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诸天的武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叫排云掌
总之等严寒的冬天过去,天气转暖之后灾民的生存环境大有缓解,大老爷这时候便趁朝廷又遇到麻烦的时候,提出了海运的法子。
然后修建码头和煤渣道路,大片大片灾民百姓到了海边,受到两位皇室大佬手下的诱惑,一批批上了海船赶赴南洋之地奋斗。
两位皇室大佬直接拿土地出来诱惑,很少有失去土地的灾民百姓能够经受得起,大片大片的灾民百姓以家庭为单位,迅速消失在流民营地。
流民的数量实在太多,朝廷和官府根本不可能也不愿做到精细管理,对于流民营地一批批消失的家庭,不说有没有察觉,估计就是察觉了也不会在意。
&nb
第三百四十二章 嫁女(求订阅)
?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又是三年。
这日荣府掌灯结彩喜气洋洋,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东院几乎被一层艳丽的红色覆盖,一群府里和亲戚家的姑娘,嘻嘻哈哈凑到迎春的闺房好不喧闹。
迎春一身大红喜袍娇艳无双,笑着接受一干妹妹们的打趣。
今日正是她大喜的日子,结亲的对象乃是锦乡伯之子韩奇,乃是勋贵子弟中难得的文武之才。
迎春年纪大了,还没有一心武道或者潜心修炼的心性,留来留去留成仇,大老爷尽管对这个时代的所谓青年俊杰很不感冒,最后也不得不败下阵来。
韩奇本人的能力不错,又有勋贵大佬愿意替其做媒,而且对方还做通了老太太的工作,几相结合大老爷也就同意了这桩婚事。
与大老爷的不痛快不同,迎春对韩奇这个人选还是很满意的,她通过贾淙甚至亲自出马,主动观察和了解韩奇,甚至还以女扮男装的方式见过面,总之还算比较满意。
比起勋贵家族里的众多纨绔,韩奇还算是不错起,尽管也免不了公子哥的某些毛病,却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
也只能如此了!
尽管大老爷不怎么在乎门户之见,可现实如此,迎春真要嫁了一位举子或者新晋进士,大老爷还真会不放心。
嫁个谄媚小人也比白眼狼强,这里可是男尊女卑的世界,男方的家世要是太差的话,谁知他们心中会不会有那种,莫名伤自尊的想法
与文臣结亲也不是个好想法,倒不是说大老爷仇视文臣集团,而是文臣家族的规矩太多,迎春怕是适应不了这种严苛的环境。
大老爷也不会让迎春受这样的罪,谁家女儿不是娇养长大,凭什么要乖乖送去夫家接受再教育,没这样的道理。
此时的荣府已经彻底起势,有大老爷这样的朝堂重臣,琏二这样的新近高级官员,还有政二老爷和贾珠这样的中层官员,已经算是京中的一流家族。
想要巴结讨好,或者联姻结盟的权贵不要太多,大老爷自信能替迎春遮风挡雨,不叫锦乡伯家族有任何轻视或者不尊重的举措。
闺房内,薛宝钗,探春,黛玉和惜春等一干姐妹都在,谈笑风声娇笑连连,可她们却是心思各异。
薛宝钗的年纪比迎春都大,可到现在她都没有结亲,心中早就急得不行,可表面上还得维持端庄体面。
倒不是没有人求娶,只是薛宝钗的眼光颇光,不是青年俊杰她还真看不上眼,同时心中的青云志也让她心存不甘。
当然,她之所以到现在还没结亲,还有姨妈王夫人的功劳。
王夫人看上了薛家的钱财,早就将薛家的万贯家财看作囊中之物,突破口就在薛宝钗身上。
也不知她怎么跟薛姨妈说的,有意替宝玉求娶宝钗亲上加亲,弄得薛姨妈心头火热千肯万肯,一心等着王夫人主动上门提亲。
薛宝钗一开始还没什么感觉,可是等年龄逐渐增大,心中的青云志却是没有丝毫成功可能,心中没那么大野心了,听到姨妈又替宝玉求娶的意思,尽管觉得宝玉的性子太过娇气,却还是个很好的结亲对象。
怎么说,眼下的荣府都是京城一流权贵家族,二肮的声势虽远不如大房,却也是前程似锦叫人不敢轻忽。
要是能跟宝玉联姻,薛姨妈自然十分满意,就是薛蟠虽然不怎么看好宝玉的软弱性子,却也觉得宝玉是妹妹的良配。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薛宝钗的婚事一拖再拖很是曲折。
只是叫薛家上下不满的是,王夫人之后便没怎么提薛宝钗和宝玉之事,倒是二房的下人传得厉害,什么‘金玉良缘’听着都感觉可笑。
每每薛家失了耐心,要给宝钗寻一门亲事时,王夫人总是适时跳了出来,十分隐晦的表示了结亲之意,然后薛姨妈又上当了。
结果薛宝钗被拖延至今,时间一长她也琢磨过味,很明显姨妈王夫人看内上了薛家的银子,可惜薛姨妈根本就不信这个。
只是,薛家也做好了准备,通过薛蟠的关系看上了族学早就毕业的一位考了进士的贾氏族人,王夫人要是近期不给准确答复的话,薛家便会放弃与宝玉结亲,直接跟那位家势不丰的贾氏进士结亲。
眼下见得年纪比她还要小的迎春嫁得甚好,谢宝钗心中要说没点子嫉妒怎么可能,只是她一贯能演,表面上笑吟吟的没人发觉她心中的想法。
如果说薛宝钗只是嫉妒的话,探春就是各种花式羡慕了,心中未尝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在王夫人手下讨生活很不容易,特别她是庶出,以后的终生大事又捏在王夫人手里,为了以后有个好前程时刻奉承赔笑,各种乖巧孝顺只求王夫人心情舒畅,心中的憋闷可想而知。
眼下见得堂姐迎春娇艳如花,还嫁得好郎君,心中就忍不住一阵羡慕嫉妒,同样都是庶出,为何她的命就那么苦
黛玉和惜春单纯的替迎春高兴,黛玉父母双全弟弟又是文武全才,日子过得不要太自如,她的年纪也逐渐大了父母开始寻结亲的好儿郎。
早就替母亲接过掌家权的黛玉心中门清,却是装作不知掩盖羞涩,眼下见得迎春堂姐一身红嫁衣娇艳如花的摸样,心中不有浮想联翩,不知以后她出嫁时又是何等摸样
只是黛玉不知,林如海和贾敏为她的婚姻大事相当头疼。
因为林如海乃是大老爷这一派山头的中流砥柱,
第三百四十三章 错综复杂(求订阅)
贾时飞
不就是贾雨村么
这厮怎么跟老二勾搭到一块了,莫非还是什么‘历史惯性’不成
听了政二老爷热情的介绍,大老爷才知贾雨村乃是平安州知府,此次上京述职,无意中跟政二老爷相交,一时被引为知己。
啧啧,政二老爷果然不怎么适合人心复杂的官场!
当然,要不是知晓原著中的贾雨村是个什么玩意,初次相见的贾雨村,很能给人好感的说。
这厮长得相貌堂堂很有‘正气’感,不仅符合文人的审美,同样也一点都没有文人的‘弱’气,无论言语神态都叫人说不出不好来。
大老爷只淡淡点头表示认识了,区区一个正四品平安州知府,根本就用不着他太过客气,能给个脸色已经很不错了。
倒是这厮供职的地方平安州,可不是个善与之地啊。
那地方怎么说呢,是先太子老义忠亲王手下人马的老巢,无论军政都牢牢掌握在老义忠亲王一系人马手中。
义忠郡王还在大齐时,平安州便是他最大的底牌,一州之地竟有兵马近十万,也算相当惊人了。
只是,义忠郡王突然离开大齐在南海的大岛上奋战,平安州的精锐人马被抽走大半,剩下的都是故土难离,还有被放弃的野心之辈。
就大老爷所知,当今已经有了整顿平安州的想法,就是不知眼前的贾雨村,是不是当今安排的棋子
这厮可不是良善之辈,从原著的所作所为来看,标准的白眼狼一只,而且还是相当有能力官运也十分不错的那种。
原著中,这厮最高混到了大司马也就是兵部尚书的职位,可谓位高权重叫人不敢有丝毫轻忽大意。
大老爷则想得更多,贾雨村乃是文人出身,尽管他的品性叫人不耻,可这样一个家伙竟然混成了兵部尚书,难道在原著中勋贵集团彻底败了不成
不然,兵部作为勋贵集团的自留地,长年把持在开国八公家族手中,根本就不容文官集团染指,可原著中贾雨村不仅坐上了兵部尚书的位置,而且还混得相当的滋润。
就是不知,他最后败亡是不是受了勋贵集团的反噬
这些,只是大老爷心中瞬间转动的念头而已,脸上神色平静无波,谁也看不出他心中的想法。
贾雨村有些遗憾离开,心中很有些可惜,没能叫贾工部第一时间关注,错失了与之结交的好机会。
不过这厮心思深沉,表面上什么都没有露出,与政二老爷谈笑风声,很快就把政二老爷吹得飘飘然好不兴奋。
草包!
这是贾雨村对政二老爷的评价,心中很有些愤愤然。
政二老爷不过出身好,本身没什么能力就能顺顺当当升到四品官员行列,可他这些年费心费力,还甘冒危险跑去平安州当了回卧底,这才顺利进入四品官员行列,老天何其不公!
没错,贾雨村这一世的命运,比起原著还要艰难。
贾敏没有早早死去,他自然也就失去了当黛玉先生的机会,而林如海又早早从扬名那个旋涡脱身,贾雨村没机会通过林如海的介绍,早早就跟荣国府拉进关系。
这厮也是个能人,在极其潦倒的时候,竟然还混进了金陵甄家,成了甄宝玉的西席先生。
可惜甄家当初不老实,被还在苏省当布政使的大老爷狠狠修理一通,一时声势大衰不敢胡乱折腾。贾雨村也跟着失去起复机会。
没有甄家帮忙疏通关系,他就是独自跑来京城也没用啊,官员起复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没有足够的后台支持,根本就不用指望。
贾雨村没办法,又舍不得甄家这条大腿,只得在甄家继续做西席先生,一当就是五六年。
也就是大老爷后来调到京城,甄家身上的枷锁解套,利用宫里甄贵太妃以及其子忠诚亲王的关系,又恢复了以往的嚣张跋扈,很快就成了所谓的金陵第一家族。
贾雨村适时表现了一番,最后被甄家举荐到忠诚亲王府做了一段时间幕僚,得到了忠诚亲王的重视后这才中心步入官场。
刚开始只是七品县令起步,金陵知府根本就不可能有他的份。
这厮也是个会钻营的家伙,短短几年就升到五品,正好这时有个更进一步的机会,就是去平安州潜伏当卧底,朝廷可以直接给他正四品知府的职位。
所谓富贵险中求,贾雨村觉得机会难得便硬着头皮赌了一把,这才顺利成为了顶层的中级官员,做到了正四品知府的位置。
这些情况,都是事后大老爷找人调查到的情报,同时心中有了个大胆猜测。
“当今很可能近期就会对平安州动手,你们都要小心别参合进去!”
等迎春三日回门之后,看到她的婚后生活过得不错,大老爷暂时安心,这才有心思理会其它,得了有关贾雨村的情报之后,招来琏二和政二老爷等一系官员,他也没罗嗦直接了当道。
说着,他将手里的情报递给林如海,等他们将信息全都看过后,这才笑道:“平安州知府贾时飞可是当今按在平安州的棋子,没有重要事情的话,怎么可能轻易离开”
“大哥,这个贾时飞有问题”
政二老爷一脸不可思议,感觉脸上很是难堪,没想到刚刚结交的朋友,竟然出了问题。
同时,情报上贾时飞的表现也叫他咂舌,绝对是个厉害的官场投机分子。
能从一介罪官
第三百四十四章 叛乱(求订阅)
?
果然,没多久朝廷便开始针对平安州下手了。
平安州的军政大员,还有地方驻守将领,全都被调离原职。
站在朝臣之中,大老爷老神在在没有开口的兴致,之前在朝臣队列中的贾雨村叫他明白了,眼下这事估计跟他脱不了关系。
不管如何,这些事情跟大老爷没什么关系,他也不想多作理会。
下衙回到别院,让心腹小厮招来琏二,吩咐道;“平安州那边估计会出乱子,回府跟你媳妇还有老太太说道清楚,不要跟平安州有什么牵连,不然以后倒霉了不要怪我没有事先提醒!”
“平安州那边,没这么大胆子吧”
琏二吃了一惊,迟疑道:“再说了,府里跟平安州也没什么联系啊!”
“有没有联系,先问清再说!”
大老爷笑道:“府里的女人哪个不是胆大包天之辈,谁知道她们会不会为了银子的事情,跟平安州那边有什么牵扯”
琏二闻言,也不敢打包票,只得郁闷道:“放心吧老爷,回府后儿子会跟老太太说道清楚的!”
“你心中有数就成!”
大老爷悠然道:“最近一段时间小心点!”
说着摆了摆手,直接将琏二赶走。
……
荣府荣庆堂,只有琏二和老太太两人。
“老太太,老爷让我跟您知会一声,平安州怕是要出乱子!”
琏二直接道:“如果府里跟平安州有牵连的话,还是尽快断了的好!”
“真的么”
老太太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冷然道:“平安州那边,可是有好几位驻军将领,跟咱们府里的关系还不错,难道就没有转圜余地了么”
“老太太,府里真的跟平安州有牵连”
琏二吃了一惊,急道:“当今可是要对平安州下手,除非他们能够老实听从调遣,不然最后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哼,哪那么容易”
老太太却是不以为然,嗤笑道;“平安州的那几位,可都是久经战阵的好手,先太子和义忠郡王多年经营岂是说着玩的”
至于琏二所眼彻底断了联系,她根本就不搭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