臣有一策可以解决眼下的为难!”

    当今心中早就升起惊涛骇浪,可惜大老爷没有继续下去的意思,让他很有些失望和不满,眼下也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只得没好气问道:“贾恩侯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就是!”

    “地方上的税银不是没有押解上京么”

    大老爷笑道:“那就直接把地方上的税银作为抵押,向各大钱庄提取等额数量的银钱,让钱庄自己去地方上取税银好了!”

    “笑话!”

    户部尚书冷笑道:“如此劳心费力,那帮钱庄傻了才会这么做!”

    当今也是满心疑惑,京城里汇集了不少有实力的钱庄,他们的后台一个个强横的紧,有不少当今也是有部分股份的,自然知晓钱庄不是善堂。

    “这就不劳钱尚书费心了!”

    大老爷淡然道:“陛下,这是臣请尝试一番,三五天内就能有结果!”

    “那好!”

    当今稍稍松了口气,本来还以为会很费时间,既然只有三五天自然不算耽搁,直接应承下来:“贾爱卿好好做,事成之后令有重赏!”

    真要是被大老爷做成了,以后也可以如此效仿么。

    到时候朝廷就不用劳心费力花费巨大的精力和代价,将地方上的税银押解回京,直接从京城的钱庄提取等额银子就成,起码替朝廷每年都省去了数百万两银子的损耗,绝对是大功一件。

    至于钱庄能不能从地方衙门拿拿到税银,这一点当今是不怀疑的。

    能把钱庄开到京城并且将影响力扩散到地方的,哪一家简单得了,地方官吏再是蛮横也不敢硬来,最多从中分润一点点好处而已。

    那就是钱庄跟地方衙门交涉的过程了,跟朝廷没多大关系,当今也用不着劳心费力理会这些。
1...108109110111112...5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