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不敢说都有,但能保证,常见的食材都能买到,不要小看了后勤保障体系的力量。”李笠说到这里,自夸起来: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这可是我调集精兵强将构建起来的保障体系,别人可未必做得到,或者,没法做得这么好。”
段玉英还是很好奇:“专门组建这样的官署,人员少不了,开支一定不小吧?”
李笠答道:“对,所以之前为何没有?因为朝廷没钱,能省则省...毕竟行政成本,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可我觉得有必要这么做,一个职能健全的官府,就该对超大规模城池提供...提供包括副食品在内的后勤保障体系...”
“让城中居民,不分贵贱,都能以合理价格在市集里买到充足的副食品等生活物资。”
李笠府里每日消耗的副食品,包括畜、禽、鱼、蛋,还有瓜果蔬菜、各类生鲜,全都由市集供应(花钱订购)。
不仅如此,淮阴行在的所有住户,日常生活所需的主食、副食品,全都是市集供应。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聚集在淮阴行在的大量住户,无论官民,全都是外来户,在附近没有任何产业、田庄,日常生活所需,自然得从市集买。
如此一来,要确保这么多人的食品需求,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一旦处置不当,要么容易出现物价飞涨的情况,要么就是各种物资短缺、供不应求,无论是有钱的、没钱的人家,都怨声载道。
但是,这种情况并未发生,淮阴行在各类食品、副食品以及瓜果蔬菜供应充足,物价平稳。
原因是由税署挑头、组织起来的一个物资(食品)供应保障体系在发挥作用。
若在后世,这种物资(食品)供应体系,应该叫做“菜篮子工程”。
这个名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十分陌生,但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备受关注,这是因为城市居民要吃到充足供应的副食品很困难。
所以才有了“菜篮子工程”。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不再为副食品短缺而烦恼,所以“菜篮子工程”这个名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是,各地的“菜篮子工程”,依旧默默的发挥着作用。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后勤保障体系,只不过保障的不是数千上万兵卒的后勤,而是要保障十余万乃至数十万居民长期的日常生活所需。
所以,要建立、维持并有效运转如此一个保障体系,可不容易。
以鱼为例,首先要确保从生产(捕捞、养殖)、运输、入城、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协调问题。
然后,还得尽可能控制各环节的成本,确保城内居民能以较为合理的价格,买到鲜活的鱼。
段玉英听李笠说了一通,问:“如此来,富贵人家若要讲排场,开支岂不是比之前要大上许多?”
“毕竟,他们的庄园,大多在建康周边,或者三吴地区,其庄园里的产出,运到建康还算方便,却不可能运到淮阴。”
“所以,他们得先把庄园的产出换成钱,然后来个异地存取,在建康存,在淮阴取,再到市集去买各类物资。”
“异地存取要交手续费,在市集买东西需要花钱,若要讲排场,这开支可就上来了。”
李笠哼了一声:“那是他们自找的,一顿饭,一个人就能吃几百个鲫鱼头,一席酒宴过后,可以丢弃大量食物,这算什么?”
“他们花钱讲排场,我花钱养兵、养马,等中军新一轮整编完毕,我就...”
乱世栋梁 第三章 孔方兄与大师兄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寝宫外,檐下,黄姈默默站着,一动不动,听着里面的动静。
寝宫里,外间,谢太后坐着,有些坐立不安,听着内间的动静。
内间,皇后李平安正在喊着,一个小生命即将诞生。
这个小生命是男是女?是许多人很关心的事情。
但对于在寝宫外路过的李笠而言,无所谓。
首先,忠臣的路是肯定走不通了,其次,他不会丧心病狂到对自己可能的外孙做什么“斩草除根”。
所以,是男是女,其实无所谓。
不过,若生下来的是男孩,就有些麻烦。
别的不说,这年头婴儿的夭折率很高,一旦小家伙出了意外,黑锅搞不好就得由他这个外祖父来背。
或者,有人故意会把污水往他身上泼,说什么“李笠为了篡位,害死自己亲外孙”云云。
所以,今天,李平安生下来的,必须是女孩。
至于张贵人,今天也临盆,生下男孩的话,就是皇位继承人。
若如此,张贵人的娘家范阳张氏,就会再次成为外戚,不过,这无关大局。
李笠转到一处宫殿群,这里权做丞相府的官署——他直接在行宫里办公,不给潜在的敌人们以任何机会。
祖珽已经等候多时,见李笠来了,低声问:“明公,皇后那里?”
“还没消息。”李笠走到位置坐下,随后示意祖珽就座。
祖珽坐下,向李笠汇报一件即将开始实施的政策。
那就是向佛寺开刀:佛寺的田地必须向官府缴纳田租,寺户必须服从官府征调,服劳役。
梁国佞佛,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光是建康城,就有佛寺数百座,占据着大量良田,拥有大量依附民,却不缴纳一粒米,没一个人服劳役。
还吸纳大量僧尼,成日里念经诵佛,却不事生产,造成大量劳动力的损失。
与此同时,富有的寺庙还从事质押、放债业务,如同商贾一般经营产业,每天都有大额“现金流”,却几乎不用缴纳什么税。
所以,过度膨胀的寺庙,已经成了国家的毒瘤,这些坐拥大量田产的寺庙,也构成了庄园经济的一部分——寺庙庄园经济。
一般的庄园,无论大小,是以宗族(血缘)为纽带而凝聚起来的。
而寺庙的庄园,是以宗教信仰为纽带而凝聚起来的。
无论哪种庄园,都是庄园经济的基础之一,而庄园经济是当前时代主流,各地大小庄园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是导致王朝中枢经济实力虚弱的罪魁祸首。
要想重振皇权(君权),要想让中枢掌握本该掌握的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就得对庄园经济开刀。
对宗族庄园开刀,就要对庄园进行征税,并清查隐户,把劳动力从庄园主手中抢过来。
对寺庙庄园开刀,就要控制寺庙数量,对寺庙田产进行征税、并清查寺户,控制僧尼数量,强制各寺庙“多余”的僧尼还俗。
并且要控制剃度出家的僧尼人数。
按照事情的难易程度,李笠决定先对寺庙开刀,向寺庙要田租、劳动力,但不会采取纯粹的暴力灭佛。
具体事宜,由祖珽来负责。
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李笠来拟定,他的策略是“温水煮蛙”,一步步来。
简而言之,就是用孔方兄和大师兄来软硬兼施,分阶段实现最终目的。
第一,实行度牒制,度牒即出家人的身份证明,僧尼必须有度牒,才是“真和尚”、“真尼姑”。
否则就是非法出家,要坐牢的。
而度牒的发放,官府说了算。
不过考虑到资格认定的“专业性”,官府会请有名寺庙的得道高僧,以“专家”身份组成“评审团”,对现有寺庙的和尚进行评定。
各地官府根据“评审团”的评定结果,对相关寺庙的和尚发放度牒。
度牒发放数量是有限的,评定之后无法获得度牒的僧尼,立刻还俗。
若还俗僧尼无家可归,朝廷会有专门的机构,为其解决“就业问题”。
李笠对此次度牒的发放数量进行了控制,具体实行“比例制”。
譬如,某个寺庙有和尚两百人,评审团评审后,认为其中一百八十人合格,但是,度牒数量,按百分之三十发放。
于是,这合格的一百八十人当中,只有五十四人可以获得度牒,其余一百二十六人,连同那二十个评定不合格的人,全都要还俗。
剃度,也得经过官府许可,发放度牒后才能正式出家。
如此一来,等度牒制实行后,梁国境内僧尼数量,第一阶段会大幅减少。
第二,实行佛学定期考核制,由高僧组成的几个“评审团”,定期按范围对各自范围内寺庙的和尚进行考核。
若这些和尚考试不及格,那就意味着“没有慧根”,和佛祖无缘,必须还俗,免得挤占宝贵的度牒名额。
如此制度,就是解决佛寺“只入不出”导致僧尼数量渐增的问题。
第三,实行寺庙分级制,把几个有名的大寺庙,立为各“派系”的顶级寺庙,其他寺庙依次分级。
什么级别的寺庙,可以拥有多少僧尼,都有规定。
与此同时,各级别的寺庙,可以拥有多少免税田也有规定,超过数量的田地,意味着超过僧尼自给自足的需要,必须向朝廷足额交税。
寺庙不可以有奴婢,但可以雇佣佃农种地,佃农的数量,不允许超过寺庙僧尼的数量,雇佣契约,必须在当地官府留档。
第四,寺庙不许经商,但可以经营逆旅(客栈),可以有偿佣书、造像,但造像不许用铜。
这是大体上的策略,具体实施起来,有许多“细则”
不过最关键的就是建立“评审团”,用佛门子弟,来“清理门户”,把多余的僧尼、不学无术的混子、偷鸡摸狗的佛门败类,清理出去。
考虑到那些得道高僧大多年事已高,不太方便四处奔波,李笠特许这些得道高僧推荐其座下弟子,以“大师兄”的身份,替代师父,作为评审团“专家”。
“大师兄”们组成的各个评审团,一如官僚体制里的监察御史或者考功郎中那样,定期对各地佛寺的人员以及寺庙“资质”进行考核、评审。
祖珽觉得李笠这种招数简直是卑鄙...太有针对性了,让佛门子弟自己“清理门户”,引起的反弹,也会比直接暴力“灭佛”小很多。
但是,强制对寺庙田产进行征税,清理寺户,禁止寺庙经商,这就是断人财路,和杀人父母没区别。
所以,李笠给了另个出路:朝廷按照级别,定期向各级寺庙拨款,数额以级别来定,以满足寺庙正常的日常开支。
不过,地方官府要派员入驻寺庙,监督拨款的使用。
寺庙可以继续经营质押、放债业务,可以经营“有偿储蓄”,甚至可以凭借自身信用,参与“异地存取”业务,有一颗摇钱树。
但必须先获得官府发放的“许可”。
未获许可,就不许从事相关业务,一旦发现非法经营,后果严重。
想要获取许可,当然要符合一些条件,并且承担某些很关键的责任。
譬如,放债利息要控制,不能过高。
譬如,承接朝廷制钱的兑换,满足当地百姓的兑换需求。
具体实施,当然有很多细则,确保“听话”的寺庙,能得“孔方兄”相助。
有了“孔方兄”的帮助,寺庙每年都能有可观的稳定收入,应付一些额外开支,或者可以存下积蓄,以便应急。
当然,这只是开始,李笠的最终目的,因为过于那什么,不便表露出来。
祖珽向李笠汇报了相关事宜,下个月,这项政策就要正式施行,首先在建康开始,因为建康乃至三吴地区,佛寺真的太多了。
目标是一年内,完成第一阶段:
全国僧尼数量减少六成,大部分寺庙的田产,六成以上要缴纳田租,寺户要清理至少六成。
这个坎跨过去,就是第二阶段。
跨不过去,引得群情激奋的话....
“责任我来扛,你们只管做事。”李笠明确表态,当领导就必须有背锅的觉悟,否则手下不敢放开手脚做大事。
“真要乱得不可开交,就上军队,他们有铜铸佛像,我有铜铸大炮!”
“现在,先拿寺庙开刀,获得大量土地、劳动力,给国库增收,养更多的兵。”
“之后,就是江南的大地主!我不管他们是世家高门,还是三吴著姓,亦或是强宗、大户,不交税、不服劳役,可以,交人头!”
“只有军功才可以减税、限期免税,他们凭什么和为国浴血奋战的将士,享受同等待遇!”
“我都亲自带头缴税了!”
李笠说话带着杀气,祖珽则摩拳擦掌,要让大量僧尼还俗,让寺庙给占据的土地交税,只有这样,接下来,才好大有所为。
当中枢掌握了足够多的土地和人口,意味着能够筹集更多粮草,养更多兵马,进行更大规模的战争。
那么距离天下统一,为期不远。
数百年乱世,在自己手中结束(哪怕自己只是个帮手),如此感觉,怎能不让人激动?
正说话间,随从入内禀报,说皇后生了。
“生了?”李笠愣了一下,思绪转回来,“是男是女?”
那随从迟疑了一下,回答:“是女孩。”
乱世栋梁 第四章 人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寝宫,精疲力尽的李平安,挣扎着要出去,看看自己生下的孩子。
虽然被告知自己生下的是女孩,但她想要亲眼看看,是男是女。
因为稳婆并未给她看。
“我的孩子,让我看看我的孩子!”她挣扎着,不顾稳婆、宫女的阻拦,不顾精疲力尽,要往外走。
黄姈适时出现,拦住自己的女儿:“孩子在太后那里,你出去做什么?”
“娘,是男孩,对么?是男孩!”李平安哭起来,黄姈回答:“是女孩,太后看过了,娘也看了,是女孩。”
李平安泣不成声:“那为何不让我看一眼!”
“过一阵你就能见着,急什么呀。”黄姈扶着女儿躺到榻上,“产后见不得风,你这么出去,落下病根,如何是好?”
“娘...”
“听话,你自己都做娘了,怎么如此任性呢?”
李平安拗不过自己的娘,只能躺下,但情绪依旧激动。
她觉得自己生下的应该是男孩,但父母不想外界知道自己生的是男孩,所以声称是女孩。
否则将来父亲更进一步,就等于夺了自己亲外孙的位。
虽然李平安知道,父亲这么做是无可奈何,否则全家都会有危险。
但是,萧询突然去世,她连萧询最后一面都没见着,悲痛欲绝之际,愧疚不已,进而演变为执念:想给萧询留后,以全夫妇之情。
所以,如果今天她生下的是男孩,就该光明正大的公布出去,她认为,父亲不会为难这个孩子的。
这个孩子能以“萧询之子”的身份,堂堂正正活下去。
而不是一辈子隐姓埋名,如同老鼠一般东躲西藏。
所以,如果生下的是女孩,为何稳婆不让她看一看?
为何娘也不让她看一看?
现在,宣布生下的是女孩,外界就会认定这是女孩。
想着想着,李平安又哭起来,黄姈紧紧握着女儿的手,不发一言。
李平安生下的,必须是女孩,这样最好。
所以,哪怕方才生下的是个带把的,也必须是女孩。
黄姈看着抽泣的女儿,心中不是滋味。
当初她诞生时,是女孩,但父亲黄大车为保住她母亲不被赶出去,撒了个谎,谎称她是男孩。
于是,黄姈自幼便女扮男装,一天天长大,连嫡母、弟兄都认为,她是“黄四郎”,却不知她是黄四娘。
直到遇到了李笠,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人,她才恢复身份。
现在,李平安生下的即便是男孩,也因为总总原因,必须是女孩。
黄姈不想女儿东想西想走极端,劝道:“太后会悉心照顾孩子的,你莫要着急,好好休息,等恢复了,自然就能见到孩子。”
“好好想想,自己图的是什么呢?莫要任性了,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
“耶娘再怎么看护你,迟早要先走一步,你想让弟弟们看护你,好歹,也为弟弟们着想,对不对?”
黄姈能说的只有这些,李平安不傻,听出言外之意。
她生下的肯定是男孩,不然不会连看都不给她看一眼。
父亲可能不会为难这个孩子,若她任性,执意要让人知道这孩子为男孩,父亲大不了承担骂名。
可将来,父亲不在了,母亲也不在了,她的弟弟呢?会容忍这个前朝皇位继承人活下去么?
最好的处置,就是让这个孩子淡出人们的视野,以女孩的名义,活下去。
只有当萧询被人们认为已经绝后,那么,这个孩子才能平安。
许多年以后,长大成年,默默地娶妻生子,默默的为萧询延续香火。
李平安想到这里,心情缓和。
她为萧询生下了儿子,这就够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确保这个孩子,平平安安长大。
父母可以容忍她的任性,弟弟们未必。
“娘,我...何时可以看看孩子?”李平安问,黄姈见女儿表情,知道女儿想通了,松了口气,回答:
“看太后决定吧,稍后再说。”
太后知道轻重,也知道这是必须信守诺言的“交易”,所以,知道该怎么办。
“娘,张贵人呢?张贵人生了么?”李平安又问,黄姈摇摇头:“还没消息呢。”
不一会,有内侍来报,说张贵人生下一个女孩。
对于这个消息,李平安有所怀疑,黄姈也不多问,陪在女儿身边。
事关重大,所以这几日,就由她守在李平安身边,免得女儿想不开,任性乱来。
女儿确实任性,甚至可以说不为大局着想,但黄姈无法斥责女儿,只觉对不住女儿。
李平安是为了李家,嫁做萧家妇,是做父母的要求女儿,做一个好儿妇、贤内助。
现在,女儿为了亡夫这么做,做父母的,又能苛责什么?
还好,李笠考虑到女儿可能会有的心情,特地让黄姈来“以防万一”,即是避免突发意外,也是为了好好安抚李平安。
至于张贵人生下的是男是女...
另一边,准备好的一处宫殿,谢太后看着襁褓中啼哭的婴儿,泪流满面。
李平安生下的,是个男孩,所以,萧询有后了。
而张贵人生下的是个女孩,所以,李平安生下的孩子,是独苗。
丧子的谢太后,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确保孙子平安长大,让其娶妻纳妾,生下儿子,给萧询延续香火。
那么,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她必须配合李笠演戏,让外界以为这个孩子是女孩,如此,孩子才能平安。
皇后那里,自有其母来劝。
不过,既然皇后和张贵人生下的都是女孩,皇位,必须另外找人来继承。
想到这,谢太后将婴儿转给奶娘抱着,自己坐下,思索起来。
既然李笠之前就做了安排,“确定”皇后、张贵人不会生下男孩,所以,那个人选,自然就定下了。
正常来说,当从萧询的侄子之中,选一个过继给萧询,认李平安为母,以萧询嗣子身份来继位,即“父死子继”。
因为各种原因,萧询虽然不缺侄子,但因为总总原因,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能过继到萧询名下作为嗣子来继承皇位。
皇位的继承,无法实现“父死子继”,于是只能“兄终弟及”。
从大行皇帝诸堂弟之中,选一人,过继给先帝(萧大器),以谢太后为母,作为大行皇帝的弟弟,继承皇位。
基于政治现实,萧大款的几个儿子,哪怕年纪最小的那个,也不在考虑范围内。
而大行皇帝的其他许多皇叔,因为各种原因,其子不在考虑范围内。
不过即便如此,人选倒也不难定。
先帝(萧纲)第二十子、乐梁王萧大圜已故,留下几个儿子,其最小的幼子,今年三岁,按辈分,是大行皇帝萧询的堂弟。
这个幼儿,已经在奶娘的陪伴下,提前入宫暂居。
接下来,经过一番“手续”之后,就会作为先帝(萧大器)及谢太后的儿子、大行皇帝的弟弟,继位。
谢太后依旧是太后,皇后李平安,会得个封号“某某(封号)皇后”,作为新君寡嫂,移居别宫。
将来,李笠若走出那一步,就不是“外祖父夺外孙之位”了。
谢太后思来想去,思绪很快转回到面前襁褓中的婴儿上。
萧询有后了,是李笠的亲外孙,所以,谢太后期盼李笠能信守诺言,不对这个孩子动手。
虽然李笠若违约,她无可奈何,但谢太后还是相信,自己只要长寿,就能看到孙子平安长大。
乱世栋梁 第五章 甜枣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皇后和张贵人同一天临盆,生下的都是女婴,如此一来,大行皇帝就没了子嗣。
不过,另一套方案随即启用:先帝(萧纲)第二十子、乐梁王萧大圜,虽然已经去世,但其幼子已经接入皇宫,过继给先帝(萧大器),以大行皇帝弟弟的身份,继位。
猜你喜欢