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收割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六月鹰飞
让他来跟哥比划比划看看谁更牛?
说不定后世诸葛亮的偶像就直接变成刘健了。
对于刘健来说,他最好是能借此刷出个几十万脑残粉,从此他魔法金币匮乏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刘协则在瞬间想到了,这些良种一旦培育成功,将会成为他手中一个无比有力的武器,可以让西汉的列侯贵族文武百官冲着他摇尾乞怜的大杀器。
只能说,pì股决定脑袋。
就算是来自于未来,毕竟是坐上了皇帝这张宝座,刘协首先考虑的是自己pì股下的椅子够不够安稳。
“哥这回可是给你开了霸王龙一样粗的金大腿。”
刘健拍着刘彻的肩膀道:“你要是觉得有必要,回头我再给你弄几台发电机和机床过来,咱不跟匈奴玩什么骑兵步兵了,直接上排队枪毙战术,从雁门关一路碾过去,杀光烧光抢光,多痛快。”
说是这么说,但是无论是刘健还是刘彻都清楚。
他们不能这么干。
在生产力和思维观念没有跟得上的情况下,qiáng开工业革命副本的代价是极为沉重的。
这一点看看历史书就知道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确实引领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在这个进步的过程之中,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极为残酷的。
欧洲羊吃人饿死了多少农民?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饿死了多少纺织工人?
每一个新发明的背后必然堆积着失业者的累累白骨。而放在西汉,这个情况将会更加的严重。以发展的历史观来看,这些人都是跟不上社会变革的被淘汰者。但是坐在刘彻的位置上,就不能这么看了。
那些都是他的百姓。
如果被历史淘汰的是匈奴人,刘彻可以不在乎。
如果被历史淘汰的是列侯勋贵,刘彻会掉下几颗鳄鱼的眼泪,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
但是如果被历史淘汰的都是些升斗小民,搞得关中乃至全天下怨天载道,那刘彻就笑不起来了。
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无数被拉上断头台的国王王后都是刘彻的前车之鉴。
无论如何刘彻都不想要步上这些前辈的‘后尘’
刘彻和刘健商量了半天。最终决定暂时搁置这些事情,先努力的搞好农业,努力的养活更多的人口。
把自己的基本盘打造稳定再说其他。
不过有一个东西却必须要及早的制造出来。
不管是刘协还是刘健,都知道如果要对匈奴开战,这样东西的重要性不亚于百万大军。
那就是羊毛纺织机。
时空收割者 116:计划
在西汉,针对匈奴的主流态度一直都是防备、敌视和仇恨的。
这样的主流态度的形成,儒家功莫大嫣。
后来的儒家是个什么样的玩意儿,暂且不提。
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现如今的儒家是吼叫着‘十世之仇尤可复也,况九世呼?”的战争狂热者。
这也是刘协对儒家代表着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严防死守,也知晓儒家彻底掌权之后那腐化堕落的丑陋嘴脸的同时,也不愿意出手将儒家赶尽杀绝的关键原因。
刘彻需要这种论tiáo。
两个同样巨大的国家实体,如果相隔遥远。比如汉朝和罗马之间隔着一整个西域,互相鞭长莫及那也就算了。像匈奴和汉朝这样连在一起的两个巨大的国家实体,不打出个雌雄来是绝对不会罢手的。
后世华夏和毛熊隔着一个蒙古国还互相看不顺眼,要不是两人头顶上都有一个山姆大叔吸引仇恨让两者有了通力合作的必要和前提,保准要人脑袋打成狗脑袋。
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上毛熊和华夏之间你坑我我坑你的剧目也是一次次不停的上演着。这还是在一系列的历史原因让后世华夏和俄国毛熊之间有过一段蜜月期的,关系良好的前提下。
像汉朝和匈奴之间这种,不打到一方彻底跪地投降,或者双方都没有力气再打下去的情况,是绝对没有任何可能和平共处的。
即便是在如今,匈奴的攻略方向逐渐西移,放弃汉朝这个啃不动还有可能崩掉自己门牙的硬骨头,向着身娇体柔的西域进发抢掠的背景下,西汉和匈奴之间的摩擦也是一日不休。今天你杀进来烧杀我的村落,明天我杀进去,抢掠屠杀你的牧民,是在雁门关一代,匈奴与西汉交界处经常上演的保留性剧目。
西汉和匈奴没有彻底打起来,打出一个你死我活。
根本的原因不过是双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同时在双方的内部,都有一股甚至好几股势力疯狂的扯后腿。西汉这边是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王,而匈奴那边则是前代右贤王的残余势力。双方都不想发生那种自己在前线拼死拼活还没出结果,就被反对派从背后捅了刀子的情况。换言之,双方的统治集团,都不希望面对必须要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其他人来处置的局面。
可以想象的是,那绝对没有任何的意思可能产生好结果。
换言之,一旦双方都处理好了自己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且累积了至少是自己认为相当有把握获得胜利的力量之后,这一战在所难免。
匈奴可能未必,因为从此并在这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匈奴的战略重心一直倾斜于西域。
别忘了匈奴的政体构成,更像是一个qiáng盗的结合体。
而相比于骨头硬的能崩坏牙齿的汉人,西域小国之人的骨头无疑要软的许多。西域小国林立的状况也注定了那块地方不太可能统合起一股能够对抗匈奴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因为发达的商业贸易的缘故,西域城市普遍非常富有。
既然是做qiáng盗的,哪里有放弃软弱而又富有的肥羊,非要去啃硬骨头的道理?
而汉室,是非要打这一仗不可的。
雁门关以西乃至河套地区,就像是中原王朝的咽喉。
即便是小国,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则谁做统治者也不会把自己国家的咽喉重地放置在敌对国的占据之下的。
区别仅仅是这一战要打到什么程度?
是只要收回河套之地就好?
还是要杀入草原,报平城之仇,复吕后之辱?
或者更甚一步,彻底的吞灭匈奴,将广袤的草原乃至西域纳入汉朝版图之中?
在西汉,绝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第二种。
以丞相周亚夫为首的一帮将军们,却觉得第一种结果也并非不能接受。相比于复仇,将军们更看重实利。
而一旦夺回河套地区,平城之仇,吕后之辱也算是报了。
至于第三者,西汉最疯狂的战争贩子也不敢想这种事情。
那可是匈奴!
会这样想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刘彻,一个是刘健。
事实上刘彻和刘健之间很多针对匈奴的讨论,都是以彻底吞灭匈奴,彻底并且尽可能永久的占据匈奴广大草场为目标的。
刘协也就只有跟刘建在一起的时候能够谈谈这个,他要是在这个时候跟其他人谈起彻底吞灭匈奴的话题,只怕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他们的君上可能已经疯魔了。
西汉和匈奴之间在不久的未来,在准备好了之后是必定要开战的,刘健和刘彻都很清楚彻底吞灭匈奴对于中原王朝的重要意义。
但是此时在西汉政坛上同样活跃着一股和平主义者,他们很好的充当了每次匈奴挑衅之后朝野上下一片喊战之声中负责泼冷水的角sè。
这些泼冷水的角sè基本上有两种,第一种是以御史大夫晁错为首的,担心打不过。
平城之耻吕后之辱殷鉴不远,匈奴的实力仍旧非常qiáng大,更何况汉朝这边还有一大堆扯后腿的野心勃勃的诸侯王。一旦对匈奴开战,胜了还好若是败了甚至只是打成一场持久战,转眼间就可能是天下倾覆的局面。
当初刘彻的老爹深夜披甲持剑召见将军们的时候,就是因为晁错的力阻才没有掀起一场旷日持久尸横遍野并且胜算不高的战争。
第二种人则认为打了匈奴也没有好处,这一派基本上以汉室政坛上的黄老派中的部分为主要力量。
“匈奴盐碱水草之地,我汉室取之无用,徒费力气。”是这些人经常宣之于口的论tiáo。
基本上就相当于后世鞑清表示‘我天朝地大物博,什么都不缺’一样,属于政治力量中保守派里的保守派,但是偏偏这个保守派所拥有的力量还算是比较qiáng大的。
针对第一种论tiáo解决起来很简单,只要把汉室的诸侯王们都给压服了就好。这一点上,刘彻的便宜老爹在历史上就干的很好。在小猪即位之前把有野心有能力的刘姓诸侯王犁了一遍又一遍,否则小猪的推恩令能不能执行下去,都是一个问题。
现如今刘彻的便宜老爹比历史上早死了许多年,这个摊子要比历史上留给小猪的那个烂不少。
但是毕竟最有威望,最有能力,也最富有的刘濞已经挂了,剩下的人要收拾也不是太难。
而针对第二种论tiáo的关键武器,就是羊毛纺织机了。
羊毛纺织机一旦出现,西汉社会就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兴行业。这个新兴行业能够带来多么庞大的利润且不提,更关键的地方在于这个新兴行业一旦出现,那么属于匈奴的广袤草原和牧场就再也不是‘取之无用’的jī肋,而是遍地真金白银的宝地。
羊毛衫,羊毛地毯,这些保暖而又华贵的新产品能在带来巨大的利润的同时,会让许多从来不关注草原的人将自己的目光钉在了那片绿sè的海洋上。
那个时候从新兴行业之中得到好处的人,会疯了一样的推动战争的展开,并且绝对不会出现小猪朝一样出现打赢了又还回去的情况。
汉室的羊毛商人,以及从羊毛贸易之中得到好处的既得利益者,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彻底且永久的将草原占据下来,绝对不会再还回去。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些人必须要看到并且认识到,汉朝拥有战胜并吞并匈奴的能力。
刘彻也不可能脑袋发晕到在没有必胜把握的前提下掀起对匈奴的战争。
同时,征服匈奴对于刘彻而言还有更大的好处。
那就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将会彻底被打通,连通汉朝、草原、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富的流油的贸易路线将会落入刘彻的掌握之中。
通过这条丝绸之路,对西方世界进行经济掠夺,在提供经济转型的必要资源资金的同时,还能拿来给汉室普罗大众发福利。掌握了丝绸之路,刘彻就有充足的把握可以掀起工业革命而不用担心被掀下皇椅,甚至cào作得当的话,他的位置反而会因为工业革命而越加的稳固。
只不过不是现在。
两个人在芝房殿里从白天谈到黑夜,刘彻拿起了那本从谈话开始就被放到一边的九yīn真经,认真的冲着刘健问道:“哦对了,再问一遍,这玩意儿到底是不是真的?”
“你可以自己练练试试看啊。”刘健笑了笑:“我反正是可以练成,你……我就不知道了,你要是有兴趣就试看看。”
九yīn真经当然是真品,刘健从周伯通那里磨来的。虽然刘健自己还没有练过,但是这本武功秘籍确确实实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方面是因为周伯通的人品确实不错,而且这份九yīn真经是给毒岛冴子的,练成了先天功的毒岛冴子在周伯通看来就是王重阳天然的继承人,他不太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动什么手脚。
另一方面,刘健也毒岛冴子也都从头到尾的将这本九yīn真经看过十几遍了,确确实没有看出任何问题,拿着的时候系统也给了可以修炼的提示。
但是刘健仍旧有所疑问。
他想要试试看除了自己这种拥有升级系统的人之外,其他世界的人是否也能练成武功。
西汉世界的人和他那个世界的人基本相似,这里没有任何超出科学常识的东西。
除了一个穿越者主角。
至于那么多武功,为什么偏偏要选择九yīn真经。
仅仅是因为九yīn真经名气大而已。
如果刘健给刘彻一本五虎断门刀……虽然五虎断门刀是相当厉害的江湖绝技,但是这种武功决计没有办法勾起刘彻的好奇心。
最大的可能……看一看,就放到一边去了。
如果刘彻练不成九yīn真经,刘健还贴心的为他准备了下愚之人也能练成的龙象般若功。
如果试验成功,他还准备将龙象般若功前几重在军队之中进行普及教授。
绝对能让汉朝的士兵战斗力再上一个台阶。
一汉当五胡?
到时候一汉当十胡只怕都不止。
时空收割者 002:割发
接近之后,刘健看这些人看的更加清晰了。
这些人明显是游牧民,但是却不像是常理上的游牧民族那样身材矮小。
他们身材高大,有着古铜sè的肌肤,眼睛是黄褐sè的,头发则是黑sè的。qiáng健的肉体大片大片的裸露在外,穿着皮衣和皮裤。他们的头发很有特点,所有人都将自己的头发向后梳拢成一只长长的辫子,有的人的辫子长,有的人的辫子短。但是最短的也垂到背部。
他们使用的武器,包括短弓和一种奇形怪状的弯刀。
那是一种弧度极大的弯刀,在刀柄前面弯成一个勾月,与其说是弯刀,更像是镰刀。只不过刀刃不像是镰刀那样开在内侧而是开在外侧。
他策马冲向刘健,在冲到刘健面前的时候用力砍下。
速度极快。
但是在刘健看来,太慢了,而且毫无威胁。
没有用任何技巧,他想要给这些不知道是哪个民族的游牧骑兵更深刻的震撼。所以他单手抓向了这个人砍下来的弯刀。
手掌和弯刀交接,刘健紧握住。战马的冲击力让弯刀在他的手中发出钢铁摩擦和金属扭曲的刺耳声音。
握住,一拽!
这个看来颇为娴熟的游牧骑兵就被刘建拽着摔下马来,刘健没有再动手。
他一脚踢在了这个游牧骑兵的咽喉上。重击踢碎了他的咽喉,让他仰着咽了气。
刘健从不会对想要威胁自己的人手下留情,一次也不。
尽管他并不是喜欢杀人,但是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不介意杀人,杀更多的人。
只不过,这是必要的。
想要让他们认真听自己说话,首先要让他们害怕自己。
那么杀掉其中一个人够吗?
第一个人的死显然让他们惊讶了,被踢碎了喉咙咽气的同伴,被蛮力扭曲的弯刀都让他们惊讶。
但是他们显然没有害怕,而是愤怒了起来。
“他杀了科斯!”
“杀了他!”
“剥了他的皮!”
显然不够。
他杀了一个,并没有让这些人恐惧,反而让这些人愤怒!
刘健没有试图跟他们进行交谈,虽然他能听懂这些人说话的意思,他也刻意让自己说话的意思让这些人听懂。但是他深知尝试着跟这些完全不将他放在平等地位上看待的野蛮民族进行和平的交谈是完全无用的,反而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软弱可欺。
如果不够的话那也很简单,继续杀就是了。
这群游牧骑兵一共有十二人,扣掉刚刚被自己杀掉的那一个,还剩下十一个。
十一个,也许自己需要杀掉五六个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充足的恐惧。
所以,面对这些游牧骑兵的谩骂。刘健只是站直了,摊开了双手,对着他们招了招手。
来吧。
简单的动作,除了那种掌掴代表求婚的诡异民族之外,任何民族都应该明白这个手势的意思。
挑衅。
愤怒的游牧骑兵向着刘健发动了冲锋。刘健稍微移动了几步,把程采薇遮挡在自己的身后。
他倒是不怕这些游牧骑兵,不过程采薇的身上却没有任何武功。
时间太短,他还没来得及教程采薇学武。
如果这些游牧骑兵冲到程采薇的身边,这绝对不是程采薇能够应付得了的状况。
而后其他的事情就简单了。
交手,称之为战争明显太小了。
称之为战斗明显太轻松。
应该算是单纯的一面倒的屠杀吧。
即便面对着十几个愤怒的游牧骑兵,刘健仍旧有闲工夫思考这些不着tiáo的问题。
就像刘健所想的那样,这场战斗称之为战斗明显太过轻松了。跟哪怕是十几个人打斗,如果这十几个人完全没有伤害到自己的能力。战斗开始的快,结束的也快。刘健杀了四个人,将剩下的七个人打倒在地,夺走了他们的武器之后将其中一个人踩在脚下。
“你们可以好好听我说话了吗。现在,告诉我你们是什么人,这里是什么地方?”
“多斯拉克人不会放过任何敌人!因菲卡(外邦人),你会死的,我要割断你的喉咙,在你死去之前,只能痛苦的挣扎。”
“多斯拉克人?”刘健笑了笑,单手抓着他的头发把他拎了起来,右手捡起一片刚刚被自己拧断的弯刀:“是这样吗?”
一用力,锋利的刀锋割开了他的喉咙。
把这个仍旧挣扎着没有断气的游牧骑兵甩到一边,
如此,刘健又杀了两个人。
擦了擦沾满鲜血的手,刘健看向第三个人:“所以,现在你可以跟我好好说话了吗?”
第三个人,刘健能看到他眼睛肿的犹豫,所以等待着。
很快,他掏出了小刀却并没有袭击刘健,而是将自己脑后的辫子割了下来,丢在刘健的脚下。
“如你所愿,我的主人。”
刘健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
一番询问之后,虽然没有彻底的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身在何方,但是从剩下来的这些骑士口中,刘健倒也大概了解了现下的位置。
这块草原到底有多大不清楚,但是至少清楚了这些人将这块草原称之为多斯拉克海,多斯拉克是个含义颇多的词汇,既可以表示宏大、庞大,也可以表示牧草,同时可以指代马。翻译过来的话意思应该是马纵情驰骋的庞大的草的海洋,简称大草与马之海……有点难听,还是叫多斯拉克海得了。
而这些人,则是这片多斯拉克海的主人,生活在多斯拉克海上的游牧民族多斯拉克人。
这些人从属于从属于一个叫做佐卡的卡奥,是他的部族。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在林奇寇的率领之下进行捕猎。
顺便一提,林奇寇就是第三个被刘健割喉的家伙,正因为刘健杀了林奇寇,剩下的这些人才会选择投降。
卡奥在多斯拉克语中与寇同样是首领的意思,只不过卡奥的称号更高一些,算得上是首领的首领。
在这些多斯拉克人的口中,他们的部族被称之为卡拉萨,卡奥则是卡拉萨的首领。而卡奥会将自己的卡拉萨分散成数量不等的卡斯,卡斯的首领则被称之为寇。
时空收割者 003:冰与火之歌
在第一个投降者出现之后,很快就有了第二个投降者。
最终剩下的是三个人。
卡丽,就是那个在最开始的时候割掉辫子向自己投降的多斯拉克人。
不只是他,另外投降的两个人,艾戈和安卡罗也在投降之后割掉了自己的脑后辫子。并且卡丽还将死去的多斯拉克人的辫子割了下来献到了刘健的面前,然后将这些辫子和死去的多斯拉克人的尸体和死去的受伤的战马一起火葬。
在火葬时,他们唱起了多斯拉克人送魂。
很简单的歌曲,大概意思是保佑死去的朋友永远骑着骏马,奔驰在夜晚的星空。
刘健一直看着他们cào作,听着他们唱歌,没有阻止也没有询问。
在知道的很少的前提下,询问并不是了解的最佳途径,倾听才是。
反而倾听才是,这三个人在一起说话的时候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足够刘健对于多斯拉克海的形势以及多斯拉克人的文化进行一个粗浅的分析。
三个人的名字,分别叫做艾戈,安卡罗,卡丽。
刘健发现这些多斯拉克人的名字很有意思。
他们的名字很简短,同时在多斯拉克语之中都是一个形容词,艾戈是迅捷的,安卡罗是qiáng壮的,而卡丽的意思则是漂亮的。这名字刚好与他们自身的形象十分符合,艾戈生的jīng瘦矮小,大概不到一米七,他的速度应该非常快。不过这个非常快是对一般人而言的,对于刘健来说,他那比一般人快的多的速度在刘健的眼里并没有什么不同。
安卡罗是一个十分高大的男人,大约二十出头的样子。
至于美丽的卡丽……他长的确实有点女相。
华夏人的名字代表着长辈对于晚辈的美好祝福和期望,而多斯拉克人的名字更像是针对自身的形容。速度快的就叫迅捷的,身材高大壮硕的就叫qiáng壮的,至于刚刚被刘健所杀掉的多斯拉克寇林奇,林奇这个词汇在多斯拉克语言之中表示猎人、食肉者、掠食者等多重意思。
除此之外不管地位高低,多斯拉克人统统没有姓氏可言。
没有姓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姓氏的出现,代表着血脉认同的流行。
不管是在哪个民族,哪个文化之中,相同姓氏的人之间总会比其它人更加亲近一些,发展到最后就会形成类似于华夏的宗族文化,在这个前提下,民族主义才有可能生根发芽。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