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打脸手册[快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兰桂
徐子凡想了下,小姑娘十四岁,正是活泼的年纪,整天在家做家务也没机会长见识,这可不好,便说:“娘,咱们四个一起去吧,顺便逛逛。反正家里也没什么着急的事,一起去呗?”
小莲期盼地看着徐母,徐母见状无奈道:“成,那就一块儿去,都早点睡,明天要是没起来可就不去了。”
“诶,我这就睡!”小莲眼睛亮晶晶地站起来,开心地说完就跑回屋去了。
徐子凡笑道:“爹、娘,咱家才四个人,以后就每天怎么高兴怎么过,这样多好,这几天笑得都比以前多了。”
“就你歪理多。”徐母说了一句,也同徐父回房了。但徐子凡那句“这几天笑得比以前多”却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中。是不是分家真的分对了?好像这几天蔡氏和两个孩子也笑的多了,二房两口子也整天忙活得挺热闹。如果这样开心,那也挺好,以后就各过各的吧。
等第二天他们早起准备走的时候,发现二房两口子也准备去镇上。苏倩云做了几样糕点想拿去镇上卖,说试试能不能挣钱。徐母诧异道:“你还会做糕点?”
苏倩云警惕地笑说:“我以前看人做过,自己瞎琢磨的,孩子说好吃,我就像去镇上试试。要是能卖出去,也算添个进项。”
“哦,那挺好。”徐母和这儿媳妇同一屋檐下生活九年了,居然一口她做的糕点都没吃过,连她会做都不知道。说不上心里难受吧,反正觉得跟这儿媳妇亲不起来。
几人都拿着东西往村口走,一人一文钱可以做个来回,徐家几人就交了六文钱。同车的村民瞧见,惊讶道:“你们怎么都去镇上啊,这是有啥事啊?”
徐母摆摆手说:“就是去逛逛,顺便看看编的几个东西能换点啥不。老二他们两口子去卖吃食。”
“这编的啥呀?徐二郎家的还会做糕点啊?看着就不错。”
驴车走起来,车上的人们也聊了起来。苏倩云见徐母和小莲对她的糕点都没兴趣才松了口气,她还真怕婆婆、小姑瞧上了想学呢。不过等会儿挣了多少钱得瞒着,免得被惦记上。
韶华扫描到苏倩云的糕点,问徐子凡:【你需要糕点大全吗?或者八大菜系的食谱。许多小说中,穿越者都靠这些赚钱。】
徐子凡忙说:【不要,这个我真不感兴趣,完全不是我的风格。】
BOSS打脸手册[快穿] 219|农家子
徐子凡这么多年还是只会做最简单那几样菜, 他不挑食,没体会过美食的诱惑, 所以对下厨一点兴趣也没有。以原身的性格和身份, 突然拿出几张美味佳肴的菜谱去卖是很不合适的,所以他不打算这样做。
一到镇上, 他就带着徐父、徐母和小莲先走一步, 苏倩云这一路精神紧绷, 好似防贼一样, 还是离她远点的好, 他们两口子富不富、如何富都跟他没关系。徐子凡先带家人去了从前读书的书院, 原身请先生说假话的事并未外泄, 他的同窗都不知道, 看见他还关心了两句。
徐父、徐母和小莲穿的是他们比较好的衣服,但也只是洗得干干净净而已,身上都有补丁, 还有些旧, 面对徐子凡这些同窗十分拘谨,眼神躲闪,不知该作何反应, 生怕给徐子凡丢人。
徐子凡和同窗们寒暄几句, 引着他们走过来,极其自然地给双方做了介绍,然后笑道:“我家的情况你们都知道,往后我就在家中读书了, 前几日分了家,我爹娘和妹妹与我一起,我在家中还能照应着些。”
“分家”二字让几位书生都十分诧异,但他们没表现出来,纷纷夸赞徐子凡孝顺,说了几句场面话。一位书生知道他落水的事,打量他几眼,说道:“人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毅之兄,看你的样子已是大好,苦读几年,将来定然能有个好前程。”
徐子凡拱拱手笑说:“那就借博文兄吉言了。其实我今日来书院还有一事,便是想问问你们对这些摆件可有兴趣。”他提过徐父脚边的大竹筐,掀开盖子,将里面的竹子摆件一一拿出来,摆在旁边的石头上,边拿边说,“我爹平日里无事就喜欢做一些小玩意,因着我读书,我爹还琢磨了几种摆在书案上的雅物。这些都是用竹子做的,竹本身就受我们文人喜爱,我瞧见之后喜爱异常,心想你们或许也喜欢。我前几日落水花费太多银两了,想用这些摆件贴补一二,如果喜欢的人多,我爹闲暇时也多件事可做。”
明明是卖东西,从徐子凡嘴里说出来就少了市侩的感觉,还让同窗们觉得挺亲近,一点没因为他想卖给他们东西而方案。几人一一看过摆件,有小桥流水、有节节高、有风车、有竹林雅趣等等共八种,每种不同,每种都十分精致,像是多宝阁那种高档地方卖的,完全不像出自一个农夫之手。
一人吃惊道:“这真是伯父编的?雅!真是雅物!”
徐父丁点没插手,闻言有些赧然,但他脸晒得黑红,谁也看不出来。徐子凡毫无异样地笑道:“这些都是我爹琢磨着的弄的,还有斗笠、食盒、竹凳、主席之类的,我爹擅长编竹制品。如何?你们可喜欢?”
“喜欢,毅之兄,这个一帆风顺和这个小桥流水我要了,我爹又要出船,我把一帆风顺送给他保平安。小桥流水还真能流水,太有趣了,给我娘玩,她肯定喜欢。”被徐子凡成为“博文兄”的刘阳二话不说就拿了两个,取出钱袋问,“毅之兄,这两件多少钱?”
徐子凡说:“一帆风顺50文,小桥流水60文,一共110文。”
刘阳当即把110文给他,徐子凡就给了徐母收好。旁人见刘阳买得痛快,手头松快的就也跟着买了,小部分原因是为了脸面,更多的却是因为这摆件真好看,还雅致有趣,几十文一个不亏。至于手头没什么钱的穷书生就不好意思地说不要,徐子凡对他们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谁买谁不买就如何。
有路过的书生看见他们这边的热闹凑过来,有看中的便买下,没一会儿,徐子凡带来的八个摆件全卖光了,一共420文,还有一位书生想要节节高没买到。徐子凡拱手道:“如若大家喜欢,下次我爹做了什么,我再拿来看大家有没有兴趣。今日我就不打扰大家读书了,改日有空再聚。”
想买的书生问:“那你下次什么时候来啊?或者去哪里找你?”
徐子凡指了下东街的方向说:“我准备在鸿鹄书馆抄书,大概每隔几日就要去交一次书,大家有事找我可以托书馆的掌柜给我带话。”
“好,那下次你来交书时记得给我带个节节高。”
“还有我的竹林。”
徐子凡一一记下,在脑海中对韶华说:【韶华,记录一下订单和各人名单做备忘。】
【好的,名单已制成。】
这时一个站在人后看了半天的书生开口说道:“毅之兄,你这又是卖摆件又是抄书的,不觉得有损读书人的颜面吗?好歹你也读了许多年的书,怎么会做这些事?也对,你读书没什么天分,卖点东西糊口也正常。以后,你是不是还要去街口摆摊帮人写信?”
徐子凡看过去,此人是与原身有过矛盾的梁世杰,家住镇上,和县衙的师爷有些亲戚,自视甚高。原身一个泥腿子不给他面子让他很不高兴,如今见徐子凡不读书还努力维持生计自然要踩一脚。两个同梁世杰关系好的书生都笑了起来,看徐子凡像是看个大笑话。
徐父、徐母脸上的笑意都收起来了,有些紧张地看着徐子凡。他们虽是长辈,可遇见这种读书人,还一看衣着就知道家里富裕的,难免会心生退缩。小莲已经半个身子都躲到徐母身后了,低着头不敢看。
徐子凡微微一笑,大大方方地说:“少廷兄提醒我了,代写书信、状子都可挣钱,既能养家糊口又能帮到别人,何乐而不为?少廷兄,我孝顺爹娘、照顾妹妹,想办法糊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不比你家中富贵,在我们村子里,如我这般大的男子若扛不起家中生计,可要被人笑话的。至于读书,我已决定,若我挣不到参考的银子,那我便不去了,总不能因为我而累到我爹娘、妹妹不是?”
徐子凡拱了下手,笑道:“少廷兄、博文兄、长安兄……大家忙吧,我还要去鸿鹄书馆,告辞。”
“告辞,毅之兄慢走。”
徐子凡和同窗们道了别,背起竹筐同家人转身离去,他面带微笑,步履从容,一点也不像刚刚被人奚落过的样子,路过一些店铺的时候,他还会指给家人看,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书院的书生们也都散了,有几个书生离开前还看了梁世杰几眼。
梁世杰刚开始看徐子凡和颜悦色的有些诧异,没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只当他读不起书服软了。等徐子凡走了,他仔细一想,不对啊!徐子凡这不是骂他扛不起家中生计,该被人笑吗?什么抄书、什么写信,明明都是书生们不屑一顾的事情,怎么叫徐子凡说得好像是他大惊小怪似的?他有一种没奚落到徐子凡反被讽刺了一番的感觉,莫名地有些气闷。
其他书生有听出徐子凡话中有话的,还私下议论,觉得徐子凡好像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变得能说会道,刚刚那种场景,换做他们可做不到那般从容。读书人最忌讳旁人说自己什么,最忌讳名声,最忌讳自己做的事被人瞧不起,可徐子凡就是毫不在意,大方自然,这一点令人佩服。只可惜生在农家,又不读书了,日后发展可想而知,许多人都摇头感叹,没把徐子凡放在心上。
徐子凡他们走得远了,徐母忍不住问道:“老三,刚才那个是什么人啊?你从前在书院读书的时候,他就是如此对你的?”
徐子凡笑说:“娘,他方才要是不出声,我都想不起他这个人了,从前就算有冲突,我也从不吃亏,没什么值得在意的。”
徐母愣了一下,“哦,那就好。这还是读书人呢,怎么那么不会说话呢。”
“读书人不见得就明理,无耻小人也多着呢。所以我们尊敬谁肯定要看他的人品,而不是身份。”徐子凡看见了鸿鹄书馆,对他们说,“书馆不许不看书、买书的人进去,爹、娘你们在外面等等我,我片刻就回,小莲,你照顾好爹娘。”
“诶,三哥你去吧。”小莲点了下头,对徐子凡的看法又改观很多,觉得徐子凡说的话都好有道理,做的事也十分稳妥,给人一种十分可靠的感觉。
徐子凡安顿好他们就到书馆和掌柜的谈抄书之事,他其实不了解古代读书人是怎么赚钱的,书法方面他写的是不错,但原身写的一般,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练字才能恢复自己的笔迹;画画方面他完全不擅长,靠这个赚钱不行。代写书信、状子估计要摆摊,他住村子里太不方便了。抄书是他能想到的最合适的赚钱方法,希望以后还有其他路子吧。
书馆里有一些基础的药材书籍和医理书籍,徐子凡和掌柜的说好了先抄医书,抄完再抄考秀才要读的那些书。他给掌柜的写了几个字,掌柜的看过觉得可以,便说好抄一百字给十文钱。书馆给提供纸墨,这个价格在这个小镇上已经很不错了。
徐子凡出书馆的时候,拿了两本千字左右的医书和足够的纸墨。这两本抄完就能挣二百多文,一千文是一两银子,以前徐家一大家子一年也就花用五两银子生活,读书生病另算。所以如果徐子凡抄得快,收入不菲。徐父、徐母和小莲听了这价格都笑起来,这个家总算不用担心生计了。
BOSS打脸手册[快穿] 220|农家子
徐子凡拿着纸, 徐父、徐母怕碰脏了,就叫他和小莲先去驴车那里等, 他们两人去卖竹篮、斗笠和食盒。徐父、徐母走后, 徐子凡看了眼四周,对小莲说:“走, 三哥带你去逛逛。这次没挣到什么钱, 等以后有钱了再给你买衣裳。”
小莲高兴地道:“三哥, 真的啊?那你可别忘了!”她紧紧跟在徐子凡身边, 看向四周的眼里充满了新奇, 不停地问徐子凡这个那个, 像小孩子一样。
徐子凡很有耐心, 她问什么就给她解答什么, 看见有卖糖葫芦的,还买了一串给小莲。
小莲不好意思地接过去,小声道:“三哥,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给我买这个干啥?”
“你小时候也没吃过两次,碰见了就吃呗。”徐子凡走在她旁边护着她,笑说, “你把该学的都跟娘学好, 旁的时候当个孩子也无妨,三哥养得起你。你也看见了,三哥如今抄书挣钱,往后你想要什么就跟三哥说, 该买的就给你买。”
小莲咬了一口糖葫芦,好奇道:“什么是‘该买的’啊?”
“就是不挥霍不败家的东西,不能因为有人宠着就娇气学坏。”
“我才不会娇气学坏呢。”
他们兄妹俩一边说话一边逛街,小莲每次看到成衣坊和珍宝阁那种地方就眼睛发亮,看见路边的小摊也要多看几眼。可惜一个木簪子就要二十文,都能吃两顿猪肉了,小莲只能收回想要的目光,懂事的继续看别的。徐子凡也没打肿脸充胖子,他现在确实没钱,买个便宜的还让家里人心疼有什么用?
他按照原主记忆把镇上三家医馆都看了下,对里面的大夫和人流量以及医馆大小有了个了解,待小莲逛够了,便带她去村里的驴车那里等。他们逛了很久,所以到驴车那里后,徐父、徐母很快就回来了,笑容满面的,竹筐里已经空了。因着在外面,他们也没说卖了多少钱,反正看他们的表情应该还不错。
又过了片刻,村里人陆陆续续都走了过来,卖东西的有的卖光了、有的剩下不少,买东西的有的大包小包、有的只挎个小篮子,喜忧各半。徐二郎和苏倩云是提着满满的篮子回来的,只不过篮子里的糕点已经变成了糖、红枣等等好东西。
徐母见状问了一句,“这是卖出去啦,咋买了这么多东西呢?”
苏倩云笑道:“都卖了,明天我打算再做些别的糕点拿来卖。”
旁人忙问:“那糕点看着就不错,卖了不少钱吧?”
苏倩云摆摆手说:“哪能呢?我自己琢磨的小玩意,只能挣点小钱给孩子添口吃的罢了。不过积少成多,我想着日后闲着时就来镇上卖糕点,说不定能给两个孩子换身新衣裳。”
别人一听她这么说就不好问了,本来觉得没啥,村里偶尔瞧见谁做新鲜吃食了也会问问怎么做的,自己做着吃,大伙儿也没谁靠吃食挣钱。这人家自己琢磨的东西要给孩子换衣裳的,维持生计的东西可没法问。
苏倩云为自己的机智得意,微微笑了笑,转头看见徐父他们带的大竹筐里都空了,诧异道:“娘,你们拿的那些东西都卖啦?”
徐母点了下头,乐呵呵地道:“卖啦,老三的同窗喜欢,说是读书人喜欢的高雅摆件,把摆件都买了。后来我和你爹去卖剩下的就不太好卖了,不过总共没几件,都卖完了。”
本来也有人想问问那些竹制品的,看着也挺新奇,不过刚才有苏倩云说的那番话,他们自然就想起那天徐子凡在田里说家里捉襟见肘,徐家还开始卖斗笠,看来也是急着挣钱呢,不好问。再说她们也不会做这种东西,兴趣没那么大。
苏倩云倒是兴趣挺大,她看见那些东西了,好看又精致,被书生买了应该不会很便宜吧?他们有这本事以前怎么不做竹制品?就知道压榨大房二房干活,这要不是分了家,她还当徐父只会编竹篮子呢。这让她心里很不舒服,瞧见徐子凡拿的纸和书,露出吃惊的表情,问道:“老三你这是买书了?怎么还是医书?这、这自己读有用吗?很贵吧?你不是说还要考秀才?怎么没买科考的书?”
车上的人顿时全都看向徐子凡,不是说家里捉襟见肘,粮食都不够吃了?怎么买得起书?那要好多银子呢,这两本估计够他们两三年生活了,徐家三房这么有钱?!
徐子凡淡定地摇了下头,抚了抚书面,淡淡地说:“二嫂这是哪里话?分家分给我们的银钱就那么一点,可是一本书都买不起,二嫂莫不是误会爹娘藏私了?”
苏倩云脸色微变,“没,我就是瞧见是医书替你着急,没想那么多。也对,咱买不起书,那这书是?”
徐子凡微笑道:“二嫂还识字啊?是以前在家中学的?以前怎么没说过?”
“只学过一点。”苏倩云谨慎地回答,身体紧绷起来,怕徐子凡问更多问题。
徐子凡点了下头,“原来如此,二嫂没误会爹娘就好,爹娘对待我们三兄弟一向是最公平的,就算我和小莲尚未成家,也没多留什么,就怕亏待你们呢。这书是我从书馆借的,以后我帮书馆抄书挣钱,给家里添个进项。选医书是因为我喜欢医术,喜欢看病医人,想多学一些。”
这下其他人就感兴趣了,“抄书能挣多少钱啊?”
“一百字十文,不过不能抄错、弄脏,否则毁了一页纸要赔给人家。”徐子凡翻开医书,指着里面的文字道,“就抄这些,纸张文字都要和这本差不多大才行。”
几人都不识字,看见就觉得好难,顿时觉得这钱真不好挣。他们也不知道抄一百字要多久,反正让他们抄是肯定要好久好久的,一本书还不知道要抄到猴年马月,弄坏赔偿的估计都要把钱扣没了,心里便也没什么羡慕的,只觉得读书还是有用,能比他们多找一个活。
苏倩云一听说一百字有十文钱,眼睛就亮了下,随即想到原来的苏倩云是不识字的,她说认识几个已经算勉强,要是抄书绝对会引起全村人注意。而且她没写过毛笔字,要写书上那么小,还是繁体字没标点符号,估计也写不好,只能遗憾地放弃了。
不过她心里更加反感徐子凡,这小叔子从来就不会说话,不给人台阶,一点眼色都没有。现在刚分家居然就找了个抄书的活,以前干什么去了?要是他以前这么乖巧懂事,她也不至于要算计分家,说不定还会提点他几句供他考科举做官呢。但想到原身记忆里的小叔子,她又觉得徐子凡肯定是装的,过几天必会故态复萌。管他呢,反正都分家了,以后还是少接触这种不会说话的人,正好他们二房要发达了,免得吸血小叔子又巴上来。
苏倩云心里头想着抄书这些事,也就没再接话,也没注意到小莲和角落里一个妇人看她的眼神有些奇怪。她之前的反应是好像没问题,但听完徐子凡说的话之后,她们隐约觉得有点怪怪的。
苏倩云身为徐家人不知道徐家的家境吗?徐家一直供徐子凡读书,银钱想也知道没多少,徐子凡刚大病一场,家里还分家了,怎么可能买得起书?苏倩云真是说话不过脑子,还是故意说给别人听呢?这要是徐子凡没解释清楚,别人还不得误会徐子凡是败家子啊?万一再误会徐父、徐母私藏了好多银子给徐子凡,那更糟了。所以苏倩云又不是蠢的,为什么这么问?
小莲只是觉得奇怪,回家忍不住跟徐母说了。徐母反过味儿来很不高兴,对苏倩云很是不喜,但还是叮嘱小莲到外面别说嫂子的是非,不许提这件事。那个妇人就没这顾忌了,村里人说八卦从来都是东传西传的,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能传好多种说法,这回自然也不例外。
妇人回去就和婆婆、妯娌说了,家家户户都是一大家子一起过,谁还琢磨不明白这点事?这么一说就觉得苏倩云肯定很不喜欢徐子凡,每次提起徐子凡的事都给人一种徐子凡很差劲的感觉。可是他们仔细想想,也没发现徐子凡做过什么令人厌恶的事情,这就让大家偏向徐子凡了,再想想徐家分家的事,隐约觉得,这徐家是娶了个事儿多的二儿媳妇啊!
BOSS打脸手册[快穿] 221|农家子
村里这些变化, 苏倩云根本没留意,她现在正忙着自己的赚钱大计, 每天都早早起来做许多糕点去镇上卖, 之后又加了几种其他吃食,一点点尝试着看哪种最好卖。徐子凡也没在意, 他只要言论别偏向二房踩他们家就行了, 没打算营造多高的名望。
徐子凡拿了书回家后就把桌子挪到了窗边, 每天打开窗户在那里抄书。他做事情的时候十分专注, 聚气凝神, 抄得又快又好, 并不出错, 连孩童玩耍嬉闹都吵不到他。徐家人先还没把他这份活计当回事, 待见到他速度这般快时,才终于意识到徐子凡读过多年书,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他们从前小瞧了他。
徐父每天坐在院墙边编斗笠、食盒等物, 徐子凡教了他许多实用物品的编法,还教了他那些书案摆件的做法。徐父做好摆件就拿给徐子凡检查,如若算得上精致可以卖给他同窗, 便将那摆件放在他房中;如若有些粗糙或歪曲, 便连同其他竹制品一起由徐父带去镇上或邻近的村子卖。
徐父五十岁,身体还很健朗,徐子凡虽然不想让他这般操劳,但路要一步步走, 如今徐父每天赚到银钱,特别有干劲,脸上的笑都多了,就是好事。徐母每天去地里转一圈,回家就接手了做饭和喂鸡的事儿,很爱同邻里聊天;小莲自从不帮大房、二房洗衣服之后,清闲不少,又有徐母做了她做的活,她便绣荷包、绣帕子、编络子,每天忙活不停。无论如何,他们三房是真的充满希望,和分家时的低落相比,已经完全是不同的。
三天后,徐子凡抄完了两本医书,在抄的同时也复习了一遍基础知识。他虽然钻研了二三十年的中医医术,但那是几百年前的事了,他选择抄书也是为了把这些知识重新捡起来。当然他也让韶华把医书备份了个电子档,他打算日后看什么书习得什么知识都做个备份,以后想拿出来看时,直接让韶华调出来就是了。
徐子凡去镇上交书时,是带小莲一起去的,他觉得应该让小莲多出去走走,长长见识。他们先把徐父做的摆件给订货的同窗送去,把小莲绣的荷包也卖掉,小挣了一点,然后去书馆交书,又挑三本医书准备拿回家抄。
小莲卖荷包、帕子卖了二十文,她拿着铜板问徐子凡,“三哥,你说家里由你扛起来,那、那我这个钱是不是要交给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