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烽火戏诸侯
背剑少年模样、化名陈仁的陈平安,独自去了一趟青杏国京城,青杏国柳氏的治国之道,耳闻不如眼见。
分身之一的裁玉山外门典客陈旧,还在青灵国那边。
青灵,青杏,一字之差。在浩然九洲,选取国号一事,其实比山上门派取名更难,所以经常有东南西北这类前缀,实在是没法子的事情。所有单字的,几乎都是那种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王朝,有点类似藩王名号里的那种一字并肩王,肯定是最为尊贵的。
邻近一座西岳储君之山的玉宣国,京城内,外乡道士吴镝还是每天摆摊算命,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大骊严州府境内,这天村塾放学后,陈平安带着学生宁吉,让后者练习如何驾驭一条符舟,晃晃悠悠,遇到天上“风浪”便如一叶扁舟在水上颠簸起伏,就这么一路往北去,赶往洪州豫章郡的采伐院。
陈平安跟林守一约好了,今天自己会拜访采伐院。
其实之前就与林守一通气了,结果好嘛,境界高架子大,这位上五境年轻神仙竟然说自己有事脱不开身,你陈平安不早说。
在那封回信上边,林大仙师让陈平安如果真着急,就自己去一趟采伐院,反正他在不在场都无所谓。
陈平安只得再跟“林玉璞”约了个日子,果然是如今世道,人心不古呐,谁欠钱谁才是大爷。
深夜时分,符舟在采伐院所在县城外一处僻静山水飘落,徒步前行,陈平安和宁吉分别拿出一份路引关牒,进了县城。
林守一来到县城门口这边,陈平安使劲拱手道:“林玉璞好久不见,惶恐惶恐,耽误林玉璞修行了。”林守一倍感无奈,“是真有事,都是早就定好日期的。”
陈平安面带微笑,“我元婴你玉璞,真有事假有事,谁境界高谁说了算。”
林守一气笑道:“你还没完了是吧?”
陈平安洒然一笑,介绍起身边的学生。
宁吉下意识喊道:“林师叔。”
陈平安忍住笑,“宁吉啊,你喊错了,按照我们文脉的辈分,林玉璞是你师公的再传弟子,他境界是高,却比先生我低一个辈分呢,所以你得喊一声林师兄。”
林守一懒得跟陈平安计较,与那黝黑消瘦的少年点头笑道:“我叫林守一,跟你先生是同乡,喊我林师兄就成,记得以后别学你先生这么喜欢说怪话。”
宁吉咧嘴一笑,自家先生,可从不说怪话,从来都是言之有物呢。
林守一以心声笑道:“你紧张个什么?”
陈平安叹了口气,“不得怪你传话有误啊,不然我早来给林伯伯拜年了。”
林守一笑道:“你就这么空手登门?”
陈平安说道:“怎么可能。”
林守一说道:“县城不大,没几步路就到了,我爹已经等着了。”
他爹其实已经专门让厨房那边准备好了饭菜,不是询问林守一怎么还没到,不然就是让他去外边看看,他到了没有。
陈平安问道:“不会打搅林伯伯休息吧?”
林守一笑呵呵道:“那你回啊,下次再来,挑个白天。”
陈平安黑着脸,“你等着,见着了林伯伯,我就找个话头,好好聊一聊董水井。”
林守一立即闭嘴。
到了采伐院门口,陈平安正了正衣襟,长呼出一口气。
林守一觉得有趣,难得难得,看来陈平安是真紧张。
采伐院同样是前边衙署后官邸的格局,林守一带着陈平安和宁吉,一起来到后边的住处。
陈平安双手拎着礼物,都是些土特产,肯定花钱不多,都是心意。
林守一喊了声爹,林正诚这才从正屋走出。
林守一再从陈平安手中接过礼物。
陈平安作揖行礼,满脸歉意道:“晚辈陈平安,给林伯伯拜个晚年。”
林正诚点点头,绷着脸,眼中却有笑意,“无妨,不算晚。”
林守一心中有点泛酸,先前爹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口口声声这么晚了,还拜什么年,提前十个月拜早年吗?
陈平安介绍过身边学生,林正诚与宁吉笑道:“跟你先生小时候蛮像的。”
一起进了正堂,一张八仙桌,其余摆设,跟家乡那边没两样。
林正诚问道:“能不能喝酒?”
陈平安拘谨说道:“能喝点。”
林守一笑道:“陈平安喝酒次数多了去,听说几乎没醉过。”
林正诚瞥了眼儿子。
林守一不再说话。
没法子,陈平安就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小孩”。
自从上次与父亲谈过心,如今林守一在父亲这边,已经算是好多了,不至于一个眼神就吓得噤若寒蝉,也不至于被父亲随便说一句,就觉得戳心窝子,别说是几天,可能好几个月甚至是几年,都长久缓不过来。
林正诚让人端菜上桌,揭了酒坛泥封,起身帮着陈平安和林守一都倒了酒,笑着询问宁吉能不能喝,少年转头望向自己先生,陈平安笑着说稍微喝点就是了,林正诚就给少年倒了满满一碗酒,笑着说了句,倒酒倒满是我们家乡那边的习俗,至于喝不喝完都没事,喝不完可以余着。
桌上的酒,都倒满了。
林正诚没有动筷子,就谁都没有拿筷子。
林正诚拿起酒碗,一饮而尽,轻轻一磕桌面,除了宁吉只是喝了一口,陈平安和林守一都是一口闷完碗中酒。
林正诚沉默片刻,望向陈平安,笑道:“陈全和陈淑,生了个好儿子。”
小镇泥瓶巷的那对夫妇,都姓陈,都是街坊邻居公认的好人。
而他们的孩子,年复一年,熬到少年岁数后,终于遇到了一个外乡同龄人的少女。
当时草鞋少年是这么介绍自己的,你好,我爹姓陈,我娘也姓陈,所以……我叫陈平安!
林守一没有去看陈平安,只是给少年夹了一筷子菜,笑道:“宁吉,尝尝看。”
————
青灵国境内,发源于裁玉山的野溪,两岸都是杏花树,花开如雪。这条野溪汇入青灵国首屈一指的大河,水运繁忙,官船往来多如麻,河内流淌着的都是真金白银。竹枝派是青灵国的第一仙府,与朝廷关系一向稳固。
先前与水龙峰夏侯瓒夏侯剑仙同桌喝过一顿酒,作为竹枝派外门典客的陈旧,每月俸禄就从六颗雪花钱翻了一番。
好歹是个典客,芝麻官也是官,每年年底是有分红的,不过得看竹枝派的经营状况。
陈旧喜欢夜钓,打窝很舍得下本钱,裁玉山这边都喜欢调侃一句,咱们陈典客打个窝,整个野溪水面都能涨一寸。
这天夜里,白伯找到陈旧,老人看了一会儿外门典客的娴熟遛鱼,再将一条三十多斤的青鱼丢入那只大鱼篓,也不知是人遛鱼还是鱼遛人。
看过了热闹,老人这才开门见山道:“陈旧,我就不跟你弯来绕去了,建议你换个地方高就,因为这种事属于裁玉山擅作主张,单方面毁约,所以竹枝派账房那边会给你一笔神仙钱,你明天早上去取钱,至于我这边,就不用道别了。”
蹲在溪边的陈旧满脸错愕,盯着老人瞧了半天,确定不是开玩笑之后,便急眼了,将鱼竿丢在脚边,起身说道:“白伯,这不合适吧,不过就是每个月多出六颗雪花钱的开销,就要赶人啦?咱们裁玉山如此缺钱吗,揭不开锅了?没事,大不了我吃点亏,走账依旧按照每个月十二颗雪花钱的俸禄走账,免得让那位夏侯剑仙的面子上过不去,私底下我再将多出的六颗雪花钱,悉数归还裁玉山就是了。”
老人笑容苦涩,摇摇头,“跟这个没关系。其中缘由,你不用知道,早点走,对你没坏处。”
“白伯,你再这么不念情分,我可就真要撂下一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了啊!”
陈旧说道:“说句不昧良心的实诚话,少了我这种年轻有为、还能任劳任怨的外门典客,可是你们竹枝派的损失!”
白泥笑道:“如此最好。以后悔青肠子了就以后说,真有那么一天,大不了到时候我再厚着脸皮求你返回裁玉山。”
如果竹枝派过得去这道难关,白泥确实很愿意让这个外门典客回来裁玉山。只是世事无常,明天的阴晴,今天怎么说?
“碰到啥事了?是有那种当年竹枝派未能斩草除根、如今身份了不得的仇家,找上门了,叫嚣着要灭门?”
陈旧小声说道:“白伯,说句不吹牛的,如果是这么一档子事,我可以出面斡旋一番,打架本事一般,讲理一事,我擅长啊。”
白泥气笑道:“胡说八道!”
你小子当是我们竹枝派是正阳山吗?
说实话,老人真心不舍得赶陈旧走。
不光是他白泥,其实裁玉山的老匠人们,都喜欢这个能吹牛、喝得酒、做事还认真仔细的年轻人。
每次夜钓有了鱼获,年轻人经常系上围裙下厨,邀请老人们在闲暇时一起喝个小酒,听采石匠、采玉人们说些老掉牙的老故事。
陈旧斩钉截铁道:“白伯,我今儿还真就把狠话撂在这里了,要是没个能说服我的正当理由,我可不走,辛辛苦苦为哪般,不就是还想着白伯引荐一番,在竹枝派捞个谱牒身份呢。”
白泥笑道:“怎么,真被他们说中了,是你小子穷归穷,心气却高,觉得我们郭掌门尚无道侣,有想法?”
陈旧这次是真急眼了,“放他娘的臭屁,这帮家伙跟碎嘴老娘们似的乱嚼舌头,回头老子就让他们把酒菜都给吐出来,还想着吃鱼喝酒是吧,吃屎喝尿去……”
看着骂骂咧咧的年轻人,老人拍了拍陈旧的肩膀,说道:“听句劝,走吧。”
陈旧默然,重新蹲在地上,捡起鱼竿,撮饵挂钩,抛竿入水。
老人坐在一旁,也不舍得与年轻人说什么重话,笑道:“不会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觉得有机会郭掌门与结为道侣吧?”
陈旧无奈道:“就算郭掌门喜欢我,我都不喜欢她。”
老人笑道:“哦?心里边有喜欢的姑娘了?”
陈旧咧嘴一笑,“有啊,而且就快娶过门了。”
老人点头说道:“好事啊,到时候记得给我发喜帖,我肯定去喝喜酒,能不能坐主桌?”
前提是如果还有机会喝喜酒,老人就一定去。
陈旧笑道:“只要白伯敢坐主桌,我就没意见。”
老人微笑道:“陈旧,你以后这个吹牛不打草稿的臭毛病,能不能改改?”
陈旧盯着水面的那根鱼线,小声问道:“白伯,你跟我透个底,说句实话,咱们竹枝派是不是遇到大-麻烦了?是正阳山那边?”
白泥犹豫了一下,说道:“其实是不好跟你说这个的,总之就是遇到了个过不去的坎,至于跟正阳山有没有关系,你不用知道,心里有数就好了。总之你早点离开,置身事外,我不会害你。”
安安静静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开。
陈平安转头看了眼老人的背影,收回视线后,继续钓鱼。
两百年前,郭惠风亲自与青灵国朝廷签订了一份山水契约,续租裁玉山,为期两百年。刚好今年就要马上到期。
作为竹枝派最大、也是唯一聚宝盆所在的裁玉山,肯定想着续约。
先前夏侯瓒跑过来催账收租,看似平常事,实则就像郭惠风猜测一般,不管是正阳山水龙峰晏剑仙暗中授意,还是夏侯瓒自己想着将功补过,反正遭罪的,都是小门小户的竹枝派。竹枝派确实有所谓的优先续约,但是这个看似白纸黑字写在契约里边的条款,可有可无。
陈平安身后的那座裁玉山,已经被持续开采数百年之久,按照先前青灵国地师最新的勘验结果,所有玉石储量,估价一百二十颗谷雨钱。
这还是不计开采成本,刨开竹枝派必须支付给自家练气士和匠人的俸禄薪水,以及某些与青灵国达官显贵打点关系的额外支出。
何况作为正阳山的藩属门派之一,竹枝派每年还需要与正阳山分账。这么一笔笔神仙钱扣除下来,竹枝派未来百年之内,就算将一座裁玉山采掘殆尽,撑死了也就值个三十,五十颗谷雨钱?所以郭惠风一开始打算,让白泥的师父,竹枝派的管钱修士,去与青灵国朝廷开价三十颗谷雨钱,是很有诚意的。
竹枝派分出了裁玉山和鸡足山两脉,郭惠风出自裁玉山一脉,掌律祖师凌燮则出自鸡足山,道号“雨期”,弟子梁玉屏,就是这位女子掌律兼鸡足山峰主的高徒。
第二天一大早,白泥就先走了一趟山脚某处屋舍,那个当外门典客的年轻人还是走了,老人如释重负,再去了趟附近的裁玉山账房,结果发现陈旧没有领取那笔算是遣散费的神仙钱,老人笑骂一句,臭小子,气性还蛮大。
如果撞见了陈旧,老人难免想要教训一句,你又不是一个手头多宽裕的神仙老爷,都是快要娶媳妇的人了,何必跟钱较劲。
野溪畔,一场风雨吹起杏花如飞雪。
白泥撑伞散步在水边,想要多看几眼不知以后还能否再见的杏花,老人走着走着,才发现用心看旧风景,就像是新风景。
原本朝夕相对的故乡山水,倒像是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一阵阵风吹花落,就更像是一位愁眉不展的消瘦美人了。
老人一路走到与溪水汇入蕲河的交界处,发现有水边一粒黑点,孤零零,背影萧索,瞧着怪可怜的。
走近一看,发现一个戴斗笠披蓑衣穿草鞋的钓鱼客,年轻容貌,道士装束。
对方自称是个撞府冲州的江湖人,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确实混得落魄了些,今儿凑巧路过宝地,冒雨钓几条鱼充饥。
白泥随口笑问一句道长鱼获如何,道士神色尴尬,说还行,等到雨后天晴,生火起锅,今儿终于可以吃顿饱饭了。
约莫是猜出了老人是裁玉山那边的谱牒修士,又见老人一时半会儿没有离开的意思,跑到别人山门口钓鱼的外乡道士,到底还要点脸,便有些不自在。
白泥倒是不介意外人来此钓鱼,不说蕲河,便是野溪,难不成水中鱼儿身上还刻谁的名字了?
老人其实原本对钓鱼不感兴趣,只是典客陈旧熟稔此道,久而久之,老人就看出些门道趣味了,何况就像陈旧说的,很多时候,看人钓鱼,便如梦中闻书声,皆有别趣,何况还是看人钓鱼连杆,就像喝不花钱的酒,可以浇块磊。年轻道士钓技相当不俗,也不见他如何补窝子,就接连钓了好几尾肥硕鲫鱼,道士闷不吭声,结果又钓着了几条,眼瞅着那只竹编鱼篓都快装不下了,道士只得硬着头皮解释一句,一锅炖不下,吃不完剩下的,可以带去市井鱼市卖钱,换点盘缠。
白泥点点头,转身离去。
撑伞老人没走出几条,听到身后传来鱼线骤然绷直、然后就是一阵大鱼拉线的声响。
听声音,白泥就知道是钓着大鱼了,老人替那道士高兴几分,也没想着看人遛鱼,片刻之后,道士高声喊道:“那位老伯,且留步,买不买鱼?!此鱼瞧着很是古怪,神异非凡,你瞅瞅,额头有字哩!”
道士此刻丢了鱼竿,盘腿而坐,怀捧着一尾得有半人长的金鳞赤尾大鲤鱼,伸手按住鱼额,满脸涨红道:“价格好商量!”
白泥转身笑问道:“说说看,什么字?”
道士兴高采烈,拍打鱼额,“泥金色文字,只余下一个半边的‘角’,贫道还依稀认得,其余痕迹如浅淡鸟篆,岁月太久,如古碑字迹漫漶不明了。只说鲤鱼额头有个角字,这等征兆,还了得?!可别是成精了,给贫道炖了吃多可惜,再说贫道也担心遭天谴挨雷劈,老伯,你看咱俩有缘,又是你家门口钓上来的大鲤鱼,不如买回家中养着,这等祥瑞之物,几颗神仙钱算什么,老伯你说是也不是……”
撑伞老人有些无奈,当我白泥是那种三岁小儿吗?你这外乡道士,钓鱼就钓鱼,怎么还骗上钱了。
不过老人还是耐心听着那个道士在那边胡说八道,也没揭穿对方,心想要是陈旧还在这边,估计双方有的聊。
天底下骗子作假卖古董,总之就是一张嘴,都靠讲故事,不是祖上传下来的,就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
老人就记得陈旧曾经说过一种走偏门的赚钱营生,某些临水的仙家渡口附近,常有骗子事先备好一条额头刻字的鱼,最好是那种卖相好的鲤鱼,必须是红色,金色更佳,用此鱼必然是走江河大渎水入海、多年之后复归陆地水域的话术,类似书上有载,某某君主曾经朱笔题字,敢情莫非就是这条,诸位仙师帮忙掌掌眼……再加上旁边安排几个托帮着起哄,率先开价,专门坑骗那些看过些书、又读书不多的山上神仙。
其实老人一直很怀疑陈旧自己就做过这种勾当,不然就是那种给人当托再事后坐地分赃的。
白泥叹了口气,这些无根浮萍一般的山泽野修,混口饭吃确实不容易,便挥挥手,示意那个道士别费劲了,去别处骗钱去。
嗡嗡开口,含糊不清。鲤鱼嘴边两条金色鱼须颤颤巍巍,悬空如水草飘摇。
道士愈发卖力,扯开嗓子喊道:“老伯,你听见没,这条鱼真会开口说话,实在太吓人了!内容听不懂,多半是别洲雅言。”
那条只差半步就能炼形成功的金色鲤鱼,确实从海中入大渎一路游来此地蕲河,散心而已,在那中土白帝城附近,它功亏一篑,未能鲤鱼跳龙门,境界跌跌不休,但是靠着一身残余道气与龙气相互缠绕的气象,沿途一众水府祠庙都不敢阻拦,它原本优哉游哉,好端端的,不知怎么就被这个好似守株待兔的王八蛋道士,用那种锚鱼的最下作手段给钓上岸了,这会儿还生疼,它忍不住骂道:“臭道士,赶紧松手!不当个人!”
道士满脸埋怨,唉了一声,赶紧伸手捂住那条太液池旧物的鱼嘴,“谈买卖呢,道友你先别说话。”
剑来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有张空椅子
大骊京城皇宫,皇帝宋和召集一洲五岳山君在御书房议事。
本以为那位南岳女子山君会找借口推脱,不曾想范峻茂竟然也来了。
宝瓶洲五岳,如今除了南岳之外的四座大岳,因为还在大骊王朝境内,所以名义上继续归大骊宋氏管辖。
其实按照当年国师崔瀺订立的盟约,战后大骊疆域退至齐渎以北,可是东岳碛山的祖山,其实位于大渎以南,但是这件事,跟南方仙府祖师堂门口立碑一事差不多,这些年都有些说法和小动作,等到正阳山那场观礼结束,异议就自行平息了。
离着约定的时辰,约莫还有两刻钟,今天的早朝还未退朝,皇帝陛下尚未现身,御书房议事,一般属于第二场,人数更少,也被誉为“小朝会”。
今天第一个到场的,不是近水楼台的北岳山君魏檗,而是中岳山君晋青。
随后是联袂而至的两位东、西两尊山君,碛山蒙嵘,甘州山佟文畅。
蒙嵘金甲佩剑如武将。佟文畅麻衣赤脚,就像个年迈庄稼汉,腰别一根碧玉材质的老烟杆。
接着才是魏檗,一身雪白长袍,脚踩一双蹑云履,腰系彩带,耳边坠一枚金色圆环。
最后是范峻茂,身穿墨绿长袍,腰悬一枚玉牌“峻青雨相”。她姿容清秀,算不得大美人就是了。
可能跟魏檗站在一起,别说大美人,连美人都不能算了。
五岳山君之外,齐渡长春侯杨花,宝瓶洲水神之首。大渎淋漓伯曹溶,神位仅次于杨花。
这两位大渎侯伯,几乎与晋青是同时到场,刚好可以闲聊几句,主要还是钱塘江风水洞老蛟出身的曹溶,与晋山君谈笑风生。
曹溶与掣紫山晋青是认识多年的旧识了,关系不错,这位旧钱塘长出身的老蛟,早年常去旧朱荧王朝地界游览。
晋青生前既非朱荧王朝的文官武将,也不是修道有成的练气士,只是贫苦采石人出身,常年开凿山石,篝火下缒,每次开采老坑砚材,都由晋青负责点燃一炷香,礼敬山神,按照采石人的习俗,若是一炷香顺利烧完,就可以进山开采砚材,但是有一次,香火中途熄灭,晋青不愿冒险,结果被开采官鞭杀而死,再将尸体沉水。晋青死后真灵不散,被旧朱荧王朝的中岳老山君青睐,先帮助晋青稳住魂魄,再安排一座土地祠庙塑造金身,之后一路提拔,不断升迁,晋青最终做到了被朱荧独孤氏朝廷封正的叠嶂峰山神,等到老山君遭遇一场变故,金身崩碎,晋青便顺利继任山君神位,成为掣紫山之主。
聊过了一些趣闻琐碎事,曹溶笑问道:“晋山君,我听说魏山君的自拟神号是灵泽?”
晋青点头道:“早知如此,我就跟礼部报备一个‘夜游’神号了,魏山君做事不地道,堵茅坑不拉屎么。”
曹溶说道:“掣紫山的几场夜游宴,都办得极有声色,山上有口皆碑。”
晋青嗯了一声,“都是跟魏山君学的,怎么办夜游宴一事,我们都是学生。”
曹溶大笑不已。
大渎长春侯杨花一直沉默不语。
她在闭目养神,横剑在膝,手里轻轻摩挲着那串金色剑穗。
按例高位神灵参与议事,大骊朝廷允许他们披甲、佩剑上殿。
屋内暂时只有他们三个。
其实不管是晋青,还是曹溶,他们看待高居神位二品的杨花,内心深处,其实也就是把她当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看待。
确实,杨花资历太浅,履历太薄,且……运气太好。当年就只因为是太后娘娘南簪的贴身侍女,便得以成为旧龙州境内那条铁符江的水神娘娘,等到战事落幕了,才去大渎补缺,她可曾做过什么实事,立过什么功劳?
反观与大渎长春侯品秩相同的晋青也好,神位比杨花还要低半阶的曹溶也罢,甚至是那些五岳储君之山的正统山神,论岁月,论声望,哪个不比杨花更强?所以他们私底下每每议论到杨花,都很不以为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