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军工重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一个又一个的分段吊装上建造船台,三个总段渐渐的成型,看着这一切,心中有一股浓浓的成就感。
“杨总师,最多再过两个月,我们就将开始总段合拢。”
总段合拢!
这是多么让人期待的事情啊,意味着总段建造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舾装工作。
杨帆满意的道:“不错,不错,将首舰交给你们建造,现在看来是无比明智的决定,我敢打赌,首舰的建造给其他任何一家造船厂,绝对没有这样的建造速度。”
四周一阵开心的笑声。
东江造船厂那些陪同人员,一个个笑得非常开心,尤其是船台建造的负责人,获得杨总设计师的表扬,他感觉到,仿佛一切辛苦都值了。
在建造船台看了一番,孙保国道:“我们去新船台看一看,杨总师,你也给我们提一提建议。”
从长远考虑,为了提高建造能力,东江造船厂采纳杨帆的建议,新建了一处大船台,就在旁边不远。
关键是,这是一处水平船台,不再是倾斜式船台。
在孙保国的带领下,杨帆再一次到了这新船台,看了看工程量过半的大船台,满意的道。
“孙总,不错,不错,如果龙门吊的吨位再大一点,那就更加完美了。”
孙保国哈哈一笑,显得无比开心,爆料道:“我们和国内一家专业起重设备制造厂合作,这个船台需要的龙门吊已经在制造之中,最多半年,新的龙门吊就会运过来安装。”
什么!
国内龙门吊!
杨帆微微惊愕,以为听错了,目光看着孙保国。
........
今天的更新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军工重器 第四百二十五章 从手机芯片入手
1995年的国产龙门吊。
能够进行054型导弹护卫舰船台建造的龙门吊!
国内哪家公司这么牛气,能生产制造这样的大型龙门吊,这样的东西,可是工业重器,没有一定的实力可制造不出来。
之前不管是东海造船厂,还是东江造船厂需要的大型龙门吊都是进口的,现在则可以用国产的。
杨帆很惊愕。
一脸惊讶的看着孙保国,问道:“哪一家企业这么牛批,能生产制造这样的大龙门吊。”
在杨帆的印象之中,国产大龙门吊取代进口好像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事情,莫非在这一方面,历史也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偏差。
孙保国道:“是zh厂设计并生产制造的,我亲自去看过,觉得不错,就定了他们的龙门吊。”
原来是它!
这家工厂杨帆当然知道,在21世纪,我们国内不少舰船建造需要的大型龙门吊都是它生产制造的。
心中甚慰!
国内有这样的装备,肯定是一件大好事啊!
从孙保国这里了解了一番这台大型龙门吊,又参观了东江造船厂的这个大型水平建造船台。
这个船台设计得十分不错,杨帆基本都挑不出毛病,但孙保国态度诚恳,询问杨帆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哪些方面可以再完善和提高。
想了想,认真的看了看,杨帆最终提了两项小小的建议,孙保国如获至宝,赶紧记录在笔记本上。
........
宏泰集团和华强科技公司正式合同签订之后,首笔资金,一共3个亿顺利的到帐,吕华强有一点微微激动。
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资金啊。
有钱了,公司肯定要大刀阔斧的发展。
他很快召开了会议,就一些工作进行安排,并派黄文龙前往美国,目的只有一个,将那些暂时留在那边,想回国发展的人才接过来,当然,可能还会游说更多的人过来。
华强科技公司的第一件事情就组建实力强大,规模庞大的芯片设计研发队伍。第二件事情则是建立属于自己的设计研发中心。
这几天,吕华强很忙。
他亲自在东海市寻找地方,终于在江东新区找了一块地,并准备买下来,在那里建立设计研发中心。
看好这块地之后,他主动的给杨芳打电话,进行请示。
按照合同,宏泰集团占股62%,重大决策和公司发展战略都必须请示杨芳,买地建研发中心,算得上是大事。
让他感到微微奇怪的是,杨芳说,她原则同意,不过,最好向杨帆汇报一下,进行沟通。
什么!
难道最终做主的是杨帆吗?
吕华强有一点不解,不过,杨芳这么叮嘱,他肯定照办,于是,电话打到了杨帆那里。
他大致汇报了买地建设计研发中心的事情。
在电话之中,杨帆很是高兴,约定双方下午在东海所附近的一家茶楼见面详谈。
吕华强心中有了几分猜测,估计真正的做主的真是杨帆,那宏泰集团和杨帆又是什么关系.......
他一头雾水,想了很多。
下午时分,他带着一脑袋的疑问,大约提前十分钟到了这家茶楼,并要了位置,泡好一壶好茶,等着杨帆过来。
几分钟之后,杨帆就走进了茶馆,并看到了吕华强。
“吕总,来得这么早呀。”
吕华强赶紧起身,“杨总设计师,我刚到一会儿,没几分钟。”
杨帆笑着坐了下来,并道:“以后叫我杨总吧。”
“好的,杨总。”吕华强回答。
既然是自己人,没有必要再一口一个“杨总设计师”的叫着。杨帆坐下来,询问道:“最近怎么样呢?”
这正是吕华强要汇报的,这也是两人坐在这里喝茶的主要目的,有一些事情,按照杨芳的意思,需要汇报并请示杨帆。
吕华强道:“我们的人才计划已经启动了,当务之急就是组建一支有一定实力的技术研发团队,黄文龙副总亲自去了美国......”
他详细的汇报着,杨帆认真的听着,偶尔喝一口茶,基本没有说话,仅仅只是听。
直到吕华强汇报完人才计划之后,杨帆才正色的道:“最宝贵的我认为是人才,我们要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真正有本事的人,待遇可以高一些......”
这一回轮到吕华强认真的听着。
这是杨帆的一系列指示。
吕华强心中更加的疑惑,杨总和宏泰集团到底是什么关系,他怎么直接进行这些指示,宛如他才是老板一样。
估计是看出了吕华强的疑惑,杨帆也觉得有必要适当的透露一下,于是道:“你心里感到很奇怪吧,为什么我在宏泰集团有这么大的话语权,我说的话就相当于是宏泰集团说的话。”
“嗯。”
吕华强点了点头,他确实有一点不明白。
杨帆道:“其实很简单,其一杨芳是我的亲姐姐,其二,我在宏泰集团有最大的股份。”
什么!
吕华强惊讶了!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这第二点,杨帆居然是宏泰集团最大的股东,真正的幕后老板。
牛批啊!
原本以为他仅仅只是东海所的设计总师,只是杨芳的亲弟弟而已,居然是宏泰的大老板。
吕华强半天才回过神来。
现在他终于彻底明白了。为什么这么重大的一些事务,杨芳要他直接请示杨帆。为什么杨帆刚才以老板的口吻进行了一系列的指示。
原来人家是宏泰集团的幕后大老板,这一切就全部解释得通了。
杨帆提醒道:“我是宏泰的老板,这件事情你知,我知就可以了,你不要对外去讲。”
意思很明显,整个华强科技公司,除了他吕华强知道这一层关系之外,其他人都不用知道。
吕华强赶紧道:“杨总,你放心,我会严格保密的。”
接着,吕华强又说了准备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的事情,要进行芯片的设计研发,除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技术团队之外,还要有很多的硬件设施,也要办公场所。
这需要一个固定的地方,需要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地方已经基本物色好了,吕华强向杨帆做汇报。
听完之后,杨帆道:“这些事情你做主就可以了,今后也是一样,没有必要事事进行请教,你有充分的自主权。”
“好,我知道。”吕华强回答。
两人聊了一会儿研发中心的建设之后,吕华强随意的问了一句,这算不上请示,因为他知道杨帆不是芯片行业的专业人士。
吕华强随口说了一句,“杨总,芯片主要归为几大类,如计算机芯片,机床设备的工控芯片,手机芯片等等。我们从哪一类芯片入手呢?”
真的知识随口问一问而已。
他自己才是芯片方面的专业人才,已经在考虑,在计算机芯片和工控芯片之间摇摆,暂时还没有拿定主意。
三种芯片全面发展,全面进行设计研发,肯定是不现实的,必须要有一个方向,集中力量在某一类芯片上发展。
吕华强原本很想搞计算机芯片,但知道其中的难度,尤其是竞争的激烈程度,因为世界上有知名的计算机芯片供应商,他们的实力很强大,要和他们展开竞争,压力将会是很大的。
暂时不搞计算机芯片的,那是否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工控芯片的设计研发呢?
他也有一点犹豫,还没有拿定主意,因为工控芯片的市场前景不如计算机芯片。
他自己还没有拿定主意,到底从哪一类芯片入手,于是,随口问了一下杨帆。
哪里知道,杨帆回答道:“我们先从手机芯片开始,等我们的实力强大了,可以再搞一搞工其他类型的芯片。”
什么!
搞手机芯片!
不是搞计算机芯片,也不是搞工控芯片,而是手机芯片。
吕华强愣了愣,然后道:“杨总,为什么我们先搞手机芯片呢?”
显然,杨帆早就有自己的考虑,回答道:“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手机芯片的发展前景巨大,我预测,再过几年手机会渐渐普及,对芯片的需求量巨大。”
“其二,手机芯片的设计研发才仅仅只是起步阶段,竞争不像计算机芯片那样激烈,我们面临的压力也要小得多。”
“其三......”
杨帆列举了好几条理由,每一条都非常有道理,吕华强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心中无法淡定了。
原来杨总这么厉害!
考虑问题这么周到,他说得好有道理。
良久,吕华强才回过神来,“杨总,那我们就从手机芯片入手,进行手机芯片的设计研发。”
杨帆点了点头,有一些事情,觉得有必须点拨一下,虽然不是芯片的专门技术人才,但对芯片还算了解。
关键是杨帆知道手机芯片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稍微点一点,吕华强他们就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心中拿定主意,杨帆开口了。
不用想,吕华强有又一次被震惊到了,难以置信的看着杨帆,心中想道,这就是我的合作伙伴,我的老板,我这是多大的运气才遇到这样的牛人啊!




军工重器 第四百二十六章 总段合拢
杨帆十分的肯定,“对,我们首先从手机芯片开始。”
这基本就将方向定了。
吕华强有一点惊讶,没有想到是搞手机芯片。又听了杨帆的分析之后,先是一阵惊讶,然后又觉得十分有道理。
“杨总,那就这么定了,我们从手机芯片开始。”
杨帆轻轻的点了点头,有一些事情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不,应该说是“点拨”一下,手机芯片的发展趋势,没有人比杨帆更加清楚。
于是,杨帆开始“点拨”。
先说了未来几年手机的发展方向。
杨帆道:“据我的分析,手机会渐渐的普及,体积会越来越小,功能会越来越强大......”
吕国强认真的听着,觉得杨帆说得十分有道理,他在心中道,嗯,应该是这样的发展趋势。
说了发展趋势之后,杨帆又说了未来几年手机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功能,结合这些功能,渐渐的就谈到的手机芯片。
针对这些新功能,手机芯片应该怎么设计,怎么就构架,等等。
渐渐,吕华强又震惊了!
心中无比震撼,杨总莫非是手机芯片领域的大专家,说得头头是道,很多观念非常的新颖啊!
杨帆当然算不上手机芯片方面的专家,只是稍微懂一些而已,但对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太清楚,随便点一点,吕华强就有眼前一亮,大受启发的感觉。
吕华强开始沉浸期中。
一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杨帆暂时停了下来,抬手看了看时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们以后再聊一聊手机芯片。”
吕华强意犹未尽,十分不舍。
他真想再听杨帆继续谈下去,因为他发现,仿佛一扇全新的大门在他的面前缓缓的打开,想在更深入一点,再听杨帆谈一谈手机芯片。
见杨帆起身,吕华强只好道:“杨总,你的一些观点太新颖了,我很受启发,下次我一定再向您请教。”
用上了“请教”两字。
如果有熟悉吕华强的人在这里,估计会惊讶的嘴巴张得老大,吕华强是什么人啊,在芯片领域,还有值得他请教的人吗?
有!
这就是杨帆!
吕华强对杨帆佩服不已,也开心不已,没有想到运气这么好,回国创业不但融资成功了,还碰上了这样的一位牛人。
曾经吕华强想过,当宏泰集团占股超过50%的时候,担心宏泰集团方面瞎指挥,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
现在他知道,这种情况不会出现,杨帆对芯片和了解,尤其是一些观念和观点非常的新颖,眼光更是非常人能及。
送走杨帆之后,吕华强还沉浸在那种感觉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
两个月之后。
华强科技公司的研发中心设计完成,开始动工开始建设,这绝对是国内规模最大,档次和规格最高的技术研发中心。
在1995年,建设这样大规模的研发中心,国内非常的少见。
除了建设技术研发中心之外,技术团队也开始组建。
吕华强他们也确实厉害,物色了各种各样的专业技术人才,有一些是从海外过来,其中还有一些居然是金发碧眼的老外,也有一些是国内招聘的相关专业的人才。
华强科技公司的员工规模也从当初数十人发展到了现在的数百人,其中八成以上都是技术人才,技术团队的规模还在发展之中,人数还在增长之中。
054型导弹护卫舰的建造也进展迅速。
一个月多之前,首舰需要的四台柴油机被送到东江造船厂,在进行三个总段建设的同时,一些大型的设备和装备开始进行安装,因为在总段合拢之后,再进行大型设备的安装难度无形之中加大。
四台柴油机也安装到位,动力系统的相关设备也部分安装到位,三个总段也基本建设完成。
孙保国陪同杨帆站在建造船台旁边,两人开心的看着眼前的三个总段,心中都有一种成就感。
杨帆道:“孙总,我们首舰的三个总段基本建造完成了,再过几天就可以进行总段合拢。”
总段合拢!
这是多么振奋的事情啊!
意味着船体建造基本完成,合拢之后就是舾装工作,也意味着建造工作完成了大半。
快一年了!
三百多个日日夜夜,付出大量的汗水,终于快总段合拢,孙保国心中很是感慨,终于看到了初步的成果。
深深的呼吸一口气,让激荡的心情稍微平静一下,孙保国道:“我们后天进行总段合拢怎么样,也将罗总指挥请过来,大家一起建造首舰的总段合拢。”
这是征求杨帆的意见。
其实他大可不必这样,但相处久了之后,杨帆深深的折服了他,在一些重大事务上,习惯性的问一问杨帆。
觉得问一问杨帆,肯定不会有错。
被这样征求意见,杨帆感觉到倍有面子,开心的道:“我看可以,那我们就定在后天总段合拢。”
“好,等一下我给罗总指挥打电话,请他过来。”孙保国道。
两天之后。
今天的东江造船厂似乎和平常有一点不样,有一些手头活不多的工人们陆续的到了首舰的建造船台旁边。
“老张,你不去看一看吗?”
“你们先去,我等一下就过去。”
一些工人们,三三两两的往船台那边而去,渐渐的,那里的人就多了起来,大家站在船台旁边,看着眼前的这艘首舰。
“那个部件是我焊接的。”
“那个分段是我们班组搞的。”
工人们兴致勃勃的看着眼前这艘舰,看出其中的一些分段,或是某一些部件是他们制造的,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
杨帆和罗建国都过来了,准备亲自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首舰总段合拢!
在两人的身边是孙保国等东江造船厂的好几位领导,此外周围还有不少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大家一个个显得十分的高兴。
辛苦这么久,终于有了汇报,总段即将开始合拢。
建造船台的负责人一路小跑过来,朗声的汇报道:“孙总,一切就绪,可以进行总段合拢。”
孙保国看了看杨帆和罗建国。
两人几乎是同时朝孙保国轻轻的点了点头,后者心理神会,声音十分的响亮,“054型导弹护卫舰的首舰,现在开始总段合拢!”
声音传了出去,传得老远!
听到这个声音,不少人不免微微振奋。
总段合拢开始!
按照建造工艺规范,一些工人在进行着操作着,原本相互独立的三个总段缓缓的合拢。
终于,它们合在一起。
严丝合缝,丝毫不差!
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夹杂着几声振奋的叫喊声。
马上有人过来汇报,“孙总,总段合拢顺利完成,可以开始接下来的焊接工作。”
孙报告大手一挥,“进行总段焊接。”
建造船台上,工人们又开始满脸起来,焊接的弧光又不是的闪现,对总段合拢的焊缝进行焊接。
杨帆和罗建国看了很久,心情十分的满意。
罗建国更是道:“香江造船厂已经开始二号舰的船台建造,真期待它也早日总段合拢。”
杨帆道:“他们的速度也很快,再过几个月,也将开始总段合拢。”
1995年12月10日,054型导弹护卫舰的首舰在东江造船厂总段合拢,不久之后,将进入全面舾装。
看着眼前的这艘舰,想着是自己带领技术团队用近两年的时间完成的设计工作,杨帆的眼睛突然有一点湿润。
不容易啊!
........
今天的更新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军工重器 第四百二十七章 建议多造几艘
054舰的首舰在东江造船厂顺利总段合拢,接下来的将是全舰的舾装工作。
杨帆满是感慨!
走到这一步真的不容易,看着自己的设计图纸变成了眼前的这艘军舰,眼睛有一点湿润。
那是因为高兴!
罗建国显然注意到了杨帆的反应,他轻轻的拍了拍杨帆的肩膀。
杨帆轻声的道:“我没事。”
孙保国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些,朗声的道:“罗总指挥,我们首舰顺利合拢,非常期待下一艘054舰的建造。”
罗建国当然知道东江造船厂的想法,他们当然希望建造一艘又一艘的054型导弹护卫舰。
他的目光看向杨帆,054舰要建造几艘,杨帆的意见很重要。
在他看来,毕竟现在的054还只能算是验证型,未来的054a才能算正式型,正常情况下是等054a设计出来之后,才大量的建造。
052型导弹驱逐舰验证型的时候才建造了两艘呢?
感受到罗建国的目光,明白其中的意思,杨帆道:“罗总指挥,下午去我那里坐一坐,我们聊一聊,怎么样?”
罗建国当然一口就答应,“好啊,我们下午聊一聊。”
上午一直呆在东江造船厂,中午,孙保国请客,大家一起用了中餐。
饭后,孙保国热情而又客气的送杨帆和罗建国等人离开。
目送杨帆的这辆大越野车渐渐的远去,孙保国终于收回了目光,说实话,他非常想去杨帆那里,想听一听他们聊一些什么内容。
他已经猜测到杨帆和罗建国将谈论的内容和054舰的未来建造有关,这一型号的054舰将计划建造多少艘呢?
对这个问题,他非常的关心!
杨帆亲自驾车,带着罗建国,回到了东海所的办公室。
“罗总指挥,请坐,在我这里别客气,喝一点什么。”
罗建国在沙发上坐了下来,然后道:“喝一点咖啡吧,我知道你这里的咖啡不错。”
杨帆哈哈一笑,一边泡咖啡,一边道:“既然喜欢喝,等一下带一点回去,慢慢喝。”
罗建国道:“那就太感谢了,我知道你有不少存货,那就不客气了。”
1...177178179180181...2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