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桑靳陌
那时候她一直活乡下,相貌平平,成绩只能算中上,靠着不懈努力才稳稳当当读到大学。因为家里没多钱供她上大学,她凭着贷款和努力挣奖学金做兼职才读完了大学。
然后参加工作把贷款换完了,大学毕业后她做了好几份工作都不长。后来贷款开了一家超市,因为小心努力经营,她两年时间里换完了贷款,后来生意逐渐红火,城里才有了自己小公寓。
但就她事业即将成功时候,就遇到了那件倒霉事,然后穿越到了这个地方。对待重男轻女这事,杨初月上辈子就领教过,这一世她也不乎。相较于杨十九愤愤不平,她显得平静了许多。
杨老三做农活之余,大爱好就是逗儿子。他觉得自己这儿子天庭饱满,长得像柳四娘,又生得白白净净,比一般他大哥二哥那几个孩子长得好看多了。杨宝弟耳朵也大,杨老三认定自己这儿子将来是有大出息,因此对这个儿子越发喜爱。
到夏末了,又开始收玉米了,杨老三领着杨初七、杨十三和杨十九一起去地里做农活儿,柳四娘则家看儿子,帮忙做饭。但杨老三到底腿脚不便,做起农活来也不甚便利,扳了玉米棒子后,玉米杆还坡上没来得及挖回家晒干。还有,得翻红苕藤了,否则将来红苕收成不好。不过这些都不妨碍他好心情。
往后日子,杨老三对柳四娘越发好了,依旧隔一天就给她煮一个蛋,还用鸡蛋做了蒸蛋喂给杨宝弟吃,其余四个女孩只能看着。家里依旧穷困,几只鸡生下蛋除了柳四娘和杨宝弟能吃外,都攒着拿到镇上去卖了。
这种行为杨初月并不感冒,她现感觉和上辈子差不多,都是家里多余一份子,是容易被忽视一个人。
杨宝弟调皮很,性子很显,想哭时候就大声哭,不开心时候就发脾气,还不到一岁就学会了使小性子,还会给人摆脸色。柳四娘想好好教育儿子一番,但杨老三心疼儿子不让柳四娘打。
杨初月四岁,已经开始帮着家里割猪草,喂猪了。因为劳动力不够,家里吃依旧不多,但情况比杨初月刚穿来时候好了一些。
家里鸡蛋能卖钱,过年时候肥猪能卖钱,虽然钱不多,但能穿得上一件补丁少些衣裳了。但家里通常是稍好一些衣裳都是柳四娘和杨宝弟,柳四娘穿旧了衣裳拿来改小了给杨初七穿,当杨初七不能穿时候,再改小了给杨十三。如此这样类推下去,杨初月穿衣裳都是不知道多少年前就布料做了。
柳四娘手巧,她做衣裳比桐安村所有媳妇做都好看。虽然穿女儿们身上衣裳是旧衣裳改,但那活计依旧看起来精致。
吸取上次教训,杨老三家里养了两条黑色大土狗。两只黑色土狗是他去年镇里卖鸡蛋时候捡来。两条土狗都很凶猛,杨老三就把它们养猪圈旁看猪。今天家里养了两头肥猪,柳四娘估计能多卖几两银子,就商量着过年时候扯几尺布给孩子们做衣裳。四个女孩听了,都兴奋得不得了。
杨初月经常背着背篓去割猪草,小山坡上看到不少野菜。因为这里秋天多雨,小山坡上经常有野木耳,有蘑菇,但那些蘑菇大部分都不能吃。杨初月割了一背篓猪草,然后坡顶上转了一圈,看到有不少野菜,但奇怪是都没人摘。
上辈子她干超市这行,多少知道一些蔬菜方面知识,这些山头上有好些野菜都能吃。城里人吃惯了食疏之时,闲暇之余还弄些野菜回来吃。野菜长山野乡下,没化肥浇灌,没打农药,纯天然无污染有营养价值。当时她超市里那些野菜很受欢迎,通常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经过几个月摸索,杨初月终于明白这里人为什么不吃野菜了。他们不知道那些能吃,割回来要么拿去喂猪,要么拿去茅厕里发酵当大粪,然后用来给庄稼施肥。
山里人传统守旧愚昧,盲目相信古训和先祖留下来说法,只要那些祖先们没吃过东西,他们绝不往嘴里送。他们听从古训上话,长野地里东西都是不干净,作为人,只能吃自己地里种出来东西。野草什么,都是畜生吃。有这些观念和想法,野菜只能是野草。
杨初月不知道大胤朝是个什么朝代,对她这个时代也了解得不多。从她接触范围来看,这里人民只知道种田,存粮食,娶媳妇,生娃儿,如此世世代代往复循环。
杨初月不能贸然把这些村民都不吃野菜拿回家里,她不想再被当成鬼怪附身,然后被弄去做什么法事驱鬼。回到家时,杨初月把背篓放下再把背篓里草扔到猪圈里喂猪。近来没什么鲜菜吃,杨初月着实不想每天都吃腌菜泡菜,但对于这个人口众多,劳动力却不充足贫家,有口咸菜吃已经很不错了。
杨初月五岁那年冬天到春天,天上一滴雨也没下下来,全村所有水源都一里外那条河了。春耕开始后,就要开始清理沟渠里杂草,开始放水了。
现全村人每家每户都轮流派人去河边踩水车,好把河里水提到沟渠里,然后流向各处田里。杨初月跟着杨初七一起去河边踩水车,这么大水车她还是第一次见。这活儿本可用畜力来做,但村里牛都拉去犁田了,因此踩水车这活儿一直都是人做。
水车很大,家里大人们都到地里劳作去了,到河边踩水车几乎都是孩子。好人多力量大,水车转动起来把水运到高处沟渠里,送到各家田里。杨初月一开始还觉得鲜,兴致高昂踩了两天水车,直到觉得双腿都断了,才觉得这活儿做起来真心要命。
春耕过后,仍不见天下雨,杨初月估摸着将来恐怕会干旱。这个时代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年景不好,收成也不好。这个人口多家里,没粮食吃还不知道会怎样。
晚上,杨初月回到家后对柳四娘说:“娘,今年干旱会不会很严重?”
柳四娘看着周遭田地,虽不至于草木都干死了,大地也龟裂了,但已经两个月没下雨了,看这天气也不像要下雨样子:“不知道。”
“娘,如果天一直旱着,家里粮食够不够吃呀?”杨初月瞪大眼睛望着柳四娘。
天灾年间,百姓吃不上饭时候就会卖儿卖女,想起上次卖杨小雨无奈之举,柳四娘说:“不够了,得去多买些粮食回来放着。”
下次赶场之前,柳四娘和杨老三商量,把家里存铜板都大半都拿去买粮食了。杨初月则想着现趁着山坡上还有绿意,可以去挖些野菜回来。
柳四娘不阻拦杨初月去挖野菜,倒是杨老三把杨初月教训了一通,说她正事不做,做一些没用事。柳四娘生了儿子过后,家里地位直线上升,她话杨老三多少会听:“现正值春旱,家里粮食和菜都没了,这时候也没得挑,就让她去挖些野菜回来也好。当年我家时候也常出去挖野菜,有些比种菜还好吃。”
杨老三后来也没多说了,那天杨初月采了一些野韭菜回来,切细了放粗面粉里,放了些盐烙饼。野韭菜香气浓烈很勾起了几个孩子食欲,杨老三喊了一声“吃饭”,几个姑娘就迫不及待拿起糙面饼吃起来。
吃过一次野菜后,杨老三再也不反对杨初月去挖野菜。杨初月根据上一世记忆,后面没开垦几个荒山坡上发现了不少能吃野菜,因为后面坡比较高,杨初月上面发现了蕨菜。
这种东西前世很受欢迎,她摘了很多背篓里,再往前走就是真大高山,杨初月看到了野葛,野葛这种药不能随意乱吃,但到了食物匮乏时候也可挖来充饥。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 天灾求生存
野葛丛边杨初月发现有清水从葛丛下流出,刨开野葛藤一看,下面是一汪山泉,还有清澈泉水不停从泉眼里冒出来。山里泉眼水源稳定,就算天干年间也不容易枯竭,若以后没水了,这处山泉就是她们救命水。
杨初月抬头看到里泉眼不远处有两株魔芋,就用镰刀开出一条路来,走到那边费了大力把魔芋挖了出来。当她刚把两个魔芋跟放进背篓,走到泉眼处,就看到刚才地方爬过一条有成人手臂粗大蛇。
杨初月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怕就是蛇,看到那蛇后拔腿就跑。直到跑过一座较高小山坡,杨初月才停下来喘口气,回头看那山里郁郁葱葱,一点儿人迹也没有,估计是山里毒蛇猛兽太多了没人敢去。想起上次家里死那头猪和杨老三腿上伤,杨初月担心野狼出现,喘了口气不多做停留就赶紧回家。
坡脚下发现不少马齿笕,这种东西拿来凉拌是一道好菜。背了一背篓野菜回去,杨初七见了,说:“这些要怎么吃?”她没做野菜经验,上次做野韭菜糙面饼还是照着杨初月法子来做。
“蕨菜拿来用开水煮熟,然后把它撕开再用清水泡一两天,后就可以拿来炒着吃。小茴香可以拿来做小茴香饼,马齿笕拿来凉拌,这个魔芋还小,先把它种到土里,秋天就可以拿来吃。”杨初月拿出背篓里采回来野菜。
杨初七不可思议看着她杨初月,她只知道这些东西是野草,从不知道这些野草还可以拿来吃,尤其是她五妹知道怎么弄来吃,问道:“你怎么知道那么多?”
杨初月说:“我突然开窍了,然后就知道了这些。”
对此,杨初七及其柳四娘都不奇怪,杨初月一直沉默到四岁才说话,一开口就说:“娘,你想回家吗?”这话当时把杨老三吓得够呛,还以为她中邪了,找了个道士来驱邪。那个道士还是一名乡间行脚大夫,对杨家夫妻说,你们女儿没事,就是启智晚了些。听了行脚大夫话,杨家夫妻才放下心来。
对于杨初月突然开窍,一家人开始还不习惯,到后就慢慢接受了她各种“惊人之语”和“惊人举动”。现地里菜少,家里粮食又没了,有了上顿没下顿灾荒年间,有一口吃,已经很不好了,管它是野草还是野菜。
柳四娘和杨老三一起到镇上买了两百多斤粗面粉和糙米回来放着,外加一些大白萝卜和萝卜种子回来。白萝卜一些做成萝卜干,一些做酸萝卜,到时候直接从泡菜坛里捞出来洗一洗切成细丝就可以吃。至于萝卜种子,就种到门前那块菜地里,等着以后好吃鲜萝卜。
因她家着实偏僻,很少有人到他们这靠近大高山地方来,因此杨老三家里发生了什么也没多少人知道,所以他们家靠近瓦房菜地种了萝卜也没人知道。
因为不知道天要旱多久,不能一直吃买回来糙面粉,所以除了杨初七外,剩下几个女孩都提着篮子去后面没种粮食荒山坡挖野菜去了。荒山脚下稍微湿润之地长山芹菜、坡顶长猪毛菜、地肤还有费菜等几乎都让她们挖得差不多了。
后面天气依旧旱着,杨初月说她上次摘野菜时候高山脚下发现一处泉眼,因为家里着实缺水,留下一个人看家照顾杨宝弟外,其余都拿着瓶瓶罐罐去山脚泉眼处打水。
有了水源,她们可自己住屋子附近菜多地种一些蔬菜。因为天热,鲜时蔬不多,杨初月说既然她们找到了水源,可趁机多种一些蔬菜拿到镇上去卖,说不定这个缺少鲜蔬菜季节可以卖个好价钱。
柳四娘觉得有理,就把存着小白菜种、莴笋种撒到地里,每天早晚浇两次水,隔三五天施一次肥。小白菜和莴笋生长速度都比较,尤其是天热水源充足之时。因为现正是缺吃时候,对于家里这两块绿油油菜地,一家人都看得紧。
为了不被偷抢,白天和晚上都有人值夜,加上家里有两只凶猛大土狗,所以这两块菜地里小白菜和莴笋都完好无损。一个多月后,柳四娘和杨老三把菜地里小白菜都扯去镇上卖了。
因为柳四娘菜鲜,一到镇上就被镇上富户抢购一空,就算柳四娘和杨老三不厚道一再抬高菜价也有人买。挣了一笔小钱后,柳四娘和杨老三又去买了一些菜种回来种上。
前村里那口老井干涸了,杨初月喝柳四娘商量着先把地里莴笋苗和白萝卜□拿到镇上去卖了,然后让杨老三去通知前村人后面高山脚下有泉眼。至于怎么发现有泉眼,则是他们一家出去找水源无意间发现。
前阵子虽然干旱,但还不到没水煮饭地步。眼看着天一天比一天旱,他们一家也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了,找到水源这事,还得去和村里乡亲们说上一说。
杨老三和柳四娘摸黑把一担莴笋苗和白萝卜挑到镇上卖了,又得了一笔小钱。他们估摸着这场大旱过后也不会有多少鲜蔬菜卖,又多买了一些菜种回去种着,等到以后好再挑去卖,到时候也可以缓解一些家里困境。
自从知道高山脚下有水源后,村里人几乎一窝蜂跑到那边去挑水。后来还是里正带着人把那口泉眼所地方挖了一口水井,方便村民挑水。家里没水井,杨老三就思量着家门前打一口水井。
现正是干旱时节,能有口吃别就没什么高要求。杨老三请了村里泥水匠来帮忙打水井,他要求不高,只希望打井时候给一口饱饭吃,每天给十文工钱就够了。平常打一口井不便宜,现能花少量钱打井对这一家子来说已经颇不容易。
柳四娘每天用糙面粉烙两个饼,用玉米面煮野菜给他吃。平常一家子也就吃和了大量野菜烙饼和温开水。
看到玉米面里野菜,柳四娘无奈说道:“田师傅你别见怪,这几月没吃,就只能吃这个了。我家已经吃了三个月了。”能有糙面饼和玉米面熬糊糊吃,田石匠也不多说什么,端起碗就开始大口大口吞下去。杨老三要求井量打得深一些,因此这井打了一个月,足有五十来尺深。
这次卖菜得来钱足有二两银子,付了工钱后还剩好大一部分。田石匠不相信杨老三给钱给得那么爽,三百文钱,他怀疑杨老三家给得工钱到底是不是真。
很,杨老三家花了三百文钱打水井一事又被传了出去。杨陈氏又上门来闹事,说杨老三没良心,家里有钱都藏着掖着不拿出来买粮食,差点儿让她大旱田里被饿死被渴死。
“娘,你怎能这样不讲理,这些钱都是我养鸡攒下鸡蛋买钱,好不容易存了三百五十文钱,挖口井还不行吗?”杨老三说道,他没对杨陈氏说实话,因为担心杨陈氏把所有钱都拿走。
杨陈氏冷哼一声,说:“把剩下五十文钱交出来,我家里没粮食了,要拿去买粮食吃。养你这么多年,你得孝敬一下爹娘。”杨陈氏伸出手就向杨老三要钱。
家里有钱,杨老三自然不会糊涂到把钱全部都送给偏心老娘拿去养他大哥和二哥。柳四娘从床下报出一个陶罐,杨陈氏就立刻抢了过来,把里面所有铜钱倒了出来,一个两个数了一遍又一遍,不高兴说道:“啷个只有四十五文钱,还有五文钱去哪里了?说,是不是你这个买来藏起来了!”
杨老三指着缸里见底糙米,说:“娘,我家也要吃饭。那五文钱和攒下鸡蛋拿去换粮食了,就剩这些了。”
杨陈氏骂骂咧咧接过拿起那些钱就走,走到鸡舍,看到里面几只大肥鸡,嚷嚷着她和杨老爹饿了两个多月,要多补一补,现就抓三只鸡回去。
对于杨陈氏这个偏心眼婆婆,柳四娘无可奈何。这个杨家,她是没地位一个,因为她是买来媳妇,没有家底,还连着生了六个女儿。虽然她现生了儿子,但杨陈氏大孙子已经娶媳妇,早就不稀罕柳四娘生孙子了。
这场干旱一直持续到秋天,因为前几个月气温高,所以田里稻子熟早,收成也比往常少了一半。但天公不作美,农家里刚收了稻子,天就连着下了十一天大雨,把所有田地都淋了个透。
杨老三和柳四娘把田里稻子收回来摊地上,再旁边燃上火盆。天气湿了,稻子容易发芽,到时候唯一剩下一点儿收成都没了。
地里菜能拿到镇上去卖了,杨初七四个姐妹就家守着收回来稻子,顺带看好杨宝弟。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 家穷被人欺
柳四娘和杨老三冒雨把地里长成小白菜、大白菜、萝卜、红苕尖、茄子等东西都摘了一些挑到镇上去卖。
大旱后几天,镇上鲜时蔬依旧少,所以柳四娘家种蔬菜到了镇上后非常抢手。好几户人家都提前向她预订鲜菜,因此,柳四娘又发了一笔不小财。买了几个粗面馒头装篮子里,拿回去给五个孩子当奖励。
一家子住土瓦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杨老三这房子里住了五年多,一直都没钱把房子好生修一修。
现找到了赚钱路子,柳四娘和杨老三琢磨着,再存一些钱把房子修整一下,至少不能让它继续漏雨。后几天杨老三和柳四娘一直把菜挑到镇上去卖,因为她家住得偏僻,加上每天寅时不到,夫妻两个就要出门,所以几乎没人看到他们挑菜去镇上卖。
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降了下来,打那口井也蓄了水,从今以后柳四娘不用每天花那么多时间来回到三里外村子挑水。
因为担心杨陈氏继续到家里来以“孝顺”之名拿东西,他们都把存起来钱和攒起来鸡蛋藏到了挖小地窖里。
这天,杨陈氏、杨老爹以及大伯一家都到杨老三家来了。看那阵势,把正菜地给菜秧浇大粪杨初月吓到了,忙跑到屋里通知家里人,恶毒奶奶来了,还有那位不省事大伯娘也来了。柳四娘出门也见了这阵仗,不知道他们要打什么主意,一时间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杨老爹、杨陈氏以及杨大一家浩浩荡荡进了屋子,把能坐地方都占了。杨初月打量着她这大伯,因大伯家里比起杨老三家,可以说是富裕,因此大伯长得粗粗壮壮,个子较高。
大伯长着一张国字脸,因为长期劳作关系,他显得精瘦黝黑。也许是家里大哥,杨初月他脸上看到了强势气息,感觉到了大伯很喜欢命令他人。
大伯娶是大村女人,大伯娘名叫王金镯,她嫁过来时候带了好些嫁妆来,加上她为杨家添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很得婆婆杨陈氏喜欢。
杨初月也看到了她大堂哥杨永康,杨永康今年十八岁,长得像大伯,是一个典型乡下少年郎,正是到了娶媳妇年纪。
二堂哥十五岁,长得像王金镯一些,高高瘦瘦,看起来很精明。二堂姐杨芹,现十三岁,模样平凡,脸圆圆,她现正是懵懂年纪,说起来她比杨初七还大上四个月。杨初月拿出粗碗,为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倒上白开水。这也是她穿来这么久,第一次见到大伯全家。
杨老爹招呼杨老三和柳四娘坐下,杨初七也留下,其余三个姑娘领着杨宝弟出去。杨初月和两个姐姐出门,但好奇心使然,杨初月出门甩开两个姐姐和小弟就躲到墙角偷听他们讲话。
等人都坐下以后,杨老爹说道:“今天来找你是有事和你说一声。你看永康已经十八岁了,是该娶媳妇了。”杨初月门外听着觉得很奇怪,大堂哥娶媳妇和她们家有什么关系,他们已经分家了。
杨初月听到传出杨陈氏声音:“你们一个是永康幺叔,一个是永康幺娘,也该出一份力。”
杨老三说:“出钱出力都成,只要爹娘你们吩咐一声。”
王金镯开口说道:“我看中了隔壁西关乡高鼓村一个姑娘,姓刘。我带着永康去看了,那家姑娘长得好,人又勤能干,所以就想着让永康娶她当媳妇。”这些都不是重点,杨初月只觉得他们一直都说废话。
“娘,我一定要娶翠苗,你要给我做主。”是杨永康声音。杨初月正门外奇怪古代男人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开放时候,又听到里面杨老三说:“那行啊,大嫂和大侄子既然亲眼看过就一定错不了。聘礼送过去了没有?”
杨陈氏接过话去说道:“他们家不要聘礼。”杨初月觉得奇怪,不要聘礼,要知道男多女少乡村,这种适龄姑娘很吃香,那刘家居然不要聘礼?
“为啥?”杨老三问道。
杨大说:“他们家穷,家里还有个大哥没娶媳妇儿,就想着用他妹子去换一个媳妇儿会来,所以一直没答应。我就想,三弟你家姑娘多,你看初七都那么大了,我看可以了。”
用大姐去给大堂哥换媳妇!杨初月觉得不可思议!换婚这种习俗杨初月听过,她上辈子所生活文明社会,这种旧结婚习俗早就废除了。
换婚,杨初月上辈子看一个帖子浏览过换婚内容,也特地百度百科了一下,虽然无心解释换婚这个名词,但她早已被今天发生事震惊到了!
交换婚,用小姑子换嫂子,或者用姐妹换·妻,古代世家以及偏远山区常有发生。古代世家之间换婚杨初月不熟悉,但贫苦人家换婚她还是知道。乡下贫苦人家儿子没钱娶老婆,就用家里妹妹去和别人家姑娘交换,这样既省了大量聘金,也省了结婚大笔开销。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现杨初七只有十三岁,刘家大哥已经二十五岁!这样年龄差距让杨初七以后怎么过日子?还有,听王金镯说那家很穷,死了爹娘,只剩下兄妹两个。
刘家家里情况和杨老三家现情况差不多,那杨初七嫁过去岂不很受罪?想到她老实巴交又听话懂事大姐就这样被当做货物一样送出去,杨初月心里一酸,像被鼓槌重打了一下,她急切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把耳朵贴到门边继续听。
“我不同意!”柳四娘站起来大声说道,“就这样把我女儿送出去,我不同意。先不说刘家有多穷,就是那刘大郎比初七大了十二岁,就凭这点我绝不同意!”
杨老爹一拍桌子:“这里没你说话份儿!”
杨初七被吓哭了,靠柳四娘身上嚎啕大哭。
柳四娘不服:“为什么没我说话份儿?我是初七娘,她终生大事我就不能管了?大伯家要娶媳妇,为什么不用芹姐儿去换,反而用我女儿去换?说起来芹姐儿比初七还大四个月,为什么不用芹姐儿去换?”
这时候杨初七听到一个女生尖声说道:“我才不去换!他家里比幺叔家还穷!连饭都莫得吃,我才不去!打死我,我也不去刘家!”
杨老三说:“所以大哥,你舍不得芹姐儿吃苦,就把我闺女送过去受苦?”
杨大嗓门大,说话几乎是用吼方式:“我就芹姐一个闺女,你有四个,拿一个去换有啥子嘛?再说你要不要那么狠心,让永康娶不到媳妇。”
杨永康跪到杨老三面前:“幺叔,我真喜欢翠苗,我这辈子就娶她一个,求你成全我吧。你把大堂妹拿去换了,可你还有三个女儿,也没什么损失。我要娶媳妇,我会让我媳妇孝敬你。”说着非常认真诚恳向杨老三磕了三个响头。
12345...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