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红颜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南活水
伍跃元听说省委书记已经对宣传叶菡的事迹作出了重要指示,不由大吃一惊,赶紧答道:“肖局长,您放心,我等下就去找一些了解叶老师的老师和同学,让他们去和上面来的领导汇报。如果需要,我也可以去讲述一下叶菡老师的典型事迹。”
挂断电话后,伍跃元搓着手掌,在校长办公室来回踱着步,踱着踱着,他渐渐开始双眼放光:这可真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天大的喜讯啊!借着宣传叶菡的机会,自己可以在新闻媒体中大大地露一把脸,说不定自己能从这件事中大大地捞一把政治资本。同时,最重要的是:现在学校正在向上面申请维修改造资金,但因为种种原因,这笔资金一直没有批下来。现在有了叶菡这个典型,只要让叶菡的儿子叶鸣去和沈书记他们说一说这事,说不定这笔资金很快就会拨下来,而且可能会多拨很多……
官路红颜 第二百四十六章 见风使舵
伍跃元在办公室刚刚踱了几分钟步,忽听外面传来了一阵鼎沸的人声,出门一看,只见很多刚好下课休息的老师和学生纷纷往校门口跑,围着几台停在铁门外的轿车和面包车,叽叽喳喳地议论不休,满脸都是好奇和惊异的表情。【www.本站看书网
伍跃元知道这肯定是县里面前来调查情况和采访的人来了,于是小跑着过去,迎面便碰上了县教育局分管普教工作的副局长李士豪。
李士豪一见他出来,立即笑呵呵地拉过他的手,给他介绍后面的领导:县委宣传部部长、分管文教卫的副县长、电视台台长。在这些领导后面,还跟着好几个摄影记者,正在一边走路,一边拍摄学校的外景、老师和学生的特色镜头、领导和他握手的镜头……
伍跃元一见那些摄影记者正在拍学校里面老旧破败的教学楼和坑洼不平的操坪、七零八落的篮球架和乒乓球台子,便趁机诉苦说:“李局长,今天肖局长没来,我要跟您汇报一下:我们这个学校太破烂了,真的要维修改造才行了。您看看,现在这幅破烂样子,等下记者同志们把学校的样子拍到镜头里去,就不仅是丢我们学校的脸,学区和教育局也脸上无光啊!您看看,我们学校打的那个申请拨付维修改造资金的报告,是不是可以请县局党组研究一下,早点拨付下来?”
李士豪知道伍跃元是条老泥鳅,这时候忽然提学校维修改造资金的事,是想趁火打劫,于是便笑骂道:“老伍,你这条老泥鳅,还真是会钻啊!告诉你:现在不是讨论这个事的时候。你赶快组织一些熟悉叶菡同志的老师和学生,请他们和县里来的调查组谈一谈叶菡老师的感人事迹。等下,市里还会有领导和记者要过来,到时候一起开一个座谈会。”
伍跃元说:“李局长,叶菡是四年前去世的,当时她教的学生,都已经从这里毕业,读高中或是大学去了,你要我到哪里去找学生来座谈?”
李士豪“啊”地一声,拍拍脑袋说:“这一点我倒是没有想到啊!不过,这一次座谈事关重大,非得找几个学生来不可。老伍,我看这样:座谈会我们晚一点再开。你现在立即安排人去按照五年前叶菡老师所教的班级的学生花名册,找几个在县城读高中的同学过来,越快越好。”
这时候,分管文教卫工作的副县长在旁边说:“伍校长,要不这样吧:你先跟我们简单说一说叶菡老师的一些事迹,让我们心里大概有个底,也让这些记者同志对叶菡老师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便于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怎么样?”
伍跃元正好想在电视里露脸,巴不得有记者来采访他,一听副县长的话,高兴得满脸放光,连连点头说:“行行行!我现在就带大家到叶老师住的地方看看。那是一栋很破旧的红砖平房,叶老师二十多年就一直住在那栋小平房里,甘守清贫,为农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是不简单啊!”
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了很凝重的神色,一幅泫然欲泣的模样,看得了解他和叶菡之间矛盾关系的李士豪皱眉不已:这老狐狸,也太会装了吧!当初为了和叶菡争副校长,他跑到教育局,把叶叶菡诋毁得一无是处。可现在眼看形势不对,立即又换了一副脸孔,装模作样地称赞起叶菡来了,还说什么“甘守清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初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人家?
当然,这些话李士豪是不可能说出口的。现在,他们必须在语言上、行动上保持高度的一致,要确保将叶菡的闪光点发掘出来,并将其发扬光大,在新冷县、在k市教育系统树立一面光辉的旗帜……
当叶鸣走下山时,看到自家的红砖房外面围了很多人,还有记者扛着宛如长枪短炮的摄影录音器材,正在到处拍摄。
叶鸣以为是鹿书记还没有走,正在参观自家的房子,不由心里纳闷:这栋破红砖房,有什么好参观的?还派这么多记者到处拍,到底是什么意思?
于是,他加快脚步,走进一看,鹿记、沈书记都不在,来的都是一些陌生的领导。而且听他们的口音,都是新冷本地的。
在红砖房前面的小坪里,几个记者正围着一个人在采访。这个被采访的人神情激动、唾沫横飞,眼眶里还泛着晶莹的泪光,好像正被他自己所说的事感动着。周围那些听的人也都神情肃穆、满脸悲戚,眼眶都是红红的,似乎也被这个人的述说打动了……
叶鸣仔细一看,这个正在滔滔不绝地说着什么的人,正是他最讨厌、最不想看到的湾头镇中学校长伍跃元。
叶鸣以为伍跃元是在和记者说湾头镇中学的困难,希望上面解决维修资金问题,所以才会如此激动、如此投入,于是厌恶地盯了他一眼,绕过人群准备悄悄地走进自己的屋子里去。
这时,伍跃元一眼就看到了叶鸣,立即激动地叫了起来:“小叶,叶鸣,大侄子!你快过来,这里有领导正要找你!”
叶鸣听他叫自己做“大侄子”,有点不可思议地看着他因为这么多年来,这个伍跃元每次和自己见面,从来就不拿正眼看他一眼,总是铁青着脸,好像和自己有什么深仇大怨似的。
但现在,他在见到自己后,脸上那沉痛的表情立即就被一种惊喜万分的神色所代替,不仅喊了一句“大侄子”,还扒开人群小跑了过来,准备把他拉过去。
叶鸣见他来拉自己,有点不耐烦地说:“伍校长,领导们找我干什么?你别拉拉扯扯的,我得进屋里去了。”
伍跃元毫不为他的恶声恶气所动,仍是笑眯眯地说:“大侄子,领导们找你,是大好事啊!你知道吗?你母亲很快就要成为我们县里、市里甚至省里的典型和模范了,你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看,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w.w.w.www.本站,您的最佳选择!
官路红颜 第二百四十七章 马后炮
叶鸣听伍跃元说自己母亲很快就要成为县里、市里甚至省里的典型和模范,不由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地看一眼伍跃元,见他此刻满脸都是谄谀的笑容,一双小眼睛不停地眨巴,显得既激动又兴奋,估计他不是在扯谎,便问道:“伍校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伍跃元还没有答话,刚刚围着伍跃元的那些人,忽然“呼啦”一声围拢过来,把叶鸣紧紧地包围在核心。【,ka~文字首发/文字首发
县委宣传部长和电视台台长、教育局的李士豪副局长首先笑眯眯地和叶鸣握手、向他问好,并告诉他:他们是按照县委沈佑彬书记的指示,前来调查采访叶菡老师的先进典型事迹的。
这时候,那些记者也抢着把话筒和录音机递过来,几乎遮住了叶鸣的脸,都吵吵嚷嚷地让他介绍一下她母亲教书育人的经历,有没有什么特别感人的事迹,说没说过什么特别感人的话……
叶鸣此时才明白:这些人都是因为上午鹿书记在山坡上表扬了自己母亲几句,他们便把他的话当成了“重要指示”,所以便迫不及待地要来搜集整理母亲的事迹了……
他对这种一切以领导的言行为中心、将领导一句无意中说的话无限放大并提升到政治高度的拍马屁做法很反感。虽然,自己的母亲确实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为农村义务教育奉献了一生的好老师,但是,她当初去世时,没有一个领导来慰问过,也没有任何人前来表达过关怀和敬意。甚至,连母亲住院的医药费,还被学区和教育局以种种理由拖延不报,至今还欠自己2万多元。
因此,他听到那些记者的提问后,并没有露出什么惊喜和激动的表情,而是有点冷淡地说:“各位领导,各位记者同志:我母亲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教师,生前也没有说过任何豪言壮语,只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倾尽心血教书育人。所以,我没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告诉各位。再说,我母亲去世都四年多了,现在你们再来挖掘她的优秀事迹,你们不觉得有点炒冷饭的嫌疑吗?”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伍跃元,用揶揄的语气说:“伍校长,学校到现在还欠我母亲两万多元医药费呢!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可以来报销?”
那位分管文教卫的副县长一听,惊讶地问道:“小叶,你母亲真的还有两万多元医药费没有报?”
叶鸣点了点头,说:“当然是真的,发/票现在还在我钱包里呢!”
副县长看了伍跃元一眼,不满地说:“伍校长,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你们怎么连医药费都不给她报销?我记得四年前还没有实行医保制度,所有大病住院的费用,都是可以全额报销的吧!”
伍跃元脸一红,说:“当时是因为学区经费不足,所以没有那么多钱报销,一直拖到了现在。”
副县长对叶鸣说:“小叶,你放心,明天你就到县政府来找我,你母亲的这笔医疗费,明天先由财政垫付,到时再找教育局结算。”
正在这时,校门口忽然又开过来还几台挂k市牌照的小车和面包车,在那里鱼贯停下。
县委宣传部长知道这是k市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和市电视台的领导来了,赶紧带着一干人迎过去……
在领导们都在互相寒暄的时候,伍跃元把叶鸣拉到一边,满怀希望地看着他,笑眯眯地说:“大侄子,等下在和县里、市里的领导谈话时,你一定得提一提学校的困难,请求他们多拨一点维修改造费用下来,把我们这所中学好好改造一番,为湾头镇的农村学生提供一个好一点、舒适一点的学习环境,好不好?我相信,你母亲如果在世,也是会这样想、这样做的:她心里一直装着学生,多次在教师会议上提出过,要我们学校领导想办法改善学校的设施和教学条件。”
叶鸣本来不想理睬他,可是一想他的话,也确实是这样的:他的母亲生前确实多次忧心忡忡地说过,湾头镇中学的教学楼已经属于危房,学生在里面学习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他便点了点头,答应了伍跃元。
中午,伍跃元吩咐学校的后勤人员到乡政府所在地的市场,采购了一些鸡鸭鱼肉,在学校操坪里摆了三桌,招待县里和市里来的领导和记者。
而叶鸣,则成为了当天的中心和主要角色,不仅吃饭时被安排和市委县委的领导同桌,而且在饭后立即被那些记者团团包围,不断地回答他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鹿书记他们回来。
鹿书记根本不知道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卿涛和沈佑彬已经调集了这么多部门负责人和媒体记者过来贯彻落实他的“重要指示”。
因此,当他从车上下来,发现学校里熙熙攘攘、人流如鲫时,不由吃了一惊,转头问紧跟在他身后的沈佑彬:“小沈同志,这是怎么回事?学校里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
沈佑彬忙笑着答道:“鹿书记,他们都是过来搜集整理叶菡老师的先进典型事迹的。”
鹿书记没想到自己上午随口对叶菡的几句评价,竟然被沈佑彬他们无限放大,上升到了要树立典型模范的高度,不由有点哭笑不得,可又不好批评他们,只好说:“卿涛同志、小沈同志:叶菡老师的精神确实可贵,她的事迹也确实很感人。但是,她毕竟已经去世这么多年,如果你们现在再轰轰烈烈地宣传她的事迹,有点放马后炮的意思。我的意见是:叶菡老师的事迹要宣传,但没必要搞得这么轰轰烈烈,也没必要动用这么多人力物力。对她的宣传,只到你们k市这一级打止,不要再往上面报;而且,我建议只在教育系统内部宣传一下,不要扩散到其他部门。”
卿涛和沈佑彬一听鹿书记的话,不由面面相觑,虽然内心极不情愿,却也不敢违抗鹿书记的指示,只好都点点头,答道:“好的,我们遵照您的指示办!”
看,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w.w.w.,您的最佳选择!
官路红颜 第二百四十八章 岁寒三友
鹿书记不允许卿涛、沈佑彬等**力宣传叶菡,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
首先,他现在在省委立足未稳,和以省长秦歌、省委组织部长赵宏达、省委秘书长汪海等人组成的“本土派”正在明争暗斗。虽然,他现在获得了省纪委书记李润基、常务副省长唐志坚等几位省委常委的支持,和秦歌等人可以说是势均力敌,而且自己这边力量还稍稍强一点。但是,他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处处小心,时时提防,不敢松懈一点。
因此,在宣传叶菡这件事情上,他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一旦叶菡被广泛宣传,就很有可能会有人去深挖她的身世和来历。而那些无孔不入的记者,能量是非常大的。一旦他们想要得到叶菡的详细履历,他们就很可能会查到叶菡读大学的那段历史,那就等于是自己送了一个大把柄给他的对手……
其次,他也不想自己的儿子叶鸣被媒体广泛知晓,并成为媒体记者追逐采访的“名人”。因为,他现在的想法是:在自己完全掌控省委局势之前,叶鸣只能继续在基层锻炼,而不能把他放到省委那个复杂的斗争漩涡之中去。而在此之前,叶鸣也不能太出风头,不能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盯上。
虽然,自从知道叶鸣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之后,鹿书记巴不得每时每刻都看到他,巴不得立即把他调到省委去,让他时时刻刻呆在自己身边。
但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为了叶鸣的前途,他现在绝对不能这么做。否则,一旦叶鸣在省委工作时,露出了什么马脚,或是被人看出了什么破绽。那么,自己有一个“私生子”的消息,肯定会震动华夏政坛。他们父子俩的政治前途,可能就会因此而戛然终止……
正是因为有这种种顾虑,所以,鹿书记才坚决要求卿涛、沈佑彬等人不要过分宣传叶菡。
当然,他也知道:卿涛、沈佑彬等人这么做,纯粹是是为了迎合自己、取悦自己,表明他们贯彻自己“重要指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及时性。所以,他也不可能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们。
因此,在下达了不要过分宣传叶菡的指示后,他又对卿涛和沈佑彬说:“卿涛同志、小沈同志:你们能够这么快就行动起来,准备对叶菡老师的优秀事迹进行搜集整理,证明你们的决断力和执行力还是很强的,政令也非常畅通。你看看,就是短短几个小时,你们县里、市里相关部门的同志就赶到了这里,并立即就开始了采访和搜集整理工作。这种工作效率,值得肯定和提倡啊!”
卿涛、沈佑彬正在为鹿书记不让他们大力宣传叶菡而郁闷不已,这时候听鹿书记表扬他们执行力强、政令畅通、工作效率高,心里立即便舒服了起来,郁闷之气也一扫而光。
卿涛眉开眼笑地说:“鹿书记,您是第一次来我们k市,也是第一次来新冷。您所做的每一条指示,我们都会详细记录,并不折不扣地执行。我觉得,不管是一级党委还是一级政府,保持政令畅通、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确保我们干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我们k市以及下面的各县市区,在这方面一直都做得还算可以。”
鹿书记点点头,若有所思地看一眼正被那些记者包围在操坪里的叶鸣,本来想立即带着卿涛和沈佑彬等人回县城去,召开一个座谈会,总结一下自己这两天在新冷调研的成果,再听一下沈佑彬等人的汇报,然后明天清晨就打道回省城。
可是,一看到叶鸣的身影,他又觉得心里实在万分难舍:自己这一走,又不知要多久才能见到他。自己身居高位,每天在戒备森严的省委大楼上班,叶鸣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公务员,他要见自己一面,谈何容易!
更何况,叶鸣现在对这事完全蒙在鼓里,根本就没想到自己这个省委书记,就是他等了二十几年却一直等不到、盼不来的亲生父亲。如果自己不主动去找他,他是断然不会想到要去找自己或是看望自己的……
想至此,鹿书记觉得有点无奈,又有点不舍。
在沉思片刻之后,他心里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于是,他抬头看了一眼对面松涛阵阵、竹影扶摇的东岗,不动声色地对身边的卿涛和沈佑彬说:“卿涛同志、小沈同志:这座东岗,在冬天看上去,很有生气和活力啊!你看看,这山上既有松树、又有竹林。松竹梅岁寒三友中,这上面只缺梅花了。我自小在城里长大,平时由于工作太忙,也很少有时间和心情去探幽访胜、领略大自然的美妙风光。今天站在这东岗下,看到山上蓊郁的松树、苍翠的竹林,真有点浑然忘我、流连忘返啊!”
卿涛和沈佑彬见鹿书记忽然间对着东岗大发感慨,一时有点接不上他的思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怎么接他的话。
鹿书记见他们脸上都有点茫然,便笑了笑,说:“这两天我们东奔西跑,也有点疲累了。要不,我们现在来搞谈点轻松点的话题。松竹梅古称‘岁寒三友’,盖因在严寒的日子,大部份的植物都是死气沉沉。可是,唯有松竹梅,却屹立不倒,生气依然。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古人对松竹梅,多有诗句吟诵其气节。卿涛同志、沈佑彬同志,你们能不能背诵一首出来?”
卿涛年龄比较功底稍深一点,一听鹿书记的话,知道他有考问他们两个人的意思,便抢先答道:“鹿书记,我印象最深的是郑板桥的那首《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对竹子的坚忍不拔精神描绘得很形象,很能鼓舞人、鞭策人!”
沈佑彬却是理工科出身,平时对文学艺术不大感兴趣。因此,在卿涛吟完那首《竹石》诗后,他却接不上来,一时脸颊涨得通红。
[连载中,敬请关注...]
..
官路红颜 第二百四十九章 慰问组
鹿书记看了一眼沈佑彬,笑了笑说:“小沈同志,你还很年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识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你不要以为吟诗作赋是风花雪月的闲情雅趣,对工作没有什么用。其实,多读一些古诗词,多看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对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大有裨益,也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一份清廉的操守,坚守一份内心的忠贞,不至于迷失方向,不至于误入歧途。你觉得呢?”
沈佑彬惭愧地点点头,说:“鹿书记,我一定谨遵您的教诲,从今日开始,多读书,多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素养,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鹿书记点点头,再次看一眼对面的松竹林,说:“我也来背两首关于松和梅的诗词给你们听听吧:一首是陶渊明的《饮酒诗》:‘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另一首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一首诗,一首词,都很形象地吟诵出了松和梅的某种独特的精神品质,你们细细品味一下吧!”
说到这里,他终于开始进入正题:“卿涛同志、小沈同志:我觉得这东岗村的山水很美,虽然是冬季,却也很有生气和活力,很有迷人的魅力。所以,今晚我就准备在这边歇下了,明天直接从这里赶回省城。”
卿涛和沈佑彬此时才恍然大悟:鹿书记转弯抹角说这么多,不断地赞美“岁寒三友”,原来其真实意图是想就在这边歇下来,不想回县城了……
他们当然想不到:鹿书记之所以要在这边歇下,就是舍不得叶鸣,想跟他在一起多呆一天,还以为他真是被这东岗村的田园风光给迷住了,于是便都高兴地点点头。(请使用本站的拼音域名访问我们.)
沈佑彬问道:“鹿书记,您是打算住到镇里的招待所去,还是就在这东岗村村民家里或是学校里住一晚?”
鹿书记看一眼操坪里的叶鸣,不动声色地说:“到镇里或是村民家里去住,等下兴师动众的,太麻烦了。我觉得:小叶住的那栋红砖房,现在很空旷,就他一个人住在那里,我晚上干脆就住他家吧!不过,可能要麻烦你们安排人买几床被子过来,他家的床应该是现成的。至于其他同志,就都安排到学校住吧!”
卿涛和沈佑彬听他说要住到叶鸣那栋破烂的红砖房子里去,心里又是一惊:看鹿书记的神态,他心理可能早就想好了要住到叶鸣家里去。看来,叶鸣这小伙子,在鹿书记心里份量不轻啊!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鹿书记对他如此关注、如此亲热?
当然,尽管心里有疑问,但是他们对鹿书记的提议,是不可能有异议的。
因此,在听他说要住到叶鸣的家里去以后,沈佑彬立即走到操坪里,一把将叶鸣拉出来,让他站在鹿书记身边。然后,他笑咪咪地对叶鸣说:“小叶,鹿书记今晚想在东岗村住下来。听说你家里现在那栋房子只有你一个人住,所以,鹿书记想就住到你家里去。怎么样?方便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