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女学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芝麻如意卷
不过目前估分才是最重要的事,袁老师就开玩笑似的说了这么一句,然后给了苏叶一份参考答案还有一张估分条,跟她说:“你就留在学校估分吧,尽早把分数估出来,我也放心一点。”就把班里的钥匙交给她了,让她用完教室再把钥匙还回来。
苏叶回班的时候看见好几个人,包括徐璐和乔豆豆都在班级外面的走廊上站着估分,就忙过去打开教室的门,让大家进去。
几个人各自占了一角开始安静的估分,陆延就静静的坐在苏叶旁边,看她旁若无人的一题一题的计分。
从语文开始,主观题多扣一点点分数,苏叶自诩作文写得不错,不过也平时多扣了两分,最后得分129。数学比较简单,前天做过什么题都还历历在目,苏叶第一遍估出150的满分,她不敢相信,又重新估了一遍,结果还是150,不过为防万一,减掉两分,148。文综比较复杂,最后结果是265。英语则是138。
最后总分是680,比苏叶平时模拟考的成绩足足多出好几十分。
徐璐估的分数是626,比她平时的成绩也多了几十分,她本来不敢相信,但是看了苏叶估的分数,立刻就不怀疑自己的估分了。乔豆豆比徐璐稍差一些,不过也是险险上了600分,看来念一本都是没有问题了。
苏叶记得这一年的分数线文科偏高,不过乔豆豆估的分数也高出一本线三四十分了。
等教师里几个人都走了,苏叶几个锁上教室门,去办公室送分数条了。
袁老师看了苏叶的分数条,眼睛里都溢出笑来,说:“看来今年我们学校又要出状元了。”
另外一个老师就忙问:“多少分?”得知680之后就说,“刚才报上来最高的那个分数是649对吧?”然后几个老师都说要是苏叶估分准的话,市文科状元是没跑了。
袁老师可乐坏了,苏叶这分数要是准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在全省排上名次,他这个做班主任的实在太有成就感了。
从学校出来,苏叶跟徐璐乔豆豆去对面吃丸子,陆延付款。乔豆豆就说:“咱们不能只吃个丸子就把陆延给放过了,咱们得去吃大餐才行啊!”
只要苏叶高兴,陆延自然是无所谓的。大家各自打电话回去报备了一下,就满大街找饭店去了。
重生女学霸 省文科状元
省文科状元
陆延留到苏叶填报完志愿才回北京,不过说好过几天还来。
在袁老师的建议和苏叶的坚持下,最后填报的第一志愿还是b大中文系。其实袁老师私下里感觉有点可惜,因为以苏叶的估分应该可以念b大的经济或金融专业,不过苏叶对这方面没什么太大兴趣,所以最后就选了中文。
在很多人心里,中文类似于哲学,都是最无用的专业之一,比较火爆的专业比如金融、经济或者法律,只要大学毕业出来就是个“人物”,总之随便哪一样都比中文强百倍。
苏叶的大伯苏德永给苏铭泉打电话,知道苏叶估了近七百分,心里那叫一个酸,后来又听说苏叶坚持要报中文,又高兴起来了——他儿子估了570分,也是妥妥的一本线以上,不过报的是本省财经大学的金融系,虽说通知书还没下,苏德永已经俨然是一副成功人士他爹的姿态了,跟人说起话来都是指点江山俾睨天下的样子。
陆延是6月中旬回的北京,一直到苏叶去学校接受采访的6月底还没回来,不过俩人电话不断,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苏叶也从电话里知道,陆延的妈妈罗珊珊最近盯他盯得很紧,不准他往这边跑。另外,虽然陆延没有明说,但是苏叶也能感觉到,罗珊珊已经知道她的存在,并且对于陆延跟她的恋情并非支持的态度。
经过跟陆延这么久的相互了解,苏叶大概也知道陆延家是个什么状况了,总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陆延家里的事也绝不少。
当年陆延匪夷所思的从北京的顶尖中学跑到这四五线小城市读高中,原来就是因为他爸妈闹得实在不成样子,他一气之下要跟他爸妈决裂,独自一人从北京跑到这里找陆爷爷。
罗珊珊是陆延外公罗将军的小女儿,罗将军是最近才从部队里退出来的,不过因为他之前的功勋,所以在部队里还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罗将军一生中有四个孩子,但是其中两个都没活过一岁。如今大儿子罗红军在英国定居,开了一家私人医院,娶的也是英国女人,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无子无女,因为种种原因,罗将军曾宣布不认这个儿子了,目前两边闹得很僵。
小女儿罗珊珊则常伴罗将军身边,一直都是罗将军的小棉袄,连带陆延也是罗将军的心头肉,打小就常常被罗将军抱着出去。
但是说起陆延的爸爸陆明,那可真算是一段传奇了。当年陆明年纪轻轻就背井离乡,去往北京闯荡,刚开始手里那点钱只够他在北京的天桥上摆地摊的,渐渐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再加上陆明着实很有生意头脑,手里就攒了不少的本钱。
后来他想要把生意做大,就找了朋友一起去银行申请贷款,正巧遇上了刚进银行工作没多久的罗珊珊。
罗珊珊虽长得只能算是娇俏,但居移气养移体,自有一股不同于普通人的高傲气质,一眼就看上了眉眼俊俏身材高大的陆明,陆明也对她很有感觉。
不知罗珊珊在家里跟罗老将军闹了多久,最后陆明顺利的跟罗珊珊结婚,两口子也过得和乐美满。
有了本钱,有了人脉,陆明做起生意如鱼得水,发展到如今,已经涉足地产、酒店、旅游投资、连锁超市等行业,财富无可计数。
不过渐渐的,陆明越来越风光得意,成功男士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小女生像飞蛾扑火一样的黏上来,而罗珊珊却年华逝去,心里的怀疑就日渐滋长。终于有一天罗珊珊拿着私家侦探拍的照片去质问陆明,问他在外面到底包养了几个小三,陆明自然不承认,两边就大打出手。
罗珊珊回到娘家哭死苦活的要离婚,还抓着陆延问他以后到底跟谁,陆延一气之下就说谁都不跟,自己走了。
罗老将军见罗珊珊闹得不像话,就雷厉风行的直接把律师叫来,当着罗珊珊的面盘点他们夫妻俩的资产,很快就把离婚协议书弄了出来,结果罗珊珊只是想要拿离婚吓唬陆明,并不愿意真的离婚。罗老将军自然知道自己女儿是怎么想的,叫律师也是为了逼她面对问题,就把陆明叫来,亲自把这件事压了下去。
不过等到事情平息的时候,陆延早已经高一开学两个月了。
后来的事苏叶也都知道了,为了陆延留学的事,罗老将军亲自出马,在高一下学期把陆延接回了北京。
本来说的是25日这天早上八点开通查询热线,但是苏铭泉和杨牧,一个守在电话机旁边不停拨打,一个守在电脑前面不停搜索,都没有查到分数。苏铭泉给苏德永打电话,也是说没查到。
焦急的等到了上午十一点左右,查询热线终于开通,杨牧忙喊苏叶把准考证拿过去,苏铭泉和苏叶都赶紧跑过去围在电话机旁边,杨牧手里拿着笔,已经在纸上写好了“语文数学”等字样。
分数与苏叶预计的基本相同,语文多了四分,数学的确是满分,比她预计的148多了两分,文综和英语都是刚刚好,总分686。
因为都在预料之中了,苏叶也不怎么激动,但是苏铭泉和杨牧都是一块大石落了地的感觉。
杨牧后怕的说:“我一直担心小叶儿估分不准,听说小区里有个女孩子,去年估分多估了四十分,最后哪都没考上,只能复读。”
苏铭泉这边已经高兴得把手机掏出来四处打电话报喜了,杨牧在一边提醒他:“别忘了给小叶儿姥姥打电话,她前两天还打电话来问呢!”
苏叶见已经没自己的事了,索性回屋去给陆延发短信,告诉他分数查出来了。短信还没编辑好,家里的固定电话又响了,苏铭泉赶紧接起来,却是苏叶学校的校领导。
校领导亲自打电话来,告知苏叶是这一届的省文科状元,话里话外一直在夸苏铭泉他们做家长的负责任什么的。两边都是交际型人才,你来我往互相夸奖,那叫一个红光满面春风得意啊。
这是市里第一次有省高考状元出现,所以不仅学校里,甚至市里省里都有奖金要发给苏叶。这还不算,苏铭泉工作的那家宾馆周老板听说了,也要以企业家的名义给苏叶发两万块奖金,最后被苏铭泉好说歹说的婉拒了。
苏叶在县里念的那所初中后来也把写着苏叶名字的恭贺横幅挂在了校门口,下面落款写的是“2006年省高考文科状元苏叶母校贺”。
县里一家老资格工厂大手笔的联合县政府,给了苏叶十万块奖学金,不过苏叶因此不得不去参加一个仪式,还有仪式之后的饭局……
省里和市里的几家电视台、报社都跟学校说了想要来采访苏叶和苏叶的老师们。苏叶只觉得头大如斗,按她本性来说,哪一家的采访都不想接受,什么仪式什么饭局,都跟她没关系,但是如今她完全不能自己做主。如果一口回绝的话,老师们会怎么想,学校会怎么想,遇上这么好的宣传机会,学校绝不可能轻易放弃的。
不过苏叶只不过在家里跟爸妈抱怨了两句,苏铭泉就恨铁不成钢的说:“采访有什么麻烦的?不就是说几句话吗?这都是光宗耀祖的事,别人想去还没得去呢!”苏铭泉上回带着苏叶回县里领奖金时着实露脸了一回,他全程都是苏叶的代言人,到现在还回味无穷呢。
可惜目前都没有哪家媒体想要来家里采访省文科状元的家长的,不然苏铭泉肯定要先去美容院做个脸再说。
这天就是去学校接受采访的日子,市里的媒体采访分别安排在上午八点半和九点半,省里的听说是下午来,总之一天之内能弄完就最好了。
苏铭泉一大早起就如临大敌,上电视是一件多么大的事啊,多少人一辈子也上不了一回电视,到时候那么多人都能在电视上看见苏叶,所以一定要郑重相待才行。
苏铭泉也没去上班,就在客厅看电视,抬眼见苏叶穿了一套运动短袖装出来,就立马提意见:“你不是有裙子吗?我上回见你穿的那一件粉红的好看,怎么不穿那一件?你穿个运动服多不好,一点都不正式。要不要先去做个头发化个妆再去学校,我看她们小女孩上电视都是先做头发化妆。”
“哎呀没关系的,爸,中学生就应该艰苦朴素,不应该讲吃讲穿,我一个文科状元要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人家会怎么想我?”苏叶忽悠苏铭泉,但是苏铭泉说的那些做头发化妆的上电视小女孩,应该是参加模特大赛的吧……
苏铭泉一想,好像确实是这样,他还从没见过哪个整天爱打扮的学生能考好的——实则是他那个年代的学生几乎没有人爱打扮。
苏叶被苏铭泉开车送到学校门口,刚好袁老师出来接她,苏铭泉就忙下车跟袁老师寒暄握手,又邀请他回头参加苏叶的谢师宴才走。
学校里风景最好的地方就是东北角的小花园了,说是小花园,其实一朵花也没有,只有一个勉强算得上古色古香的亭子,还有一棵大树,连学生都不乐意来这里。
采访地点就被定在了小花园,本来校长说了让大家在他的办公室拍摄,因为办公室有空调,又气派,不过人家说了,校长办公室不接地气,还是露天的小花园比较好。
苏叶的老师们除了袁老师来了,还有数学老师和历史老师也来了,大家各自说了些苏叶平时的表现什么的,当然都是夸奖的话。苏叶就更简单了,她早就准备好了几套说辞:学习经验、平时爱好、对以后的展望等等。
果不其然,每个记者问的都是大同小异的话,不过下午省里的媒体来的时候,校领导也出面了,陪同苏叶的老师却只剩下了袁老师一个。
这一阵风光总算是过去了,除了连小区门岗都认识了苏叶之外,苏叶基本上没有感觉到生活中有其它变化。
对了,还有苏铭泉整天盯着市电视台和省电视台看,还拿摄影机把苏叶上镜的片段都给拍了下来存到电脑里,以后时常拿出来跟杨牧一起欣赏一遍。
重生女学霸 度假(一)
度假(一)
苏叶稍闲一点的时候开始打听朋友们都考得怎么样,徐璐的分数比估分少一点点,她报了上海的学校,准备学新闻专业。
乔豆豆的文综意外的比估分多了十几分,她全家都高兴死了,因为她家有亲戚在上海做生意,最后也报了上海的学校,不过跟徐璐的学校不同,她学的是经济类专业。
李青青跟苏叶的堂弟苏云飞一样,都是勉强上一本分数线,她报了本省的一所一本院校,就在省城,刚好她爸爸给她在省城买了一小套房子,户口已经跟着房子迁过去了。
虽然大家都很想在一起,不过终究还是各自奔着梦想去了。
苏叶班里的同学考到一本分数线以上的足足有四十人,袁老师也因此拿了不少学校的奖金,更重要的是,这一年高考成绩下来后,袁老师的名头更响亮了。
下一届学校领导准备还让他从高一带火箭班,不少人打听着想要把孩子送到他班里去,虽然是暑假,他也忙的不得了。而且袁老师年龄不算特别大,在学校里的发展前景显然越来越好了。
苏叶打听了一圈,没有一个熟悉的人跟她一起去北京念书的——对了,如果裴帅也算熟悉的人的话,那么勉强只有一个。
没几天,乔豆豆打听到高一时的班长张若洋考去了厦大,而他曾经的同桌王侃则意外的考上了北京的一所一本院校。
王侃的爸妈简直要乐疯了,王侃最近也玩疯了,刚从西藏旅游回来,就听张若洋说起以前的同学乔豆豆苏叶她们,立刻大手一挥:“好久没聚了,正好把她们叫来一起玩!”
苏叶她们按时赴约,到钱柜某大包之后一开门,里面已经乱七八糟好多人了,有人正在吼伤心太平洋,听得苏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虽然光线昏暗,但是也能看出好多人都不认识。
徐璐小声说:“走错门了吧?”
苏叶犹豫了一下,这里明显都是学生,应该就是王侃叫的人吧,而且门边坐着的几个玩骰子的女生看见她们之后也不玩了,只顾着盯着自己看。
正在这时,那边卫生间门一开,张若洋出来了,一眼就看见苏叶三个人,忙招呼:“来来来,这边坐。”
黑色大l型的沙发上三三两两坐着几个人,角落里突然有个声音大叫:“副班长来了!”然后一个黑乎乎的身影就冲了出来,把苏叶吓了一大跳。
乔豆豆“啊”了一声往后退了一步,看清楚是个人之后抚着胸口说:“妈呀,我还以为那边没有人呢!”
原来是穿了一身黑的王侃,他的皮肤被西藏的强紫外线晒得黑中发紫,坐在黑色沙发上就完美的与沙发融为一体了。
王侃跑过来,随手拍了乔豆豆一下,颇有些委屈:“真有那么黑吗?”
张若洋骂他:“你自己不会照镜子啊,跟你说了几百遍了你都不相信,逢人就问!”
在场的几乎都是王侃班里考得不错的同学,一听说苏叶来了,纷纷跑过来围观,这种近距离调戏省文科状元的机会显然大家都不想错过,就都起哄让苏叶唱歌。
唱歌、玩游戏、听别人唱歌、玩手机,包间里闹哄哄的,苏叶安静惯了,只觉得头疼。
晚上九点多的时候,杨牧打了好几个电话催苏叶回去,苏叶就趁势跟王侃张若洋告别。包间里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走,还有人叫嚣着要玩通宵。考上大学之后,他们似乎真的就完成了人生中唯一重要的事,剩下的就是用几十年的余生来犒劳自己高中三年的努力。
王侃张若洋把苏叶乔豆豆她们送出来,王侃手里拿着摩托车钥匙要去送苏叶她们回家,不过他喝了酒,身上一股子浓浓的酒味,苏叶她们哪敢让他送,最后还是张若洋到路边拦出租车把苏叶徐璐三个人各自送回家。
第二天下午王侃给苏叶打电话,问她大学开学的时候要不要跟他一起走,因为他爸爸开车送他过去,被苏叶婉拒了。好不容易考上名校,苏铭泉和杨牧已经准备好去参观一下的,怎么可能让苏叶一个人扛着行李去呢?
七月初苏叶一家回县里住了几天,如果不见到这些亲戚们,苏叶几乎感觉不到他们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尤其是舅舅舅妈他们。
说起来苏叶这几年就连过年时去姥姥家都没见过舅舅舅妈他们,因为女儿走娘家都是同一天,舅妈回娘家的时候杨牧也回娘家,其它时间大家避而不见也算是共同的默契吧。
人们用“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来形容一个人不会永远处于低谷,也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万事不要做绝,如今看起来落魄到在路边捡破烂的人未必不会一朝飞黄腾达,而那些看起来风光得意的人也未必不会突然锒铛入狱。
这个道理大约是某些人不懂得的,不过没关系,至少那些当年落井下石很欢腾的人现在一定知道,苏铭泉一家是彻底发达起来了。
除去老家的院子不算,县城里一处三室两厅,工业园区一大片地,共计厂房仓库十二间,路边大楼一栋,仅一楼的门面就有十六大间,还有在新开发的步行街抢到三间连在一起的好地段商铺。市区住宅一套,那栋已拆迁民房最后补偿了三套房子,两套120平的,一套90平的。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有心人自然打听得到,暗地里苏叶做期货挣到的钱已经积累了九百多万——仅仅从05年11月份到06年7月份每桶油就足足涨了近20美元,而且从8月份开始的大幅下跌又给了苏叶一个挣钱的机会。
某次杨牧在街上遇见一个老朋友,那人就打听苏叶有没有谈恋爱:“我认识一户人家,父母都是公务员,家里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正在上大二,长得可好了!你要是愿意,我回头就跟他们家人说说,让两个小孩先接触接触?”
杨牧苦笑不得的拒绝了,只说苏叶年纪还太小,不开窍,回去之后也没跟苏叶说。
苏叶偶然间在姥姥家见到舅妈他们,看他们脸上都是有些讪讪的,心中不无感叹。还在短短三年前,亲戚们见了他们都是避之唯恐不及,伸手相助的几乎没有,现在却又都重新厚了脸皮过来套近乎。
见杨牧跟舅妈仿似没事一般聊着家常琐事,苏叶心中还是不能接受。可是杨牧说,那只不过是为了老父母,毕竟是血浓于水,如果子女间反目成仇,老人就是断了气也合不上眼。
苏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无法接受,反而是当年做得最绝的姑姑一家是她比较欣赏的,因为姑姑全家到现在还是跟苏叶一家老死不相往来,倒颇有些骨气的样子。
当年苏叶全家搬到市里的目的就是为了苏叶上学,如今这个任务已经圆满完成,苏铭泉的工作也是可有可无,杨牧就有些犹豫——要不要从市里搬回来呢,毕竟亲戚朋友们都在县里,也更方便照顾老父老母。
可是市区里生活更便利,而且苏铭泉现在的老板已经跟人洽谈好了开商场的事,他觉得苏铭泉值得信任,想要让苏铭泉主要负责那边。
苏叶上学之后,杨牧肯定是要再找份工作打发时间的,县城里机会少,所以苏叶也希望他们以后留在市区里生活。
没有经过多少讨论,大家都同意了以后定居在市区里。杨牧说:“小叶儿以后从学校回来也方便多了,坐火车坐飞机都是直达,不用转来转去的。”
七月中,因为裴帅顺利考入b大,获得家里长辈奖励的出国游。考上军校的赵萌萌,还有考上北京另一所大学的何丽娜,当然还有即将念高三的夏梓衡,都被他邀请一同出国游玩。
陆延终于有借口脱离罗珊珊名为“补偿母爱”的严密看管,就赶紧把苏叶也拉入了伙。何丽娜对苏叶是久仰大名,赵萌萌也对苏叶挺有好感的,只有裴帅心情复杂,但是他想着,说不定夏梓衡见了苏叶和陆延甜甜蜜蜜的,就会主动放弃陆延呢?
就这样,苏叶还没等到她的录取通知书时,就办好了护照和签证,飞到北京跟陆延他们汇合了。
陆延把他外公的军牌照路虎开到机场接苏叶,赵萌萌闲着没事,索性也跟着来了。
苏叶只带了一个小小的行李箱,随身一个背包,赵萌萌抢着提了行李箱之后暗搓搓的问苏叶:“泳衣带了吗?”被陆延听见一脚踢开。
上了车苏叶坐副驾驶,赵萌萌又问陆延:“你打算安排苏叶住哪啊?”
陆延头也不回的回答说:“当然住我家了,住外面我多不放心!”
之前陆延就跟苏叶说了,正好陆延的外公也挺想见见苏叶,就索性叫陆延邀请苏叶住在大院里。
苏叶心里乱七八糟的想着,这就算是见家长了?因为有点紧张,都忘了问陆延什么时候拿的驾照了。
陆延跟苏叶说着行程安排,先在北京住两天,然后大家一起飞马尔代夫,半个月之后回来——因为夏梓衡快要开学了……陆延说了一大堆话,也没见苏叶应一声,手里把着方向盘抽空看了苏叶一眼,看她眼神放空,也不知道脑子里想什么呢,不由笑了。以前哪见过苏叶这副表情啊,傻乎乎的真是太逗了。
赵萌萌突然把头探到苏叶和陆延中间,左边看看,右边看看,然后说:“你们俩干嘛呢?一个笑得跟二百五似的,一个傻兮兮的不说话。”
陆延把他的脑袋按回去,苏叶这才反应过来:“啊?说谁二百五呐?”
陆延就说:“我看你带的行李不多,明天我陪你一起去逛街买东西,免得下了飞机在那边买不到。”
“好吧……最讨厌带好多东西去旅游了,唉。”要不是因为刚性需求,苏叶真想只拿着手机和钱包就出来。
赵萌萌插嘴:“叫何丽娜也来,她不是最会买东西了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