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风八万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紫钗恨
金华府本地最知名的两位缙绅前任凤阳总督朱大典与前任兵部尚书张国维都表态支持张皇后,而且张国维还是主动从弘光小朝廷跳槽到张皇后阵营中来而且十分热心,这让大家都看到一种无限可能,因此他们派了一位使者过来希望刘永锡能第一时间领兵南下。
这位张皇后的使者现在是满腔热情:“现在浙中有三府二十三县,半个严州府也是我们的地盘,现在最缺的就是一支强有力的大军,诚意伯这个时候南下,可以说是万事俱备!”
刘永锡看着这个英气勃勃的青年使者觉得特别亲切,虽然知道按他的思路来办可能引发一场灾难,但仍然是带着一脸笑意答道:“张先生所言极是,但是兴平伯战死睢州军心不定,现在南下恐怕凶多吉少!”
这位专程从南京赶来的青年使者却觉得刘永锡浪费了天赐良机:“不过是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之流,现在左良玉已经愿意为天下伸张正义,有宁南侯在,我们已经处于不败之地!”
刘永锡才明白张先生的底气由何而来:“左良玉?等左良玉动了,我们再南下也不迟,现在南下恐怕就是左良玉占据了先机,张先生难道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别看这位张先生想仗着左良玉东下来说服刘永锡,刘永锡这么一说他就明白过来了:“诚意伯的意思是宁南侯想等着我们与南都两败俱伤再出来捡便宜,他确实不是善类!”
现在东林君子都把左良玉看成了救星,都指望着左良玉能率兵东进打倒弘光皇帝与马阮之党,但是眼前这位张先生年纪虽轻,是个极聪明的人物,他不但一点就通甚至想到更多的细节:“来之前诚意伯就说过不要指望什么四路齐发,他说得确实很有道理,圣母娘娘想要重返南都,一定要借重永锡公子之力!”
他现在说的诚意伯是指刘孔昭。
这位张先生之前在南京可是接受了空前规格的待遇,刘孔昭不但向他开放了诚意伯府秘藏多年的书库,而且提供了最高规格的待遇,要什么给什么。
而这位张先生直到最近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诚意伯世子刘永锡的安排,所以到了徐州之后他的转变才会这么快。
而刘永锡也很给他面子:“张娘娘要重返南都,首先就要借重张先生之力,张先生是想为大帅还是名相?”
张先生知道刘永锡一直对自己另眼相待,但是他没想到刘永锡会这么重视自己一见面就要封官许愿,甚至问自己是想要成为大帅还是名相,不由异常惶恐起来。
毕竟自己不过是一个举人而已,连进士功名都没有,到现在二十七岁了还是一事无成,但是眼前这位小诚意伯却是特别看重自己,再想起来历代诚意伯的种种传说,这个年轻人越发惊惶不定。
但是他很快就定下来神,非常坦然地告诉刘永锡:“国家多事之秋,张煌言愿投笔从戎,为国家与诚意伯府尽力!”





明风八万里 第一百零一章 高元爵
眼前这位张煌言,在另一个时空是刘永锡最好的朋友,“十七年秋,至南京,交刘伏阳孔昭子永锡,见伯温先生遗书秘记”,本来两个人会在去年秋天的南京一见如故,结下深厚的友谊。
到了顺治十一年,在海上漂泊经年的刘孔昭、刘永锡父子投奔张煌言,当时有人建议张煌言以“南都乱臣”的名义火并刘孔昭增强实力,但是张煌言却以“孔昭罪与马、阮等,然马、阮再卖浙东,而孔昭以操江亲兵栖迟海上者盖累年矣,则其心尚有可原”的理由收容刘孔昭所部,这才有三入长江之役。
刘永锡看着“十年横海一孤臣”的老朋友,知道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带着义师重返南都金陵,只可惜天意弄人遗恨终生,但这一世刘永锡是不会让自己与好朋友失望。
张煌言是去年深秋的时候抵达南京,只是刘永锡当时开镇临淮来不及与张煌言见面,只能通过朱媚儿的关系找到了这位新到南都的失意举人,并委托父亲刘孔昭照顾这位老朋友,而现在张煌言作出最正确的选择。
他虽然是一介书生,少时更是浪荡少年,但正是这些遭遇让他胸怀天下,在天下存亡之际怎么可能去做个太平官,有什么事情比被坚执锐亲临沙场更刺激。
因此刘永锡用一种非常欣赏的目光看着张煌言:“这段时间你先跟在我身边熟悉一下情况,回头我再把亲兵交给你负责!”
对于刘永锡的赏识之恩,张煌言自然是跃跃欲试,虽然他不知道刘永锡为什么这么重视自己,但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官场经历的举人来说,这是完美的开局:“多谢诚意伯赏识,在这里我多嘴问一句,我们在徐州下一步准备做什么?”
刘永锡非常坦率地说道:“徐州这边千头万绪,但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
说到这刘永锡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说出自己的具体谋划:“把邢夫人娶进门!”
虽然刘永锡都觉得这件事有点不好启齿,但是这确实是眼前最重要的一件事,而且现在还是千头万绪,有无数的细节需要处理。
光是把高杰留下来的家底理清楚就是一项大工程,而且高杰在世的时候就存在着公私不分的现象,邢夫人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划拉到自己手上,自然就发生了很多冲突。
可既然李本深现在还没赶回徐州,邢夫人与刘永锡自然就到处封官许愿占据了绝对上风,掌握的实力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只是这样一来有不少人就生了别样的心思,现在邢胜平就锁紧了眉头:“姐姐,这样不好吧,而且这事怎么也要姐夫那边同意再说!”
一听到“姐夫”这个称呼,邢夫人就觉得百感交集,她是真没想到邢胜平改口会这么快,自己跟刘永锡明明还没到这一步,何况现在高杰尸骨未寒。
但是她又觉得自己总算是有了依靠,因此不由幽幽一叹:“先不急着通知诚意伯,先探探史阁部的口风再说,而且李本深马上就要赶回徐州了,元爵能多个依靠也是件好事,你终究还是邢家人!”
她这么说邢胜平只能照着她的意思来:“姐姐的心思我都明白,谁叫史阁部膝下无子,元爵能拜史阁部为义父的话,我们邢家的地位就不一样了!”
高元爵是邢夫人与高杰的唯一爱子,也是高杰这支大军理论上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但是现在才七岁,孤儿寡母注定不可能继承高杰留下来的这份基业,而史可法正好膝下无子,所以邢夫人身边的许多人就动了心思。
高杰的一群亲戚对这件事特别热心,毕竟邢夫人若是随了刘永锡,高元爵这位兴平侯世子就不知道如何自处,毕竟他与刘永锡之间只差了十岁而已,刘永锡不可能把自己的诚意伯爵位交给了高元爵。
高元爵如果成为史可法的义子局势自然不一样,到时候高元爵就可以左右逢源,而邢夫人也不必受制于刘永锡,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而邢夫人到了徐州之后想法也有一些变化,现在她跟邢胜平说了真话:“我也是为了邢家考虑,你说我现在如果随了诚意伯恐怕连个名份都没有,所以不如先看看史阁部的态度再说。”
邢夫人现在既是寡妇又有幼子而且还有高杰留下的这份家业,真要嫁入诚意伯府自然是特别难堪,以她现在的经历肯定成不了正妻,但是成不了正妻她又觉得委屈自己,所以她把希望寄托在朝廷与史可法身上,总觉得她一向敬仰的史可法史阁部会帮她完美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只是邢夫人说完这番话的时候不由看了一眼窗外,她觉得这个冬天特别寒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过去。
邢夫人的小算盘第一时间就传到了刘永锡这边,甚至不用邢胜平告密,邢夫人就让李香君把自己的具体想法都告诉了刘永锡,只是李香君说完邢夫人的想法之后却是建议刘永锡先下手为强:“我觉得永锡弟弟如果是一心替邢姐姐考虑的话,还是快刀斩乱麻,生米煮成了熟饭,省得夜长梦多!”
张煌言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格的军议,但是她是真觉得李香君的想法不错:“主公,李姑娘说得非常在理,现在已经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若是拖得久了,朝廷与史阁部插手,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不管怎么样,高杰所部还是弘光小朝廷的军队,朝廷真要介入,刘永锡人财两得的如意算盘就变成了梦幻泡影,但是刘永锡却是信心十足地说道:“朝廷有什么好怕的,朝廷如果英明神武,张娘娘与我们怎么可能有机可乘,不怕朝廷介入,就怕朝廷不介入!”
刘永锡这么一说,张煌言、李香君等人都觉得刘永锡讲得有道理,如果不是弘光小朝廷利令智昏,刘永锡所部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只是李香君仍然有些担心:“朝廷不足为患,可万一史阁部要纳高元爵为义子?那我们又该怎么办?”




明风八万里 第一百零二章 暖冬
这正是大家最担心的问题。
史可法如果收高元爵为义子,那么邢夫人与高元爵就有了依靠,不一定会与刘永锡合营南下,而对于已经放弃临淮关地盘的刘永锡来说等于几个月的努力前功尽弃。
从睢州南下的时候,跟随邢夫人同行的高杰余部不过三千余人,而到了徐州之后,邢夫人控制的兵马已经超过了六千人,比刘永锡自领的临淮镇本部还要多,而且还要加上几门异常珍贵的红衣大炮,大家都觉得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刘永锡都必须把邢夫人娶进门。
刘永锡若是不能把邢夫人娶进门,在南下途中可能遭受意料之外的袭击甚至被人吞并。
刘永锡却是把这个问题看得很透:“史阁部要纳高元爵为义子,那本来就是一件好事,我跟他结个干亲,何况李本深马上就要回徐州了,有史阁部支持,我们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只是说到这,刘永锡的声音变得阴狠起来:“但如果史阁部不收这个义子,加上朝廷的大动作,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说到这,刘永锡已经闻到了春风的味道,这个冬天不算太冷!
而对于坐镇南京的辅臣马士英来说,这个冬天是个真正意义的暖冬。
虽然不象外面所说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但是鸡鹅阁的马士英宅从他入阁以来一直就是门庭若市,最近更是热闹非凡。
那是因为朝堂上已经听不到反对马士英的声音,连张国维这样一度亲近马士英的中立派都不能在南都立足,整个朝堂自然是被马士英与阮大铖的同党所控制,马士英现在已经是真宰相了,怎么会感觉得到冬天的隐隐寒意。
特别是北面更是吹来了几道迎面春风,这让马士英越发得意起来。
本来马士英总担心史可法与高杰发动的这次北伐会彻底失控,北伐若是大败,朝廷就会面临一场惊天危机,可北伐如果成功了,那么史可法必然凭借北伐战功重返南都,对于马士英来说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危机。
而现在正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朝廷对于高杰这种桀骜不驯的军阀毫无办法,可是高杰却是自取灭亡死于睢州,史可法推动的这次北伐自然是无果而终,而对于朝廷来说却是天赐良机。
而下首的阮大铖也能明白马士英的这种心思:“相国,兴平伯虽已殉国,但是兴平余部却能为朝廷所用,此幸事也,希望相国不要过于悲伤了!”
马士英没想到阮大铖看破自己的如意算盘:“这事有点不好办,史道领已经亲赴徐州处置,刘永锡又准备娶邢氏进门,朝廷这个时候出手,岂不是乱上添乱!”
阮大铖知道马士英真正的如意算盘:“兴平伯所部五万人,朝廷倚为长城绝对不容有失,如果落入外人之手恐怕不堪设想,自当派一员兵部侍郎亲领之!”
马士英虽然觉得阮大铖说得很好,但是仍然故作犹豫:“可是史道领已经亲镇徐州,这个时候再派人过去,是不是有些不妥?”
阮大铖却是毫不客气地说道:“我们这次是派人过去协助史阁部善后,之前有人说由李本深统领全军,这是谁的意思?朝廷可没让李本深统领全军,这支兵马应当交给兴平世子才对!”
马士英听得连连点头:“对对对,兴平伯在睢州殉国,这支兵马自当交给他的后人!”
只是他与阮大铖都对于高元爵年仅七岁的事实避而不谈,毕竟这支兵马是不可能交给高元爵这样的毛孩子,而是应当由朝廷派一员得力文臣借这个机会把兵权收回来。
阮大铖又问道:“相国,诚意伯世子与邢氏之事您觉得应当如何善后?”
这件事传到南都的时候成了一个大玩笑,大家都知道高杰的遗孀邢氏已经过了三十,而诚意伯世子刘永锡却是只有十七八岁,这件事若是真成了,刘永锡等于抱了三四块金砖。
但是在马士英这样的大人物眼中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味,邢氏与刘永锡若是合帐,那么浙中的张皇后阵营在军事上就占据了主动,因此马士英不容许这样的局面出现:“简直就是胡闹,告诉刘永锡,他赶紧赶回临淮关,我便不追究他撤离防地的责任,不然朝廷军法从事!”
阮大铖却是压低声音问了一句:“那诚意伯该怎么办?”
他口中的诚意伯自然不是刘永锡,而是提督操江水师的刘孔昭。
虽然这位诚意伯依旧是忠诚可信的定策功臣,而且弘光皇帝已经默许升他为诚意侯,但是有刘永锡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不管是马士英还是阮大铖或者其它人都对他充满了猜忌。
一想到刘孔昭控制着操江水师,马士英就觉得浑身难受甚至觉得北风突然凛冽起来,他想了好一会才说道:“江防紧要,让刘孔昭移镇太平以应万全吧!”
只要把刘孔昭调出南京城应该就能万事大吉吧!
马士英觉得天气又变得暖和起来。
但是对于徐州的高杰旧部来说,北风固然凛冽,但是南都吹来的寒潮却足以致命。
之前大家只是勉强接受了“李本深暂领全军”的现实,而李本深赶回徐州之后徐州的形势变得剑拔弩张起来,包括李本深在内的许多大将都觉得邢夫人公私不分,把归属公中的粮饷给养、军资军械、火枪火炮都归为高杰的私产,甚至带走了大半个中军,所以要求邢夫人把公中的部分留下来。
虽然史可法千方百计地协调诸方关系,但是邢夫人与刘永锡的联盟仍然遇到方方面面的敌视,大家把刘永锡恨到骨子里,正当一场大战即将爆发的关键时候,朝廷来了一个神操作。
严格来说,朝廷几乎满足了所有人的希望,先是封高元爵为“兴平世子”,然后又令邢夫人统领全军,李本深以下各有封赏,但是真正的神操作在于以监军卫胤文为兵部左侍郎都督兴平旧部。




明风八万里 第一百零三章 关门
朝廷也觉得以监军卫胤文为兵部左侍郎都督这件事是神来之笔,毕竟卫胤文不但已经在高杰军中干了好几个月的监军,而且他还是陕西韩城人,跟邢夫人、李本深、郭虎在内的诸位高杰大将都是陕西同乡,以他来统领秦兵必定是万众响应。
只可惜朝廷在这件事上想得太美了,大家虽然平时很敬重卫胤文这位陕西同乡,但在这个骨节眼上没人会拿卫胤文这个陕西老乡当一回事,恰恰相反,卫胤文曾经“从贼”的传闻第一时间就传开了。
北都失守的时候,卫胤文正好呆在京师,但是谁也说不清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按照他本人的说法是贤贞不屈拒绝了李自成的拉拢,但是现在整个徐州都在活灵活现地说着卫胤文不但“从贼”而且“失节”,所以卫胤文正式开府的时候兴平余部一个来捧场的都没有,而且高杰余部甚至因为这件事突然变得团结起来。
邢夫人原本与李本深、郭虎、杨承祖、李成栋这些大将差点闹翻了,但是卫胤文这么一走马上任,大家都觉得邢夫人孤儿寡母十分可怜,多分点高杰留下来的家业自然也无所谓,关系又和好如初。
但是邢夫人知道这只是一种假象而已,只要朝廷承认了李本深统领高杰余部的事实,那么自己与高元爵必然是首当其冲,因此她朝着邢胜平催促道:“胜平,你让史阁部那边尽早给个回复,这件事拖不得!”
史可法膝下无子,邢夫人与她身边许多人都谋划着让高元爵拜史可法为义父,这样一来邢夫人母子就能左右逢源,但是邢胜平却是苦着脸说道:“姐,这段时间我往史相国那边跑了十几趟,但是史可法始终不肯给个明确回复,而且……”
说到这,邢胜平就觉得特别难受:“我听说史督师的意思是让元爵拜高起潜为义父,毕竟高起潜也姓高!”
高起潜?
邢夫人原本来是满心欢喜,但是听到高起潜这个名字就炸了:“元爵怎么能拜高起潜为父,那可是内臣啊!”
邢胜平知道重点不在于高起潜是内臣,虽然高起潜声名狼藉,却是崇祯顶尖的军功宦官,在弘光朝也极受重用,一度出任京营提督,高杰军中原本有两个监军,一个是刚升兵部侍郎提督高杰旧部的文官卫胤文,而另一个监军就是高起潜。
重点在于高起潜是个阉人,虽然大家都姓高,但是小门小户能拜这么一位义父继承香火或许会乐翻天,可高元爵可是兴平义子,若真要拜了高起潜这么一位太监为父,恐怕下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邢胜平也觉得这件事特别委屈:“都说这是史阁部的意思,还说史阁部嫌弃兴平伯是流贼出身,所以才有这么一个建议!”
邢夫人觉得自己的心都碎了,她一向很景仰史可法这位名臣,正是在史可法的激励之下不知为朝廷办了多少大事,高杰甚至连自己的小命都送进去了,可是到最后史可法居然嫌弃自己与高杰是流贼出身。
那都是十多年之前的旧事了,自己与高杰早就洗心革面成为朝廷栋梁,朝廷也封高杰为兴平伯,这些年如果没有自己与高杰在苦力支撑,崇祯朝绝对坚持不到十七年。
可是不管自己立下多大的功劳,那些文官都只会说自己与这支大军是流贼出身!
邢夫人咬碎了银牙,但她并没有放弃全部努力:“把史督师、卫侍郎、高太监与诚意伯都请过来,我有事相求!”
邢胜平看到邢夫人还在坚持不由多说了一句:“姐,咱们还是不要自取其辱,姐夫那边在等着你给个回复!”
邢夫人却是没放弃最后的一线希望:“我儿子怎么说也是兴平世子,他继父更是诚意伯,就算我有什么过错,他难道连拜史阁部为义父的资格都没有了!”
邢胜平已经听出来了,自己这位姐姐已经生气了。
史可法必须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
对于邢夫人举办的这场宴会,大家都给足了面子,不管是史可法、越其杰、刘永锡还是李本深、郭虎、李成栋、杨承祖,或者是高起潜、卫胤文都赶了过来。
大家都知道邢夫人虽然是一介女流之辈,但是高杰旧部中影响力大得惊人,何况现在临淮镇全军已经撤到徐州,两军联合起来有一万数千人,不管大家想干什么都必须拉拢住邢夫人才行。
今天的酒席也是极其丰盛,羊羔美酒一应俱全,李本深、郭虎在内这些武人也不顾史可法还没来已经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卫胤文这位刚刚上任的兵部左侍郎更是特意凑过来拉拢他们。
虽然这些武夫不给他这位兵部左侍郎面子,但是他想要在徐淮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笼络这些高杰旧部,他甚至把希望寄托在刘永锡身上。
只是刘永锡现在却只顾着给李香君夹菜:“香君姐,这几天你辛苦了,多吃点!”
李香君没想到自己的面子这么大,刘永锡宁可给自己夹菜也不理会这位兵部侍郎:“永锡弟弟,卫侍郎对你可寄以厚望啊!”
刘永锡叹了一口气说道:“邢夫人对史阁部也寄以厚望!”
说曹操曹操就到,外面已经有人禀报:“史可法督师!”
今天的史可法穿了件蟒袍,自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度,他进门没多久邢夫人就拉着爱子高元爵的手赶出来给史可法行了一个大礼:“见过督师大人,元爵……”
说到这,邢夫人已经下了决心,她指着史可法的蟒袍说道:“这是你义父大人,你赶紧给义父大人行礼!”
高元爵正想跪下,却发现刚刚入府的史可法转身就跑,嘴里还说道:“邢夫人,这可使不得,这可使不得!”
在场的文官、武官都是齐齐色变,象李本深、郭虎、李成栋都不相信眼前这一幕,而卫胤文、高起潜都觉得史可法过于迂腐了,那边高起潜更是大声叫道:“关门,赶紧关门,邢夫人,赶紧追上去,不要错过机会!”




明风八万里 第一百零四章 承欢
邢夫人也终于反应过来,她大声叫道:“关门,赶紧关门!”
虽然史可法第一时间转身就跑,但是这毕竟是邢夫人的宅子,几个卫士毫不犹豫地把门关了起来,而那边卫胤文也在帮着邢夫人出主意:“史阁部,这是国家大事,您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他是真觉得高元爵拜史可法为义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只要邢夫人肯配合自己,至少能把高杰旧部拉拢过来一小半,而高起潜这位军功出身的宦官更是苦口婆心地说道:“史督师,这可是国事啊!”
而邢夫人已经抱起高元爵追了上去:“元爵,快拜过你义父!”
对于高元爵来说,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但是他知道父亲已经走了,现在自己唯一的依靠就是母亲大人,因此他就想跪下去:“元爵……”
只是高元爵这话还没说完,史可法已经跑得没影了,虽然门已经关好了,但是这宅子够大,邢夫人却带着了一个拖油瓶,所以他直接就往边上跑了。
看到这样的场面,在场的李本深、郭虎、杨承祖等一应武人都在为邢夫人与高元爵深感不平,不管高杰是怎么样的出身又有怎么样的过去,但是他的结局可是为国殉忠啊!何况这只是个顺水推舟的事情!
1...4849505152...1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