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风八万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紫钗恨
虽然多尔衮不想妥协,但是他很清楚自己不肯妥协的话后果恐怕会非常严重,甚至严重到人头落地的情况,现在好几位年轻的贝勒都已经准备拔刀子,因此他只能按照诸位王爷、贝勒的思路来:“既然大家都觉得朝廷存亡之秋多立藩镇是一件好事,那我自然就从善如流,但关键是怎么保存朝廷威信!”
虽然理论上藩镇将拥有近于无限的权力并凌驾于朝廷之上,不管是人财物都可以自由调度,而且还能自行任命大小官员,但是多尔衮理解的藩镇却完全不一样,他还是多掌握一些权力。
而诸位王爷、贝勒现在却是把目光转向到阮大铖的身上:“阮先生既然提出这样的妙策,肯定是早有谋划,不如您来说说具体怎么操作!”
承天朝上上下下都没想到弘光朝覆灭一年之后,大清国居然没吸取任何历史教训反而决定再立藩镇,而且弘光朝只立了江北四镇与上游的宁南侯左良玉,而大清国却是一口气立了十几个藩镇,与承天朝相领的山东、河南、陕西都成了藩镇之地,就连小半个北直隶都成了藩镇势力。
现在大清朝直辖的地盘除了京师顺天府与大半个直隶之外,就只有各省省会与关外旧地,大家都没想到阮大铖这么会折腾,让整个大清国的面貌彻底为之一变。
虽然多尔衮竭力争取还是为大清朝廷保留了一点颜面,但即使是武夫出身的高一功都觉得大清国的国运肯定不会长久:“建虏这么折腾下去,恐怕没有几年国运了,这是天助我姐姐与姐夫!”
高一功虽然是武人出身,但是很清楚李自成的失败就是沿用马上打天下的经验继续马上治天下,没能顺利完成从流贼到封建帝王的转型,而大清国明明已经开始任用文官治理国家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现在又退到马上打天下的思路去,国运肯定不会长久。
而他对面的湖广总督王孙藩也没想到阮大铖这么会折腾:“我都差点以为阮大铖给建虏上平南十策是陛下的谋划,后来才从奉天娘娘那里知道并没有这一回事,但是这也太夸张了!朝廷让厚泽侯南下出任广东提督已经是特别大胆的破格用人,但是没想到建虏会如此糊涂,这真是天祐大明!”
大清国眼下最大的优势就是他虽然存在无数问题,但日常运转仍然是正常的国家,但是这十几个藩镇一立,大清朝廷的威望自然是荡然无存,只是一个实力最强的藩镇而已。
而高一功也觉得这太过于不可思议了,他连声说道:“确实是天祐大明,我原本觉得袁宗第南下广西之后,我们多半不是阿济格的对手,但是这样一来胜算很大啊!”
刘永锡不仅仅是派了厚泽侯田见秀率三千兵马南下并出任广东巡抚,现在袁宗第也同样率三千精锐南下广西,除此之外刘永锡还有意派忠贞营一部前往贵阳,再加上相继东调的几支忠贞营旧部,忠贞营可以说是实力几乎打了对折。
既然忠贞营大举东调与南下,而西营旧部同样有大举南下的风声,现在大家都觉得承天朝并不准备发动北伐,毕竟调出这么多支兵马之后湖广方面的越明军已经发动攻势。
但是奉天高皇后既然是高一功的亲姐姐,所以高一功知道了很多内幕消息,而现在他已经明白刘永锡的具体思路。
虽然河南的阿济格是大清军实力最强保存最完整的一个野战集团,而且山西、陕西都是一省之内有好几处藩镇,唯独河南全省却只有英王阿济格一处藩镇,但是阿济格虽然得到了除省会之外的河南全省,但现在他承担的责任数倍于以往。
过去阿济格把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应付越明军的北伐上,而现在他却是分心河南全省的一应事务,而且一块地盘都不能少。
在越明军源源不断南下的刺激之下,现在阿济格已经把全部精力都平定省内的“流贼”、“土寇”上,不但把野战兵力分散到全省各府县,甚至准备亲自率兵对付刘泽清、刘良佐与左梦庚的所谓“曹州贼”,而南方边境防御就放在相对的次要位置上。
而越明军现在北进自然能打阿济格一个措手不及甚至歼灭阿济格所部若干个牛录与营头,而王孙藩完全同意高一功的观点:“我觉得这次北伐已经有了六成胜算,但怎么决胜于战场还是需要奉天高皇后率三军将士驰骋沙场!”
高一功没想到王孙蕃会有这样的安排:“这次北伐我姐也要率军亲征?”
明风八万里 第一百五十章 交给咱们了
高一功是真被王孙藩吓到了,而王孙藩却是从容不迫地说道:“皇后亲征是国朝故事,奉天高娘娘虽然出身高贵,但是为了国家长久着想还是尽量不要错过这次机会。”
所谓“皇后亲征”的“国朝故事”实际上也就是一年多历史,但是张皇后与坤兴公主渡过钱塘江的时候还有不少人提出非议,而长平皇后亲征江淮的时候大家已经觉得习以为常,甚至认为长平皇后亲征江淮与刘永锡亲征湖广是国家中兴气象。
而淮安与徐州大捷之后,所有人都觉得皇后亲征是国家惯例,即使皇后娘娘在战场上发挥不出任何作用,纯粹只是一个吉祥物而已,但是皇后娘娘亲征就代表着辉煌无比的胜利。
而现在王孙藩特意提醒高一功,连出身尊贵无比的监国张皇后与长平皇后都有数次率军亲征的经历,而高皇后出身于忠贞营,论身份论地位无法与应天、顺天皇后相提并论,就连同样出身于忠贞营的邢皇后都屡次随刘永锡出征,高皇后自然也需要率军亲征。
这也是动员旧忠贞营的最好办法,虽然高皇后纯粹只是一个吉祥物,但是她甚至不用亲临前线都能让忠贞营与大西军旧部士气大振,而高一功也明白过来:“还是王先生考虑周全,我姐姐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得有一段亲征的经历。”
虽然现在刘永锡让高皇后坐镇武昌总督五省军务,但是张献忠留下来的四位皇后同样留在了武昌,而且她们不但比高皇后年轻而且还懂得怎么一起伺候刘永锡,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一群小妖精,所以刘永锡只准备封这四位美人为普通妃子,但最后还是封了陈皇后为皇贵妃,而其余三位美人为贵妃。
现在这四位贵妃虽然天天来高皇后这边请安,但是女人怎么不想成为皇后,何况她们距离皇后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所以高一功一直担心她们中不但会出一位皇后而且还是四后同立,严重威胁到高皇后的地位。
而且这几位贵妃的背后可是西营旧部,虽然刘永锡与承天朝都觉得忠贞营更值得信任,所以才会让田见秀、袁宗第先后南下,又调了好几支兵马承担江淮防务,但是清军入关以后忠贞营损失太大,反而是西营的实力保存得比较完整,而且朝廷对李定国在内的西营旧将也格外重视。
在这种形势下,高皇后必须抓住这次北伐的机会御驾亲征,因此高一功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而王孙藩也非常从容地说道:“实际陛下还没有这样的意思,但是我觉得皇后亲征是国朝故事,现在四位皇后之中只有奉天高娘娘没有这样的经历,请令姐一定抓住这次机会!”
事实上高皇后自从跟随李自成之后就经常随军从征的经历,但是这些随军从征的经历到了承天朝根本毫无意义而且还是一种负担,而高一功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我马上回去跟我姐说清楚!总督大人放心,我姐一向通情达理,这次还是多谢总督大人,如果您不提醒,我跟我姐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过去王孙藩对于忠贞营出身的这些流贼旧部多有猜忌,但是出任湖广总督之后他的想法为之一变,他觉得忠贞营虽然有过一段出身流贼的历史,但是自从奉天高皇后坐镇荆州以来就已经洗心革面可以为朝廷所用,不管朝廷如何调度他们都肯服从安排,现在湖广没有多少承天朝的基本部队,忠贞营自然是王孙藩手上最值得信赖的一支武力。
但是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为首的大西军旧部实力更强,而且张献忠死后这支旧部一直被所谓“四将军”掌握在手上,孙可望虽然率部南征,但是对于大西军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大西军虽然被改编为朝廷的经制之师,但维持着很强的独立性,所以王孙藩觉得眼下最可行的方案就是忠贞营尽可能把大西军旧部吃下去,即使不能把大西营全部吃下去,也能从大西营这边多挖几支兵马出来。
虽然高一功并不能理解王孙藩的具体思路,但是他与忠贞营旧将都能理解王孙藩的安排,因此忠贞营很快就传出高皇后准备亲征两广的消息,这个消息让大西军旧部一下子变得有些惊惶不定起来。
刘文秀很难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现在湖广的闯营几乎调走了一半,不管王孙藩想北伐还是南征,首先都得考虑咱们西营才行,他现在这么折腾是什么意思?”
艾能奇在旁边说道:“孙可望大哥从贵州来信了,他说现在进展一切顺利,他很快就能把云南拿下来,希望我们能同他们好好配合,把整个云贵都拿下来!”
虽然刘永锡安排孙可望进兵云南,但是势如破竹的南征一下子就点燃了孙可望的野心,他已经把云南改成了云贵,只是听到这李定国就开口说道:“西营是西营,孙可望是孙可望,现在我们是承天朝的经制之师,一切得听朝廷调度才行!”
听到李定国这么说,在场的西营旧将都觉得这个话题不好接,冷场之后最后还是艾能能强行接过了话题:“孙可望大哥的意思也不是让我们重新落草为寇,只是我们希望多为朝廷尽力,现在王孙藩与闯营都在提防着咱们,咱们总得有所准备吧!”
李定国当即说道:“王孙藩与闯营提防咱们有什么可担心的,当初招降咱们的是承天皇帝陛下,只要承天皇帝陛下信得过咱们,咱们就不用担心出路!”
虽然都觉得李定国对刘永锡太有信心了,但是在场的西营旧将都莫名奇妙地觉得李定国这话讲得很有道理,不管王孙藩、高一功、李过这些人再怎么折腾,只要承天皇帝刘永锡对于西营仍然是信心十足,那么大家只要把事情办好了,根本不用担心什么。
但还是有人觉得李定国有些过于激进了:“我知道朝廷对咱们不错,但是咱们总得想办法替朝廷立功,自从归降以来咱们始终是寸功未立!”
“寸功未立”的说法自然是有些夸张了,大西营旧部还是替朝廷平定了不少流贼、土寇,但是与如此庞大的兵马数量相比,大家都觉得随时可能会坐吃山空,只是话音刚落就有人开口说道:“现在就有替朝廷效力的机会!只要诸位将军愿意为朝廷尽忠,朝廷肯定会论功行赏!”
在场的西营旧将都齐齐站了起来,李定国更是吃了一惊:“没想到奉天高娘娘大驾光临,微臣恭迎圣驾!”
来的不仅仅是高皇后,她身后还跟着四位皇贵妃与贵妃,正是张献忠留下来的那四位皇后娘娘,只是现在的高皇后正是神采飞扬容光焕发风华绝代,就连李定国这样见过大场面的人物也不敢与她对视。
而高皇后的信心也从来没有这么足过:“国家兴衰成败就在于这次北伐,我已经向陛下请求荆襄方面由我领军亲征,敢问诸位将军可愿执锐被坚随我一起收复中原中兴大明?”
虽然大西营出身流贼,但是不管是大西军还是大顺军,这些所谓“流贼”往往比那些正人君子更忠贞,现在听说朝廷与高皇后要率他们出兵北伐一个个都欢呼雀跃起来,李定国更是第一个表态:“请娘娘放心,北伐中原中兴国家一直是我们的目标,娘娘既然要率军亲征,那么英王阿济格就交给我们来对付。”
“没错,别说是一个英王阿济格,就算是十个英王阿济格都不是我们的对手!”
“我们不但要打回河南去,而且还要打回陕西老家去!”
“陛下果然是用兵如神!”
现在西营的诸位战将已经明白了刘永锡为什么要把忠贞营调走近半兵力,实际就是让北面的英王阿济格产生错觉,以为越明军的北伐还很遥远,却没想到越明军已经准备开始北伐。
包括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在内的西营战将现在都是信心十足,他们最大的信心就是承天朝廷与刘永锡对于大西军的格外信任。
既然忠贞营有近半兵力调出湖广,那么在湖广战场只有大西营这支百战精锐能承担起北伐决胜的重任,而当面的敌军正是阿济格这个清军仅存的最强野战兵团,但是刘永锡却觉得大西军旧部肯定能战胜英王阿济格。
既然朝廷与皇帝陛下对西营有这么强,而且还派了高皇后领军亲征,在场的西营将领都是信心倍增,李定国更是豪气冲天:“请陛下与娘娘放心,咱们哪怕不能尽歼阿济格所部,也能与阿济格拼个两败俱伤,让朝廷北伐中原创造最佳机会!”
“对,咱们至少能打残阿济格!”
“是啊,阿济格交给咱们了!”
而高娘娘也是满脸笑脸地说道:“没错,阿济格这支建虏就交给咱们了!”
明风八万里 第一百五十一章 诚意满满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明风八万里最新章节!
虽然闯营是闯营,西营是西营,但这种区分已经应当彻底成为过去!
毕竟她可是大明朝当之无愧的皇后娘娘,既要领忠贞营出征,但是更要用好李定国在内的大西军精锐,只有把这两支精锐都用好了才有希望战胜阿济格。
只有她身后的陈皇贵妃和其余三位贵妃在觉得羡慕的同时又觉得被高皇后把所有的风头都抢光了,但是她们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这件事若是办砸了,高娘娘没有什么责任,她们从此就要彻底失宠了。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她们在这件事都必须全力配合高皇后。
而刘永锡也没想到高皇后会有这样高风亮节的表现,更想不到张献忠留下来的四位贵妃会这么配合高皇后,因此他十分得意地说道:“豪格不足为患,原本我最担心就是阿济格,但是奉天皇后主动请缨,我就知道这次北伐已经无忧了!”
虽然从兵力来说,湖广方面的越明军稍稍处于劣势,但是现在阿济格既然成了藩镇,自然要以藩镇的态度来处理问题,现在他在第一线配置的反而是二流甚至二流的汉军,主力精锐即使不是用于对付刘泽清、刘良佐与左梦庚的精锐,也是用来部署在河南省内各地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这种形势之下,只要高一功、李定国这些名将不犯糊涂,肯定能在第一时间占据上风,而越明军可以席卷东线之后向河南进军,而邢皇后当即说道:“奉天高皇后领军亲征,胜平那边也是稳若泰山了!”
邢胜平作为安徽巡抚同时承担向山东与河南两条战线发动攻击的使命,可以说是前线指挥官压力最大的一位,而现在高夫人既然领军亲征,邢胜平就变得轻松起来。
只是刘永锡怎么也没想到最初迫于形势出现的皇后亲征居然会变成越明军的惯例,而且刘永锡隐隐觉得在高皇后亲征之后,恐怕张献忠留下的诸位美人也会在这件事闹一闹,但他在这个问题还是非常开心:“没错,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长平皇后当即问道:“永锡哥哥,什么算是北伐的东风?”
刘永锡当即笑了起来:“清国不是派使团过来跟我们谈判,过去我一直坚持以黄河为界,现在我们可以在这个问题稍稍让步一些!”
长平皇后已经明白过来:“永锡哥哥接见清国使团的时候,就是准备用兵之时!”
刘永锡非常明确地说道:“确实没错!”
对于大清国来说,时间只是过去了一年多,但是形势却是完全逆转,顺治元年与二年是弘光朝千方百计想得到大清国的支持,不但能接受黄河为界甚至还可以以江淮为界,而现在却是大清国争取以江淮为界,如果迫不得已的话,黄河为界也能勉强接受。
但是使团的诸位要员都很清楚,以黄河为界的方案在摄政王与诸位王爷、贝勒那里是不可能通过的,毕竟现在大清国实力最强的藩镇阿济格所部的地盘几乎在黄河以南,在黄河以北只有三个府而已。
如果真要以黄河为界,那等于英王阿济格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地盘,而山东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清国使团一直是据理力争,甚至准备在其它问题作出让步换得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收获。
而在几次谈判破裂之后,承天皇帝刘永锡终于接见了这个清国使团,虽然他把诸位王爷、贝勒都骂了一通,但是也承认在阿济格占据河南的情况下,大清国不可能退到黄河以北,因此他要求大清国进行相应的赔偿。
所谓的“赔偿”,自然是要在双方现在的战线以北再划出中立地区,按承天皇帝刘永锡的看法这种中立地带大清国可以设官治理,但不许派驻兵马:“当年秦桧秦相公都从金人手上收复了河南地与陕西地,我身为承天皇帝,总不能连有着万世骂名的秦桧秦相公都不如吧!”
按照刘永锡的看法,从现有战线一直到黄河以南的数千里江山都要以这种形势来治理,但是清国使臣觉得发现了刘永锡的真正底线,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得寸进尺,而刘永锡很快作出了一定让步,允许清军在黄河以南拥有若干桥头堡。
但对于清国使臣来说,这反而让他们看到了绝佳的机会,他们觉得刘永锡之所以不断作出让步,自然是因为越明朝全力南征根本无力北伐,所以才准备从谈判桌上获得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
因此清国使臣提出了他们眼中最有诚意的建议:“我们可以把顺天府的大明皇陵都交由明国设官管理!”
刘永锡既然以“大明”为国号,自然是继承了大明朝的许多政治遗产,因此他虽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却觉得清国诚意不足:“我是一心想与大清国达成了一代人的和平,你总知道懿安张皇后与太康侯都是开封人,我如果不能把应天张皇后帮她拿回故乡,我怎么向她交代!”
虽然刘永锡在谈个人感情问题,但是清国使臣却觉得看到解决问题的真正机会,他们很快就提出了反建议:“既然如此,不如仿顺天府皇陵故事,将开封府城交给贵国管理,但贵国只能设官管理,不能驻军!”
这样一来,承天朝不但在顺天府拥有许多块小型飞地,甚至还能在河南拥有一块较大飞地,而刘永锡对于这个方案虽然很有兴趣,但是谈判很快就僵持下来。
不是双方没有诚意,而是双方都挺有诚意,但是双方都有诚意反而解决不了问题,毕竟现在是进行具体谈判的时刻,双方谈判桌上三言两语的结果,往往是一县甚至一个整府的地盘。
明国负责谈判的阁臣朱大典几乎是一个村一个村地争地盘,他不仅想拿下北方的两块政治飞地,而且也准备从大清国手上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希望大清国让出三五十个县的地盘。
而大清国的使臣们自然不会让朱大典轻易得逞,他们顶多只愿意让出三五个县的地盘,而且这三五个县的地盘明国也只能设官管理,不能派驻军队进驻,他们甚至要求明国的许多边境州县同样划为没有武装力量的中立区。
只是双方据理力争的同时清国使臣都觉得自己已经为大清国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现在大清国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只要有一年半载的和平光阴,大清国很快就能重整山河发动第三次南征。
他们在欢天喜地的同时也向北方利益相关的诸位王爷、贝勒通报了谈判的具体情况,阿济格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急了:“怎么能把开封府让给明国!”
虽然现在的开封府还浸在水里,但是阿济格在享受到了藩镇的诸多好处之后,已经是一个最标准的军阀,让他把开封府与边境若干州县让出去简直就是割他的肉。
而他身边的吴三桂想得很清楚:“漫天开价坐地还钱,越明朝既然开出这样的条件,说明他们根本无意北伐,那咱们只要抓紧这两三年时间就能把河南经营成我们自己的天下!”
英王阿济格虽然赞同吴三桂的看法,但他仍然表示这件事要从长计议:“我觉得我们即使什么条件都不让步,明国三五年之内也不会北伐!”
与屡屡承受越明军打击的多铎、豪格不同,阿济格与越明军交战若干次一次没吃过大亏,甚至还占过不少便宜,所以他觉得以现在的形势而言,完全不需要向越明军作出任何让步。
而吴三桂当即笑了起来:“那就慢慢谈了,谈一个月不行,那就谈一年,谈一年不能就谈五年、十年,只要五年、十年,这河南就是英王您的藩国了!”
阿济格听得连连点头:“没错,慢慢谈,谈不成也没关系,反正我们很有诚意!”
反正阿济格是真觉得哪怕谈崩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越明军在近期是不可能发动北伐。
而豪格的看法与阿济格几乎一致:“好好谈,慢慢谈,谈得越久越好,多让几个州县都无所谓!”
阿济格因为在战场上没吃过什么大亏,所以是一个州县都不准备让去,而豪格因为屡战屡败有心理阴影,所以觉得多让几个州县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他下首的张天禄当即说道:“一个州县都不能让,若是把这些州县都让给明国,恐怕南人就知道我们的底细准备趁虚而入了!”
河南毕竟有英王阿济格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保存下来的精锐野战兵力,所以阿济格是寸土不让,而山东就完全不一样了,不管是张天禄、豪格还是其它几支清军都是标准的残兵败将,何况省内还有刘良佐、刘泽清与左梦庚大举起事,越明军如此发兵北伐至少初期必然是摧枯拉朽,而豪格却是有着心理阴影:“如果不能让出州县的话,真把金华盗贼惹急了,我们没有多少办法!”
明风八万里 第一百五十二章 赶紧撤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明风八万里最新章节!
听到张天禄这么说,豪格反而变得信心十足:“我研究过刘永锡这小贼,这小贼最喜欢的除了功业之外就是美人,特别是掂记着别人的老婆,既然如此我们投其所好不就行了,真不行我献几位小福晋过去,让明国在这件事赚尽了便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