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军工重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他先看了看要焊接的东西,又看了看焊接的工艺图纸,心中有数之后,拿起电烙铁,开始焊接第一根插针。
整个过程很慢,十分的专注。
杨帆在旁边看着他的焊接,脑海之中不免浮现出当初看到钟丽红焊接时的场景,不由自主的进行着比较。
显然,钟丽红的动作娴熟得多,速度也快得多,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自信。而眼前的这位孙师傅,基本功看上去很扎实,动作也很标准,但似乎透着一股压力,动作也慢得多。
第一根插针终于焊接好了,他暂时停了下来。
大家不由自主的向前两步,认真的看了起来,孙保国接过来接头,看得很仔细,焊接主管技术员更是向前,看了又看。
“嗯,焊接的还不错,质量是合格的。”这位主管技术员这样道。
顿时,大家都放心不少。
起码开头是比较顺利的,第一根插针焊接合格,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
焊接接着进行。
孙师傅一如既往的专注,十分的认真,动作也依旧比较缓慢,速度一点都不快。
第二根,第三根,第三根......
这个线缆接头一共有22根插针,非常的细小,必须一根根的焊接,越到后面,随着焊接好的插针数量渐渐增多,难度越来越大。
开始的时候,第一根插针焊接完毕,东江造船厂的人似乎看到了希望,现在,看到插针的数量增大,难度加大,心中渐渐的捏着一把汗。
现场一直非常的安静,没有人发出一点声音。
诸如冯旺东和孙保国等人,原本悬着的心稍微放下来一些,现在,又悬了起来。
足足三、四十分钟,终于焊接完成,一共22根插针,一根不少,看上去还不错。
但到底怎么样,还不知道呢,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查,那名主管技术员马上就是检查。
足足两、三分钟之后,他轻轻的摇了摇头,汇报道:“各位领导,焊接不合格,有几处虚焊,会影响导电性能,另外,有两根插针焊接的不规范......”
问题不止一处。
有一些问题是和焊接经验有关的,毕竟这位赵师傅没有焊接过这样的东西,有一些问题则和焊接材料有关系的,如虚焊,没有焊透,焊材和插针的相融性未达标等。
不行啊!
焊接没有成功。
整个现场,一下子充满了失望的气氛,刘传东原本是信心满满的,一下子显得有一点尴尬。
杨帆则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刘总,你别太自责,毕竟是第一次焊接,插针的这种材料你们也没有遇到过吧。”
刘传东感激的看了杨帆一眼,他原本以为事情搞砸了,杨帆会非常不满的,即使不生气,起码也会摆脸色。
但杨帆没有,而是安慰和鼓励他。
至于冯旺东和孙保国两人,则无比的失望,心中的希望破灭了,救命稻草没有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良久,作为一把手的冯旺东才代表东江造船厂,感谢道:“杨总师,你费心了,虽然没有成功,我们还是要谢谢你。”
杨帆显得有一点不好意思,带着歉意道:“唉,只是没有成功,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再想办法。”
吕华强很聪明,见现场气氛不对,领导们的心情也都不好,悄悄的给刘传东使了一个脸色。
然后,吕华强道:“杨总,事情没有办成,我们就没必要再呆在这里,我和老刘先回去了。”
杨帆道:“可以,你们先回去吧。”
吕华强、刘传东和孙师傅离开了。
等他们走了之后,大家也离开这里,冯旺东还有事务,向杨帆抱了抱拳,“杨总师,我还有事,先离开一下。”
说完,又叮嘱孙保国道:“孙总,招待好杨总师。”
杨帆连忙道:“冯总,你去忙吧,我和孙总正好再聊一聊焊接材料的事情。”
目送冯旺东离开之后,在孙保国的邀请下,杨帆进了孙保国的办公室,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孙保国亲自泡了两杯热茶,一人一杯,也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忧心忡忡的道:“杨总师,这样下去不行啊。”
杨帆赞同的点了点头,“嗯,我们时间有限,每拖一天就意味着浪费一天,再这样拖下去,能不能按期交船,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两人聊了一会儿,孙保国道:“杨总师,能不能改设计,将这些线缆改成其他型号的。”
如果能改成其他型号的线缆,那就不用进行接头的焊接,没有进口焊材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只是,杨帆轻轻的摇了摇头。
这肯定不行啊。
已经有过半的线缆是这种型号,后面的改成其他线缆,两种不同的线缆混杂在一起,有一点四不像,且对整舰的性能也会有影响。
见杨帆否定这个提议,孙保国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他是真的没有办法了,束手无策。
杨帆明白他的心情,安慰了一番,最后才满是压力的离开东江造船厂,回到东海所之后,还在想进口焊材的事情。
.......
两日之后。
东江造船厂方面还是没有什么进展,总指挥部方面也需要时间,于是,首舰的舾装工作又停滞了一部分。
整个东江造船厂的领导层压力巨大,几乎是喘不过气来,有人心中悲观的想道,难道真要这么等下去,一直等上十几天,甚至是二十几天,直至总指挥部从国外将需要的进口焊材弄回来吗?
钟丽红等几位负责线缆接头焊接的女工也完全停了下来,没有再登舰去进行线缆的舾装,而是呆在女工休息室内。
这样的情况也已经好几天。
有的女工在嗑瓜子,有的干脆在织毛衣,钟丽红身为班长,既没有嗑瓜子,也没有织毛衣,而是心中焦急万分。
没有进口焊材,线缆接头无法焊接,舾装工作陆陆续续的停滞下来,她看在眼里,集在心里。
最终,她忍住开始想办法,一个人在不停试验,试图用其他牌号的焊材代替,可惜,一直是失败的。
东海舰船设计所。
杨帆正在看054舰的一份设计图纸,这份新设计图纸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完善,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尤其是提高了国产化零配件的使用率。
正在认真的看着,放在办公桌上的大哥大响了起来。
如果是东海所的人,一般会打办公电话,如果是非常熟悉杨帆的人,也会打办公电话,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时候杨帆应该在上班,可能在办公室之中。
接通电话之后,杨帆微微意外,居然是刘传东打过来的。





军工重器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失败是成功之母
杨帆真的有一点意外。
前两天,他带着焊材和工人到了东江造船厂,本来是满怀希望的,但没有成,焊接出来的线缆接头质量并不好。
杨帆以为,这件事情就此告一段落,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但仅仅两天,刘传东居然主动打电话过来了。
电话一通,刘传东的声音就传了过来,非常的客气,“杨总师,打搅了,我是xxx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刘传东,前两天咱们在东江造船厂试过我们的焊接材料。”
其实不用介绍的这么详细,杨帆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他,因为前两天的事情印象太深刻了。
杨帆道:“刘总,找我有事,是吗?”
刘传东道:“对,是这样的,前天没有成功,我们回去之后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在试验室之中搞了两天两夜,终于对这种焊材进行了改进,我想它基本可以和进口焊材媲美,即使有差距,那也是非常有限......”
他说着这些情况。
刘传东绝对不想这么轻易放弃军工这一块的市场,其实不止在054型导弹护卫舰上,在其他军工领域,这种焊材也被广泛运用,有着极为广泛的市场前景。
他们公司是搞高端焊材的,肯定不会知难而退。
听刘传东讲完这些,杨帆不禁多了几分欣赏,心中想道,这是一个有钻研精神的人,没有这么轻易放弃。
经过改良之后的焊材,它会怎么样呢?
杨帆也来了兴致,很想再去东江造船厂再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岂不是解决了大问题。
这个时候,东江造船厂的高层们都被压得喘不过起来,听说罗总指挥今天已经到了东江造船厂调研。
首舰的舾装工作大部分都已经停滞了,罗总指挥也坐不住,如果这个问题再不解决,估计军方高层也会关注这个问题。
到了那个时候,事情就大了。
板子打下来,估计有一些人会担责,冯旺东、孙保国他们可能首当其冲,杨帆不想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
还没有等杨帆提出再去东江造船厂试一试,刘传东就主动提出来了,“杨总师,这批焊材我们已经进行过改良,能否再让我们去试一试。”
杨帆心中一阵舒爽。
这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面。
毫不犹豫,杨帆爽快的道:“没问题啊,你什么时候有空,我们约一个时间在东江造船厂大门口见面,怎么样呢?”
刘传东大喜,“我现在就有空,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在那里见面,可不可以呢?”
杨帆抬手看了看时间,又想了想,今天的时间还算充裕,没有什么重大事务,于是答应道:“好,那我们一个小时之后见面再详谈。”
挂了电话之后,杨帆心中的希望升了起来.....
.........
罗建国到了东江造船厂。
他确实有一点坐不住,如果首舰真的需要延期交船,他身为054工程的总指挥,也是有责任的。
此刻,他在东江造船厂几位领导的陪同下,正在登舰调研,主要了解舾装进展情况,也询问除了进口焊材之外,还有什么需要困难和问题需要他协调解决等等。
在首舰上面,看了舾装情况。
原本应该是有很多工人在舰上忙碌的,但实际上并不多,正常情况的一半都不到。
罗建国非常担心的道:“舾装工作大半都停了下来,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啊。”
孙保国苦涩的道:“进口焊材的事情没有眉目,很多线缆接头无法进行焊接,不少的设备无法舾装,不得不停下来。”
现场气氛有一点沉重。
足足好几分钟都没有人说话,仅仅只是在舰上看哪些东西已经舾装完毕,哪些正在舾装之中,哪些已经停滞了,等等。
看了好一会儿之后,冯旺东终于还是忍不住了,询问道:“罗总指挥,由总指挥部出面,进口焊材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罗建国道:“你们不问,我也要和你们说一说,让你们有一定的心里准备,有一些事情也好做准备。”
这么一说,东江造船厂的人纷纷心中一沉,一颗心差一点沉入了谷底。
果然,罗建国凝重的道:“我们动用不少的资源和渠道,事情终于有眉目了,但乐观的估计,起码也要半个月左右,进口的这一批焊材才能你们厂。”
什么!
总指挥部出面,也还要半个月左右。
孙保国一颗心拔凉拔凉的,他是负责首舰建造的总建造师,他最希望进口焊材早一点到位。
只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东江造船厂大门口。
杨帆驾车已经到了那里,放下车窗,并不下车,朗声的喊道:“刘总,跟上我的车子,还是老地方。”
刘传东打了一个手势,意思是,没问题,他会跟上的。
东江造船厂的门卫看到是杨帆的车子,连忙放行,一路畅通无阻,没有去办公楼,而是直接到了他们的焊接试验中心的大门口。
停好车子之后,杨帆才有空给孙保国打了一个扣机,此时,他们正陪着罗建国下了船,准备去办公室坐一坐。
孙保国陪同在罗建国的身侧,突然,听到自己腰间传呼机的滴滴声,连忙拿起来一看。
只见上面显示一行字,“速来焊接试验中心”,留的是杨帆的大哥大号码,对于这个号码,孙保国很熟悉。
是杨总师!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一行字,孙保国心中莫名的一阵轻松,连忙道:“罗总指挥,冯总,杨总师到了我们的焊接试验中心门口,正在等着我们过去呢。”
“哦。”
罗建国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一下子来了兴致,挥手道:“走,我们都过去,杨总师肯定有什么事情。”
冯旺东则在心中想道,两天之前,杨总师特地带了焊材和人过来,尝试用这种国产焊材焊接,只是失败了,这一次,莫非又准备再尝试焊接一次。
嗯,八成是这么一回事。
心中基本笃定之后,冯旺东道:“罗总指挥,两天之前,杨总师就进行了尝试......”
他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顿时,罗建国心中就升起了浓浓的希望,“每次到关键时刻,杨帆同志总有办法,我有预感,这次他估计能成功的解决焊材的问题。”
真的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
其他人也升起了下午,大家的步伐都无形之中加快了,不久之后,大家就到了焊接试验中心的大门口。
罗建国爽朗的道:“杨帆同志,是不是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
杨帆连忙将刘传东和他带来的孙师傅稍作介绍,然后道:“焊接材料经过了改良,我觉得有必要再试一试。”
罗建国几乎是举双手赞同,“对,确实应该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那就解决了大问题。”
大家一行人走进了焊接试验中心。
焊接马上很快就开始,还是由刘传东带领的孙师傅,其实,杨帆很想建议一下,是否换成对这种线缆接头焊接更加熟练的钟丽红。
见孙师傅已经坐到焊接台前面,拿着电烙铁已经在开始进行第一根插针的焊接,到嘴边的建议暂时收了回去。
先让孙师傅焊接试一试吧,焊材经过了改良,应该能合格的。杨帆在心中这么想着。
整个现场安静下来,大家站在旁边,认真的看着焊接,孙师傅如上次一样,依旧十分的小心谨慎,看得出来,似乎比上次熟练一些。
大约二十几分钟之后,这个接头的所有插针都焊接完成了,他自己检查了一下,比较有信心的道:“应该可以了。”
闻言,大家的脸上露出了轻松之色,纷纷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孙保国更是挥手大声的道:“马上进行检查,看一看是否合格,满足我们的技术要求。”
一名主管技术员,一名主管质检员,两人一起对这个焊接好的线缆接头进行检查。
先是外观检查。
打灯照射着这个接头,在灯光下认真的看了一番,两人同时点了点头,比较认可。
这位主管技术员道:“从外观看,焊接质量合格,接下来要进行通电试验,如果也满足要求,那就是真正的合格。”
外观合格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必须通电合格,毕竟这是线缆接头,连接连根线缆之后,电流通过必须满足技术要求。
孙保国道:“马上进行通电试验。”
这里有专业的仪器和仪表,马上开始通电试验,只是很快,这两人几乎同时摇了摇头。
“各位领导,通电试验不合格,没有满足技术要求。”
什么!
居然还是不合格!
大家原本心中升起的希望又破灭了。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沉重起来。
杨帆的一颗心也一下子沉了下来,走过去,拿起那跟焊接好的线缆插头看了又看,足足看了一、两分钟之后,初步判断道:“我想问题不是出在焊材上面,而是焊接方法的问题。”
旁边的那名主管技术员眼睛微微一亮,他也是这么推断的,只是没有大胆的说出来而已。
见杨总师这么一说,他赞同的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焊材应该没有问题,我们看了,它和插针的材质相融性非常好。”
杨帆道:“我有一个建议,换人再焊接一根试一试,我觉得钟丽红师傅不错,叫她过来试一试。”
上次看过她的焊接之后,杨帆印象十分深刻,既然焊材经过改良之后已经没有问题,也许,她试一试能成功。
一把手冯旺东拍板道:“按杨总师的建议做,去,将钟师傅叫过来,让她试一试。”
马上有人一路小跑出了焊接试验中心。




军工重器 第四百三十六章 果然有两把刷子
此时,钟丽红正皱着眉头在冥思苦想。
这几天,别的女工没有事情干,或在闲聊,或在打毛衣,或干脆请假在家中休息,而她则一直在尝试着各种焊接。
用报废的各种接头,尝试了好几种焊接材料,也尝试了好几种焊接方法,但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了。
又一次失败!
她皱着眉头想了很久,是什么原因导致又一次失败,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那里,思考着这个焊接过程。
焊接方法应该没有问题.......
焊接水平也应该没有问题......
.......
苦思很久之后,钟丽红得出了一个结论,问题还是出在焊接材料上面,没有进口的那种焊接材料,用其他牌号的焊接材料代替不了,根本无法替代。
这是她努力这么久,辛苦好几天之后得出的结论。
十分令人沮丧。
原本还希望通过反复试验,寻找出可替代的材料呢,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焊接材料,宛如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心情沮丧之下,她什么也不想再干了,一个人在那里发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急切的声音在她的耳边响起来,“钟师傅,钟师傅,钟班长......”
听到这急切的喊声,她从那种浓浓的沮丧之中回过神来,回头望了过去,看到了一位熟人。
那是主管线缆接头焊接的技术员,钟丽红回答道:“陈工,我在这里,找我有什么事情。”
看到钟丽红,陈工总算松了一口气,刚才他可找了一大圈,问了好几人最终才找到这里。
也来不及问钟丽红为什么会在这里,而不是在船上,也不是在休息室和其他女工一起聊天,他急切的道:“快,快和我走,领导们都在等着呢。”
钟丽红满头雾水,心中想道,领导们等着我干什么,难道是车间的领导,或是船台的负责领导。
陈工一边走,一边道:“冯总、孙总,另外还有杨总设计师,罗建国总指挥,他们都在焊接试验室等着你过去呢。”
什么!
是他们!
这可比车间领导的级别高多了。
钟丽红有一点担心的问道:“陈工,这么多领导找我干什么,不会是我犯了什么错误......”
陈工连忙打断,“你想哪里去了,是叫你过去试着焊接一下线缆的接头,杨总设计师推荐了你,说你的技术最好。”
原来是焊接线缆接头。
钟丽红悄悄的松了一口气,但很快就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焊接材料,非那种进口的焊接材料不可,她这几天已经反复试验过了。
没有这种焊接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则则没有把握啊!
“陈工,是不是准备用其他牌号的焊接材料替代,这是万万不行的,我已经试过很多次了。”
陈工道:“是一种国产焊接材料,和进口焊接材料是同一种材质,区别只是在于,一种是进口的,一种是国产的。”
原来这样。
那还好,也许可以试一试。
钟丽红心中这么想着,跟在陈工的后面,急急忙忙的终于到了焊接实验室,一进来,她自己吓了一跳。
这么多人!
这么大的场面
除了陈工所说的领导们全部在场之外,还有不少的技术人员,质量人员,以及技术和质量部门的负责人,等等,起码有二、三十人在这里。
“钟师傅来了。”
“钟班长来了,也许她可以成功。”
“......”
看到钟丽红走了进来,不少的技术员和质量员这样道,悄悄的松了一口气,似乎看到了希望。
冯旺东更是朗声的道:“钟师傅,情况你应该知道了吗,杨总师推荐了你,由你来试一试,希望你能成功。”
刚开始还有一点微微紧张,现在居然好多了,剩下的就只有冷静,尤其是坐在焊接工作台前,钟丽红彻底的冷静下来。
她回答道:“冯总,那我尽力试一试。”
钟丽红开始焊接,周边几乎站了一圈的人,现场也完全安静下来,此刻,每一个人的心态都是不一样的。
有人充满希望,有人满是担忧,还有的人有一点紧张,等等。
杨帆安静的站在旁边,仔细的看着钟丽红进行焊接,不时的和刚才的孙师傅对比一样。
两人同样都是焊接接头的插针,完全不一样,差别很明显。
尤其是体现在熟练度上面,钟丽红显得十分娴熟,焊接得也十分漂亮,一根根插针被她焊接好。
十几分钟之后。
这个线缆接头就焊接完成了,钟丽红放下手中的电烙铁,首先自己检查了一下,然后道,“应该可以了。”
1...181182183184185...2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