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父很多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阎ZK
郭兄嗯,过奖。
少年微怔,继而便颔首回礼,只以为对方有事找他,所以还停下了脚步,可那墨家学子竟然真的只是跟他打个招呼,脚步轻快地擦着少年过去,王安风微微一呆,旋即便听到了这位素来缄默少言的学子在哼唱着某个欢快的小曲儿,脸上更是浮现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愣了数息,确认了自己并没有听错,回过身来,就又看到那位郭兄满脸灿烂笑容,朝着另一位只是认识的学子挥手招呼。
赵兄,许久不见,风姿更甚往昔啊!
王安风看着另一位学子茫然的面庞,不由失笑,低声道:
看来他今日心情不错
摇了摇头,便不以为意,继续回身离开,可才走了没有多远,便察觉到今日的气氛实在是有些不对。
心情不错的学子,未免有些太多了
只是这短短数百米路上,遇到的男学子大多神色都颇为兴奋,彼此谈笑的声音都大了些,而女学子却截然相反,大多有些不愉,可也有些少女面上也有几分期冀渴望。
王安风心里面多少有些好奇,但是想来也只是学宫中事情,和自己无关,便收敛了心神,回了木屋淘米做饭,脑海之中则是想着如何能够完善自己的招式,对于学宫中事情则是没有半点打听的兴趣。
但是在三日之后,就算他并不想要知道,也已经由不得他了。
王兄啊,你可听说了最近的消息?!
初来扶风时候,开盘的那位赌徒苏文昌双目放光地看着王安风,脸庞之上满是兴奋,王安风叹息一声,将手中那才翻过数页的游记合起,抬眸看着那俊秀少年,认真道:
苏兄这件事情,你已经和我说过了。
不若去寻严令师兄,他应当没有听过。
苏文昌脸上浮现尴尬之色,挠了挠头,翻身坐在王安风旁边青石上,呼出口气,咕哝道:
有小师妹在,我若去找他说这个,严令师兄想来定有好大苦头要吃。
是以只好来寻你们说说,要不然,我心里憋着难受啊
王安风看着这位相熟学子,颇为无可奈何,道:
这种事情,说上一次也就罢了。
你何必要说这么多次?
苏文昌闻言狂翻白眼,叫道:
老天爷,这可是‘青锋解’的消息啊。
我说上一千次一万次,都还是觉得兴奋!
说一次?
有时候我真觉得咱们不是一个辈分的人,你也太冷淡了
苏文昌撇了撇嘴,眼角下垂,以表示自己的不屑,王安风闻言心中无奈,苏赌徒见后者是真的没有兴趣,也只能无奈摇头,装模作样地嗟叹一声。
这孩子,怎地小小年纪就变成了老头儿模样。
这边找不着乐子,又见王安风在看书,苏文昌干脆起身,留了句走也,便去另寻目标,王安风摇了摇头,对苏赌徒异常的热情虽说可以理解,却又无法感同身受。
‘青锋解’
这个古怪的名字不是哪一位大侠,或是神兵利器,而是属于一座山门。
一座隐于俗世,不与常人相交的山门。
青锋是剑的称号,青锋解是一座剑派,门中弟子精擅剑法,信奉剑理,摒弃所谓‘气’,‘势’,而能于朴素剑招之中领悟出独属于自己的韵味,从而能够令那些简单的剑招脱胎换骨。
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于夏风。
青锋解。
谁解青锋意。
阴阳家不修剑术,只是剑术上的趣闻,自然没有办法让苏文昌如此兴奋。
但若是这剑门绝学皆是以太阴为上,因而弟子只收女子,行走江湖,一身劲装纯白,少女负剑,黑发垂肩,自然英姿飒爽,想来不善与外界接触,言辞颇少,则又添三分清冷。
这种传言中迥异于学宫少女们的曼妙风姿,不只是苏文昌,早已经挠得九成九的学宫少年心里头都痒痒的。
只因这隐世门派的弟子,可没有那般容易见到。
耳畔传来讨论此事的声音,颇为繁杂,王安风叹息一声,知道在这竹林之中是不要想好好思考看书了,只能将游记合上,起身朝着风字楼走去。
这一次的双方接触,起因是青锋解的大长老七十岁过寿。
青锋解虽然在隐世门派之列,但是隐世门派里面的也是人,不是神仙,也要吃饭,也要和外面的江湖世界有所接触,明了天下的世事变化,因而也有相熟的门派。
例如,天下藏书第十的扶风学宫。
既然青锋解大长老过寿,于公于私,扶风学宫都应前往恭贺。
踏步过了竹林,复又有几名持剑学子并肩行去,其中一位腰胯长剑的儒生双目发亮,高声道:
这番定要入选才是!
青锋解长老七十大寿,等到咱们去了那剑派,甚么剑经剑典是绝不肯叫咱们看的,但是,青锋崖,万剑山,还有剑气冲霄这四个字,肯定是不会遮遮掩掩的。
旁边少女按剑颔首,道:
数百年来,不知多少剑客曾造访过此地,遂成万剑山,遂有青锋崖,长剑清啸不绝,平时这青锋解隐于山川,根本找不着,唯有这种时候,才能一窥面目。
先辈风姿,确实值得一见!
旁边两人脚步一顿,对视一眼,面目古怪,那儒生咳嗽一声,道:
师妹不是为了传言中,可以保颜益气的雪莲丹?
少女神色一僵,面色浮现殷红,随即结结巴巴开口,道:
我,我辈武者!
怎么可能会想要买雪莲丹,不可能,对,绝不可能!
剑道青锋解和扶风学宫,虽然极为亲善,但是门中绝学,绝不可能外传于人,若是要出行其他门派,自然惹不出什么风波,可是耐不住那里有着如同姑射仙人般不惹世俗尘埃的白衣少女,又有着天下绝迹的独门丹药。
虽说是武者,但是人**望和常人也没有差别。
何况于少年少女。
王安风轻笑,心中恍然明白过来,此时看着这些同辈学子因这些外事而动心,打乱计划,突然就有一种站在河岸,看着河中道道水流因势涌动,落叶陷于漩涡,不能得脱的独特感觉。
呼出口气,收束心神,少年顺手推开了风字楼楼门,趁着进入风字楼,环境安静下来的契机排开杂念,思考起了自己的事情。
今日那一招,应该能够有所进展才是
正如此想着,王安风突然察觉到了一股异样,不由地抬起头来。
周围的一切似乎化为了井中月,水中花,不再真实,少年的视线因而凝聚落在了风字楼的案几旁,落在了那正翻看书卷的青袍老者身上,视线下意识抬起,从左右两侧扫过,却见其他学子神色动作如常,这异状似乎只是出现在自己的眼中。
心中明白过来,王安风缓步走到了那青袍老者身边,双手垂在身侧,道:
任老,您找晚辈?
老人微微颔首,双眼视线依旧落在手中书卷文字上,嘴唇不动,却有苍老的声音在王安风耳边响起,道:
青锋解大长老七十大寿,你可知。
王安风点了点头,道:
知道。
老人抬眸看了他一眼,道:
那便好。
青锋解离于世俗,学宫要为其送去一批古籍副本。
你既然身为扶风藏书守,理应随队同行。
可有异议?
王安风神色微呆,突然感觉,落叶虽陷于漩涡,却仍旧浮水,而旁观的自己却如石子,反倒沉入水中,不复自在。
两种心境,转眼便来了个转换颠倒,明明是难言之处,却让王安风若有所思,似乎与金钟罩所言颇有印证,面上则是点了点头,没有丝毫异常地开口。
既然身为藏书守,学宫有所安排自然十分正常。
没有。
晚辈遵令。
:昨天的长章节没有,今日补上,抱拳~
第三十章 临行之前
少林寺中。
王安风将鞭锁仔细小心地缠绕在了右前臂,维持在最容易出手的位置,腰间的腰带里面,金疮药,解毒丹,以及关键时候可以用来刺激内力恢复的纳气丸分门别类地装好,放在了右侧。
而之前李康胜夫妇赠予的银针则是安放在了左侧。
体内内力则是调整到了最为圆满的状态。
虽然今日不是出发的日子,但是他还是提前准备了一番,以确认最佳的状态。
严格意义上而言。
少年的初入江湖,就一脚踩进了泥水坑里,溅了一身的烂泥巴。
尤其那泥巴还很臭,熏得少年记忆犹新,心里头对于江湖路已经打起来了十成十的警惕。
江湖,就是风光迤逦之后的腥风血雨。
扶风学宫·夫子堂。
青袍老者手持书卷,眉头微皱,道:
原本不是以送书为名,只让王安风入青锋解吗?
为何多出了两个名额,你对剑派的丫头们说什么了?
夫子端坐一旁,捧着杯清茶,眼观鼻,鼻观心。
抬手喝了一口清茶,慢吞吞地道:
你知道的,以往我们只是派夫子前去。
那又如何?
这一次就算多了些古籍副本,也没有必要加上个学宫藏书守,所以,我索性说了,老夫过九十岁大寿的时候,青锋解来了三个弟子祝寿,礼尚往来,咱们这边也该过去三个弟子去给那边的老人家行个礼,说两句漂亮话。
声音微顿,夫子偷眼看一眼任老,小心补充道:
嗯,听说是你的主意,她们很快就同意了。
还附带了个藏书守。
任老闻言脸色一黑。
扶风学宫对于学子的选拔迅速地展开,并只在一日之内便宣告结束。
各家夫子的嫡传学生,心性大多已定,对于这种于武道精益不大的事情,根本没有什么兴趣,例如古建章,而初入学宫的少年则是修行不够,难以取胜,唯有一个例外,便是声名鹊起的薛霜公子。
以一手潇洒的剑术击败了数名对手,毫无疑问获得了第一。
随后,兵家百里封以残暴的陌刀纵横十七势勉强胜出。
并不是没有比他强的,但是他施展开招式之后,方圆尽是刀光,近乎于无赖一般冲出了‘重重包围’。
最后一位,是位法家少女,一袭红衣,眉目飞扬,使的是异族常使的圆月刀,似是因为未曾将百里封打下擂台,眉目阴沉,看向后者的眼神恨不得狠狠咬下一块肉来,可转眼看向风度翩翩的薛琴霜,便满脸的柔情,几乎能渗出水来一般,令薛家少女和百里封的后脊骨都是一阵发凉。
至此出发的学子便已经决定。
而真正代表学宫前往的是一位六十余岁的墨家老者,专擅于机关,颇有声名。
毕竟这青锋解虽为隐世门派,但是明面上辈分最大的大长老年纪也就只有七十岁。
要是扶风学宫的夫子亲自过去拜个寿,那位大长老可坐不住。
也太不符合江湖规矩了。
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当年鲜衣怒马,纵横江湖的时候,大长老还没有出生。
而在她机缘巧合,拜入青锋解的时候,夫子却已经弃剑,轻易不履江湖。
约莫,正是六十年之前。
两人年纪足足差了三十年,一两个辈分。
当然,不合江湖规矩也还是在担心另外一点,你出生地比人家迟,活得还比人家短。
江湖上功力精深的老前辈参加了晚辈寿宴,过上几年把晚辈送走了自个儿身子依旧硬朗,顺路还能给上个坟的事情一点不少见,慢慢地就有了这么个规矩,仔细去想,实在没有丝毫道理可言,少年人往往付之一笑,可老江湖却很在乎,很固执地相信。
越老越是忌讳这些。
或许面对必将到来的死亡,大多数人终究做不到真真正正地洒脱无视,武道心境依旧能够压得下恐惧,可在细节处,却仍是充满了对于世界的留恋。
扶风学宫。
作为扶风郡最大的学宫,自然会有为来客准备的客房。
夜色渐起,一处卧房中升起了一豆灯火。
身着白衣的女子盘坐在卧床之上,一身素净,唯独长发以玉簪扎起,眉目虽美艳,却少去三分人气,越见清寒,膝上横放长剑,尚未出鞘,已经有凌冽寒意充盈于客房当中,令那一豆灯火微微晃动。
身为隐世门派在江湖中的行走弟子,她的修为已经臻至五品。
一手剑术尽得泼墨意境,武道到了她这一步,单纯苦修已经难能再进一步,但是她却仍旧不曾落下一天,每日打坐不止,若在往日,只消太阴决运转片刻,便能断去心中杂念,但是今日已经盘坐行功十二周天,却仍旧杂念丛生,斩杀不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