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重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钟丽红只好道:“这应该是小谢焊接的,她其实很不错的,她.......”
原本想为小谢说几句好话,但冯旺东明显不想听,沉声问道:“谁是小谢,站出来让我看一看。”
旁边一名年轻的女工站了出来,低着脑袋,像犯了错的罪犯一样,根本不敢抬头看冯旺东。
冯旺东压着心中的怒火,“和我们说一说,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小谢的脑袋低得更低了,几乎用低不可闻的声音道:“冯总,这根线缆的接头我焊了几个焊点之后,突然想上厕所,等我上完厕所回来之后又忘记继续焊接,所以.......”
终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冯旺东道:“你们要向你们的钟班长学习,一定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如果换成是钟丽红,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估计再想上厕所也会憋着,直到将这个线缆接头焊接完成并检查合格才会再去上厕所。
“嗯。”
小谢低声的道:“我...我以后不会了。”
出人意料的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的落下。很多人都替小谢捏着一把汗,以为她这次肯定惨了,哪里知道,冯旺东脸色一缓,“下次一定要注意,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嗯,我一定不会了。”小谢赶紧又做出保证。
线缆接头已经被焊了几个点,刚才这么一扯之后,接头的有一些插针已经变形,要再重新焊接,这可是一个技术活。
小谢满是求助的看着她自己的班长。
钟丽红也知道其中的难度,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活,马上主动请缨道:“冯总,这根线缆我来焊接吧。”
冯旺东点了点头。
倒是孙保国,似乎有一点不放心,提醒道:“钟班长,你行不行,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的话,干脆换一根线缆算了。”
意思很明显,如果焊接完成之后,质量达不到要求,或是暂时满足质量要求,但有质量隐患的话,还不用换一根新的。
当然,这样的一根线缆不便宜,估计都快抵得上钟丽红半个月的工资,更换成新电缆,实属无奈之举。
哪里知道,钟丽红信心十足,“孙总,我想应该没问题,不用更换成新电缆。”
杨帆微微的惊奇!
不禁多看了这名女工几眼。
刚才的时候,她就非常有担当,这根线缆不是她焊接的,冯旺东沉声一问,她马上就站了出来,且态度非常的好。
现在,则满是自信,面对孙保国的提醒,没有说我试一试之类的话,而是直接说她没有问题。
这是对她自己的技术很自信。
杨帆倒想看一看,她是否真的有两把刷子。
这样的一根线缆,曾经焊过几个焊点,又被外力扯了下来,很多细细的插针都已经变形,再进行焊接,难度很大。
绝对是一个技术活。
杨帆站在旁边,认真的看着钟丽红干活。冯旺东、孙保国等人也是一样,大家都围在旁边。
如果换成一般人,这么多大领导站在边上,心里面多少会有一点紧张,而钟丽红似乎没有,她好像一下子就进入了到了工作状态,沉着、冷静、细心,一丝不苟的首先将一根根的细长的插针校正,校直。
原本已经变形的插针,在她的一双巧手下,居然一个个变直了,全部笔笔直直,几乎和没有使用的一样。
了不起啊!
确实有两把刷子。
杨帆心中也暗暗佩服,差一点对这位女工竖起了大拇指。
每一根变形的插针全部校直之后,钟丽红没有急着进行焊接,而是又检查一遍,确定无误,这才拿起电烙铁。
依旧非常的认真,一丝不苟。
整个现场一片安静,整个舱室内的其他人全部停了下来,仿佛生怕发出声音影响到了她。
大家依旧在旁边,杨帆也是一样,仔细的看着她进行线缆接头的焊接,并又是一阵佩服。
果然有两把刷子。
她焊接的十分漂亮,且动作也不慢,显得十分娴熟,大约十几分钟之后,电缆插头就焊接完成了。
焊接完成之后,又认真仔细的检查了一下,然后才对:“冯总,已经焊接好了。”
冯旺东满意的点了点头。
孙保国也是一阵开心,原本要报废掉这根电缆,准备更换成新的,在钟丽红的一双巧手下,居然又好了。
“嗯,不错。”
孙保国看了看这根电缆,然后开着玩笑道:“冯总,你可不能再拉这根电缆了,要拉要换其他的拉一拉。”
钟丽红道:“没事,怎么也拉不脱了,冯总再试一试无妨。”
这么自信!
这么有把握!
原本不想再拉这根电缆,此刻,冯旺东偏偏要再拉一拉,验证一下是否真如钟丽红所说的那样。
于是,在大家的目光之中,他又伸手准备再拉一拉这根电缆。
.......
军工重器 第四百三十章 再建八艘
还真的准备再拉一拉啊!
不少人吓了一跳,心中想道,这根电缆的接头刚刚焊好,余温还未完全散去吧,会不会被一把就拉脱。
大家很想提醒一声,但又不敢开口,因为他们面对是一把手冯旺东。
倒是孙保国笑着道:“冯总,算了吧,我看焊接质量很好,用不着再去用力拉了。”
冯旺东轻轻的摇了摇头,“不,我要再试一试,千万不能再有任何的质量隐患。”
好吧!
反正你是一把手,你说了算。
孙保国没有再说什么,其他人更加不敢说什么,有一点担心的看着冯旺东伸出手,用力的拉了拉这根电缆。
它会被拉脱吗?
“钟班长,你的技术一定要过硬,焊接质量一定要,可千万不能被冯总拉出什么问题。”
不少人面露担忧之色。
有人一颗心甚至都悬了起来。
现场又一下子安静下来,大气都不敢出一下。杨帆注意道,钟丽红的脸色似乎十分的平静,没有半点的担心和紧张。
她这么自信!
看来确实有水平,她自己干完的活,质量状况怎么样心里有底。
“咦!”
冯旺东用力的拉了拉这根线缆,发现非常的牢固,手感告诉他,焊接质量非常好,不禁发出了惊讶声。
四周的人则纷纷松了一口气。
也有人在心中佩服道,钟丽红真厉害,一个变形的插头,在她的巧手之下,居然焊接得这么好,宛如新的一样。
杨帆都不免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冯总,孙总,你们东江造船厂真是藏龙卧虎,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一名女工,技术水平居然这么厉害。”
冯旺东和孙保国都是自豪的一笑。
倍有面子。
起码钟丽红为他们争了一口气。
电缆没有问题,大家都放心了,冯旺东和孙保国两人亲自陪同着杨帆去其他地方看了看,在船上起码呆了一个多小时,比较全面的看了舾装情况。
.......
远在千里之外的香江造船厂。
今天,全厂的气氛似乎有一点不一样,无形之中充满了喜悦。
今天,对香江造船厂来说绝对不是平常的一天,054型护卫舰的二号舰终于在船台总段合拢。
首舰总段合拢的时间是1995年12月10日,二号舰在香江造船厂的总段合拢时间是1996年4月6日,仅仅只晚了大约4个月。
光就船台建造而言,香江造船厂的速度还要稍微快一点点,主要得益于两点。其一,首舰在东江造船厂的建造积累建造经验,两家船厂之间又是经验共享的。其二,香江造船厂的是水平船台,不是倾斜式船台,更便于像054舰这样的舰船建造。
杨帆、罗建国都到了香江造船厂。
为了总段合拢,香江造船厂特地搞了一个总段合拢仪式,罗建国代表军方,杨帆代表设计单位,纷纷发表了讲话。
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之中,二号舰顺利完成总段合拢。
更让人高兴的是,二号舰需要的一共四台柴油机也在今天顺利运抵香江造船厂,顺利合拢之后,在胡勇的带领下,大家一起来到了存放柴油机的大仓库。
胡勇是香江造船厂的副总,现在也兼任二号舰的总建造师。
大家一进仓库,第一眼就看到了那四台大型柴油机,每一台都用大木质包装箱装着,宛如一个小小的集装箱一样。
胡勇介绍道:“这是今天早上到的,我们已经开箱检查验收无误,二号舰需要的柴油机不缺了。”
果然,每一个包装箱的侧板都被打开了,里面的柴油机一览无遗。
罗建国满意的道:“红旗厂不错,这一次居然早早的将柴油机送过来了,比计划提前了一个多月。”
杨帆不由想起了第一批柴油机。
那个时候,可是非常紧张的,首舰对柴油机的需要迫在眉睫,而恰恰在那个时候,红旗厂的“独生子”设备出了问题,最后一台柴油机需要的箱盖无法加工,差一点影响到了首舰的建造进程。
现在好多了。
红旗厂聪明多了,抓紧后续批次柴油机的制造,二号舰需要的四台柴油机早早的送了过来,估计在红旗厂还有已经制造好的柴油机,数量可能是五、六台。
那几台柴油机可以作为备用,也可以作为三号舰的动力。
054型导弹护卫舰,军方到底准备建造多少艘呢,杨帆此前的建议是八至十艘,如果财力允许,再多两艘也可以。
在香江造船厂呆了大半天,下午时分,杨帆和罗建国一起离开,两人同乘坐在一辆车上前往机场。
不免就聊起了054舰后续的建造。
杨帆主动问了起来,“罗总,这么一段时间过去了,上面应该有决定了吧,我们的054舰到底准备一共建造多少艘呢?”
罗建国一笑,“你就算不问,我也准备和你说一说呢,基本已经定了,只是暂未公布而已,我们的054舰准备还建造8艘。”
什么!
再建8艘!
杨帆心中一阵惊喜!
加上目前正在建造的两艘,再加再建8艘,一共将达到喜人的10艘,这将是一支庞大的力量。
杨帆知道,在历史上,054型导弹护卫舰的验证型可没有建造这么多艘,真正大批量建造是在054a型导弹护卫舰的时候。
无疑,历史在一点上发生了小小的偏差。
这也是杨帆非常乐于看到的偏差。
罗建国道:“上面计划再建8艘,主要是两个原因,其一如你说所的,054舰的设计成熟,未来发生重大更改的可能性不大。其二则是造价便宜。”
造价便宜!
这估计是它大量被建造的主要原因。
在设计的时候,杨帆就充分的考虑了造价,这让054型导弹护卫舰不但性能先进,综合能力出色,而且造价相对便宜,性价比极其高。
杨帆开心的一笑。
一路上,两人在车上愉快的聊着,心情都十分不错。054舰将再建造8艘,看得出来,罗建国也是非常乐于看到的。
......
从香江造船厂回来没有几天,杨帆又到了东江造船厂。
反正从东海所驾车过来也用不了太久,十分的方便,首舰进入舾装阶段之后,杨帆过来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
两人一见面,孙保国就打听起来,“杨总师,听说上面决定,054舰将再建造8艘,有没有这一回事呢?”
看得出来,孙保国非常希望这个传言是真的。
杨帆一笑,也不隐瞒,“孙总,你的消息蛮灵通的嘛,上面确实已经决定,再建造8艘。”
这是真的呀!
瞬间,孙保国无比的惊喜!
杨帆看了看满脸喜色的孙保国,提醒道:“机会只留给有所准备的人,你们如果想尽可能多的拿到建造任务,那就要早早的开始做好一切准备。”
“对,对。”孙保国道,“我们确实应该早一点做好准备,争取多拿一点建造任务。”
再建8艘054舰的话,如果两家造船厂平分,东江造船厂则可以再承担4艘的建造任务。
显然,孙保国可不想平分,希望承担建造5艘,甚至6艘的建造任务。
杨帆接着提醒道:“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中,我觉得你们首先要抓紧建设完工那处大型水平建造船台,然后,等首舰建造完工的话,将现在的倾斜式船台改为水平平台。”
杨帆对历史的发展非常熟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来等054a型导弹护卫舰定型,建造数量还会大幅增加,东江造船厂承担的建造任务还会更多,他们需要更多的水平建造船台。
想了想,杨帆道:“再过两、三年吧,你们也许要考虑再建一处水平建造平台,便于054a型导弹护卫舰的建造。”
两处建造船台还不够?
还要再建水平船台。
孙保国又有一点微微的惊喜,他对杨帆是比较了解的,更十分相信杨帆的眼光,深以为然,点了点头。
“嗯,我会记住这件事情,合适的时候,我会在办公会上提出来。”
两人聊着,聊着,不知不觉的就步行到了首舰的建造平台,再一次的登上了这艘船,仔细的看了舾装进展情况。
临近中午。
孙保国提议道:“杨总师,我们去外面喝两杯,怎么样呢?”
杨帆想了想,还是道:“喝酒就算了,中午就随便吃一点吧,我看你们的职工食堂就不错,我们去那里吃一点,下午的时候,我还想再到船来看一看。”
那就去食堂吧。
在孙保国的带领下,两人一起走进了东江造船厂的职工食堂。
食堂很大,很热闹,正是中午吃饭的高峰期间,在这里吃饭的人很多,满大厅都是人头,几乎所的桌子都已经坐满了。
孙保国挥手道:“走,我们上二楼,那里的人应该少一些。”
二楼主要是小炒,消费水平要高一些,有一些人想打一打牙祭,吃一点好的,往往上二楼点菜。
也没有什么限制,并不是硬性规定只有领导才能上二楼吃饭,普通职工也可以,只要你有钱。
二楼的人果然要少很多,两人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来,孙保国更是点了好几个菜。
……………
今天的更新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军工重器 第四百三十一章 进口焊材告急
几个菜陆续被端上来。
显然,厨师的手艺还不错,虽然比一楼的大锅菜要贵一些,但味道好,二楼的环境好,还不错。
两人以茶代水,一边吃着,一边聊着。
聊天的内容当然和首舰的舾装有关系,现在是管线的舾装,动力系统的舾装等,也开始了船上的装饰和设备组装,未来还会开始武器系统的舾装,各重点装备的舾装,如包括相阵控雷达的舾装在内。
孙保国道:“动力系统的舾装基本快完成了,两根几十米长的主轴也顺利安装到位了。”
“杨总师,你不知道呢,在动力系统主轴安装之前,我捏着一把汗呢,几个基座和轴架是在不同的分段制造的,如果各个分段不能精确保持在一条轴线上,我担心的主轴就穿不进去。”
“幸好按照你的吩咐,为了保持定位的准确,在施工中我们不停地测量和不断地调整,终于保证它们在一条直线上,我们的主轴顺利的穿了过去......”
孙保国一边吃菜,一边和杨帆这么聊着。
“在动力系统的舾装之中,我们的工人可辛苦,幸好动力系统的舾装工作顺利完成了。”
“我记得有一名工人,他当时就负责主动力系统的安装工作,一连几天都是打眼打到凌晨三点钟,就在更衣室里睡了两三个小时,然后继续上班......”
听着孙保国说着工人的辛苦,杨帆心中肃然起敬,十分的佩服这些平凡的工人,正是他们默默的付出,才有了054型导弹护卫舰的首舰建造进展顺利。
一边聊,一边吃。
感觉时间也算过得快,三、四十分钟一下子就过去了,两人都吃得差不多了,孙保国道。
“杨总师,这里的条件简陋了一点,只能保证吃饱,不一定能保证吃好。”
杨帆笑着道:“我觉得还不错,你们厨师的手艺还行,我看可以经常来这里吃饭,而没有必要去外面吃。”
孙保国哈哈大笑。
他当然将这当成了玩笑话,以后肯定还是要去外面吃的,这里确实太简陋了一点,临时应付一下,填一填肚子还差不多。
孙保国热情的道:“时间好早,先去我办公室喝一喝茶,稍作休息,下午我们再去船上看一看。”
杨帆点一点头。
两人说说笑笑的下了楼,准备走出一楼食堂大厅的时候,一个声音响了起来,似乎还显得比较急切。
“孙总,孙总......”
孙保国连忙停住了脚步,只见一位三十几岁的青年女工急急忙忙的走过来,她是负责舰上线缆接头焊接的钟丽红。
“孙总,实在不好意思,直接越级找到了你这里。”
显然,她原本是不想直接找孙保国的,而是准备向她们的主管领导反映,但事情确实有一点紧急,又恰好在这里遇到了孙保国。
杨帆也停了下来,也认出了钟丽红。
上次的事情,她给杨帆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知道这是一位技术水平非常不错,确实有两把刷子的女工。
孙保国显然对钟丽红的印象也不错,和颜悦色,“你找我什么事情,只要是工作上的事情,越级也无妨。”
这样的态度,让钟丽红放心不少,马上汇报道:“是这样的,我们焊接线缆接头用的进口焊材,我今天去库房领用焊材的时候发现数量已经不多,我觉得有必要反应给你们知道,早一点将后续需要的焊材弄回来。”
进口焊材!
孙保国知道这种焊材,需要国外进口,国内没有,且进口周期还算比较长,心里面微微一沉,只是脸上没有表露出来。
依旧和颜悦色的道:“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我会亲自过问的。”
然后,陪同着杨帆走出了食堂大厅,孙保国解释道:“这是一种进口焊材,我们当初造了计划,一次性从国外进口了一批,理论上是够这一艘船用的,可能出了一点问题,实际上不够用。”
杨帆提醒道:“这不算是小问题,进口的周期本来比较长,如果真的不够,需要马上启动进口程序,这件事耽误不得。”
“嗯。”
孙保国赞同的点了点头。
不久之后,两人进了办公室,孙保国先招呼杨帆坐下来,并亲自动手泡了茶,然后才拿起电话,亲自过问进口焊材的事情。
杨帆坐在沙发上喝着茶,也在想着这件事情。
这个时代的库房管理没有实现信息化,不是计算机管理系统,而是采用人工台账。
可能是一个月盘一次库,勤快一点的,负责一点的,可能每周会盘点一下库存。
进口焊材已经不多,已经支撑不了几天,这件事情没有反馈到孙保国这里非常正常,也许,库房的主管还不知道这件事情呢。
如果不是钟丽红壮着胆子越级汇报,可能这件事情还要几天才能暴露出来,显然,越晚暴露,东江造船厂就越被动。
一会儿之后,负责生产准备的领导敲门进来了,接到电话之后,他应该初步了解了情况。
一进来就是满脸的歉意,赶紧道歉,“孙总,对不起,这是我们工作上的疏忽.......”
道歉之后,也说出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初步查了一下,主要是当初做定额的时候不准确,导致我们这批进口焊材不足以满足首舰的各线缆接头焊接......”
孙保国不想再听下去,挥手打断道:“问题已经出现了,接下来,你们怎么办?”
这位领导赶紧道:“我们马上联系供货商,以最快的速度进口一批焊材。”
孙保国叮嘱道:“速度要快,一定不能影响首舰的建造,不然,我拿你们问责。”
这位领导额头上冒出毛毛汗,赶紧保证一番,然后出去了,不用想,肯定是联系供货商,尽快的又采购一批进口焊材。
其实,孙保国倒也并没有过多的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们有可靠的供货商,在他亲自过问之下,应该不用太久就可以买回来,运气好的话,可能供货商那里有现货。
没有再谈论进口焊材的事情,孙保国和杨帆继续聊着首舰的舾装情况。
喝一喝茶,聊一聊天,休息得差不多了之后,孙保国陪同杨帆又登上这艘舾装之中的054型导弹护卫舰.......
........
孙保国过于乐观了。
供应商那里并没存货,不但如此,对方还告知东江造船厂,由于他们的起订量太少,没有满足最小起订量要求,国外厂家不同意发货。
因为东江造船厂是属于补货,起订量确实不大,而这种焊材又很贵,量大的话耗费的资金也多。
没办法。
最后只好弄了一个最小起订量,要求供货商按最小起订量向国外厂家订货,这样才将订单下出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